⑴ 求一本關於上市公司估值的書,最好專業一些,帶一些模型的,最好有詳細介紹DCF法和PE的估值方法急用,謝謝
可以看這本(美國)格里·格瑞等著的《股票價值評估方法》。
不管是買錯股票還是買錯價位的股票,都讓人頭疼,就算再好的公司股票價格都有被高估時候。買到低估的價格不僅能拿到分紅外,能夠獲取到股票的差價,但買到高估的則只能無奈當「股東」。巴菲特買股票也經常去估算一家公司股票的價值,避免用高價買股票。這次說的不少,那麼,到底該怎樣估算出公司股票的價值呢?接著我就羅列幾個重點來和大家討論一下。正式開始主題之前,先提供你們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估值是什麼
估值就是大概測算一下公司股票所擁有的價值,猶如商人在進貨的時候須要計算貨物成本,才有辦法算出得賣多少錢,賣多久才能回本。其實買股票也是一樣的道理,使用市場價投資這支股票,我們需要多久才可以回本賺錢等等。但股市裡的股票跟大型超市東西一樣琳琅滿目,很難分清哪個便宜哪個好。但按它們的目前價格估算是否有購買價值、有沒有收益也不是沒有任何手段的。
二、怎麼給公司做估值
需要結合很多數據才能判斷估值,在這里為大家分析一下三個較為重要的指標:
1、市盈率
公式:市盈率 = 每股價格 / 每股收益 ,在具體分析的時候最好參照一下公司所在行業的平均市盈率。
2、PEG
公式:PEG =PE/(凈利潤增長率*100),在PEG小於1或更小時,則當前股價正常或被低估,假如是大於1則被高估。
3、市凈率
公式:市凈率 = 每股市價 / 每股凈資產,這種估值方式適合大型或者比較穩定的公司。通常來說市凈率越低,投資價值肯定會更加的高。可是,如果說市凈率跌破1了,也就表示該公司股價已經跌破凈資產,投資者應該小心,不要被坑。
舉給大家個實際的例子:福耀玻璃
正如大家都知道的那樣,福耀玻璃目前是汽車玻璃行業的一家龍頭企業,它家的玻璃被各大汽車品牌使用。目前來說會影響它收益的就是汽車行業了,相對來說還是很具有穩定性的。那麼就從剛剛說的三個標准去估值這家公司如何!
①市盈率:目前它的股價為47.6元,預測2021年全年每股收益為1.5742元,市盈率=47.6元 / 1.5742元=約30.24。在20~30為正常,很容易看出,當下的股票價格略微高了些,不過最好是還要拿該公司的規模和覆蓋率來評判。
三、估值高低的評判要基於多方面
錯誤選擇是,總套公式計算!炒股其實就是炒公司的未來收益,即使公司當下被高估,爆發式的增長可能在以後會有,這也是基金經理們更喜歡白馬股的理由。另外,上市公司所處的行業成長空間和市值成長空間也至關重要。比方說如果用上方的估算方法很多大銀行絕對是嚴重被低估,然而為什麼股價都沒法上升?最關鍵的因素是它們的成長和市值空間快飽和了。更多行業優質分析報告,可以點擊下方鏈接獲取:最新行業研報免費分享,除掉行業還有以下幾點,想知道的就瞧瞧:1、市場的佔有率和競爭率是個什麼情況;2、清楚未來的長期規劃,公司可以發展到哪一個地步。以上就是我近段時間的找到的一些竅門,希望大家能夠從中得到幫助,謝謝!如果實在沒有時間研究得這么深入,可以直接點擊這個鏈接,輸入你看中的股票獲取診股報告!【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應答時間:2021-09-25,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⑵ 洛克菲勒一個關於財富的神話
終身難忘的「就業日」
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1839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州的里奇福德鎮。他們這個家族是十八世紀從德國舉家移民到美國的。約翰的父親比爾是個行為放盪的假葯販子,這使他們家庭一次次搬遷,日子過得很不安定。1853年初,洛克菲勒一家搬到俄亥俄州一個草原小鎮,第二年,15歲的約翰進了中心高中,同學們叫他「約翰·D」(因為他在作文里這樣署名)。約翰是一個超群的辯論家,闡述自己的觀點時頭頭是道。他有個密友叫馬克·漢納,後來成為國會參議員兼共和黨領袖;另一個朋友叫達爾文·瓊斯,他們成了少年時代的三劍客。
約翰·D迷戀上了音樂,他甚至一度想當音樂家。當時他與父親有個特殊的約定:借給父親一小筆貸款,但要收取利息。盡管這點錢只相當於他來回坐車的費用,可是對生意上的事,他從來就不感情用事。約翰·D·洛克菲勒16歲時,開始面對艱難時世,他翻開全城的工商企業名錄,仔細尋找知名度高的公司。每天早上八點,他離開住處,身穿黑色衣褲和高高的硬領西服,戴上黑領帶,去赴新一輪的預約面試。他不顧一再被人拒之門外,日復一日地前往———每星期六天,一連堅持了六個星期。當時克利夫蘭的人口大約為三萬。洛克菲勒說,他把列入名單的公司走了一遍之後,又從頭開始,有些公司甚至去了兩三次,但誰也不想雇個孩子。可是洛克菲勒是那種倔脾氣的人,越是受到挫折,他的決心反而越堅定。
1855年9月26日上午,他走進從事農產品運輸代理的休伊特-塔特爾公司。接見他的是二老闆亨利·B·塔特爾,他需要人記賬,便叫洛克菲勒午飯後再來。喜出望外的洛克菲勒一步一跳走了出去。此後,一直到了老年,他仍記著那激動人心的一刻。午飯後他見到大老闆艾薩克·L·休伊特。此人在克利夫蘭擁有大量的房地產,還是克利夫蘭鐵礦開采公司的創辦人,他仔細看了這孩子寫的字,然後說:「留下來試試吧。」老闆讓洛克菲勒脫下外衣馬上工作,工資的事提也沒提。他過了三個月才收到了第一筆補發的微薄的報酬。洛克菲勒一生都把9月26日當做「就業日」來慶祝,那熱情,勝過他自己過生日。
洛克菲勒埋頭於散發著霉味的賬本里。他每天天剛亮就去上班,辦公室點的是昏暗的鯨油燈。他說過:「由於我第一個工作是簿記員,所以我學會了十分尊重數字和事實,無論它有多小……」後來公司讓洛克菲勒負責付賬單,他接過這項工作後仔細核查,「比花自己的錢還盡心」。有一次,在隔壁辦公的老闆交給他一份長長的、未經核對的管道鋪設費賬單,請他去付一下。他從中發現了幾分錢的差錯,洛克菲勒對這種大大咧咧的態度感到十分震驚。此外年輕的洛克菲勒還為休伊特收房租,他不但有耐心,有禮貌,而且還表現出鬥牛犬般不屈不撓的精神,直到欠債的人交出錢為止。南北戰爭爆發前,大多數企業都只經營一項業務或生產一種產品,而休伊特-塔特爾公司卻代理各種商品的銷售。1855年年底,休伊特給了洛克菲勒50美元作為頭三個月的工錢,相當於每天五毛錢多一點。之後休伊特宣布,這位助理簿記員的工資將升到每月25美元,即每年300美元。
洛克菲勒的私人生活和他在公司的生活一樣,也是受一筆筆賬目支配的。他發現數字十分簡潔、可心,便把公司里的業務准則應用到個人的精打細算上。1855年9月開始上班時,他花一毛錢買了個紅色小本子,稱其為賬本甲,在上面詳細地記下自己每一筆收入和開支。洛克菲勒一生都把賬本甲視為自己最珍貴的紀念物,五十多年後,當他拿出它來一頁一頁地翻看時,睹物生情,幾乎是老淚縱橫。那個本子被安放在一個貴重物品保險庫里,就像一件無價的傳家寶。賬本甲還告訴人們:洛克菲勒從小就是一位熱衷於行善的人。在他工作的第一年,就把6%左右的工資捐給了慈善機構。他20歲時,捐獻的比例已經超過了收入的10%。
1857年,17歲的洛克菲勒被提升為主任簿記員,年收入提到600元。他充滿自信地嘗試做麵粉、火腿和豬肉生意,數量盡管不大,但每次都有賺頭。1858年,洛克菲勒的英國朋友莫利斯·克拉克提議他和自己成立一家經銷農產品的合夥商號,最初各投資2000元。洛克菲勒以10%的利息從父親那裡借來1000塊錢,加上自己的錢,同克拉克在臨河大街32號合夥成立了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年方18歲便進入了貿易代理行合夥人之列。
-躋身於石油產業
早在18世紀,印第安人塞尼卡部落就開始利用石油了。到了19世紀50年代,30歲出頭,畢業於達特默斯學院的中學校長兼律師喬治·比斯爾組建了賓夕法尼亞石油公司,並且在當地採集了石油樣本送到當時最著名的化學家之一,耶魯大學的小本傑明·西里曼那裡進行化驗。化驗報告中證明這種油可以提煉成優質的照明油,還可以生產出許多副產品。1859年8月28日,賓州的一口探油井裡終於咕嘟咕嘟地冒出了石油。
洛克菲勒雖然後來對石油抱有極大的熱忱,卻是逐步從經營農產品轉移到石油上來的。把洛克菲勒拉進這個行業的,是克拉克的朋友塞繆爾·安德魯斯。安德魯斯是照明油方面的專家,他認為煤油將比其他來源的光要亮,市場也更大。為了尋找贊助人,安德魯斯經常去克拉克和洛克菲勒的辦公室轉悠。但是每當安德魯斯談起提煉石油的事情,心存疑慮的克拉克便打斷他說:「我告訴過你,這事沒希望,我們不會拿出錢來。」安德魯斯轉而闖進洛克菲勒的辦公室,把他的想法又推銷了一遍。洛克菲勒頭一次投資鐵路股份獲利了,正好手頭有一筆錢,他覺得這主意不錯,就動員克拉克共同投資4000元,作為新建的煉油企業———安德魯斯-克拉克公司一半的周轉資金。
洛克菲勒將煉油廠選在一條名叫金斯伯里的小河邊,那條窄窄的水路,離克利夫蘭市中心一英里半的路,流入凱霍加河。而鐵路把克利夫蘭同紐約市連接起來,並且使它有了一條連接賓州油田的寶貴通道。由於水陸並舉,洛克菲勒占據了他取得低廉運費的優勢。沒過多久,沿著金斯伯里河出現了一連串的煉油廠。安德魯斯對做生意一竅不通,他讓克拉克和洛克菲勒去管經營,自己只管煉油方面的事。而洛克菲勒對實際煉油過程十分關心,他經常早晨六點走進制桶車間,把油桶一個個推出來,石油提煉出來之後還會殘留下一些硫酸,洛克菲勒就制訂計劃用那些殘余物來生產化肥———這是他頭一次想到用廢棄物生產副產品。不到一年,煉油業務就成為他們公司最贏利的行當,洛克菲勒緊緊抓住了這個大展宏圖的機會,一頭扎了進去。
1860年,洛克菲勒代表一群煉油資本家去了泰特斯維爾油田,以確保自己煉油廠的石油供應。他在油田看到,為了把原油運到鐵路邊上,人們把它裝在桶里,用大車拉著走上崎嶇的鄉間小路。裝滿石油的車隊在車轍交錯的道路上綿延不斷,許多油桶從車上掉下來摔碎了。原先一派田園風光的山谷變得一片烏黑,井架、油罐、機房與東倒西歪的小屋雜亂無章地擠在一起。油區到處是賭徒和妓女,道德敗壞,簡直像地獄一般。就如同早年的淘金熱一樣,他看出了這個行業的草率之處。洛克菲勒代表的是資本主義發展的第二個階段,也是更加理性的階段。他盡可能地收集資料,堅定地要在這個上帝拋棄的地方,做道德的維護者。
-買下了自己的煉油廠
當初,鑽探石油像是在摸彩:誰也說不清石油究竟是不是一個曇花般的奇跡,它會不會給人類帶來長久的利益。大多數石油生產商在這種浮躁的氣氛下,都想盡快把井裡的油抽干,而沒想建立一個工業。洛克菲勒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相信這個行業有著長遠的前景。首次賓州之行使他覺得,探油的結果實在無法預料,相比之下煉油似乎既保險又有條理。沒過多久,他進而建立了這樣的信念:煉油是從這個行業中獲得最大利益的關鍵。
洛克菲勒十分鍾情於賬本,這使比他大將近十歲的克拉克很瞧不起,覺得他做事刻板,像個小職員。起初洛克菲勒隱忍著,後來終於同克拉克分手了。至於分手的原因,洛克菲勒在後來的回憶錄里說:「因為我貸款擴大煉油業務的事,他非常生氣,好像這冒犯了他似的。」洛克菲勒看得出來,克拉克缺少膽略,欠了銀行的錢便擔心得要死,覺得這個冒失的年輕人會把公司所有的資產孤注一擲,所以惱怒不已。1865年1月,在一個名叫皮特霍爾河的地方發現了一座油田,並很快魔術般地出現了城市。這成了洛克菲勒同克拉克決裂的催化劑。洛克菲勒請克拉克再簽一張借據,克拉克朝他發火道:「為了發展這個石油業務,我們一直在借錢,借的錢太多了。」洛克菲勒毫不退讓地反駁說:「只要借錢能穩穩地擴大業務,我們就應該借。」克拉克企圖嚇住洛克菲勒,便威脅說要散夥;而洛克菲勒這時已決意擺脫克拉克和代理貿易業,他正在動員安德魯斯與自己合作。
幾個星期後,他和克拉克又吵了起來。1865年2月1日,洛克菲勒把幾個合夥人請到家裡,向大家推薦他快速發展煉油廠的方針———這是克拉克深惡痛絕的事。結果公司散夥,大家同意把公司拍賣給出價最高的買主。拍賣時克拉克請來一位律師,洛克菲勒則自己出馬。拍賣底價是500元,但很快漲到5萬元———已經超過了洛克菲勒所預想的煉油廠的價值。最後又升至7.2萬元,洛克菲勒毫不遲疑地報出7.25萬元,他明白這事將決定自己的一生。拍賣會後,他把自己在代理公司的一半股份和那7.25萬元錢一並交給了克拉克。盡管如此,他還是抓了一個頭彩:在26歲時,他擁有了克利夫蘭最大的煉油廠,每天能提煉500桶原油———這是當地第二大煉油廠產量的兩倍———並且已躋身於世界最大的煉油廠之列。
1865年12月,洛克菲勒-安德魯斯公司開了第二家煉油廠———標准煉油廠。四年後,兩家工廠以聯合股份的形式起名為標准石油公司,在俄亥俄州注冊,洛克菲勒任總裁。之後為了實行徹底的壟斷,洛克菲勒一連收購了幾家煉油廠,並涉足管道運輸業,還建立了自己的鐵路網路。1878年8月,安德魯斯與洛克菲勒在對股東分紅問題上出現分歧。洛克菲勒最不能容忍那些喜歡多得紅利,不願把收益投入再生產的董事。安德魯斯威脅說要轉讓公司的股票,洛克菲勒按照他的要求以100萬元買下了他手中的股票,從此便獨自執掌公司大權。
洛克菲勒同當年高中的同學,24歲的勞拉於1864年9月8日舉行了婚禮。他盡管已積攢了巨大的資金,買結婚戒指卻只花了15.75美元。這筆花銷記在賬本乙內的「雜項開支」項下。洛克菲勒一向懷念這段時光,並且一直珍藏著他倆用過的第一套餐具。
-搶佔全球市埸
19世紀80年代初,標准石油在很長一段時間實行全球壟斷,洛克菲勒揚名海外。為了研究國外市場,標准石油公司在1882年派石油商人威廉·赫伯特·利比去遠東進行為期兩年的調查。利比注意到石油「比商業史上任何一種源自一地的產品的滲透性都強」,於是便在日本、中國和印度等地勸說人們使用煤油。正如洛克菲勒所說:「在許多國家裡,我們得先生產油燈,再教當地人學會使用煤油。」利比很滿意地看到,當一本宣傳煤油燈安全可靠的小冊子翻譯成中文後,一艘艘小舢板滿載標准石油公司的產品沿河而上,向中國內陸深處駛去。為了擴大人們對煤油的需求,公司以低價賣出了成千上萬盞煤油燈和燈芯,有時還免費贈送給第一次買煤油的顧客。
可是自從裏海邊的俄國巴庫噴出原油後,到19世80年代末,巴庫郊外已麇集了二百多個煉油廠,價格低廉的煤油很快充斥歐洲市場,搶佔了標准石油公司的地盤。美國駐巴庫領事J·C·錢伯斯被標准石油公司派去收集情報,他發出警報說:俄國人「野心勃勃,要把美國石油從世界市場上趕出去」。洛克菲勒大吃一驚,為了報復俄國人,他使出了慣用的重型武器:在整個歐洲降低油價,並且開始了惡毒的宣傳活動,使人們對俄國煤油安全性產生懷疑。
激烈的海外競爭再次激起洛克菲勒的鬥志,他決定設立自己的海外機構。1888年標准石油公司設立了它的第一個海外分支機構———英美石油公司,很快壟斷了英國的石油生意。兩年後標准石油公司又在不來梅成立了德美石油公司,負責德國的市場。他在鹿特丹還建了一個石油輸送站,簽了一個向法國供應全部所需原油的合同,買下了荷蘭、義大利石油公司的部分股份,並策劃在印度進行一場激烈的價格戰。標准石油公司還向歐洲派出了第一艘裝載量為100萬加侖的巨型蒸汽油輪。到1890年,標准石油公司為了搶亞洲的生意,甚至屈尊代銷俄國煤油。它終於在亞洲設立了一系列營業所,並且向上海、加爾各答、孟買、橫濱、神戶和新加坡等地派去了一批代理人。自此競爭便成了國際石油業一成不變的事實。此時標准石油公司已擁有了10萬名員工,洛克菲勒創立的這個石油帝國成了世界上最大、最富有的融生產與商業為一體的機構。
為了使大家相信他是個情操高尚的商人,洛克菲勒給高尚下了這樣的定義:信守合同,及時償付賬單和債務,公平對待小股東,從不發行虛股等等。為了標榜自己清白的形象,他一再堅持自己的商業信譽和補償規則。其實身處帝國之巔的洛克菲勒還建立了一個廣泛的情報網路,他從各地代理人每月交上來的報告里摘錄了厚厚的分類卡片,上面記錄著獨立石油銷售商在他們領地里售出的每桶油的來源。標准石油公司間諜們收集的情報大部分來自雜貨店和鐵路運輸代理,這位巨頭在百老匯26號里能看到他的王國在最偏遠的角落如何與對手競爭。當時標准石油最常用的策略,是大量散布謠言,說那些為數不多的獨立銷售商都在苦苦掙扎,用不了很久就會無力供應石油,以嚇跑他們的客戶。
為了使自己的行為對得起良心,洛克菲勒需要乞靈於一個崇高的主題:用低廉的價格給人類帶來光明。他早年在油田觀看鑽井時,曾默默盯著那口井,慢慢地說道:「這是窮人的光明。」這樣的話在他的書信中隨處可見。洛克菲勒在偏遠的農村長大,在燭光下看書,他理解廉價煤油所帶來的革命性變化。他醉心於用低成本、高產量的生產保住市場份額,為此他不惜暫時減少利潤。正如他本人所言:「標准石油公司一直記住這樣一個事實:我們一定要提供最好的服務,滿足於大量增加的業務,而不是增加利潤去誘使別人與我們競爭。」洛克菲勒明白,如果自己太貪婪了,別人就會用其他產品取代煤油。
1883年,由J·N·皮尤為首的一個商業集團把天然氣用管道送到了匹茲堡。洛克菲勒很快就看出天然氣是對石油生意的補充。他建議標准石油公司應該在這個領域里發展。兩年內標准石油公司就把天然氣從賓夕法尼亞西部運到了俄亥俄州和紐約州的各個城市,到了90年代,洛克菲勒已經秘密掌管著泰特斯維爾、石油城、布法羅和其他13個地區的天然氣公司。1886年標准石油公司創建了天然氣托拉斯,洛克菲勒是其最大的股東。
-面臨兩難抉擇
自德雷克在賓夕法尼亞州發現石油25年後,美國境內再也沒有發現大油田,因此人們總懷疑洛克菲勒帝國是否堅實。洛克菲勒長期以來也被兩個截然相反的噩夢所纏繞:要麼是石油枯竭,使自己的石油管道和煉油設備無事可干;要麼是被大量的廉價石油所淹沒。在19世紀80年代初的一次人心惶惶的高級經理會上,有人甚至建議標准石油公司退出石油業,轉入一種更為穩定的行當。洛克菲勒聽完這悲觀失望的發言後,站起身仰天禱告道:「上帝會賜予我們一切。」他深信石油埋在地下應自有其道理。
盡管標准石油公司在煉油、運輸和銷售等方面無所不能,可是直到19世紀80年代初,它還只擁有四處石油生產基地。鑒於賓夕法尼亞的油田業已枯竭,洛克菲勒擔心可能不得不轉而使用俄羅斯原油,這將削弱甚至徹底打垮標准石油公司。於是洛克菲勒1884年就開始催促手下建立原油儲備。一個轉折點出現了,1885年5月,一支勘探隊在俄亥俄州西北部的萊瑪鎮尋找天然氣時,意外地鑽探出一片油田。到那年歲末,這兒四周一下冒出了250多個石油井架,並且一直延伸到印第安那州。但美中不足的是,原油所含的化學成分中存在著一些難以對付的問題,燃燒時會在燈上形成一層薄膜。更麻煩的是,它的硫化物含量太高,會腐蝕機器,並且散發出一種難聞的氣味。但洛克菲勒仍對俄亥俄-印第安那的油田充滿信心。為了解決質量問題,他在1886年7月請來一位叫赫爾曼·弗拉希的著名德裔化學家,交給的任務是:去掉萊瑪原油中的異味,把它變成可以上市銷售的商品。此時標准石油公司正面臨著兩難的選擇:是相信弗拉希定能成功,把俄亥俄和印第安那交界處大片土地全都買下來呢?還是冒著失去大筆財富的危險,等弗拉希做完實驗再說?洛克菲勒盡管一向行事謹慎,這時卻顯示出遠見和膽量,他決定在萊瑪石油上投下一大筆賭注。這遭到董事會中以普拉特為首的一批人的反對。為打破僵局,洛克菲勒在董事會上提出:「我用自己的錢進行這項投資,並且承擔兩年的風險。」他答應拿出300萬元———相當於1996年的4700萬元,「兩年後如果成功了,公司可以把錢還給我;如果失敗的話,由我來承擔損失。」
標准石油公司花了數百萬元買下萊瑪的油田,還鋪設了輸油管道。那時這種「臭鼬石油」每桶只賣15美分,沒有市場,但公司還是把這些石油庫存起來。到1888年存量達到4000萬桶以上。當然,洛克菲勒在這場賭博中沒有單純依靠化學家們,他還到處尋找這種難聞石油的新用途。
他派出一批批推銷員和技術人員去動員鐵路公司用石油代替煤炭做機車燃料,勸說旅館、工廠和倉庫用石油做燃料替換煤爐,但這些生意並未做大。終於,到1887年10月,弗拉希用氧化銅去硫法在處理萊瑪原油上取得成功,生產出了可供上市的煤油,公司全力以赴地投入了石油生產。洛克菲勒恢復了活力,開始進行這一行業前所未有的大並購。1890年他吞並了聯合石油公司和其他三家大型石油生產公司,控制了賓夕法尼亞和西弗吉尼亞州30萬英畝的土地,從此成了該行業中的頭號霸主。
-創建芝加哥大學
標准石油公司完全控制了石油業之後,「大型壟斷企業的鼻祖」洛克菲勒成了鍍金時代的象徵,因而也成了眾人批評的焦點。1888年美國大選時,反對各種托拉斯———包括石油、威士忌酒、糖業以及幾十種其他行業托拉斯的抗議活動,在許多地方爆發,迫使競選兩黨在施政綱領中都嚴厲地譴責經濟集中。
在這場越來越強的批評聲中,洛克菲勒再次受到了政府的嚴格審查。1888年,紐約州參議院的一個委員會在調查標准石油公司時才領會到與洛克菲勒打交道有多難。一位送傳票的司法人員來到百老匯26號公司辦公地,被告知洛克菲勒出城去了。他來到第54西大街4號,被告知洛克菲勒確實在家裡,但不見客。為了防備這位大人物一大早溜掉,這位送達員在洛克菲勒家的門廊下湊合了一夜。然而他第二天天剛亮按響門鈴時,卻被告知洛克菲勒先生已經離開了。為了指導洛克菲勒如何對付紐約參議院的聽證會,標准石油公司聘請了一位名叫約瑟夫·喬特的著名律師。見面時,洛克菲勒熱情地同他打過招呼後,便歪在長椅上露出一副無精打採的樣子。喬特試圖就公司事務詢問他的意見,洛克菲勒卻滴水不露,這使喬特十分灰心。
1888年2月的一個上午,48歲的洛克菲勒身穿外套,頭戴禮帽,在喬特的陪伴下來到紐約市最高法院坐滿了人的法庭上。喬特很快就發現他根本不必為其擔心。洛克菲勒和他那個時代的許多商人一樣,擅長於做出模稜兩可的回答。他還變成了一個茫然、健忘的傢伙,和藹可親卻有點思維混亂,像是迷失在標准石油公司巨大的迷宮里。向洛克菲勒提問的是該委員會法律顧問羅傑·普賴爾,他盯著洛克菲勒,用手指指著他以示譴責。洛克菲勒始終保持平靜,使兩人形成了強烈的對照。洛克菲勒在證詞中首次提供了標准石油公司在1882年起草的托拉斯協議,公開了八位現任受託人的姓名,透露了公司當時擁有的700位股東。最令人吃驚的是,他列出了屬於托拉斯的41家公司———其中有許多在此之前從未公開過這層關系。為了反駁標准石油公司是一家壟斷企業的說法,洛克菲勒提交了一份111家與其競爭的煉油廠的名單,同時還述說了他與俄羅斯石油業展開激烈競爭的動人故事。
但是,無論洛克菲勒提供的證詞如何出色,該委員會的報告還是稱標准石油是「本大陸上最難對付的金錢實體」,「是原始的托拉斯」。洛克菲勒不得不大量捐錢,但他捐錢的速度總是無法趕上收入增長的速度。他花了幾年的時間,才學會用一種系統、科學而又同他的財富規模相稱的方式捐錢。他創立了芝加哥大學,並以此最終確定了今後作為慈善家的工作方式。
但他不願把這所大學與自己的名字聯系起來。洛克菲勒不喜歡在公開場合拋頭露面,校長威廉·雷尼·哈珀終於說服他出席1897年7月舉行的建校五周年慶祝活動。這位贊助人表示不發表演講,只想輕松地在校園里偷偷地欣賞一兩個小時。這天,三千多名衣冠楚楚的學生和教授涌進校園里,只有一個人身穿普通禮服,頭戴絲質禮帽,走路時還像兒時一樣,眼睛盯著地上。他走上主席台時,大家的雙眼注視著這位深居簡出的美國傳奇人物。第二天上午,洛克菲勒騎上自行車,穿著運動裝參觀了校園。
1895年,56歲的洛克菲勒開始不露聲色地逐步隱退,把事業交給他的兒子小約翰·D·洛克菲勒。1937年5月23日,洛克菲勒去世,享年98歲
19世紀80年代初,標准石油在很長一段時間實行全球壟斷,洛克菲勒揚名海外。為了研究國外市場,標准石油公司在1882年派石油商人威廉·赫伯特·利比去遠東進行為期兩年的調查。利比注意到石油「比商業史上任何一種源自一地的產品的滲透性都強」,於是便在日本、中國和印度等地勸說人們使用煤油。正如洛克菲勒所說:「在許多國家裡,我們得先生產油燈,再教當地人學會使用煤油。」利比很滿意地看到,當一本宣傳煤油燈安全可靠的小冊子翻譯成中文後,一艘艘小舢板滿載標准石油公司的產品沿河而上,向中國內陸深處駛去。為了擴大人們對煤油的需求,公司以低價賣出了成千上萬盞煤油燈和燈芯,有時還免費贈送給第一次買煤油的顧客。
可是自從裏海邊的俄國巴庫噴出原油後,到19世80年代末,巴庫郊外已麇集了二百多個煉油廠,價格低廉的煤油很快充斥歐洲市場,搶佔了標准石油公司的地盤。美國駐巴庫領事J·C·錢伯斯被標准石油公司派去收集情報,他發出警報說:俄國人「野心勃勃,要把美國石油從世界市場上趕出去」。洛克菲勒大吃一驚,為了報復俄國人,他使出了慣用的重型武器:在整個歐洲降低油價,並且開始了惡毒的宣傳活動,使人們對俄國煤油安全性產生懷疑。
激烈的海外競爭再次激起洛克菲勒的鬥志,他決定設立自己的海外機構。1888年標准石油公司設立了它的第一個海外分支機構———英美石油公司,很快壟斷了英國的石油生意。兩年後標准石油公司又在不來梅成立了德美石油公司,負責德國的市場。他在鹿特丹還建了一個石油輸送站,簽了一個向法國供應全部所需原油的合同,買下了荷蘭、義大利石油公司的部分股份,並策劃在印度進行一場激烈的價格戰。標准石油公司還向歐洲派出了第一艘裝載量為100萬加侖的巨型蒸汽油輪。到1890年,標准石油公司為了搶亞洲的生意,甚至屈尊代銷俄國煤油。它終於在亞洲設立了一系列營業所,並且向上海、加爾各答、孟買、橫濱、神戶和新加坡等地派去了一批代理人。自此競爭便成了國際石油業一成不變的事實。此時標准石油公司已擁有了10萬名員工,洛克菲勒創立的這個石油帝國成了世界上最大、最富有的融生產與商業為一體的機構。
為了使大家相信他是個情操高尚的商人,洛克菲勒給高尚下了這樣的定義:信守合同,及時償付賬單和債務,公平對待小股東,從不發行虛股等等。為了標榜自己清白的形象,他一再堅持自己的商業信譽和補償規則。其實身處帝國之巔的洛克菲勒還建立了一個廣泛的情報網路,他從各地代理人每月交上來的報告里摘錄了厚厚的分類卡片,上面記錄著獨立石油銷售商在他們領地里售出的每桶油的來源。標准石油公司間諜們收集的情報大部分來自雜貨店和鐵路運輸代理,這位巨頭在百老匯26號里能看到他的王國在最偏遠的角落如何與對手競爭。當時標准石油最常用的策略,是大量散布謠言,說那些為數不多的獨立銷售商都在苦苦掙扎,用不了很久就會無力供應石油,以嚇跑他們的客戶。
為了使自己的行為對得起良心,洛克菲勒需要乞靈於一個崇高的主題:用低廉的價格給人類帶來光明。他早年在油田觀看鑽井時,曾默默盯著那口井,慢慢地說道:「這是窮人的光明。」這樣的話在他的書信中隨處可見。洛克菲勒在偏遠的農村長大,在燭光下看書,他理解廉價煤油所帶來的革命性變化。他醉心於用低成本、高產量的生產保住市場份額,為此他不惜暫時減少利潤。正如他本人所言:「標准石油公司一直記住這樣一個事實:我們一定要提供最好的服務,滿足於大量增加的業務,而不是增加利潤去誘使別人與我們競爭。」洛克菲勒明白,如果自己太貪婪了,別人就會用其他產品取代煤油。
1883年,由J·N·皮尤為首的一個商業集團把天然氣用管道送到了匹茲堡。洛克菲勒很快就看出天然氣是對石油生意的補充。他建議標准石油公司應該在這個領域里發展。兩年內標准石油公司就把天然氣從賓夕法尼亞西部運到了俄亥俄州和紐約州的各個城市,到了90年代,洛克菲勒已經秘密掌管著泰特斯維爾、石油城、布法羅和其他13個地區的天然氣公司。1886年標准石油公司創建了天然氣托拉斯,洛克菲勒是其最大的股東。
⑶ 美國費城股票交易所的轉折階段
1817年建造的伊利運河,通過哈得遜河將五大湖與紐約市相連,於是美國西部豐富的物產可以通過五大湖和伊利運河直接運送到紐約,最終使得紐約取代了費城成為國家商業中心。這也成為費城交易所發展史上的轉折點。19世紀20年代所有全國性的股票交易所都開始蓬勃發展起來,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運河的建造。1790年到1834年,費城股票交易所都是在「商人咖啡屋」里運行,1834年交易所大樓正式建成並投入使用,費城股票交易所於是有了自己的總部。
1837年,美國發生經濟「大蕭條」。到19世紀40年代,經濟才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然而費城再也沒有重拾美國金融業的顯著地位。不過,技術創新還是不斷推進費城股票交易所的發展,如1928年,鐵路股票在費城交易所炙手可熱,形成1837年經濟大蕭條後新一輪的投資和投機熱潮。
1846年,費城股票交易所引入電報傳遞股票信息,1884年使用了「股票行情自動收錄器」。這些新的發明改變了證券交易的傳統方式,給交易所帶來了新的商機。1870年,費城股票交易所建立了美國首家票據交換所,對買賣進行結算,輔助證券交割,但只負責「整股」結算,「零股」還要在買賣人之間結算。
1914年,歐洲戰爭前期由於市場混亂,交易所被迫關閉了4個月。1933年經濟大蕭條時期,在金融危機的壓力下羅斯福總統宣布銀行休假,交易所又關閉了10天。除了這兩次間隙,費城股票交易所的運作一直沒有中斷過。
1923年交易所嘗試性地引入了「交易商」,允許Herbert T. Greenwood成為賓夕法尼亞鐵路股票的一個做市商,買賣零股,並以NYSE上的買賣價格為基礎為該股票做市。這種零股的交易商——專家制度隨即也在其他的區域性交易所推廣開來。
⑷ 巴菲特成首富了,真快,他是拿公司的錢炒股嗎,這樣可以的嗎,請各位大蝦分享一下
1930年8月30日,沃倫·巴菲特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沃倫·巴菲特從小就極具投資意識,他鍾情於股票和數字的程度遠遠超過了家族中的任何人。他滿肚子都是掙錢的道兒,五歲時就在家中擺地攤兜售口香糖。稍大後他帶領小夥伴到球場撿大款用過的高爾夫球,然後轉手倒賣,生意頗為經火。上中學時,除利用課余做報童外,他還與夥伴合夥將彈子球游戲機出租 給理發店老闆們,掙取外快。
1941年,剛剛跨入11歲,他便躍身股海,購買了平生第一張股票。
1947年,沃倫·巴菲特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財務和商業管理。但他學得教授們的空頭理論不過癮,兩年後便不辭而別,輾轉考入哥倫比亞大學金融系,拜師於著名投資學理論學家本傑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門下,巴菲特如魚得水。格雷厄姆反投機,主張通過分析企業的贏利情況、資產情況及未來前景等因素來評價股票。他教授給巴菲特豐富的知識和決竅。富有天才的巴菲特很快成了格雷厄姆的得意門生。
1950年巴菲特申請哈佛大學被拒之門外。
1951年,21歲的巴菲特學成畢業的時候,他獲得最高A+。
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30萬美元,但年末則升至50萬美元。
1962年,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的資本達到了720萬美元,其中有100萬是屬於巴菲特個人的。當時他將幾個合夥人企業合並成一個「巴菲特合夥人有限公司」。最小投資額擴大到10萬美元。情況有點像現在中國的私募基金或私人投資公司。
1964年,巴菲特的個人財富達到400萬美元,而此時他掌管的資金已高達2200萬美元。
1966年春,美國股市牛氣沖天,但巴菲特卻坐立不安盡管他的股票都在飛漲,但卻發現很難再找到符合他的標準的廉價股票了。雖然股市上瘋行的投機給投機家帶來了橫財,但巴菲特卻不為所動,因為他認為股票的價格應建立在企業業績成長而不是投機的基礎之上。
1967年10月,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6500萬美元。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歷史上最好的成績:增長了59%,而道·瓊斯指數才增長了9%。巴菲特掌管的資金上升至1億零400萬美元,其中屬於巴菲特的有2500萬美元。
1968年5月,當股市一片凱歌的時候,巴菲特卻通知合夥人,他要隱退了。隨後,他逐漸清算了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的幾乎所有的股票。
1969年6月,股市直下,漸漸演變成了股災,到1970年5月,每種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
1970年-1974年間,美國股市就像個泄了氣的皮球,沒有一絲生氣,持續的通貨膨脹和低增長使美國經濟進入了「滯脹」時期。然而,一度失落的巴菲特卻暗自欣喜異常因為他看到了財源即將滾滾而來——他發現了太多的便宜股票。
1972年,巴菲特又盯上了報刊業,因為他發現擁有一家名牌報刊,就好似擁有一座收費橋梁,任何過客都必須留下買路錢。1973年開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蠶食《波士頓環球》和《華盛頓郵報》,他的介入使《華盛頓郵報》利潤大增,每年平均增長35%。10年之後,巴菲特投入的1000萬美元升值為兩個億。
1980年,他用1.2億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單價,買進可口可樂7 %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樂改變了經營策略,開始抽回資金,投入飲料生產。其股票單價已長至51.5美元,翻了5倍。至於賺了多少,其數目可以讓全世界的投資家咋舌。
1992年中巴菲特以74美元一股購下435萬股美國高技術國防工業公司——通用動力公司的股票,到年底股價上升到113元。巴菲特在半年前擁有的32,200萬美元的股票已值49,100萬美元了
1994年底已發展成擁有230億美元的伯克希爾工業王國,它早已不再是一家紡紗廠,它已變成巴菲特的龐大的投資金融集團。從1965-1994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6.77%,高出道·瓊斯指數近17個百分點。如果誰在1965年投資巴菲特的公司10000美元的話,到1994年,他就可得到1130萬美元的回報,也就是說,誰若在30年前選擇了巴菲特,誰就坐上了發財的火箭。
2000年3月11日,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公司的網站上公開了今年的年度信件——一封沉重的信。數字顯示,巴菲特任主席的投資基金集團伯克希爾公司,去年純收益下降了45%,從28.3億美元下降到15.57億美元。伯克希爾公司的A股價格去年下跌20%,是90年代的唯一一次下跌;同時伯克希爾的賬面利潤只增長0.5%,遠遠低於同期標准普爾21的增長,是1980年以來的首次落後.
2007年3月1日晚間,「股神」沃倫·巴菲特麾下的投資旗艦公司——伯克希爾·哈撒維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公布了其2006財政年度的業績,數據顯示,得益於颶風「爽約」,公司主營的保險業務獲利頗豐,伯克希爾公司去年利潤增長了29.2%,盈利達110.2億美元(高於2005年同期的85.3億美元);每股盈利7144美元(2005年為5338美元)。
1965—2006年的42年間,伯克希爾公司凈資產的年均增長率達21.4%,累計增長361156%;同期標准普爾500指數成分公司的年均增長率為10.4%,累計增長幅為6479%。
2007年3月1日,伯克希爾公司A股股價上漲410美元,收於106600美元。去年伯克希爾A股股價上漲了23%,相形之下,標普500指數成分股股價平均漲幅僅為9%。
巴菲特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家,他依靠股票、外匯市場的投資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富翁。他倡導的價值投資理論風靡世界。價值投資並不復雜,巴菲特曾將其歸結為三點:把股票看成許多微型的商業單元;把市場波動看作你的朋友而非敵人(利潤有時候來自對朋友的愚忠);購買股票的價格應低於你所能承受的價位。「從短期來看,市場是一架投票計算器。但從長期看,它是一架稱重器」——事實上,掌握這些理念並不困難,但很少有人能像巴菲特一樣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下去。巴菲特似乎從不試圖通過股票賺錢,他購買股票的基礎是:假設次日關閉股市、或在五年之內不再重新開放。在價值投資理論看來,一旦看到市場波動而認為有利可圖,投資就變成了投機,沒有什麼比賭博心態更影響投資。」
巴菲特2006年6月25日宣布,他將捐出總價達370億美元的私人財富投向慈善事業。這筆巨額善款將分別進入全球首富、微軟董事長比爾·蓋茨創立的慈善基金會以及巴菲特家族的基金會。巴菲特捐出的370億美元是美國迄今為止出現的最大一筆私人慈善捐贈。
據路透社報道,波克夏-哈薩威投資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巴菲特現年75歲,《福布斯》雜志預計他的身價為620億美元,是全球首富。370億元的善款佔到了巴菲特財產的大約60%。
巴菲特在一封寫給比爾與梅林達·蓋茨基會的信中說,他將捐出1000萬股波克夏公司B股的股票,按照市值計算,等於巴菲特將向蓋茨基金捐贈300億美元。
蓋茨基金會發表聲明說:「我們對我們的朋友沃倫·巴菲特的決定受寵若驚。他選擇了向比爾與美琳達·蓋茨基金會捐出他的大部分財富,來解決這個世界最具挑戰性的不平等問題。」
此外,巴菲特將向為已故妻子創立的慈善基金捐出100萬股股票,同時向他三個孩子的慈善基金分別捐贈35萬股的股票。
不久前,蓋茨剛剛宣布他將在兩年內逐步移交他在微軟的日常管理職責,以便全身心投入蓋茨基金會的工作。蓋茨基金會的總財產目前已達300億美元。該基金會致力於幫助發展中國家的醫療事業以及發展美國的教育。
巴菲特投資「金」定律
利用市場的愚蠢,進行有規律的投資。
買價決定報酬率的高低,即使是長線投資也是如此。
利潤的復合增長與交易費用、避稅使投資人受益無窮。
不要在意某家公司來年可賺多少,只要在意其未來5至10年能賺多少。
只投資未來收益確定性高的企業。
通貨膨脹是投資者的最大敵人。
價值型與成長型的投資理念是相通的。價值是一項投資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而成長只是用來決定價值的預測過程。
投資人財務上的成功與他對投資企業的了解程度成正比。
「安全邊際」從兩個方面協助你的投資。首先是緩沖可能的價格風險;其次是可獲得相對高的權益報酬率。
擁有一隻股票,期待它在下個星期就上漲,是十分愚蠢的。
即使美聯儲主席偷偷告訴我未來兩年的貨幣政策,我也不會為之改變我的任何投資作為。
不理會股市的漲跌,不擔心經濟情勢的變化,不相信任何預測,不接受任何內幕消息,只注意兩點:A.買什麼股票;B.買入價格。
巴菲特股市不敗的六大要素
一、賺錢而不要賠錢
這是巴菲特經常被引用的一句話:「投資的第一條准則是不要賠錢;第二條准則是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因為如果投資一美元,賠了50美分,手上只剩一半的錢,除非有百分之百的收益,才能回到起點。
巴菲特最大的成就莫過於在1965年到2006年間,歷經3個熊市,而他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只有一年(2001年)出現虧損。
二、別被收益蒙騙
巴菲特更喜歡用股本收益率來衡量企業的盈利狀況。股本收益率是用公司凈收入除以股東的股本,它衡量的是公司利潤占股東資本的百分比,能夠更有效地反映公司的盈利增長狀況。
根據他的價值投資原則,公司的股本收益率應該不低於15%。在巴菲特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中,可口可樂的股本收益率超過30%,美國運通公司達到37%。
三、要看未來
人們把巴菲特稱為「奧馬哈的先知」,因為他總是有意識地去辨別公司是否有好的發展前途,能不能在今後25年裡繼續保持成功。巴菲特常說,要透過窗戶向前看,不能看後視鏡。
預測公司未來發展的一個辦法,是計算公司未來的預期現金收入在今天值多少錢。這是巴菲特評估公司內在價值的辦法。然後他會尋找那些嚴重偏離這一價值、低價出售的公司。
四、堅持投資能對競爭者構成巨大「屏障」的公司
預測未來必定會有風險,因此巴菲特偏愛那些能對競爭者構成巨大「經濟屏障」的公司。這不一定意味著他所投資的公司一定獨占某種產品或某個市場。例如,可口可樂公司從來就不缺競爭對手。但巴菲特總是尋找那些具有長期競爭優勢、使他對公司價值的預測更安全的公司。
20世紀90年代末,巴菲特不願投資科技股的一個原因就是:他看不出哪個公司具有足夠的長期競爭優勢。
五、要賭就賭大的
絕大多數價值投資者天性保守。但巴菲特不是。他投資股市的620億美元集中在45 只股票上。他的投資戰略甚至比這個數字更激進。在他的投資組合中,前10隻股票佔了投資總量的90%。晨星公司的高級股票分析師賈斯廷·富勒說:「這符合巴菲特的投資理念。不要猶豫不定,為什麼不把錢投資到你最看好的投資對象上呢?」
六、要有耐心等待
如果你在股市裡換手,那麼可能錯失良機。巴菲特的原則是:不要頻頻換手,直到有好的投資對象才出手。
巴菲特常引用傳奇棒球擊球手特德·威廉斯的話:「要做一個好的擊球手,你必須有好球可打。」如果沒有好的投資對象,那麼他寧可持有現金。據晨星公司統計,現金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投資配比中佔18%以上,而大多數基金公司只有4%的現金。
巴菲特理財法:「三要三不要」
以下是堪稱巴菲特投資理念精華的「三要三不要」理財法:
要投資那些始終把股東利益放在首位的企業。巴菲特總是青睞那些經營穩健、講究誠信、分紅回報高的企業,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股價波動,確保投資的保值和增值。而對於總想利用配股、增發等途徑榨取投資者血汗的企業一概拒之門外。
要投資資源壟斷型行業。從巴菲特的投資構成來看,道路、橋梁、煤炭、電力等資源壟斷型企業佔了相當份額,這類企業一般是外資入市購並的首選,同時獨特的行業優勢也能確保效益的平穩。
要投資易了解、前景看好的企業。巴菲特認為凡是投資的股票必須是自己了如指掌,並且是具有較好行業前景的企業。不熟悉、前途莫測的企業即使被說得天花亂墜也毫不動心。
不要貪婪。1969年整個華爾街進入了投機的瘋狂階段,面對連創新高的股市,巴菲特卻在手中股票漲到20%的時候就非常冷靜地悉數全拋。
不要跟風。2000年,全世界股市出現了所謂的網路概念股,巴菲特卻稱自己不懂高科技,沒法投資。一年後全球出現了高科技網路股股災。
不要投機。巴菲特常說的一句口頭禪是:擁有一隻股票,期待它下個早晨就上漲是十分愚蠢的。
[編輯]億萬富翁這樣煉成:巴菲特理財習慣揭秘
當今金融界,微軟公司董事會主席比爾·蓋茨先生與投資大亨巴菲特二位長期穩坐排行榜的前兩位。他們曾聯袂到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做演講,當有華盛頓大學商學院學生請他們談談致富之道時,巴菲特說:「是習慣的力量。」
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現在大家的理財意識越來越強,許多人認為「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這樣即使某種金融資產發生較大風險,也不會全軍覆沒。但巴菲特卻認為,投資者應該像馬克·吐溫建議的那樣,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然後小心地看好它。
從表面看巴菲特似乎和大家發生了分歧,其實雙方都沒有錯。因為理財訣竅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比如巴菲特是國際公認的「股神」,自然有信心重倉持有少量股票。而我們普通投資者由於自身精力和知識的局限,很難對投資對象有專業深入的研究,此時分散投資不失為明智之舉。另外,巴菲特集中投資的策略基於集中調研、集中決策。在時間和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決策次數多的成功率自然比投資決策少的要低,就好像獨生子女總比多子女家庭所受的照顧多一些,長得也壯一些一樣。
生意不熟不做
中國有句古話叫:「生意不熟不做」。巴菲特有一個習慣,不熟的股票不做,所以他永遠只買一些傳統行業的股票,而不去碰那些高科技股。2000年初,網路股高潮的時候,巴菲特卻沒有購買。那時大家一致認為他已經落後了,但是現在回頭一看,網路泡沫埋葬的是一批瘋狂的投機家,巴菲特再一次展現了其穩健的投資大師風采,成為最大的贏家。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在做任何一項投資前都要仔細調研,自己沒有了解透、想明白前不要倉促決策。比如現在大家都認為存款利率太低,應該想辦法投資。股市不景氣,許多人就想炒郵票、炒外匯、炒期貨、進行房產投資甚至投資「小黃魚」。其實這些渠道的風險都不見得比股市低,操作難度還比股市大。所以自己在沒有把握前,把錢放在儲蓄中倒比盲目投資安全些。
長期投資
有人曾做過統計,巴菲特對每一隻股票的投資沒有少過8年的。巴菲特曾說:「短期股市的預測是毒葯,應該把它擺在最安全的地方,遠離兒童以及那些在股市中的行為像小孩般幼稚的投資人。」
我們所看到的是許多人追漲殺跌,到頭來只是為券商貢獻了手續費,自己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我們不妨算一個賬,按巴菲特的低限,某隻股票持股8年,買進賣出手續費是1.5%。如果在這8年中,每個月換股一次,支出1.5%的費用,一年12個月則支出費用18%,8年不算復利,靜態支出也達到144%!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魔鬼往往在細節之中。
巴菲特推薦投資者要讀的書
股神巴菲特賺錢神力讓熱衷投資的人羨慕不已,如何能得到這些神力的哪怕一點點呢?抽時間讀讀巴菲特推薦給投資者閱讀的書籍也許有些幫助。
《證券分析》(格雷厄姆著)。格雷厄姆的經典名著,專業投資者必讀之書,巴菲特認為每一個投資者都應該閱讀此書10遍以上。
《聰明的投資者》(格雷厄姆著)。格雷厄姆專門為業余投資者所著,巴菲特稱之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著作」。
《怎樣選擇成長股》(費舍爾著)。巴菲特稱自己的投資策略是「85%的格雷厄姆和15%的費舍爾」。他說:「運用費舍爾的技巧,可以了解這一行……有助於做出一個聰明的投資決定。」
《巴菲特致股東的信:股份公司教程》。本書搜集整理了20多年巴菲特致股東的信中的精華段落,巴菲特認為此書是整理其投資哲學的一流工作。
《傑克·韋爾奇自傳》(傑克·韋爾奇著)世界第一CEO自傳。被全球經理人奉為「CEO的聖經」。在本書中首次透露管理秘訣:在短短20年間如何將通用電氣從世界第十位提升到第二位,市場資本增長30多倍,達到4500億美元,以及他的成長歲月、成功經歷和經營理念。巴菲特是這樣推薦這本書的:「傑克是管理界的老虎伍茲,所有CEO都想效仿他。他們雖然趕不上他,但是如果仔細聆聽他所說的話,就能更接近他一些。」
《贏》(傑克·韋爾奇著)。巴菲特稱「有了《贏》,再也不需要其他管理著作了」,這種說法雖然顯得誇張,但是也證明了本書的分量。《贏》這類書籍,及《女總裁告訴你》、《影響力》都是以觀點結合實例的方法敘述,如果你想在短時間內掌握其中的技巧,那麼你只需要抄寫下書中所有粗體標題,因為那些都是作者對各種事例的總結,所以厚厚的一本書,也不過是圍繞這些內容展開。但如果你認為這便是本書精華,那麼你就錯了,書中那些真實的實例以及作者的人生經驗才是這類圖書的賣點。技巧誰都可以掌握,但是經歷卻人人不同,如果你願意花時間閱讀書中的每一個例子,相信你會得到更多寶貴的東西。
最後,巴菲特是這樣概括他的日常工作:「我的工作是閱讀」。巴菲特神力的源泉應該是來自閱讀。
巴菲特的管理智慧
盡管組織形式是公司制,但我們將股東視為合夥人。
我和查理·芒格(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副董事長)將我們的股東看作所有者和合夥人,而我們自己是經營合夥人。我們認為,公司本身並非資產的最終所有者,它僅僅是一個渠道,將股東和公司資產聯系起來,而股東才是公司資產的真正所有者。
順應以所有者為導向的原則,我們自食其力。
多數公司董事都將他們大部分的個人凈資產投入到公司中。查理和我無法確保運營結果,但我們保證:如果您成為我們的合夥人,不論時間多久,我們的財富將同您的同步變動。我們無意通過高薪或股票期權占您的便宜。
我們的長期經濟目標:每股實現內在商業價值平均年增長的最大化。
我們並不以伯克希爾的規模來評價其經濟意義或業績表現。我們的衡量標準是每股的增長值。
為了達到目標,首選是持有多樣化的資產組合。
我們的首選是持有多樣化的資產組合,這些組合能夠創造穩定的現金流,並且持續提供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的資產回報。
我們會報告每一項重大投資的收益,以及重要的數據。
由於我們的雙重目標以及傳統會計處理方法的局限性,傳統的會計方法已難以反映真實經營業績。作為所有者和管理者,查理和我事實上對這些數據視而不見。但是,我們會向您們報告我們控制的每一項重大投資的收益,以及那些我們認為重要的數據。
賬面結果不會影響我們的經營和資本配置決策。
在目標資產的兼並成本相近時,我們寧可購買未在賬面體現、但是可以帶來2美元收益的資產,而不願購買可在賬面上體現、收益為1美元的資產。
我們很少舉債。
當我們真的舉債時,我們試圖將長期利率固定下來。與其過度舉債,毋寧放棄一些機遇。查理和我,永遠不會為了一兩個百分點的額外回報而犧牲哪怕一夜的睡眠。
我們不會讓股東掏腰包來滿足管理層的慾望。
我們不會無視長期經濟規律而用被人為操縱的價格去購買整個公司。在花您的錢時,我們就如同花自己的錢一樣小心,並會全面權衡如果您自己直接通過股票市場進行多樣化投資所能獲得的價值。
不論意圖如何高尚,我們認為只有結果才是檢驗的標准。
我們不斷反思公司留存收益是否合理,其檢測標準是,每1美元留存收益,至少要為股東創造1美元的市場價值。迄今為止,我們基本做到了這一點。
我們只有在收獲和付出相等的時候發行普通股。
這一規則適用於一切形式的發行——不僅是並購或公開發售,還包括債轉股、股票期權、可轉換證券等。每一份股票都代表著公司的一部分,而公司是屬於您的。
無論價格如何,我們都無意賣掉伯克希爾所擁有的優質資產。
您應該很清楚,這是我和查理共同的心態,可能會損害我們的財務表現。即便是那些我們認為差強人意的業務,只要有望產生現金流,而且我們對其管理層和勞資關系還算滿意,在決定是否出售時,我們也會猶豫不決。
我們將會坦誠地向您報告業績,強調對估價有正面的和負面效應的事件。
我們的原則是,要用一種換位思考的心態,將我們自己希望知道的真實情況匯報給您。這是我們的義務,決不打折扣。
我們只會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討論證券買賣。
雖然我們的策略是公開的,但好的投資點子也是物以稀為貴,並有可能被競爭對手獲取。同樣,對好的產品和企業並購策劃,也同樣得注意保密。因此我們一般不會談論自己的投資想法。
我們希望伯克希爾的股價是合理的,而不是被高估。
在可能的范圍內,我們希望伯克希爾的每一個股東在持有股份的期間內,獲得的收益或損失,與公司每股內在價值的漲跌呈相應的比例。因此,伯克希爾的股價和內在價值,都需要保持恆定,希望是1∶1。
⑸ 個人炒股票的具體流程,要辦理哪些手續,從頭到尾的程序是什麼
炒股票的具體流程
一、新開戶
1、本人攜帶身份證原件到券商處填寫開戶資料,開設上海A股股東賬戶+深圳A股股東賬戶,同時辦理資金賬戶
2、辦好股東賬戶和資金賬戶以後隨帶本人身份證件和股東賬戶資料在農業銀行.建設銀行或工商銀行開設一個銀行帳戶(存摺,卡都可以;以前有帳戶的不需另外開設),在銀行服務台填寫一份銀證轉帳業務資料到窗口辦理銀證轉帳業務。
3、開戶手續和銀證轉帳業務全部辦好之後,只要把炒股票的錢存進該銀行帳號就可以了,讓銀行工作人員直接把錢轉進證券賬戶或者可以通過櫃台,電話委託或網上銀行等。這樣就可以買賣股票了。(證券帳戶和銀行帳戶的資金可以根據自己需要隨時轉帳)
二、從其他證券公司轉戶過來
1、首先本人帶上身份證原件和證券股東賬戶卡去原證券公司辦理撤銷指定交易(上海)和轉託管手續(深圳),把資金帳戶裡面的錢全部轉到銀行帳戶。深圳股票轉託管到新券商的在證券交易所的席位號上,然後去辦理指定交易,開設資金帳戶,再去銀行辦理銀證轉帳手續。辦好之後就可以買賣股票了。
【開戶時間】
辦理開戶手續必須在股票交易時間內辦理,法定節假日不能辦理,周一至周五:
上午9:30——11:30 下午13:00——15:00
【三方存管】
現在各營業部對新開戶的股民根據「第三方存管」的精神,簽署第三方方託管協議,然後會指定你到你開戶的到某個銀行去辦理「第三方存管」的銀行帳戶確認(就是在你的銀行存摺名下再掛一個虛擬子帳戶),將資金從銀行帳戶通過銀證轉帳轉到股孝如昌票帳戶內就可以通過電話委託,網上交易和櫃台刷卡交易進行股票買賣交易了。
【網上交易】
開戶後簽署「網上委託協議書」,券商會提供給你一個下載網上交易軟體的網址,下載後你就可以在網上查看股票實時走勢和進行買賣股票了. 打開交易軟體,輸入你的股票交易帳戶號和密碼進入交易系統,選擇買入或賣出即可.資金轉入戶轉出也可以進行網上操作,但一般資金密碼和股票交易密碼是分開的,看你當時開戶時是怎麼預留的。
買入股票時最少購買100股(1手),加上手續費共幾百元,賣出股票時沒有數量限制。
股票、基金交易實行價格漲跌幅限制,漲跌幅比例為10%,其中ST股票和*ST股票價格漲跌幅比例為5%。 股票、基金漲跌幅價格的計算公式為:漲跌幅橡帶價格=前收盤價×(1±漲跌幅比例)。
計算結果按照四捨五入原則取至價格最小變動單位。
報單價不可超出股票的漲跌停板價。
現在股票買賣的費用有:
1、過戶費:上海交易所股票買賣均收取過戶費,每1000股收取1元(最低收取1元),深證交易所不收取過戶費.
2、交易印花稅(單邊賣出收取): 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
3、交易傭金(買賣均收取): 根據交易形式不同收取,最高收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三,最低收取5元 (場外戶網上交易傭金會低些,一般在千分之1.5,是在開戶時就定好了的,也是最低收取5元)
4、交易委託費:有的券商收取交易委託費,甚至每巧扒刷一次交易卡都回收取,1-5元不等,開戶時應問好了。
不管你在哪裡開戶,在開戶時就簽好協議說明你所開戶為「場外戶」,那交易傭金不管你是否是通過網上做的,都會收取比較高的。
「場外戶」只能通過網上委託或電話委託進行交易,不能在券商交易所營業大廳內的櫃台上操作買賣股票。 但通過電話委託的報單需要記住委託號,撤單時必須要有委託號才可以。
⑹ 巴菲特到底是怎麼計算價值的,如果用大智慧具體哪個數據怎麼計算。100分懸賞
1930年8月30日,沃倫·巴菲特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沃倫·巴菲特從小就極具投資意識,他鍾情於股票和數字的程度遠遠超過了家族中的任何人。他滿肚子都是掙錢的道兒,五歲時就在家中擺地攤兜售口香糖。稍大後他帶領小夥伴到球場撿大款用過的高爾夫球,然後轉手倒賣,生意頗為經火。上中學時,除利用課余做報童外,他還與夥伴合夥將彈子球游戲機出租 給理發店老闆們,掙取外快。
1941年,剛剛跨入11歲,他便躍身股海,購買了平生第一張股票。
1947年,沃倫·巴菲特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財務和商業管理。但他學得教授們的空頭理論不過癮,兩年後便不辭而別,輾轉考入哥倫比亞大學金融系,拜師於著名投資學理論學家本傑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門下,巴菲特如魚得水。格雷厄姆反投機,主張通過分析企業的贏利情況、資產情況及未來前景等因素來評價股票。他教授給巴菲特豐富的知識和決竅。富有天才的巴菲特很快成了格雷厄姆的得意門生。
1950年巴菲特申請哈佛大學被拒之門外。
1951年,21歲的巴菲特學成畢業的時候,他獲得最高A+。
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30萬美元,但年末則升至50萬美元。
1962年,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的資本達到了720萬美元,其中有100萬是屬於巴菲特個人的。當時他將幾個合夥人企業合並成一個「巴菲特合夥人有限公司」。最小投資額擴大到10萬美元。情況有點像現在中國的私募基金或私人投資公司。
1964年,巴菲特的個人財富達到400萬美元,而此時他掌管的資金已高達2200萬美元。
1966年春,美國股市牛氣沖天,但巴菲特卻坐立不安盡管他的股票都在飛漲,但卻發現很難再找到符合他的標準的廉價股票了。雖然股市上瘋行的投機給投機家帶來了橫財,但巴菲特卻不為所動,因為他認為股票的價格應建立在企業業績成長而不是投機的基礎之上。
1967年10月,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6500萬美元。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歷史上最好的成績:增長了59%,而道·瓊斯指數才增長了9%。巴菲特掌管的資金上升至1億零400萬美元,其中屬於巴菲特的有2500萬美元。
1968年5月,當股市一片凱歌的時候,巴菲特卻通知合夥人,他要隱退了。隨後,他逐漸清算了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的幾乎所有的股票。
1969年6月,股市直下,漸漸演變成了股災,到1970年5月,每種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
1970年-1974年間,美國股市就像個泄了氣的皮球,沒有一絲生氣,持續的通貨膨脹和低增長使美國經濟進入了「滯脹」時期。然而,一度失落的巴菲特卻暗自欣喜異常因為他看到了財源即將滾滾而來——他發現了太多的便宜股票。
1972年,巴菲特又盯上了報刊業,因為他發現擁有一家名牌報刊,就好似擁有一座收費橋梁,任何過客都必須留下買路錢。1973年開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蠶食《波士頓環球》和《華盛頓郵報》,他的介入使《華盛頓郵報》利潤大增,每年平均增長35%。10年之後,巴菲特投入的1000萬美元升值為兩個億。
1980年,他用1.2億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單價,買進可口可樂7 %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樂改變了經營策略,開始抽回資金,投入飲料生產。其股票單價已長至51.5美元,翻了5倍。至於賺了多少,其數目可以讓全世界的投資家咋舌。
1992年中巴菲特以74美元一股購下435萬股美國高技術國防工業公司——通用動力公司的股票,到年底股價上升到113元。巴菲特在半年前擁有的32,200萬美元的股票已值49,100萬美元了
1994年底已發展成擁有230億美元的伯克希爾工業王國,它早已不再是一家紡紗廠,它已變成巴菲特的龐大的投資金融集團。從1965-1994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6.77%,高出道·瓊斯指數近17個百分點。如果誰在1965年投資巴菲特的公司10000美元的話,到1994年,他就可得到1130萬美元的回報,也就是說,誰若在30年前選擇了巴菲特,誰就坐上了發財的火箭。
2000年3月11日,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公司的網站上公開了今年的年度信件——一封沉重的信。數字顯示,巴菲特任主席的投資基金集團伯克希爾公司,去年純收益下降了45%,從28.3億美元下降到15.57億美元。伯克希爾公司的A股價格去年下跌20%,是90年代的唯一一次下跌;同時伯克希爾的賬面利潤只增長0.5%,遠遠低於同期標准普爾21的增長,是1980年以來的首次落後.
2007年3月1日晚間,「股神」沃倫·巴菲特麾下的投資旗艦公司——伯克希爾·哈撒維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公布了其2006財政年度的業績,數據顯示,得益於颶風「爽約」,公司主營的保險業務獲利頗豐,伯克希爾公司去年利潤增長了29.2%,盈利達110.2億美元(高於2005年同期的85.3億美元);每股盈利7144美元(2005年為5338美元)。
1965—2006年的42年間,伯克希爾公司凈資產的年均增長率達21.4%,累計增長361156%;同期標准普爾500指數成分公司的年均增長率為10.4%,累計增長幅為6479%。
2007年3月1日,伯克希爾公司A股股價上漲410美元,收於106600美元。去年伯克希爾A股股價上漲了23%,相形之下,標普500指數成分股股價平均漲幅僅為9%。
巴菲特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家,他依靠股票、外匯市場的投資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富翁。他倡導的價值投資理論風靡世界。價值投資並不復雜,巴菲特曾將其歸結為三點:把股票看成許多微型的商業單元;把市場波動看作你的朋友而非敵人(利潤有時候來自對朋友的愚忠);購買股票的價格應低於你所能承受的價位。「從短期來看,市場是一架投票計算器。但從長期看,它是一架稱重器」——事實上,掌握這些理念並不困難,但很少有人能像巴菲特一樣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下去。巴菲特似乎從不試圖通過股票賺錢,他購買股票的基礎是:假設次日關閉股市、或在五年之內不再重新開放。在價值投資理論看來,一旦看到市場波動而認為有利可圖,投資就變成了投機,沒有什麼比賭博心態更影響投資。」
巴菲特2006年6月25日宣布,他將捐出總價達370億美元的私人財富投向慈善事業。這筆巨額善款將分別進入全球首富、微軟董事長比爾·蓋茨創立的慈善基金會以及巴菲特家族的基金會。巴菲特捐出的370億美元是美國迄今為止出現的最大一筆私人慈善捐贈。
據路透社報道,波克夏-哈薩威投資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巴菲特現年75歲,《福布斯》雜志預計他的身價為620億美元,是全球首富。370億元的善款佔到了巴菲特財產的大約60%。
巴菲特在一封寫給比爾與梅林達·蓋茨基會的信中說,他將捐出1000萬股波克夏公司B股的股票,按照市值計算,等於巴菲特將向蓋茨基金捐贈300億美元。
蓋茨基金會發表聲明說:「我們對我們的朋友沃倫·巴菲特的決定受寵若驚。他選擇了向比爾與美琳達·蓋茨基金會捐出他的大部分財富,來解決這個世界最具挑戰性的不平等問題。」
此外,巴菲特將向為已故妻子創立的慈善基金捐出100萬股股票,同時向他三個孩子的慈善基金分別捐贈35萬股的股票。
不久前,蓋茨剛剛宣布他將在兩年內逐步移交他在微軟的日常管理職責,以便全身心投入蓋茨基金會的工作。蓋茨基金會的總財產目前已達300億美元。該基金會致力於幫助發展中國家的醫療事業以及發展美國的教育。
巴菲特投資「金」定律
利用市場的愚蠢,進行有規律的投資。
買價決定報酬率的高低,即使是長線投資也是如此。
利潤的復合增長與交易費用、避稅使投資人受益無窮。
不要在意某家公司來年可賺多少,只要在意其未來5至10年能賺多少。
只投資未來收益確定性高的企業。
通貨膨脹是投資者的最大敵人。
價值型與成長型的投資理念是相通的。價值是一項投資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而成長只是用來決定價值的預測過程。
投資人財務上的成功與他對投資企業的了解程度成正比。
「安全邊際」從兩個方面協助你的投資。首先是緩沖可能的價格風險;其次是可獲得相對高的權益報酬率。
擁有一隻股票,期待它在下個星期就上漲,是十分愚蠢的。
即使美聯儲主席偷偷告訴我未來兩年的貨幣政策,我也不會為之改變我的任何投資作為。
不理會股市的漲跌,不擔心經濟情勢的變化,不相信任何預測,不接受任何內幕消息,只注意兩點:A.買什麼股票;B.買入價格。
巴菲特股市不敗的六大要素
一、賺錢而不要賠錢
這是巴菲特經常被引用的一句話:「投資的第一條准則是不要賠錢;第二條准則是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因為如果投資一美元,賠了50美分,手上只剩一半的錢,除非有百分之百的收益,才能回到起點。
巴菲特最大的成就莫過於在1965年到2006年間,歷經3個熊市,而他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只有一年(2001年)出現虧損。
二、別被收益蒙騙
巴菲特更喜歡用股本收益率來衡量企業的盈利狀況。股本收益率是用公司凈收入除以股東的股本,它衡量的是公司利潤占股東資本的百分比,能夠更有效地反映公司的盈利增長狀況。
根據他的價值投資原則,公司的股本收益率應該不低於15%。在巴菲特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中,可口可樂的股本收益率超過30%,美國運通公司達到37%。
三、要看未來
人們把巴菲特稱為「奧馬哈的先知」,因為他總是有意識地去辨別公司是否有好的發展前途,能不能在今後25年裡繼續保持成功。巴菲特常說,要透過窗戶向前看,不能看後視鏡。
預測公司未來發展的一個辦法,是計算公司未來的預期現金收入在今天值多少錢。這是巴菲特評估公司內在價值的辦法。然後他會尋找那些嚴重偏離這一價值、低價出售的公司。
四、堅持投資能對競爭者構成巨大「屏障」的公司
預測未來必定會有風險,因此巴菲特偏愛那些能對競爭者構成巨大「經濟屏障」的公司。這不一定意味著他所投資的公司一定獨占某種產品或某個市場。例如,可口可樂公司從來就不缺競爭對手。但巴菲特總是尋找那些具有長期競爭優勢、使他對公司價值的預測更安全的公司。
20世紀90年代末,巴菲特不願投資科技股的一個原因就是:他看不出哪個公司具有足夠的長期競爭優勢。
五、要賭就賭大的
絕大多數價值投資者天性保守。但巴菲特不是。他投資股市的620億美元集中在45 只股票上。他的投資戰略甚至比這個數字更激進。在他的投資組合中,前10隻股票佔了投資總量的90%。晨星公司的高級股票分析師賈斯廷·富勒說:「這符合巴菲特的投資理念。不要猶豫不定,為什麼不把錢投資到你最看好的投資對象上呢?」
六、要有耐心等待
如果你在股市裡換手,那麼可能錯失良機。巴菲特的原則是:不要頻頻換手,直到有好的投資對象才出手。
巴菲特常引用傳奇棒球擊球手特德·威廉斯的話:「要做一個好的擊球手,你必須有好球可打。」如果沒有好的投資對象,那麼他寧可持有現金。據晨星公司統計,現金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投資配比中佔18%以上,而大多數基金公司只有4%的現金。
巴菲特理財法:「三要三不要」
以下是堪稱巴菲特投資理念精華的「三要三不要」理財法:
要投資那些始終把股東利益放在首位的企業。巴菲特總是青睞那些經營穩健、講究誠信、分紅回報高的企業,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股價波動,確保投資的保值和增值。而對於總想利用配股、增發等途徑榨取投資者血汗的企業一概拒之門外。
要投資資源壟斷型行業。從巴菲特的投資構成來看,道路、橋梁、煤炭、電力等資源壟斷型企業佔了相當份額,這類企業一般是外資入市購並的首選,同時獨特的行業優勢也能確保效益的平穩。
要投資易了解、前景看好的企業。巴菲特認為凡是投資的股票必須是自己了如指掌,並且是具有較好行業前景的企業。不熟悉、前途莫測的企業即使被說得天花亂墜也毫不動心。
不要貪婪。1969年整個華爾街進入了投機的瘋狂階段,面對連創新高的股市,巴菲特卻在手中股票漲到20%的時候就非常冷靜地悉數全拋。
不要跟風。2000年,全世界股市出現了所謂的網路概念股,巴菲特卻稱自己不懂高科技,沒法投資。一年後全球出現了高科技網路股股災。
不要投機。巴菲特常說的一句口頭禪是:擁有一隻股票,期待它下個早晨就上漲是十分愚蠢的。
[編輯]億萬富翁這樣煉成:巴菲特理財習慣揭秘
當今金融界,微軟公司董事會主席比爾·蓋茨先生與投資大亨巴菲特二位長期穩坐排行榜的前兩位。他們曾聯袂到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做演講,當有華盛頓大學商學院學生請他們談談致富之道時,巴菲特說:「是習慣的力量。」
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現在大家的理財意識越來越強,許多人認為「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這樣即使某種金融資產發生較大風險,也不會全軍覆沒。但巴菲特卻認為,投資者應該像馬克·吐溫建議的那樣,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然後小心地看好它。
從表面看巴菲特似乎和大家發生了分歧,其實雙方都沒有錯。因為理財訣竅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比如巴菲特是國際公認的「股神」,自然有信心重倉持有少量股票。而我們普通投資者由於自身精力和知識的局限,很難對投資對象有專業深入的研究,此時分散投資不失為明智之舉。另外,巴菲特集中投資的策略基於集中調研、集中決策。在時間和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決策次數多的成功率自然比投資決策少的要低,就好像獨生子女總比多子女家庭所受的照顧多一些,長得也壯一些一樣。
生意不熟不做
中國有句古話叫:「生意不熟不做」。巴菲特有一個習慣,不熟的股票不做,所以他永遠只買一些傳統行業的股票,而不去碰那些高科技股。2000年初,網路股高潮的時候,巴菲特卻沒有購買。那時大家一致認為他已經落後了,但是現在回頭一看,網路泡沫埋葬的是一批瘋狂的投機家,巴菲特再一次展現了其穩健的投資大師風采,成為最大的贏家。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在做任何一項投資前都要仔細調研,自己沒有了解透、想明白前不要倉促決策。比如現在大家都認為存款利率太低,應該想辦法投資。股市不景氣,許多人就想炒郵票、炒外匯、炒期貨、進行房產投資甚至投資「小黃魚」。其實這些渠道的風險都不見得比股市低,操作難度還比股市大。所以自己在沒有把握前,把錢放在儲蓄中倒比盲目投資安全些。
長期投資
有人曾做過統計,巴菲特對每一隻股票的投資沒有少過8年的。巴菲特曾說:「短期股市的預測是毒葯,應該把它擺在最安全的地方,遠離兒童以及那些在股市中的行為像小孩般幼稚的投資人。」
我們所看到的是許多人追漲殺跌,到頭來只是為券商貢獻了手續費,自己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我們不妨算一個賬,按巴菲特的低限,某隻股票持股8年,買進賣出手續費是1.5%。如果在這8年中,每個月換股一次,支出1.5%的費用,一年12個月則支出費用18%,8年不算復利,靜態支出也達到144%!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魔鬼往往在細節之中。
巴菲特推薦投資者要讀的書
股神巴菲特賺錢神力讓熱衷投資的人羨慕不已,如何能得到這些神力的哪怕一點點呢?抽時間讀讀巴菲特推薦給投資者閱讀的書籍也許有些幫助。
《證券分析》(格雷厄姆著)。格雷厄姆的經典名著,專業投資者必讀之書,巴菲特認為每一個投資者都應該閱讀此書10遍以上。
《聰明的投資者》(格雷厄姆著)。格雷厄姆專門為業余投資者所著,巴菲特稱之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著作」。
《怎樣選擇成長股》(費舍爾著)。巴菲特稱自己的投資策略是「85%的格雷厄姆和15%的費舍爾」。他說:「運用費舍爾的技巧,可以了解這一行……有助於做出一個聰明的投資決定。」
《巴菲特致股東的信:股份公司教程》。本書搜集整理了20多年巴菲特致股東的信中的精華段落,巴菲特認為此書是整理其投資哲學的一流工作。
《傑克·韋爾奇自傳》(傑克·韋爾奇著)世界第一CEO自傳。被全球經理人奉為「CEO的聖經」。在本書中首次透露管理秘訣:在短短20年間如何將通用電氣從世界第十位提升到第二位,市場資本增長30多倍,達到4500億美元,以及他的成長歲月、成功經歷和經營理念。巴菲特是這樣推薦這本書的:「傑克是管理界的老虎伍茲,所有CEO都想效仿他。他們雖然趕不上他,但是如果仔細聆聽他所說的話,就能更接近他一些。」
《贏》(傑克·韋爾奇著)。巴菲特稱「有了《贏》,再也不需要其他管理著作了」,這種說法雖然顯得誇張,但是也證明了本書的分量。《贏》這類書籍,及《女總裁告訴你》、《影響力》都是以觀點結合實例的方法敘述,如果你想在短時間內掌握其中的技巧,那麼你只需要抄寫下書中所有粗體標題,因為那些都是作者對各種事例的總結,所以厚厚的一本書,也不過是圍繞這些內容展開。但如果你認為這便是本書精華,那麼你就錯了,書中那些真實的實例以及作者的人生經驗才是這類圖書的賣點。技巧誰都可以掌握,但是經歷卻人人不同,如果你願意花時間閱讀書中的每一個例子,相信你會得到更多寶貴的東西。
最後,巴菲特是這樣概括他的日常工作:「我的工作是閱讀」。巴菲特神力的源泉應該是來自閱讀。
巴菲特的管理智慧
盡管組織形式是公司制,但我們將股東視為合夥人。
我和查理·芒格(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副董事長)將我們的股東看作所有者和合夥人,而我們自己是經營合夥人。我們認為,公司本身並非資產的最終所有者,它僅僅是一個渠道,將股東和公司資產聯系起來,而股東才是公司資產的真正所有者。
順應以所有者為導向的原則,我們自食其力。
多數公司董事都將他們大部分的個人凈資產投入到公司中。查理和我無法確保運營結果,但我們保證:如果您成為我們的合夥人,不論時間多久,我們的財富將同您的同步變動。我們無意通過高薪或股票期權占您的便宜。
我們的長期經濟目標:每股實現內在商業價值平均年增長的最大化。
我們並不以伯克希爾的規模來評價其經濟意義或業績表現。我們的衡量標準是每股的增長值。
為了達到目標,首選是持有多樣化的資產組合。
我們的首選是持有多樣化的資產組合,這些組合能夠創造穩定的現金流,並且持續提供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的資產回報。
我們會報告每一項重大投資的收益,以及重要的數據。
由於我們的雙重目標以及傳統會計處理方法的局限性,傳統的會計方法已難以反映真實經營業績。作為所有者和管理者,查理和我事實上對這些數據視而不見。但是,我們會向您們報告我們控制的每一項重大投資的收益,以及那些我們認為重要的數據。
賬面結果不會影響我們的經營和資本配置決策。
在目標資產的兼並成本相近時,我們寧可購買未在賬面體現、但是可以帶來2美元收益的資產,而不願購買可在賬面上體現、收益為1美元的資產。
我們很少舉債。
當我們真的舉債時,我們試圖將長期利率固定下來。與其過度舉債,毋寧放棄一些機遇。查理和我,永遠不會為了一兩個百分點的額外回報而犧牲哪怕一夜的睡眠。
我們不會讓股東掏腰包來滿足管理層的慾望。
我們不會無視長期經濟規律而用被人為操縱的價格去購買整個公司。在花您的錢時,我們就如同花自己的錢一樣小心,並會全面權衡如果您自己直接通過股票市場進行多樣化投資所能獲得的價值。
不論意圖如何高尚,我們認為只有結果才是檢驗的標准。
我們不斷反思公司留存收益是否合理,其檢測標準是,每1美元留存收益,至少要為股東創造1美元的市場價值。迄今為止,我們基本做到了這一點。
我們只有在收獲和付出相等的時候發行普通股。
這一規則適用於一切形式的發行——不僅是並購或公開發售,還包括債轉股、股票期權、可轉換證券等。每一份股票都代表著公司的一部分,而公司是屬於您的。
無論價格如何,我們都無意賣掉伯克希爾所擁有的優質資產。
您應該很清楚,這是我和查理共同的心態,可能會損害我們的財務表現。即便是那些我們認為差強人意的業務,只要有望產生現金流,而且我們對其管理層和勞資關系還算滿意,在決定是否出售時,我們也會猶豫不決。
我們將會坦誠地向您報告業績,強調對估價有正面的和負面效應的事件。
我們的原則是,要用一種換位思考的心態,將我們自己希望知道的真實情況匯報給您。這是我們的義務,決不打折扣。
我們只會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討論證券買賣。
雖然我們的策略是公開的,但好的投資點子也是物以稀為貴,並有可能被競爭對手獲取。同樣,對好的產品和企業並購策劃,也同樣得注意保密。因此我們一般不會談論自己的投資想法。
我們希望伯克希爾的股價是合理的,而不是被高估。
在可能的范圍內,我們希望伯克希爾的每一個股東在持有股份的期間內,獲得的收益或損失,與公司每股內在價值的漲跌呈相應的比例。因此,伯克希爾的股價和內在價值,都需要保持恆定,希望是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