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盈虧 » amd年股票價格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amd年股票價格

發布時間: 2023-06-07 05:24:20

『壹』 AMD股價一年上漲158%,英特爾卻從「牙膏廠」變成了「拉鏈廠」

​「AMD這是踩爆牙膏管了嗎?AMD yes!!!」

昨天AMD在拉斯維加斯的CES上發布7nm銳龍移動處理器R7 4800U之後,一位數碼博主在朋友圈激動地留下了這一句話。

在CES大展第一天,AMD與英特爾的龍虎鬥就吸引了全行業的關注。根據AMD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R7 4800U在Cinebench R20上的成績,超越競爭對手英特爾的10nm酷睿 i7約90%。可以說,盡管沒能真正上機實測,但這組官方數據已經足夠讓「農企」的粉絲興奮了。

從CES現場的硝煙味,可以看到兩大巨頭的碰撞。英特爾希望通過推出首款獨立顯卡拉開與AMD的距離,而AMD則通過多款7nm晶元進軍PC市場,謀求突襲英特爾的大本營。

直到今天,外界對跳票N年多的英特爾10nm工藝依舊詬病不斷。此次CES上英特爾公布了採用10nm+製程工藝的Tiger Lake處理器,但真正出貨據傳仍要等到今年晚些時候。

至於更受普通消費者期待的第十代移動標壓版酷睿處理器Comet Lake-H,尤其是那幾款突破5GHz頻率的型號,恐怕真的要在今年一季度結束時才能出貨了。

​回顧AMD和英特爾這對歡喜冤家的發展 歷史 ,我們不難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雖然英特爾在相對長時間內一直領先於AMD,但後者的崛起似乎總是周期性的,每隔一段時間它就會讓外界感到一次驚喜。

過去幾年,由於產品力的孱弱,AMD在晶元領域幾乎成為高功耗、低性能的代表。所謂性能靠不住,全靠頻率往上湊,所以我們看到了飽受詬病的推土機系列,乏力的表現也給AMD帶來了「農企」的外號。

但 歷史 總是驚人的相似,在Ryzen系列以及最新7nm工藝的加持下,此前幾乎成為「原罪」的AMD又一次獲得了市場的認可。而相比之下,不斷打磨14nm的英特爾則成為了新時代用戶調侃的對象。當14nm後面的加號越來越多,英特爾從「牙膏廠」變成了「拉鏈廠」。

本次CES上,當發布會結束後,AMD掌門人蘇姿豐亮出手持8核APU與64核線程撕裂者的照片時,她臉上的自信笑容似乎也證明,2020年這個開門紅,「農企」又領先了對手一步。

​過去一年,AMD似乎一直順風順水。當全球 科技 股普遍表現不佳的同時,AMD股價卻上漲了158.4%,超過59.7%的行業平均漲幅。而就在三年前,AMD還因為推土機系列的失敗一度徘徊在破產邊緣。

這次驚人轉變的原因,主要是得益於市場對AMD顯卡的強勁需求,以及新一代處理器Ryzen「系列」的成功。如今AMD積極向7nm製程轉變,並在設計效率方面迅速提升,這些舉措都令英特爾倍感壓力。

AMD的崛起,最直接承受壓力的就是英特爾,無論是在市場份額還是在輿論方面。從2019年AMD推出第二代銳龍APU處理器,到7nm工藝的桌面版銳龍3000、伺服器版EPYC 7002系列的陸續亮相,輿論先後多次傳出看衰英特爾的聲音。

那麼,英特爾真的有那麼慘嗎?我們不妨仔細解讀一下。

​首先我們要提出一個問題,過去這兩年英特爾難不難?如果相比較前幾年把AMD按在地上摩擦時的酸爽,近兩年英特爾確實有點兒難。

2019年,隨著蘋果和高通之間握手言和,英特爾也被迫放棄了自己堅持多年的5G基帶業務。另外, 面對AMD 7nm工藝的新產品,英特爾這邊還在繼續打磨14nm晶元,總有些趕不上趟的磨蹭勁兒。記得早在2013年,英特爾就曾宣布會在2016年推出10nm,2018年推出7nm。但如今7年時間過去了,10nm工藝的晶元依舊難產,這也是外界不斷看衰它的主要原因。

反觀AMD,據悉下一代處理器架構Zen3將會採用台積電的第二代7nm工藝(即7nm+EUV),而英特爾的10nm工藝似乎還在繼續醞釀和打磨。這種反差,可以看出源自於兩家企業研發理念的不同,也來自於商業模式上的巨大差異。

早年間因為減負需求,AMD剝離了自己的晶元製造廠Global Foundries,至此AMD成為了一家僅參與設計但不參與生產的晶元企業(類似於華為海思)。而英特爾那邊,自始至終都是堅持自己設計、自己生產的理念。

目前AMD的7nm工藝是由台積電負責代工,同樣使用台積電7nm工藝的還有華為的麒麟晶元。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看AMD也是獲得了來自移動領域的製程紅利。

而英特爾方面則不同,英特爾擁有自己的晶元生產工廠,不可能尋求台積電的代工。另外,自建產線的產能也有限,因此過去我們經常會看到英特爾遭遇晶元缺貨的難題。

但是,拋開這些差異,我們在分析晶元製程方面不能單純以數字論英雄。可以說,英特爾的10nm相較於AMD的7nm並不弱,如果以每平方毫米的晶體管數目作為標准,AMD(也就是台積電10nm工藝)每平方毫米的晶體管數量不到5000萬,而英特爾(10nm工藝)每平方毫米的晶體管數量卻超過 1 億。目前,AMD的7nm+工藝的單位晶體管數目也超過了1億。所以從這個層面來看,英特爾的10nm與AMD的7nm工藝是持平的。

要說唯一的劣勢,就是英特爾10nm至今仍未大規模量產,而AMD已經已經開始力推7nm銳龍APU了,尤其是這個系列的APU將包含15W超低功耗、45W筆記本、65W桌面和35W桌面節能版等四大類別,SKU更是多達28款。

一旦AMD的晶元在性能追趕上來,而價格方面相較於英特爾的產品又有明顯優勢,市場份額自然會大幅提高。但是,英特爾的蓄勢和磨蹭其實有著更大的圖謀。

雖然過去兩年AMD迎來了高光時刻,不過誰也不能否認,從企業整體實力上來看其與英特爾還是存在著很大的差距。至於英特爾的10nm工藝為什麼難產,以及其這兩年相對較慢的產品迭代問題,或許除了技術層面的限制還有商業層面的考量。

對於英特爾而言,AMD是誰?是一個緊隨自己多年的競爭對手。

從正常的商業邏輯上來考慮,每一家企業都會盡可能的去擠壓競爭對手的生存空間,最好是完全碾壓它。所以,從正常邏輯來看,如果AMD倒閉破產,對於英特爾來說應該是最好的結果。

但是,真的出現這樣的局面,英特爾絕對會「苦不堪言」。

AMD對於英特爾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存在。因為一旦沒有了AMD的競爭,很多國家和地區的反壟斷機構立刻就會找上英特爾,看到谷歌在歐洲被罰的幾十億歐元巨款了嗎,英特爾可不希望交這份冤枉錢。

所以對於英特爾而言,一個永遠活著但威脅不到它的AMD,是最理想的市場競合狀態。尤其是AMD發展 歷史 中幾乎周期性的崛起脈絡,也導致外界一直有傳言稱,這是英特爾在「有預謀」地故意放水。

當然,放水一說只是外界猜測。不過從公司經營決策上來看,相較於市場份額,如今英特爾要更看重的是經營利潤。

​數據顯示,雖然英特爾2018年的市場份額有所下滑,但其通過推高CPU價格得以維持了營收增長。以台式電腦處理器的銷量來看,雖然銷量同比下滑了6%,但英特爾卻通過11%的價格漲幅緩解了這一難題。

而從市場的需求來看,14nm晶元依然是市場的主流。根據此前外媒的調研報告顯示,即便英特爾不遺餘力地提高14nm的產能,卻依然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

要知道在此之前,根據英特爾官方的說法,其在14nm晶元的產能投入上可是增加了很多的。據悉相比2018年,英特爾在2019年對14nm晶圓每月啟動量(WSPM)提高了25%。2019年前三季度,英特爾共花費了115億美元支出來購買新的生產設備,預計全年相關資本支出將達到160億美元,比預期高出了5億美元。

即便如此,英特爾依然無法滿足市場的強大需求。換位思考一下,這樣的情況下英特爾自然要優先滿足14nm晶元的市場。這也是股東利益最大化的最優解。

根據英特爾此前公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當季整體營收為191.9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180.45億美元;凈利潤為60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52.82億美元。

對此,互聯網行業分析師孫永傑對懂懂筆記表示:「每一家企業都會考慮投入產出比的問題,改造或者新建一條晶元的生產線,往往是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美元的投入。另外,現在14nm的市場需要旺盛,生產線就這么多,英特爾自然會把主要精力放在這上面,這樣才能夠保證其當下利潤最大化以及股價的提升。」

凡事有利必有弊。

這種舉措也會帶來負面影響。因為維持股價和投資回報率,會導致企業缺乏對創新項目的孵化沖動與耐心,這種因沖動和願景帶來的內生性增長,才是每家追求基業長青的企業必須去做的事。即便英特爾的5G基帶業務就是源自這種 探索 導致的挫折,但是其不會、也不應該放棄對創新的不斷嘗試。

10nm晶元的不斷跳票的背後,或許還有其他的原因。只不過,獲取高利潤的同時,英特爾顯然也要承受市場份額的下滑和以及輿論的壓力。作為一家晶元行業的巨頭,我們可以看到此次CES上英特爾也拿出了很多面向未來的產品,甚至描繪了PC市場的未來,但這些產品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似乎有些過於遙遠,尚不能輕易觸及。

隨著AMD yes!!!的聲音越來越多,英特爾到了真正拿出一些讓市場和用戶真正為之興奮產品的時候了。否則,大意失荊州的故事不是只在小說中才會出現!

——————————————————————————————————

微信關注公眾號「懂懂筆記」每天第一時間為您奉上最新最熱的 科技 圈資訊~

多年 財經 媒體經歷,業內資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眾多,信息豐富,觀點獨到。

發布各大自媒體平台,覆蓋百萬讀者。

《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微信思維》、《微信力量》三本暢銷書的作者。

『貳』 AMD股價一夜蒸發960億,晶元巨頭們的「寒冬」如何熬過去

晶元股潰不成軍,晶元巨頭AMD收跌14%。

行業巨頭的市場價值仍然穩定在相對平衡的位置,因為行業巨頭使用的是高端晶元,而不是技術含量較低的低端晶元。事實上,不僅AMD在下跌,整個美國股市也在下跌。特別是,科技股遭受了巨大損失,而中國的概率股也大幅下跌,因為晶元實際上面臨著一個小小的困境。盡管晶元仍有市場和未來,但在這段時間內,晶元市場總體上已接近飽和。對PC和移動終端的需求不大。

因為這些晶元的生產能力由於技術原因不夠,只是因為加工廠的裝配線位置不夠。如果裝配線這次有位置,價格自然會雪崩。當然,只有這些低端晶元崩潰了。高端晶元的價格僅略有下降,因為其他晶元仍存在技術壁壘。

『叄』 我想了解AMD

傑里·桑德斯( Jerry Sanders ): AMD 創始人、主席、前 CEO

每一個 PC 用戶,都應該對桑德斯心懷感激

2002 年,大概是歷史上 AMD 最揚眉吐氣的時期,可是一比較還是嚇人一跳:到 2002 年 3 月底,英特爾公司市場價值 2050 億美元, AMD 剛好是它的零頭: 50 億美元; 2001 年,英特爾收入 265 億美元,而 AMD 只有 39 億。更關鍵的是,英特爾是地球上最厲害的賺錢機器,每年利潤都有幾十億美元。而在 2000 年開始贏利前的 5 年內, AMD 都是赤字高掛。在微處理器這個市場,沒有人會認為桑德斯能夠活下去。

歷史也的確一再印證這個與「摩爾定律」一樣准確的法則: 80 年代初期,英特爾曾經將 8080 微處理器許可給 15 家公司,如今,只剩下 AMD 這個唯一的倖存者還在挑戰; Zilog 、國家半導體、 Motorola 等許多新星和巨頭前赴後繼起來挑戰,最後都不斷落敗。最新的故事就是 Transmeta ,人們對它熱情高揚,連產品還沒有全面上市,其股市價值甚至就超過了 AMD ,但是,也很快被英特爾碾得幾乎粉碎。因為,英特爾不但封死了重要客戶,而且還「慷慨」地准備了至少 30 項法律訴訟的連環拳,連 Transmeta 喘氣的機會都不會多給。

只有桑德斯,不但活了下來,而且在產品技術方面開始超越。結果,英特爾的命運與業內另一大壟斷巨頭——微軟的命運相比,開始發生戲劇性的逆轉:微軟操作系統在 PC 價格不斷下滑的背景下,逆勢而上,不斷漲價,充分顯示了壟斷的力量。但是,英特爾的命運卻是另一個走勢: 1998 年,新出爐的最新微處理器價格 900 美元,而今天已經降到不到 400 美元;英特爾的市場份額也從 90 %多,降到了 75 %。桑德斯無疑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甚至,在法庭上,他與英特爾戰鬥了整整 8 年,最後居然奇跡般贏得了這場價值 5 億美元的官司。而且協議規定,在 2010 年前,英特爾都不能對它動用法律武器。如今,全球前 5 大 PC 廠商,除了 Dell (它是英特爾最優惠的客戶)外,其他都已經與 AMD 全面合作。

桑德斯不但豐富了整個高科技行業,而且讓整個數字世界增加了一個新的選擇:他使每一個數字化的人們都免受 CPU 的壟斷之苦。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今天每一個 PC 用戶,即使是英特爾的忠實用戶,也應該對桑德斯心懷一份感激。

桑德斯的不幸與大幸

多年來,矽谷的人們對於桑德斯,就象看一場熱鬧的喜劇,超然度外。但是,人們突然發現,似乎很久沒有聽到桑德斯的聲音了。大家才發覺生活中一下子失去了什麼,開始懷念起來。

對英特爾這個鄰居又是最大的對手,桑德斯化費了整整 25 年,去挑戰、追逐和抵抗,甚至與英特爾打贏了一場耗時 8 年,價值 5 億美元的官司。如今, AMD 不但險象環生地存活下來,而且大有趕超的勢頭。而這時候,桑德斯的聲音卻消失了,這位被有人譽為高科技最偉大的市場商人,甚至連喬布斯也略遜一籌的市場營銷大王,在這樣關鍵的時候開始熄火了,令人驚訝。作為仙童後代中最年輕的一位,桑德斯在 33 年前為創辦 AMD 苦苦籌錢,成為晶元公司中最後入場的選手之一,從此與英特爾較上勁。馬龍認為,在所有的高科技故事中, AMD 的故事是最可怕,也是最英勇的,它年復一年,代復一代,頑強地挑戰這個星球上最成功、最具競爭力的公司之一。因為英特爾就象一台精密的機器一樣,從來沒有出過差錯,從來沒有給過桑德斯可乘之機。

如今,通過挑戰這座「神像」, AMD 不但活了下來,而且大有奮起之勢。在互聯網熱潮中,一個成立不到 10 個月的電子商務公司也能超越 10 億美元的市場價值,而桑德斯領導的 AMD 撞到了這根界線,卻用了整整 1/4 世紀。 AMD 的股票走勢也成為股市中最跌宕起伏的畫面,一會兒痛楚,一會兒狂喜,一會兒被摔上了天,一會兒又跌到似乎馬上要破產的地步,而這一場的源頭就是桑德斯。

如今,矽谷真正的半導體掘金一代,已經頭發蒼白。他們的輝煌無助於抵抗大自然的規律。與桑德斯同時代的人,或者已經退休,或者已經入土,只剩下他一個人還在努力奮斗。遭遇了英特爾這樣一個對手,是桑德斯的不幸,也是桑德斯的大幸。顯然,他永遠也不可能把英特爾擊倒在地,但是他的確在某些回合中贏得了一定的「點數」。他是註定的失敗者,卻又總能贏得幾次勝利者才享有的掌聲。

是他,最早為員工召開大型聚會,是他,承諾永不裁員,是他每年都舉辦抽獎使公司低層員工也有機會大發其財,也是他,居住好萊塢,開著豪華驕車直奔辦公室。最新潮的互聯網大亨們所炫耀的派頭,其實桑德斯早就創造出來了。桑德斯不但豐富了整個高科技行業,而且讓整個數字世界增加了一個新的選擇:他使每一個數字化的人們都免受 CPU 的壟斷之苦。

人們期待桑德斯的聲音,但是他的聲音不但讓 AMD 擔心,也讓整個產業擔心,因為誰也不知道他會說些什麼,做些什麼。資深記者馬龍在文章中大聲呼籲:給桑德斯自由,讓桑德斯再一次歡呼,讓人們再一次享受他帶來的快樂。桑德斯需要向世界發言,而不是將他打入公司博物館。
他是矽谷最獨特的風景

1998 年 4 月,矽谷突然颳起一股風:說 AMD 的老闆傑里·桑德斯准備將 AMD 賣給 IBM ,自己從此洗手不幹,告老還鄉。謠言有鼻子有眼,很快傳遍世界各地。

人們似乎很歡迎這個謠言,一直下滑的 AMD 的股票還因此往上翹了幾翹。矽谷以批評見長的雜志《 Upside 》幸災樂禍地連發數文,要送走桑德斯,對他長期以來的劣跡作了一番總結,最後還假惺惺地說:「傑里,我們會想你的。」

但是, 61 歲的桑德斯馬上站出來辟了謠,這位 AMD 的創始人,已在 CEO 的席位上坐了整整 30 年。他並沒有養老的打算,如果有人將半導體業稱為「掘金業」,那麼桑德斯一定是最老牌的掘金人了。雖然這么多年來,他一直被英特爾壓得喘不過氣來,掘到的也盡是沙土,但桑德斯仍不服輸。這位從仙童公司市場部出來的傢伙,與當年仙童的同事和朋友(號稱仙童幫)開辦的公司——英特爾及國民半導體展開了三十年的競爭。如今,老對手如羅伯特·諾宜斯 ( Robert Noyce ( 1927-1990 )),早已經過世;而 戈登·摩爾( Gordon Moore )、查爾斯· E ·斯波克 ( Charles Sporck )、 安迪·格羅夫 ( Andy Grove )都已退下席位,撤出戰場。只剩下頭發雪白的桑德斯一個人還老當益壯,有一股「不嘗勝果死不休」的氣概。

桑德斯絕對是矽谷的一道風景。他在矽谷歷史中所佔的篇幅,甚至不會少於格羅夫。這不僅僅是因為 AMD ,而是他放盪不羈、揮金如土的獨特個性。無論是 HP 的創始人,還是仙童的後裔們,如諾伊斯、摩爾、格羅夫、斯波克等,都崇尚勤儉、樸素,但卻偏偏出了桑德斯這一個異類活寶。這位來自好萊塢的浪盪子,一下子就把矽谷當作生財之地,開著黑色卡迪拉克,留著長發,有幢豪華別墅,甚至還穿出一條臭名昭著的「粉紅色褲子」。據說,他還穿著這條褲子走遍了 IBM 各個角落。他厭惡矜持克制,厭惡成功的裝飾,著迷於成功,赤裸裸地將其實利主義公諸於眾。凡是商人應具有的氣派,哪怕是不合適宜的陳腐言行或場面,他都感到滿意。

這一切給早年矽谷的嚴肅風格帶來了耳目一新的變化。他以自己獨特的魅力、狂妄、智慧和恰如其分的瘋狂,早早就成了矽谷的大名人。那時,格羅夫等還默默無名。《 Upside 》說桑德斯的浮華做派在矽谷顯得十分怪異。而今天,倒是謙遜、節儉的公司顯得不太正常,桑德斯帶來的一切倒成了主流。這無異於說,是桑德斯敗壞了矽谷的風氣。《 Upside 》還說:「但願,這次最新的退休傳聞是真的。」
屢敗屢戰的鬥士

桑德斯渴望發財,並直言「我崇尚金錢」。他說:「我干這一行就是為了賺大錢,過得快活,何樂而不為呢?」三十年來,他始終沒能登上成功的巔峰,但也從來沒有被失敗和挫折壓倒過。甚至在 80 年初期,半導體業進入蕭條期時, AMD 反而興旺發達,一度蓋過了英特爾。三家仙童公司的後代可謂風格迥異:國民半導體精明而實際,英特爾講究團體智慧,而 AMD 既不屬於任何一種,也不是它們的中間產物,更不同於 HP 。 AMD 就象桑德斯本人一樣,性情不定,股票大起大落,毫無定數。
「我經常捲入爭斗,是因為我經常失敗」

矽谷的公關領袖麥肯納說:「在所有矽谷偉人中,傑里·桑德斯大概是最才華橫溢的,但也是最不可靠的。」要透視桑德斯獨特個性必須追溯到他的童年。

與大多數矽谷的創建者相比,桑德斯童年的艱難歷程是獨一無二的。他於 1936 年 9 月 12 日出生於芝加哥南溫切斯特街的一間小屋裡,那是他祖父的房子,在這兒他一直住到上大學。

桑德斯出生時,母親才 15 歲。父親是交通路燈修理工,很少回家。行為無節制,經常狂飲,取鬧作樂。不到五歲,父母就離異,有一段時間他隨母親生活,他們不斷搬家,總是住在灰暗的低租金公寓里,後無家可歸的他被祖父母收養,而他的外祖母收養了他的弟弟。上學後,他成績出眾,常常捲入打架斗毆。他比同學年紀小,體力弱。「我經常捲入爭斗,是因為我經常失敗」。

這一個性,在當了企業家後被桑德斯表現得更淋漓盡致,為打好架,上中學時,他開始練舉重。這時他喜歡上集郵,並在 15 歲時開始了第一次創業冒險:為集郵者提供郵票。祖父經常教導他:「對於普通人來說,美好的一切只能來自艱苦奮斗。」他告訴桑德斯,如果他不上大學,那麼他就賤如塵土。祖父心目中的成功就是成為一名工程師。因此中學畢業後,桑德斯考入伊利諾斯大學,攻讀工程學。這位聰明的年輕人曾逃學兩年,因此 21 歲才從大學畢業,這是他人生最空虛的時光。

「畢業那天,沒有任何人表示慶賀。我回到家中,等待我的是祖父的一份賬單,裡面詳細羅列著這么多年來的花費:無非是我吃的東西,甚至包括祖母的洗衣服費用。這就是祖父認為我欠下的債務,要我今後償還。我氣得大笑不已。你說我祖父怎麼能夠這樣對我?但我知道,他是愛我的,也為我驕傲。」 21 年的苦難,成了他一生奮斗的動力。

其中還有一段桑德斯死裡逃生的故事,是半導體業最具傳奇色彩的經歷之一: 18 歲時,他和同伴吉姆參加晚會,一幫當地的小痞子與吉姆打架,他打抱不平,拔刀相助。他覺得兩個人聯手,應該可以打贏。結果意想不到的是,吉姆自己居然拔腿跑了,把他最忠實的朋友留在那兒。桑德斯幾乎被打死,下巴、腦殼和肋骨受到挫傷,面部被罐頭刀劃破。那幫傢伙還把他拋入一個金屬制的垃圾箱里。幸好一位鄰居將他投進車尾行李箱,送到了醫院。他厚厚的外套使他得救了,但鼻子變形,前額取了塊骨頭修補上去。

這是他一輩子的轉折點,「我記得的就是自己被朋友背叛。吉姆不是我最好的朋友,甚至不是我很了解的朋友。但我還是下去相助,結果居然是這樣的回報。我得到了兩大教訓,一是你永遠不能依靠你不了解的人,二是我從此知道,生活沒有公平可講。我卻努力去追求公平。」

與許多窮孩子一樣,桑德斯有自己的人生之夢:「我想成為演員,賺許多錢,還有許多漂亮女人。」但是他的歪鼻子使他的夢想徹底破滅了。他在道格拉斯飛機公司工作了一段時間,當一名空調系統設計師。僅僅工作幾年他便發現,如想配備一輛小汽車,拿到豐厚的薪金,並建立一個個人賬戶,那現在的工作就不對路。他認為推銷比工程師賺錢要快,於是又去摩托羅拉當銷售經理。結果發現自己是一等一的推銷高手,很快被挖進了仙童公司。

忠誠並沒有好報

桑德斯步步高升,收入大增。但是他有永恆的天賦 —— 生活入不敷出。他的生活水平就好像他賺了兩倍於實際上掙的錢。他的物質享受和生活情調,與其說是象個電子業的大老闆,倒不如說是電影界的大明星。而到了六十年代末期,仙童開始搖搖領墜,他的處境也越發艱難。因此每當談起這段生活,他的聲調總會越來越高,越來越氣憤。

仙童人才紛紛外流,但擔任付總經理的桑德斯還不想走,他的部下也很穩定,但是這種忠誠並沒有好報。不久 霍根博士接管了仙童,桑德斯作為異已分子落了個被人解僱的恥辱。「到了這個時候,一個為公司辛勤工作了 5 年的受人愛戴的人,如今成了障礙,不再是『寶'了。」後來,霍根對桑德斯說,這個解僱的確是一個錯誤。

突然的解僱使他一下子論為賤民, 4 個月的大手大腳就把一年 4.5 萬美元的工資花費殆盡,兩個孩子嗷嗷待哺,昂貴的房租要付。「老朋友突然不認識我了。我的自尊心被人踐踏了,我也仔細考慮過自殺。」後來,桑德斯僱傭了許多被仙童解僱的人:「我再不去估價他們的忠誠,我主要想讓他們別害怕,因為我嘗過害怕的滋味。」

一天,與桑德斯遭遇相似的約翰·凱里找上門來,睡在桑德斯的沙發上,兩人花了幾天時間草擬了創建新公司的計劃。最後, AMD 於 1969 年成立了。當時有 8 個人。桑德斯是總裁。他說「噢,我們得有一名推銷員」。大家說:「你就是呀。」於是,桑德斯身兼兩職。

桑德斯去籌集資金,才發現他的潑辣勁和聲望毫無用處。「諾伊斯總是說英特爾只花了 5 分鍾就籌集了 500 萬美元,而我花了 500 萬分鍾只籌集了 5 萬美元。這簡直是殘忍,但我堅持不懈。」

游說投資者的征途中,第一站就是阿瑟·羅克,此公一下子就給英特爾提供了 230 萬美元的引業資金。桑德斯為這位財神爺准備了 70 頁厚的計劃書。但羅克只是說:「太遲了。」桑德斯還苦苦勸說。羅克就說,在他過去進行的所有投資者,那幾次賠錢的項目都是由推銷人員經管的。
為 AMD 付出一切

桑德斯一生都缺乏幸運之神的青睞。他不象諾伊斯創辦英特爾時有大量資金,也不象斯波克去了一家早已建立的公司。他建立 AMD 時幾乎是白手起家。公司的起飛完全歸功於桑德斯的堅韌和才能。後來終於有了一個投資班子,但還不夠創業資本 150 萬美元。他的朋友為此出了力,連鮑勃·諾伊斯也成為 AMD 的創業投資者之一。 1969 年 6 月 20 日下午 5 點鍾截止,必須湊齊這筆最低限度的預定款額。下午 4 點 30 分,已有總額為 148 萬美元,他們反復計算,結果總數還是那麼多。在隨後的 20 分鍾內,三個人還有兩位投資顧問,都默不作聲地坐著,你瞪我,我瞪你,氣氛令人窒息。正在灰心喪氣, 4 點 55 分,一個郵遞員拿著信封進來,裡面是 25000 美元的支票。真正天無絕人之路,離截止時刻還差 5 分鍾,比最低限額還多 5000 美元, AMD 公司正式營業。

這些信任他的人不用後悔。十多年後,他們就有了 2000% 的回報。當 AMD 的股票在紐約上市時,公司員工已達 2 萬人,年收已愈 4 億美元。公司最大的優勢就是推銷和銷售,那當然是桑德斯的功勞。公司還推出一則臭名昭著的廣告,是一動畫片:將 AMD 當作矽谷的中心;英特爾和國民半導體只能靠邊站,而前方是由枯枝支撐的公司,自然是暗指仙童。這個公司桑德斯永遠懷恨在心。很遠處,才隱約屹立著摩托羅拉和德州儀器。

AMD 有一點個人崇拜的氛圍,所有的光環都集中到桑德斯身上。在八個創始人中,有七個人每人各持 76500 股,而桑德斯鑒於老資格地位,得了 102000 股。但在 1972 年 6 月,公司又另外贈給他 48000 股的購買特權。而這純粹是桑德斯在操縱,他的合作夥伴們則認為他已經開始有了一種傾向,即厚著臉皮為自己攫取最大的餡餅。

憤怒的中年人

1973 年 1 月,桑德斯著手精心制訂一份新契約,內容涉及他在 AMD 公司供職的規定。這些條款都十分過分,為使其新的僱傭契約能在董事會通過,桑德斯又一次耍弄權術,甚至不惜攤牌,但是,他憑借著那種厚臉皮照樣乾的本事,又一次獲得成功。這位 AMD 董事長最愛說的一句話是:「一個人的活動范圍應超過其力所能及的限度。」但是,絕不會有人完全照此格言生活。

由於童年的艱辛和對下層人的尊重,他大大簡化了公司結構,最高層與普通員工之間沒多少中間環節。每年,他都將公司雇員全體拉到舊金山,一處氣氛幽雅的飯店,舉辦盛大的聖誕聚會。這些措施都極大地鼓舞了員工的土氣。

桑德斯成功了。雖然從一開始他就得付出更大的代價以實現他的矽谷夢。這位有最靈活頭腦,最優秀、最機智的公開場合演說家,駕著卡迪拉克敞蓬汽車,蓄一把胡須的小旺子,也成了媒體注意的中心。

但是,成功是用巨大的代價換來的。桑德斯可能是矽谷放盪不羈的急流中歷經磨難最多的人。為了 AMD ,他失去了最好的朋友、妻子和他自身的東西。

他最好的朋友艾德·圖尼, AMD 的創建人之一。在 1974 年向他要求更多的報酬,而桑德斯拒絕了。圖尼一氣之下寫下辭職書,而桑德斯居然收下了。友誼也結束了。

桑德斯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我過去是一位憤怒的年輕人,現在是一位憤怒的中年人,我追求完美,這世界不完美,我要改善這個世界。」他始終處於緊張狀態的婚姻,堅持了 15 年後也崩潰了。 1981 年夏鬧離婚到 1983 年夏法院判決下來,他幾乎被徹底壓垮成為一具僵屍。「我第一年想維持婚姻,是因為我不能承認失敗。 15 年後,我仍認為我的婚姻是一次失敗。但婚姻對我來說是一項重要的契約,我不想破壞契約,我也不喜歡它來破壞我。」當時,他們已有了一個女兒。

由於婚姻破裂,他的感情和經濟同時被壓垮。他的私人財產被分割去一半,減少到大約 1200 萬美元,只夠矽谷富豪標準的一個零頭,只夠維持他的生活方式。他的妻子還分走了他在 AMD 股權的一半。

最後,還是 AMD 安撫了他的傷痛。至今,一提及婚姻,桑德斯還會淚流滿面。
勝利總是那麼遠

有一個 AMD 的廣為人知的著名電視廣告,海上有一個青年,身著商人服裝,特別象桑德斯,兩腳分開站在沖浪板上,周圍還有一群青年人。一片海浪涌來,只有這位青年看準了,弓起身子,成功地沖出這朵螺旋狀的浪花。此時,簡單而吸引人的廣告語是:「 AMD Catch the Wave ( AMD 公司,趕上浪潮)。」

在七十年代,桑德斯創下了企業界的奇跡,這和李 · 艾科卡在克萊斯勒公司創下的奇跡同樣輝煌。當 AMD 公司還是一家為其他公司生產晶元而獲利的公司時, 桑德斯以他的獨特魅力,狂妄自大,聰明才智和恰如其分的瘋狂,獨自使 AMD 成為公眾注目的焦點。這個比現實生活中更具高大形象的桑德斯,使 AMD 也顯得比實際更高大。

三位仙童半導體公司的同事按照他們各自不同的設計,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國家半導體公司是精明而講求實際的商店風格,英特爾公司是研究小組型的智囊團風格, AMD 是完全不同的風格,可以概括為「個人崇拜」,始終圍繞著桑德斯,在 Sunny vale 公司總部接待大廳里有一個桑德斯的半身像,在德克薩斯州奧士汀市( Austin )有一條街道被命名為桑德斯路。

1984 年, AMD 的銷售額達到了創記錄的 11 億美元,這是 AMD 歷史上最好的一年。同年,英特爾的銷售額是 16 億美元,桑德斯在年度股東大會上宣布:「 AMD 將在 80 年代末成為集成電路的美國冠軍,超過國家半導體,超過英特爾,超過德州儀器,超過 Motorola 。」這個目標看起來好像並不遙遠,但這時美國半導體工業面臨了巨大的危機, AMD 也進入了艱難發展的階段。

日本廠商自七十年代末期開始打入存儲器市場,由於有政府投資和財團支持等優勢,日本廠商極大地威脅著美國半導體公司。英特爾斷然放棄了存儲器業務,將全部力量轉移到微處理器,成功開發出 386 處理器,這成了英特爾再次騰飛的里程碑。 AMD 從此被英特爾遠遠地甩在了後面。

1989 年,桑德斯將整個公司轉移到新的市場,比英特爾晚了好幾年。 1991 年, AMD 推出了它的 386 處理器 AM386 ,打破了英特爾公司在 PC 微處理器上的壟斷地位。 AMD 一直宣稱英特爾公司破壞了兩者在 80 年代中期達成的技術交換協議。 1992 年,法庭裁定英特爾公司在合同執行上確有一些不當行為,但 AMD 還是成為自己短視的犧牲品。因為 AMD 也沒有按照合同生產晶元交換英特爾的微處理器技術,最後英特爾和 AMD 在 1995 年達成了庭外和解。

1994 年, AMD 企圖對英特爾奔騰處理器的挑戰遭到重大失敗。公司最大的失誤是 1994 年微處理器技術論壇年會過早地展示 K5 處理器, AMD 的官員誇耀 K5 將比英特爾的奔騰處理器性能提高 30% ,但是這是使用模擬晶元比較得出的結果,實際的晶元還沒有一片生產出來,等到 AMD 公司發現無法如期生產出來時,公司的公關部門遇到了大麻煩。

K5 處理器的計劃未能成功。 1995 年, AMD 收購了晶元設計公司 Nextgen ,並在 1997 年 4 月推出了 K6 處理器。國際數據公司的半導體分析專家凱利 - 亨利說 : 「這是 AMD 公司有史以來發布得最好、最及時、最具戰略性的產品。」

AMD 在過去已經錯過了許多發展的大好機會,但無論如何它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半導體公司之一,永不言敗的推銷之王桑德斯將抓住這最後的機會,帶領 AMD 重振雄風。

一匹孤獨的狼

對於失敗,桑德斯的內心裡有一種深深的恐懼,但是失敗卻總象幽靈似的,一生都與他糾纏不息,不認輸的桑德斯不得不一生都與失敗搏鬥。他輕浮而外露的性格,他浮誇的外表和賣弄,都無法掩飾其內心的脆弱和敏感。桑德斯背負了矽谷最濃郁的悲劇色彩,因為他擁有不服輸的堅韌。

三十多年來, AMD 在桑德斯領導下幾經沉浮,以其出色市場銷售能力把 AMD 從一個辦公室設在卧室里的小公司發展成為銷售額超過 20 多億美元國際大公司,和同為仙童後代的安迪 · 格羅夫領導的英特爾公司,還有查爾斯 · 斯波克的國家半導體公司相抗衡。 1997 年, AMD 推出的 K6 處理器向英特爾的奔騰家族發起了最強大的挑戰。 1999 年,更為先進的 K7 出台,有可能第一次在性能上領先英特爾。但是不知何故,公司的虧損卻在進一步擴大。

如今的桑德斯該是憤怒的老年人了。但是老年的人要憤怒已力不從心。無論從成功方面,還是從財富上來講,桑德斯都沒有失敗,但也從沒有真正成功過。這方面他永遠無法與喬布斯、拉里·艾里森、諾伊斯、休利特、帕卡德等相比。但在矽谷這本豐厚的書籍中,桑德斯已經占據了最重要的一部分。他與他崇拜的英雄們已不相上下。

人們盼望著傑里退休的那一天,但人們盼酸了脖子也沒等到。好幾次都傳言他要下台了,公司也數次瀕臨滅亡,但傑里還是那樣有趣、平易近人。他說他跟公司的合同規定,他得一直任職到 2003 年,他沒有提前離去的想法。盡管老了,他還是相信自己是矽谷最優秀的推銷大師。當然,如今的 AMD 中桑德斯的股份已稀之又稀。

AMD 作為其個人性格的外在體現的日子已永遠結束了。桑德斯自己也好幾次說要離開公司。「如果我能放棄我的妻子,我也能放棄 AMD 。」這是一個誠實的回答,更是安慰自己內心的回答。在他內心深處,他還在做美國夢。作為爭議的人物,他說「我確信,我對待生活的方式,給自己帶來了許多痛苦。將來是不是會更多,我說不準。但我的生活方式就是這樣。」

桑德斯,在計算機業中,永遠是一匹孤獨的狼。他的嚎叫仍在回盪,使我們不會感到這個產業過分的千篇一律。

這一次應該是真實的

2001 年 2 月 15 日 , AMD 公司宣布,桑德斯將於 2002 年 4 月辭去首席執行官職務,讓位給公司總裁兼首席運營官海格特·瑞茲( Hector de J. Ruiz ),但仍將保留董事會主席一職。消息傳開之後,在業界引起不小動盪。幾十年來, AMD 一直在英特爾的巨人影子下掙扎與生存,也曾試圖找到自己的亮點,但大部分時候都敗在英特爾手下。

AMD 公司於 1982 年以 9 美元上市, 1983 年 8 月經歷了第一次拆股。在以後的 17 年間,這家公司一直在低谷中徘徊, 1991 年每股價格甚至跌落到 4 美元。直到 2000 年, AMD 挑戰晶元老大英特爾,才成功地扭轉了局面: 2000 年 2 月, AMD 先於英特爾,率先推出了當時運算速度最快的 850 兆赫晶元,公司士氣大振,僅僅一個月之後, AMD 再拔頭籌,推出 1000 兆赫的晶元,兩次大捷讓投資者備受鼓舞, AMD 「速龍( Athlon )」晶元的知名度也在一天天擴大,市場佔有率穩中有升。

2000 年初戰告捷,致使 AMD 股價大漲。在 2000 年前 9 個月時間里,誰要是買了這家公司的股票,回報率超過 100% 。特別是在科技股調整期間, AMD 股票的表現格外引人注目。在每股 80 美元價位時, AMD 公司宣布分股,這是這家公司在經歷 17 年的沉寂之後,頭一回實實在在地給投資者一個最好的報答。美國所有財經頻道和報紙都把 AMD 的動態作為熱點新聞加以報道。

受到 2000 年 9 月英特爾公司贏余預警的影響, AMD 公司也從巔峰下滑,但不管怎麼說, AMD 公司 2000 年贏利 7.94 億美元,每股贏利 2.36 美元,可以說是公司有史以來最好的業績了。 AMD 公司的大起大落和大喜大悲,似乎成了桑德斯個人經歷的真實寫照。

到 2002 年, 66 歲的桑德斯掌舵 AMD 公司長達 30 多年,有人把他稱為半導體業「夢幻般的領袖」,但也有人認為他「敗壞矽谷形象」而不屑一顧。

在取得了 2000 年的輝煌之後,桑德斯才心滿意足地宣布,他決定 2002 年 4 月退休。輿論普遍認為,桑德斯在公司全盛時期退出,也算是激流勇退吧。關於桑德斯退休的傳聞已有一段時間,但公司處於困難時期,具有鬥士性格的桑德斯是絕不會輕易言退;但現在不同了, AMD 在與英特爾競爭中已經處於比較有利的位置,他的隱退也算是給他的一生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失去之後才知道他的珍貴

AMD 基本確認,由現任總裁、首席運營官兼董事局成員魯爾茲博士( Hector de J. Ruiz )為首席執行官,接替現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桑德斯。魯爾茲博士在美國休斯頓的 Rice 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1972 年至 1977 年就職於德州儀

『肆』 AMD公司是哪國的,現在它和INTEL的差距有多大

AMD是美國的,全稱是美國超微公司縮寫及注冊商標是AMD。
AMD股票現在每股11.5美元,公司市值106.03億美元。英特爾股票現在是每股36.14美元,公司市值1732億美元。
股票市值不等於公司的實際價值,但也足夠做個參考了。。。。

『伍』 去一年裡其股價上漲了三倍.人工智慧的概念有多火,英偉達的股票就有多火

在2016年期間,英偉達和AMD的股票價格實現了飛漲。兩家公司目前的交易價格都是一年前的數倍,這表明了這兩家公司在未來發展中擁有巨大的潛力。在今年的CES期間,我們聽到所有關於人工智慧的炒作都是跟大量的演算法和數學計算相關。在其最復雜的形式中,人工智慧會利用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來實現意識的進化,無需經由人類的直接輸入。所有這些新技術都需要大量的處理能力,碰巧,AMD和英偉達已經在開發完成這項任務的完美處理器:顯卡。

『陸』 誰能介紹一下AMD公司的歷史嗎與及今天的AMD情況

AMD,這個成立於1969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桑尼維爾的處理器廠商,經過多年不懈地與英特爾的抗爭,終於小有成就了—憑藉此前的AthlonXP及目前K8處理器,AMD這個品牌旗下的處理器產品已經成為了不少消費者心中的「最愛」。

然而你對他目前的處理器產品線又了解多少呢?今天,我們在這里就對各系列的產品進行詳細介紹,希望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

任何一家企業,如果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那麼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處於為敗之地幾乎是不可能的。AMD當然深諳此理,其產品正是不斷技術創新中來獲取我們的「心」……

● HyperTransport匯流排

HyperTransport是AMD為K8平台專門設計的高速串列匯流排。它的發展歷史可回溯到1999年,原名為「LDT匯流排」(Lightning Data Transport,閃電數據傳輸)。2001年7月,這項技術正式推出,AMD同時將它更名為HyperTransport。隨後,Broadcom、Cisco、Sun、NVIDIA、ALi、ATI、Apple、Transmeta等許多企業均決定採用這項新型匯流排技術,而AMD也藉此組建HyperTransport開放聯盟,從而將HyperTransport推向產業界。
在基礎原理上,HyperTransport與目前的PCI Express非常相似,都是採用點對點的單雙工傳輸線路,引入抗干擾能力強的LVDS信號技術,命令信號、地址信號和數據信號共享一個數據路徑,支持DDR雙沿觸發技術等等,但兩者在用途上截然不同—PCI Express作為計算機的系統匯流排,而HyperTransport則被設計為兩枚晶元間的連接,連接對象可以是處理器與處理器、處理器與晶元組、晶元組的南北橋、路由器控制晶元等等,屬於計算機系統的內部匯流排范疇。

第一代HyperTransport的工作頻率在200MHz—800MHz范圍,並允許以100MHz為幅度作步進調節。因採用DDR技術,HyperTransport的實際數據激發頻率為400MHz—1.6GHz,最基本的2bit模式可提供100MB/s—400MB/s的傳輸帶寬。不過,HyperTransport可支持2、4、8、16和32bit等五種通道模式,在400MHz下,雙向4bit模式的匯流排帶寬為0.8GB/sec,雙向8bit模式的匯流排帶寬為1.6GB/sec;800MHz下,雙向8bit模式的匯流排帶寬為3.2GB/sec,雙向16bit模式的匯流排帶寬為6.4GB/sec,雙向32bit模式的匯流排帶寬為12.8GB/sec,遠遠高於當時任何一種匯流排技術。

2004年2月,HyperTransport技術聯盟(Hyper Transport Technology Consortium)又正式發布了HyperTransport 2.0規格,由於採用了Dual-data技術,使頻率成功提升到了1.0GHz、1.2GHz和1.4GHz,雙向16bit模式的匯流排帶寬提升到了8.0GB/sec、9.6GB/sec和11.2GB/sec。Intel 915G架構前端匯流排在6.4GB/sec。

目前AMD的S939 Athlon64處理器都已經支持1Ghz Hyper-Transport匯流排,而最新的K8晶元組也對雙工16Bit的1GHz Hyper-Transport提供了支持,令處理器與北橋晶元的傳輸率達到8GB/s。

第2頁:AMD CPU的獨門秘術 - 64位技術

● AMD 64技術

AMD公司於2003年4月22日推出了第一款AMD64 處理器—即用於伺服器和工作站的AMD Opteron處理器。於2003年9月23日推出AMD速龍64處理器—這是用於基於Windows的台式電腦和移動PC機的第豢詈臀ㄒ灰豢?4位處理器。

AMD64技術採用類似於從80286升級在80386的平滑升級方式:一方面可以增加定址位寬,另一方面又具備向下兼容,這樣可以在讓64bit處理器運行在32bit應用環境下,而且64位計算技術可使操作系統和軟體處理更多數據並訪問極大量的內存。

在AMD64架構中,AMD在x86架構基礎上將通用寄存器和SIMD寄存器的數量增加了1倍:其中新增了8個通用寄存器以及8個SIMD寄存器作為原有x86處理器寄存器的擴充。這些通用寄存器都工作在64位模式下,經過64位編碼的程序就可以使用到它們,在32位環境下並不完全使用到這些寄存器,同時AMD也將原有的EAX等寄存器擴展至64位的RAX,這樣可以增強通用寄存器對位元組的操作能力。

與此同時,為了同時支持32位和64位代碼及寄存器,x86-64架構允許處理器工作在以下兩種模式:Long Mode長模式和Legacy Mode傳統模式,Long模式又分為兩種子模式:64位模式和Compatibility Mode兼容模式。目前支持AMD 64的操作系統包括Linux、FreeBSD還有Windows XP 64Bit Edition。

Intel在經過一番變革之後,也推出了類似的x86-64擴展指令集EM64T,從技術架構上有抄襲AMD64之疑!
第3頁:AMD CPU的獨門秘術 - Cool『n』Quiet技術

● Cool『n』Quiet技術

Athlon64系列的另一個關鍵特性是AMD特有的Cool『n』Quiet技術,這是一種智能溫控技術,可以在CPU沒有滿負荷運行的時候降低處理器頻率以及散熱風扇的速度,以此來降低系統的功耗和風扇的噪音。

類似於移動版Athlon 64所採用的PowerNow!技術,它可自動調節處理器的工作頻率,並搭配測溫器件,自動調速散熱器達到降溫靜音效果。可以這樣認為,Athlon 64的CnQ技術幾乎可以與Intel PentiumM中所使用的SpeedStep技術和Transmeta Crusoe中的LongRun技術相媲美。目前除了32位閃龍外,目前S754、S939的Athlon64、64位閃龍處理器都支持此功能。

當然Intel也在基於Prescott核心的處理器中入引入了Thermal Control Circuit溫控技術,效果相對於Cool『n』Quiet技術要更勝一籌。不同於Cool『n』Quiet,Thermal Control Circuit熱量控制電路擁有兩套熱敏二極體。

其中一套熱敏二極體偵測CPU的溫度值並傳輸給主板上的硬體監控系統,這套裝置象傳統的內部溫控技術一樣通過關閉系統來保護CPU,不過只是在緊急情況才會自動關閉。第二套熱敏二極放置在CPU內核溫度最高的部位,幾乎觸及ALU單元,也做為熱量控制電路的一個組成部分,溫控效果更具動態性。
第4頁:AMD CPU的獨門秘術 - 整合內存控制器

● 整合內存控制器

在K8的處理器架構中,將原本內建於北橋晶元的內存控制器部份,轉移到處理器身上,這樣一來內存的規格便建立在使用的處理器上,而不是決定在晶元組身上了!

我們都知道,P4平台是目前唯一支持雙通道DDR2內存架構的桌面平台,擁有的內存帶寬已經比此前的雙通道DDR要高許多,而Athlon 64平台目前能停留在雙通道DDR400的水準。

但由於Athlon 64平台的內存控制器在CPU內部,內存延遲要遠低於、運作效率要遠優於P4平台,而且由於內存控制器將與CPU速度相同,因此內存帶寬是隨著內核頻率提升同步提升的,這使得Athlon 64內存架構是按需配置的。

換句話說玩家在選購K8處理器時,除了運作頻率的考慮外,也得考慮該處理器是支持何種的內存架構。這樣的好處是可以縮短內存傳輸的時間來增些許的效能,缺點是一旦想更換處理器可能連同主機板也要一並換掉。

第5頁:AMD CPU的獨門秘術 - CPU硬體防毒技術

● CPU硬體防毒技術

K8處理器還有一項絕技—NX bit防毒技術。相信很多用戶還對沖擊波病毒心有餘悸,其實,像沖擊波這種蠕蟲病毒就都是靠緩沖區溢出問題興風作浪的,而通過NX bit就可以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

NX bit可以通過在轉換物理地址和邏輯地址的頁面編譯台中添加NX位來實現NX。在CPU進行讀指令操作時,將從實際地址讀出數據,隨後將使用頁面編譯台由邏輯地址轉換為物理地址。如果這個時候NX位生效,會引發數據錯誤。一般情況下,緩沖區溢出攻擊會使內存中的緩沖區溢出,修改數據在堆棧中的返回地址。

一旦改寫了返回地址,則堆棧中的數據在被CPU讀入時就可能運行保存在任意位置的命令。通常由於溢出的數據中包括程序,因此可能會運行非法程序。因此,操作系統在確保堆棧及緩沖區的數據時,只需將該區域的NX位設置為開啟(ON)的狀態即可防止運行堆棧及緩沖區內的程序,其原理就是通過把程序代碼與數據完全分開來防止病毒的執行。

英特爾也在它的「J」系列處理器中加入了類似功能,但其與AMD硬體防毒技術的實現原理是一樣的。

第6頁:AMD CPU的獨門秘術 - 3DNow!、SSE、SSE2一樣不少!

● 3DNow!、SSE、SSE2一樣不少!

3DNOW!是AMD推出的指令集,主要中通過單指令多數據(SIMD)技術來提高CPU的浮點運算性能;它們都支持在一個時鍾周期內同時對多個浮點數據進行處理;都有支持如像MPEG解碼之類專用運算的多媒體指令。與Intel公司的MMX技術側重於整數運算有所不同,3DNow!指令集主要針對三維建模、坐標變換 和效果渲染等三維應用場合,在軟體的配合下,可以大幅度提高3D處理性能。

不過,由於受到Intel在商業上以及Pentium 3/4成功的影響,軟體在支持SSE、SSE2、SSE3上比起3DNow!更為普遍。因此,雖然Intel是自己的冤家,AMD仍繼續推出了增強版Enhanced 3DNow!,引入了SSE、SSE2、SSE3指令集的支持。其中目前基於Venice核心上的新Athlon 64處理器也是目前支持最多SIMD指令集的處理器,包3DNow!,SSE2和SSE3一樣不少。從技術上來看,SSE3對於SEE2的改進非常有限,我們不應該期望SSE3指令集能為新Athlon 64帶來大幅度的性能提升,而且性能提升也需要有軟體支持為前提。
第12頁:AMD全系列桌面處理器點評 - Athlon64 X2

● Athlon64 X2

Athlon 64 X2是AMD的桌面雙核心處理器,競爭對手是英特爾的Pentium D處理器。從架構上來看,Athlon 64 X2除了多個「芯」外與目前的Athlon 64並沒有任何區別。Athlon 64 X2的大多數技術特徵、功能與目前市售的Socket939 Athlon 64處理器是一樣的,而且這些雙核心處理器仍將使用1GHz HyperTransport匯流排與晶元組連接及支持雙通道DDR內存技術。

目前Athlon 64 X2共有Toledo、於Manchester兩個核心版本:其中Toledo核心就相當於是兩個San Diego核心的Athlon 64處理器的集成,而Manchester自然就相當於兩個Venice核心了,兩者主要區別是L2緩存容量之一。AMD Athlon64 x2雙核心處理器共推出五個型號,分別是3800+、4200+、4400+、4600+與4800+,這五款處理器除了在頻率上有2.0Ghz與2.4Ghz的差異外,L2高速緩存也有1MB+1MB與2MB+2MB的差異。

AMD Athlon64 x2雙核心處理器由AMD德國Feb 30晶圓廠生產,晶體管數目為154—233.2 million(視L2緩存容量而定),採用90納米SOI製程設計,除了具備x86-64Bit架構外,並具備了3D NOW! Pro、SEE、SEE2、SEE3指令集,並整合防毒與Cool」Qulet節電技術。

結語:

可以說,AMD目前的產品劃分做的很好,從Socket 754的Sempron、Athlon 64,Socket 939的Athlon 64、Athlon 64 FX,再到雙核心Athlon 64 X2,幾乎每一個價格範圍都有產品,這一方面說明了AMD市場運作的漸漸成熟,我們也期望AMD未來一路走好……
參考資料:http://www.pcpop.com/doc/0/118/118504.shtml

『柒』 AMD,沒有絲毫喘息


AMD與英特爾的價格大戰

AMD是美國一家專門設計和製造CPU的半導體公司,與英特爾並列為全球CPU雙雄。

對於廣大的普通消費者來說,更熟悉的是英特爾這個品牌。其實,熟悉電腦配置的人很清楚,AMD和英特爾一樣,也是CPU產業中的佼佼者。兩家公司都具有強勁的實力,二十年來,競爭從來都沒有停止過。

2006年7月24日,AMD宣布以54億美金價格收購顯卡雙雄之一的ATI(Array Technology Instry)。這在當時是一條爆炸性的消息,因為ATI在顯示晶元方面獨霸一方。關於顯卡,人們所言的A卡、N卡就分別來自ATI和英偉達。AMD早年和英偉達是密切的合作夥伴,在當時卻一舉收購其競爭對手ATI,令人大跌眼鏡。而後,AMD順勢成為唯一一家集CPU與顯卡業務於一體的公司。

不過,急功近利之下的AMD將大量資金分給顯卡業務,卻並沒有如願在顯卡市場上有一番作為。2006年底,英偉達推出的8800GTX震撼了整個圖形業界,然而AMD的產品卻始終不見蹤影。N卡具有領先的工藝水平,在2012年以後,英偉達和AMD在顯卡的市場份額逐漸從五五分演變為三七分,更有英偉達一家獨大的趨勢。

同時,AMD忽略了老本行CPU的研發。AMD靠戴爾的訂單取得了短暫的優勢,但英特爾通過削減利潤壓低價格的方式又進一步搶奪了市場。陷入資金困境AMD,又面臨來自英特爾的強壓。從銷量上來看,AMD的2016年的銷量同比有很大的增長幅度,但因為與競爭對手英特爾大打價格戰,產品的平均價格反而不斷下跌。在2006年第四季度的財政報告中,AMD凈虧損達5.7億美元,平均每支股票的虧損就達到了1.08美元。一邊是收購ATI的巨額支出,另一邊是CPU價格的持續下滑,彼時AMD可謂腹背受敵。

在AMD收購ATI後的第三天,英特爾發布了基於65納米製造工藝的酷睿2雙核處理器。全新微架構酷睿結合了Netburst架構和Pentium M架構的優點,以雙核和低功耗為人所知。酷睿2一經登場即取代了已有13年 歷史 的奔騰,著名評測網站Anandtech評價其為「半導體有史以來最振奮人心的產品」。AMD當時最高級別的桌面級CPU Athlon(速龍)64 FX-62,也相形見絀。

英特爾憑借著強大的資金優勢,在產品的宣傳上占據主導地位。不僅如此,英特爾還提出了名為「Tick-Tock」的產品更新策略,一年用來提升工藝,次年則推出新架構,即遵循著「製程-架構」的鍾擺節奏,交替進行的研發周期保障英特爾產品的穩步發展。在更強調性能的伺服器市場,英特爾巔峰時全球市場佔有率高達99%,AMD則不足1%。

但到了14納米製程更新的節點上,英特爾的這一循環被打亂了。人們所期待的更高性能一再延期,新版本CPU的價格卻照漲不誤。那幾年,英特爾落下了「擠牙膏」的壞名聲,AMD則坐收高性價比的漁翁之利,扳回一局。英特爾不再「擠牙膏」而推出酷睿i9的同時,AMD即發布ThreadRipper線程撕裂者二代予以回應。

「AMD, YES」:更換代工廠,重奪市場

混戰之際,AMD的晶圓廠便成為負擔。

為了繼續發展下去,AMD改變生產策略,把晶元設計和晶圓製造拆分,剝離的生產業務成立為格羅方德代工廠。

AMD在格羅方德成立之初,簽訂了將所有CPU和GPU都交給格羅方德製造的協議,並且專門採用了模塊化設計,陸續推出了「推土機(Bulldozer)」架構和「打樁機(Piledriver)」架構。

按說,代工廠格羅方德有了更強大的資金注入,AMD的製造業務也有了更多選擇的餘地,理應是皆大歡喜的結果。不料,當AMD把大筆訂單交由格羅方德完成,後者在32納米、28納米等製程的工藝卻沒能達到要求,存在諸如漏電和溫控等問題,造成「推土機」和「打樁機」兩個架構的CPU發熱量過高,客戶都不買賬。

但是盡管格羅方德工藝上存在各種問題,雙方的合作沒有間斷,合作的那幾年裡,格羅方德不僅良率有問題,產能還很不穩定,產品不能如期交付的情況時有發生。成都22納米的FDX-SOI項目實質性停擺就是一例。

因此,AMD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調整方案,降低性能,很快在與英特爾的對決中逐漸敗下陣來。2018年8月28日,格羅方德宣布暫停7納米LP(Leading Performance)工藝開發,專注於14/12納米的FinFET(鰭式場效應晶體管)節點。該技術研發效法三星,但等格羅方德掌握先進的工藝的時候,市場所剩無幾,又造成連年虧損。

後來,AMD果斷做出決定,撕毀與格羅方德的合同,不惜賠償了3.2億美元,從而轉向與台積電合作。掉頭投奔台積電的AMD在生產工藝上很快就有了突破。

AMD推出了Zen架構,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高性能CPU市場有了一定話語權。AMD還在核心數上大做文章,很快,6核和8核成為市場的主流,AMD甚至推出了多達32核心的線程撕裂者CPU投放於高端市場。

2019年1月30日,AMD發布了2018年第四季度財報和全年財報,財報顯示,當年總營收為64.8億美元、凈利潤為3.37億美元,季度營收為14.2億美元,凈利潤達到3800萬美元。財報發布後,AMD股價也有所上揚。

2020年初,陸續推出Zen 2和Zen 3架構CPU的全新產品,由於全部採用台積電7納米及7+納米製程,AMD得以趁著英特爾CPU供應短缺之際,成功搶占市場。成為台積電7納米第一大客戶的AMD,未來在5納米製程上,還將會發布第一款移動晶元,命名為「AMD銳龍C7」,採用的是ARM晶元架構。AMD銳龍C7最快將會在明年上半年發布亮相。

扭轉乾坤後的AMD,終於可以自信地喊出「AMD, YES」,苦於10納米到14納米製程的英特爾則倍感煎熬。由於英特爾CPU團隊人手不足,設計開始落後,許多人離開團隊。在向7納米製程過渡的時候,英特爾還試圖與台積電達成協議,找台積電代工。

英特爾名譽董事長戈登·摩爾經過長期觀察,總結出著名的摩爾定律「集成電路上可以容納的晶體管數目在大約每經過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這一歸納在周期上有相應的修正,日後不僅成為一個精準的預測,而且有力敦促計算機晶元研發的進程。摩爾定律問世55年,人們不無驚奇地看到計算機晶元工藝水平的提高。而Google前CEO埃里克·施密特相應提出「反摩爾定律」的局面,也時時刻刻威逼著英特爾、AMD等公司:「一個IT公司即使當前賣掉和18個月前同樣多的同一種產品,它的營業收入卻會下降一半。」每一次的技術變革都可能有公司永遠地倒下。

在半導體晶元製造技術創新方面,對於實力並沒有遠超英特爾的AMD來說,是沒有一絲喘息的機會的。瓶頸突破、業績沖浪的那一刻固然令人艷羨,但戰線總在持續拉長,勝敗並不明朗。

無論是追逐摩爾定律還是推動摩爾定律,最為關鍵的一點是巨額的資金投入。晶圓廠每年的支出都是一筆巨款,包括固定資產折舊、運營成本、研發費用等,因此要求晶圓廠的產能、良率、工藝水平,必須保持在極高的水平,否則就是巨額虧損。硅材料壽命終結的原因在於高溫和漏電,這也正是格羅方德曾經一再耽誤AMD生產的重要因素。

AMD這些年的發展,與代工廠的深度合作至關重要。AMD規劃下一代產品發展將進入7納米製程節點之際,也決定7納米製程將會同時使用台積電及格羅方德兩家的技術。比如,Zen 2使用台積電7納米製程來製造,I/O控制晶元由格羅方德製造。

格羅方德正在繼續擴大AMD產品的產能。比如12納米LP工藝製造的Zen+,該製程工藝實際上是14納米LPP工藝的改良版。以及格羅方德從32納米SOI、28納米升級到14納米的FinFET LPP工藝,讓AMD銳龍與Intel處於同一水平線。AMD跟格羅方德的合作顯然還會持續下去。

「搶奪台積電」再思考

相比AMD有台積電和格羅方德二者的保駕護航,華為的境況可謂堪憂,丟了台積電事小,丟了經營話語權事大。

作為華為筆記本電腦CPU的主要供應商之一,AMD銳龍系列CPU被華為多款筆記本電腦所採用。有消息稱,英特爾也已經獲得了美國政府的許可證,可以正常供貨給華為。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楊旭在9月21日還發表了署名文章,明確表示「英特爾不會撤出中國」。

美國下禁令後又鬆口,逐步且緩慢地放開美國半導體公司對華為的出貨限制,於是,當前局勢下,華為的高端晶元僅能獲得來自美國企業的供貨。因此,不排除有這樣的可能:未來華為所有上游供應鏈都將受到美國晶元公司的鉗制,而走上了聯想的老路。

AMD之所以在美國首先獲得許可證,與其在CPU業務方面的領先地位不無相關。盡管從長遠來看,開放許可對於中國華為並不一定是件好事,但我們仍能從AMD的發展中獲得啟示。

在半導體行業,技術的制約招招致命。如上所述,AMD也曾因為代工廠格羅方德的工藝瓶頸而萎靡不振,台積電7納米技術的加持,則使其順利渡過難關。被關鍵技術「卡脖子」的滋味眾所周知,甚至我們提到的摩爾定律,也因為技術而有了失效的跡象:按照摩爾定律推算,英特爾早在2015年就應該生產出10納米製程的晶元,然而事實是,直到2019年,英特爾才努力將晶元的電路尺寸減小到10納米。在此期間,AMD推出的Zen架構CPU抓住機遇,贏得了市場。

再先進的研發技術,都需要市場的迭代,投入市場加速資金流動和技術升級,才是企業得以長遠經營的王道。左右台積電等技術持有者做出相應決策的因素,很大一部分正在於資本和市場。台積電的身份曖昧的如今,不僅是AMD和英特爾,全球多家企業都在爭取台積電的訂單,華為當然也在其中。有消息稱,台積電已經獲得了對華為的出貨許可,不過只限於成熟製程,如華為電視、相機、機頂盒等產品採用的28納米以上的製程,台積電先進製程晶元出貨依然不在允許范圍內,繼而目前各大半導體廠商奮力追逐的10納米、7納米、5納米等。台積電方面對此的表態則是「不回應毫無根據的市場傳聞」。這是一場技術的搶奪,也是資本的較量,對於入局者而言,翻身的契機正暗藏於絕境中。

這也是我們在國際形勢更為復雜的情況下,更加強調國產自主研發的重要性的原因。

過去幾十年來,國內涌現出中國科學院研究所、國防 科技 大學、國家高性能集成電路(上海)設計中心和蘇州國芯等一批研究單位,研發龍芯(Loongson)系列、飛騰(FT)系列、申威(SW)系列等CPU產品。推動對自主計算晶元的研究,並加快攻破設計技術壁壘的進程,設計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CPU的腳步正在加快。國產CPU廠商的市場份額雖遠不及英特爾、AMD,但在國產化浪潮的推動下正獲得新的發展機會。

在國產晶元中,龍芯的自主程度相對較高,這款晶元誕生之初就主張源代碼自己寫,CPU核獨立設計,以擁有自主發展權。龍芯曾支撐2015年中國發射的北斗衛星,如今宣布放棄所有美國技術,轉而研發一套完全採用中國技術的指令集LoongArch,離自主可控也更進了一步。

禁令之下,培育國內的自主產業鏈的生態體系更加迫在眉睫。龍芯這種從下到上都是自主設計的晶元,雖然整體技術相對市場主流有點落後,作為國家戰略的技術儲備也一直不斷推進研發,而其他如國產的晶元,電腦,伺服器,辦公軟體,都需要相應的資金投入和更大范圍的測試與使用。CPU生態結構一般需要一到兩個核心企業,引領整個行業的發展。但是在國內,各處理器設計企業在指令集選擇上五花八門,尚未能夠形成領導行業生態的力量。而就基於MIPS架構的龍芯而言,打破桌面平台X86+Win的生態壟斷並非易事,但十幾年來CPU研發積累的寶貴經驗、培養出一大批的人才,都為日後的爆發奠定了基礎。後續的推進,仍需要大量的資金、人員投入,以及國家產業政策的持續支持。

AMD在與英特爾的競爭中成長,在低谷里積蓄力量,成為半導體行業中的佼佼者,也有賴於多方合作形成的完整生態。而如今,在市場更具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企業應該做好迎戰沖擊的預案,尤其是在關鍵技術的自主研發和產業生態培育方面,既有政府的支持,更要同心協力加速研發和迭代,積極迎接競爭和挑戰。

『捌』 300億美元吃下賽靈思,AMD能否硬剛英特爾

賽靈思CEOVictorPeng

兩家公司還有一個聯系,賽靈思CEOVictorPeng在2008年加入賽靈思之前,是AMD圖形產品組(GPG)硅工程應用的公司副總裁,並且是AMD負責圖形、主機游戲、CPU晶元組和消費者業務的中央硅工程團隊的負責人。

他曾表示,作為FPGA的領頭羊,賽靈思的競爭對手不再是Altera,而是英偉達和英特爾的處理器業務。

近幾年,在PC市場不斷萎縮且移動市場遲遲難以打開的背景下,英特爾通過收購,在產品上遍及了邊緣計算、數據中心,從CPU、FPGA到ASIC等各種異構計算業務支撐,希望能夠拓展PC以外的新業務。

比如2016年,英特爾花費167億美元收購FPGA市場的老二Altera;2017年,英特爾花費153億美元收購在ADAS和自動駕駛領先的以色列Mobileye,之前還收購了數家自動駕駛相關的初創公司;2018年,英特爾宣布收購晶元製造商eASIC,將結構化的ASIC和FPGA進行互補;2019年,英特爾以20億美元重金收購生產可編程的深度學習加速器的HabanaLabs。

這些舉動給AMD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在PC上取得全面突破後,想要全面挑戰英特爾,勢必也要加強在異構計算方面的實力,盡快開拓邊緣計算、數據中心方面的新市場,因此,掌握異構計算一大計算單元類型FPGA的賽靈思成為AMD的理想收購對象。

賽靈思雖然占據了50%以上的FPGA市場份額,但由於該細分市場規模過小,在過去十年中都沒有大量的收入增長,早在2011年創造了24億美元的營收,但直到2019年,營收才突破30億美元。

由於華為在2019年占賽靈思營收的比例高達6%-8%,因此美國政府針對華為的技術出口禁令,讓賽靈思的業務受到了不小沖擊,2020財年第四季度營收7.56億美元,同比下滑8.7%,凈利潤下跌20%。而AMD恰好剛剛獲得了美國商務部的許可,能夠向華為供貨,如果這樁收購案成功落地,賽靈思也將有望恢復對華為的供貨。

如果這次收購賽靈思成功,AMD將會成為唯一一家整合了CPU、GPU、FPGA產品線的晶元開發商,邁出走向下一代異構計算的重要一步,還將有機會將產品觸角深入到人工智慧、物聯網、航空、汽車、5G通信等以前基本沒有布局的領域,增加與英特爾、英偉達等抗衡的資本,這將給整個半導體市場乃至用戶帶來更多的益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