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股票委託價格和成交價格會不一樣
因為投資者進行委託買賣時,其最終成交是以市場價成交的,從而會導致股票委託價和成交價不一樣,比如,投資者以10元的價格委託買入某一隻股票,而市場價格為9.8元,則最終成交價為9.8元。
委託價和成交價不一樣是因為在參加集合競價時,如果委託價格高於集合競價決定價格,則按決定價格成交。其次,在參加連續競價時,當委託買入申報價格高於市場即時的最低賣出申報價格時,取即時揭示的最低賣出申報價為其成交價。如果在參加連續競價時,當委託賣出申報價格低於市場即時的最高買入申報價格時,取即時揭示的最高買入申報價為其成交價。這些都會導致委託價和成交價不一樣。
委託價一般是限價委託,就是成交價只能在你的委託價之下,你指定價格就只會按你的價格成交。 但是也有例外,按照價格優先, 時間優先的原則,可能你買的是最高的價格,有人願意以更低的價格賣掉,所以你以別人最低賣的價格成交。比如你想59.55買入100股時,有人想58.6賣出500股,加上你的傭金和印花稅等費用,就有可能以58.79成交。
在股票交易時,投資者的委託單也會遵循「時間優先、價格優先」的交易原則,以及較高買進申報會優先於較低買進申報,較低賣出申報優先於較高賣出的申報,當遇到同價位申報時,誰先申報優先於誰。所以投資者在認為某隻股票在第二個交易日會大漲時,甚至是在開盤前就直接漲停了,那麼這時投資者可以根據該股票漲停的價格進行委託申購;當投資者認為該股票在第二天會下跌,甚至出現跌停情況時,投資者屆時可以以股票跌停時的價格進行委託單的成交。
❷ 為什麼我買的股票委託價格和成交價不一樣買家和成交價錯兩三分錢是怎麼回事兒
這就是價格優先原則造成的。委買價格可以低於委託價成交;委賣可以高於委託價成交。
❸ 買股票為什麼成交價和買入價不一致
1、 首先一個原因在於買入價和成本價的計算方式是不一樣的,買入價格通常是成交價,而成本價是軟體作為參考計算的一個價格。
2、 其次,買入價和成本價的構成是不一樣的。通常情況下成本價會將已發生的買入和賣出的手續費考慮在內,但是並不會預估剩餘持倉交易所產生的費用。而在實際交易的過程中,往往還會涉及到交易的手續費。
拓展資料
1、 買入價格與成本價的計算方式不一樣,買入價格通常就是成交價。而成本價是軟體作為參考計算的一個價格。成本價要看成本價類型,比如廣發證券計算的攤薄持倉成本,會將實際已發生的買入和賣出的手續費考慮在內,但不會預估剩餘持倉賣出的手續費。另外如果股票盈利部分賣出的話,攤薄持倉成本會攤低,如果虧損賣出,成本會攤高。
2、 手續費:不同的營業部的傭金比例不同,極個別的營業部還要每筆收1-5元的委託(通訊)費。交易傭金一般是買賣金額的1‰-3‰(網上交易少,營業部交易高,可以講價,一般網上交易1.8‰,電話委託2.5‰,營業部自助委託3‰),每筆最低傭金5元,印花稅是買賣金額的1‰(基金,權證免稅),上海每千股股票要1元過戶手續費(基金、權證免過戶費),不足千股按千股算。每筆最低傭金5元,所以每次交易在1666.67元以上比較合算。(1666.67*3‰=5元)如果沒有每筆委託費,也不考慮最低傭金和過戶費,傭金按3‰,印花稅1‰算,買進股票後,上漲7‰以上賣出,可以獲利。買進以100股(一手)為交易單位,賣出沒有限制(股數大於100股時,可以1股1股賣,低於100股時,只能一次性賣出。),但應注意最低傭金(5元)和過戶費(上海、最低1元)的規定。
3、 當前交易費由三部分組成:傭金、印花稅、過戶費(僅上海股票收取)傭金如果按照1‰計的話,買賣一次股票的手續費為 1‰(買進傭金)+1‰(賣出傭金)+1‰(賣出印花稅)所謂粗略計算,應該是忽略掉上海股票所產生的過戶費之後的演算法。
❹ 為什麼委託買進去的價錢跟交易成功後的成本價不一樣
委託價格與成本價格是兩個概念。
委託價格如果成交了,可稱為「成交價格」,指的是股票當時的成交價,例如你的4.62元。
成本價格除了股票的成交價外和包括一些其他費用,所以你的成本價為4.68元。
我們在買賣股票過程中除了買賣的成交金額外,還需要上繳一些其他費用,包括:1.傭金。買股、賣股都需要按照成交金額的一定比例上繳。各證券公司傭金不同。
2.過戶費。上證交易所的股票在買股、賣股中按照股票數量的千分一收取,起始價1元。深證交易所免過戶費。
3.印花稅。目前為止,該費用只有在賣股時收取,按成交金額的千分一收。
舉例:
買進上海A股2000股,成交價5.80,傭金券商給我1‰
所以有:
成交金額5.80*2000=11600元
傭金額11600*1‰=11.6元
過戶費2000股*1‰=2元
買入無印花稅
發生金額11600+11.6+2=11613.6元
你會發現除了買股票的11600元外,我們還花掉了13.6元,我們用11613.6/2000=5.81,這就是成本價了。
理論上是這么計算的,我用的是通達信的看盤交易軟體,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如果按照上面的計算方式計算,系統顯示的成本價與我計算出的成本價不符,比我計算的多出0.018元,我只買過兩只股票,他們都是差0.018,可以說樣本十分小,得出數據不具有代表性,但是很值得研究。
呵呵!!!
❺ 成交價比委託價低,為什麼會這樣
如果您的委託價設置得比現價高的話,系統會自動按照現價進行成交,這樣就出現成交價比委託價低的情況。
比如說:你事先委託的價錢是10元,而且,事先的賣1是10.01,買1是10.00你委託是10.00的話,就會等候成交!而當你委託的單送上去後,假如馬上有一張大單委託9.9賣出的話,而且,其的量足夠把9.9上方委託買入的單全部吃掉的話,則這一筆的成交價則是9.9。
當你買入股票時申報委託價錢,實踐成交價錢卻低於你買入時申報價錢,緣由就是,事先賣盤總量大於以後買盤價錢總量,且以後賣盤價錢低於你以後買盤申報價錢。
當你賣出股票時申報委託價錢,實踐成交價錢卻高於你賣出入時申報價錢,緣由就是,事先買盤總量大於以後賣出盤價錢總量,且以後買盤價錢高於你以後賣盤申報價錢。
這些在以後的操作中可以慢慢去領悟,為了提升自身炒股經驗,新手前期可以用個牛股寶模擬炒股去學習一下股票知識、操作技巧,對在今後股市中的贏利有一定的幫助。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❻ 委託價格和實際買入價格不相同
委託價格指在下單時需要輸入的價格,主要分為限價指令和市價指令。
在連續交易時間段成交價格指交易所計算機自動撮合系統將買賣申報指令以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進行排序,當買入價大於等於賣出價則自動撮合成交所形成的價格。
當買入價大於、或者等於賣出價格則自動撮合成交,交易所交易系統的撮合成交價等於買入價(bp)、賣出價(sp)和前一成交價(cp)三者中居中的一個價格。即:
當bp≥sp≥cp, 最新成交價=sp;
bp≥cp≥sp, 最新成交價=cp;
cp≥bp≥sp,最新成交價=bp。
若您是買方向:白銀ag2002前一成交價(cp)=4130,賣出價(sp)=4129,若買入委託價(bp)=4135,按照bp≥cp≥sp,最新成交價=cp的原則,您的成交價格=4130。
那麼,您的實際情況就是,您輸入的買入委託價是4135,成交價是4130。
這種情形下,委託價就不等於成交價。這樣對於投資者而言是好還是不好呢?通俗點講,您原本打算花4135的價格去買這樣東西,實際花了4130元,對於您而言是不是賺到了呢?
若您是賣方向:白銀ag2002前一成交價(cp)=4130,買入價(bp)=4128,若你的賣出委託價(sp)=4126,按照cp≥bp≥sp,最新成交價=bp原則,你的成交價格=4128。
那麼,您的實際情況就是,您輸入的賣出委託價是4126,成交價是4128。
同樣的道理,您原本打算以4126的價格出售這樣東西,實際卻賣了4128,對您而言是不是賣得更高了呢?
我們的投資者心中應該就有數了,是不是我的買入價越高,或者賣出價越低就越容易成交呢?這個是當然的。
但是,咱們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當面對行情波動較大或者不活躍合約的時候,價格太高或價格太低比較容易產生滑點,離您預期的成交價相差比較大
您在委託時看到的盤面價格如上圖所示,若你的買入委託價(bp)選擇的市價(1979),此時市場出現極端行情,急速拉升,玉米c2005前一成交價(cp)=1930,賣出價(sp)=1932,按照 bp≥sp≥cp,最新成交價=sp原則,您的成交價=1932。
您當時委託時看到的市場價格在1904附近,心裡預期成交價格1904附近,因出現極端行情,導致您的成交在1932,相差28個點。
如果遇到釣魚單,您以市價報單,如果賣出價也是1979,成交價就是1979了,和心裡預期成交的價格相差了75個點。
上述的例子為了讓投資者充分理解滑點的這種情況,稍微有誇大。
總結:投資者進行委託時,其成交價只會等於委託價或者成交在更優於委託價的價格,如果不能成交的委託單則形成掛單。
❼ 賣股票為什麼委託價和成交價不一樣
委託價一般是限價委託,就是成交價只能在委託人委託價之下,委託人指定價格就只會按委託人的價格成交。
委託價格和成交價格不一樣的原因:
1、在參加集合競價時,如果委託價格高於集合競價決定價格,則按決定價格成交。
2、在參加連續競價時,當委託買入申報價格高於市場即時的最低賣出申報價格時,取即時揭示的最低賣出申報價為其成交價。
3、在參加連續競價時,當委託賣出申報價格低於市場即時的最高買入申報價格時,取即時揭示的最高買入申報價為其成交價。
(7)股票委託買入成交價格比我出價還低擴展閱讀:
委託買入的方式:
1、傳統的限價買入(賣出)法。登陸網上交易系統,點擊左側「買入」,輸入「買入價格」(為可接受的最高買入價,俗稱限價買入),依次填入股票代碼等信息,確定即可。
2、對方最優價格買入法。意為當前賣五檔中對委託方最優的價格,即按照賣一價成交。
3、本方最優價格買入法。意為當前買五檔中對委託方最優的價格,即按照買一價進行成交。
4、即時成交剩餘撤銷買入法。意為委託時按照當前市場上個股的即時成交價格進行委託,不成交的委託單自動撤單。
5、五檔即成剩餘撤買入法(全稱為最優五檔剩餘價格撤銷)。意為委託時按照最優方的5個委託價格由交易系統自主進行對比,有成交的價格立馬成交,不能成交的委託單,就自動撤單。
6、全額成交或撤銷買入法。意為按照當前市場上的即時價格,全倉買入相對應的股數,不能成交的股數則自動撤單。
❽ 為什麼我買的股票委託價格和成交價不一樣
由於您買的股票的金額較少,有最低傭金5元,加上1元的過戶費,所以收了6元的手續費。不同的營業部的傭金比例不同,極個別的營業部還要每筆收1-5元委託(通訊)費。
交易傭金一般是買賣股票金額的0.1%-0.3%(網上交易少,營業部交易高,可以講價,一般網上交易0.18%,電話委託0.25%,營業部自助委託0.3%。),每筆最低傭金5元,印花稅是賣出股票金額的0.1%(基金,權證免稅),上海每千股股票要1元過戶手續費(基金、權證免過戶費),不足千股按千股算。
(8)股票委託買入成交價格比我出價還低擴展閱讀:
股票交易時間
中國的股票開盤時間是周一到周五,早上從9:30--11:30,下午是:13:00--15:00,中國所有地方都一樣,以北京時間為准。
每天早晨從9:15分到9:25分是集合競價時間。所謂集合競價就是在當天還沒有成交價的時候,你可根據前一天的收盤價和對當日股市的預測來輸入股票價格,而在這段時間里輸入計算機主機的所有價格都是平等的,在結束時間統一交易,按最大成交量的原則來定出股票的價位,這個價位就被稱為集合競價的價位,而這個過程被稱為集合競價。
集合競價規則參看集合競價條目。匹配原則是買方價高優先,賣方價低優先,同樣價格則先參與競價的優先,但整個交易過程不是分布進行匹配,而是是競價結束集中匹配完成。集合競價時間為9:15-9:25,可以掛單,9:25之後就不能掛單了。要等到9:30才能自由交易。
❾ 為什麼我買的股票委託價格和成交價不一樣
絕大多數的委託價格和成交價格是一致的。出現委託價格和成交價格不一致的主要分為兩種情況。
1、集合競價階段的成交。
此事委託價格是預估的,會按照買入委託價高者得,賣出委託價低者成的原則進行交易。比如最終成交價格10.00元,委託10.05買入會比10.00優先成交,同理賣出9.95委託會比10.00優先。此時就會出現委託價格與成交價不一致。
2、正常交易階段,出現在大單拋售或買入時。比如買1價10.00,賣一價格10.01,此時當某一投資者委託10.01賣出時,恰好遇到大單吃進,委託買入價格為10.05,此時成交的價格可能就會是10.05,這種情況也會時有發生,但不確定會遇到,而且通常情況下都不會相差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