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廣東榕泰股票機構最新預測目標價是多少
長線1倍收益吧。。目前在磨底。多對著300017和300383,這2是IDC龍頭。
『貳』 熱瑪吉的有關醫美股票是什麼
熱瑪吉的有關醫美股票有很多種。
1、華熙生物全球最大玻尿酸原料商,2020年玻尿酸原料貢獻26%毛利潤。股票當前價為180.1,機構目標均價為178.95,上漲空間-0.64%
2、魯商發展葯品級玻尿酸正在申辦注冊,2020年化妝食品級玻尿酸實現歸母凈利潤2461萬元,佔全年歸母的4%。最近90天共有1家機構給出評級,綜合投資評級為買入
3、華東醫葯醫美產品種類豐富,2021年醫美產品預計可貢獻6~8%歸母凈利潤。股票當前價為37.62,機構目標均價為44.34上漲空間17.86%
4、貝泰妮子公司昆明薇諾娜主要從事醫療美容服務,具體包括激光、微針等美容服務。股票當前價為211.65,機構目標均價為90.78,上漲空間-9.86%
5、景峰醫葯司正在打造葯妝玻尿酸系列產品。機構關注度較低。
6、常山葯業子公司河北常山凱洛尼特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主要進行玻尿酸及其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機構關注度較低。
『叄』 股票中鹽化工是什麼板塊中鹽化工開盤價是多少錢600328中鹽化工東方財富股吧
因為疫情得到控制、國內外需求不斷提升,化工作為材料的加工行業,化工產品供不應求,現在的化工板塊也算得上炙手可熱的投資項目。學姐這就跟大家介紹一下化工板塊中的鹽化工龍頭企業--中鹽化工。在開始分析中鹽化工前,我整理好的化工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化工行業龍頭股名單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中鹽化工是一家集鹽、鹽化工、醫葯健康產品等生產及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公司主營業務包括鹽產品、精細化工產品、基礎化工產品和醫葯保健產品。他佔有著全世界最大的金屬鈉生產基地,技術遠超同行的純鹼生產企業。對公司有了一定了解,下面就接著介紹一下公司的幾個優點。
優勢一、全球金屬鈉龍頭
公司金屬鈉產能6.5萬噸,占國內設計總產能的41.01%,然而在行業中具有技術與資源優勢,處於行業掌握地位,是全世界金屬鈉製造商里的第一。
優勢二、規模和資源龐大,技術領先,產業鏈配套完善
公司擁有位於內蒙古阿拉善盟的吉蘭泰鹽湖及位於青海省柴達木盆地的柯柯鹽湖,同時還擁有儲量豐富的石灰石、煤炭等資源,為鹽化工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保障。金屬鈉的製作運用了美國杜邦制鈉技術,經過長期的鑽研,生產工藝已經很成熟,直流電耗、電效、鹽耗這些方面做的都很不錯,是國際水平,在國內外的同行中都是佼佼者。由於篇幅受限,更多關於中鹽化工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中鹽化工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以近來的基本面情況來講,化工產品的價格一直高漲,雖然有一些供給端不能克服的催化因素,經過我們跟蹤後卻了解到,引導全局並推動發展的還是下游需求的大幅提升,受疫苗的加速普及和流動性充裕大環境的影響,對於衣食住行各領域的需求都大幅提升,化工產品僧多粥少,並且這一波消費的需求提升是有較強的持續性。然而在供給這一方面,產能的擴張被兩大門檻給限制了,即受自由競爭和碳達峰影響下形成的強者恆強門檻和政策收緊門檻,總結一下,我覺得中鹽化工公司身為化工板塊中的鹽化工最佳企業,行業高速發展階段又能有高效收益的可能。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中鹽化工未來行情,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中鹽化工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中鹽化工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11-29,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肆』 真有泰坦尼特號嗎
泰坦尼克號這搜船是真的有,不過電影里的愛情是假的~
英國皇家郵船泰坦尼克號(RMS Titanic)是奧林匹克級郵輪的第二艘郵船,20世紀初,由英國白星航運公司(White Star Line)製造的一艘巨大豪華客輪。由位於愛爾蘭貝爾法斯特(Belfast)的哈蘭德與沃爾夫(Harland and Wolff)造船廠興建。泰坦尼克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豪華客輪,被稱為是「永不沉沒的客輪」或是「夢幻客輪」。泰坦尼克號共耗資7500萬英鎊,噸位46328噸,長882.9英尺,寬92.5英尺,從龍骨到四個大煙囪的頂端有175英尺,高度相當於11層樓。是當時一流的超級豪華巨輪。與姐妹船 奧林匹克號(RMSOlympic)和 不列顛尼克號(HMHS Britannic)一道為英國白星航運公司的乘客們提供快速且舒適的跨大西洋旅行。泰坦尼克號是同級的三艘超級郵船中的第二艘。
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號從英國南安普敦(Southampton)出發,途經法國 瑟堡-奧克特維爾(Cherbourg-Octeville)以及愛爾蘭 昆士敦(Queenstown),計劃中的目的地為美國的紐約(New York),開始了這艘「夢幻客輪」的處女航。4月14日晚11點40分,泰坦尼克號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兩小時四十分鍾後,4月15日凌晨2點20分沉沒,由於缺少足夠的救生艇,1500人葬生海底,造成了當時在和平時期最嚴重的一次航海事故,也是迄今為止最為人所知的一次海難。電影《泰坦尼克號》就是根據這一真實的故事拍攝的。
2006年5月,最後一名見證沉沒事件的女性生還者逝世,終年99歲。目前尚有一名女生還者仍然存活,但她們在意外時還不到一歲,因此不會對事件有回憶。
RMS Titanic的翻譯為皇家郵輪泰坦尼克號(港台譯為鐵達尼號)。此名稱的由來是因為在遠洋郵輪盛行時,所有英國的大型郵輪均屬於英國皇家,因此在船名前加上「Royal Mail Steamship(皇家郵船)」,而「RMS」就是「Royal Mail Steamship」的縮寫,Titanic的意思可以分成兩部分:「Titan | nic」 ,「Titan」是希臘神話中的泰坦神的名字,「nic」是白星航運公司慣用的船名後綴。也許英國人的意思就是為了表明這艘船是絕不會沉沒的。所以泰坦尼克號的官方名稱是RMS Titanic
901年英國白星公司被美國財閥朱利厄斯·皮爾龐特·摩根的IMM國際海運公司收購之後,他的目標是卡納德公司。而財政狀況窘迫的卡納德公司則被迫向英國政府尋求幫助。1907年,兩艘空前規模的快船——首次使用大型蒸汽輪機的盧西塔尼亞號和茅利塔尼亞號加入了卡納德公司龐大的郵船隊。現在白星公司在競賽中被甩到了後面。有IMM做後盾,白星公司決定迎頭趕上。
1908年的一天晚上,哈蘭·沃爾夫船廠老闆皮爾里勛爵和白星公司主席布魯斯·伊斯梅,在皮里勛爵位於倫敦貝爾格萊維亞區的大宅中共進晚餐。貝爾法斯特的哈蘭·沃爾夫船廠(Harland & Wolff,HW)從1871年起就是白星公司的忠誠合作夥伴。他們談到了卡納德公司的兩艘新船。伊斯梅提出在HW船廠建造兩艘空前規模的巨輪,每艘有三座煙囪,噸位要超出卡納德公司兩艘新船15000噸左右。隨著兩人在皮爾里的書房裡,兩艘船變成了三艘,三個煙囪變成了四個煙囪。這三艘史無前例的巨船,將成為無可爭議的大西洋航線霸主,不光是在噸位上,而且在速度和豪華程度上。新船將擁有高度跨三層甲板的頭等餐廳,甚至三等艙的裝潢也將遠比其它的郵船要舒適高級。新船要達到26至27節的高速。白星公司准備在新船上安裝三副螺旋槳。為了試驗這種新配置的可靠性,白星公司於1909年從「自治領海運公司」購買了兩艘15000噸級的客船--雙螺旋槳的梅甘尼克號和三螺旋槳的勞倫鐵克號,作對比試驗。三個螺旋槳被證明可以給郵船帶來速度上的優勢。
奧林匹克級郵船中的第一艘「405號船」在1908年12月16日在哈蘭·沃爾夫船廠開工。與其他公司新船下水前名字保密的做法不同,白星公司很快公布了三艘船的名字——奧林匹克號(RMS Olympic)、泰坦尼克號(RMS Titanic)和巨人號(RMS Gigantic,泰坦尼克號海難後改名不列顛尼克號,RMS Britannic)。由於船體尺寸太大——長達880英尺,哈倫·沃爾夫船廠的造船台顯然不能同時開工三條船。他們決定先建造1號(泰坦尼克號)和2號船(奧林匹克號)等1號船下水之後再開工建造3號船(巨人號)。
建造概況
[編輯本段]
1909年3月31日,泰坦尼克號開始建造於北愛爾蘭的最大城市貝爾法斯特的哈南德·沃爾夫造船廠。船體於1911年5月31日下水。她也是白星航運公司(White Star Line)在同一造船廠建造的奧林匹克級郵船的第2艘船。泰坦尼克號的建造資金來自摩根(J. P. Morgan)和他的國際商業海運公司(International Mercantile Marine Co.)。在當時是最大最有聲望的載人郵船。泰坦尼克號有260米長,28米寬,噸位46329噸(凈重21831噸),排水量達到了規模空前的66000噸!盡管她包含了更多的空間導致了更大的總噸數(比她的姊妹船奧林匹克號多出1600噸)。同樣碩大無比的4個煙囪中只有3個真正工作。剩下那個是個陪襯,唯一的實際用途是作為主廚房的煙囪。動力系統有三套主機:其中兩套為四汽缸往復式蒸汽機,一套蒸汽輪機,主機功率達到50000馬力,最大航速23~24節。船上有899名船員,可以運載3300名乘客。因為她也運送郵件,船名加上了「皇家郵船」(Royal Mail Steamer,RMS)的前綴,所以也叫皇家郵汽船泰坦尼克號。
但是白星公司的興趣不在追求速度這方面。泰坦尼克號的麵包師比格斯回憶說:「……再不會有像她那樣的船了。我曾經在奧林匹克號、庄嚴號、伊麗莎白王後號……上工作過。它們都比不上泰坦尼克號。……不錯,就像奧林匹克號一樣,不過豪華得多。比方大餐廳,奧林匹克號甚至連地毯都沒有。泰坦尼克號的地毯則厚得可以沒過膝蓋……然後就是傢具,重得你都抬不動。還有那些護牆板……他們可以建造一艘更大、更快的船,可是泰坦尼克號卻把全部力量放在營建一個豪華與舒適的空間上……她的確是一艘了不起的船……」。比格斯說出來的是一種普遍的看法。泰坦尼克號使得所有建造與設計她的人都受到誘惑。這種誘惑力之大,使她在多年之後,越來越膾炙人口。用《造船家》雜志的話說,泰坦尼克號「在許多細節方面模仿了凡爾賽宮……擺滿路易十五風格傢具的休息室,風格類似法國的小特里亞農宮沙龍,壁爐上的雕刻作品是《凡爾賽宮的狩獵女神》。還有其它精美的浮雕和藝術作品……上等的柚木和黃銅裝飾,吊燈和壁畫,印度和波斯的地毯」。甚至三等艙也有大理石的洗漱池和床頭取暖設備。泰坦尼克號在當時是無可比擬的奢華。盡管她不是第一艘提供甲板游泳池,健身房,浴室和升降梯的船,她竭盡全力提供了以前從未見過的服務水平。對頭等艙的乘客,她提供了3台升降機;作為一種革新,她給二等艙的乘客提供了一台升降機。不過,三等艙的乘客仍然需要爬樓梯。
泰坦尼克號最著名的一個特點就是她豪華的樓梯了。詹姆士·卡梅倫在他的電影《泰坦尼克號》中忠實的再現了這個樓梯。
奧林匹克號和泰坦尼克號盡管是姐妹船,但是一些細節部位並不一樣。在經過奧林匹克號首航的觀察發現,A甲板的人會被水霧淋到,貫通B甲板的散步走廊利用率不高。這兩處缺陷都在泰坦尼克號上得到了改進,其中B甲板的一部分被改裝為頭等艙豪華套房的私人專用露台。
泰坦尼克號被認為是一個技術成就的定點作品。泰坦尼克號更津津樂道的是安全性。兩層船底,由帶自動水密門的15道水密隔牆分為16個水密隔艙,跨越全船。16個水密(不進水的)隔艙防止她沉沒。奇怪的是,這些水密隔艙並沒有延伸得很高。頭兩道水密隔牆與最後的五道,只建到了D甲板。中間的八道牆則只設到了低一層的E甲板。雖然如此,其中任意兩個隔艙灌滿了水,她仍然能夠行駛,甚至四個隔艙灌滿了水,也可以保持漂浮狀態。當時的人們再也設想不出更糟糕的情況了,所以稱泰坦尼克號為「永不沉沒的船」。一個船員在航行中對一個2等艙女乘客西爾維亞·考德威爾說:「就是上帝親自來,他也弄不沉這艘船。」
處女航
[編輯本段]
1912年2月3日,泰坦尼克號完成了裝潢工作,處女航最初被定在了3月20日。但奧林匹克號在1911年9月的那次倒霉的碰撞(與皇家海軍的霍克號巡洋艦相撞)耽擱了泰坦尼克號的最後收工。她的處女航被安排在了4月10日。在此之前,還要在4月1日進行海上試航。一切圓滿。泰坦尼克號於3日抵達南安普敦港,停泊在41號錨地,等待10號那天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作為不愉快的小小插曲,由於南安普敦港煤炭工人罷工,加煤工作遇到了一點挫折。IMM公司不想再推遲泰坦尼克號的處女航,所以從公司所有停泊在南安普敦港的郵船煤艙里搜刮干凈了所有的煤塊。
1912年4月10日,在南安普敦港的海洋碼頭,「永不沉沒」的泰坦尼克號啟程駛往新世界。船長叫愛德華·史密斯。碼頭上擠滿了乘客、來送行的家屬、行李搬運工和海關的檢查人員。上午11點,一號煙囪噴出了白色的蒸汽。29台鍋爐中的25台開始依次生火。中午12點整,泰坦尼克號在拖船的拉動下慢慢離開了碼頭。兩個外側螺旋槳開始攪動南安普敦港海水。泰坦尼克號依次駛過了停泊在港口中的庄嚴號(不是後來德國賠償的那艘)、費城號、聖劉易斯號、海洋號和紐約號郵船,鳴笛向它們致意。這艘46000噸的大船似乎對其它船隻很有吸引力。在水流吸力作用下,紐約號郵船的船身開始向泰坦尼克號靠攏,幸好錨鏈和纜繩及時地拉住了它。泰坦尼克號的拖船伏爾甘號把紐約號的船身頂了回去。世界上最大的郵船開始了它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航行。
當天晚7點,泰坦尼克號抵達法國瑟堡港。另一批乘客和貨物搭乘「游牧」號和「交通」號兩艘專用擺渡船登上了泰坦尼克號,包括美國富翁阿斯特和瑪格麗特·布朗夫人--後來被報紙稱作「永不沉沒的尊貴的布朗夫人」。第二天中午,泰坦尼克號抵達愛爾蘭的昆斯敦(今天的科克)。一批對新世界充滿憧憬和希望的愛爾蘭移民登上了船。一個乘客在這里上岸,他拍下的照片後來成了泰坦尼克號的絕版照片,今天在收藏家眼裡價值連城。
為了以比奧林匹克號更快的速度穿越大西洋,泰坦尼克號選擇了距離較短的北航線。氣溫不斷地下降。但天氣非常晴朗。事後倖存的船員說,他們以前從來沒看到過這么寧靜的北大西洋。
按照伊斯梅的命令,泰坦尼克號在第二天就把速度加快到了25節。盡管認為卡納德公司只求快速的策略降低了公司形象,但白星公司也很想得到藍飄帶來炫耀一下。一路上,泰坦尼克號沒有發生什麼大事。船上的電報員菲利普忙著替頭等艙乘客們拍發昂貴的私人電報,大多是報平安的和股票買賣交割的指令。
泰坦尼克號日誌
[編輯本段]
1907的夏天
皮爾里勛爵-Harland Wolff的主席 和White Star Line 的主席布魯斯·伊斯梅決定建造奧林匹克級郵輪
1909/3/31
奧林匹克級郵輪的1號和2號船——奧林匹克號及泰坦尼克號建造工程開始了
1911/5/31
泰坦尼克號下水,開始曬裝和裝潢工程
1911/9/
奧林匹克號與皇家海軍的霍克號巡洋艦相撞,耽擱了泰坦尼克號的最後收工
1912/2/3
泰坦尼克號完成了裝潢工作
1912/3/31
泰坦尼克號准備離開Belfast,駛向SouthAmpton
1912/4/2
泰坦尼克號在早上8:00離開Belfast,駛向SouthAmpton
1912/4/5~10
最後一次給泰坦尼克號上的傢具刷油漆、清理地板和地毯
1912/4/10(星期三)
5:18 船員到了泰坦尼克號上
6:00 托馬斯·安德魯到了泰坦尼克號
7:00 史密斯船長到了
9:30 伊斯梅到了船上
9:30~11:30 旅客到了船上
14:00 泰坦尼克號終於可以登上旅途了,因為差點和紐約號的撞擊,拖延了一些的時間
18:30 泰坦尼克號到了Cherbourg碼頭, 兩艘較小的白星輪船把客人、行李、信件運接走了
20:10 泰坦尼克號駛向愛爾蘭
1912/4/11
11:30 泰坦尼克號到了Queens Town。
13:55 泰坦尼克號離開Queens Town駛向New York
1912/4/12
泰坦尼克號收到第一封恭喜她的處女航,順便提醒了她周圍有很多冰山的信息,史密斯船長決定往南走
1912/4/13
23:00 無線電機器壞了, 傑克·菲利普和他的助理Harold Bride,整晚都在修機器,一定要在早上5:00前修好
1912/4/14
21:00 泰坦尼克號從Caronia收到了一份冰山警告,Cap. Smith把它寄給了值班的警衛
23:40 瞭望員弗雷德里克·弗利特(後來生還)發現冰山,並敲了3下駕駛台的警鍾
24:00前 泰坦尼克號和冰山發生死亡之吻
1912/4/15
0:05 史密斯船長下令准備放救生艇
0:15 泰坦尼克號發出了「CQD MGY」的呼救信號。CQD是當時通用的遇險信號,MGY是泰坦尼克號的無線電呼叫代號。不久又發出了新近被國際海事協會確認的SOS求救信號。很多大西洋上的船隻都收到了求救電報
0:45 第一艘救生艇被放下。船上發射了第一枚遇險火箭。一片閃亮的白色火星緩緩落下
0:55 泰坦尼克號的船頭已經沒入水中
1:35 海水浸入了鍋爐室
1:40 最後一艘折疊救生艇被放下海面。船上的樂隊陪伴著乘客,用音樂安撫著這些註定要在幾十分鍾後死去的人們,一直演奏到最後一刻
2:10 一直堅守崗位的菲利普斯發出最後一封呼救電報
2:13 船上29台大型鍋爐紛紛離開底座,互相沖撞著砸破一道一道的水密牆,在船頭部位砸開大洞落入海水中
2:17 海水湧入中央電力控制室,引發短路,全船燈光熄滅
2:18 伴隨一陣巨大的斷裂聲,泰坦尼克號船身從三、四號煙囪中間的地方斷為兩截
2:20 船頭部分沉入海中,後半截砸回海面,在一分鍾之內就緊跟著泰坦尼克號前半部分一道沉入了水中。1503名乘客和船員隨它而去
3:30 卡納德公司的客船卡帕西亞號最先趕到了出事現場
4:00 卡帕西亞號船員在北大西洋黎明的微光下發現了第一艘救生艇。救援工作一直持續到早上8點30分,第12號救生艇被繫上救援纜繩
8:50 卡帕西亞號掉頭返回紐約
1985/9/1
海洋勘察人員在大西洋底終於發現了已沉睡73年的泰坦尼克號船頭部分殘骸
泰坦尼克號的凶兆
[編輯本段]
1898年,英國作家摩根·羅伯森寫了一本名叫《徒勞無功》的小說。小說寫了一艘號永不沉沒的豪華巨輪,名為泰坦號(Titan),從英國首航駛向大洋彼岸的美國。這是人類航海史上空前巨大也最是豪華的客輪,船上裝備了當時力所能及的一切華貴設施,滿船裝載的都是有錢的乘客,人們在這巨輪上盡情地享受著。但是,這艘巨輪首次出航就在途中撞上冰山,悲慘地沉沒,許多乘客葬身海底。
誰也沒有料到,這本小說中寫的故事,竟成了十四年後不幸的現實。1912年4月有15日夜間,當時最大的豪華客輪泰坦尼克號因撞上冰山而沉沒。
悲劇發生後,有人想起這篇小說,發現除了船的名字幾乎相同外,兩者還有眾多的極其相似之處:
兩船都是初次出航就沉沒,其原因都是撞上冰山,肇事地點都在北大西洋。
兩船航行的時間都是在四月份,航線都是從英國到美國。
泰坦號設想重量為7萬噸,泰坦尼克號實際重量為6萬6千噸。
泰坦號長度為800英尺,泰坦尼克號長度略多於880英尺。
兩船的螺旋漿數均為三個,碰撞冰山的時速均為23節。
還有一點相同的是,兩船出事後乘客傷亡慘重的原因都是因為船上的救生艇不夠。
有人比較了《紐約時報》所刊登的「泰坦尼克號」沉沒的消息,其情節、過程與羅伯森筆下的小說極其相似。以至可以說,小說中的故事就是提前了十四年後出現的泰坦尼克號沉沒的寫照。
你可以去網路詞條看一下。。。我是根據那個粘貼上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