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降印花稅股市就漲
印花稅主要是按照交易金額的一定比率收取,提高印花稅則相應的交易費用加大。則致使股票持有者過於頻繁的換手受到費用的限制,從而使得換手率下降。
這樣就從某種程度上限制了股價被過渡換手造成價格的上漲。所以股民不願頻繁換股,但印花稅下降,促進了股票換手率提高,流動性大了,股市活了,交易頻繁,股票價格也會相應地漲。
B. 如果A股降低印花稅,減免交易傭金,股票市場會怎樣呢
如果A股真的降低印花稅和減免交易傭金的話,對於市場是重大利好,市場必然會迎來一波上漲行情,但會不會迎來新一輪牛市,這是都是一個未知數,但市場會走好是必然的。
看看歷年下調印花稅後的行情
1991年10月,印花稅率從6‰調整到3‰,牛市行情啟動,大盤漲幅高達694%!
1997年5月12日,證券交易印花稅率由3‰提高到5‰,市場跌幅高達30%!
1998年6月,證券交易印花稅率從5‰下調至4‰,市場走跌。
2001年11月16日印花稅率調低至2‰,股市行情下跌。
綜合歷史數據和行情結合的話,降低印花稅對於市場會有一定的反映,當天A股行情都是上漲概率大,但也改變不了市場的弱勢趨勢。降低證券傭金對於市場並沒有任何反應,對於市場沒有沖擊性,可以忽略不計。
總結分析
如果股票市場繼續降低印花稅,或者直接減免證券傭金,對於市場是構成長久利好,對於整個市場肯定會向好的。但短期盡管降印花稅和減免傭金,都不會改變A股原判輪有的趨勢,對短期影響而已,對市場長期影響力非常有限。
C. 為什麼降低稅率資產價格上升
稅率攜灶鎮降低了說明向國家繳納辯純的稅金減少了,稅金減少意味著留在企業的資金在增加辯粗,資金增加了,資產的價格也就會隨之增加或上升。
D. 舉例說明近5年宏觀經濟政策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財政政策是除貨幣以外政府調控宏觀經濟的另一種基本手段。它對股市的影響也相當大。下面從稅收、國債二個方面進行論述。
國債是區別於銀行信用的一種財政信用調節工具。國債對股票市場也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首先,國債本身是構成證券市場上金融資產總量的一個重要部分。由於國債的信用程度高、風險水平低,如果國債的發行量較大,會使證券市場風險和收益的一般水平降低。其次,國債利率的升降變動,嚴重影響著其他證券的發行和價格。當國債利率水平提高時,投資者就會把資金投入到既安全收益又高的國債上。因此,國債和股票是競爭性金融資產,當證券市場資金一定或增長有限時,過多的國債勢必會影響到股票的發行和交易量,導致股票價格的下跌。
稅收是國家為維持其存在、實現其職能而憑借其政治權力,按照法律預先規定的標准,強制地、無償地、固定地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手段,也是國家參與國民收入分配的一種方式。國家財政通過稅收總量和結構的變化,可以調節證券投資和實際投資規模,抑制社會投資總需求膨脹或者補償有效投資需求的不足[5]。運用稅收杠桿可對證券投資者進行調節。對證券投資者之投資所得規定不同的稅種和稅率將直接影響著投資者的稅後實際收入水平,從而起到鼓勵、支持或抑制的作用。政府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對股票市場的影響有以下幾點:減少稅收;降低稅率、減少稅收,可以增加企業收入,從而提升股票價格。增加財政赤字,擴大財政支出。增加政府采購會增加相關上市公司的利潤,提升股票價格。居民收入增加,對證券市場的信心增強,提升股票價格。政府直接投資增加,比如投資能源、基礎設施、住宅等,可以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提升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提升股票價格。
增加財政補貼。財政補貼是政府財政支出的一個重要形式,財政補貼會提高相關上市公司的利潤,提升股票的價格。緊縮性財政政策對股票市場的影響與上述情況相反。財政政策對股票市場的影響非常復雜,投資人要結合其他方面的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從而作出投資決策。
貨幣政策對股市影響(貨幣政策5年來對股市的影響):
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最近10年來對中國股市有著巨大的影響。持續寬松的貨幣政策通常導致估值較低的股市長時間上升,持續緊縮的貨幣政策通常導致估值過高的股市長時間下跌。
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最近10年來對中國的經濟和股市有著巨大的影響。從上表分析可知,松動的貨幣政策一般能引發牛市,如06-07年的大牛市,上證指數直沖歷史最高6124點;相反,從緊或者穩健的貨幣政策基調往往導致股市表現不佳,持續向下調整。由此可見,貨幣政策與股市有極大的相關性。
E. 宏觀經濟政策對股市的影響因素|宏觀經濟政策 股市
宏觀經濟政策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引起中國股市的較大幅度波動。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宏觀仿肆洞經濟政策對股市的影響因素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宏觀經濟政策對股市的影響因素
摘 要:宏觀經濟政策包含諸多政策,比如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收入分配政策,投資政策等。宏觀經濟政策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引起中國股市的較大幅度波動。本文首先分析了宏觀經濟政策對股市影響的原因,其次重點從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角度分析其對股市的影響。
關鍵詞:財政政策, 貨幣政策,股市
1.前言
政府調控、國有股一股獨大、國有資金入市是研究中國股市的約束條件或前提條件, 似乎是不說自明的。中國股市設立以來, 政府調控股價指數高低的政策性作法, 不斷實行。最典型的如1994年三大政策, 1997 年人民日報社論, 1999 年的五一九行情。股份公司的設立要政府批准, 控制較嚴, 而企業上市數量長期由政府控制和分配。股市的一個功能是為國企解困和改革服務, 上市公司的多數是國企改制以後上市的。而股市證券商基本是國有企業, 甚至近幾年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也是由這些證券商發起的。中國股市的入市資金除了私人資金之外, 國有控股公司的資金、證券投資基金以至銀行資金都具有國有企業資金的特點, 具有國有企業治理結構下類似的資金特點[1]。中國股市的這些現象, 在發達的證券市場中不存在, 即使在其它新興的證券市場也不存在, 或者只是微弱地存在。中國股市的上述鮮明特點,就註定了政府制定的宏觀經濟政策會對股市造成重大影響。
2.財政政策對股市的影響
財政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的需要對一部分社會產品進行的分配活動,它體現著國家與其有關各方面發生的經濟關系。國家財政資金的來源,主要來自於企業的純收人。其大小取決於物質生產部門以及其他事業的發展狀況、經濟結構的優化、經濟效益的高低、以及財政政策的正確與否,財政支出主要用於經濟建設、公共事業、教育、國防以及社會福利,國家合理的預算收支及措施會促使股價上揚,重點使用的方向,也會影響到股價[2]。財政政策是除貨幣以外政府調控宏觀經濟的另一種基本手段。它對股市的影響也相當大。下面從稅收、國債二個方面進行論述。
國債是區別於銀行信用的一種財政信用調節工具。國債對股票市場也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首先,國債本身是構成證券市場上金融資產總量的一個重要部分。由於國債的信用程度高、風險水平低,如果國債的發行量較大,會使證券市場風險和收益的一般水平降低。其次,國債利率的升降變動,嚴重影響著其他證券的發行和價格。當國債利率水平提高時,投資者就會把資金投入到既安全收益又高的國債上。因此,國債和股票是競爭性金融資產,當證券市場資金一定或增長有限時,過多的國債勢必會影響到股票的發行和交易量,導致股票價格的下跌[4]。
稅收是國家為維持其存在、實現其職能而憑借其政治權力,按照法律預先規定的標准,強制地、無償地、固定地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手段,也是國家參與國民收入分配的一種方式。國家財備枯政通過稅收總量和結構的變化,可以調節證券投資和實際投資規模,抑制社會投資總需求膨脹或者補償有效投資需求的不足[5]。運用稅收杠桿可對證券投資者進行調節。對證券投資者之投資所得規定不同的稅種和稅率將直接影響著投資者的稅後實際收入水平,從而起到鼓勵、支持或抑制的作用。政府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對股票市場的影響有以下幾點:減少稅收;降低稅率、減少稅收,可以增加企業收入,從而提升股票價格。增加財政赤字,擴大財政支出。增加政府采購會增加相關上市公司的利潤,提升股票價格。居民收入增加,對證券市場的信心增強,提升股票價格。政府直接投資增加,比如投資能源、基礎設施、住宅等,可以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提升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雹乎,提升股票價格。
增加財政補貼。財政補貼是政府財政支出的一個重要形式,財政補貼會提高相關上市公司的利潤,提升股票的價格。緊縮性財政政策對股票市場的影響與上述情況相反。財政政策對股票市場的影響非常復雜,投資人要結合其他方面的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從而作出投資決策。
3.貨幣政策對股市影響(貨幣政策10年來對股市的影響):
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最近10年來對中國股市有著巨大的影響。持續寬松的貨幣政策通常導致估值較低的股市長時間上升,持續緊縮的貨幣政策通常導致估值過高的股市長時間下跌。
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最近10年來對中國的經濟和股市有著巨大的影響。從上表分析可知,松動的貨幣政策一般能引發牛市,如06-07年的大牛市,上證指數直沖歷史最高6124點;相反,從緊或者穩健的貨幣政策基調往往導致股市表現不佳,持續向下調整。由此可見,貨幣政策與股市有極大的相關性。
3.1 2001-2005 年的熊市
2001 年初,中國股市估值過高、泡沫嚴重。2001 年5 月,中國人民銀行在《2001 年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提出:"要抓緊擬訂嚴禁信貸資金違規進入股市的操作方法,加強對信貸資金用途的監督,加大對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降低和防範信貸風險。"2003 年8 月,為了抑制流通中資金供給過快增長,防止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中國央行在保持低利率的情況下,開始上調存款准備金率,從之前的6%逐漸上調到2004 年的7.5%。2003-2005 年,中國央行發行的央行票據總額約為1.8 萬億元。貨幣政策出現"穩中從緊"的傾向。M2 增速從2003 年8 月最高的21.55%逐漸下降到2005 年初的14%。在這種情況下,上證指數震盪下跌,到2005 年6 月,一度跌破1000 點。市場估值水平回歸合理,上交所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跌破16 倍。CPI 也由2004年7 月的5.3%逐漸下降到2006 年初的0.8%。
3.2 2006-2007 年的牛市
由於通脹回落,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有所松動,一年定存利率在2%附近維持了很久,直到2007年才真正進入加息周期。M2 增速連續兩年維持在15%以上。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股市由於估值偏低、股改啟動、大量外資流入(貿易順差+外商投資+熱錢),經歷了一輪大牛市,從2005 年最低的1000 點到2007 年最高的6000 點,兩年多時間里上漲了500%。市場再次進入泡沫狀態,上交所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一度接近70 倍。 3.3 2009 年的牛市
2008 年底,全球金融危機全面爆發,中國的貨幣政策出現重大轉向。2008 年11 月5 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正式提出貨幣政策由"從緊"轉為"適度寬松"。一年定存利率從10 月開始下調,到12 月已經降至2.25%。存款准備金率也相應下調。中國政府實行寬松貨幣政策的態度非常堅定,從11 月份開始,新增貸款急劇上升。2009 年1-3 月,每月新增貸款連續超過1 萬億。到3 月份,M2 增速已經達到25%,為近10 年來的新高。隨著寬松貨幣政策的實施,A 股市場強勁反彈,到2009年8 月4 日,上證指數收於3471 點,上交所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約為30 倍,出現輕微的泡沫。
3.4 2010年到2013年熊市
寬松貨幣政策一般都會導致通貨膨脹。從2010 到2011年,中國的CPI 分別為3.3%、5.5%。但是2012年CPI降為2.6%。自2010年以來,央行已連續12次上調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只是在12月5日下調0.5百分點,累計漲幅達到2.5%。面對緊縮的貨幣政策,中國A 股市場經歷長達兩年的漫漫熊市,上證指數長期在2000-3000點盤整。
4.結束語
本文就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對股市做了一個全面的回顧。基於我國股市是政策市這一性質始終存在,因此財政和貨幣政策的任何舉動都會引起股市的動盪。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引發牛市,緊縮的財政政策和穩健保守的貨幣政策引起熊市。
參考文獻:
[1]張興昌.中國股市特殊性研究.[J]社會科學戰線.經濟學研究.2002.04
[2]龍飛鳳.財政貨幣政策對我國股市的影響.[D]湖南大學碩士論文.2009.11
[3]周敏倩.財政投資問題研究.[J]江海學刊.1996.06
[4]何宜慶;陳平.股市與債市之間波動溢出效應及動態相關性實證分析.[J].南昌大學學報.2012.03
[5]劉瑋瑋.我國股票市場的稅收政策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學報.2008.12
[6]陳迪平.論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對股市影響.[J]金融理論與實戰.1998.05
政策對股市的影響
1.貨幣政策對股市的影響。
貨幣政策是政府調控宏觀經濟的基本手段之一。由於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平衡與貨幣供給總量與貨幣需求總量的平衡相輔相成。因而宏觀經濟調控之重點必然立足於貨幣供給量。貨幣政策主要針對貨幣供給量的調節和控制展開,進而實現諸如穩定貨幣、增加就業、平衡國際收支、發展經濟等宏觀經濟目標。
貨幣政策對股票市場與股價的影響非常大。寬松的貨幣政策會擴大社會上貨幣供給總量,對經濟發展和證券市場交易有著積極影響。但是貨幣供應太多又會引起通貨膨脹,使企業發展受到影響,使實際投資收益率下降。緊縮的貨幣政策則相反,它會減少社會上貨幣供給總量,不利於經濟發展,不利於證券市場的活躍和發展。另外,貨幣政策對人們的心理影響也非常大,這種影響對股市的漲跌又將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
2.財政政策對股市的影響。
財政政策是除貨幣以外政府調控宏觀經濟的另一種基本手段。它對股市的影響也相當大。下面從稅收、國債二個方面進行論述。
(1)稅收
稅收是國家為維持其存在、實現其職能而憑借其政治權力,按照法律預先規定的標准,強制地、無償地、固定地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手段,也是國家參予國民收入分配的一種方式。國家財政通過稅收總量和結構的變化,可以調節證券投資和實際投資規模,抑制社會投資總需求膨脹或者補償有效投資需求的不足。
運用稅收杠桿可對證券投資者進行調節。對證券投資者之投資所得規定不同的稅種和稅率將直接影響著投資者的稅後實際收入水平,從而起到鼓勵、支持或抑制的作用。一般來說,企業從事證券投資所得收益的稅率應高於個人證券投資收益的稅率,這樣可以促使企業進行實際投資即生產性投資。稅收對股票種類選擇也有影響。不同的股票有不同的客戶,納稅級別高的投資者願意持有較多的收益率低的股票,而納稅級別低和免稅的投資者則願意持有較多的收益率高的股票。
一般來講,稅徵得越多,企業用於發展生產和發放股利的盈餘資金越少,投資者用於購買股票的資金也越少,因而高稅率會對股票投資產生消極影響,投資者的投資積極性也會下降。他們常會這么想,“與其掙的錢讓國家拿走,還不如不掙”。相反,低稅率或適當的減免稅則可以擴大企業和個人的投資和消費水平,從而刺激生產發展和經濟增長。
(2)國債
國債是區別於銀行信用的一種財政信用調節工具。國債對股票市場也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首先,國債本身是構成證券市場上金融資產總量的一個重要部分。由於國債的信用程度高、風險水平低,如果國債的發行量較大,會使證券市場風險和收益的一般水平降低。其次,國債利率的升降變動,嚴重影響著其他證券的發行和價格。當國債利率水平提高時,投資者就會把資金投入到既安全收益又高的國債上。因此,國債和股票是竟爭性金融資產,當證券市場資金一定或增長有限時,過多的國債勢必會影響到股票的發行和交易量,導致股價的下跌。
F. 印花稅下調的話,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不少炒股的投資者,都期望著管理層下調印花稅的舉動。畢竟,證券交易印花稅下調的舉動,對整體A股市場而言是實實在在的利好因素。不過,從管理層的角度看,證券印花稅下調的空間不大,社會的整體利益布局,也不需要在這一階段下調證券交易印花稅。因此,投資者不應該對這個傳聞抱有太大的期望值。
不過,從負面角度看,現階段管理層下調印花稅的可能性並不是很大。一方面,印花稅下調造成的牛市預期,很可能再度造成「全民炒股」的情形再現,不少上班族可能無心工作,這種狀況不利於實體經濟的轉型和增長。另一方面,證券印花稅的下調會降低稅費收入,加重管理層的稅費負擔。畢竟,現階段國內的醫療、教育、科沒祥研、防務、碳中和等領域需要大量的經費投入,稅費收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投資者想要在股市裡賺錢,仍然需要依靠自己苦練內功,而不應該把希望寄託在管桐察局理層下調印花稅上面。
G. 請分析歷次上調印花交易稅後,股市的漲跌情況。
1992年6月12日,國家稅務總局和原國家體改委聯合發文明確按3%。的稅率繳納印花稅,雖然當天指數並沒有反應劇烈,但隨後指數在盤整碼肆一個月後即掉頭向下,一路從1100多點跌到300多點,跌幅超過70%。
而1997年5月12日,證券交易印花稅率由3%。提高到5%,更是在當天就形成大牛市的頂峰,此後股指下跌500點,跌幅達到30%多。
令人回味的是,與之相對應,印花稅的每一次下調,都伴隨著大盤的波段走牛。
1991年10月為了刺激低迷的股市,深市將印花稅率調整到3%。。大牛市行情從這里啟動,半年後上證指數(行情論壇)從180點飆升至1992年5月的1429點,升幅高達694%。
1999年6月1日為了活躍B股市場,國家稅務總局再次將B股交易稅率降低為3%。,上證B指一個月內從38點拉升至62.5點,漲幅高達50%多。B股至此步入牛市行情中。
2001年11月16日族模含印花稅率再度調低至2%。,股市產生一波100多點的波段行情,兆笑11月16日這天正是這輪波段行情的啟動點。
證券交易印花稅歷次變動情況
1990年6月28日,深圳市開征股票交易印花稅,由賣出股票者按成交金額的6‰交納。同年11月23日,深圳市對股票買方也開征6‰的印花稅。1991年10月,深圳市將印花稅率調整到3‰,上海證券交易所也開始對股票買賣雙方實行雙向徵收,稅率為3‰。
1992年6月12日,國家稅務總局和國家體改委聯合發布文件,明確規定股票交易雙方按3‰的稅率繳納印花稅。
1997年5月12日,證券交易印花稅率從3‰提高到5‰。
1998年6月12日,國家稅務總局將證券交易印花稅率從5‰下調至4‰。
1999年6月1日,為了活躍B股市場,B股交易印花稅降低為3‰。
2001年11月16日,財政部決定將交易印花稅率從4‰調整為2‰。
2005年1月23日,財政部決定從2005年1月24日起,調整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由現行2‰調整為1‰。
H. 一般來說,利率下降時,股票價格上升
B 【解析】利率上升時,公司貸款成本增加,投資者預期企業利潤減少,股票價格下跌,故①符合題意。②錯誤,股票屬於高收益高風險的投資,儲蓄存款收益很低。利率上調,吸引居民儲蓄存款,投資者調整投資方向,部分資金轉向銀行儲蓄和債券,故③符合題意。④與題意無關。
I. 印花稅的調整對股票市場到底有何影響
證券印花稅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具有時期性。1998—2005年我國證券印花稅稅率經歷四次下調,每次稅率都下降了1‰,但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大小不同。2001年證券印花稅率下調導致經濟增長率變化最大,而1999年證券印花稅率下調導致經濟增長率的變化最小。
降低證券印花稅稅率促進了經濟增長,其主要原因在於:我國證券印花稅的收入效應大於替代效應,導致降低證券印花稅稅率具有刺激消費、拉動內需的作用。在1998年——2005年期間,我國實施4次降低證券印花稅稅率的政策。實證結果表明,我國降低證券印花稅稅率使得經濟增長率提高,即降低證券印花稅稅率促進了我國經濟增長。例如,2005年證券印花稅稅率由2%。調為1%o,使得經濟增長率增加了0.03753%。
(9)降低稅率股票價格上升擴展閱讀:
在不同的時期,調整證券印花稅率導致經濟增長率的變化量不同。在1998—2005年期間,在4次證券印花稅稅率下調中,2001年證券印花稅率下調對經濟增長影響最大,此次下調證券印花稅稅率使得經濟增長率提高了03968%;而1999年證券印花稅率下調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最小,此次下調證券印花稅率使得經濟增長率提高了0.00985%。
J. 一般情況為什麼利率下降股票價格上升
利率下降,人們去銀行存款就變少了,貸款就變多了,這就刺激了有更多的閑錢了人們去投資股市,從而資金流入多了,股票價格也就上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