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盈虧 » 方盛制葯股票連續跌停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方盛制葯股票連續跌停

發布時間: 2023-05-21 11:37:58

㈠ 股票連續跌停是什麼原因

在a股市場上,個股可能會出現連續漲停的情況,也可能會出現連續跌停的情況,連續漲停會給投資者帶來巨大的收益,反之,連續跌停,使投資者虧損慘重,那麼,一支股票為什麼會連續跌停呢?

1、當個股出現重大利空消息,比如,個股存在內幕交易、業績暴雷等等,這會引起市場上的投資者恐慌,拋出手中股票,從而導致個股出現連續跌停的情況。

2、當一些個股中的主力出貨,或者個股經過游資炒作之後,游資在上方進行出貨操作,也可能會導致個股持續跌停。

總之,投資者在面對連續跌停的個股時,應盡早的賣出,以防造成的更大的虧損,在跌停時,個股賣出單較多,投資者為了盡早的賣出,可以以跌停的價格掛出隔夜委賣單。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購買股票也是購買企業生意的一部分,即可和企業共同成長發展。

㈡ 方盛制葯股票能不能買有沒有什麼風險

方盛制葯股票不能買,會損失資金。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股市往往波沒陸咐動劇烈枯純,投悉凱資者會損失資金,在投資方盛制葯股票前,要認真研究公司的行情和歷史數據,加強綜合評估,以便作出明智的投資決策。

㈢ 超10億股權質押出事 天風證券踩雷多年凈利可能泡湯

2月20日晚間,天風證券發了一份公告,暴跌了3顆質押地雷,告訴大家自己的「悲催」。

天風證券披露了對公司及子公司近12個月內未披露的累計涉及訴訟(仲裁)事項進行了統計,訴訟(仲裁)金額合計約11.76億元(未考慮延遲支付的利息及違約金)。

其中天風證券踩雷股權質押有4起,涉及金額約11.7億元。

天風證券稱,因部分訴訟案件尚未開庭審理或尚未執行完畢,目前無法判斷對公司本期利潤或期後利潤的影響。

據2018年三季報+10~12月經營月報數據大致統計顯示,2018年天風證券營業收入26.76億元,凈利潤2.68億元。

天風證券踩雷三隻股票

2018年以來,市場波動加劇,股票質押頻頻暴雷,尤其進入下半年,發生頻次更高,越來越多的券商被捲入其中。

具體來看,此次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糾紛,涉及的公司有北訊集團、方盛制葯和銀億股份三家,分別涉及金額為3.97億元、2.77億元和4.97億元。其中,銀億股份涉及糾紛有兩起,也是這些糾紛中金額最高的。

1、北訊集團

2017年9月20日,天風證券與龍躍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躍實業」)簽訂《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協議》並展開為期一年的業務。

龍躍實業以其持有的4445.43萬股北訊集團無限售流通股票向天風證券提供場內質押擔保,並於2017年9月21日、2017年9月22日分兩筆交易獲得4億元融資款。2017年12月29日,龍躍實業提前償還部分本金1000萬元。

該業務履行期間,因北訊集團股價下跌,一筆交易於2018年9月7日跌破追保線、2018年9月10日跌破平倉線;另一筆交易於2018年9月6日跌破追保線、2018 年9月10日跌破平倉線。截至2018年9月11日,融資人仍未履行補充擔保的義務,已構成違約。

2、方盛制葯

2017年2月24日,天風證券與方錦程簽訂《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協議》並展開為期一年的業務,方錦程質押其持有的3024.15萬股方盛制葯無限售流通股,向天風證券融資2.88億元。

合約履行期間,方錦程分別向天風償還本金3500、500、600萬元(合計4600萬元),並分別補充質押共計103.19萬股。

2018年9月14日,雙方簽訂協議確認剩餘融資本金為2.42億元,剩餘質押股數3127.34萬股。同日劉可武簽署合同承諾承擔連帶責任。合約履行期間,股票持續下跌,方錦程未按約定採取相應履約措施,劉可武未按約定辦理股權質押登記,上述事實已形成違約。

3、銀億股份

在天風證券提及的訴訟中,銀億股份因金額最大和頻次最高引人關注。基金君發現,天風證券最近一次對銀億股份的訴訟為2019年2月19日,但是,值得玩味的是,就在訴訟的前一天,銀億股份公告宣布籌備了近半年的重組,最終以失敗告終。同時,大股東寧波銀億控股有限公司近9成持股遭司法凍結。

2018年8月21日,銀億股份的股價閃崩;8月22日,公司股價繼續一字跌停。連續兩天的跌停,銀億股份的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的部分質押股票出現平倉風險。銀億股份隨即於2018年8月23日申請停牌,籌劃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事項。

2月18日晚間,銀億股份的一紙公告宣告重組失敗。從公告來看,重組失敗包括兩方面。一方面,大股東銀億控股及實際控制人一直在積極尋找投資方,但截止本公告日,「招商銀行-天山基金-安境1號私募基金」持有的寧波五洲億泰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出資份額的擬受讓方尚未確定。另一方面,公司因短期內資金周轉困難,致使發行的「銀億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2015 年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第一期)」未能如期償付應付回售款本金。

再來看看天風證券和銀億股份的糾紛。2017年5月9日,天風證券與寧波銀億簽訂《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協議(自有資金)》並展開為期一年的業務,以銀億股份5000萬股股票為標的,初始交易金額為人民幣2.91億元,購回價格(年利率)為6.05%。2018年5月8日,雙方簽訂《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存量項目展期版補充協議》,確定剩餘委託金額為1.31億元,剩餘股票質押股量2500萬股,將於2018年5月8日將利率調整為年化8.7%,並將該筆合約的購回日期延期至2019年5月8日,將違約金比率上調為日千分之一。

由於質押的股票下跌,根據協議約定,雙方分別於2018年6月27日和2018年8 月7日再次簽署《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委託書》,補充質押股票。至此,寧波銀億向天風證券提供質押的銀億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共計2845 萬股。不過,寧波銀億質押的股票繼續下跌,並於2018年8月21日跌破最低履約保障線。截至目前,寧波銀億仍未履行補充擔保的義務,已構成違約。

天風證券踩雷銀億股份造成的損失還不止如此。2019年1月3日,天風證券將孔永林告上法庭,涉及訴訟金額達3.46億元。

據了解,孔永林與天風證券分別於2017年3月15日、2017年8月28日、2017年9月15日,簽訂《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協議》。孔永林以其持有的7255.76萬股銀億股份無限售流通股票向天風證券提供場內質押擔保,天風證券按業務協議約定分3筆交易合約向其提供4億元融資款。合約存續期間,孔永林共償還本金人民幣6015萬元。截至2018年8月23日,融資人尚余本金人民幣3.4億元及相應利息待償還,質押股票數量合計7178.86萬股。

銀億集團的股價從2018年5月的階段高點到現在暴跌了近70%,若是按照前段時間的最低點算,跌幅達到了75%左右。

中投向侯建芳索賠5.48億

日前,中投證券在上交所發布公告披露,「中投證券融通資本股票質押4號定向資產管理計劃」根據委託人指令,於2017年6月與融資人侯建芳開展了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但後期融資人出現違約,未按規定贖回或提供補充質押。

侯建芳,是雛鷹農牧的第一大股東、董事長,共持有雛鷹農牧40.2%的股權,但股權已全部為凍結,累計12.6億股。

此前,雛鷹農牧還公告其他質押情況,董事、總裁李花質押給國都證券的股份也觸及了平倉線,可能存在平倉風險導致被動減持。截至2月2日,李花持有股份294.53萬股,占總股本的0.09%,已全部質押。

這次,中投證券起訴的是侯建芳及其配偶,代表定向資管計劃委託人,向其追股票質押式回購資金。目前,訴訟已由廣東省高院受理,涉案訴訟標的金額高達5.78億元。

還有這些券商因質押很受傷!

2018年,由於市場震盪,股票質押頻頻暴雷,尤其進入下半年,發生頻次更高,「坑」更大。

2月份,華融證券披露公司涉及多起股票質押合同糾紛案等。

其中涉及華融證券這幾年來在股票質押項目上踩雷神霧環保、*ST天馬(維權))、*ST保千(維權)、天潤數娛等上市公司,還有與大唐能源化工的幾只定向資管計劃發放委貸、與致富皮業的債券也出現了違約問題。

基金君算了一下,其總共金額超過了30億元,還有利息、違約金等。這幾年來,華融證券也是苦苦申訴、申請仲裁,希望能拿回資金。

另外,太平洋證券被9隻股票坑慘,計提資產減值金額為9.7億元。

把太平洋證券坑慘的9隻股票分別為商贏環球、勝利精密、當代東方、盛運環保、眾應互聯、天神 娛樂 、美都能源、美麗生態(維權)、*ST廈華。這9隻股票中,計提資產減值准備最高的是商贏環球,計提資產減值准備為3.37億元。

興業證券因同時踩中長生生物、中弘股份這兩大巨雷,其在公告里表示,此次計提將減少公司2018年當年利潤總額6.51億元,減少凈利潤4.88億元。要知道,興業證券2018年上半年凈利潤也僅為6.87億元,這樣一來,相當於上半年凈利潤的71%就沒了。

本文源自中國基金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㈣ 天風證券董事長不見了

最近,有投資者質疑天風證券董事長余磊,在2022年跨年致辭中表示,2021年將是天風證券(601162.SH)上市以來,業績最好的一年。如果不是,會否構成虛假宣傳?

這位投資者確實是多慮了。財報顯示,截至到2021年9月份,天風證券凈利潤已經達到了7.3億元,超過了2020年全年的6.88億元,距離2015年的最高值10億元,也是伸手可及。

業績達到歷史的巔峰,這似成定局,但市場卻並不買賬——最近兩天,天風證券股價連續創出新低,逼近了每股3.7元附近。天風證券,成為兩市唯一一個近期創下歷史新低的券商類股票。

想想當初,2018年10月上市時,天風證券以行業新銳的姿態登錄證券市場,一氣錄得12個漲停板,之後最高漲到了12.8元,市值超過1000億元,市場無不為之側目。

但僅三年時間,斯人仍在,卻是慘淡無比。以最近的股價計算,天風證券的市值已經跌到了320億元附近。這意味著,過去的一段時間,共計700億元的市值,化為烏有。

作為近年崛起的新銳券商,天風證券為什麼會淪落到這個地步?本篇文章暫不予討論。

這里要說的是,在西安疫情中因孕婦流產醫療事件而背負重罰、股價暴跌的ST國醫,它的14萬股東,至今虧損累累,大部分或將在凄苦煎熬中,度過虎年的春節。天風證券或欠這14萬小股東們,一個誠摯的道歉。

遽出此言,很多人會覺得很突兀,事情得從2021年初開始說起。

2021年2月底,天風證券的研究報告首次覆蓋ST國醫,斯時ST國醫的股價剛從4元附近漲到10元左右,階段漲幅2倍之多。

但從這時起,ST國醫突然光環加身,成為天風證券手中的一張王牌,直接給出預測價格27.37元。隨後天風證券的晨會密集推薦、研究報告高頻出台、組織近千人次的電話調研,在此多維撞擊之下,ST國醫猶如空中加油一般,直接從10元附近,最高漲到了21.66元,市值接近500億元。

及至最近,ST國醫因重罰,股價連續跌停之後,天風證券仍以強大的動員力量,組織數百機構人員電話調研,甚至邀到張坤、葛蘭站台,試圖挽狂瀾於既倒,無奈江河東流,大勢已去,更多的散戶湮沒其中,再次套牢。

至1月26日,ST國醫從21.66元的高價,跌至7.1元左右,近500億元的市值,剩下了不到150億元。

看完本篇文章,你也許會明白,天風證券,該不該給ST國醫的14萬散戶們一個解釋。

2021年2月底,當時的ST國醫的股價經過半年多的上漲,已經到了10元左右,正處於一個不上不下尷尬境地。其一,當時公司剛剛完成定向增發,大股東包攬了全部3.05億增發的份額,每股增發價格3.28元。增發甫一完成,大股東就有20億元的市值進賬,機構和散戶繼續抬轎子的意願不強。

其二,ST國醫2020年三季度巨虧5億元,當時2020年報即將出台,市場普遍預期將繼續虧損。所以,在年報出台前的這段真空期,資金基本處於觀望狀態,股價高位盤整,不溫不火。

這個時候,天風證券旋風一般地出現了。2021年2月27日,天風證券首次發布ST國醫的研究報告,稱ST國醫「天時地利人和匯聚,鑄就中西部醫療高地」,給予目標價格18.37元。

從天風證券介入ST國醫的時機來看,既沒有事件驅動,也沒有熱點助燃,屬於冷啟動。盡管如此,天風證券在ST國醫前一個交易日收盤僅為10.1元的基礎上,仍然給出了18.37元的目標價格,不啻於給當時略顯疲軟的股價,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果不其然,報告發布後的第一個交易日,ST國醫就來個小幅高開,當天漲幅接近5%。隨後,天風證券成為ST國醫的最為積極的擁泵者,一份份研究報告,重磅砸向市場。3月底,適逢ST國醫股權激勵落地,天風證券的點評報告,也適時推出,給出的目標價格仍是18.37元。

觀察ST國醫的股價走勢,恰恰從三月初到5月底,走出了一波小陽春的行情,股價從10元漲到了最高的21.66元,升幅一倍以上。

詭異的是,5月29日,在ST國醫股價連續上漲到20元附近的時候,天風證券再次推出研究報告,將目標價格上調到了27.37元。也就是這個報告出台後的第三個交易日,ST國醫摸到了歷史最高點21.66元。

但世上沒有隻漲不跌的股市,也沒有隻漲不跌的股票。2021年6月初,ST國醫短暫站上21元以後,就已顯疲態,向下願望強烈,6月底開始掉頭向下。6月29日,天風證券又祭出一篇分量很重的專題研究,以三甲平台賦能康復業務發展為研判基礎,仍然給出5個月買入評級,目標價格27.37元。

甚至到了7月11日,股價已經跌去了20%以上,下跌趨勢已成,天風證券仍心有不忍,再發報告,似乎希望能止住頹勢。

但天行有常,不以堯存,不以桀亡。2021年6月底開始潰敗之後,ST國醫股價隨即狂瀉不止,直到跌去一半,在10元左右勉強止住,構築了一個脆弱的平台。

在此之後,8月27日中報(股價11元)、10月28日三季報(股價11.86元)以及12月21日西安疫情(股價11.63元),天風證券均及時推出相關報告,報告內容仍然對基本面給予高度肯定,對ST國醫的未來充滿了無盡的憧憬。

但彼時27.37元的目標價顯然天風證券自己也不會相信了,所以這幾次的報告,均是給出了「買入」評級,沒有再給出具體的目標價格。

縱觀過去將近1年的時間里,天風證券賦能ST國醫,研究報告助力只是它手中四大利器的一種。另外三大利器,分別是金股推薦、晨會推薦和召集基金和機構人員調研。

金股方面,ST國醫5月份開始進入天風證券當月的金股推薦名單,筆者查閱的資料顯示,此後的6月到8月,ST國醫均在天風證券當月推薦的金股名單中。8月以後,筆者沒有繼續查閱,感興趣的讀者,可自行查閱驗證。

晨會推薦,是一種頻次更高的展示與推介方式。許多券商的晨會紀要,明面上只提供給客戶,屬於保密范疇,實際上在開市前許多大戶甚至散戶,都能知悉內容。這種推薦,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影響股價的漲跌,尚沒有統一的說法。

自天風證券2月底將ST國醫納入到覆蓋范疇後,其晨會上就經常能見到ST國醫的內容了。粗略統計,ST國醫在晨會上亮相的次數,絕對是排在前列。感興趣的讀者,也可自行查看統計。

而集中調研,在基金和機構層面,給ST國醫展示和露臉的機會,則更能體現天風證券的影響力、動員能力,也更加說明天風證券對ST國醫那是真心呵護、傾力扶持。

資料顯示,2021年2月25日,天風證券第一次組織了機構調研,天風證券研究員李慧瑤還親自蒞臨西安,進行了現場調研。

其後的3月28日、6月2日、7月13日、8月27日、10月28日和12月9日,ST國醫所有的調研,均是天風證券召集。這些調研大部分是電話會議的形式,主要有天風證券主持,間或其他券商參與主持。

從歷次調研情況看,天風證券動員能力極強,此前的ST國醫接待或者安排的調研也是很多,但自從天風證券開始組織以後,參與機構實力強大,參與調研人數眾多,陣容豪華,足以對中小散戶形成強烈的震撼。

以2021年12月9日為例。當時,西安的防疫形勢嚴峻,醫療衛生機構面臨考驗。天風證券及時組織了一次電話調研,知名機構雲集。調研當天,股價上漲了6%多。

時間來到了2022年1月中旬。ST國醫收到了當地衛健委的嚴厲處罰:因旗下兩所醫院機械執行相關防疫政策,延誤了急危患者的搶救和診治,造成嚴重後果,給予兩家醫院停業3個月和警告的處罰,相關人員也一並領罰。

就當時境況而言,ST國醫確為千夫所指,但後來事情真相漸明,誰是誰非,尚有爭論。但處罰公告既出,立馬將ST國醫推到了危急存亡之境地。

不僅戴上了ST的帽子,股價也連續三個跌停。一時間北風卷地,黑雲壓城。

當此時,仍然是天風證券挺身一博,於股價第二個跌停之際,立即召集了一次電話會議交流。

這次,不僅陣容更加強大,排在前列的有廣發基金、興業基金、工銀瑞信、嘉實、景順長城、建信基金、華夏基金等知名公募基金,其它的保險資管、券商資管、私募基金等,也是響者雲集,目測一下,參加交流的嘉賓有200人左右。

更為關鍵的是,這次天風證券還請來了神秘嘉賓壓場——易方達基金的張坤、中歐基金的葛蘭,也赫然出現在名單中。這兩位都號稱頂流,他們的出現,意味著什麼,能發出什麼信號,相信大家都明白。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看到了,該次調研的消息公布之後,第二個交易日即1月20日,ST國醫即告反彈,且迎來兩個漲停板,最高反彈到了7.91元。

天風證券與ST國醫的故事,到此告一段落,未來還有什麼精彩情節,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也許,很多投資者讀到此處,應該會與筆者一樣,心中有個疑問,就是自2021年2月25日天風證券李慧瑤第一次遠赴西安,蒞臨ST國醫調研,在這中間發生了什麼,才能換得天風證券對ST國醫如此的忠勇效命?

三秦大地古韻悠遠,但彪悍激盪之事也充盈典籍。遠者如文天祥所詩:「長平一坑四十萬,秦人歡欣趙人怨。大風揚沙水不流,為楚者樂為漢愁」,最近者如西安抗疫引爆了輿論場等,相信也會留於史冊。

單就天風證券與ST國醫的這種親密關系而論,筆者認為,不管是晨會推薦、金股推薦,還是發布報告以及召集調研等,這些操作尚在市場化的邊界之內。

雖然ST國醫自21.66元的歷史高點跌到現在,市值損失了350億元左右,這其中散戶持有的市值佔200億元左右,10多萬散戶,每人市值損失15萬元左右。 雖然天風證券組織調研之後,股價反彈至7.9元,如今又跌到了6.9元,追進去的散戶再度被套。

但上面兩個「雖然」,真的跟天風證券似乎沒有關系。一般而言,券商研究報告後面都會附有大段的聲明,天風證券也是如此,關於責任的內容主要包括:該研究報告中的內容均來自於公開信息,分析師不能保證它的完整性和准確性、該研究報告內容不作為投資參考和買賣依據等等。

打個比喻,大哥吹著號角,打著旗幟,把兄弟們帶到山上,然後兄弟們一個個頭昏腦漲自己摔下去了,雖然傷筋動骨的,但似乎也不能找大哥賠償醫葯費。

但大哥放下身段,解釋一下為什麼號角吹得這么響,以至於吹昏了兄弟們的頭腦,兄弟們受點傷吃點苦,也認了,也值了。

全部評論

用戶5339439605
天風證券上市後除了坑投資人就沒干過好事
11-09 19:02

老妖吳端平含家鏟
看股價就明白天風能幹出什麼好事?吳端平大肆叫粉絲來接盤後跌至腳斬!
01-28 14:16

浪里紅鰭
所有研報都不能無腦跟風,特別是小公司。
01-28 13:07

專刊雪球專刊 特別版
雪球特別版——段永平投資問答錄(投資邏輯篇)
段永平:著名企業家,小霸王品牌締造者, 步步高創始人,vivo和OPPO 聯合創始人,網易丁磊生命中的貴人,拼多多黃崢的人生導師。他同時也是著名投資人,早期投資網易獲100倍以上回報,目前重倉茅台、蘋果等優質公司
查看專刊
大盤解析
午評
11-23
【中字頭股票再度拉升,滬指跌0.19%,深成指、創指跌1.05%;醫葯股掀跌停潮,眾生葯業等多股跌停;信創、教育、web3.0集體走低】 截止午盤,滬指跌0.19%,深成指跌1.05%,創業板指跌1.05%,兩市半日成交超5000億。個股跌多漲少,超3900股下跌。
盤前必讀
11-23
巴菲特再度減持比亞迪,已套現超百億;九安醫療再簽美國大單;公募REITs產品出現上市首日破發
收評
11-22
【滬指沖高回落漲0.13%,創業板指跌%;醫葯醫療股大幅走低,中字頭股票逆勢拉升】 三大指數漲跌不一,滬指沖高回落,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午後跌幅擴大,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漲0.13%,深證成指跌1.18%,創業板指跌1.83%;兩市個股跌多漲少,超3600隻個股下跌;兩市全天成交額超8800億,北向資金凈賣出7億。 盤面上看,醫葯醫葯股大幅走低,中葯、化學制葯、醫療器械、新冠檢測、醫葯商業、生物醫葯板塊集體回調,華森制葯、金花股份、方盛制葯跌停,佛慈制葯、以嶺葯業等多股大跌;太龍葯業逆勢走強,尾盤回封走出四連板,眾生葯業、豐原醫葯亦收漲。
熱門文章
雲蒙基金

雲蒙2122評
現在在雪球刷罵我的帖子看了都想笑,門薩一直搞不懂,我一不收割流量,二不睡粉,三勝率擺在這里,我的模式造假都造不了,無私在雪球奉獻知識成果,今年這個行情有多少人跟著我賺錢了?其中有幾個人知道感恩?又有幾個人在別人抹黑造謠時幫我說過話,都是人性罷了

門薩tiger413評
一個壞消息

豆瓜的投資筆記383評

大家好,我是東方,實盤第173天,杠桿爆倉虧損300萬而破產,又借30萬做短線三個月再虧光,賣了房子還了部分賬,湊20萬重頭再來,不打回來誓不罷休!
為啥那麼多傻燈兒老說我是模擬盤,模擬我就去搞個幾百幾千萬的大賬戶,至於20萬在這里折騰,我閑的么?今天就給你們截帶走A股字樣的截圖,睜大...

東方老A296評
中字頭異動可能是一個時代的開始,國家資本都在中字頭身上,市場資金很多但是一直都在炒小炒差。村長昨天說了要建立中國式的估值體系,千萬別不把村長當幹部。同時昨天封了天鵝股份$天鵝股份(SH603029)$ 的異常賬戶,這難道還不明顯嗎?中字頭里散戶少 實際可流通的籌碼更少,政策發力+資金捧場,...

劈石274評
不想多說

HIS1963252評
兩千五百億市值的四個標的,牧原股份,順豐控股,紫金礦業,恆瑞醫葯,如果配置的話,只選一個,買哪個?如果排序,順序是?如果淘汰一個,咔嚓誰?

山行229評
像一出鬧劇,妖里妖氣的。
從一個極端,直接到了另一個極端,
都是自己血汗錢,咋就都這么輕佻呢。
不讓題材炒作,就去do中字頭,那種恐懼又湧上心頭。
最大的受害者,也是最風光無限的醫葯,
割肉了醫美,虧5,這波醫葯行情一口沒吃到,挨了兩次毒打。
新能源 陰跌,但想...

三歲小怪獸227評
【看主力玩吧,一起埋了。還是一起活!】

股界小金星210評
今日中字頭、國資背景股票上漲,明面上原因是要建立中國特色估值體系,說白了,就是三年疫情,地方財政壓力大,需要拉升國有上市公司股價,好去質押融資,緩解財政壓力,還是政治經濟學那一套。但實際上,具有核心競爭力、持續優異經營業績才是高估值的基礎!不能亂了!類似於天鵝股份的強監管,本...

江南逐月202評

【908章】2022.11.22 收評 創指在做右側四重底的第三底 撐過去就是一路彩虹 今天沒操作 悄悄的蹲著別亂動

lweein201評
雲蒙致歉,基金凈值僅剩0.1元?

撬動一個地球180評
大家都在吃雲蒙基金這個大瓜,事情的發酵源於雲蒙發的帖子,坦然告訴大家,雲蒙基金當前的凈值已經比0.4還要低得多。一下子就驚呆了大家,投資幾年的基金凈值比0.4還要低得多,而且這個雲蒙可是妥妥的大V,在雪球有著40萬的粉絲之多。
我這里也說兩句,在我看來,這壓根就不算啥瓜。首先基金凈...

逆向思維巴幫主165評

$比亞迪(SZ002594)$ 今天和同事聊起買足彩,說今晚要買兩萬的阿根廷贏。問我買不?我說我從來不賭博。他說這想都不用想,送錢啊,阿根廷肯定贏啊。
我想說還記得上一屆德國對戰韓國,有一位觀眾買了三百萬德國贏,結果怎麼樣了。
這種感覺特別像玩短線的股民,我以前就是這種賭徒,還好回...

秦百萬qbw161評
媳婦骨折,最近無心創作,望見諒。

metalslime153評
要重新給低估的中字頭估值

荒島貳零152評
今天的行情太氣人了!但中字頭的大異動是釋放著14年牛市的前兆,還是有意為之的誘多行為?如果現在還不明白,務必把此貼看完。
今天漲跌幅不大,卻侮辱性極強,收盤後百萬也隨口而出了那三個最難聽的字!但行情真的有那麼不堪嗎?經過細節性的復盤後,得出了以下幾個結論。
1、中字頭的崛...

百萬打扮筆記151評

威奧

宇中追楓實盤145評

這是某個3.3億人口的發達國家的Covid感染以及疫苗分布百分比圖。
左邊是去年的情況,右邊是今年的情況。
最上面的紫色是未感染且未打疫苗的人群,現在只有2%了。
下面的橙色是打了疫苗,還未感染的人群,現在只有3.6%了。
所以老美未感染人群只有5.7%了,基本都感染過了。
再...

閃電考拉145評
剛才翻了幾個中字頭的, 挺佩服各位大佬的, PE看上去挺漂亮, 但再看看資產負債表,看看哪個債務, 再看看資產里的哪些存貨應收, 感覺都應該要破產才對, 我水平差, 膚淺的看法, 冒犯之處您別見怪啊.......

㈤ 股票連續跌停怎麼辦

1、穩定心態,抑制心中的恐慌。股票的連續跌停,對投資者的信心是個非常大的打擊。在信心逐步喪失的過程中,投資者會產生恐慌的情緒,甚至對該股票徹底絕望。因此,必須穩定住情緒。
2、正視該股票衡肢,並認真對該股票的基本面再次進行分析。需要認真分析股票年度報告。分析股票的利潤構成,看看股票的利潤輪攔含是否有做假的成分。也得分析股票的應收賬款,看看股票是否有巨額的壞賬沒有計提。
3、每天仔細閱讀相關的財經報道。在通常情況下,股票連續跌停基本上都有重大的利空消息。你也只有看到相關的財經報道報道出股票連續跌停的原因後,才能對股票連臘笑續跌停有清楚的認識。
4、當你對股票連續下跌的原因有了清楚的了解後,需要對股票的後市進行判斷。並果斷作出是否賣出的決定。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一旦你作出是否賣出股票的決定後,就應當嚴格執行,不能猶豫。不能因為一時的反彈或則下跌而改變自己的決定。

㈥ 仁和葯業罰單不斷 子孫公司不省心 楊文龍如何消逝大健康困惑

導 語

多年前,付笛聲夫婦的《知心愛人》成為大江神曲!一句「洗洗更 健康 」,也捧火了仁和葯業。

只是,老炮知名企業也有尷尬之時,尤其是在轉型升級的大時代。

業績不穩、罰單不斷、多元業務受阻不利,仁和葯業這是怎麼了?

作者:南傘

來源:首條 財經 ——首條研究院

亦或兒孫滿堂,亦或坑爹一族。這樣的痛並快樂,不止在家庭層面。

一場孫公司的負面消息,再次把仁和葯業拉入大眾視野。

日前,江西省葯品監督管理局發布行政處罰書,江西江制醫葯因銷售劣葯「克拉黴素分散片」被沒收違法所得約18.80萬元。

天眼查顯示,江制醫葯成立於2010年10月,注冊資本2000萬元,公司主營原料葯、硫酸小諾黴素、馬來酸原料等。為江西制葯有限公司85%的控股子公司,而前者又是仁和葯業持股54.91%的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這不是江制醫葯首次被罰。2016年以來,曾因生產銷售按劣葯論處的氨糖美辛腸溶片、硫酸小諾黴素注射液、硫酸亞鐵片、核黃素磷酸鈉注射液,被處罰9次,罰沒款累計24.76萬元。

罰單頻頻 為何這多不省心

尷尬的是,子公司也不讓仁和葯業省心。

2019年7月5日,江西省葯品監督管理局發布《葯品生產監督檢查及處理情況通報》)顯示,99家問題企業中,仁和葯業赫然在列。

根據《通報》,仁和葯業旗下多家子公司被查出存在一般缺陷。

其中,江西葯都樟樹制葯有限公司的片劑、硬膠囊劑、顆粒劑、丸劑(蜜丸、水蜜丸、濃縮丸、水丸、微丸、合劑)等檢查情況為存在一般缺陷13項。

江西銅鼓仁和制葯有限責任公司硬膠囊劑(A線、B線)、顆粒劑(A線、B線)、糖漿劑、合劑(含口服液)(含中葯前處理及提取)的檢查情況是存在一般缺陷16項。

這家銅鼓仁和制葯有限公司,此前就已榜上有名。

2019年年2月2日,根據上海市葯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2019年第1期葯品監督抽檢質量公告,仁和葯業旗下的江西銅鼓仁和制葯有限公司生產的3批次健兒清解液在「鑒別」一項不符合規定。

中國醫葯信息查詢平台顯示,健兒清解液是一款中成葯。由金銀花、菊花、連翹、山楂、苦杏仁、陳皮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消滯和胃的功效。用於咳嗽咽痛、食慾不振、脘腹脹滿。

據了解,「鑒別」項指的是根據該葯品某些理化或生物學特性所進行的葯物鑒別試驗,目的在於鑒定和研究葯品的真實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上海市葯監局要求相關企業根據風險暫停銷售使用、召回相關產品,並進行整改。

值得一提的是,上交所頒布的《上市公司行業信息披露指引第七號——醫葯製造》明確規定:「上市公司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及時披露,並說明對公司影響:國家葯品監管部門對公司葯品抽檢、GMP飛行檢查不合格。」

顯然,作為上市公司,仁和葯業上述表現的合規性值得考量。

拉開時間緯度,仁和葯業曾在2012年-2013年被連續爆出產品質量問題,深陷信任危機,品牌遭遇重創。

2012年4月,陳道明代言的可立克(002782)深陷毒膠囊事件;2012年12月,周傑倫代言的閃亮滴眼液被曝出含防腐劑;2013年1月,宋丹丹代言的兒童感冒葯優卡丹又被指出對兒童肝腎有毒。

2013年1月,北京一名孟醫生發了一條微博,「優卡丹和好娃娃小兒氨酚烷胺顆粒,已經被充分證明了對兒童的肝腎毒性,一歲內禁服,六歲內慎服。但是為什麼媒體還在播出他們的廣告,葯店也可以無阻礙購買。各位大V幫忙轉發吧,讓媒體撤除這種殘害兒童的廣告吧!」並@了宋丹丹、文章等名人。

這成為壓倒輿論的最後稻草,隨著孟醫生微博的發酵傳播,仁和葯業終於敗下陣來,其負責人表示這條微博帶給公司10億市值的損失。

以此來看,不論是食品還是葯品,安全永遠是一條鐵釘紅線。吃過暴虧的知名老企,顯然需有更多敬畏思考。

重銷售輕研發

在業內人士看來,產品屢次出現不合格與公司研發及產品質量監管投入少關系密切。

一直以來,營銷投入過大是醫葯業亂象的重要之源。

據2018年上半年已發布上醫葯生物類公司財務數據顯示,220家公司中,有20家公司的銷售費用率佔比超50%,24家公司銷售費用率在40%~50%,31家公司銷售費用率在30%~40%,35家公司銷售費用率在20%~30。銷售費突出問題可見一斑。

而仁和葯業,算是其中的典型。

公開資料顯示,仁和葯業旗下擁有優卡丹、可立克以及閃亮滴眼液等品牌。早期,仁和葯業使用快消品的營銷策略拉動銷量。

數據顯示,仁和葯業2004年開始規模型投放廣告,先後簽下付笛生、任靜、林心如等明星代言,公司營收從2004年的5億元增長到2011年的超過20億元。

一定意義上說,仁和葯業是通過成功的廣告營銷發家的。2008年之後的三年,仁和廣告費用支出均保持1億元以上,由此迎來了仁和葯業的黃金三年。股價也從2008年10月的5.8一路飆升至2010年6月的27.9。陳道明,周傑倫,宋丹丹,當時最具影響力的明星都為仁和葯業做加持。

目前,仁和葯業被認為是國內銷售能力最強的品牌OTC企業之一,較強的銷售能力仍為公司帶來不錯收益。

數據顯示,仁和葯業2016年營收為35.67億元,同比增長41.34%;2017年營收為38.44億元,同比增長7.76%;2018年前三季度營收33.36億元,同比增長22.88%。

不過,硬幣的另一面是,研發費用的明顯反比。

數據顯示,2015-2017年,仁和葯業銷售費用分別為3.73億元、4.87億元和6.19億元,各佔比當期營業收入的14.78%、13.65%和16.10%。而同期仁和葯業的研發費用費用分別為1243.82萬元、2764.76萬元和2764.92萬元,分別佔比當期營收0.49%、0.78%和0.71%。

這樣的研發投入,頗顯尷尬甚至是寒酸。

以中成葯企業的亞寶制葯為例,2015-2017年研發費用佔比為6%、8%和7%;片仔癀2015-2017年的研發費用占總營收的比例為2.68%、2.9%、1.88%。

北京中醫葯大學法律系醫葯衛生法學副教授鄧勇表示,重營銷輕研發容易導致企業對生產端的忽視,特別是對於產品質量監管與安全效用評價等方面的缺位。「企業在各環節對中葯材及產品的質量重視程度、能力把控、監管機制等在一定程度上成為產品是否合格的重要影響因素。」

風光的另一面

這種影響,也體現在關鍵的業績層面。

2012年和2013年,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大幅下滑,凈利分別下滑21%和24%,直到2014年才稍稍回暖。

不過,從仁和葯業發布的2019三季報看,前三季度實現營收35.55億元,同比增長6.54%,實現凈利4.4億元,同比增長11.94%。

乍一看去,營利雙增,是份不錯的成績單。但禁不住細品。

比如三季度單季看,仁和葯業營收11.03億元,同比增長2.93%,凈利1.16億元,同比下滑21.8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凈利潤1.06億元,同比減少28.16%。

再來看應收賬款。

三季報顯示,仁和葯業的應收賬款為7.44億元,同比增長101.66%

對此,仁和葯業表示,系銷售模式轉向終點合作客戶,銷售增加信用額度且授信到年終所致。

另一方面,其他應收賬款也達到3206.05萬元,同比增長245.31%,仁和葯業表示這是主預撥市場促銷推廣經費所致。

業內人士指出,其他應收款是衡量企業財報質量的指標之一。因這個項目易出現掛賬費用,企業如通過變通延遲入賬,可減少利潤指標壓力,從而達到粉飾業績、成長性,誤導投資者的目的。

此外,仁和葯業的建工程達到2400.72萬元,同比增長343.55%。

受此消息影響,截至10月30日收盤,仁和葯業報收6.56元/股,跌幅達3.67%。

截至11月11日收盤,仁和葯業的股價為每股6.25元,總市值僅77.4億元。放眼醫葯業,行業平均市值水平在145.1億元。

在230隻醫葯股票中,仁和葯業僅排99位,剛拔百強線。毛利率不方面,仁和葯業的毛利率不為41.78%,較低於行業平均水平的54.15%。

打折轉讓股權

面對此困境,仁和葯業也並非坐地被動。

幾個月前,仁和葯業發布公告稱,擬以6780萬元的價格向宏濟(珠海)企業連鎖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以下簡稱「宏濟珠海」)轉讓控股子公司仁和葯房網(北京)醫葯 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仁和葯房網」)15%股權。

據悉,仁和葯業原持有仁和葯房網60%股權。此次轉讓後,仁和葯業的持股比例降至45%,仍系第一大股東,但後者將不再納入合並報表范圍內。

蹊蹺的是,從溢價收購到打折轉讓,前後不過三年半時間。

仁和葯業亦坦承,此番轉讓仁和葯房網15%股權主要因經營不達預期,未達到戰略協同之目的。

據了解,仁和葯房網前身,系成立於2001年8月的北京京衛元華醫葯 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衛元華」)。2015年12月,仁和葯業宣布以2.77億元現金收購自然人徐吉平、李洪波所持有的京衛元華56%股權,同時以4944萬元現金對京衛元華進行增資。最終,仁和葯業以3.26億元取得京衛元華60%股權,並將其更名為「仁和葯房網」。

此後,在仁和葯業主導下,以仁和葯房網為投資主體,先後完成了對山西聖元堂、成都隆安堂大葯房等多家醫葯連鎖企業的並購。

數據顯示,2016―2017年度,仁和葯房網分別實現營收3.95億元、3.82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357.1萬元、430.38萬元。

好景不長,盡管去年仁和葯房網的銷售收入增長至5.79億元,利潤端卻出現了2351.17萬元的虧損額。

而2019年1―4月,其實現銷售收入1.56億元,虧損303.72萬元,情況依然沒有好轉。

事實上,2015年年底收購仁和葯房網時共確認了約2.94億元商譽。2018年,仁和葯業對仁和葯房計提1791.92萬元的商譽減值,賬面上仍留有約2.76億元商譽。

轉型受挫

不僅如此,與葯房網困局時間前後,仁和葯業彷彿迎來「水逆」期,幹啥都點兒背。

作為一家主營非處方葯(OTC)的葯企,仁和葯業旗下自產和OEM代理的品種眾多,擁有上千個產品批文。近些年,其通過重金砸廣告,打造了「可立克」「優卡丹」「婦炎潔」「閃亮滴眼液」等多個家喻戶曉的OTC品牌。

2014年,原國家食葯監總局發布了《互聯網食品葯品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網上售葯政策的松動迅速將醫葯電商推上風口。

另一個背景是,像很多傳統OTC葯企一樣,當時仁和葯業也面臨自身成熟的OTC品牌增長放緩問題,急於尋求破局之路。

於是,「互聯網+醫葯」讓仁和葯業看到了轉型機遇。2014年10月,實控人-楊文龍創立了叮當快葯,試水醫葯O2O。

值得注意的是,叮當快葯系在仁和葯業體外創立和運作,並未注入上市公司。

按照楊文龍的算盤,是要構建一個包括M2F、B2C、B2B以及O2O等模式在內的「叮當大 健康 生態圈」,拓展互聯網醫療全產業鏈。與此相配套的是一個高達39億元的定增募資方案。

2015年下半年,仁和葯業先以7212萬元收購了叮當醫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叮當醫葯」)60%股權,後又收購了仁和葯房網。兩者在楊文龍的「叮當大 健康 生態圈」里分別定位於B2B和B2C模式。仁和葯房網更是擔起整個體系信息管理樞紐的角色。

不過,理想太豐滿,投資者對此並不買賬。

39億元定增案經過多次修改調減金額後,仍慘遭夭折。

事實上,叮當醫葯在2016年營收1.12億元,虧損達5086萬元;2017年上半年營收2121萬元,虧損290萬元。在此之前的2016年,仁和葯業同樣將收購僅一年的廣東叮當醫葯、浙江叮當醫葯等公司的股權全部出售,這些公司亦均處於虧損狀態。

2017年年底,仁和葯業又准備折價,宣布以6636萬元將其折價轉回給原股東,虧損近600萬元,理由是「與仁和葯房網產生業務重疊,形成資源閑置,無法達到最初收購該企業股權的預期目標」。

而作為B2C業務的主要平台,仁和葯房網亦未能逃過被剝離出表命運。仁和葯房網的15%股權轉讓完成後,仁和葯業的合並報表范圍內已幾乎沒有醫葯電商資產。

李炎坦言「網售處方葯現在爭議比較大,政策端一直沒有松動,整個行業未來面臨很大的變數。大多數醫葯電商企業處於『燒錢』狀態,難言盈利。」

至此,楊文龍的「叮當大 健康 生態圈」一番折騰後就此腰折,轉型困境突現。

涉足工業大麻

連連受挫後,仁和葯業開始蹭起了新熱度,和起亞葯企一般,開展了工業大麻的布局。

根據仁和葯業此前披露的計劃,公司2019年將重塑仁和品牌,加強產品資源、線上渠道等工作;同時開發非葯產品研發上市,提高大 健康 業務領域市場佔有率等工作。

2019年4月,仁和葯業發布公告,與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政府、齊齊哈爾豐泰富齊工業大麻發展有限公司簽署《仁和園工業大麻綜合利用產業示範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內容包括支持仁和葯業工業大麻育種及良種商品化、規模種植、精深加工、產業應用研發等項目建設。

仁和葯業作為主要投資方,與其它合作方共同推進齊齊哈爾市仁和園工業大麻綜合利用產業示範項目建設,同時在齊齊哈爾注冊工業大麻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項目總投資10.8億元,還將於2019年5月啟動建設工業大麻種植示範基地,2019 年下半年啟動種業研發、工業大麻萃取項目等。

仁和葯業表示,公司本次擴展業務布局將有利於抓住產業發展機遇,進一步優化產品組合結構,有利於拓寬公司未來發展空間,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產生積極影響,符合公司的戰略發展方向,同時公司希望通過本次投資,為公司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

值得強調的是,近期,仁和葯業在互動平台透露了工業大麻事項的進展。9月2日,仁和葯業在深交所互動易上透露,公司工業大麻已陸續開展收割工作。

國際上將大麻植物中致幻成癮的毒性成分四氫大麻酚(THC)含量低於0.3%、不具備毒品利用價值的大麻品種類型稱為工業大麻,工業大麻在中國也稱為漢麻。

不難看出,仁和葯業正在將工業大麻作為轉型重要抓手。只是,這在一些投資者看來,並不利好。

事實上,已經有多個「涉麻」公司被問詢。

從順灝股份1月23日收到的深交所下發的問詢函開始,誠志股份、德展 健康 、龍津葯業、爾康制葯、紫鑫葯業、福安葯業、通化金馬、藍曉 科技 、諾普信、八菱 科技 等公司先後收到監管部門的問詢。

公安部禁毒局政策法規處處長李曉,在接受《中國禁毒報》采訪時曾說過:依據該國際公約和相關法律法規,目前我國除為獲取纖維質和種子的工業大麻外,其他用途的大麻植物均屬於管制范圍,必須得到主管部門的批准方可種植,且種植企業需按年度種植計劃進行種植,並定期報告種植情況。」

在 「上市公司工業大麻論壇」上,業內人士討論的結果是,工業大麻產業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對於國內工業大麻產業來說,政策是目前最大的風險。

與會代表介紹,在黑龍江,按其《禁毒條例》,工業大麻種植和CBD提取實施備案制,只要滿足備案條件即可生產,但一些基層政府對工業大麻產業非常謹慎,一些縣公安局收了備案材料後,口頭允許種植但不在備案證上蓋章。看到這種情況,一些正在建設CBD提取工廠的投資者叫停了設備采購,進入觀望狀態。從省級政府層面來看,沒有明確工業大麻產業的主管部門,也沒有明確的產業政策,不僅未對工業大麻產業的發展形成激勵氛圍,甚至因為政府部門間的不協調,CBD從黑龍江口岸出口都有難度。

即使我國最早允許工業大麻種植省份雲南,目前也沒有產業政策,沒有明確產業主管部門,只是公安部門按照禁毒規則來進行准入和規范性管理。同時,雲南一些基礎性標准也還沒構建好。如CBD產品沒有專業的檢測機構、明確的標准和檢測規范,延緩了新建CBD產能的投產。

以此來看,工業大麻目前面臨的產業政策仍不小。

楊文龍的困惑

這種進退兩難,似乎也困擾著當家人楊文龍的大 健康 之路。

表面上看,在轉向「工業大麻」後,公司收益或許有一定改善。

根據「仁和葯業」2019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在報告期內已經實現營收24.52億元,同比增長8.2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24億元,同比增長32.48%;基本每股收益為0.2614元,同比增長32.49%。

但實際上,對於對工業大麻醫用的未來,雲南省農科院的楊明教授則表示,做葯品和食品涉及評價問題——這個食品和葯是否是安全的?而我國目前在這些領域的科研部門的前期基礎研究有點跟不上,可以拿出的證據不多。

「是否能拿出有效證據,可能是能否進入食品葯品相關合法目錄的關鍵。」楊明說。

需要說明的是,經過前期大漲,工業大麻概念目前有所降溫,4月22日,工業大麻板塊整體下降2.67%,飄紅個股只有11隻,僅萊茵生物、諾普信兩只個股漲停, 前期打仗的福安葯業方盛制葯跌停,順灝股份、紫鑫葯業等大跌超過7%。

從這點來看,被仁和葯業當做新利潤增長點的工業大麻,未來仍迷茫。

此外,在多元化發展道路上,楊文龍也面臨著巨大競爭壓力。

2017年9月,仁和葯業投資億元的明月仁和礦泉水、營養水等項目,仁和葯業正式向礦泉水領域布局。2018年5月,仁和葯業擬投資1080萬元設立新公司,主要負責水資源研究開發與投資,相關 健康 產品、保健品開發等。2018年7月,仁和葯業又進入減肥葯市場,公司減肥葯產品奧利司他膠囊全國啟動會正式啟動。

專家表示,醫葯界不乏跨界快消的案例,但從目前來看包括中新葯業、以嶺葯業在內的眾多企業還沒出現成功案例。葯企原有的銷售渠道對快消業務實際幫助不大,渠道的重塑、品牌的推廣都成為仁和葯業進入快消領域面臨的問題。

以減肥葯領域為例,仁和葯業面臨來自碧生源、重慶華森制葯有限公司、中山萬漢制葯等企業的競爭。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以近期暴雷的金嗓子為例,輕易盲目的粗放跨界,往往會將企業拖入更大的困境。

㈦ 湖南方盛制葯股票為什麼光跌不漲

前期斷線漲幅超過50%,現在調整期。需要尋找支線支撐,望採納。

㈧ 方盛制葯為什麼停牌

可以上去它公司的公告了解一下,原因是籌劃的重大事項構成重大資產重組,鑒於該事項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為保證公平信息披露,維護殲擾投資者利益,避免造成氏扮旦公司股價異常波動,經公司申請,本公司股票已於2018年2月5日開市起臨時缺襲停牌。

㈨ 股票連續兩天跌停意味著什麼

連續跌停的原因:
1、當個股出現重大利空消息,比如,個股存在內幕交易、業績暴雷等等,這會引起市場上的投資者恐慌,拋出手中股票,從而導致個股出現連續跌停的情況。
2、當一些個股中的主力出貨,或者個股經過游資炒作之後,游資在上方進行出貨操作,也可能會導致個股持續跌停。
拓展資料
股票是股份發給股東證明其所入股份的一種有價證券,它可以作為買賣對象和抵押品,是資金市場主要的長期信用工具之一。
股票作為股東向入股,獲取收益的所有者憑證,持有它就擁有的一份資本所有權,成為的所有者之一,股東不僅有權按章程從領取股息和分享的經營紅利,還有權出席股東大會,選舉董事會,參與企業經營管理的決策。從而,股東的投資意願通過其行使股東參與權而得到實現。同時股東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和風險。
股票是一種永不償還的有價證券,股份不會對股票的持有者償還本金。一旦購入股票,就無權向股份要求退股,股東的資金只能通過股票的轉讓來收回,將股票所代表著的股東身份及其各種權益讓渡給受讓者,而其股價在轉讓時受到收益、前景、市場供求關系、經濟形勢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所以說,投資股票是有一定風險的。
股票的分類:
按股東所享有的權利,可分為普通股和優先股;
按票面是否標明持有者姓名,分為記名股票和不記名股票;
按股票票面是否記明入股金額,分為有面值股票和無面值股票;
按能否向股份贖回自己的財產,分為可贖回股票和不可贖回股票。
股票的性質:
股票是有價證券。股票是一種具有財產價值的證券,股票記載著股票種類、票面金額及代表的股份數,反映著股票的持有人對的權利。
股票是證權證券。股票表現的是股東的權利,任何人只要合法佔有股票,其就可以依法向行使權利,而且股票發生轉移時,股東的權益也即隨之轉移。
股票是要式證券。股票應當採取紙面形式或者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形式,其記載的內容和事項應當符合法律的規定。
股票是流通證券。股票可以在證券市場依法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