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股換手率超過40%後期走勢會如何
一般新股需要40%以上的換手率才能開板,IPO後,在高額利潤的帶動下,經銷商(熱錢)將千方百計盡快突破漲停。 不過,在沖刺市場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難。 主要原因是IPO初期,銀行家(熱錢)手中的籌碼非常有限,沒有辦法操作市場。 只有盡快沖破漲停,才能達到盈利的最終目的。
換手率40以上說明什麼呢?40%的換手率意味著當前該股的博弈非常激烈,多方和空方的籌碼大部分已經易手。 一般來說,40%的交易量發生在以下幾種情況:第一是出貨。 此時,個股已經上漲了一段時間,因此投資者套現利潤的願望會導致這種易手。 二是變強,即個股暴漲,然後回落,再漲。 第三,平倉或新股上市通常是主力資金運作的結果。 股票換手率的計算公式為:換手率=(交易量/一定時期流通股票總數)*100%,當日換手率發生變化。
反映市場交易活躍度的最重要技術指標之一是成交率。 股票換手率越高,股票的流動性越好,投資者的購買意願就越強。 如果該股票的換手率達到40%以上,則說明該股票目前非常活躍,該股票的成交量接近該股票市值的一半。 很少有股票的每日換手率超過 40%。 換手率高於40%,說明該股為熱門股。 該股票具有良好的流動性,可以輕松進出市場。 所有投資者都想購買股票。 它不會無法購買或出售。 它具有很強的流動性。
拓展資料:
周轉率是多少? 更好的是:大多數股票的每日換手率在 1% 到 25% 之間。 如果一隻股票的每日換手指數低於3%,則說明該股票不是很活躍,不受歡迎。 如果換手率在3%到7%之間,可以認為股票進入了較為活躍的狀態。 如果換手率在7%到10%之間,則可以認為該股一直處於股價走勢高度活躍的狀態,表明市場對該股的關注度較高。 股票周轉率並不是越高越好。 一般來說,如果換手率達到70%以上,或者超過股票歷史最高換手率,就可以視為死亡換手率。 當股票日有換手率時,下一個交易日就會出現兩個極端。
㈡ 換手率達到45%說明了什麼
確定主力在參與且人氣非常旺盛,這是什麼節奏,絕對是主力在拋貨的節奏啊,在吸籌階段都是悄咪咪比做賊還要謹慎,生怕有個風吹草動引起注意了。但是換手這么高是有相當在部分是主力在左手倒右手呢,他們的貨根本沒有出完呢,出完了根本不可能再進行左手倒右手了,你以為倒手沒有手續費啊,可能主力不在乎那一點手續費,但是風險特別大啊,萬一有人順勢把籌碼都拋給主力了,主力哭都沒有地方。
股票換手率也有人叫「股份周轉率」,通常是說在一定時間內,市場中股票轉手買賣的頻率,是反映股票流通性強弱的指標之一。換手率越大,表明交易活躍,人氣旺參與者眾;反之,交投清淡,觀望者眾。
舉個例子,以前有兩個人去菜市場趕集賣雞蛋,每個人手中都有10個雞蛋,一個雞蛋一塊錢,結果到了中午,一個雞蛋都沒有賣出去,於是兩個人商量,這樣下去不行,要想個辦法製造雞蛋火爆的場面。
於是兩個人協商相互買對方一個雞蛋,於是你一個,我一個,兩個人開始相互賣雞蛋,結果過了一會,兩個人手中各自還是10個雞蛋,雞蛋價格還是一塊錢,和剛開始沒有什麼變化,於是又想了一個辦法。
你兩塊錢賣給我一個雞蛋,我兩塊錢賣給你一個雞蛋,結果雞蛋漲價了,雖然兩個人手中各自還是10個雞蛋,但是估值敏模爛卻變成了20。
這就是你的十個雞蛋換給了我,我的10個雞蛋換給了你,100%的換了一次手,結果是總體估值從10塊變成了20,如果不全部換一遍,而是換其中幾個雞蛋呢?結果就出現了還手率的概橋漏念,股票市場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
大多數股票的每日換手率在1%~25%(不包括初上市的股票)。70%的股票的換手率在3%以下,3%就成為一種分界。
換手率排行榜是大資金進場運作的一個重要標志。只有大資金進場推動,股價才有可能大幅上升,股價的上漲永遠離不開資 金的推動,這是投資最起碼的炒股常識。
而45%的換手率往往出現自次新股中,表明中簽的投資者和上市後買入的投資者短期獲利出局,看好後市的投資者入場,換碼逗手比較充分的體現,但在股票不同的位置,都有不同的含義,投資者需要謹慎對待。
換手率好比湖面的水花,水花越大,水下的魚就越大;換手率越大,莊家就越大。 換手率=成交量/流通盤×100%。 換手率45%,在新股中屬於中位水平,在老股中屬於天量水平,要區別對待。 換手率45%,在老股上面出現,說明當天成交的股票數量佔了所有流通籌碼的45%,這一天的K線和成交量都是最重要的,對股票影響巨大,必須要拿來做研究, 不是主力在收集籌碼就是股票在換流通盤的主力。 根據天量換手率出現的位置,我們詳細談談。
一、新股開板後常見有天量換手率。
新股籌碼比較分散,想要做莊的主力,在新股打開漲停板後,持續激活市場交易,這個時候換手率通常很高,45%也就是中位數水平。
45%的換手率只能是其中中位水平。新股這么大的換手率,讓持股的散戶有一種感覺,大家都在交易賣出。主力在這個過程中,收集了很多籌碼。 還有些人不交出來籌碼,主力就開始向下縮量打壓。換手率由大變小的過程,也是股價由活躍變得死氣沉沉的過程,因為交易機會有限,再加上虧損,很多人最後都慢慢賣掉股票。
二、連續暴漲的股票。
1、連續暴漲的股票,到最後都有一個天量的換手率。只不過有些天量換手率出現後,股價就開始持續下跌,一路不回頭,這種天量換手率的結果,應該是擊鼓傳花到最後落在了散戶頭上。
從上圖可見,十大流通股東集體減持900萬股,散戶成了無辜的接盤俠。不過這裡麵包括了兩個大的散戶,估計他們解套要等到下次再有天量換手率的時候才能出來了。
2、有些股票則不然,天量換手率出現之後,股價繼續出現大漲,這種天量換手率的結果,應該是擊鼓傳花到最後落在了更大的主力頭上。
十大流通股東不但沒有減多少,還有新的股東在進。後市股價可見一斑!!!
三、連續暴跌後的股票。
1、股價暴跌,最後跌無可跌,跌停板自然打開,流通盤股東順勢就把所有的股票全部賣出。
2、新的力量介入撬開跌停板,買入股票,重新坐莊。
你會發現,在暴跌後的大量換手背後是十大流通股東幾乎全部換了一遍。
因此 高換手率背後必然是流通股東出現大變動 。
天量換手率預示著股票的流通盤股東重新洗牌,各路資金對股票籌碼展開廝殺,曲終人散的時候,有人滿載而歸揚長而去,有人苦守寂寞慢長等待,十大流通盤股東可不是那麼好當的,一旦找不到合適的出貨對象,只能等下一次天量換手才能出局,或者和小散戶整日廝殺。
那換手率達到了45%說明了什麼問題?
一、這只股票投機性很強,風險極高。
45%的換手率就是把流通盤45%的籌碼當天進行了一次多空轉換,這種籌碼兌換很可能是機構所為,但也可能是散戶接盤,如果這只股票前期已經經過一輪較大的漲幅,此時出現這種高換手就意味著股價可能出現大跌行情了。
但是在次新股中,這種換手率就很正常了,一般次新股前期流通盤子不大,交投就會活躍,易於被炒作,換手率就會高,一旦到了中後期解禁期來臨,次新股的換手也會慢慢歸於正常。
所以高換手往往在老股票中代表著個股近期炒作機會來臨,但是在漲幅較大後就是風險,在次新股中是很正常的行為。
二、換手率越大,場內籌碼越松動。
可以發現庄股的換手率一般都不太高,表現的很平穩,一旦高換手就是出貨的時期。游資每次拉升炒作時就需要通過不斷的接力增加籌碼換手來達到快速封板,這兩者操作風格是不同的,尤其是突破一些平台整理區間,都需要一定的換手量才能確認有效突破。
換手率越大,證明籌碼松動,場內基本都是投機者,一旦出現風吹草動這類股都很容易大漲或者大跌,只適合投機,就像次新股,一旦爆發上漲或者下跌都是連續性,直到換手率接近平穩。
總結:換手率達到45%就說明了此股的交易異常活躍,但也可以說此股往往是存在高風險,沒有機構控盤或者機構已經在兌現利潤,此時一旦股價在高位,往往都會面臨較大的調整。
在股票市場中,換手率高就表明多頭看空後期市場或是空頭看好後期市場。 換句話說, 換手率高只能證明對後節產生分歧。通俗一點講,就是大量持有這只股票的人看到利好消息的釋放或是企業基本面比較好,持有者不平倉;手中的股票看好後市,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換手率高也不能說明什麼問題?
例如,像恆瑞醫葯、愛爾眼科換手率才不到1%左右,但是,股價每天也是蹭蹭的往上漲,所以說,股價因是各種因素綜合條件下的漲幅。
那麼,首先我向大家介紹一下:股票中的換手率?
換手率作為衡量一隻股票活躍度的重要指標,其大小代表著在一定時間內上市公司股票流通性的強弱。
事實上,我個人覺得換手率應該結合其他的技術指標來預期我們對某一隻股票是看空還是看多?
所以,換手率說到底其實是對中小投資者心理預期了一個期限,換手率與股價走勢的結合可以對未來的股價做出一定的預測。
如,通常情況下,某隻股票的換手率突然放大,那麼我們根據量價關系也就可以看出換手率突然放大,也就伴隨著交易量增大,交易量增大也將對應著股票將在未來的交易日有所增長,那麼,之所以許多人看到這種放量消息之後,大量的建倉買入股價可能說也隨之上漲;反之,當某隻股票持續上漲一段時間後,換手率迅速上升,則能意味著獲利者套利。
我們根據換手率的計算公式:
很高的成交量,並不意味著很高的換手率,大盤股和高價股很容易出現較高的成交量,但考量其交投活躍度則需要藉助換手率來進行判斷。這就是換手率分析的重要意義。
所以, 在實戰操盤過程中,量價關系、換手率等綜合性的應用與股價走勢進行共同研判可以非常正確的判斷,逐利已經可能上漲力度,是及時判斷階段性買點和階段性賣點的非常重要的工具。
那麼,接下來,我就會大家詳細的解讀一下:當股票換手率達到45%以上,說明了什麼情況呢?
假如某隻股上市公司總股本為10,000股,而流通股本也是10,000股,而當某一天就出現4500股,出現了達成交易買賣,意思就是這個4500股已經通動過,佔比總流通股本的45%,所以股票市場就用換手率指標來統計統籌流動性高低。
換手率達到45%,也就說明這個股票有人氣,而且人氣率比較高,有人願意賣出,有人願意買入。
股票換手率達到45%,意味著這只股票的流通股有45%的比例被看空者賣出兌現了。但同時也有許多人看漲這只股票才會主動去買入,接手這個股票45%的籌碼,從這里可以說明這只股票看漲的人多,看跌的人也多,存在多空博弈的人多,多空博弈激烈。
那麼,在日常的股票投資實盤操作中,我們應該怎麼樣來用換手率,判斷個肷的投資價值? 我個人是這樣理解的:
如果發生在高位,尤其是在高位縮量,橫盤之後,很可能是主力出貨,如果發生在低位,尤其是通過第一個阻力區時,很可能是強庄積極進貨。
所以,對於換手率預判個股未來趨勢行情的發展是看漲?還是看跌?我們要根據其他的技術信號等進行綜合性因素的分析。
大部分績優股的換手率都是很低的。
這種搏傻階段就可能會出現兩個結果。
一種結果就是這只個股可能會成為妖股,像金力永磁這樣,換手率非常大,有游資進來了,又有游資出去了。不斷進出換手,導致股價不斷出現連續漲停板。這樣的妖股在A股經常會見到。基本上每個月都會有這樣的股票存在,說明A股進行這樣博弈的人還很多。
另一種結果可能就是這只個股要見頂了。大部分個股有可能會是這樣的情況。只有少數個股會成為妖股。換手率大到45%,應該換的都差不多換了,後面沒有游資來接力,股票也就見頂了。面對這樣的個股,最好還是少參與為好。
馬上要反轉了吧,量為價先,成交量的巨幅放大就意味著以前的老莊幾乎換了,這時候就要留意,不要套在高位了。
股票換手率=今日成交股數/總流通股數*100%。一般認為,換手率低說明成交低迷,沒有主力資金關照,股價自然也不可能出現大漲。換手率高則代表資金的青睞,交投活躍,股價經常會有一定的上漲。
但是換手率是有個度的,過度就屬於爆量了。爆量的個股,往往會出現沖高回落,但是這也不絕對。如果當天個股換手率達到45%,說明該股交投非常活躍,將近一半的籌碼進行了交換。
換手率高一般意味著股票流通性好,進出市場比較容易,不會出現想買買不到、想賣賣不出的現象,具有較強的變現能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換手率較高的股票,往往也是短線資金追逐的對象,投機性較強,股價起伏較大,風險也相對較大。
相對高位成交量突然放大,主力派發的意願是很明顯的,然而,在高位放出量來也不是容易的事兒,一般伴隨有一些利好出台時,才會放出成交量,主力才能順利完成派發,這種例子是很多的。但是,如果想對高位的放量,比如連續2-4天換手率在40-50%左右的個股,也就是說這幾天完成了100%以上的換手,而這個時候股價還能維持想對高位,那麼如果再度啟動,則是非常好的介入良機!
總之,不能單純認為換手率高就是好還是不好,也不能死板認為底部高換手率一定是吸籌,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換手率,指在一定時間內市場中股票轉手買賣的頻率,是反映股票流通性強弱的指標。而換手率達到了45%說明了什麼?說明了這段時間內股票轉手買賣的頻率高,流通性強,拋售股票與投資股票的投資者意願都是十分強烈。
對題主這個問題,金老師分為兩部分回答:
1、換手率高達45%,通常會出現在新股。
新股的換手率一般都很高,10%、20%的換手率水平很是常見,對於換手率達到45%的水平也是不難看到。對於新股而言,這些年往往有兩種情況,一種向上,還有一種向下,沒有特殊的意義存在。只能說明新的投資者進入,而獲利了結的投資者離開。
對於新股、次新股的炒股方式,很多投資者都會在於換手率,認為換手率高的股有重要作用,特別會疊加一些技術指標增加成功率。但,就金老師看來,次新股的炒股方式對換手率並沒有直接增加成功率。一些新股打開漲停板以後,確實存在換手率高且未來股票價格繼續上漲。但是,也有換手率高且未來股票價格不漲的情況。
所以,要說換手率高達45%對新股而言很重要,金老師並不以為然。
2、對於換手率,沒有必要過分解讀。
對於一些非新股、次新股的上市公司股票而言,十幾年的炒股經驗告訴我,無需過度解讀,沒有太大的意義。短線投資者會樂於研究換手率,認為可以尋出短庄、中庄甚至是長莊主力自己的意圖,但金老師這么多年的認知,認為這種尋找還不如不尋找,尋找出來反而讓自己的意識限制,從而做出錯誤的判斷。
換手率,投資者可以理解為階段流通性的熱度,想買想賣的意願情況。但是,短期的影響並不能改變上市公司實際價值。而股票的價值才是長期影響價格的根本,換手率可能短期影響股票價格,長期並不會,就算是短期因為換手率能實現盈利,但也可能出現虧損。過分解讀換手率,並不能提高投資成功率,反而研究上市公司價值才是根本。
總結:換手率達到45%,說明一家公司股票的流動性很強,但無需過度解讀。就投資者而言,應當更加註重上市公司價值而不是換手率。
換手率 是評價股票活躍性的一項指標之一。換手率越高,活躍性越大。具體計算方式是這樣:
換手率 =某一段時期內的成交量/發行總股數×100%
換手率也是有時間概念的,比如日換手率、月換手率和年換手率。
不過我們一般指的是日換手率。
如果換手率高達45%,說明這支股票的活躍性非常高了。我們要知道,A股市場是採取的T+1交易制度。也就是說,買進的股票,不可能當天賣掉。換手率超過45%,也就是說這支股票一天就有45%的股份易主了。
這是一種非常活躍的表現,有這么以下幾點意義。
第一,說明人們的購買這支股票的意願非常強烈,有可能出現黑馬。
第二,說明這支股票的流通性好,短期資金願意追逐。
第三,說明有的資金介入收購這些股票,股價有可能會持續上揚。
第四,可能是莊家倒手股票,製造活躍氣氛,吸引資金介入。
正常來講,大盤股的換手率一般不會高,多數是在3%以下交易穩定。中石油、中國人壽、工商銀行、中信銀行等這些股票上一個交易日換手率都不足0.1%。
按照技術劃分,換手率在3%~7%,叫做相對活躍股;換手率在7%~10%,屬於高度活躍股;快速率10%~15%,屬於莊家密切操作股;換手率超過15%,且連續多日,很有可能出現黑馬股。
總體來看,出現45%以上換手率的概率並不高。一般來講交易越活躍,內含風險越大,既是一種投資機會,也是有虧本的風險。
㈢ 換手率高於50第二天會漲嗎
不一定,換手率高低不能決定股票的漲跌。
1.高換手率和低換手率不能決定股票的漲跌,高換手率和低換手率只能代表股票的活動,換手率高於50表示股票換手率較高,高換手率代表股票的流動性,投資者的購買意願較高,如果股票換手率較低,因此代表股票流動性較差,投資者購買意願較低。如果一隻股票易手超過50次,它不一定會在第二天上漲,因為影響它的因素很多,而不僅僅是一個。
2.如果周轉率很高,則可能是買方或賣方,其方向相反,結果完全不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首先,除了高周轉率之外,還需要對賣方或買方進行進一步的分析。需要更多關於可能交易和資本流入的詳細信息以察襪神協助確認。如果買方大於賣方,則第二天上漲的概率更大;相反,如果賣方大於賣方,則第二天的下跌概率更大。那麼,高周轉率可能是銀行家們使用的主力軍或方法,需要注意公司的基本面分析,必須有基本面支持,比如良好的財務狀況、公司穩定的業務發展、充裕的資金流,否則很可能成為韭菜生產商或韭菜生產商的主力軍。
3.成交率高於50不是一個標准,有不同的情況散戶或熱錢在短期內,在區間內,成交頻繁,但並不代表第二天就會上漲,第二天的直接動力就是大量買入不斷買入,影響股價的能力約為市值資本化的5%。最後,股價上漲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要好塵綜合分析,不要盲目追高。
拓展資料:當一隻股票的換手率很高時,該股票的交易量就比較大。如果股票交易量很大,投資者買賣股票非常方便。只有流動性股票才能使投資者交易股票變得容易。股票的成交量與股票的價格走勢有一定的關系。當股票的換手率敗虧突然上升時,大量投資者購買股票,股票價格在一定時期內上漲。
㈣ 換手率達到45%說明了什麼
股票換手率通常是被用來反映一隻股票活躍程度的指標,也就是換手率表明了在該只股票中主動性參與買賣的投資者情況。
一般來說,股票的換手率高就說明了這只股票主動性參與買賣的人多,活躍程度比較高;反之,該股的換手率低,說明這只股票主動性參與買賣的人很少,活躍程度比較低。
但是如果換進去的大部分是不明所以的散戶,那麼很有可能未來這只股票是看跌的。一般情況下,換手率過高將影響後期股票的走勢,而且大部分都是下跌的趨勢。
換手率一般情況下30%只能屬於正常范圍,未來還是有上漲的可能的;但是換手率高於30%就很危險了,未來能夠走高的概率相對來說比較低。
㈤ 新股換手率超過40%後期走勢會如何
1、如果股票換手率達到40%以上,說明這只股票當前的交投非常活躍,股票的成交額已經接近於這只股票市值的一半了。日換手達到40%以上的股票是比較少見的。40%的換手意味著現在這個股票發生了激烈的博弈,多空雙方大部分的籌碼都進行了換手。
2、一般發生40%換手的情況有以下:第一是出貨,此時的個股已經上漲了一段時間,所以投資者獲利兌現的慾望會造成這種換手。第二是換庄,即個股大漲之後又回調然後再度大漲。在股市中,大部分股票的日均交換率不會超過5%,藍籌股這樣的股票交換率更小,所以股票交換率變成了40%,這意味著當天的市場發生了比較急劇的變化。內部的投資者考慮出局,外部的投資者則照單全收,所以接下來股票會發生變盤。如果是外部接貨的投資者以中小散戶為主,那麼後期該股有可能會跌。
3、換手率也稱「周轉率」,指在一定時間內市場中股票轉手買賣的頻率,是反映股票流通性強弱的指標之一。換手通俗的說就是商品從一個人手裡買入或者是賣出到另一個人手中而進行的等價交易,這樣不難理解到,股票換手率就是指在有限時間內市場中股票轉手買賣的頻率,是反映股票是否存在強或弱的流通性指標。
股票換手率可以這樣計算:換手率=(成交量/當時的流通股股數)×100%
4、股票的高換手率,也就意味著這個股票的流動性不錯;反之,如果換手率低的話,就意味著這只股票的流動性是很差的,大多數人就會忽略它,成交不活躍。例如大盤銀行股就不怎麼受人們關注,因為機構集中掌控了股權,能夠實際在外參與交易的籌碼數量很低,普遍不會比1%高。從整個市場來看呢,換手率能達到3%的股票大概只有10%-15%,因此呢,3%成為了衡量股票活躍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