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加息對股市有何影響
美聯儲加息是指聯邦儲備系統管理委員會在華盛頓召開議息會議後,決定貨幣政策的調整,上調聯邦基金利率。
簡單的說,加息是一種緊縮型貨幣政策,美聯儲通過加息來應對當前的經濟。一般加息可以提高銀行利息,從而減少貨幣供應量,美元會升值。另外,一加息提高的美元匯率對經濟會有影響,比如,美元升值以後,黃金價格會下跌,大家更願意持有美元;其他國家的貨幣會貶值等。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美國聯邦儲備系統,即美聯儲,是美國的一家私有中央銀行 [15] ,負責履行美國的中央銀行的職責。這個系統是根據《聯邦儲備法》(Federal Reserve Act)於1913年12月23日成立的。美聯儲的核心管理機構是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 [1]
美國聯余侍邦儲備系統由位於華羨唯盛頓特區的聯邦儲備委員會和12家分布全國主要城市的地區性的聯邦儲備銀行組成。傑羅姆·鮑威爾為現任美聯儲最高長官(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作為美國的中央銀行,美聯儲從美國國會獲得權力,行使制定貨幣政策和對美國金融機構進行監管等職責。
美聯儲是美國聯邦債務的最大持有者, [17] 對股東構成嚴守秘密, [16] 兄毀培 2020年,美聯儲凈利潤達888億美元
B. 華盛頓互助銀行為什麼會倒閉
核心提示:由於美國政府7000億救援計劃仍未能在國會達成一致,全美最大的儲蓄貸款銀行--華盛頓互助銀行不堪重負,已於當地時間26日被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查封、接管。它的倒閉成為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樁銀行倒閉案。
中新網9月26日電 美國儲蓄管理局(OTS)25日宣布,由於判斷客戶存款持續流出而難於繼續維持業務,已勒令主要開展房貸業務的華盛頓互惠銀行停止營業。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該銀行資產規模為3070億美元,因此成為了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銀行倒閉。
一度接管其業務的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決定以19億美元的價格,將該行銀行業務出售給摩根大通公司。
華盛頓互惠銀行是全美最大的儲蓄金融機構,客戶存款運用於住房貸款的比例較大,並曾積極推出以住房與商業房地產進行貸款抵押的債權商品。因此,隨著次貸危機日趨嚴重,該行的經營狀況不斷惡化。為增強資本,該行曾於今年4月宣布大規模增資。
然而9月中旬以來,隨著美國證券巨頭雷曼兄弟宣布破產及兩家政府系統房貸機構資金運轉不靈問題浮出水面,該銀行被取出的存款金額高達167億美元。25日,該行股票的收盤價報收於1.69美元,跌破2美元大關,較前一交易日暴跌約25%,遂開始尋找買家,但終因資金流出速度過快而被迫停業。
中國網9月26日電 自美聯社的最新消息,由於美國政府7000億救援計劃仍未能在國會達成一致,全美最大的儲蓄及貸款銀行--總部位於西雅圖的華盛頓互助銀行(Washington Mutual Inc.)不堪重負,已於當地時間星期四(26日)被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查封、接管。
華盛頓互助銀行設立於1889年,涉及資產3070億美金,它的倒閉成為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樁銀行倒閉案。
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將尋求出售華盛頓互助銀行1300億美元存款基本額,其中一部分將被售予摩根大通公司(JPMorgan Chase & Co.)。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已宣布公開增發80億美元新股,同時宣布將收購華盛頓互助銀行全部儲蓄資產。
華盛頓互助銀行由於不堪承受慘重抵押貸款損失,此前曾決定求售,並委託高盛集團及摩根士丹利為其尋買家,美國政府也竭力撮合,曾經的潛在買家包括花旗集團、匯豐控股、摩根大通,以及富國銀行等。但是由於金融危機日益慘烈,華盛頓互助銀行最終依舊難逃倒閉命運。
華盛頓互助銀行的倒閉,使得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暫時轉危為安。否則,如果為華盛頓互助銀行的巨額儲蓄提供保險,將會危及整個聯邦儲蓄保險基金。出手華盛頓互助銀行已經是摩根大通在此次金融危機中的第二次出手,上一次,摩根大通接手了貝爾斯登。(
C. 美聯儲,美國聯邦儲備銀行,是國家性質的還是私人性質的私有銀行。
美國聯邦儲備銀行是私營區域性金融機構。美國聯邦儲備系統簡稱為美聯儲,負責履行美國的中央銀行的職責。
全美國劃分為12個聯邦儲備區,每區設立一跡伍跡家聯邦儲備銀行並以所在城市命名。
聯邦儲備系統由位於華盛頓特區的聯邦儲備委員會和12家分布全國主要城市的地區性的聯邦儲備銀姿並行組成。作為美國的中央銀行,美聯儲從美橘皮國國會獲得權力,行使制定貨幣政策和對美國金融機構進行監管等職責。
(3)華盛頓聯邦儲蓄的股票價格擴展閱讀:
3家最大的聯邦儲備銀行分別是紐約、芝加哥和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他們共控制了聯邦儲備體系50%以上的資產(貼現貸款、證_及其他資產)。其中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擁有整個體系大約1/4的資產,是最重要的聯邦儲備銀行。
各聯邦儲備銀行都是准公共機構(部分私有、部分政府所有),他們的股東來自聯邦儲備體系在各區的成員私人商業銀行。這些成員銀行購買本區聯邦儲備銀行的股票(成員資格要求),法律規定這些股票每年支付的股利不超過6%。
D. 美聯銀行的收購事件
受席捲全球的美國次貸危機影響,深陷困境。美國花旗集團於美國東部時間2008年9月29日宣布,已在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FDIC)的協助下與原美國第四大商業銀行美聯銀行達成原則性收購協議,同意以21.6億美元股票收購美聯的銀行業務,包含承受美聯530億美元負債。美聯銀行則會繼續擁有它於2007年收購的經紀公司AG Edwards、以及共同基金Evergreen。
據悉,花旗集團收購美聯銀行的協議已經得到雙方董事會的批准,不過最終協議還需要美聯銀行股東會表決,其表決的最後期限是2008年12月31日。
北京時間二零零八年十月三日晚消息,富國銀行(Wells Fargo(WFC)和美聯銀行(Wachovia)(WB)宣布就150億美元並購計劃達成協議。這起並購案讓市場清晰地看到了富國銀行強大的經濟實力及其擴大公司在美國東部業務范圍的決心。
這一大膽動作使得美聯銀行和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C)之間的交易落空。上周一,花旗表示同意收購美聯銀行的銀行和抵押貸款業務。在這一由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促成的交易當中,花旗同意以21億美元的股票收購美聯上述部門。美聯銀行也表示已與花旗進行了聯邦儲蓄保險公司監督下的談判,交易有望得到美國政府的援助。
富國銀行宣布准備,准備按照0.1991比1的比例交換美聯銀行股票。
以富國銀行周四收盤價35.16美元計算,本次對美聯銀行的收購出價相當於每股7美元,而周四,美聯銀行收盤時的股價為3.91美元。
美聯銀行首席執行官羅伯特-斯蒂爾(Robert Steel)表示,與富國銀行合並不需要政府支持,這有助於公司保持完整,更能體現美聯銀行作為一家完整公司的價值。
根據熟悉內情的人士提供的消息,花旗集團高層對這一消息表示遺憾。據悉,富國銀行是在得悉花旗集團的收購計劃後才加入對美聯銀行的追求的。
另外,花旗集團的收購條款當中不包含違約金,否則美聯銀行要為中斷與花旗合作付出沉重代價。
總部設在舊金山的富國銀行是美國最大的抵押貸款保險公司機構之一,由於沒有接手那些將自己的同行和其他金融服務公司拖垮的高風險貸款業務,該公司在房地產市場崩潰以及接踵而至的信貸危機當中躲過一劫。
富國銀行宣布,准備以100億美元的代價將美聯銀行的問題資產轉移至自己的資產負債表上,同時發行200億美元證券以改善自己的資產負債表狀況。
美聯銀行宣布其董事會已經在周四晚間批准了富國銀行的收購提議。 截至美東時間上午9:50(北京時間晚上9:50),美聯銀行飆升2.97美元,至6.88美元,漲幅76%;富國銀行大漲3.27美元,至38.43美元,漲幅9.3%;而花旗集團重創2.81美元,至19.69美元,跌幅12.6%。
FDIC幫助
美聯銀行和富國銀行指出,與稍早前華盛頓互惠(Washington Mutual)(WAMUQ)與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 Co.)(JPM)合並案不同的是,他們之間的合並不是在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的撮合下進行的。
富國銀行對美聯銀行的收購顯然對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有利,因為這樣一來,後者就不用再為花旗因承擔美聯銀行3120億美元問題資產而遭受的損失提供保護了。在這些數額龐大的問題資產當中,有美聯銀行在2006年房市繁榮期收購Golden West Financial時接收的超過1000億美元的選擇性浮動利率抵押貸款。
交易完成後,富國銀行將得到美聯銀行4480億美元銀行存款。這筆存款將成為其穩定的資金來源。
該銀行宣布,兩公司合並後,其業務范圍將遍及美國39個州的10,761個區域。
在這起交易當中,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富國銀行將以公平值計算美聯銀行不良資產,這具有兩個方面的 首先,它表明富國銀行的資產狀況非常穩健,能夠應付收購美聯後必須進行的資產減記;其次,它對贊成按市值計價規則的從業者和監管人員投出了信任的一票。
該公司宣布,「我們預計可能發生100億美元左右的並購和整合開支。為了保證良好的資本狀況,我們計劃發行200億美元證券,其中主要是普通股。」
聯邦反壟斷監管機構2008年10月10日批准富國銀行以117億美元價格收購美聯銀行,為歷時一周的美聯銀行收購爭奪戰蓋棺定論。
富國銀行的收購計劃,在花旗集團退出競購後一天內便迅速獲批。9日晚些時候,花旗集團因在如何分割美聯業務上未與富國銀行達成一致而宣布退出收購談判。當天,富國銀行稱將繼續推進收購進程,並計劃在第四季度未完成交易。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在10日公布的一份「提早結束」反壟斷審查的交易名單中把該交易包括其中。「提早結束」表示,該委員會或司法部門在反壟斷法規定的30天審查期結束之前便完成了審查。
目前,該收購交易還有待美聯銀行股東的一致通過。
據花旗集團提供給法庭的文件顯示,上月26日,美聯銀行儲戶從該行取走50億美元儲蓄存款。當天美聯銀行首席執行官鮑勃·斯蒂爾約見花旗集團首席執行官維克拉姆·潘迪特商談收購事宜。
9月29日,花旗集團宣布已在聯邦儲蓄保險公司的協助下與美聯銀行達成原則性收購協議,同意以21.6億美元收購美聯的銀行業務。但本月3日富國銀行突然介入,宣布美聯銀行董事會已同意富國提出的以117億美元收購全部美聯銀行的方案。花旗集團以同美聯銀行的排他性收購協議遭非法終止為由,計劃向法庭提交訴訟,索賠最高600億美元。 那年夏天貝爾到任後,她才發現聯邦儲蓄保險公司是一個漏洞百出的機構。她說:「這么久以來竟然沒有一家銀行倒閉。我們那時還在所謂的銀行業黃金時期,監管措施不受歡迎,而向來被認為是嚴厲監管者的聯邦儲蓄保險公司更是處境艱難。」公司的預算被大幅削減,員工被辭退,士氣低落。在任的第一年,除了和亨利·鮑爾森有過長達十秒鍾的握手以外,她從來沒有和鮑爾森說過一句話。
但是,聯邦儲蓄保險公司開始在次級貸款問題上回歸管理本位,雖然當時還沒有其他的監管機構這樣做。到了2006年,次貸金融行業開始跨入雷區,給任何想貸款的人發放貸款,但是這些貸款很多是欺詐性的,帶有隱藏性收費和不平等條款。大多數次級貸款帶有可調節的利率,一開始非常低,但是幾年之後會突然高得嚇人,使許多擁有房產的人無法支付月付房貸。而貸方則毫不在乎,因為他們把貸款賣給了華爾街金融機構,華爾街的金融機構再把這些打包到抵押保證債券中,再賣給投資者。
控制次級貸款泛濫本應是擁有消費者部門的美聯儲的職責。但是當時的美聯儲主席艾倫·格林斯潘非常討厭過分監管市場,對控制次貸一點兒也不感興趣。還有其他的銀行監管機構,比如監管全國性銀行的美國金融管理局,以及負責監管儲蓄和貸款業務的美國儲蓄機構監理局,本來也應該對此作出反應。但是他們對這個日漸嚴重的問題的回應,好的時候是不冷不熱,壞的時候簡直是充滿敵意。(美國金融管理局實際上利用了自身的聯邦權力,來阻止地方控制次貸泛濫的努力。)到貝爾進入聯邦儲蓄保險公司的時候,金融管理局已經用了一年去為監管的銀行制訂「自願執行的次貸指導條例」,但還是沒有正式頒布這個條例。
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在這一片混亂中站了出來。貝爾十分了解這個條例,因為她在財政部任職的時候曾經努力使次貸貸方同意停止他們最壞的放貸行為,但是沒有成功過,那時候這個產業還遠沒有現在這么大。她發現,情況正在急劇惡化。貝爾指導聯邦儲蓄保險公司花大價錢買了一個昂貴的資料庫,裡面列出了所有華爾街賣給投資者的包含在抵押保證債券中的次級貸款。她為自己所見到的結果所震驚了。「突然大幅調高貸款利率、濫用提前預付罰金等,這些我們在2001和2002年認為是掠奪性的做法,現在卻變成了主流行為。」她說。
到了2007年春的時候,她開始和金融業高管們會談,敦促他們提高貸款門檻,優化貸款結構也就是修正貸款泛濫這樣當房地產泡沫破裂、大量貸款無法償還的時候,人們才不至於失去他們的房產。「這很正常,」她對我說,「調整結構是銀行業可以隨意支配的工具之一。」
她從這些會談中看出的一點:抵押貸款服務商一般都是大銀行的業務分支,大多數情況下,修改為擁有貸款債券的投資者安排的貸款,是他們擁有的法律權力。但是他們卻沒有這個動力。在施加了壓力之後,貝爾覺得自己已經使他們做出了必定會履行的承諾。
她還迫使美國金融管理局頒布了次貸指導條例,雖然這個條例只能起到微弱的改善作用。絕大多數的次級貸款是由監管下的銀行系統之外的金融機構發放的,根本不在美國金融管理局和聯邦儲蓄保險公司的管轄范圍之內。但是這些非銀行機構自身的融資卻依靠被監管的銀行。為了監管這些不受監管的借貸方,貝爾想到了一個主意:用官方頒布的次貸指導條例監管任何依靠聯邦管制的銀行來融資的公司。她說:「那些銀行簡直是拼盡全力和我們對著干。」結果她敗了。
同時,貝爾還在銀行業的另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上打一場後衛戰。針對所謂的最低資本要求,也就是銀行必須持有的一定金額的資金,以抵禦損失。銀行總是希望他們的資本要求越低越好,這樣他們就可以冒更大的風險,而這將帶來更多的收益,更能給高管帶來更多的分紅。2004年的時候,一個叫巴塞爾銀行監理委員會的國際機構公布了新的條例,允許銀行以風險資本比例為基礎來調整最低資本金額,也就是說,如果資本的風險低,那麼最低資本限額也相應地降低。(後來事實證明,三A級別的充斥了大量的不良次級貸款的抵押債券其實在巴塞爾框架下也被認為是低風險的。這就是為什麼在危機之前的幾年裡會有那麼多銀行大量買入這些證券組合。)更糟的是,巴塞爾框架II協議允許銀行以自己的風險評估模型來評估自己的資產。
大多數歐洲國家很快就接受了巴塞爾框架II協議。美聯儲也非常希望這么做,美國金融管理局也是。但是聯邦儲蓄保險公司卻擔心,降低資金標准、讓銀行自己選擇風險評估模型會增加銀行破產的風險,所以反對執行巴塞爾框架II協議。這和貝爾自身的直覺簡直是天作之合,她一到任就成了這些新條例的頭號反對者。其他監管機構不高興了,尤其是美聯儲,一直催促她簽署同意;這並不需要聯邦儲蓄保險公司的同意,但是所有銀行監管機構聯合執行重大政策變革卻是在政治上極為重要的。而貝爾承認,他們並沒有這么做,「我們一直在拖延時間」。她拖延了很久,以至於直到金融危機降臨美國的時候,巴塞爾框架II協議還根本沒有執行。
拖延時間並不是那種能贏得贊賞甚至引起注意的政治策略,但是我一直認為,貝爾反對執行巴塞爾框架II協議,是金融危機時拯救金融系統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這一舉措的重要性很少為人所知。歐洲銀行業因為缺少足夠的保底資金,在危機的打擊中幾乎崩潰。愛爾蘭、冰島這些國家的大銀行紛紛倒閉,德國撥出了幾千億美元來支撐本國的銀行。即使在危機之後的今天,歐洲銀行的狀況也比美國銀行要糟很多。美國銀行的資金也不充足,但是總比歐洲的同行要多得多。盡管當時也有許多問題,但是今天,美國銀行的狀況已經好了很多。
到了2007年夏,次貸危機泡沫破裂。不出貝爾所料,次級貸款的拖欠率急劇上升。預想未來,不難看出2006和2007年年初發放的那些可調節利率的貸款肯定會在一兩年之內提高利率。在泡沫沒有破裂的時候,房產價格一路上漲,房產擁有者還可以重新募集資金來抵消提高利率的影響。但是現在這條路行不通了。數以萬計的美國人再也無法按期支付貸款,於是災難降臨了。但是,似乎只有聯邦儲蓄保險公司把可能到來的災難當回事,並且對後果抱有警惕。而鮑爾森和伯南克則堅持說,次貸泡沫破裂帶來的破壞效應將會得到「遏制」,這是他們常用的說辭。
E. 美聯儲加息對a股影響
美聯儲加息對股市最直接的影響是增加資金成本, 投資者之所以進入股市投資,就是因為股市有帶來超過 銀行 利息的盈利機會,資金進入股市無疑比存銀行風險大,理論上來說,如果銀行利息足夠高,沒有資金願意去股市。 美聯儲加息,不但增加在股市資金的成本(利息越高,成本越大), 同時也減少了資金進入股市的願望。
【拓展資料】
美國聯邦儲備系統,即美聯儲,是美國一家私有的中央銀行。美聯儲是美國聯邦債務的最大持有者,對股東構成嚴守秘密,負責履行美國的中央銀行的職責。這個系統是根據《聯邦儲備法》(Federal Reserve Act)於1913年12月23日成立的。美聯儲的核心管理機構是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
美國聯邦儲備系統由位於華盛頓特區的聯邦儲備委員會和12家分布全國主要城市的地區性的聯邦儲備銀行組成。傑羅姆·鮑威爾為現任美聯儲最高長官(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作為美國的中央銀枯如舉行,美聯儲從美國國會獲得權力,行使制定貨幣政策和對美國金融機構進行監管等職責。
人事制度:
美聯儲貨幣政策的最高決策機構包括聯邦儲備局的7名執行委員(Members of the Board of Governors)和12名聯邦儲備銀行的主席(President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s)。美聯儲最重要的貨幣政策被稱作公開市場操作,日常說的美聯儲公開市場會議(或者議息會議)就是為制定這個政策而召開的。公開市場政策由華盛頓的聯邦儲備局和各個地區的聯邦儲備銀行共同制定。美聯儲的12個聯邦儲備銀行是相對獨立的機構,比如聯邦儲備銀行的主席可以擔任公開市場委員會的委員,在擔任委員期間,聯邦儲備銀行的主席與聯邦儲備局主席、聯邦儲備局的其他委員擁沒碧有同等的投票權。
聯邦儲備局的7名執行委員由主席、副主席及其他5位委員組成。這7名執行委員必須全部由總統提名,經過國會確認後才能上橡州任。每個執行委員的任期為14年,到任後不能連任,注意這里的14年任期指的是執行委員的任期,和美聯儲主席任期並不是一個概念。執行委員上任後,總統沒有權利罷免這些委員。如果需要罷免他們,必須有國會2/3的成員投票通過才可以。
同時,《聯邦儲備法案》規定這7名執行委員的任期需要間隔兩年。比如:如果第一個委員的任期從2012年開始,那麼第二個委員的任期從2014年開始,第三個委員的任期從2016年開始,依此類推。因此在美國總統4年的任期內最多隻有兩個執行委員的任期結束,需要由總統決定新人選是誰。美聯儲這種任期安排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總統對委員會的控制能力。聯邦儲備局的執行委員可以被總統提名為美聯儲主席(Chair)或者副主席(Vice Chair),每次提名任期為4年。總統提名主席和副主席後,也必須經過國會批准才能上任。一旦上任,主席和副主席在任期內同樣不能被總統單獨罷免,必須獲得國會2/3的票數才能通過。
另外,美聯儲的主席和副主席同時也是聯邦儲備局7位執行委員之一。主席和副主席的任期與他們同時擔任的執行委員任期不沖突。即使主席和副主席的任期結束,如果執行委員的任期還沒結束,他們仍然可以繼續作為執行委員。伯南克作為聯邦儲備局執行委員的14年任期到2020年才結束。如果他願意,即使不擔任主席了,仍然可以繼續作為7位執行委員之一,參與制定美國貨幣政策。在擔任執行委員期間,他和聯儲主席享有同樣的投票權利。從這些制度設計可以看出,美國總統雖然是美國最高行政長官,但對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干預能力其實非常有限。
F. 美聯儲加息利好哪些股票
美國加息首先利好的是出口/外貿板塊的股票,因為美國加息意味著美元升值,那麼相對的,匯率也就會隨之調整,導致人民幣貶值,進而刺激出口。再來貴金屬板塊的股票也會受到利好影響,加息帶來的資本投資變化與市場改變難以預測,而貴金屬作為硬通貨,通常會被作為一種很好的保值方式。
【拓展資料】
美聯儲加息是指聯邦儲備系統管理委員會在華盛頓召開議息會議後,決定貨幣政策的調整,上調聯邦基金利率。2016年12月14日,提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25個基點至0.5%—0.75%。
在美國經濟再通脹和貨幣政策加速收緊的邏輯下,美元加息對股市、債市、匯市、商品等市場都將帶來一定影響。
股市方面,美股的不同板塊表現可能出現分化。除能源行業外,美股盈利普遍良好,經濟持續改善從基本面角度支撐股市,但加息可能會對高估值行業造成沖擊,投資者應謹慎參與。美股能源、金融板塊仍將持續受益於通脹抬升和川普行業政策傾斜,有一定的參與機會。
對於A股而言,預計美聯儲此次加息對於A股市場的沖擊或將有限。短期內市場表現還要看國內政策面。在年底資金面趨緊等因素的影響下,A股市場或將持續整固。
債市方面,美債的利率上行趨勢遠未終結。全球低利率環境已經在二階導上開始衰減,財政政策有望接棒,美聯儲明年的加息步伐或快於預期,這些都指向了利率上行趨勢的延續,投資者對利率債和與類債券的REITS等資產需謹慎參與。信用債更多依賴於個體基本面,短久期策略能較為有效規避掉利率風險。
對於國內債市而言,恐慌情緒仍在蔓延。美聯儲加息可謂是在近期眾多負面情緒集中爆發下的又一根稻草,債市恐慌的情緒仍主要源於對流動性收緊以及對經濟企穩的預期。本周公布的經濟金融數據顯示工業生產與零售銷售增速回升,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平穩,當前經濟運行處於相對平穩的狀態,短期經濟企穩難被證偽。11月金融數據亦好於預期,表外融資推升社融大幅超預期,居民房貸受滯後因素仍較高。短期內流動性狀況無明顯改善的話,債市依然承壓,券商基金等面臨贖回壓力拋券壓力大,銀行等面臨MPA考核收緊流動性,流動性壓力仍是近期影響市場的主要因素,短期債市仍可能面臨調整。預計春節後資金面情況將會有所緩解,中短期債券風險將逐步消化,債券將會有新的投資機會。
G. 美聯儲股權構成是什麼有沒有被美國政府控股幕後大股東是不是操控它
美聯儲的制度設計赫然是互相牽制的「恐怖平衡」的結果。美聯儲是一個名為國有實為「純粹」私有的中央銀行。對於美聯儲的控制權,沃伯格提出「國會控制美聯儲,總統任命董事會成員」的原則,形成了一個看似絕妙的由「總統任命,國會審核,獨立人士任董事,銀行家做顧問」的體制結構。通過這樣的制度設計,美聯儲成為美國的控股機構。從此,美國成為了一個偽裝成國家的私人銀行。
拓展資料
美國聯邦儲備系統(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簡稱為美聯儲(Federal Reserve),負責履行美國的中央銀行的職責。這個系統是根據《聯邦儲備法》(Federal Reserve Act)於1913年12月23日成立的。美聯儲的核心管理機構是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
所謂股東是聯邦儲備銀行的股東,而不是聯邦儲備局的股東。聯邦儲備局是聯邦政府的一部分,是政府機構。所以不能籠統地說這些股東是整個美聯儲的股東。
《聯邦儲備法案》明確規定,美聯儲的會員銀行就是其股東。美國的全國性銀行必須成為美聯儲的會員銀行,接受貨幣管理辦公室監管。
所謂股東的權利和上市公司股東的權利完全不同。聯邦儲備銀行股東持有的股票不能公開轉讓或者出售,也不能對美聯儲的利潤進行分紅。美聯儲每年按照6%的固定利率發放利息。這些股東平時也不幹預美聯儲公開市場政策的制定。
聯邦儲備系統由位於華盛頓特區的聯邦儲備委員會和12家分布全國主要城市的地區性的聯邦儲備銀行組成。傑羅姆·鮑威爾為現任美聯儲最高長官(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作為美國的中央銀行,美聯儲從美國國會獲得權力,行使制定貨幣政策和對美國金融機構進行監管等職責。
H. 美聯儲一旦開啟加息,A股會受到怎麼樣的影響
美聯儲加息,是全球市場中的一件大事。如果美聯儲開啟了加息進程,那麼整個國際金融市場都會面臨動盪的局面。對於A股而言,美聯儲加息的影響較為復雜,它會在某種程度上對A股構成整體性沖擊。不過美聯儲的這種外部沖擊,並不能決定A股的最終走向。A股的前進之路,最終還是要「靠A股自己走出來」。
再次,美聯儲加息,可能引發A股中價值股的反彈。一般而言,價值股是股息率較高的股票品種。這類個股,往往不懼怕利率上升的環境。因此,這類個股在美聯儲加息的過程中,往往擁搜謹有更強勢的走勢。不過,A股中這類公司的漲跌幅度相對有限,因此投資者不宜對這類股票抱有太高的收益率預期。
綜上所述,美聯儲一旦開啟加息,就會給A股帶來更加不確定的外部環境。但是,A股本身的強弱,最終還是由「A股自身的基因」決定。
I. 美聯儲縮表和加息的區別
縮表和加息都是緊縮的貨幣證券。
其區別在於:
一、縮表就是美聯儲拋售有價證券,收回現金。一般是通過賣出長期國債、MBS等,然後再買入短期債券的方式,從而間接地將流通中的美元行型乎收回。
二、而加息是直接提高存貸利息,其手段更加直接,對金融市場的影響也更租搜加直接。一般來說,美聯儲縮表對我國的股市影響小,但美聯儲加息對我國股市利空的因素更大。
【拓展資料】
美聯儲由在華盛頓的聯邦儲備局和分布美國各地區的12個聯邦儲備銀行組成。美聯儲主要的貨幣政策由聯邦儲備局委員和聯邦儲備銀行的主席共同參與制定。以避免政策決策權過於集中在少數幾個地區(如華盛頓和紐約)。
Federal Reserve Banks
美國第一銀行和第二銀行當初因不被大眾接受而最後被迫關閉,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兩個銀行都位於美國東北部的費城,被很多人認為主要服務於東北部的一些富豪商人,而不是所有美國人。美聯儲在成立時認真吸取了這個教訓。
在組織形式上,美聯儲採用的是聯邦政府機構加非營利性機構的雙重組織結構,從而避免了貨幣政策完全集中在聯邦政府手裡。美聯儲把12個聯邦儲備銀行設立成非營利機構而非政府機構的一個初衷就是希望制定貨幣政策時能同時考慮政府和私營部門的聲音。雖然位於華盛頓的聯邦儲備局是美國聯邦政府的一部分,但12家聯邦儲備銀行不屬於聯邦政府機構,而是非營利性私營組織。但需要強調,聯邦儲備銀行不同於一般的私營組織。聯邦儲備銀行並不以營利為目的,而與聯邦儲備局一起承擔美國中央銀行的公共職能。
12個聯邦儲備銀行的總部分別位於波士頓(Boston)、紐約(New York)、費城(Philadelphia)、克里夫蘭(Cleve-land)、里士滿(Richmond)、亞特蘭大(Atlanta)、芝加哥(Chicago)、聖路易斯(St. Louis)、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堪薩斯城(Kansas City)、達拉斯(Dallas)檔悉和舊金山(San Francisco)。而每個聯邦儲備銀行在轄區內又設有分支機構(branches)。比如達拉斯聯儲總部在達拉斯,但同時在休斯敦、聖安東尼奧和艾爾帕所設有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