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盈虧 » 中集來福士股票價格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中集來福士股票價格

發布時間: 2023-05-16 16:52:51

『壹』 船舶製造方面的問題,想問題一下,世界上前列的造船公司在材料運輸和分段運輸方面是什麼樣的體系,還有

世界上前列的造船公司:韓國現代重工,中船重工等,你有意向承包港口或承包項目嗎?還是有去這種地方工作的意向?在中國,想如願以償,首先你應是211院校畢業生或在211院校考研並獲得碩士學位及以上
韓國現代重工
韓國現代集團是韓國多元化綜合性財團之一,創立於1967年,創始人鄭周永先生。公司總部位於韓國漢城,在汽車、造船、數碼電子、重工、機械、基建等領域都占重要地位。其下屬造船業位居全球前列,現代汽車公司是韓國最大的汽車企業,也是世界第七大汽車生產廠家。
現代數碼電子成立於八十年代初,在韓國是一家非常大且非常有影響的IT著名企業,其產品非常豐富,涵蓋了硬體(台式機、筆記本、數據存儲器、顯示設備和數碼娛樂產品)、軟體、在線游戲等系列產品。現代數碼電子在韓國一直致力於產品的研發和OEM代工業務,是世界眾多國際品牌中高端數碼產品的重要代工夥伴。其中「造船事業部」與「發動機事業部」具有世界最大的生產規模。 現代重工是於1972年在朝鮮半島東南端的蔚山市成立,集團佔地面積720萬平方米,車間和各種設施布局合理,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造船效率,擁有干船塢9座,能按照船東要求建造各種核陵尺寸和各種類型的船舶。具體營運應屬商業機密!!!!!!!
中國船舶
公司大股東實力雄厚,具有軍工背景,公改納戚司國內最大的造船企業,產能達到700萬載重噸,僅次於韓國現代重工為全球第二大造船企業,未來或有大訂單。
1、打造中船集團船配件龍頭:公司希望藉助此次場地搬遷實現業務轉型,發展船配件業務,該業務盈利能力強,市場容量大,07年將成為公司的第二大主業,將建立兩個船舶配件生產基地,產品類型將擴展到船舶電氣設備、其他甲板機械等領域;07年11月出資5000萬元設立設立江南德瑞斯(南通)船用設備製造公司(佔50%),經營范圍為各類船用艙口蓋、滾裝通道設備、其它船用鋼結構。
2、壓力容器打造高端市場:壓力容器主要為海上LNG船做配套,毛利率高達32%以上,公司目前接到了13船套的壓力容器訂單,預計08年4月前完成。廠址搬遷後,公司計劃建造容積為1.6萬立方米,2.2萬立方米和8.2萬立方米的超大型壓力容器。目前國內可以建造壓力容器的只有公司一家,處於市場絕對壟斷地位。公司搬遷後壓力容器年完工量至少可以提高1倍,成為公司的第三大主業。
3、軍工概念:公司擁有實質性的深厚的軍工背景,公司大股東江南造船(集團)主要業務是軍工產品、船舶修造等,公司已經成為我國海防國防力量的搖籃,將受益於軍工行業的蓬勃發展。
國外剩餘單位你都不用考慮,建議你扎扎實實的在中國造船巨頭下面干!!!!!!!!
中集集團
海洋工程業務將成為新的利潤增長極。中集來福士目前是中國最大、全球第三大半潛式海洋工程裝備建造商,擁有鑽井平台、特種船、豪華遊艇三大類產品,是我國唯一的擁有半潛平台、自升式平台及海工特種船舶全系列產品線的製造商。公司擁有國內規模最大的半潛式平台建造基地,擁有同時建造6座平台的能力,相對於國內企業,已經擁有完整的平台交付記錄和製造成本優勢,在國內已經具有領跑優勢。隨著國內未來十年深海石油開發和全球海工裝備向中國轉移,預計未來幾年全球海洋開發設備需求預計為700~800億美每年,將為公司鑽井平台和特種船舶帶來廣闊的市場空間。在豪華遊艇方面,當人均收入達到3000美元時,就進入遊艇購買時代,目前我國人均收入已經超過3000美元,公司在豪華遊艇設計和建造方面已經處於國際前茄岩列,隨著中國遊艇需求的增長,公司的遊艇業務將會快速發展。巨大的市場空間和強勁的需求將使海洋工程業務將成為公司未來主要利潤增長來源。
60廣船國際
公司公告,2010年11月29日公司與中海發展簽署8艘48000噸成品油/原油船的建造合同,該合同總金額約為人民幣19億元,簽署生效。該批船將於2011年期間陸續開工,並於2012年陸續交付船東使用。
公司訂單復甦符合預期,繼續看好油船新接訂單恢復。上半年公司新接訂單僅為2艘,三季度承接3艘。下半年油船新接訂單明顯好於上半年,主要原因在於:1、油船需求增長較預期高。IEA對能源的預測報告調高未來油運需求,主要經濟體包括中國油運距離增加也降低了油船周轉率;2、油船訂單中25%的訂單沒有實際交付,其中10%左右預計已經取消,實際運力擴張速度較預期低;3、2015年內河航運淘汰單殼油船也有利於靈便型液貨船新接訂單恢復;4、從上半年全球新接單情況來看,船東的訂單更加集中於龍頭企業集中,這也有利於公司接單。
此次新接訂單船價偏低,但公司綜合毛利率保持穩定。從公司三季度數據來看,單季毛利率達到18.4%,環比二季度上升4.4個百分點,僅次於2007年二季度的單季毛利率。公司毛利率提升的主要原因在於公司強化成本管理和高價船逐漸進入交付周期。此次簽約的8艘船較船價高位有所回落,但整體來看2011、2012年特種船、高價船交付比例增加,公司綜合毛利率應保持穩定。
中國重工
(1)國務院加快振興裝備製造業的政策,在資金、稅收等方面將對裝備製造業公司有直接的政策扶持利好。此外,央企之間的重組整合,也是這類股票的一大看點。中國重工(601989)就是較有代表性的一隻股票。
(2)去年12月20日公告,公司擬購資產174.38億元,發行25.16億股(價格為6.93元/股)。重組完成後,中國重工主營業務將形成船舶製造、修理、配套、海洋工程裝備和能源交通裝備及其他五大業務板塊,成為我國最大的造修船及海洋工程裝備製造企業之一。鑒於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是我國最大、最強的海軍裝備製造商公司,且此次資產注入後,公司將擁有集團幾乎所有的造船業務。中船重工集團還表示,將解決同業競爭問題,這意味著未來3年內還將有一批資產注入上市公司。
(3)中國重工全名中國船舶(600150)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一般被市場劃在軍工企業之列。母公司中船集團是我國海軍艦船裝備的最大供應商,占據我國海軍艦船裝備市場約80%的份額。未來隨著中國海軍整體裝備水平的提高,集團軍品業務70%左右的資產又已注入中國重工,這塊業務將受益巨大。有分析稱,中國將在新一輪造船業發展中有望獲得全球近50%市場份額,成為全球新的造船中心,中國重工近年來一直保持佔有國內造船市場15%左右的份額,因此,這種轉移必將支持中國重工業績長期高位運行。
中南重工
公司擁有八大船級社認證和PED 和AD 證書,且研發實力行業領先;公司高端金屬管件產品生產方面處於國內領先位置公司產品鏈完整,尤其在大口徑、復合材料、特殊材料等高端管件方面優勢明顯。
公司區位優勢顯著,擁有優質和穩定的客戶資源公司所處江陰及周邊地區是上游原材料鋼管行業和下游石化、造船企業聚集地,為公司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來源和穩定的下遊客戶資源。公司與石化、船舶等行業多家龍頭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是外高橋船廠、江南造船、上海船廠等多家造船集團相關產品唯一供應商或最大供應商。
濰柴重機
公司1月11日公告大功率船用柴油機項目加工試車生產線已建成並開始投產。項目規劃定位國內中大功率船用柴油機龍頭。大機項目產能規劃為300台/年,預計2012年全部達產。目前已簽小批訂單,通過CKD小批量試制,短期難以實現盈利,但進口替代空間大。
亞星錨鏈
公司是世界錨鏈行業內最大的、專業化從事船用錨鏈和海洋系泊鏈的生產企業,是我國船用錨鏈和海洋平台系泊鏈生產和出口基地。公司主要產品為直徑12.5mm-152mm的M2、M3船用錨鏈和附件以及直徑50mm-157mm的R3、R3s、R4、R4s和R5海洋平台系泊鏈及其配套附件。公司產品60%左右出口至日本、韓國、歐洲、美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在世界船舶及海洋工程領域享有盛譽。公司業務規模在行業內穩居第一,規模經濟優勢顯著,近年來公司錨鏈的產量和銷量連年位居全球第一,是最具有綜合實力的現代化企業。

300123 太陽鳥
1、公司產品的用途
公司產品為各類復合材料船艇,產品主要用途如下:
(1)遊艇
按照建造規范、使用目的及頒發證書不同,公司遊艇產品可分為私人遊艇和商務艇。私人遊艇是一種水上娛樂用高級耐用消費品,集航海、運動、娛樂、休閑等功能於一體,滿足自身享受生活的需要,由船檢部門頒發遊艇證書。商務艇則主要用於商務活動、公關宣傳以及旅遊景點的消費項目,符合廣義上的遊艇(船)概念或功能,由船檢部門頒發遊船、客船等證書。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遊艇在我國的使用將越來越普及。
(2)特種艇
特種艇一般由政府部門或軍事組織采購,主要用於水上執法、港口引航、水文調查、科研、抗洪救災和軍事等特殊用途。隨著我國境內水域開發程度的不斷提高,各類特種艇的使用范圍將進一步擴大。
2、公司產品的性能特點
公司產品的主要技術特徵如下:(1)所產船艇均為新型非金屬復合材料動力船艇;(2)船艇的尺度一般在40 米以下,在國際上的各個船級社的規范中,此類船艇被冠以"Small Craft" (小艇)的稱謂,適合在近海和淡水區域航行。公司產品生產工藝先進,產品性能具有質量輕、航速快、全壽命經濟性強、節能環保等優點。
復合材料是遊艇等小型船艇建造中使用的主要材料,從國際上看,目前在小型船艇領域90%以上為復合材料船艇,而鋼結構船舶主要為大型郵輪和大型遠洋船舶。中國船舶工業協會船艇分會統計的行業前十名企業均主要以復合材料建造船艇。造船用復合材料以纖維增強材料為主,通常採用高分子聚酯類樹脂或環氧樹脂為基體,復合以高彈性模量纖維,具有重量輕、比強度高(指材料在斷裂點的強度與其密度之比)、耐腐蝕、抗海洋生物附著、可設計性好(成型簡便)、工藝性好(可根據產品靈活選擇成型工藝)、產品成型時能耗低、維修保養方便等特性,是遊艇、特種艇建造的絕佳材料。與傳統的鋼質船和木質船相比,復合材料船艇具有以下優點:
(1)航速高。復合材料船體重量較低,且整體一次成型,船體表面光滑,阻力小,與同馬力鋼質船相比,航速可大大提高。
(2)穩定性好、抗風能力強。新型復合材料船艇材料密度小,強度高,與同類鋼質船相比,在其他參數不變的情況下,復合材料船艇的橫搖周期大大縮短,在風浪中起浮性好,回復能力強,抗風能力增強,因此被譽為"海上不倒翁"。
(3)環保。鋼質船每年除銹將產生大量的海洋污染物,而木質船在建造、維修需要消耗大量木材。復合材料船艇建造和維修很少使用木材,且具有耐腐蝕等特性,在使用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較小。
(4)全壽命經濟性好。復合材料船艇維修簡單,養護方便,年均維修費用只有鋼質船的十分之一,且航行中節省燃油,因此在全壽命周期內的經濟性大大高於鋼質船。在船型大小一致、主機功率低於金屬船的情況下,復合材料船艇在航速、成本、油耗、維護周期等主要指標均占優勢。隨著材料科學的發展,各類高性能新型復合材料不斷出現,並應用在船艇行業,如夾層復合材料以及將多種復合材料系統化組合的多混復合材料等。上述復合材料在船艇行業的應用,極大提高了復合材料船艇產品性能。目前復合材料船艇向著產品大型化、復雜化的方向發展,如瑞典海軍"Visby"80 米新型隱身護衛艦,就使用了新型復合材料。復合材料正是以其優異的材料特性,在遊艇、特種艇等小型船艇建造領域占據主導地位,一直以來,與公司發生競爭關系的企業均為復合材料船艇企業。因此,鋼結構等其他材料船艇與公司產品之間不構成競爭關系。

『貳』 中集(02039)2020年營收942億 營收利潤均創歷史新高,連續第27年盈利

3月29日晚間,中集集團(以下或簡稱「中集」,股票代碼:00039.SZ/02039)正式發布2020年年報,披露公司過去一年的業績。報告顯示,2020年中集集團全年取得營業總收入941.59億元,同比上升9.72%;實現凈利潤60億元,其中歸母凈利潤53.50億元,同比上升246.88%;實現基本每股收益人民幣1.41元,同比上升281.08%。中集在報告中宣布,公司將向股東派發2020全年股息,每1股現金人民幣0.28元。

這意味著,中集繼續保持自1994年在A股上市以來連續盈利27年的記錄,同時也是上市以來的第26次現金分紅,名列A股上市公司分紅次數榜單前十,累計分紅超過140億元。

收入和盈利創 歷史 新高 一份超出預期的答卷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全球經濟活動遭受到巨大沖擊,中集集團作為一家全球化的跨國集團,也無可避免地遭受到了正面沖擊,由此導致中集2020年一季度虧損6.41億元,第二季度業績雖然大幅度減虧,但上半年業績仍然顯示為虧損。

艱難更顯勇毅,作為一家投產近40年的國際化集團,中集曾經多次穿越世界經濟波動和行業起伏周期,並通過強有力的戰略升級和產能布局調整等措施,最終實現跨越式發展。

2020年中集的行動同樣迅速而果斷,為抵抗疫情影響,中集迅速成立了「特殊時期集團決策委員會」,採取了一系列風險管控措施和經營管控措施,並堅決推進落實。在這一年裡,中集克服重重困難和考驗,通過戰略規劃優化、業務聚焦、低效資產處置、重大戰略主題落地等重大動作,最終實現了有質增長。

得益於中集特殊時期管控措施的落地和第三季度末開始集裝箱市場回暖等多方面因素,年中開始,中集業績觸底回升。中集2020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利潤已經轉正。到2020年底,中集經營性現金流大幅增長,收入和盈利雙創 歷史 新高。這也讓中集上市27年來持續盈利的記錄得以保持。中集在 歷史 罕見的嚴峻形勢下,努力向股東們交出了一份超出預期的答卷。

主營業務繼續保持領先 第四個百億業務板塊誕生

2020年,在堅持 「穩健經營、有質增長」的戰略主題下,中集旗下各業務板塊和成員企業齊心協力、深耕業務,積極適應新發展格局,挖掘中集在國內有優勢、有前景的產業機會,重點拓展國內市場,同時兼顧全球市場機遇。各業務板塊積極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實現了疫情後的快速恢復、穩健發展。

中集各主要業務不斷開拓市場,繼續保持市場領導地位。集裝箱板塊標准集裝箱及主要常規特箱市場份額繼續保持全球第一,增量業務同比增長53%;特種鐵路箱同比增長219%,市場份額保持行業第一。車輛板塊全球半掛車銷量合計131,327輛,同比增長11.57%,保持行業全球領先地位。

能化板塊的低溫車、中壓車、低溫罐、車用瓶等繼續保持冠軍產品地位,球罐穩居全國第一。天達控股登機橋產品連續多年保持全球第一,消防救援業務在成為國內最大消防車集團後,通過國內、國際一體化協同,實現地區及行業全覆蓋。物流板塊集裝箱吞吐量1,500萬TEU,繼續保持國內第一,場站業務年度進出箱量570萬TEU,在疫情沖擊下,仍然繼續維持國內第一水平。

在業績數據上,中集旗下集裝箱板塊2020年取得營業收入221.64億元,同比增長9.92%,全年取得凈利潤19.87億元,凈利潤率達到了近幾年最高水平。

2020年,中集旗下車輛板塊(以中集車輛為經營主體)全年取得營業收入合計264.99億元,同比增長13.56%,創 歷史 新高;取得凈利潤12.69億元。

2020年,中集旗下能源、化工及液態食品裝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32.92億元,凈利潤人民幣3.6億元。該業務(以中集安瑞科為主要經營主體)由於受行業周期性和疫情雙重影響,化工罐箱全球市場容量大幅下降,總體業績有所下滑,但主要產品仍保持行業領先地位。該板塊三大業務之一清潔能源裝備實現收入70億元,同比上漲2.7%。

空港/消防/自動化物流裝備業務(以中集天達控股為經營主體),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60.89億元,同比上升2.12% ;實現凈利潤3.24億元,同比上升28%。

物流板塊營業收入在2020年首次突破百億,達106.36億元,同比增長16.15%;實現凈利潤2.66億元,同比增長140.57%。物流服務業務成為中集第四個營收突破百億的業務板塊。

受新冠疫情的影響,2020年全球石油產量出現近年來的首次負增長。但該年中集海洋工程業務(以中集來福士為經營主體)實現營業收入54.25億元,同比增長20.12%,不過仍存在一定虧損。海工營收的增長,得益於中集來福士繼續積極推進業務轉型和布局,在鞏固傳統油氣業務的基礎上,積極開拓海上文旅、海上新能源等方面的業務;大力開展深遠海漁業、海上風電業務,已形成獨到的商業模式。

為落實「聚焦智慧物流裝備」戰略,2020年中集整合了集團內部多家主營中小物流載具業務的優質企業,成立單元載具業務板塊(以下簡稱「中集載具」),專注於為 汽車 、液體化工、橡膠等行業提供專業的單元化物流載具研發製造、租賃運營及包裝綜合解決方案。2020年,中集新成立的單元載具業務實現營收30.36億元,凈利潤人民幣0.94億元。

除了裝備製造,中集還擁有服務於集團各類業務發展的金融及資產管理業務。2020年,中集金融及資產管理業務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21.78億元,實現凈利潤人民幣3.12億元。主要經營主體為中集融資租賃公司、中集財務公司和海工資產池管理平台公司。

加大國內市場拓展 推進創新產品開發

2020年,中集主要業務在保持全球主流市場競爭優勢的同時,積極融入國家「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加強了國內市場的業務開拓和產品創新力度,並不斷取得新突破,來自國內市場的營收佔比不斷攀升。

2020年,中集集團在中國國內市場取得營收567.29億元,同比增長25.18%,在總營收中佔比60.25%,超過2019年52.81%的佔比,顯示國內業務收入正在呈快速上升趨勢。

中集不僅加大了國內市場開發力度,同時也在業務開拓和產品創新上不斷取得新突破。例如青島冷箱航空箱獲中國民航局適航認證,打破了歐美企業對該產品的壟斷,填補了該領域的國內空白;南通中集在青海全集成儲能項目成功交付,標志著板塊已具備該產品的全集成交付能力;揚州通利成功開發「疫苗三棲儲運方艙」並投入使用,該設備解決了疫苗超低溫儲運的全球性難題。

中集車輛提出升級產品模塊、完善燈塔工廠、啟動營銷變革和推動組織發展四大模塊,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高端製造體系,該業務大力推動適應「國內大循環」的產品研發,連續發布多款新車型。能化板塊中集罐箱內襯加工車間投入試生產,助力晶元半導體產業國產化和國內5G技術發展;食品裝備業務成功收購英國McMillan公司,彌補了蒸餾酒類工程方面的空白;氫能業務與挪威Hexagon、寶武集團等多家合作方建立合作意向或簽署戰略協議。

天達控股旗下的民航協發成功交付全球首台套雙向駕駛純電動擺渡車和全球首台套純電動食品車。物流板塊成功開通孝感至東北、徐州至莫斯科等20餘條國際國內鐵路班列;新建泰國、馬來西亞、寧波等碼頭堆場,蘭州鐵路場站等十餘家堆場網點。海工板塊風電導管架、升壓站、深海漁業高端裝備等新一輪首制產品的交付,積累了新業務落地能力。

資本運作助力戰略布局 創新業務勢頭良好

2020年12月18日,深圳資本集團戰略入股中集,合計持有中集股份29.74%,正式成為中集第一大股東。此次股權轉讓是中集自1994年上市以來經歷的最重大的股權結構變動,是中集發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對中集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股權變動完成後,中集長期以來的混合所有制的治理結構沒有改變,中集依舊保持市場化的運作機制。

資本運作緊貼深圳市及中集自身的戰略布局服務。一方面,深圳國資委通過深圳資本集團入股中集,進一步完善了深圳在海洋經濟開發和物流、能源裝備領域高端製造的布局;另一方面,中集集團從深圳蛇口起步走向世界,深圳資本集團的入股加強了中集與深圳國資委大家庭的聯系,將有利於中集藉助新股東的力量為深圳「雙區」建設貢獻力量,並幫助中集在國家「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取得更大突破。

除了中集集團自身股權結構得到調整,中集旗下各業務板塊和企業在上市、引戰等資本運作手段上也動作頻頻。各業務板塊和企業積極通過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借力資本市場的東風, 探索 傳統製造的轉型升級及高質量發展,推動了相關業務板塊和企業整合業務架構、提高經營效率、緩解財務壓力、拓寬融資渠道、優化公司治理。

例如,中集產城通過碧桂園增資、引入曲江文投戰略投資進行二次引戰,中集集團對中集產城的持股比例降至45.92%,中集產城成為中集的聯營公司。中集產城的成功引戰,充實了中集產城的凈資產及現金流量,有利於加快中集產城快速發展,及在行業市場競爭中贏得更大的市場份額。中集產城引戰也是中集推動「有質增長」、「業務聚焦」發展戰略落地的重要行動之一。

2019年7月,中集車輛在香港聯交所正式掛牌上市。2020年,中集車輛提出了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的申請,其申請已獲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委員會審核通過,目前正在等待呈報中國證監會注冊。

中集安瑞科的子公司中集安瑞環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已取得香港聯交所關於建議分拆的同意,也擬於A股獨立上市。

2020年10月初,中集開始以協議安排方式將中集天達私有化。2021年1月25日中集天達已正式退出香港聯交所上市地位。

在集團和旗下主要業務板塊企業的股權調整和資本運作之外,中集旗下的創新企業也在這方面取得很大突破。中集旗下多家創新企業持續獲得外部市場化投資認可,引戰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例如中集冷鏈 科技 、掛車幫、精新相能3家創新企業相繼成功引入外部戰略投資者,大幅提高相關創新企業股權價值。

圍繞冷鏈業務,中集近年來推出的創新企業發展勢頭良好。其中中集冷鏈 科技 業務表現強勁,逐步覆蓋冷鏈物流產業的「最先」和「最後」一公里;精新相能旗下子公司中集冷雲高標准完成新冠疫苗的國內外溫控運輸,並成為交通部公布的首批新冠疫苗運輸重點聯系企業;小飛魚成為京東物流東南亞冷鏈唯一指定合作夥伴。

2020年,中集創新業務總體呈現出良好發展勢頭,集團及各板塊創新企業總收入實現較大增長。冷鏈業務外,中集模塊化建築(含設計院)銷售收入翻番,同比扭虧為盈,中集同創/匯傑、中集安防、掛車幫、中集藍等創新企業也都取得了較大的業務進展。

回望2020:中集已形成聚焦於物流和能源行業的跨國產業集群

報告表示,中集通過業務拓展及技術開發,已形成一個專注於物流及能源行業的關鍵裝備及解決方案的產業集群。

首先,在物流領域,中集依然堅持以集裝箱製造業務為核心,以道路運輸車輛業務為延伸,以空港、消防及自動化物流裝備業務為擴展,以物流服務業務為依託,同時輔之以單元載具業務,共同為現代化交通物流提供一流的產品和服務。

在能源行業領域,中集一方面以陸地能源為基礎,開展能源、化工及液態食品裝備業務;另一方面以海洋能源為抓手,開展海洋工程業務,包括傳統海洋油氣和海上可再生能源的開發。

展望2021:踏上「二次創業」的新征程 實現持續的有質增長

報告提出,展望2021年,中集將堅持「製造+服務+金融」的戰略定位,繼續推進業務轉型升級,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由製造向服務延伸,聚焦主業,優化產業結構;將繼續提升全球運營能力,優化業務和資產,加快產業聚集,培育產業鏈優勢;在技術升級、業務模式及管理機制方面不斷創新並控制風險;努力把握市場變化,布局新興產業和創新業務,實現持續的有質增長。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中國「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中集人踏上「二次創業」新征程的起步之年。以深圳資本集團入股中集集團為新起點,中集正處於轉型升級、確定新戰略規劃的關鍵期。

2021年,中集集團將把握深圳「雙區」建設的 歷史 性機遇,適應國家「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尊重時代、敬畏市場,深挖國內市場潛力,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乾的特區精神,堅決實施以業務為導向的發展方式,全面提升業績完成率,主動思考、快速行動,為全球客戶繼續貢獻中集智慧和中集方案。

『叄』 中集集團股票(股票代碼000039)多少錢走勢怎麼樣

000039已經走壞,從月線上看,前期(2007年10月)高點構成較大壓力,2011年3月收了一根大陰線,估計會將上漲趨勢改變,KDJ高位鈍化,與股價發生背離,BOLL上股價在今年3月份跌破上軌線,如果不能重新占上該線,那完全有可能向下尋求支撐。從周線上看,股價自2月18日創反彈以來新高後,連續下跌,多項指標(MACD、KDJ、BOLL)發出見頂信號。從日線上看,自2月18日下跌以來至4月8日出現放量收大陽線,似乎很強勁,但30日均線始終由原來的向上變為向下,隨後的四個交易日股價很快跌破該均線,至今天(4月19日)5日均線開始與10日均線死叉,MACD也出現死叉,KDJ出現向下反轉風眼,BOLL上股價已經跌破中軌線,成交量進一步萎縮,5日均量線與10均量線死叉,說明4月8號的反彈沒有被市場認可,有可能就是主力誘多。從以上種種情況分析,該股無論長、中、短期都出現見頂信號,如果此時參與可能就會被套在高位,因此建議有股票的反彈時出局,沒有股票的觀望為主。

『肆』 中集集團股票為何不漲

在從月線看,前期(2007年10月)高點壓力較大。 2011年3月關閉大負線,有望改變上升趨勢。 KDJ高位鈍化,偏離股價。 BOL 的股價在今年 3 月跌破了上軌。如果不能再次占據該線,則完全有可能向下尋求支撐。從周線看,股價自2月18日反彈以來創出新高後連續下跌,多項指標(MACD、KDJ、BOL)發出高位信號。
2、從日線看,2月18日至4月8日出現大成交量收正線,看似很強勢,但30日均線一直由原來的向上轉為向下,股價很快跌破隨後四個交易日均線至今天(4月19日)5日均線開始與10日均線交叉,MACD也出現死叉,KDJ出現向下反轉,BOL股價已經跌破中軌,成交量進一步萎縮,5日均線和10日均線死叉,表明4月8日的反彈未被市場認可,可能是主要誘因。
3、從以上情況分析,該股長、中、短期均已失利,現見見頂信號。這個時候參加的話,可能會被定在高位。因此,建議股票出現反彈時,應及時離場,不要對股票進行觀望。
1、中集集團本周(2021/12/12-2021/12/19)上漲1.28%。截至目前,最新股價已收於17.38元。從增量來看,12月13日至17日,中集集團通過深股通增持538.13萬股,增持市值9368.93萬元。股票方面,截至目前,最新持股7486萬股,最新市值13.01億元,深股通持股佔A股總股本的4.88%。本周中集繼續北上資金流入,深證通股票市值連續4周上漲,達到1.47億元。在滬深兩市1571家交易所中,中集集團期內深交所凈買入價位列第127位,深交所最新市值排名第317位。 據滬深兩市統計通標按東財二級產業分類,在其通用設備板塊,中集本周凈買入深股通標排名1/20,最新持有市值排名3/20。

『伍』 中集集團市值為什麼才幾百個億

中集集團市值為什麼才幾百個億
中集集團市值為什麼才幾百個億

集集團是一家位於中國的上市公司,其市值取決於公司業績慶物鋒和股票價格。由於集集團螞鎮的譽晌業績不是特別突出,而且股票價格也不是特別高,所以其市值只有幾百個億。

『陸』 高端裝備製造業股票

600583 海油工程
公司是國內唯一一家承攬海洋石油、天然氣開發工程建設的總承包公司。受益於國家深水開發和十二五戰略新興產業規劃,公司的海洋工程業務尤其是南海深海業務未來將會快速增長。海油工程在"十二五"面臨大的發展前景,鑒於海油工程和中海油服在中國海洋油氣開采產業鏈中無可替代的地位,看好公司"十二五"期間在中國海洋油氣產業中的良好發展前景。

601808 中海油服
投資亮點:
1、國家海工政策的最快受益者。公司是中國近海市場最具規模的綜合型油田服務供應商。業務涵蓋了海洋工程的上、中、下游服務。上游服務使得公司成為國家海工政策的最快受益者。
2、深海開發將推動公司在十二五期間快遞發展。十二五期間母公司中海油將在中國的近海大陸架和大陸坡將會再建設5000萬噸的油氣生產能力,同時將會有2-3個深水油氣田要建成投產,相關總投資將超過2500-3000億元。母公司的深海投資和油價的穩定將推動公司在十二五期間快速發展。
3、鑽井業務和油田技術服務是公司未來發展的重點。公司上半年業績超預期原因在於公司成本控制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提高。未來公司業務發展的重點在於鑽井和油田技術服務。鑽井業務是公司進軍海外市場的首選,未來海外業務佔比有望達到40%;油田技術服務板塊具有輕資產特性,主要市場為國內海上市場,未來業務佔比將達到40%。

000039 中集集團
海洋工程業務將成為新的利潤增長極。中集來福士目前是中國最大、全球第三大半潛式海洋工程裝備建造商,擁有鑽井平台、特種船、豪華遊艇三大類產品,是我國唯一的擁有半潛平台、自升式平台及海工特種船舶全系列產品線的製造商。公司擁有國內規模最大的半潛式平台建造基地,擁有同時建造6座平台的能力,相對於國內企業,已經擁有完整的平台交付記錄和製造成本優勢,在國內已經具有領跑優勢。隨著國內未來十年深海石油開發和全球海工裝備向中國轉移,預計未來幾年全球海洋開發設備需求預計為700~800億美每年,將為公司鑽井平台和特種船舶帶來廣闊的市場空間。

『柒』 中集集團股票2015年最高價

中集集團000039,2015.6.30日出現了迄今為止的最高價是33.92元,之後就一路下跌了。

『捌』 中集集團這個股票怎麼樣

000039 中集集團
上攻節奏良好,繼續走高;股價脫離主力成本區,中線可適當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