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盈虧 » 濟川制葯股票價格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濟川制葯股票價格

發布時間: 2023-05-12 16:45:14

❶ 中醫葯股票有哪些

醫葯生物股票有哪些?最新醫葯生物概念股一覽表
上周大盤整體下跌,除金融板塊外,多數板塊出現較大程度下跌,醫葯行業也錄得下跌,表現處於中游水平。預計年底前行情繼續保持平淡,建議防守為主,短期建議繼續關注子行業龍頭,包括創新葯、連鎖葯店板塊。
(1)創新:建議關注創新龍頭恆瑞醫葯(65.32 +0.63%,診股)、復星醫葯(38.56 +0.55%,診股);
(2)子行業龍頭:推薦生長激素與精準醫療龍頭安科生物(22.80 -1.47%,診股)(主營生長激素有望持續高增長,疊加優質法醫檢測公司中德美聯並表,中報歸母凈利潤增速36%),關注長春高新(170.80 -1.46%,診股);關注優質處方葯龍頭華東醫葯(50.89 -2.02%,診股)、優質兒童葯企濟川醫葯等;一致性評價進展迅速、開始獲受理,推薦臨床CRO龍頭泰格醫葯(31.80 +0.25%,診股);
(3)連鎖葯店:推薦益豐葯房(40.53 +0.97%,診股)、一心堂(19.95 -0.25%,診股),關注老百姓(56.33 +1.39%,診股)
A。取消葯品加成、要求葯佔比下降,處方外流部分省份開始試行,連鎖葯店將承接部分外流市場;B。中醫診所實施備案制,葯店將迎新增長點。推薦區域連鎖葯店龍頭益豐葯房、一心堂,關注老百姓。
上周市場表現
上證綜指上周跌幅1.45%,SW醫葯生物指數跌2.31%,行業排名第11,跑輸滬深300。子行業多數下跌,醫療服務(+0.80%)、化學原料葯(-0.92%)、中葯(-1.83%),生物製品(-2.37%)、醫療商業(-2.81%)、醫療器械(-3.58%)、化學制劑(-3.66%).
行業動態
CFDA:發布《網路葯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發布關於調整葯品注冊受理工作的公告;安徽:宣布談判葯品不納入葯佔比;華東五省市聯合採購,葯價「水分」再壓縮;阿斯利康乳腺癌組合療法獲FDA批准;勃林格殷格翰阿達木單抗仿製葯獲歐盟批准上市;上海醫葯(24.76 -1.32%,診股)5.57億美元正式收購康德樂;輔仁葯業(23.66 停牌,診股)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開封制葯集團100%股權;海正葯業(16.17 停牌,診股)嗎替麥考酚酯膠囊ANDA獲FDA批准。
板塊估值
截至2017年11月17日,申萬一級醫葯生物行業市盈率37.20倍,已經低於歷史平均38.61倍PE(2006年至今),相對於滬深300的14.07倍最新PE的溢價率為164.39%,持續回落。子板塊方面,醫療服務、醫療器械、生物製品板塊估值仍較高,其中,醫療服務板塊估值仍最高,為66倍;醫療器械板塊58倍,生物製品板塊49倍;化學原料葯、化學制劑回落至33-41倍,而醫葯商業、中葯估值仍較低,在26-32倍。

❷ 股值20億的生物醫葯股有那些

多了去了……還要看在哪裡上市的……給你個2013年的工信部醫葯工業的排名吧,不過中間很多是又有生物葯又有化學葯的……僅供參考
No. 企業名稱
1 廣州醫葯集團有限公司
2 修正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3 揚子江葯業集團有限公司
4 華北制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5 華潤醫葯控股有限公司
6 威高集團有限公司
7 哈葯集團有限公司
8 石葯集團有限公司
9 天津市醫葯集團有限公司
10 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
11 拜耳醫葯保健有限公司
12 康美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13 上海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4 輝瑞制葯有限公司
15 齊魯制葯有限公司
16 江西濟民可信集團有限公司
17 中國遠大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8 上海羅氏制葯有限公司
19 上海復星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 杭州華東醫葯集團有限公司
21 山東步長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22 東北制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3 太極集團有限公司
24 四川科倫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25 諾和諾德(中國)制葯有限公司
26 雲南白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7 人福醫葯集團股份公司
28 輔仁葯業集團有限公司
29 黑龍江珍寶島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30 江蘇恆瑞醫葯股份有限公司
31 賽諾菲(杭州)制葯有限公司
32 江蘇豪森醫葯集團有限公司
33 瑞陽制葯有限公司
34 阿斯利康制葯有限公司
35 綠葉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36 菏澤睿鷹制葯集團有限公司
37 魯南制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38 北京四環制葯有限公司
39 悅康葯業集團有限公司
40 江蘇正大天晴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41 壽光富康制葯有限公司
42 江蘇康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43 麗珠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44 西安楊森制葯有限公司
45 羅欣醫葯集團有限公司
46 江蘇濟川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47 珠海聯邦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48 宜昌東陽光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49 天聖制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50 中國醫葯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
51 費森尤斯卡比(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52 江西匯仁葯業有限公司
53 海南海葯股份有限公司
54 仁和(集團)發展有限公司
55 廣西梧州中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56 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葯有限公司
57 北京諾華制葯有限公司
58 四川禾潤制葯有限公司
59 神威葯業集團有限公司
60 浙江醫葯股份有限公司
61 南京醫葯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62 江西青峰醫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63 浙江海正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64 杭州民生醫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65 迴音必集團有限公司
66 普洛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67 江蘇蘇中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68 迪沙葯業集團有限公司
69 辰欣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70 華方醫葯科技有限公司
71 吉林萬通葯業集團梅河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72 康恩貝集團有限公司
73 江蘇亞邦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74 葵花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75 惠氏制葯有限公司
76 浙江尖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77 深圳信立泰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78 石家莊四葯有限公司
79 安徽豐原集團有限公司
80 雙鴿集團有限公司
81 西安力邦制葯有限公司
82 江蘇奧賽康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83 北京同仁堂健康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84 山東新華醫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85 深圳海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86 石家莊以嶺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87 山西振東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88 上海創諾醫葯集團有限公司
89 四川好醫生葯業集團有限公司
90 新和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91 吉林敖東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92 海南衛康制葯(潛山)有限公司
93 賽諾菲(北京)制葯有限公司
94 上海西門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95 浙江仙琚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96 江蘇聯環葯業集團有限公司
97 浙江華海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98 四川百利葯業有限責任公司
99 貴州益佰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100 浙江京新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❸ 國葯股份和中國醫葯這兩個上市公司是什麼關系

二者作為上市公司沒有關系,但二者的控股股東都是國資委下的企業國葯股份控股股東是國葯控股,中國醫葯控股股東是中國通用技術

資料拓展

國葯集團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由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發起設立,經國家經貿委批准,於1999年12月21日正式成立。國葯股份經營范圍包括:組織葯品生產;化學原料葯、西葯制劑、生化葯品、生物製品及中成葯的銷售;自營和代理各種商品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進料加工和「三來一補」業務;對銷貿易和轉口貿易;保健食品的銷售及與上述業務有關的咨詢。2016年2月18日,國葯股份宣布停牌;2月25日,國葯股份發布了《關於實際控制人延期履行相關承諾的公告》,國葯集團擬延期履行相關承諾,將承諾完成期限由原先的2016年3月11日延期至2017年3月11日。

❹ 醫葯板塊結束三連跌上漲0.79% 券商力薦7隻超跌高成長股

受「4+7帶量采購」政策影響,12月6日、7日、10日醫葯生物板塊連續三日下行,累計跌幅達8.02%。不過,醫葯生物板塊,在昨日止跌回暖,整體上漲0.79%。其中,抗癌葯、中葯、醫療器械等多個細分板塊漲幅超1%。

對此,有分析人士認為:無論是一致性評價還是帶量采購,都將成為未來醫葯產業更加集中,優勝劣汰加速的催化劑,小、亂、差的企業將加快消亡,利好在細分領域內處於龍頭地位的上市公司。

二級市場上,醫葯生物板塊超跌或成為資金湧入該板塊的重要原因之一。板塊自5月29日前期高點調整以來,26隻醫葯股在此期間股價被腰斬,跌幅超30%的個股也超半數,達到161隻,同期大盤下跌17.26%。在上述161隻超跌股中,康美葯業、華東醫葯、恩華葯業、透景生命、通化東寶、濟川葯業、京新葯業、普利制葯、萬孚生物、瑞康醫葯、新華制葯和億帆醫葯等12隻個股2013年至2017年間連續五年凈利潤同比增幅超15%。

上述12隻超跌高成長股中,華東醫葯、普利制葯、濟川葯業、瑞康醫葯、億帆醫葯、通化東寶和京新葯業等7隻個股近30日內均被機構給予了「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其中華東醫葯最受機構看好,近30日內機構給予的看好評級數達到12家,對於該股,國信證券表示:公司的阿卡波糖首家通過一致性評價,領先優勢明顯,保持國內糖尿病龍頭地位。阿卡波糖原料葯生產壁壘極高,華東掌控國內70%以上的原料葯產能,保障制劑端的供應格局高度穩定,帶量采購對於公司的沖擊有限。公司已進入歷史估值底部,糖尿病龍頭的長期投資價值凸顯,維持「買入」評級。

除超跌、高成長外,較低的估值也是機構關註上述股票的另一關鍵因素。上述7隻個股中,瑞康醫葯(10.62倍)、億帆醫葯(12.61倍)、濟川葯業(17.06倍)、京新葯業(18.05倍)和華東醫葯(19.63倍)等個股最新動態市盈率在20倍以下,伴隨著醫葯生物板塊的止跌企穩,這些個股或存估值提升空間。

對於醫葯生物板塊的整體布局,渤海證券表示:建議投資者關注受政策影響較小,符合產業發展趨勢的細分領域龍頭企業,推薦:1。仿創葯領域研發管線龐大的恆瑞醫葯、康弘葯業、長春高新及一致性評價領先的華海葯業、科倫葯業;2.CRO/CMO領域,建議關注研發強度領先、產業鏈縱向延伸的葯明康德、泰格醫葯、凱萊英;3。零售葯店領域,看好業績優良、連鎖化程度高的益豐葯房、一心堂、老百姓。

聚焦醫葯股>>>

帶量采購引發醫葯股估值重構 部分基金提前減倉規避黑天鵝

這個大膽預測你信嗎?300多隻醫葯股 有投資價值的不到50隻!

AH醫葯股蒸發4800億!樂普醫療三跌停 機構加速出逃 五副總緊急增持14萬股!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❺ 這是利好還是利空。濟川葯業:公布增發調整預案,擬非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4080.8280萬股,發

關於股票增發,上市會進行發布,很多股民小夥伴就會看到,至於股票增發是什麼,有的小白並不明白,究竟利好利空,誰也不知道。大家可以關注接下來的解答。正文開始之前,這里有些福利,大家可以先領取一波--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此刻,大家不看簡直可惜了:【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股票增發是什麼意思?
股票增發--上市公司為了再融資而再次發行股票。大概總的意思是,讓股票的發行量變得多起來,獲取更多的融資,得到更多的資金。給企業帶來的益處是很多的,但市場存量資金的壓力就會變大,是在榨乾股市。一般情況下,股票的增發類型有三種,公開增發、配股、非公開增發也就是定向增發。下圖分析了具體的區別。對於我們來說,最好的查詢股票增發的消息、公告的方式是什麼呢?投資日歷是最方便的,它可以實時提醒我們哪些股票增發、解禁、上市、分紅等等重要信息,馬上點擊進行領取!專屬滬深兩市的投資日歷,掌握最新一手資訊
二、股票增發對股價的影響,是利好還是利空?
1、從股票增發的用途來看
總體來講,用途是企業並購的增發,對於企業整體實力的增強,業績的增長,是有絕對幫助的,極少能低於增發價格;但是那些用於企業轉型的增發募集,有很多未知的風險;也有上市公司融資是採用增發的手段,並沒有投資於它的主營業務,而投資的范圍是高風險的行業,會給市場上的投資人帶來焦慮,賣出手中的股票,能引起股價下跌,這是一種利空行為。

2、從股票增發的方式來看
如果是上市公司股票的增發,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用定向增發的形式,以大股東和投資機構為主,如果把戰略投資者、優質資產都引進了,這樣會吸引市場上的投資者加入,用這種方式讓股價上漲。有些企業合作的項目沒有吸引力,對於定向增發,根本就做不了,往往會用配股的方式去強制問市場要錢。往往這種方案剛拋出來,股票就開始下跌,因為這種行為擺明了是公開抽市場的血。
三、股票增發定價的影響
眾所周知,股票要增發,一定會有股份數量和增發定價。這個增發定價,就是增發融資的股票價格。需要特別留神的是,為了能讓增發的價格提高,在實行股票增發以前,或許會出現公司串同機構哄抬股價的情況。當發行價格確定時,其股價上漲就不可能了:如果是定增的話,那麼較低的價格也可能是主力選擇買入的原因,在定增之前是會打壓股價的,定增開始的前期,賣出一部分籌碼,招致股票下跌,在定增時,再以較低的價格買入,提升股價,同一時候,股票定增時,市場商情不好,也可能會導致股價下跌。如果增發的價格高於目前的股價,那股價很有可能會漲。(情況極少,很可能增發失敗)如果和當前的股價比,是更低的那一方,那麼對於股價的帶動就很小了。把增發的價格簡單地理解成投資者入場的成本價就可以了。在一定時間范圍內,股票的最低保底線往往就是增發價,開始新一輪的持續上漲。部分個股,也並不會存在上漲,但是大部分情況來講,股票下跌是不會低於增發價格的。倘若你認為自己去研究利好還是利空相當耽誤時間的話,就來試試這個免費的診股平台,診股非常迅速,輸入股票代碼後就可以立馬得到診股報告:【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到底好不好?

應答時間:2021-08-2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❻ 濟川葯業股票市值多少

濟川葯業
總股本:8.10億 總值:337億

流通股:8.10億 流值:337億

❼ 生物制葯股票有哪些

1、目前,中國股市中,生物醫葯股有23支,比如:華東醫葯、華蘭生物、中國醫葯、博雅生物、眾生葯業、濟川葯業、ST生化等。
2、生物制葯產業是一個較為新興的行業,而且未來也是一個不斷給投資者帶來新興奮點的朝陽產業。資料顯示,我國生物制葯行業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一直保持著較快的發展勢頭,年均增長率保持在25%以上。而且,行業內持續出現銷售勢頭迅速膨脹的「重磅炸彈」式的生物制葯產品。1997年G-CSF成為第一個年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的生物技術葯物,2007年銷售額超過40億美元的「超級重磅炸彈」葯物有16種,基因工程蛋白質葯物就占據7種,而其中基因工程抗體類葯物就有5種,這充分體現了生物制葯行業近年來獲得的巨大發展以及生物制葯的高成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