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食品板塊股票清單
食品板塊股票主要包括:洽洽食品(002557)、伊利股份(600887)、麥趣爾(002719)、加加食品(002650)、妙可藍多(600882)、西麥食品(002956)。
洽洽食品(002557):洽洽食品主要生產堅果油炸、烘焙休閑食品,包括洽洽瓜子、洽洽喀脆、洽洽小香、洽洽奇U味、撞果仁、焦糖山核桃藍袋系列瓜子、小黃袋日常堅果、山葯姐妹山葯片等。根據2019年第三季度的報告,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的所有權凈利同比增長32.27%。
2019年8月30日,伊利股份(600887)披露中期報告,2019年上半年營業總收入450.7億,同比增長12.8%;實現歸母凈利潤377.8億,同比增長9億.7%;每股收益為0.62元。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為38.6%,凈利率8.4%,同比變化均不大。2019年半年營業成本276.2億,同比增長13.8%。
麥趣爾(002719):麥趣爾於2019年8月26日披露中報,公司2019年上半年實現總營業收入2.9億,同比下降2.5%;實現歸母凈利潤805.4萬,同比下降35.9%;每股收益為0.04元。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為34.9%,同比下降1.凈利率為2個百分點.5%,同比下降1.7個百分點。烘焙食品是企業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
加加食品(002650):加加食品於2019年4月26日披露年報,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7.9億,同比下降5億.4%;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2億,同比下降27.6%;每帶搏股收益為0.1元。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為26.比2018年降低12%.0個百分點,凈利率6.5%,比去年低2%.0個百分點。報告期內,管理費同比增加11.9%,影響利潤增長。
妙可藍多(600882):公司於2019年8月發布了2019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收入為7.同比增長534億元.82%;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073.去年同期33萬-906萬元.51萬元;基本每股收益為0.去年同期026元-0.02元。據了解,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量為6961.63萬元,去年同期為1246.89萬元。
西麥食品(002956):根據西麥食品公布的2019年上半年業績,主營業務整體保持著穩步蠢喊祥增長趨勢,實現營業收入4.與去年同期相比,45億元增長了12億元.12%;上市公司股東滲游凈利潤0.比2018年同期增長75億元.32%。公司繼續加強對新產品的上市支持和推廣,優化產品結構,積極拓展年輕消費群體,滿足市場消費升級需求。
『貳』 最嚴「限塑令」來襲,利好這8隻概念股,金發科技一年上漲2倍多
「限塑令」進一步升級。
國家發改委等9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通知,自明年起,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等場所,將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同時,全國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棉簽、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
盡管此次「限塑令」只涉及部分城市且只限定了部分使用場景,但從國家的塑料污染治理政策一次次加碼的態勢看,「限塑令」的涉及范圍有望進一步擴展。
上述規定一出,立即引發熱切討論,甚至一度登上社交平台熱搜榜。行業協會和餐飲平台也開始表態倡議。資本市場上,一眾上市公司已為相關產業做了布局。
Wind數據顯示, A股市場目前有6隻「可降解塑料概念股」,產業涉足可降解塑料領域,分別為金發 科技 、億帆醫葯、揚農化工、海正葯業、齊翔騰達、*ST兆新。除此之外,金丹 科技 、彤程新材也在「可降解塑料」上有所布局。
據Wind數據顯示,上述8家上市公司中,有多家公司股價早在一年前就已起飛。金發 科技 、金丹 科技 、億帆醫葯三隻股票年前至今股價漲幅在100%以上,另有3隻股票漲幅在50%以上,只有齊翔騰達和*ST兆新兩只個股股價較一年前有不同程度下跌。
最嚴「限塑令」來襲,部分餐飲商家已做出反應
自2008年國家頒布「對塑料購物袋收費」 的政策法規以來,12年間,國家及地方政府先後共出台了14項法案、規劃,加速推進限塑政策落地。
今年1月16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到2025年,基本建立塑料製品 生產、流通、消費和回收處置等環節的管理制度。
7月17日,國家發改委等9部門聯合印發通知,至明年起,在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葯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同時,明年起全國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塑料棉簽、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全國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但是牛奶、飲料等食品外包裝自帶的吸管暫不禁止。
可降解塑料概念股大漲,金發 科技 一年漲幅超2倍
隨著最嚴「限塑令」實施日期確定,最直接利好的產業無疑是可降解塑料相關生產企業。從市場前景上看,可降解塑料可挖掘市場潛能可謂十分巨大。
6月14日,太平洋證券證券分析師柳強團隊發布研報顯示,中國每年約消耗購物袋400萬噸、農膜246萬噸、外賣包裝260萬噸,且隨著快遞、外賣業務的快速發展,塑料需求持續增長。其認為,可降解塑料未來成長空間10倍以上。
華西證券近期發布一份研報則指出,當前全球每年塑料總消費量約4億噸,中國消費6000萬噸以上,假設可降解塑料的滲透率為在2022年達到2%,需求也將超過百萬噸。
從市值上看,金發 科技 目前在上述8家公司中排名第一位,其最新市值404.3億元(截至7月20日),其次為億帆醫葯,總市值350.8億元。此外從股價漲幅上看,自去年7月20日至今,金發 科技 股價漲幅已高達213.44%,同樣排名第一。
據公開資料顯示,金發 科技 是亞太最大的改性塑料生產企業,現已具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產能7.1萬噸/年,另據公司相關公告顯示,其還有年產6萬噸的PBAT(一種新型的生物降解塑料)生產線在建,預計在2021年上半年完工,年產3萬噸PLA(一種以乳酸為原料聚合生成的高分子材料)生產線預計在2021年第四季度完工。
其餘公司中,億帆醫葯和金丹 科技 股價漲幅同樣居前,年內漲幅分別為145.9%和120.9%,對應市值分別為350.8億元和80.9億元。其餘個股中,揚農化工、彤程新材、海正葯業股價漲幅均在50%以上。
還有一批「概念股」在路上
除了上述已明確擁有「可降解塑料」業務的概念股外,還有一大批可降解塑料「概念股」在路上。
7月19日,聯創股份在深交所互動易平台上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其將出售上海鰲投等3家公司全部股權,回籠資金投入可降解塑料等化工新材料的研發上。
同一天,美聯新材也在回應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在可降解色母粒業務方面有一定的技術積淀,可降解材料將是公司未來深耕的市場領域。
更早之前,嘉澳環保方面提出,公司產品可以用於可降解塑料,如環氧植物油脂類增塑劑以天然可再生、可生物降解的大豆油等各類油脂為原料,可應用於聚乳酸類可降解塑料加工。
今年4月份,道恩股份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王有慶在公司2019年業績說明會上公開表示,公司看好可降解塑料的發展前景,其技術研發部門已經儲備了可降解塑料技術。
『叄』 吉利汽車是怎麼實現業績「雙降」而股票反而增漲的
8月21日,吉利汽車在港交所發布2019上半年業績報告。數據顯示,吉利汽車上半年營收475.6億元,同比降11%,但高於
確實,車市銷量下滑大家早有預料。而吉利在此前也表示,國內車市將進入「微增長時代」,產業競爭環境極度惡化,新品不斷推出,傳統燃油車市場已經轉為紅海。據中協會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市場整體乘用車銷量同比下跌14%。其中,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總銷量同比下跌21.7%。而吉利汽車上半年在中國市場的總銷售為61.31萬輛(包含領克),同比下降19%。可見吉利汽車在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也是「難以獨善其身」。
『肆』 2019年漲幅最大的股票有哪些
2019年漲幅最大的股票有藍思科技、中國軟體等科技股。
『伍』 三天漲十倍的股票有哪些
第一名,中潛股份,工業機械類,近兩年最大漲幅超19.93倍
第二名,誠邁 科技 ,軟體服務板塊,近兩年最大漲幅超18.2倍
第三名,堅朗五金,建材板塊,近兩年最大漲幅超17.53倍
第四隻,英科醫療,醫療保健板塊,近兩年最大漲幅超15.03倍
第五名,興齊眼葯,醫葯類,近兩年最大漲幅超超14.15倍
第六名,春風動力, 汽車 板塊,近兩年最大漲幅超11.5倍
第七名,聖邦股份,半導體板塊,近兩年最大漲幅超11.23倍
第八名,百潤股份,釀酒板塊,近兩年最大漲幅超10.4倍
接下來,就讓我們逐一分析這幾只股票,看看其共同點是什麼
中潛股份,2016年上市,主要是做潛水用品,業績表現在這兩年間平平無奇。這是一隻比較明顯的庄股。股本2.04億。
誠邁 科技 ,2017年上市,主營是軟體外包服務,在其大漲的2019年業績也同比大漲超9倍。上漲期間,其股本在8000萬。
堅朗五金,2016年上市,主營是門窗等五金產品,19年和20年業績都出現了大幅上漲。股本3個多億。
英科醫療,2017年上市,主營醫療手套,受益於疫情,業績巨幅增長。股本2個多億。
興齊眼葯,2016年上市,主營眼科葯品,業績這兩年也是呈現大幅上升。股本8000多萬。
春風動力,2017年上市,拳頭產品是全地形車,業績最近兩年是逐年大增。股本1.3個多億。
聖邦股份,2017年上市,主營是模擬晶元,業績最近兩年也是逐年遞增的。股本當時是1個多億。
百潤股份,2011年上市,主營產品是雞尾酒,業績兩年都是大增。股本5個多億。
以上,就是這些十倍股的一個概況。
『陸』 華為產業鏈崛起背後:近九成相關概念股預計上半年盈利
數據統計顯示,在公布上半年業績預告的114家華為概念股中,有101家公司預計上半年盈利,佔比89%。
業內認為,華為上半年業績逆勢增長,給了上下游產業鏈公司很多信心。隨著華為在5G以及多個領域的崛起,華為產業鏈上的公司業績也值得期待。
101家華為概念股預計上半年盈利
7月30日,華為公布了今年上半年業績情況,今年上半年華為實現銷售收入4013億元,同比增長23.2%,利潤率為8.7%。同時,上半年智能手機出貨達到1.18億部,同比增加24%。
具體來看,凈利潤最高的公司為TCL集團,接下來依次為立訊精密、歌爾股份、滬電股份。
根據公告,TCL集團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為20億元-22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26%-39%。基本每股收益0.1499元-0.1649元。
立訊精密2019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顯示,預計公司2019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為14.04億元-15.69億元,上年同期為8.26億元,同比增長70%-90%。
對此,公司表示,預告期內,雖然所處行業整體經濟環境挑戰,但公司基於前期在消費電子產品和客戶的完整規劃,通信、工業及 汽車 電子產品和客戶的多年提前布局,以及自身強大的項目落地能力,預告期內,公司業績將繼續實現快速增長。
同花順數據還顯示,有20家公司預計上半年凈利翻倍,凈利潤增幅最大的公司依次為東方通、智動力、華勝天成,增幅分別為2646%、1785%、1418%。
其中,東方通預計2019年上半年盈利4380萬元至4420萬元,比上年同期上升2621.51%-2646.37%。報告期內,公司基礎軟體、信息安全等主營業務持續保持增長,營業收入及經營業績較上年同期均有較大增長。報告期內公司積極開拓應急安全等新興市場,布局5G、工業互聯網、軍工信息化等新興領域,並取得了一些突破性進展。
近日,東方通在官方微信稱,公司作為鯤鵬雲生態夥伴,受邀參會並參加「華為雲鯤鵬凌雲夥伴計劃」的發布。公司表示,東方通已經完成了應用伺服器中間件TongWeb等產品與鯤鵬雲兼容適配認證,成為「華為雲鯤鵬凌雲計劃」生態夥伴。
智動力在7月26日晚披露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8.52億元,同比增197.99%;凈利潤7714.87萬元,同比增1785.17%。基本每股收益0.37元。上半年,得益於貿 易戰情緒邊際緩和及5G推動行業內生需求復甦兩大因素提振,消費電子行業迎來良好發展時機。
華為產業鏈崛起背後
華為上半年業績數據還顯示,華為智能手機發貨量(含榮耀)達到1.18億台,同比增長24%。華為手機出貨量快速增長下,產業鏈公司望受益。
業內人士認為,過去十年,蘋果產業鏈一度成為A股市場信息通信技術領域持續時間最長、影響范圍最大的投資主題,現在情況正在變化,華為產業鏈有望成為A股市場未來5年-10年最大的投資機遇。
值得注意的是,7 月26日,華為首款商用5G手機Mate20X(5G)在深圳正式發布並同步開啟預約。據悉,這是擁有「國內首張5G終端電信設備進網許可證」的5G手機,標志著5G手機時代正式開啟,產業鏈也隨之迎來新的發展階段。
有分析師認為,華為5G手機正式發布為手機產業鏈打開了新的發展空間,華為上下游產業鏈企業有望迎來業績釋放期。華為
5G領先全球2-3年,作為龍頭將打開5G創新空間,引領通信、手機、車聯網等相關 科技 產業鏈向國內轉移。
來源: 證券日報
『柒』 上半年業績預計暴增股名單
iFind數據顯示,在已披露半年業績預告的1566家公司中,報喜的公司有606家,近半年凈利潤翻番。整體來看,兄弟科技、牧原股份、新五豐、萬基科技、大北農、盈科醫療等公司半年漲幅名列前茅。乘著醫葯行業的東風,兄弟科技凈利潤暴增12764.24%,今年上半年更則猛彎是「一騎絕塵」。
iF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21日,滬深兩市共有1566家公司披露了半年業績預告,同時有606家公司報喜,預增、虧損、預增,占知神比39%。其中,近半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00%。兄弟科技、牧原股份、新五豐、萬基科技、大北農、盈科醫療、新龍控股、三里鋪、深圳歐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lt、星雲股份位列前10名,凈利潤增幅超過20倍。
擴展數據
2020年,a股盈利增速見底後將穩步上升;穩增長政策二季度發力,資本市場改孫悶革突進;全年內外部流動性會趨於寬松,二三季度會相對好一些。行業迎來中期拐點,外資流入主動性增強。兩者都有望成為a股增量資金的主要來源。在宏觀經濟決定性勝利、資本市場改革和企業盈利復甦下,a股有望迎來2-3年的「小康牛」。
2020年,經濟杠桿約束將不再是強約束,科技創新和先進製造業推動經濟發展將成為2020年的主線。財政、貨幣和房地產政策進行了積極調整。2020年利率下降、資本市場改革、政策支持將強化2019年以科技為代表的牛市。
『捌』 社保基金二季度持倉浮出水面 大舉增持這些股(附名單)
2019年半年報陸續披露,社保等機構的持倉情況逐漸浮出水面,被重倉布局的個股成為市場關注焦點。目前,已發中報A股公司中,社保基金現身11家公司,其中新進2家、加倉4家,鍾愛「小而美」公司特徵明顯。作為「隊」資金的典型代表之一,社保基金的動向一直頗受關注。從目前已經公布2019年半年報的119家上市公司來看,社保基金增持舉動尤為積極。
社保二季度持倉露端倪,鍾愛「小而美」公司
數據統計,截至7月30日,在已披露2019年中報的上市公司中,有11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出現社保基金的身影,其中雙一科技、新泉股份、海大集團、雲海金屬、安科瑞、艾德生物6隻個股均為社保基金今年二季度新進或增持品種。
具體來看,截至昨日,社保基金今年二季度新進持有雙一科技、新泉股份2隻個股,新進持有數量分別為4573.63萬股、1797.20萬股;社保基金今年二季度對海大集團、雲海金屬、安科瑞、艾德生物4隻個股繼續加倉,增持數量分別為15718.71萬股、726.05萬股、287.23萬股和106.48萬股。
從業績角度來看,上述11家公司中,有6家公司2016年中報業績實現同比增長。其中,雙一科技、雲海金屬、燕塘乳業3家公司2019年上半年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均超過50%。
雙一科技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共有2家基金、3家社保合計持有284.46萬股,占流通股比例5.53%。具體來看,全國社保基金五零二組合新進雙一科技100.78萬股,占流通股比例1.93%;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九零三組合新進雙一科技62.89萬股,占流通股比例1.20%;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一三零三組合新進雙一科技40.51萬股,占流通股比例0.78%。
二季度,艾德生物被博時基金管理的社保基金419組合加倉了10萬股,最新持股達到159.99萬股。
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上述11個股中,7月份以來股價表現跑贏大盤的個股有7隻(上證指數同期上漲-0.89%),分別為雙一科技(7.32%)、新泉股份(2.39%)、雲海金屬(15.37%)、安科瑞(1.36%)、東睦股份(0.32%)、燕塘乳業(25.01%)和宏發股份(1.07%)。
從增減持對象看,社保似乎有開始追捧小而美的細分領域,尤其是高技術領域龍頭的趨勢。記者注意到,二季度新進或者加倉公司中,除了雙一科技為風電復合材料部件龍頭,艾德生物則為腫瘤精準醫療分子診斷產品龍頭,雲海金屬是先進金屬材料領域的鎂合金龍頭,新泉股份是汽車內外飾零部件龍頭。
細數社保重倉股
7月25日,乳製品區域龍頭燕塘乳業發布了2019年半年度業績報告。今年上半年,燕塘乳業實現營收凈利雙增長,皆創下公司上市以來的半年度業績新高。其中,公司實現扣非後歸母凈利潤6607.97萬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61.39%;實現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同比增長397.24%。
公司表示,報告期內,其新工廠生產及管理各鏈條在經過初期磨合後已逐漸理順,產能平穩釋放,經營效率不斷提高,同時公司通過奶源體系升級、市場精耕拓展、管理結構優化等措施,進一步實現了其產品銷量、銷售收入和銷售利潤的多重增長,並鞏固了公司的區域乳業龍頭地位。
在2019年半年報中,得益於新工廠產能的逐步釋放和產品銷量的增加,公司表示其經濟效益獲得了提升,並預計今年前三季度將實現歸母凈利潤9382.02萬元至1.23億元,預計將同比增長45%至90%。
雙一科技(300690)
雙一科技7月24日晚發布半年報,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3.56億元,同比增長51.92%;歸母凈利潤為7000.12萬元,同比增長58.89%。基本每股收益0.64元。2019年,公司持續聚焦新材料和新能源產業領域,充分發揮復合材料成型和規模化生產的優勢,隨著全球風電市場的穩步發展及國內市場風電「搶裝」,公司業績實現增長。
報告期內,公司鹽城子公司已取得64畝土地證,現已開工建設廠房,預計在2019年底完成廠房建設;公司武城分公司5號、6號車間已開工建設,兩間車間建築面積2萬余平方米,預計2019年底建設完成並投入使用。屆時,公司產能進一步廣大,將有效緩解產能壓力。
公告顯示,十大流通股東中,社保機構全國社保基金五零二組合為新進機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九零三組合、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一三零三組合、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摩根士丹利華鑫多因子精選策略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建信中證500指數增強型證券投資基金為新進流通股東。
資料顯示,公司設立以來一直專注於復合材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公司報告期內主營業務、主要產品或服務和主要經營模式均未發生變化。
二季度首批社保基金持倉股曝光,斥資逾8000萬元增持3隻個股
隨著2019年半年報陸續披露,一向被看做是價值投資標桿的社保基金持倉情況逐漸浮出水面。
數據統計發現,截至7月28日,在已披露2019年半年報的上市公司中,有5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出現社保基金的身影,合計持股市值為2.20億元,分別為雲海金屬、陽谷華泰、雙一科技、新泉股份、燕塘乳業。
具體來看,雲海金屬、雙一科技、新泉股份等3隻個股成為今年二季度社保基金新進增持的目標,合計增持資金達8048.07萬元;二季度社保基金持有陽谷華泰698.54萬股,持股數量未變;二季度社保基金減持燕塘乳業157.35萬股,持股數量仍達78.80萬股。
據數據統計,雲海金屬半年報顯示,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有1家基金、1家社保合計持有1424.30萬股,占流通股比例為2.91%。其中,全國社保基金114組合持有1143.89萬股,較今年一季度增持220.4萬股,占流通股比例為2.34%。同時,受益於產品成本較上年同期下降,報告期內鎂價上漲,原鎂利潤增加,及公司獲得搬遷補償款的影響,雲海金屬預計2019年1-9月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8億元~5.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93.83%~109.98%。另外,公司預計2019年7-9月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變動幅度為97%~136%。對於該股的後市表現,民生證券表示,公司報告期內鎂業務改善+拆遷補償到位,2019年業績將大幅增長。預計公司2019年-2021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99元、0.87元、1.01元,對應估值分別為9倍、10倍、8倍,維持「推薦」評級。
雙一科技同樣備受社保基金的青睞,據數據統計,公司半年報顯示,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共有2家基金、3家社保合計持有284.46萬股,占流通股比例5.53%。具體來看,全國社保基金502組合新進持有100.78萬股,占流通股比例1.93%;基本養老保險基金903合新進持有62.89萬股,占流通股比例1.20%;基本養老保險基金1303組合新進持有40.51萬股,占流通股比例0.78%。
此外,新泉股份半年報顯示,公司的前十大流通大股東共有4家基金,1家社保合計持有886.55萬股,占流通股比9.34%。
二級市場上,上述5隻個股中,除陽谷華泰月內股價下跌之外,其餘的4隻個股股價全部實現上漲,分別為燕塘乳業、雲海金屬、新泉股份和雙一科技。進一步統計發現,假設7月份以來社保基金持倉股未進行減持的話,上述月內股價實現上漲的4隻個股社保基金持股市值增長1401.00萬元。
對此,分析人士表示,7月22日滬指跌穿2900點後,4天連續反彈,美中不足是缺乏量能支撐,預計大盤將迎來重大考驗。下半年,整個市場的風格會開始轉向成長。今年二季度社保基金增持股或迎估值修復機會,值得期待。(證券日報網)
(雲水長和)
『玖』 電力板塊龍頭股有哪些
長江電力、華能國際、中國核能、浙能電力、國投電力、國電電力、川投能源、桂冠電力等。
1.長江電力:電力行業龍頭股。 長江電力是中國三峽集團控股的上市公司,主要從事水力發電業務,現擁有三峽、葛洲壩、溪洛渡和向家壩四座電站的全部發電資產,年設計發電能力1918.5億千瓦時。
2.華能水電:國內大型流域水電開發企業和「西電東送」骨幹企業,是業內領先的大型流域、梯級、滾動、綜合水電開發企業。公司是國內第二大流域水電開發公司,是雲南省最大的發電企業和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最大的水力發電公司
3.華能國際:公司是發電裝機容量居國內行業 第一,公司可控發電裝機容量火電佔比90.2%,風電佔比7.2%,光伏佔比2.2%,水電佔比0.3%,生物質佔比0.1%
拓展資料
①明星電力據了解,明星電力主營水力發電、電力銷售和自來水生產、銷售。明星電力近日發布2019年半年度業績快報,2019年上半年營業總收入為8.0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7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016.25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8.04%;基本每股收益為0.155元,上年同期0.168元。
②長源電力長源電力於2019年8月28日披露中報,公司2019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34億,同比增長17.7%;實現歸母凈利潤2.5億,同比增長955.2%;每股收益為0.23元。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為15.3%,同比提高7.5個百分點,凈利率為7.6%,同比提高6.8個百分點。公司2019半年度營業成本28.8億,同比增長8.2%。
③西昌電力西昌電力主要業務為發電、供電、電力工程設計安裝。其中,發電、供電是公司的核心業務;發電包括水力發電和太陽能光伏發電。西昌電力近日發布2019年半年度報告,公告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收4.41億元,同比增長0.5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88.52萬元,較上年同期下滑189.20%。
桂東電力公司屬於電力行業,主營業務主要為水力發電和供電,是廠網合一、發供電一體化的企業。
『拾』 華勝天成截止2020年8月15日還有紫光股份的股票嗎
月24日,華勝天成股價漲停。
但成也紫光,敗也紫光。華勝天成2018年虧損了2.26億元,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當年來自紫光股份的投資收益減少了3.2億元。
自2019年1月1日新會計准則實施,原先被歸入「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並可用於調節利潤的權益投資,在新准則下絕大多數被歸入「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對那些熱衷炒股的上市公司,二級市場的影響會直接反映在業績層面,有些公司可以「躺賺」,有些公司也不得不面對「血虧」。
主營業務利潤下滑
華勝天成是一家雲計算綜合服務商和運營商,營收佔比70%多的業務為系統集成和應用軟體開發。公司2019年上半年業績暴增主要來自於持股上漲的投資收益。在業績預告中,公司表示,2019年上半年期主營業務收入較去年同期略有增長,主營業務利潤較去年同期下降約2000萬元。公司表示,主營業務利潤下降主要源於以前年度部分應收賬款跨帳齡導致壞賬計提增加所致。
2016年,華勝天成參股49%的國研天成參與了紫光股份收購新華三的定增,以26.41元/股的發行價格出資9.5億元認購了3597.12萬股,與林芝清創、華信長安並列成為紫光股份第五大股東,持股比例為3.45%。
華勝天成在公告表示,自2016年通過參股子公司持有紫光股份股票以來,根據企業會計准則,一直按公允價值核算並記入投資收益,本期紫光股份股價較上年同期上漲,導致本期投資收益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此項投資收益的會計確認方式導致了公司利潤在不同定期報告期間上下波動,後續仍存在價格波動風險。
具體的會計處理方面,據華勝天成披露,國研天成曾在2016年第四次股東大會上,同意將持有的紫光股份股票 投 資認定為指定以公允價值計量且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截至2018年12月31日,國研天成以公允價值計量且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賬面余額為14.9億元,其中成本為9.5億元,累計公允價值變動5.4億元。
華勝天成2018年年報顯示公司全年虧損2.26億元,虧損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為參股公司持有的紫光股份股票受2018年股票市場波動的影響,投資收益較2017年減少3億元左右,另一方面受2018年融資環境、匯率波動的影響,財務費用較2017年同期增加近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