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農尚環境股東楊霖減持4000股,股東減股對公司有影響嗎
近5年中,2018年度成為A股凈增上市公司數量最少的一年,新京報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2018年度A股市場新增105家上市公司。截至4月19日晚間,105家上市公司中有90家公司已經披露了2018年年度報告或業績快報、業績預告,佔2018年新股的85%。上述90家公司中,有35家上市公司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滑,佔比超過38%。
公司解釋稱,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受上游化工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的影響,同時產品價格調整具有時滯性,導致營業成本增加,銷售毛利率較去年同期下降明顯;四季度汽車市場銷售下降,影響公司銷售收入;研發支出、人員薪酬、上市費等費用有所增加。
2018年8月31日,中鋁國際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至此,中鋁國際H股回歸A股完成,成為A+H有色工程技術第一股。但是,中鋁國際回歸A股後首份年報顯示,公司2018年營業收入335.72億元,同比減少6.91%,凈利潤3.05億元,同比減少48.29%。
對於業績下滑,中鋁國際解釋稱,營業收入下滑一方面是由於本報告期部分大型工程項目已接近尾聲,可確認收入規模下降;另一方面本集團縮減了毛利水平較低的貿易業務規模所致。而利潤的下滑,主要為收入下降帶來的邊際利潤減少及本期確認的信用減值損失增加所致。
相比於上述兩家公司,天永智能則被客戶「殃及」,業績下滑。公司在2018年報中稱,2018年度,公司整體應收賬款回款情況不及預期。公司焊裝事業部的主要產品為汽車白車身焊裝自動化生產線,主要客戶為汽車整車生產廠商。
2018年,公司的客戶之一北汽銀翔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汽銀翔」)及其相關方由於資金緊張,公司對其應收賬款金額較大且處於逾期未收回狀態。
據公告,針對北汽銀翔汽車有限公司,天永智能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共計2223.96萬元。因上述計提單項資產減值准備,導致2018年度利潤總額與上年同期相比下滑幅度較大。
2018年年報顯示,2018年天永智能實現營業收入5.06億元,同比增長19.37%,實現歸母凈利潤3611.80萬元,同比下滑41.76%,扣非歸母凈利潤為3158.49萬元,同比下滑44.92%。
金融次新股業績增速放緩
銀行保險次新股增速放緩,中國人保增收不增利
還有不少上市公司2018年首份年報業績亮眼,但增幅相比於往年已經下滑。
2018年,中國人保實現營業收入5037.99億元,同比增長3.2%,實現歸母凈利潤134.50億元,相比於上一年的166.46億元同比下降19.2%。但在2017年,中國人保實現營業收入4764.5億元,同比增長8.3%,實現歸母凈利潤161億元,同比增長13%。
中國人保在年報中提及,當前,我國保險業的發展正面臨著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從未有過的、挑戰和機遇同生並存的大變局,面臨著宏觀經濟周期、技術變革周期與行業「新周期」疊加的復雜形勢。
成都銀行2018年度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115.18億元,同比增長19.31%,歸母凈利潤46.49億元,同比增長18.93%。但是在2017年,成都銀行的凈利潤為39.09億元,同比增長51.69%。
業績增速下滑的不僅是成都銀行。
3月24日,長沙銀行披露了2018年年報。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139.4億,同比增長14.95%;實現歸母凈利潤44.79億元,同比增長13.94%。但是在2017年,長沙銀行的營業收入為121.27億元,同比增長20.78%,實現歸母凈利潤39.30億元,同比增長23.21%。
「金融嚴監管、去杠桿和穩貨幣,主要經營指標的降速換擋,也讓我們感到前所未有的轉型壓力」,長沙銀行在年報中稱。
次新股減持受關注
大股東清倉減持鵬鷂環保砸停股價
作為家居裝飾及傢具商場運營商,美凱龍主要通過經營和管理自營商場和委管商場,為商戶、消費者和合作方提供服務。同時,公司還提供包括互聯網家裝、互聯網零售等泛家居消費服務及物流配送業務。
2018年報中,美凱龍實現營業收入142.39億元,同比增長29.93%,實現歸母凈利潤44.77億元,同比增長9.80%。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末,公司經營80家自營商場,其中自持物業53家,公司投資性房地產賬面價值為785.33億元,占資產總額的比例分別70.84%,為公司最主要的長期經營性資產。
不過,美凱龍也因為高管違規而收到了監管函。2018年8月3日,美凱龍公告稱,謝堅作為公司副總經理,存在多次在6個月內買入後又賣出,以及賣出後又買入公司股票的情形,並且未在首次賣出的15個交易日前向證券交易所報告並預先披露減持計劃,當年轉讓的股份超過所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25%,上海證監局決定對其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同樣在2018年上市的鵬鷂環保當年實現營業收入7.78億元,同比減少3.59%,實現歸母凈利潤1.73億元,同比減少20.81%。
早在公司發布招股書時其就曾提醒公司存在業績波動風險。鵬鷂環保招股書顯示,由於行業景氣吸引潛在競爭者進入,競爭加劇也可能對上述業務毛利率產生影響。上述影響可能造成公司收入和利潤在不同會計年度出現波動。
不僅如此,鵬鷂環保的重要股東也在承諾期滿立即清倉式減持。
1月3日,鵬鷂環保開盤即一字跌停。而直接「砸」停其股價的系前一天披露的減持計劃。
1月2日盤後,鵬鷂環保發布公告稱,公司第二大及第三大股東喜也納企業有限公司(CIENA ENTERPRISES LIMITED)與衛獅投資有限公司因資金需要,將於1月8日起的6個月內減持所持有的全部鵬鷂環保股份,合計1.46億股,占鵬鷂環保總股本30.45%。
這一天,距離鵬鷂環保上市還不到一年時間。而1月8日也是喜也納與衛獅投資承諾12個月內不減持期滿後的第二個交易日。
此外,鵬鷂環保在2018年9月還曾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由於鵬鷂環保的全資子公司大鵬水務存在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未經驗收即投入生產、使用的行為,環保部門決定對大鵬水務罰款80萬元。
B. 他們要是拼起爹來,就從來沒輸過!
中國目前已經有近百家保險公司,共同分食著大陸保險市場這塊蛋糕。很多朋友都會對沒聽說過的公司第一反應就是,咦,這是家小公司吧。其實保險公司就沒有小的,他們一旦拼起爹媽來,可從來不輸陣。
銀行業、證券業和保險業,是金融業的三個兒子,關乎國家命脈,必須由國家掌控。如同銀行業有多個銀行由國家管控,保險業也有被國家掌管的保險公司。比如中國人保集團、蘆銀或中國人壽集團、中國太平、中國信保、中再保集團。其中的很多公司,是同時在大陸、香港甚至紐約等地上市的保險巨頭。
一、人保:共和國長子
很多朋友經常會把人保說成人壽,其實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簡稱是人保,也就是PICC。一般代指人保整個集團,就像用平安代指平安整個集團一樣。
人保集團,手裡有萬億資產,是大陸5家巨無霸險企之一,旗下有10多家公司。人保集團手握財險、壽險、健康險、養老險和再保險等牌照,分得「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這塊老招牌的,是人保財險。人保壽險成立於2005年,相對於國壽、泰康這些「老五家」來說,算是晚輩了。
人保的知名度,遠沒有平安、國壽高。這或許和廣告費花得不多有關。據統計,2017年平安、國壽、太保、新華四家公司花了270億元的廣告費,平均每天花掉7407萬元。人保廣告費近4年都沒進過前4名。
二、次子國壽:做虧本買賣老爹兜底
中國人壽,簡稱國壽,就是那個姚明代言的保險。國壽也是做綜合金融的保險公司,手裡握著各種保險牌照。根據中國人壽官網資料,該公司脫胎於中保人壽保險有限公司。2003年,中國人壽保險公司重組改制,設立中國人壽集團和中國人壽股份公司。中國人壽集團,承接了剝下來的不良資產,讓國股份公司上市。財政部爸爸補貼了一筆錢,給國壽消化這筆爛賬。
中國人壽的不良資產,要從90年代的高收益保單說起。1997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央行七次下調存款利息。保險公司卻在這個時期,賣了很多高收益保險給老百姓。後來保險公司發現這是賠本的買賣,蒙受了巨大的「利差損」。
三、中國太平:民族品牌
中國太平保險集團,起家於動盪的1929年,擁有將近90年的歷史,是中國最老的本土保險品牌。中國太平的管理總部在香港,目前有24家子公司,經營區域跨越半個地球。根據中國太平的官網資料,1956-1999年之間,太平主要在境外做生意。2001年,中國太平返回大陸創業。
有些朋友會把太平保險和太平洋保險混淆,其實這是不同的公司。
四、中國信保:爸爸給了金飯碗
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2001年出生,做著國有政策性買賣,比如各種出口信用保險、海外投資保險、國內貿易信用保險等。他們家的這些保險產品,一般老百姓很少接觸,我們就不在這里多說。
五、中再保:國內再保險一哥
我曾經說過,保險公司也會買保險。再保險公司,就是那些賣保險給保險公司,與保險公司分擔風險的保險公司。實力沒有那麼雄厚的保險公司,賣賠付率高的好產品,怕賠穿,可以跟再保險公司買保險。
國內比較有實力的再保險公司,包括中國再保險集團。這個巨無霸,再保險規模保費排名亞洲第一、全球第八。中再集團注冊資本364.08億元,大股東爸爸是中央匯金公司,乾爹是財政部。
中再集團在境內外有多家子公司,包括中再產險、中再壽險、中國大地保險等。
在保險圈中,國壽、太保、平安、泰康和新華,被稱為「老五家」。其中的國壽和平安,一直在搶國內保險一哥的寶座,難分伯仲。接下來,我們要講他們的故事。國壽前面搏李已介紹,不贅述。
一、中國平安:發家致富小能手
平安,1988年起家於深圳蛇口,做綜合金融,主業包括保險、銀行和投資。在股東眼裡,平安無疑是個好公司。百萬保險代理人大軍和漲勢良好的股票,給股東賺了大把大把的錢。平安的網很大,賺得盆滿缽滿。僅今年一季度,平安就賺了187.13億元,比國壽還多。
在保險圈內,平安精明出了名。但是,這個精明人也栽過跟斗。上世紀90年代,平安也賣了大量高回報保單,造成很大的利差損;2008年,平安攤上「富通劫」和「增發門」,股票跌停,投資大幅縮水……
不過,給平安帶來最大殺傷力的,要數2000年左右的投連險風波。對於平安來說,這是一場災難,讓平安的名聲受到史無前例的重創。
加上高昂的營銷成本,他們家的陪伍看家產品平安福,品牌溢價率這么高,成了大家吐槽的重災區,或許也有難言之隱。
二、泰康:在醫養市場圈地
老字型大小保險公司泰康,創立於1996年。泰康賺錢能力不差,一季度盈利能力排在第一梯隊。
除了保險,泰康也做資管、養老社區業務。目前做養老社區的保險公司,包括泰康、恆大人壽、合眾人壽等。泰康12個養老社區業務,已經在不同平台推售。
上半年,泰康還斥資20多億元,收購拜博醫療51.56%股權,被指有意深挖大健康市場。
三、新華保險:曾經被接管 如今市值過千億
新華保險,成立於1996年,2011年上市,市值過千億。2002-2003年,新華保險瘋狂擴張,曾在一年內籌建25家分公司、105家支公司,迅速完成全國性布局。如今,該保險公司銷售網路幾乎覆蓋全國所有省、市、自治區。
新華保險也是一家大到不(mei)能(fa)倒的企業。當年高管挪用大額資產,內部管理混亂,新華保險面臨重大危機。保險保障基金「救急」,加上引入外資股東,最終新華保險順利恢復了經營秩序。
每逢一些保險公司出現高管負面新聞,或償付能力低於100%等情況,有些業務員散播這些保險公司要倒閉、破產的謠言時,前輩們總喜歡提新華保險被接管的事情:傳播這種謠言的業務員,簡直是蔑視中國的保險監管體系。
四、太保:爸爸是魔都國企
活躍於老百姓視野的太平洋保險,業內簡稱太保。這家公司起家於1991年,早年的大老闆是交通銀行,現在的大股東是上海國有企業,財力雄厚。
早在1999年,央行接連7次降息時,太保和國壽、平安一樣,賣了太多的高息保單,吃過「利差損」的苦頭。
太保也是上市公司之一。不過太保的上市路,走了好幾個年頭。從起家,到瘋狂擴張,再熬到上市,太保也遭受過償付能力不足、利差損的煎熬。
關於「老五家」,坊間流傳著一個段子:避開平×人壽,相當於避開了30%的坑,避開「老五家」,相當於避開保險業70%的坑……對於這個說法,是言之過甚的。同樣是重疾險,泰康也有樂安心、樂安康、健康有約這些很不錯的產品。壽險的話,人保也有非常優秀的定期壽險,人保精心優選,據說是精算師很心儀的產品。一直被吐槽的平安,子公司平安健康、平安養老也有很不錯的產品。平安e生保、深圳重疾補充醫療險,口碑都不錯。
條款是保險的生命。買保險,還是要多看條款,少看廣告。
注冊一個保險公司,至少要拿出2個億的真金白銀——保險公司哪有小公司。內資保險公司也是如此,股東方常見為雄霸一方的大企業,或者是荷包硬邦邦的國有企業。這些內資壽險公司,注冊資本金動輒過百億,銷售網路遍及全國,產品不賴,常見的如天安人壽、華夏人壽等。
華夏和天安,注冊資本金分別為153億、145億,在壽險公司中排名第6、第7位。注冊資本金,可是股東爸爸投進去的真金白銀哦。能這么有錢,當然和兩個公司背靠大金主爸爸有關。
一、天安人壽:撕下「化骨龍」標簽
天安人壽,2000年成立,起初是個合資保險公司。後來外資老媽和中資老爸「離婚」,天安變成了中資保險公司。
天安人壽,這個18歲的小夥子,一直被外界指責開業十幾年沒賺到錢。保險業有「七虧八盈」的說法,指的是保險公司開業前7年,可能都處於燒錢的狀態,第8年開始可能才賺錢。天安人壽官網資料顯示,該公司於2015年進入了盈利周期——已經不做「化骨龍」了。別人養一條「化骨龍」8年就能賺錢,他的股東爸爸一養就是十多年,能耐不是一般的大。
錢沒「老五家」賺得多,天安人壽分錢倒是爽快得很。目前天安的萬能險產品年化收益大約4.0%-5.65%,比不少「老五家」萬能險分得多。
從數據來看,天安人壽的服務也在改進。比如理賠時效方面,一季度天安人壽平均理賠時效為1.2天。3月份,平安人壽北分為1.24天,其他「老五家」比平安人壽北分慢一些。天安整個季度理賠時效,還闊以不?
二、華夏人壽:保險業的黑馬
華夏人壽,2006年成立,2017年時總資產為4405億元。這個公司了不得,用11年的時間,把保費收入做到行業前十名。
華夏人壽名氣沒「老五家」大,但是收益率讓人羨慕。據統計,在壽險公司里,華夏人壽2017年實際收益率排名位居前十。以前靠萬能險賺錢,華夏人壽被人詬病。如今這個公司正在轉型,讓人期待。
三、信泰人壽:江南「富家千金」
信泰人壽,成立於2007年,注冊資本金50億元。一般老保險公司總部喜歡設在京城,信泰人壽總部設在杭州,股東爸爸是民企,我們且把她看做江南富商「千金」。目前,信泰人壽的分公司將近20個,主要分布在沿海經濟活躍的省市。
大陸還有很多非常優秀的一些保險公司,比如恆大人壽、弘康人壽、百年人壽等。
o 恆大人壽出生於2006年,股東爸爸是恆大集團。恆大的房地產項目遍布神州大地,和萬科集團、碧桂園這些公司一樣,是家喻戶曉的大型房企。
o 百年人壽出生於2009年,大股東是萬達集團,也就王思聰家的。
o 弘康人壽,成立於2012年,主要通過電商、銀保和中介渠道做業務。理賠速度又快,單個案件的保額很高,一個很招人喜歡的公司。
中國加入了WTO以後,外資紛紛涌進大陸。根據當時的監管規則,外資公司和大陸的公司一起開設人身險保險公司,持股該公司的總股份,比例不得超過51%。於是,產生了一大批合資保險公司,比如中英人壽、中意人壽、恆安標准人壽等。
初期進入大陸的外資公司,均是各國老字型大小保險公司、金融機構。與這些巨頭「聯姻」的大陸公司,多半又是實力雄厚的國資企業、銀行。
一、銀行系合資保險公司
2009-2012年,中國銀行等五大行,憑借強大的資本實力,相繼收購了不同的保險公司。比如交通銀行控股中保康聯,更名為交銀康聯人壽;農業銀行控股嘉禾人壽,更名為農銀人壽。從此,這些銀行不止做貸款,還開保險公司。
1、工銀安盛人壽:中法混血兒
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要數工銀安盛人壽。這個2012年出生的混血寶寶,基因優良,家境富裕:中資爸爸是宇宙最大商業銀行——工商銀行,乾爹是中國五礦集團,外資媽媽是全球最大保險集團——法國安盛集團。
2、光大永明人壽:中加混血兒
光大永明人壽,2002年出生,今年16歲。該公司的中資股東,中國光大集團、中國兵器集團、鞍山鋼鐵集團,盡是些世界500強大企業。加拿大永明金融也是一家老牌金融機構,起家於1865年,已有153年歷史。
二、老字型大小合資保險公司
自古聯姻講究「門當戶對」,外資公司來大陸「提親」,亦是如此。
1、同方全球人壽:書香門第的高富帥
同方全球人壽,2003年出生的中荷混血兒。現任老爸是清華大學的上市公司清華同方,專門搞高科技項目,生意遍布全球五大洲。沒聽說過清華同方,你總該聽說過清華大學吧?同方全球的老媽,則是荷蘭全球人壽保險集團,跨國人壽保險集團。
2、中意人壽:老媽入行190年
2002年,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和義大利忠利集團結婚,生下了中意人壽。中意的老爸中石油,赫赫有名的央企,在2018年世界500強中排名第4位。中意的老媽忠利集團,發家於1831年,專業做保險、資管將近190年。
3、中英人壽:老媽開張300年 家底殷實
中英人壽,股東根基深厚:爺爺是央企中糧集團,家底殷實。中糧集團,中國最大的糧油食品出口公司;老媽,英傑華集團,世界第六大保險集團,一家300年歷史的老店。
4、恆安標准人壽:英資背景 匠心出品
恆安標准人壽,2003年成立的保險公司。該公司經營風格穩健,目前有10家分公司。恆安標准,中資爸爸為天津國企;外資媽媽為英國標准人壽安本集團。標准人壽安本集團,全球最大的投資公司之一,也是英國富時指數公司之一。看一下上證50那些公司,感受一下恆安標准人壽他老媽的實力。
5、瑞泰人壽:值得你重新認識一下
瑞泰人壽,2004年出生,一個14歲的小夥子,爺爺奶奶都是世界500強企業。他爺爺是中國國電集團,中國五大發電集團之一。他奶奶是英國的耆衛集團,起家於1845年,現在170多歲了。耆衛集團也屬於英國富時100指數公司之一,大本營在倫敦,為亞非歐美洲提供金融服務。
6、復星保德信人壽:中美混血兒
2012年,復星集團成功牽手美國保德信金融集團,生下了復星保德信人壽。
復星集團,媒體朋友評論:賺得不是特別多,但在每個領域都是爺;一看復星的投資版圖,就犯暈。保德信,美國最大的壽險公司,1875年開始做保險,擁有140多年歷史的金融巨擘。
復星保德信是做壽險的公司,他有個專門做健康險的弟弟,叫復星聯合健康。復星聯合的重疾險,性價比力壓「老五家」產品,連港險都不敢和他比。另外,這家公司的5年期醫療險,在業內口碑較好。
外資保險公司
目前大陸的外資保險公司,常見的如友邦保險、中信保誠、中宏人壽、中美大都會等。
1、友邦保險:大陸有錢人收割機
友邦保險,在港交所上市的一個保險公司,主要活動區域在東南亞。1992年,友邦重返大陸做保險,目前在大陸4個省市有分支。
友邦原來的老媽,叫美亞(AIG),金融大恐龍一隻。友邦對外宣傳的形象是公司經營穩健。但是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友邦原老媽AIG,卻因為賣了太多高風險的債務保險,扛不住壓力,幾近滅頂。美國政府借了AIG一筆錢應急。為了還債,AIG後來賣掉了友邦和其他一些資產。所以現在的友邦總部在香港,和美國沒有了任何關系。
友邦對大陸保險業的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其中有兩個事情不得不提:給大陸帶來保險代理人制度,從此打開代理人的「潘多拉魔盒」;2006年,被質疑重疾條款不合理,引發保戶集體訴訟案,倒逼《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范》出台。從此,保險公司賣重疾險給老百姓,使用規范表中的25種高發重疾時,不敢再出現偷雞摸狗的東西。
友邦保險篩選代理人的機制,意在把「大魚」挑出來。平安等公司,准入門檻低,「大魚」「小魚」通吃。友邦則提高了門檻,篩選出自帶高凈值社交圈的代理人, 便於把包裝好的高溢價產品推出去。
友邦大陸版重疾險要比港版貴20-30%左右。同樣的錢,買同方多倍保這些保障功能更強的產品,可以比買全佑一生(倍呵護)多50%左右的保障額度。
看到這個,友邦同行又要說,友邦是百年老店,同方是小公司容易倒閉之類的話了。AIG當年差點死掉,同方有大陸保險監管體系「護身」。不贅述。
2、德國安聯保險集團:全球救援中的佼佼者
德國安聯保險集團,全球數一數二的保險巨頭。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安聯就通過合資的形式進入大陸保險業。通過合資,安聯目前已獲得壽險、財險、健康險等牌照。另外,安聯和美亞等公司一樣,也是全球救援中的佼佼者。
近期安聯總部回應了在大陸開設獨資保險公司的消息。具體會給大陸保險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拭目以待。
上百家保險公司無法一一介紹。只想以此文說明,在保險公司這個大家庭里,銀保監會才是老子,監管地位不可挑戰。各個保險公司都受到同樣的監管、同等的法律約束力,行業有嚴苛的准入條件、周全的過程式控制制手段,以及有序的清退機制。
各家業務員,沒有必要攻擊別家公司是否安全的問題。保險公司的經營乃至業務員的銷售行為,都在銀保監會的眼皮底下。
小老百姓,與其操心保險公司大小,不如多操心有沒有找到靠譜的人、買的產品是否適合自己,比較重要。
C. 中國人保股價為什麼低
1、中國人保在A股上市的時間為2018年11月16日,共發行18億股,發行價為3.34元/股,在上市當年啟動了戰略配售,還採取了一系列穩定股價預期的措施,所以中國人保股價才比較低。
2、目前,中國人保股價還在10元上下浮動,而同為A股市場的保險股,中國人壽股價在30元左右,中國平安股價在100元左右,新華保險股價也在50元左右。
更多關於中國人保股價為什麼低,進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0181ca1616106900.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D. 股票跌停後盤中都是買盤的股價,一字跌停什麼原因
股票一字跌停的原因:
一,病態擴容。我們都知道諸多的獨角獸開始上市,已經上市的有葯明康德,寧德時代,富士康還有即將上市的中國人保等,這些獨角獸公司一上市就是千億市值的龐然大物。這些龐然大物的上市對A股造成的抽血效應不用多說,大家都有目共睹的,一個字形容“跌”。還有就是一直傳說的CDR回歸,像阿里巴巴,騰訊,網路,京東等,這些公司的回歸勢必會再次加重市場資金的短缺,現在的下跌是提前的反映。下跌也許是為了給這些獨角獸,CDR騰資金,更大的可能是利空前的反映,利空實施後就不見得會再跌了。
E. 為什麼中國人民財產保險集團股價這么低
截止2019年12月,中國人保股價大跌5.03%股價創1月新低。自去年11月以來表現非常糟糕。h股和a股相繼下跌。a股甚至在11月18日跌破了一個極限。a股下跌的原因可能與45.9億股限制性股票的上市和流通有關,相當於已發行股票的10.38%。
由於中國財險目前為2330億港元的市值(1.58倍PB、8.36倍PE),而人保集團持有中國財險69%的股權,人保集團目前的市值實際上只體現了它持有的中國財險的股權價值,其它各個未上市子公司的價值都被市場錯誤地清零。
(5)中國人保股票跌停擴展閱讀
在香港股市中國人壽7760億港元的市值、2.05倍PB、18.7倍PE;中國平安15540億港元的市值、2.95倍PB、14.5倍PE;中國太保3720億港元的市值、2.33倍PB、21.7倍PE,新華保險1750億港元的市值、2.34倍PB、22.1倍PE;
中國太平1170億港元的市值、2.09倍PB、25.8倍PE;集團1750億港元的市值、1.14倍PB、8.5倍PE。就PB而言人保集團僅相當於其他幾家的1/3至1/2;就PE而言也差不多這樣;就市值而言,僅相當於新華保險,且不及太保的一半。這應該解讀為已經出盡的基本面利空導致人保過度低估。
F. 中國人保惡劣時間
中國人保是一家在中國境內宴洞注冊的大型保險公司,成立於1949年。作為國有企業,它承擔著許多社會責任和義務,並且在過去幾十年中取得了不少成就。
然而,在某些情況下,中國人保也可能存在一些負面事件或行為。例如:
1. 2008年汶川地震後,有報道稱中國人保對災區居民的理賠速度較慢,並且要求災民提供大量證明材料。
2. 在2015年股市暴跌期間,中國人保被指控通過收購股票等手段干預市場並獲利數百億。
3. 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有媒體曝光晌枝枯了部分醫院與中搭激國人保合作推銷商業健康險的問題,並引發公眾關注和爭議。
需要注意的是,在評價一個企業時應該全面客觀地考慮其歷史、規模、經營狀況以及所處環境等因素,並避免片面化或武斷性言論。
G. A股、港股劇跌,是什麼原因呢
受滬港通實施的政策影響,A股、港股票整體下跌,進一步擴大影響范圍後,A股兩市空頭人氣強勁。A股和港股突然下跌,主要受此前火爆的白酒和醫療美容指數均跌逾7%,茅台跌逾5%,片仔癀一度跌停。這些原本被市場追捧的高毛利率板塊全線下跌。在指數方面,創業板市場一度下跌5%,上海股市下跌超過3%,創下一年來最大單日跌幅。滬深50一度下跌近5%,整個市場3000多隻股票下跌,外資瘋狂逃離100億元人民幣。上證綜指下跌2.34%,至3467.44點;深證綜指下跌2.65%,至14630.85點。白酒板塊最慘,白酒類股繼續下跌,貴州茅台跌至1800元以下,每日跌100元,水井坊開一字跌停,佘德白酒行業一度收停。
中信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A股、港股8月份將出現流動性問題。8月份的資本缺口預計將達到9000億元,這表明市場流動性存在一定風險。中期寬松貨幣基金到期後將留下7000億元的缺口;政府債務供給增加,凈融資壓力突出。據估計,整個政府將花得更多,收得更少。但是,考慮到政府債券的凈融資,政府存款可能增加2000億元。由於其他因素,預計缺口不到500億元。後續MLF繼續維持到期收縮或停止延續,下調存款准備金率釋放的資金將難以大幅提振市場,流動性水平可能受到進一步影響。
H. 散戶如何獲取股票消息方法都在這!
在股市中,進行投資的依據五花八門,有根據技術指標分析進行投資的;有根據財務表報進行投資的;有根據消息進行投資的。在依據消息投資中,散戶可能會因為與莊家、機構消息不對稱,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今天就跟大家談談散戶如何獲取股票消息。1、媒體
媒體消息是指一些權威的報刊、電視頻道肆配、網站所發布的消息。在我國這些媒體發布的消息可信度一般比較高,一些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和上市公司公告經常在陸清上面發表。因此,散戶可以根據相關媒體的獲取相關消息。
比如,今年2月28日晚上,新聞聯播對明晟指數將大幅提高中國A股權重的事件進行長達一分鍾的報道。
2、公司官網
公司的重大變動、對投資者決策產生重大的影響事件都會在公司的官網上進行公布。比如,早雹前公司董事會成員變動、重組收購消息、除息除權消息、中標消息。散戶可以根據公司的公告來做出投資決策。比如,新疆交建在2019年1月25日發布的中標G216線民豐至黑石北湖公路建設項目,中標金額億。
3、投資公司的研報
投資公司的研報,對上市公司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散戶可以根據投資公司的研報做出合理的投資決策。在2019年的3月份,中信證券發布報告稱,中國人保明顯高估,給予賣出評級,預計未來一年潛在下跌空間超過這導致中國人保在下一個交易日跌停。
4、相關的投資軟體
一些相關的投資軟體,為了提供更加便捷、優質的服務,也會把一些重大消息進行整合,置頂在軟體上方,比如,同花順,大智慧。
(本資料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時應審慎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