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股票委託價格和成交價格會不一樣
因為投資者進行委託買賣時,其最終成交是以市場價成交的,從而會導致股票委託價和成交價不一樣,比如,投資者以10元的價格委託買入某一隻股票,而市場價格為9.8元,則最終成交價為9.8元。
委託價和成交價不一樣是因為在參加集合競價時,如果委託價格高於集合競價決定價格,則按決定價格成交。其次,在參加連續競價時,當委託買入申報價格高於市場即時的最低賣出申報價格時,取即時揭示的最低賣出申報價為其成交價。如果在參加連續競價時,當委託賣出申報價格低於市場即時的最高買入申報價格時,取即時揭示的最高買入申報價為其成交價。這些都會導致委託價和成交價不一樣。
委託價一般是限價委託,就是成交價只能在你的委託價之下,你指定價格就只會按你的價格成交。 但是也有例外,按照價格優先, 時間優先的原則,可能你買的是最高的價格,有人願意以更低的價格賣掉,所以你以別人最低賣的價格成交。比如你想59.55買入100股時,有人想58.6賣出500股,加上你的傭金和印花稅等費用,就有可能以58.79成交。
在股票交易時,投資者的委託單也會遵循「時間優先、價格優先」的交易原則,以及較高買進申報會優先於較低買進申報,較低賣出申報優先於較高賣出的申報,當遇到同價位申報時,誰先申報優先於誰。所以投資者在認為某隻股票在第二個交易日會大漲時,甚至是在開盤前就直接漲停了,那麼這時投資者可以根據該股票漲停的價格進行委託申購;當投資者認為該股票在第二天會下跌,甚至出現跌停情況時,投資者屆時可以以股票跌停時的價格進行委託單的成交。
Ⅱ 為什麼委託買進去的價錢跟交易成功後的成本價不一樣
委託價格與成本價格是兩個概念。
委託價格如果成交了,可稱為「成交價格」,指的是股票當時的成交價,例如你的4.62元。
成本價格除了股票的成交價外和包括一些其他費用,所以你的成本價為4.68元。
我們在買賣股票過程中除了買賣的成交金額外,還需要上繳一些其他費用,包括:1.傭金。買股、賣股都需要按照成交金額的一定比例上繳。各證券公司傭金不同。
2.過戶費。上證交易所的股票在買股、賣股中按照股票數量的千分一收取,起始價1元。深證交易所免過戶費。
3.印花稅。目前為止,該費用只有在賣股時收取,按成交金額的千分一收。
舉例:
買進上海A股2000股,成交價5.80,傭金券商給我1‰
所以有:
成交金額5.80*2000=11600元
傭金額11600*1‰=11.6元
過戶費2000股*1‰=2元
買入無印花稅
發生金額11600+11.6+2=11613.6元
你會發現除了買股票的11600元外,我們還花掉了13.6元,我們用11613.6/2000=5.81,這就是成本價了。
理論上是這么計算的,我用的是通達信的看盤交易軟體,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如果按照上面的計算方式計算,系統顯示的成本價與我計算出的成本價不符,比我計算的多出0.018元,我只買過兩只股票,他們都是差0.018,可以說樣本十分小,得出數據不具有代表性,但是很值得研究。
呵呵!!!
Ⅲ 賣股票為什麼委託價和成交價不一樣
委託價一般是限價委託,就是成交價只能在委託人委託價之下,委託人指定價格就只會按委託人的價格成交。
委託價格和成交價格不一樣的原因:
1、在參加集合競價時,如果委託價格高於集合競價決定價格,則按決定價格成交。
2、在參加連續競價時,當委託買入申報價格高於市場即時的最低賣出申報價格時,取即時揭示的最低賣出申報價為其成交價。
3、在參加連續競價時,當委託賣出申報價格低於市場即時的最高買入申報價格時,取即時揭示的最高買入申報價為其成交價。
(3)股票委託價格與成本價不一致擴展閱讀:
委託買入的方式:
1、傳統的限價買入(賣出)法。登陸網上交易系統,點擊左側「買入」,輸入「買入價格」(為可接受的最高買入價,俗稱限價買入),依次填入股票代碼等信息,確定即可。
2、對方最優價格買入法。意為當前賣五檔中對委託方最優的價格,即按照賣一價成交。
3、本方最優價格買入法。意為當前買五檔中對委託方最優的價格,即按照買一價進行成交。
4、即時成交剩餘撤銷買入法。意為委託時按照當前市場上個股的即時成交價格進行委託,不成交的委託單自動撤單。
5、五檔即成剩餘撤買入法(全稱為最優五檔剩餘價格撤銷)。意為委託時按照最優方的5個委託價格由交易系統自主進行對比,有成交的價格立馬成交,不能成交的委託單,就自動撤單。
6、全額成交或撤銷買入法。意為按照當前市場上的即時價格,全倉買入相對應的股數,不能成交的股數則自動撤單。
Ⅳ 為什麼股票成交價和成本價格不一樣
因為股票的成交價格和成本價格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以及計算方法,所以也就不一樣了。股票的成交價格指的是投資者買入股票的價格,也就是設置的委託的價格。而股票買入價+費用=股票成本價。每一筆的交易都有交易的成本,包括政府徵收的千分之三印花稅、券商收的傭金以及證券交易所收的手續費和委託費。而成交價格里是不包括這部分成本的,但是成本價格里包括了,所以股票的成本價要高於股票的成交價。股票交易的每一次都需要繳納每一次的手續費,買入幾次,賣出幾次就需要收取幾次手續費,具體的股票交易的手續費的計算公式:買入手續費=交易傭金*成交金額+過戶費/轉讓費*成交數量;而賣出手續費=(交易傭金+印花稅)*成交金額+過戶費/轉讓費*成交數量。
股票交易手續費
股票交易手續費指的就是投資者在委託買賣證券的時候應該支付的各種稅收和費用的總和。按照當前的規定,股票的交易手續費是由證券公司收取的交易傭金、中國登記結算公司和證券交易所收取的過戶費以及轉讓費、以及國家稅務總局收取的印花稅三部分組成的。
1.印花稅:是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 。目前已經由向雙邊徵收改為向賣方單邊徵收了。就是指投資者在買賣成交後支付給財稅部門的稅收。在上海股票及深圳股票均按實際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支付,印花稅收是由券商代扣後然後交易所再統一代繳的。而在債券與基金交易中不用交此項稅收。
2.證券監管費,也叫做三費:大概是成交金額的0.2‰,而實際中還有尾數,一般省略成0.2‰。
3.證券交易經手費:在A股中,按照成交額雙邊收取0.087‰;在B股中,按照成交額雙邊收取0.0001%;在基金中,按照成交額雙邊收取0.00975%;在權證中,按照成交額雙邊收取0.0045%。
4.過戶費,此項僅在上海股票中收取:指的是在股票成交之後,更換戶名所需支付的費用。過戶費用按照成交股票面值(發行面值為每股一元,也就等同於成交股數)的0.06%來收取。
5.券商交易傭金:傭金的最高值為成交金額的3‰,最低從5元起收取,單筆交易傭金不滿5元的按照5元收取。
Ⅳ 為什麼股票委託價格和實際買入成本不一樣
股票委託價格和實際買入成本不一樣,是因為買入成本價,在買入價的基礎上,分攤了買入的手續費,所以肯定成本價比買入價要高一點。有些券商的成本價既包含了買入手續費,又預算了賣出的費用,比較直觀,就是以成本價賣出就保本。
Ⅵ 為什麼我的股票成交價格和持倉里的成本價不一致
這個很正常,成本價是加上了手續費之後的價格,股票買賣都是需要手續費的,成本價=(成交價金額+手續費)/股數。另外還有就是股票在賣出的時候也是要收取一定的手續費的。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之前賬戶裡面已經持倉或者持倉過當前股票,那麼現在繼續買入的話,成本價是所有買入之後的一個平均價。再有:1.可能是軟體或者網路的原因。此種可能性較小。2、你的持倉成本是你購買股票的價格,加交易傭金,所以持倉成本比實際成交價格高。3、以前持有該股票,之前的持倉成本也會影響本次購買後的成本。
成交價格是指投資者買入股票的價格,也就是你設置的委託價格。股票買入價+費用=股票成本價。因為每一筆交易都有交易成本,包括政府徵收的千分之三印花稅、券商收的傭金和證券交易所收的手續費和委託費。成交價格里是不包括這部分成本的,而成本價格里包括了,所以股票成本價要高於股票成交價。
股票交易成本價包括哪些費用
需交納的各項費用主要有:委託費、傭金、印花稅、過戶費等。
委託費,這筆費用主要用於支付通訊等方面的開支。一般按筆計算,交易上海股票、基金時,上海本地券商按每筆1元收費,異地券商按每筆5元收費;交易深圳股票、基金時,券商按1元收費。
傭金,這是投資者在委託買賣成交後所需支付給券商的費用。上海股票、基金及深圳股票均按實際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三點五向券商支付,上海股票、深圳股票成交傭金起點為5元;債券交易傭金收取最高不超過實際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二,大宗交易可適當降低。
印花稅,投資者在賣出成交後支付給財稅部門的稅收。上海股票及深圳股票均按實際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支付,此稅收由券商代扣後由交易所統一代繳。債券與基金交易均免交此項稅收。
過戶費,這是指股票成交後,更換戶名所需支付的費用。由於我國兩家交易所不同的運作方式,上海股票採取的是「中央登記、統一託管」,所以此費用只在投資者進行上海股票、基金交易中才支付此費用,深股交易時無此費用。此費用按成交股票數量(以每股為單位)的千分之一支付,不足1元按1元收。 轉託管費,這是辦理深圳股票、基金轉託管業務時所支付的費用。此費用按戶計算,每戶辦理轉託管時需向轉出方券商支付30元。
Ⅶ 股票成交價和成本價怎麼不一樣
股票成交價和成本價不一樣的原因是成本價加上了手續費。成本價和成交價的區別:成交價是股票委託後成交的價格,不含手續費;成本價是在成交價的基礎上考慮了買入的手續費。
股票成本價是在成交價的基礎上加上交易的費用(傭金、印花稅、過戶費),針對同一隻股票,如既有買入,又有操作賣出,系統會累計計算。股票成本價僅供參考,不影響投資者實際盈虧。
【拓展資料】
為什麼股票交易的成交價與成本價不一樣?
一、什麼是股票成本價與成交價
我們首先需要知道成本價和成本價到底指什麼。成交價格是指投資者買入股票的價格,也就是你設置的委託價格。
股票買入價+費用=股票成本價。
因為每一筆交易都有交易成本,包括政府徵收的千分之三印花稅、券商收的傭金和證券交易所收的手續費和委託費。成交價格里是不包括這部分成本的,而成本價格里包括了,所以股票成本價要高於股票成交價。
二、股票交易成本價包括哪些費用?
需交納的各項費用主要有:委託費、傭金、印花稅、過戶費等。
委託費,這筆費用主要用於支付通訊等方面的開支。一般按筆計算,交易上海股票、基金時,上海本地券商按每筆1元收費,異地券商按每筆5元收費;交易深圳股票、基金時,券商按1元收費。
傭金,這是投資者在委託買賣成交後所需支付給券商的費用。上海股票、基金及深圳股票均按實際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三點五向券商支付,上海股票、深圳股票成交傭金起點為5元;債券交易傭金收取最高不超過實際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二,大宗交易可適當降低。
印花稅,投資者在賣出成交後支付給財稅部門的稅收。上海股票及深圳股票均按實際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支付,此稅收由券商代扣後由交易所統一代繳。債券與基金交易均免交此項稅收。
過戶費,這是指股票成交後,更換戶名所需支付的費用。由於我國兩家交易所不同的運作方式,上海股票採取的是「中央登記、統一託管」,所以此費用只在投資者進行上海股票、基金交易中才支付此費用,深股交易時無此費用。此費用按成交股票數量(以每股為單位)的千分之一支付,不足1元按1元收。 轉託管費,這是辦理深圳股票、基金轉託管業務時所支付的費用。此費用按戶計算,每戶辦理轉託管時需向轉出方券商支付30元。
Ⅷ 買股票為什麼買的價格與顯示的參考價格不一樣
1、買入股票後,所顯示的價格為實時價格,包括了手續費。而參考價格僅僅是成本價。所以,買股票的買入的價格與顯示的參考價格不一樣。買入的時候成本價增加了一次,是加了買入手續費。買入的時候最後又從盈利的金額扣除了一部分,是預扣了賣出手續費。委託價和成交價可能不同,就是買入時的價格在委託時下跌了,結果成交價低了;又如委託賣出時價格又漲了,結果成交價高了。
2、在股市中,買賣股票的交易費用包括:
①不同的營業部的傭金比例不同,極個別的營業部還要每筆收5元委託(通訊)費。
②交易傭金一般是買賣金額的0.1%-0.3%(網上交易少,營業部交易高,可以講價),每筆最低傭金5元,印花稅是買賣金額的0.1%(基金,權證免稅),上海每千股股票要1元過戶手續費(基金、權證免過戶費),不足千股按千股算。
③由於每筆最低傭金5元,所以每次交易為5÷傭金比率、約為(1666-5000)元比較合算。如果沒有每筆委託費,也不考慮最低傭金和過戶費,傭金按0.3%,印花稅0.1%算,買進股票後,上漲0.81%以上賣出,可以獲利。
④買進以100股(一手)為交易單位,賣出沒有限制(股數大於100股時,可以1股1股賣,低於100股時,只能一次性賣出。),但應注意最低傭金(5元)和過戶費(上海、最低1元)的規定。
Ⅸ 為什麼股票委託價格和實際買入成本不一樣
還有手續費,具體如下:
1.不同的營業部的傭金比例不同,極個別的營業部還要每筆收1-5元的委託(通訊)費。
2.交易傭金一般是買賣金額的1‰-3‰(網上交易少,營業部交易高,可以講價,一般網上交易1.8‰,電話委託2.5‰,營業部自助委託3‰),每筆最低傭金5元,印花稅是買賣金額的1‰(基金,權證免稅),上海每千股股票要1元過戶手續費(基金、權證免過戶費),不足千股按千股算。
3.每筆最低傭金5元,所以每次交易在1666.67元以上比較合算。(1666.67*3‰=5元)
4.如果沒有每筆委託費,也不考慮最低傭金和過戶費,傭金按3‰,印花稅1‰算,買進股票後,上漲7‰以上賣出,可以獲利。
5.買進以100股(一手)為交易單位,賣出沒有限制(股數大於100股時,可以1股1股賣,低於100股時,只能一次性賣出。),但應注意最低傭金(5元)和過戶費(上海、最低1元)的規定.
當前交易費由三部分組成:傭金、印花稅、過戶費(僅上海股票收取)
傭金如果按照1‰計的話,買賣一次股票的手續費為 1‰(買進傭金)+1‰(賣出傭金)+1‰(賣出印花稅)
所謂粗略計算,應該是忽略掉上海股票所產生的過戶費之後的演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