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盈虧 » 蒙牛現代牧業股票價格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蒙牛現代牧業股票價格

發布時間: 2023-03-24 03:35:30

Ⅰ 蒙牛乳業(02319)與現代牧業(01117)在港聯合發布公告,蒙牛乳業擬以每股多少港元收購現代牧

蒙牛乳業擬以每股1.94港元的價格,收購16.7%的現代牧業股份。

Ⅱ 現代牧業是上市公司嗎

是的,現代牧業是一家此耐彎上市公司。它於2010年11月在香港交易所成功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1117.HK,成為全球最大的乳品公司之一。現代牧業是一家專注於生產和銷售優質乳製品的公司,其產品涵蓋了牛奶、奶粉、酸奶等各種乳製品。公司在中國和多個國家擁有生產基地和銷售網點畝殲,並積極推進國際化戰略,致力於成為全球領先的健康食品供應商之一。公司在科技創新、品質控制森悶、可持續發展等方面也有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Ⅲ 蒙牛為什麼選擇私募股權投資而不是銀行借款

2013年5月8日,蒙牛乳業(02319.HK)與現代牧業(01117.HK)聯合宣布,蒙牛與私募投資機構KKR、鼎暉投資達成協議,以現金31.752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5.4億元,收購後二者各持有的現代牧業20.44%股份和6.48%股份,從而成為現代牧業單一大股東。而KKR和鼎暉當時取得現代牧業該等股份的成本大約為7.42億元,實現投資回報約3.4倍。

至此,現代牧業這家原本由蒙牛乳業孵化的奶源公司,經歷股權剝離及獨立上市之後,又重回母體。

在境外紅籌上市重組過程中,核心一環是由境外擬上市公司收購境內公司股權,但是由於《關於外國投資者並購境內企業的規定》(俗稱「十號文」)的跨境股權支付安排在審批層面並未落地,因此在支付方式上就必須以外幣現金進行。然而設立境外公司的國內創始人或股東,絕大多數在境外又沒有外幣現金可供使用,從而使得境外公司收購境內公司的收購資金來源成為了一個橫亘在很多准備在境外上市的中國公司面前的難題。

通常而言,解決收購資金的辦法有兩種,一種是股權融資,一種是債權融資。如果採取股權融資,由於投資者看到公司用錢急迫,往往在價格上壓得比較低,而公司上市在即,創始人或股東也往往不願意再稀釋股權,更不用說低價稀釋股權。這樣一來,通過借款進行債權融資就成為了一個優選方式。股東借款目的其實就是為了搭建上市所需的股權結構橋梁,這種融資真是名副其實的「過橋貸款」。

在境外上市重組中過橋貸款的交易結構如何安排呢?被蒙牛收購的現代牧業的做法,給我們大體展現了這一交易過程。

現代牧業的跨境重組

現代牧業的前身叫領先牧業,2008年7月7日,現代牧業成立,收購了領先牧業全部股權並在後來陸續直接收購了領先牧業旗下的子公司和資產,領先牧業被轉賣給了青島恆天然公司而退出整個集團。為籌集擴充業務的資本,現代牧業於2008年11月至2009年6月期間進行多次重組及四輪股權融資,引入了KKR、鼎暉及牛根生設立的一項信託計劃作為投資人,該等投資人以大約13.79億元,認購現代牧業合共50.05%的股權。

在完成上述動作後,雖然實現了境外公司Aquitair對境內現代牧業公司的控股(圖1),但是另外一個關鍵步驟還未完成,現代牧業的個人股東還未能實現出境持股。如果此時上市,那就跟這些股東毫無關系了,這顯然是不行的。

那麼,如何實現中國個人股東境外持股呢?根據招股書披露,現代牧業採取的做法是在岸收購和離岸認購兩個步驟。一方面,Aquitair公司對現代牧業進行在岸收購,即與中國個人股東、馬鞍山先行牧業、老牛牧業等股東(以下統稱「中國售股股東」),於2010年9月17日簽訂一項股權轉讓協議,據此,Aquitair公司以9.03億元的代價向中國售股股東收購合共47.63%的現代牧業股權。另一方面,擬上市公司與中國股東控股公司(由中國售股股東在境外成立的控股公司),於2010年7月29日簽訂一項認購協議,據此,前者以總價9.03億元向後者發行487.6萬股新股,認購價總額相當於在岸收購的代價。

更多金融業資訊,案例、法規、分析、創新、PE/VC、IPO、三板、並購重組、銀行、債市、信託、項目融資、資產管理、資產證劵化、風險管控、基金管理、小貸、典當、擔保、保險、行業知識等,學習、交流,盡在《中國資本聯盟》平台微信公眾賬號:CACNORG。讓我們以誠攜手共進,締造中國金融未來。

把招股書中如上的描述,通俗表達就是:境內中國個人股東在境外設立一系列中國股東控股公司(金牧、銀牧、新牧和優牧四家殼公司);然後該等公司拿一筆錢(摺合人民幣9.03億元的外幣),認購擬上市公司的股份;然後擬上市公司拿到這筆錢後,再注入Aquitair公司,由後者以9.03億元的代價,收購中國個人股東持有的現代牧業全部股權。如此一個循環下來,一方面實現中國個人股東在境外擬上市公司層面持股,另一方面,境外擬上市公司最大比例持有境內現代牧業公司股權,跨境重組即告完成。

中銀國際提供過橋貸款

那麼,中國股東控股公司的認購資金從哪裡來呢?根據招股書披露,為撥付離岸認購的認購股款以及有關成本及開支(包括利息開支),中國股東控股公司已於2010年11月1日獲中銀國際提供大約1.39億美元的過橋貸款。過橋貸款所得款項已於同日由中國股東控股公司向擬上市公司支付,以繳足認購股份,至此離岸認購已告完成。作為過橋貸款的抵押,中國股東控股公司的股份以及其持有的擬上市公司股份已抵押給中銀國際。

這是整個過橋貸款交易的第一步,好戲的開場。

該筆款在2010年11月1日到位,同日,由中國股東控股公司支付給了擬上市公司。緊接著,這筆過橋貸款的所得款項已調派至在岸,並已向中國售股股東支付,於2010年11月5日完成此次在岸收購。至此,這筆錢又流轉到了中國個人股東手中。

到這個階段,收購境內權益問題和中國股東境外持股問題都解決了,但是中國股東持有的擬上市公司股份質押出去了,同時欠了中銀國際一筆貸款。這筆欠款是過橋貸款,由於僅以股份質押,年利息通常在10%-15%之間,成本是非常高的。因此,通常過橋貸款的交易安排到此還未結束,公司會尋求借商業銀行低成本的錢,去全部或部分還掉這筆過橋貸款。

「內保外貸」償還過橋貸款

從招股書披露的信息看,現代牧業就是這么操作的。其稱過橋貸款將於上市日期前部分償還,而其乃由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將提供的定期貸款合計約1.3億美元以再融資的方式償還,而該項定期貸款融資由中國售股股東提供的抵押品(股份質押除外)所抵押。現代牧業的案例中,中行澳門分行只是借了1.3億美元給中國股東控股公司,或者說中銀國際沒有同意一次償還全部貸款,餘下未償還結余約900萬美元將於上市後透過出售部分由中國股東控股公司在全球發售之前持有的股份悉數償還,而股份質押將於緊接上市之前解除(通常是在上市日開盤前解除)。

那麼,中國售股股東的1.3億美元再融資能拿什麼抵押呢?招股書並沒有說,但基本可以推斷,就是通常採用的「內保外貸」的做法(此處僅為推斷,並不代表現代牧業確實採取了此融資方法)。即,在國內中國售股股東把收到的股權轉讓款結匯,結匯所得的人民幣質押給境外銀行的境內關聯銀行(比如中國銀行某地分行);然後該內地分行給境外中國銀行澳門分行開立保函或備用信用證,為境外借款人(中國股東控股公司)提供擔保,基於此擔保,中國銀行澳門分行貸款數額與境內質押的人民幣同等價值的美元給借款人;然後,借款人拿到貸款後,再用於償還前期所借的高息過橋貸款,完成一個循環。

至此,前期中銀國際的過橋貸款清償掉了,股份質押解除(通常股份再用於質押給後面的貸款方即中國銀行澳門分行,但銀行會出具一份承諾函,允許股份質押在股票上市交易當天交易開始前解除),變成了中國股東控股公司欠中國銀行澳門分行一筆錢,同時,中國個人股東在境內質押了相應的人民幣給其關聯銀行。澳門分行會收取貸款利息,但同時,境內分行會支付存款利息。由於境外貸款利息較低,實踐中,通常兩者相抵,「內保外貸」的綜合成本基本為零。這樣一來,就大大降低了股東為解決收購資金問題而實際承擔的財務成本。「內保外貸」是整個過橋貸款交易鏈的高潮部分。

但是,為什麼又引入一個新的角色中國銀行澳門分行來提供貸款,而不是直接由前面提供過橋貸款的中銀國際來做「內保外貸」呢?

在現代牧業的案例中,一方面中銀國際本身並非商業銀行,操作不便;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這里涉及2010年7月30日頒布的《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境內機構對外擔保管理問題的通知》(匯發[2010]39號)其中的一項規定,該規定要求「內保外貸」資金不得直接或間接流回境內,即「為境外投資企業提供融資性對外擔保的,擔保項下資金不得以借貸、股權投資或證券投資等形式直接或通過第三方間接調回境內使用」。

也就是說,即便前期過橋貸款不是中銀國際提供的,而是一家商業銀行比如中國銀行香港分行提供的,香港分行也無法再通過「內保外貸」的方式,貸款給中國股東控股公司,用於償還前期過橋貸款。因為前期貸款被用於了收購境內股權,中國股東控股公司如以「內保外貸」項下貸款償還前期過橋貸款,這實際就非常明顯構成「內保外貸」資金間接流回境內,從而與前述規定相沖突,合規風險較大。

相反,如果再引進一家境外銀行,就巧妙地把實質上一個交易轉換為形式上的兩個交易,比如可以用後面另外一家中國股東控股公司B(現代牧業的中國股東控股公司有四家,實際操作中,為了合規考慮,後期進行「內保外貸」的公司與前期借過橋貸款的公司通常為不同的兩家公司)跟中行澳門分行發生一筆「內保外貸」業務,該筆貸款用於償還前期發生的一筆境外借款,跟國內無關。而另一筆交易是中國股東控股公司A了結跟中銀國際之間的股份質押貸款交易。從而一定程度上迴避了赤裸裸地觸碰前述規定,降低了合規風險。

那麼,這「內保外貸」項下貸款又如何償還呢?實踐中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在上市前或上市後通過境內公司比如現代牧業向境外股東派發股息償還,一種是股東在上市時(香港允許上市時股東出售老股)或上市後出售股份,以套現的資金來償還。好在「內保外貸」的綜合成本基本為零,所以可以將貸款周期拉得足夠長,來解決還款問題。

「內保外貸」項下「外貸」償還後,相應地,在境內的「內保」就可以同時予以解除,這時股東就可以自由使用轉股所得的人民幣了。這是交易鏈的收尾部分,至此,一個完整的紅籌上市跨境重組過橋融資交易循環就全部完成了。

Ⅳ 中糧集團股票有哪幾個

中糧集團股票有:中糧科技(000930)、大悅城(000031)、中糧糖業(600737)。
【1】中糧科技:中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營生物工程的科研開發、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系列產品的生產、銷售等,主要產品有檸檬酸及其鹽類、L-乳酸及其衍生物、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生物能源產品等生物化工系列產品,其中檸檬酸及其鹽類產品生產能力處於全國發酵產品行業第一位,在世界同行業排名前列,位居全國精細化工之首。
【2】大悅城:大悅城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為房地產開發、經營、銷售、出租及管理住宅、商用物業、工業物業;主要業務包括:房地產開發、經營、銷售、出租及管理住宅、商用物業,經營業態以住宅為主。
【3】中糧糖業:中糧糖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是白砂糖及相關產品的製造銷售、番茄加工及番茄製品的銷售,還有一家水泥參股公司。公司的主要產品為貿易糖、自產糖、加工糖、番茄製品、農業、農資、電力。
(4)蒙牛現代牧業股票價格擴展閱讀:
1、中國食品(00506.HK):中國食品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食品])是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品牌消費品公司(股票代碼:HK0506),是中糧集團唯一的專業化飲料業務平台,控股經營中糧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簡稱[中可飲料])。
2、中糧控股(00606.HK):中國糧油控股有限公司(中糧控股,香港上市代號:606)是中糧集團成員企業,於2006年11月在香港注冊成立,2007年3月21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
3、中糧包裝(00906.HK):中糧包裝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綜合性消費品包裝企業,控股股東是世界500強企業—中糧集團有限公司,公司是中糧集團的核心業務板塊之一,截止2017年底,公司擁有31家營運資公司,1家合營公司,1家聯營公司。
4、大悅城地產(00207.HK):大悅城地產有限公司(HK00207)是中糧集團旗下的商業地產旗艦,,專注於在中國境內開發、經營、銷售、出租及管理綜合體和商業物業的大型商業地產開發商及運營商。
另外中糧上市企業還有蒙牛乳業(02319.HK)、中糧肉食(01610.HK)、福田實業(00420.HK)、雅士利國際(01230.HK)、現代牧業(01117.HK)、酒鬼酒(000799.SZ)、中糧地產(000031.SZ)、中糧生化(000930.SZ)。
中糧集團歷經六十餘年發展,在中國市場上占據領先優勢,業務遍及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糧、油、糖、棉為核心主業,覆蓋稻穀、小麥、玉米、油脂油料、糖、棉花等農作物品種以及生物能源,同時涉及食品、金融、地產等行業。
在中國,中糧集團綜合加工能力超過6000萬噸,是中國最大的農產品加工企業,涵蓋了中國人日常消費的主要農產品品類,包括稻穀、小麥、玉米、油脂油料、糖、棉花、肉製品、乳製品、酒、茶葉等。
形成了包括種植養殖、倉儲、物流、貿易、加工、分銷等環節的上下游一體化網路,搭建起「北糧南運」的大動脈。在維護中國糧油市場穩定中,發揮著重要的支撐作用。

Ⅳ 蒙牛股份代碼是什麼

蒙牛沒在國內A股、B股上市
在港交所上市的,股票代碼2319 HK

Ⅵ 現代牧業股票價格為什麼這么低

經查證核實,01117現代牧業,屬於港股通股票,目前股票價格為每股1。42元,是夠低的,走勢低迷,中長線一直處於下跌趨勢,可定會是有原因的。。。

Ⅶ 蒙牛開賣牧場現代牧業花34.8億從其手中買富源國際股權

3月23日,中國現代牧業控股有限公司(1117.HK)通過公告宣布,已與蒙牛集團及其他賣方就收購內蒙古富源國際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富源國際」)訂立正式買賣協議,以人民幣34.8億元收購富源國際全部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蒙牛是現代牧業控股股東;同時,蒙牛為富源國際單一大股東,持股43.35%。

據悉,富源國際成立於2012年2月,富源及其附屬公司主要在中國從事牧草種植、奶牛養殖以及飼料加工及銷售,目前其在中國經營14個牧場,奶牛存欄數約6萬頭。這意味著,收購富源國際後,現代牧業的奶牛存欄數將增至約30萬頭。

值得一提,2020年12月,現代牧業發布《五年領跑計劃》,即到2025年,奶牛存欄數增長至50萬頭,年產鮮奶達到360萬噸,實現牛、奶雙翻番。

現代牧業稱,此次收購完成後,現代牧業將進一步提高飼料品質,從源頭保障原奶品質;控制飼料成本,發揮成本效益,持續提升盈利能力。同時通過有效整合,從飼料采購端、養殖端不斷深化融合,充分發揮兩強合作產生的協同效應,實現共贏。

需指出的是,現代牧業今日將發財報,而據今年1月18日現代牧業的盈利公告,預計2020年公司全年業績凈利潤不低於人民幣7億元,同比增長不低於100%。

但值得注意的是,從目前來看,現代牧業今日股價呈高開低走趨勢,開盤時其漲幅達5.63%,但截止南都記者發稿前,其股價漲幅為0%,報2.31港元。

Ⅷ 現代牧業是蒙牛的嗎

現代牧業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國最大的乳牛畜牧公司及原料奶生產商。截至2010年6月30日,擁有11間大型乳場,總面積3800萬平米,總存欄7.2萬頭(其中奶牛2.66萬頭,其餘為小牛)。隨著在建5間牧場陸續完成,2010年底存欄量有望達到9萬頭。現代牧業的原奶供應能力有望實現跨越式增長。但中國牧業高度分散,現代牧業排名第一,年銷售額也不過6億、凈利潤只有1億出頭,這樣的規模根本不會引起市場關注。
現代牧業真正吸引眼球的有兩點。一是對蒙牛的「依附」關系。現代牧業看似頗具成長性,銷售收入保持約70%的年復合增長率。原料奶銷量從2008財年的5.6萬噸,迅速提高到2011財年的15.8萬噸。但過去三個財年,對蒙牛集團的銷售分別占銷售總額的98.9%、99.6%及97.6%,形同蒙牛的全資原料基地。而在另一面,現代牧業占蒙牛原料奶采購總額不到5%。
與蒙牛的關系是雙刃劍,如果蒙牛下充足的訂單、支付豐厚的價格,並優先結算,現代牧業就能在未來三到五年保持高速增長。但問題是,如果蒙牛不想繼續「提攜」現代牧業,怎麼辦?
在流動性過剩,通脹難以避免的情況下,飼料、人工成本的上升是不可控的,產品銷售卻完全抓在蒙擾頌牛手裡,利潤厚薄完全取決蒙牛的慷慨程度。用上市圈到的25億大規模擴張產能,到2015年牧場數量超過30間,奶牛存欄25萬頭以上。理論上原料奶產能將是2010財年的10倍。屆時現代牧業在蒙牛原料奶需求中的緩數鄭份額可能達到30%-40%。如果那時蒙牛乳業(02319.HK)需要一份靚麗的報表,會不會壓低收購價格?
總之,現代牧業上市是蒙牛集團向上游延伸,爭奪奶源的一個棋子。有了香港上市公司這個平台,可以持續融資擴大產能、可以換股並購迅速做大。但是現代牧業作為上市公畢肢司的獨立性是根本不存在的,過度關聯交易是投資人心中揮之不去的疑惑。如果成本上升快且「硬」,銷售價格上升慢且「軟」,現代牧業利潤空間就會壓縮,甚至可能淪落為虧損。
二是高價發行。據《招股章程》,在2010年6月結束的財年現代牧業凈利潤1.08億,上市後每股凈利潤只有0.0225元。按3.29元的發行均價計算,市盈率高達146倍。即便下一個財年凈利潤翻倍,市盈率仍會超過70倍。這樣的高價發行,甚至讓大陸創業板都自嘆弗如。
為使高價發行能夠成行,現代牧業安排5名「基礎投資者」,分別是蒙牛(1940萬美元)、中糧集團(3000萬美元)、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4000萬美元)、東方資產管理公司(1000萬美元)和一家名為Keywise的資產管理公司(3000萬美元)。五家承諾投資額達1.29億美元,按3.29港元均價計算可認購超過3億股(禁售期為6個月)。
盡管煞費苦心安排五家基礎投資人,由於發行價格畸高,加之與環球乳業(1007.HK)及雅士利(1230.HK)的IPO相隔太近,現代牧業配售慘淡,甚至出現上市將擱淺的傳聞。在蒙牛以不到20倍市盈率交易的香港市場,現代牧業超過140倍的發行價明顯高估了。
現代牧業致力於高價發行,除了加速推進奶源基地建設之外,舊股東套現也是決定性因素。本次公開發行的12億股中,有4億股由舊股東出售,如果市場反應熱烈,舊股東還打算再拋1.8億股.

Ⅸ 現代牧業和蒙牛的關系

現代牧業正逐漸從幕後走向台前。8月26日,針或渣陵對現代牧業未來的2C業務布局計劃,現代牧業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現代牧業目前已經完成了中高端全產品線的布局。作為全國最大的原奶供應商,現代牧業正式從2012年開始布局終端奶市場。這意味著,現代牧業與其大股東以及最大客戶——蒙牛在終端奶市場短兵相接。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現代牧業重新加碼終端奶市場,是為了盡梁孫快擺脫對蒙牛的依賴。

加碼2C

8月26日,針對現代牧業未來的2C業務布局計劃,現代牧業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現代牧業品牌奶定位是中國第一的中高端牛奶。目前已經完成了中高端全產品衫戚線的布局,全國全渠道運營,線上線下聯動銷售。在產品上全線布局,圍繞牧場奶定位,布局純奶、高鈣奶及脫脂奶,同時拓展電商、社區團購平台定製化產品。

這被業內看作是現代牧業釋放重新加碼2C市場的又一信號。

2005年,現代牧業創立。2012年,現代牧業依靠常溫奶單品類正式開啟2C市場,雖然之後幾年產品銷售額翻倍增長,但由於頻繁打折,外界對現代牧業常溫奶單品的實際盈利能力一直不乏質疑聲。在質疑聲中,2017年下半年現代牧業常溫奶產品逐漸在終端市場中不見蹤影。

在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看來,現代牧業長期從事乳業上游的畜牧業務,雖然也曾經推出自有品牌終端產品,但影響力不大,況且終端產品目前大小品牌林立,競爭非常激烈,單憑自己在上游的資源就像向下游延伸,壓力很大,同時也是在和自己的大股東蒙牛直接競爭。

對於終端產品是否會與蒙牛產品存在競爭關系,現代牧業總裁高麗娜此前回應稱,現代牧業自有品牌重點瞄準了三四線城市,以盡可能地不與蒙牛和伊利的高端產品產生正面沖突和較量。

對於現代牧業加碼終端奶等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聯系采訪了蒙牛,但截至發稿,對方並未予以回復。

事實上,現代牧業加碼2C市場不僅要與蒙牛進行正面競爭,同時也會與新希望、光明、完達山等品牌進行競爭。而上述企業,也均是現代牧業的客戶。

不過,現代牧業依然看好牧場奶概念產品,現代牧業相關負責人稱:「未來的市場空間是非常巨大的。」

坎坷扭虧

盡管新品計劃野心勃勃,但現代牧業的業務根基並不在2C市場。據了解,現代牧業是國內最大的原奶生產商,也是全國乃至全球最大的奶牛存欄量企業,擁有26個萬頭牧場,畜群規模超20萬頭,年化產奶量上百萬噸,客戶包括多家下游乳製品企業。

體量龐大的現代牧業發展卻並非一帆風順。自2015年開始,受進口大包粉沖擊、原奶價格低迷等因素影響,國內奶牛養殖業面臨巨大壓力,現代牧業業績也開始下滑,當年公司持有人應占利潤僅為3.21億元,同比腰斬。2016-2018年,現代牧業持續虧損,公司持有人應占利潤分別為虧損7.42億元、虧損9.75億元、虧損4.96億元。

2019年以來,隨著消費升級和低溫鮮奶的普及,國內市場對原奶的需求不斷增長,原奶價格明顯上漲,奶牛養殖行業邁入回暖期。財報顯示,2019年,現代牧業原奶平均售價為4.04元/公斤,較2018年的3.85元/公斤上漲了4.9%;公司持有人應占利潤為3.41億元,同比扭虧為盈。

進入2020年,疫情壓力下的現代牧業仍然實現了業績增長。上半年,現代牧業銷售收入為28.28億元,同比增長10%;公司持有人應占利潤2.26億元,同比提升69%;如果不考慮一次性收益,公司持有人應占利潤同比增長492%。

值得注意的是,業績增長除受到原奶價格上漲帶動外,還與成本降低有關。上半年,現代牧業公斤奶成本(不包括物業、廠房及設備折舊)為2.27元/公斤,同比下降1.7%。其中直接飼料成本下降至1.75元/公斤,同比下降1.7%。

此外,沈萌表示,現代牧業的主要資源集中在上游,因此在營銷成本上也要小於全產業鏈或下游企業。

對於公司原奶業務的發展前景,現代牧業在財報中的預期較為樂觀:「規模化牧場已成為當前我國商品生鮮乳生產的主體。隨著國內大型養殖業門檻不斷提高,傳統散養及中小型規模牧場的模式不再具備競爭優勢。未來,原奶增量需求將主要依靠規模化牧場增群增產來解決。」

利益平衡

在2B原奶業務迎來發展新機遇的情況下,為什麼現代牧業卻將目光再次投回2C市場?沈萌認為,雖然公司大股東是蒙牛,但現代牧業一直有意與蒙牛保持距離,此次重啟終端產品的發展,應該是希望進一步加強自身獨立性。

現代牧業從創立至今,與蒙牛一直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現代牧業創始人鄧九強也曾是蒙牛的創業元老。2013年5月,蒙牛以32億港元的代價從KKR和鼎暉投資手中收購並持有現代牧業28%的股權。目前,蒙牛共持有現代牧業58.15%的股份,為後者的第一大股東。

蒙牛不僅是現代牧業第一大股東,也是其第一大客戶。2008年,現代牧業與蒙牛簽訂10年戰略合作合同,期間,現代牧業所產70%以上的原料奶必須供給蒙牛。2009-2011年,現代牧業原料奶總產量中銷售給蒙牛乳業的比例分別高達97.6%、97.5%、98.5%。

近年來,雖然現代牧業原料奶銷售給蒙牛的比重有所下降,但蒙牛依舊是現代牧業的最大客戶。2019年,來自蒙牛的營業收入占現代牧業總營業收入的比重高達85.3%。在8月25日的現代牧業業績說明會上,現代牧業相關負責人介紹稱,現代牧業原奶82.5%銷售至蒙牛,9.9%銷售至新希望,7.6%銷售至其他客戶。

對於原奶生產企業而言,過度依賴單一客戶可能會帶來較大的經營風險。資料顯示,在2014年原奶危機爆發之後,蒙牛減少了對現代牧業原奶的收購量,導致現代牧業不得不將部分多餘鮮奶噴粉處理,造成變相的「倒奶殺牛」。

「現代牧業的高管希望減少對蒙牛的依賴,這種想法可以理解。但是,現代牧業此次相當於從優勢領域進入紅海市場,需要三思後行。」沈萌說。乳業分析師宋亮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現代牧業在2C目前沒有任何優勢。無論是品牌認知,還是其他各方面,現代牧業都是比較薄弱的」。北京商報記者錢瑜 白楊 濮振宇

Ⅹ 現代牧業是蒙牛的嗎

是的,現代牧業屬於蒙牛的,2017年年初,蒙牛以每股1.94港元的價格收購了16.7%的現代牧業的股權,交易完成後,蒙牛持股增加至39.9%。1月25日,蒙牛完成了對現代牧業剩餘45%股份的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