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分鍾科學什麼是引力波
在物理學中,引力波是指時空彎曲中的漣漪,通過波的形式從輻射源向外傳播,這種波以引力輻射的形式傳輸能量。在1916年,愛因斯坦基於廣義相對論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引力波的存在是廣義相對論洛倫茲不變性的結果,因為它引入了相互作用的傳播速度有限的概念。相比之下,引力波不能夠存在於牛頓的經典引力理論當中,因為牛頓的經典理論假設物質的相互作用傳播是速度無限的。
各種各樣的引力波探測器正在建造或者運行當中,比如 advanced LIGO(aLIGO)從2015年9月份開始運行觀測。 可能的引力波探測源包括緻密雙星系統(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
2016年2月11日,LIGO科學合作組織和Virgo合作團隊宣布他們已經利用高級LIGO探測器,已經首次探測到了來自於雙黑洞合並的引力波信號。 2016年6月16日凌晨,LIGO合作組宣布:2015年12月26日03:38:53 (UTC),位於美國漢福德區和路易斯安那州的利文斯頓的兩台引力波探測器同時探測到了一個引力波信號;這是繼 LIGO 2015年9月14日探測到首個引力波信號之後,人類探測到的第二個引力波信號。2017年8月17日,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和室女座引力波天文台(Virgo)首次發現雙黑洞並合引力波事件,國際引力波電磁對應體觀測聯盟發現該引力波事件的電磁對應體。
❷ 引力波的定義是什麼
引力波的發現意義重大,從科學意義上看,引力波可以直接與宇宙大爆炸連接。廣義相對論中預言的引力波也可以產生於宇宙大爆炸中,這就是說大爆炸之初的引力波在137億年後的今天仍然可以探測到。一旦我們發現了宇宙大爆炸時期的引力波,就可以揭開宇宙的各種謎團,甚至了解宇宙的開端和運行機制。因此也有這樣的說法,如果引力波的發現被確定,那麼幾乎可以肯定會入選諾貝爾獎。1993年的諾貝爾獎就是授予了間接發現引力波存在的科學家,當時兩位科學家泰勒和赫爾斯對脈沖星雙星系統PSR1913+16進行研究,發現其系統內有兩顆中子星,它們快速圍繞對方公轉,最終發現了引力波間接證據。
一旦我們發現了宇宙大爆炸時期的引力波,就可以揭開宇宙的各種謎團,甚至了解宇宙的開端和運行機制
2014年3月,BICEP2望遠鏡科學家稱發現了宇宙大爆炸時期產生的原初引力波,這個發現瞬間轟動了世界,科學家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中探測到B模偏振,認為這是原初引力波的證據。這個發現不僅意味著我們探測到引力波,而且還發現大爆炸時期的引力波,更令人驚訝的是根據這個理論我們甚至可以推出平行宇宙的存在。不過,很快BICEP2望遠鏡的發現成果被否定,科學家驗證後發現是銀河系的塵埃對觀測形成干擾,這個發現是錯誤。
由此也可以看出,引力波對於現代天文學而言是多麼重要,一旦發現引力波直接證據,我們就能夠通過這個途徑觀測並研究它,進而揭開宇宙深層奧秘。
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的發現再次讓引力波成為公眾焦點,引力波的理論提出很早,但我們至今沒有發現。引力波的基礎理論來自廣義相對論中的引力輻射理論,相對論中預言了引力波會產生於強引力場的天體事件。有趣的是宇宙中的強引力場天體非常之多,比如超大質量黑洞合並,脈沖星自轉、超新星爆發等都是引力波的強有力來源。引力波與電磁波天文學又有不同的地方,比如引力波無法通過電磁輻射直接觀測,引力波與宇宙中物質的相互作用是非常微弱的,可以傳播至很遠的宇宙空間。
引力波的探測目前仍然存在困難,科學家認為引力波盡管有間接的證據顯示其存在,但直接證據缺乏。在過去十多年內,科學家通過毫秒級脈沖星信號的篩查來發現引力波,但是也沒有結果。對此科學家也提出了幾種可能性的解釋,比如引力波或位於高頻段上,中子星合並產生的引力波需要利用靈敏度更高的探測器進行觀測。這也是為什麼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每隔一段時間要升級的原因,如果在這個頻段沒有新的發現,就要繼續升級。
❸ 引力波概念股有哪些
奇葩的引力波概念股
「引力波」的發現無疑是全人類的里程碑式事件,因此,其概念也成為了股民們熱炒的對象。這不,才沒多久,一批「引力波」概念股便橫空出世。只不過,看著這一隻只概念股,心中不由得產生一種「奇葩」感。
以下便是剛出爐的概念股名單:
引力傳媒(603598)+波導股份(600130):引力波概念龍頭股,名字就華麗麗沾上邊的,這年頭有個好業績不如有個好名字;
昆侖萬維(300418)、四維圖新(002405)、三維絲(300056)、三維通信(002115)、三維工程(002469)、一心堂(002727)、世紀游輪(002558):時空旅行概念股,這下世紀游輪說不準又有20連板的底氣了、紅太陽、世紀星(000005)、神州信息(000555):天體概念股,除了名字外,真找不出和天體概念相關的地方了;
天神娛樂(002354):宇宙哲學與神學觀概念股,不得不說,又是拖了名字的福;
中興通訊(000063)、烽火通信(600498)、北斗星通(002151)、中國衛星(600118): 據說,引力波的穿透能力比中微子還要強,或許可被人類用於星際通訊領域。真是越聽越玄乎!大族激光(002008):激光這玩意,一看就是跟太空關系扛扛的,貌似還靠點譜。
❹ 到底什麼是引力波能不能解釋得通俗一點
引力要從一個蘋果說起來,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牛頓正在大樹下學習,被突然掉下來的蘋果打了一下,這時候牛頓頓悟了,悟道了地球是圓的,但是人不會掉下去,是因為萬有引力,所有的物質都有相互吸引的力,這構成了物理學中四個基本力中的之一。當時的人們認為世界就是這四種力相互作用構成的。若干年後的今天,我們已經將這四個力合並成了一個了。這個就是另一個話題了。這里先不解釋了。
過了很多年,有個叫愛因斯坦的猶太青年學習了牛頓的理論,並且根據其他科學家的理論和實驗結果創造了相對論(狹義相對論),這件事本身就很牛掰了,可以說愛因斯坦實現了牛頓的預言。但是愛因斯坦當時還很年輕,若干年後,愛因斯坦變成了美國老大爺,愛因斯坦相信上帝是非常完美的,上帝不會把公式寫的特別復雜,以至於自相矛盾,一定是人們搞錯了,所以愛因斯坦質疑了牛頓的說法。因為當時的物理界已經出現很多解釋不聊的問題,比如光速問題。所以愛因斯坦,提出了物體之間並不存在萬有引力這種力,物體之間之所以相互吸引是因為質量(重量)會引起時空的扭曲,因為時空扭曲所以看起來這些東西被彼此拉近了距離。而當質量變化(比如你在一片水中扔入一個石頭,會激起漣漪一樣),會導致引力波的出現,而這個引力波就應征了前面他人為地物體的重量是會扭曲時空的。同時愛因斯坦還提出了宇宙肯定是有限封閉的,所以宇宙為了維持這個體型,必須保持在一定的密度上,但是計算結果與事實不符(計算的誤差相當大),所以他提出了暗物質一說。而引力波可能是唯一能確定暗物質存在的觀察工具。愛因斯坦的理論並不完美,和他的前輩牛頓一樣,他只是提出來一些預言,但是在他有生之年,很多預言都無法應征。當時的技術並不具備。
愛因斯坦的理論,愛因斯坦不認為存在萬有引力(這個觀點是牛頓提出來的),所謂的引力其實是一種時空波動,說白了就是質量導致了時空扭曲。當一個物體足夠重的時候,就會引起時空的扭曲。比如太陽那麼重的東西。為什麼地球會圍著太陽轉,為什麼人在地球上不會掉下去,而會被吸住。這一切都是愛因斯坦對於狹義相對論重新解釋——廣義相對論的概念。當時空扭曲劇烈的時候,就像波的性質一樣,會引起引力波現象。
很多年後的今天,美國的科學家發現了引力波。這下牛掰了,愛因斯坦的理論進一步得到了完善。
引力波的作用:
1、驗證了已故科學家愛因斯坦的預言。如果引力波不被發現,愛因斯坦的理論就如同缺了一條腿的凳子,是有漏洞的。引力波的發現,擬補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的漏洞,也確定了他的理論的正確。
2、引力波的發現類似當年的發現X光一樣,是一種工具。有了這個工具,我們可以利用引力波的觀察,去觀察遙遠的宇宙的現象。發現暗物質、時空穿梭等等才是有可能實現的事情。如果沒有引力波,以我們現有的技術是做不到這些科幻世界才有的事情的。
3、引力波的周期要長得多,同時也微弱的多,能觀察到引力波,至少要具備一定的技術水準,觀察到引力波說明在這個領域人類的技術進步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❺ 引力波是什麼發現後有什麼價值
在物理學中,引力波是指時空彎曲中的漣漪,通過波的形式從輻射源向外傳播,這種波以引力輻射的形式傳輸能量。
在1916年 ,愛因斯坦基於廣義相對論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引力波的存在是廣義相對論洛倫茲不變性的結果,因為它引入了相互作用的傳播速度有限的概念。相比之下,引力波不能夠存在於牛頓的經典引力理論當中,因為牛頓的經典理論假設物質的相互作用傳播是速度無限的。
愛因斯坦1916年發表的廣義相對論預言了宇宙誕生之初產生的一種時空波動——原初引力波——的存在。過去近百年中,廣義相對論的其他預言如光線的彎曲、水星的近日點進動以及引力紅移效應都已獲證實,唯有原初引力波因信號極其微弱,技術上很難測量,而一直徘徊在天文學家「視線」之外。劍橋大學博士、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CITA國家研究員」馬寅哲認為,原初引力波的發現是支持廣義相對論的又一有力證據,相對論所預言的所有實驗現象全部被驗證,實驗與理論符合得都很好。
其次,這一發現打開了觀測宇宙的一扇新窗戶。
在天文學幾百年來的發展過程中,人們觀測宇宙的主要手段是觀測光,也就是說幾乎所有天文實驗都是在收集光子。而根據標准宇宙大爆炸理論,大爆炸之後約40萬年,光子、電子及其他粒子混在一起,宇宙處於晦暗的迷霧狀態,光無法穿透。而引力波則不同,它誕生在宇宙大爆炸之初並以光速傳播。從事引力波研究多年的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理論物理學家勞倫斯·克勞斯認為,引力波被測量到,意味著人們可以通過引力波而一直追溯到大爆炸之後僅僅10的負35方秒的極早時期,同時引力波也可以作為另一種觀測宇宙的手段。引力波天文學這門新學科的大門也由此打開。
第三,這一發現有助於真正理解宇宙大爆炸原初時刻的物理過程。
根據上世紀80年代逐漸發展起來的暴漲理論,140億年前,在大爆炸之後不到10的負35方秒的時間里,宇宙以指數速度急劇膨脹,即所謂「暴漲過程」。原初引力波忠實記錄了暴漲時期的物理過程。馬寅哲告訴記者,現在關於大爆炸原初時刻的理論模型有數百個,但「到底哪個對,還是都不對,在今天之前是不清楚的。但如果(美國科學家的)結果是真的,那麼很多理論模型會被排除」。
❻ 引力波是什麼意思呢
引力波是什麼?
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引力起源自質量對空間的扭曲:在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附近,空間的織構都會受到扭曲。但這個扭曲並不總是呆在那物體附近。特別地,愛因斯坦意識到這種空間的彎曲形變可以在宇宙中傳播,就像地震波在地殼里傳播那樣。然而它與地震波不同的地方在於它可以在空無一物的太虛中傳播——並且還是以光的速度。
BICEP2所寄居的Amundsen-Scott南極站坐落在南極冰蓋上海拔2800米的地方,那裡的大氣非常稀薄。空氣也十分乾燥,所以沒有過多的水蒸氣阻擋無線電波。另外,南極洲幾乎沒人居住,從而避免了來自手機通訊、電視廣播以及其他日常電子產品的電波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