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入門 » 看股票加權還是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看股票加權還是

發布時間: 2023-07-11 15:52:36

Ⅰ 股票填權還是貼權怎麼看選股和操作上要注意哪些問題

在股票除權除息之後,如果主力資金認為該股未來成長性較好,一般會選擇繼續持倉或是加倉買入。如果未來一段時間內,股價從除權之後的基準價一路上漲,有一種將除權產生的缺口補上的趨勢,我們就將這種行情稱為填權。反之,如果股票出於某種原因,除權後從基準價一路下跌,我們就將這種行情稱為貼權。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關於填權和貼權的基本知識。

填權與貼權如何產生
當上市公司採取送紅股、派股息或配股等方式發放股東權益時,會公告一個股權登記日,在股權登記日當天收盤時仍被持有的股票有權按比例獲得權益分配,這些股票就稱為含權股。從股權登記的下個交易日即除權除息日開始,再買進的股票已不再享受本次分配權益的權利,這些股票就稱為除權股。
除權與含權的區別就在於是否有權獲得股利、股息等權益分配。通常來說,除權除息日的股價要低於股權登記日的股價。除權除息日當天開盤會根據權益分派的具體情況,得出一個剔除了除權除息影響後的價格作為開盤指導價,稱為除權或除息基準價。根據此後的市場行情走向,上漲就是填權,下跌就是貼權。
填權還是貼權如何決定
填權還是貼權主要取決於股票本身的質量, 一般來說選擇送轉或是配股等方式來分配股利的的公司,往往股價較高。除權後股價打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弱散戶的「恐高」心理。如果公司基本面不錯,未來有較好的盈利增長能力,那麼主力資金也很願意長線配置,很可能會很快就走出填權行情。但如果公司基本面一般或是前景堪憂,除權後一路下跌的例子也多得是。另外,大盤行情好的時候容易填權,行情差的時候就很容易貼權。
填權概念股如何選擇
1. 看是否有主力資金介入。根據以往經驗來看,年報分配方案公布前後,一般會有主力資金介入,甚至有部分上市公司就是為了配合資金的炒作,而高比例的送轉方案。
2. 選擇基本面良好的除權股。能穩定高增長的公司一般都是機構和實力游資關注的重點,即使除權使股價暫時調低,但考慮到未來的成長性,很可能會縮短填權的時間。
3. 除權缺口大不大。雖然高送轉只是一種數字游戲,但散戶往往會喜歡散戶賬戶裡面的股票數量大大增加。送轉的比例越高,除權後的缺口就會越大,未來散戶參與填權的可能性就越大,主力資金也越願意拉升這樣的股票。
填權股如何操作
如果是高價股除權,那麼不要在除權後馬上買進,因為這樣的股票往往有高估的風險。如果是低價股除權,除權後的超低價格也不是買進的理由,反而更應該提高警惕。除了價格之外,更應該考慮的是股票當前的估值是否合理以及未來的盈利增長。最好是在大盤調整或是個股低估時買進,而不要追漲高送轉題材的炒作。
以上就是關於填權與貼權的介紹,以及實盤操作上的一點相關建議,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Ⅱ 股票里什麼叫加權什麼叫權平均

一、加權指的是加權股價指數,是反應整體市場股票價值變動的指標,其系以上市股票之發行量當作權數來計算股價指數,采樣樣本為所有掛牌交易中的普通股。當期總發行市值為各采樣股票價格乘以發行股數所得市值之總和,因此,發行公司的市值愈高,占指數的權重就愈高,這就是典型的權值股。

二、權平均指的是加權股價平均數,加權股價平均數又稱加權指數,是根據各種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加權平均計算的股價平均數,其權數(Q) 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總市值、股票發行量等。

(2)看股票加權還是擴展閱讀:

一、加權股價平均數的計算:

加權股價平均數也被稱為「加權平均股價」,是將各樣本股票的發行量或成交量作為權數計算出來的股價平均數。

以樣本股成交量為權數的加權平均股價可表示為:加權平均股價=樣本股成交總額/同期樣本股成交總量。

以樣本股發行量為權數的加權平均股價可表示為:加權平均股價=樣本股成交總額/同期樣本股發行總量。計算結果為平均市場價格。

二、加權股價指數的特徵:

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的特色是股本較大的股票對指數的影響會大於股本小的股票,其中台積電、聯電、國泰金及中鋼等都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但新上市公司股票納入指數計算,得以當時上市股數為准。如果成分股進行除權、新股權利證書上市、可轉換特別股轉換為普通股等,基值就會進行調整,以維持加權指數之連續性。

Ⅲ 股票是看前復權還是後復權還是除權

要看前復權,因為價格就是當前價格,便於分析。1、如果只是看股票的走勢不論股票的價格只要復權就可以了,不論前復權還是後復權相關的走勢是一致的。2、如果要分析其走勢外還要分析對應的股票價格,建議使用前復權,前復權實際上是通過價格的倒推得到從前的相關股票價格換算成除權後現在不含權的情況下的股票價格,而後復權則是以現在的價格還原從除權前含權的情況下的價格。3、前復權即是保持現有價位不變,將以前的價格縮減,將除權前的k線向下平移,使圖形吻合,保持股價走勢的連續性,消除由於除權除息造成的價格、指標的走勢畸變。
拓展資料:
一、向前復權,就是保持現有價位不變,將以前的價格縮減,將除權前的K線向下平移,使圖形吻合,保持股價走勢的連續性。
二、前復權是以當前價為基準復權,其意義是讓你一目瞭然的看到成本分布情況,所以為了利於分析一般推薦前復權。兩者區別如下:
1,計算方式不同:後復權:復權後價格=復權前價格×(1+流通股份變動比例)+現金紅利,前復權:復權後價格=(復權前價格-現金紅利)÷(1+流通股份變動比例)。
2,分析方向不:後復權可以清楚該股上市以來累計漲幅,前復權可以看到成本分布情況。
3,定義不同:前復權就是在K線圖上以除權後的價格為基準來測算除權前股票的市場成本價,後復權就是在K線圖上以除權前的價格為基準來測算除權後股票的市場成本價。
三、後復權就是在k線圖上以除權前的價格為基準來測算除權後股票的市場成本價。 就是把除權後的價格按以前的價格換算過來。可讓你清楚該股上市以來累計漲幅,如當時買入,參與全部配送、分紅,復權後以前的價格不變,現在的價格增加。

Ⅳ 在股票裡面什麼叫加權,什麼叫指數

所謂股票加權是指用特定的取加權平衡方法來買不同企業的股票。這樣做可以分散投資,降低風險。
股市指數就是由證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務機構編制的、表明股票行市變動的一種供參考的數字。
指數是各個股票市場漲跌的重要指標,通過觀察指數,我們可以對當前整個股票市場的漲跌有直觀的認識。
股票指數的編排原理其實還是比較難懂的,學姐在這兒就說這么多吧,點擊下方鏈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數:新手小白必備的股市基礎知識大全
一、國內常見的指數有哪些?
根據股票指數的編制方法和性質來有針對性的分類,股票指數基本上被分成這五個類別:規模指數、行業指數、主題指數、風格指數和策略指數。
其中,見的最多的就是規模指數,好比各位常見的「滬深300」指數,它反映的整個滬深市場中代表性好、流動性好、交易活躍的300家大型企業股票的整體狀況。
再譬如說,「上證50 」指數也屬於規模指數,代表上證市場規模和流動性比較好的50隻股票的整體情況。

行業指數其實代表的就是某一行業的現在的一個整體情況。舉個例子,「滬深300醫葯」就是典型的行業指數,由滬深300中的17個醫葯衛生行業股票所構成,反映出了該行業公司股票的整體表現怎麼樣。
像人工智慧、新能源汽車等這些主題的整體狀況就是通過主題指數來反映,以下是相關指數:「科技龍頭」、「新能源車」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數分類,可以通過下載下方的幾個炒股神器來獲取詳細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費領取(附分享碼)
二、股票指數有什麼用?
看完前文,不難知道,市場上有代表性的股票,是指數所選取的,因此,指數能夠幫助我們比較快速的了解到市場的整體漲跌情況,從而可以更好的了解市場的熱度,甚至能夠了解到未來的走勢。具體則可以點擊下面的鏈接,獲取專業報告,學習分析的思路:最新行業研報免費分享

應答時間:2021-09-0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Ⅳ 選股是應看攤薄凈資產收益率還是看加權凈資產收益

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率 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

根據中國證監會發布的《公開發行證券公司信息披露編報規則》第9號的通知的規定: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ROE)的計算公式如下:ROE=P/E0+NP÷2+Ei×Mi÷M0-Ej×Mj÷M0.
其中:P為報告期利潤;E0為期初凈資產;NP為報告期凈利潤;Ei為報告期發行新股或債轉股等新增凈資產;Mi為新增凈資產下一月份起至報告期期末的月份數;M0為報告期月份數;Ej為報告期回購或現金分紅等減少凈資產;Mj為減少凈資產下一月份起至報告期期末的月份數。
在2002年6月21日中國證監會發布的《關於進一步規范上市公司增發新股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中指出:
上市公司申請增發新股,除應當符合《上市公司新股發行管理辦法》規定的條件外,還須滿足以下條件:
(一)最近三個會計年度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平均不低於10%,且最近一年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不低於10%。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與扣除前的凈利潤相比,以低者作為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的計算依據。
(二)增發新股募集資金量不得超過公司上年度末經審計的凈資產值。資產重組比例超過70%的上市公司,重組後首次申請增發新股可不受此款限制。
(三)最近一期財務報表中的資產負債率不低於同行業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四)前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完工進度不低於70%。
(五)增發新股的股份數量超過公司股份總數20%的,其增發提案還須獲得出席股東大會的流通股(社會公眾股)股東所持表決權的半數以上通過。股份總數以董事會增發提案的決議公告日的股份總數為計算依據。
(六)最近一年內公司治理結構不存在重大缺陷(如資金、資產被具有實際控制權的個人、法人或其他組織及其關聯人佔用,原料采購或產品銷售的關聯交易額占同類交易額的50%以上等)、信息披露未違反有關規定。
(七)披露的最近一期會計報表不存在會計政策不穩健(如資產減值准備計提比例過低等)、或有負債數額過大、潛在不良資產比例過高等情況。
(八)最近兩年內公司不存在擅自改變募集資金用途的情況。
(九)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條件。上市公司如需增發新股必須符合上述條件。
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率=報告期凈利潤÷期末凈資產

在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率計算公式(1)中計算出的指標含義是強調年末狀況,是一個靜態指標,說明期末單位凈資產對經營凈利潤的分享,能夠很好的說明未來股票價值的狀況,所以當公司發行股票或進行股票交易時對股票的價格確定至關重要。另外全面攤薄計算出的凈資產收益率是影響公司價值指標的一個重要因素,常常用來分析每股收益指標。

從企業外部的相關利益人股東看,應使用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率計算公式(1)中計算出的凈資產收益率指標,只是基於股份制企業的特殊性:在增加股份時新股東要超面值繳入資本並獲得同股同權的地位,期末的股東對本年利潤擁有同等權利。正因為如此,在中國證監會發布的《公開發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內容與格式准則第二號: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中規定了採用全面攤薄法計算凈資產收益率。全面攤薄法計算出的凈資產收益率更適用於股東對於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的判斷,所以對於向股東披露的會計信息,應採用該方法計算出的指標。
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報告期凈利潤÷平均凈資產
在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計算公式(2)中計算出的指標含義是強調經營期間凈資產賺取利潤的結果,是一個動態的指標,說明經營者在經營期間利用單位凈資產為公司新創造利潤的多少。它是一個說明公司利用單位凈資產創造利潤能力的大小的一個平均指標,該指標有助於公司相關利益人對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作出正確判斷。
從經營者使用會計信息的角度看,應使用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計算公式(2)中計算出的凈資產收益率指標,該指標反應了過去一年的綜合管理水平,對於經營者總結過去,制定經營決策意義重大。因此,企業在利用杜邦財務分析體系分析企業財務情況時應該採用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另外在對經營者業績評價是也可以採用。
理解凈資產收益率
凈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都是反映企業獲利能力的財務指標。凈資產收益率的計算公式是稅後利潤/凈資產×100 %。凈資產是企業的總資產減去總負債後的余額,又稱股東權益。它是股東投入企業的股本、公積金和留存收益等的總和。因此,凈資產收益率是計算一個股份公司屬於股東所有的資產中當期收益所佔的百分比率,這個指標越高說明企業的獲利能力越強。

每股收益反映的是單位股份創造利潤的能力。這個指標可用做橫向對比各公司之間收益水平高低的一把尺子,每股收益會因任何原因導致公司的股本擴大(送股、轉增股本,配股)而攤薄。凈資產收益率卻不受公司單純的股本擴大(如送股、轉增股本)的影響,只有當公司有增資擴股的籌資活動時才會被攤薄。因為,上市公司增發新股或配股後,公司的股東權益(分母)因擴募了資金而急劇增加,如果凈利潤(分子)不能同步增長,凈資產收益率就會因攤薄而降低。按規定,上市公司計算各種財務指標都使用攤薄指標。但是,如果上市公司的增資擴股發生在下半年,特別是在12月,募股資金在該年度內基本沒有參與經營活動,用攤薄指標判斷公司的獲利能力就有失偏頗,所以公司常同時公布加權計算的凈資產收益率。其計算公式為:當期凈利潤/[(期初凈資產+期末凈資產)/2+當期新增資產×(繳款結束日下一月份至報告期末的月份數-6)/ 12]×100。即以當期擴募的資金實際參與經營活動的月份數計算凈資產收益率。這種情況下,以加權凈資產收益率判斷公司獲利能力比較切合實際。
如果公司沒有發生增資擴股等籌資活動,凈資產收益率水平的高低主要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大小。如果公司發生了增資擴股,公司的稅後利潤必須同步上升,才能保持原來的凈資產收益率水平。所以,在上市公司不斷增資擴股的情況下,凈資產收益率是否能維持在較高(>10%)的水平,還能反映上市公司業績成長性是否較好。為了讓證券市場上的資金流入獲利能力較強、成長性較好的上市公司,證監會規定:要求配股的上市公司,凈資產收益率必須連續三年平均在10%以上。其中,任何一年都不得低於6%。

如果企業凈利潤不變,凈資產收益率將逐年輕微下調,因為處於分母位置的變數「凈資產」會因為保留盈餘增大而增大。

每股收益增加,如果新的重投資得到的凈資產收益率大於原先的,那麼將拉升凈資產收益率;反之,將降低原來的凈資產收益率。(也是根據凈資產收益率的公式得到的)

下面分三種情況,分析凈資產收益率,每股收益,股價和股東收益:

1.每股收益連續增長,如果保持市盈率不變的話,股價也隨著增長。但是,如果一企業隨著上市籌集資金被利用,投資額不斷增加(假設投資能產生效益),凈資產收益率從7%升至15%(為什麼凈資產收益率會變大?那是因為起初作為凈資產一部分的閑置現金產生了利潤),五年後所得的保留盈餘也許只能讓企業再擴展30%左右(大概百分比,只是為了舉個例子)。例如: 93-2003萬科的發展情況

而對於起初凈資產收益率15%的企業(假設是在上市的融資現金沒有被完全利用的時候),後來凈資產收益率增長到25%(融資的現金基本被有效率利用了)。5年後如果每股收益也增加了1倍多,那麼企業比上面一間企業更有空餘資金保持自己的擴張,而不需要增發,攤消每股收益。上述的兩類企業最後能否靠自備保留盈餘擴展規模,就在於凈資產收益率大小上的區別。

因此, ROE最好大於15%

2. 然而是否凈資產收益率很高就足夠了呢?

在凈利潤不變,即每股收益不變(不考慮增發,轉增)的情況下:
如果一間企業某年凈資產收益率為18%,而每年的保留盈餘不進行重投資,在沒有分紅派息的情況下,將5.5年左右(100%/18%=5.5)凈資產增長一倍,最後凈資產收益率降為9%(大概,舉個例子而已)。如果考慮部分分紅派息,原理是一樣,只是股東握住了那部分分紅得來的「凈資產」,最後凈資產收益率降為12%(大概,打個比方)。這種企業是屬於集聚現金,凈資產收益率在下調的企業類型。類似於:佛山照明。這種類型企業的共同特徵是,盡管凈利潤沒怎麼增長和下降,但是凈資產收益不斷下調,以至於可能在5年後,企業凈資產不能再按照原來速度增長(因為凈資產收益率在這個例子中已經下降到12%),凈資產增長速度減慢。實際上,如果每年利潤大致不變,就算起初高的凈資產收益率導致5年後企業留存現金充足,也沒有用處。因為這種企業由於本身行業特徵,不能怎麼擴展。
對於股價,因為每股收益不變,如果市盈率保持不變的話,最後股價也不變。股東沒有從股價中收益。如果每股收益都用於分紅,那麼5年後,分紅的總和等於凈資產。這種情況下,股東的收益就是這部分「凈資產」(如上述例子所說,大概5.5年凈資產增長一倍),即起初的市凈率的倒數(在凈資產收益率18%下,5.5年後的分紅收益大概是原來的凈資產大小,而市凈率P/B=市價/凈資產,所以收益率為它的倒數)。一般地說,這個值是小於100%的,收益率不高,不理想。如果每股收益不是用於分紅,只是用於更新設備,或者增加投資,來保持市場競爭力,而凈利潤一點也沒改動,那麼即使凈資產增長了一倍,股東的回報也很微小。(上面是舉兩個極端例子來說明)

3.在凈利潤下降的情況下:
如果凈資產收益率起初就很高,28%,但是凈利潤在下降,那5年後每股凈資產也翻了一倍多。然而由於每股利潤逐年下降,使得凈資產收益率比前一例子下降得更厲害。5年後,可能下降到12%。此值大小雖然依然不錯。但是此刻,就算儲備很多現金,企業也無用武之地。

如果企業保持市盈率不變,由於每股收益下降,股價也將下降。如果每年收益全部用於分紅,那麼股東得收益率是買入時候市凈率的倒數(假設分紅收入是原來凈資產值的大小),加上在股價上虧損的比例。例如,近一兩年的光明乳液。
總結,凈資產收益率應該留意,因為它確實與股東權益掛鉤。但是只說明凈資產增長和股價的關系,覺得太抽象了。凈資產收益率,說白了,就是體現盈利能力的指標。在凈資產,股價之間,加上「一份資產的盈利能力」的解釋,可能把事情弄得清晰些。一份資產,如果收益率與市場利率一樣,那並沒有什麼附加價值(折現的原理)。正是因為這份資產的盈利能力大於市場的平均水平,我們才願意為它支付溢價。凈資產收益率逐年下降,說明這份資產的盈利能力在下降,它的現象表現為年度凈利潤的減少或不變。因此也帶動股價下降或穩定。反之,凈資產收益率每年能夠保持不變或者增加的時候,實際這兩個情況下,凈資產都因保留盈餘的重投資,導致增長(根據凈資產收益率的公式得出的結論)。因為凈資產的值大了,而這份資產的盈利水平又是一樣的,所以我們給它支付更高的價格。最後的市場現象表現為凈利潤的增長,股價上升。但是,盡管有些企業凈資產收益率體現在較高水平,但是由於行業的不穩定性,導致這份資產目前的高盈利水平不現實。例如周期行業。市場都會對這份資產重新衡量。所以,凈資產的增長不是驅動力全部,它有一重要的條件要注視,就是這份凈資產的盈利能力能夠持久保持下,再談凈資產增長與股價結合。(呵呵,其實說那麼多顯得有點專牛角尖)

所以,一切都可以歸於常識,不用想得太復雜。正常地,我們理所當然會選擇盈利能力強的資產,因為它帶給我們利潤。也意味它能產生足夠的利潤,使得我們不需要再向銀行或者其它途徑補充資金,來擴展企業規模。
但是有些奇特現象,例如,假設有些企業凈資產收益率只有5%,近三年每股收益連續以20%增長,因此股價也隨著增長。在這里,凈資產收益率的提升,意味著對這份資產盈利能力重新衡量。既然企業凈利潤迅速,股價隨著它增長,為何還要理會凈資產收益率的大小呢,關注凈利潤發展的趨勢不就行了?
所以這里提出的是,凈資產收益率重要,但是不是任何不同期限的投資都有同樣重要的位置。中長期投資我覺得是凈利潤增長情況比凈資產收益率大小是重要的。如果我們在於長期投資,就有必要了。因為這樣的企業就算凈利潤以20%速度連續增長5年,最後留下的保留盈餘也不夠擴展企業規模30%。因此非得再融資,再融資比例50%, 假如市盈率保持不變,那麼股價就下降到(1/1.5)左右。之前依靠凈利潤上升的股價被攤消了。

因此凈資產收益應該選擇高的,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而且還要考慮到這種盈利能力是否會長期維持(所以才要定性地分析行業性質,企業性質)。價值不只在於凈資產數值上的大小,重要的是在於這份數值上的凈資產的盈利能力。因此,觀察企業成長性時候,凈資產數值上的增長趨勢和長期盈利能力的維持(這里指的長期盈利不變的含義包括留存收益能夠繼續得到良好投資回報,而不是空置)是同樣的分析重點。兜了一個圈,好像說了一堆廢話。實際上並不是廢話,1977-1997年的香港,在33隻指數成分股中,有12隻一直被沿用(匯豐,恆生,香港點燈,德昌電機,和黃,太古,九龍倉,會德豐,電訊盈科,長江實業等),其中8隻30年裡股價升幅超過恆生指數(參見《投資王道》),12隻中股價增長最高的是長江實業,24835%(248倍),最低的德昌電機,1633%(16倍,實際上德昌電機是1984年-1997年計算的結果,也就是13年增長了16倍)。都非常理想,而這12隻股票都有共同的特徵,資產收益率在1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