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入門 » 反壟斷政策概念股票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反壟斷政策概念股票

發布時間: 2023-01-14 12:37:53

1. 各大互聯網巨頭股價齊跌,背後都展現出了哪些問題

主要是在這段時間里,政府出台反壟斷政策,有分析人士表示這將對互聯網公司產生影響,隨後互聯網公司的股價隨即大跌。近日剛好的雙十一期間,本應該是互聯網行業狂歡的時候,但國內的互聯網行業卻在股票市場,遭遇重挫。連續兩個交易日內,無論是美股還是港股,多家大型互聯網公司股價都出現大幅跳水現象。美團跌幅最大,兩天之內跌掉了19%,而阿里也下滑了14%,至於京東,騰訊等公司也紛紛下跌超過10%的幅度。

而本次受沖擊最大的美團下跌接近20%,主要也是因為今年以來,美團股價拉升的太快了,市盈率明顯過高,泡沫是所有互聯網公司中最高的,此次下跌之後,反而讓美團的股價恢復到了一個正常的狀態。

2. 平台經濟領域反壟斷,雙十一電商股大跌,ATMJ兩日蒸發近2萬億港元

11月11日,國內幾大電商紛紛交出亮眼的雙十一成績單。天貓截至11日0點30分成交額突破3723億元;京東截至11日0:09分累計下單金額突破2000億元;蘇寧易購19分鍾GMV破50億元;小米截至11月11日0:50全平台支付金額突破20億元。

然而受前一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起草發布的《關於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影響,電商股繼昨日全線大跌後再度集體下挫。

美股方面,阿里巴巴領跌8.26%,寶尊電商下跌5.91%,京東下跌6.63%,唯品會下跌3.32%,拼多多下跌2.87%。

11月11日,港股電商股集體低開。阿里巴巴跌7.41%,京東跌6.23%,美團跌6%,騰訊跌5.7%。

截至11日中午收盤,ATMJ跌幅擴大。阿里巴巴跌8.79%,京東跌8.17%,美團跌7.73%,騰訊控股跌5.63%。

以港股股價計算,阿里兩日市值蒸發8484.9億港元,京東兩日市值蒸發1836.5億港元,美團兩日市值蒸發3388.7億港元,騰訊兩日市值蒸發5655億港元。以此累計,ATMJ兩日市值合計蒸發1.9萬億港元。

劍指二選一、大數據殺熟

平台經濟領域壟斷協議主要是指互聯網平台經營者、平台內經營者排除、限制競爭的協議、決定或者其他協同行為。

《指南》首次明確擬將「二選一」定義為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構成限定交易行為,將「大數據殺熟」定義為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實施差別待遇,對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平台經濟領域經營者做出約束。此外,《指南》還對什麼是限制交易做出解釋。

什麼是限制交易?《指南》明確,一是當平台經營者通過懲罰性措施實施限制從而產生直接損害時,一般可認定構成限定交易行為。二是當平台經營者通過激勵性方式實施限制,雖然可能會具有一定的積極效果,但如果具有明顯的排除、限制競爭影響,也將被認定為限定交易行為。

如何認定市場支配地位?《指南》中市場支配地位的認定主要包括經營者的市場份額以及相關市場競爭狀況、經營者控制市場的能力、經營者的財力和技術條件、其他經營者對該經營者在交易上的依賴程度、其他經營者進入相關市場的難易程度等等。

平台領域經營者集中的考量經營者在相關市場的市場份額、經營者對市場的控制力、相關市場的集中度、經營者集中對市場進入的影響、經營者集中對技術進步的影響、經營者集中對消費者的影響等。

哪些屬於「搭售」?《指南》列舉了主要的搭售情形,包括利用彈窗進行捆綁銷售、強制收集用戶信息、通過流量限制強制交易等給互聯網用戶帶來了巨大困擾的行為。

此外,《指南》還定義了演算法共謀和軸輻協議。演算法共謀指平台經濟領域經營者之間或與交易相對人可以利用技術手段,利用數據和演算法等達成橫向和縱向壟斷協議。具有競爭關系的經營者可能藉助與平台經營者之間的縱向關系,或者由平台經營者組織、協調,達成具有橫向壟斷協議效果的軸輻協議。

機構判斷阿里、美團受影響大,騰訊影響有限

雖然電商股集體受挫,但投資機構與投行判斷,阿里、美團受影響較大,京東受影響較小,騰訊受影響有限。

中信證券認為,此次《關於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對於騰訊的整體影響有限,公司基本面情況保持良好, 游戲 、廣告、金融等業務有望維持穩健發展。持續看好公司未來發展,繼續維持目標價650港幣,維持公司「買入」評級。

花旗、摩根大通認為,《關於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對阿里巴巴和美團的負面影響更大,短期或會觸發股價下跌,不過京東料受影響較小,摩根大通建議可逢低買入。摩根大通還稱,新規草案對騰訊影響有限。

就在明日(11月12日),騰訊控股即將發布2020年三季報。根據業績前瞻,騰訊的 Q3業績受到券商的普遍看好。

安信研究預計,騰訊3Q公司收入將同比增加29%至1259億元,主要由手游和互金及企業服務收入驅動,調整後凈利同比增加32%至 322億元,調整後凈利率為25.6%。環比來看,總收入提升9.6%,手游、廣告、互金及企業服務收入將會環比提升。

編輯 白兆鵬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3. 互聯網反壟斷利好哪個股票

互聯網反壟斷會利好創業板的創新企業,能改善業績。

4. 阿里一夜飆漲超4000億!如何看待反壟斷下科技股的危與機

近期我國的電商和雲計算龍頭公司阿里巴巴終於迎來了久違的大漲。

昨日阿里巴巴-SW在恆生指數下跌的環境下逆勢大漲超6%。而到了晚間美股時段,阿里巴巴股價更是漲幅進一步擴大至超過9%,一夜之間總市值增長了61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017.5億元)!

究竟是什麼利好促使了阿里巴巴股價的暴漲呢?這或與其反壟斷監管的「靴子」落地有關。

在4月10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就強制「二選一」等壟斷行為對阿里巴巴處以182.28億元的罰款,而後續阿里巴巴也表示會積極整改,阿里巴巴CEO張勇表示預計182.28億元的反壟斷處罰不會造成重大影響。

在4月13日阿里巴巴進一步發布公告,螞蟻集團將整體申設金融控股公司,實現金融業務全部納入監管。

有機構認為至此,市場對於阿里巴巴此前監管的不確定性已經較大程度消除,而長期來看阿里巴巴作為我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平台,其長線發展前景仍然非常樂觀。

有趣的是被罰款的阿里巴巴股價實現了暴漲,但是其他並未受到反壟斷處罰的 科技 巨頭卻紛紛股價持續陷入調整。

比如騰訊控股從2月18日創下股價新高的775.5港元後,截至4月13日盤中股價已經跌至614港元,調整幅度超20%。

而互聯網生活服務龍頭美團-W從2月18日的股價高位460港元到目前的281港元水平,累計調整幅度更是接近40%。

包括京東集團-SW、拼多多等互聯網平台型公司都在近2個月股價呈現了較大幅度的下跌。市場上也有關於反壟斷後續將對互聯網平台型公司成長性和盈利能力有所影響的擔憂,一定程度上壓制了上述 科技 股的估值。

究竟反壟斷對這些 科技 公司會有多大影響,背後蘊含的是風險還是機會呢?我們來看看。

一、以美 科技 巨頭為例,反壟斷對長期影響較小

美國互聯網 科技 起步較早,在此輪中國開啟對 科技 公司反壟斷之前,美國早已經歷了對平台型 科技 公司反壟斷的過程。

從中美互聯網平台經濟反壟斷法對比,中國《反壟斷指南》與美國反壟斷法在基本原則上存在較大一致性,因此對於臉書、谷歌、亞馬遜等反壟斷案例的分析可以值得國內借鑒。

2020年10月6日,美國國會眾議院的反壟斷小組委員會發布了《數字市場競爭調查》。這份調查報告以128萬份文檔和通訊記錄、38位證人證詞、近2000頁聽證記錄和240多個市場參與者的調查為依據。

《數字市場競爭調查》發現這些大型 科技 平台公司能夠做到壟斷最大的原因都是他們有極強的生態,生態越大,所涉及的業務越全面,有越強的溢價能力。

比如谷歌、亞馬遜、蘋果和臉書四大巨頭的生態均依賴自己的核心硬核技術,谷歌通過演算法建立了搜索引擎系統;蘋果通過IOS的非開源框架直接從應用商收取費用;亞馬遜的倉儲體系讓用戶有極難的轉換成本;Facebook也在全球有近45%的市佔率。

在強大的護城河下,巨頭通常會出現的壟斷問題包括第一是巨大的數據安全問題,第二是對小企業的不友善坑害,第三是捆綁銷售,第四是強大到幾乎無法抹去的轉換成本。

機構申萬宏源認為根據回溯反壟斷對互聯網巨頭影響,訴訟風浪短期影響最大的是公司股價表現,但是這個影響的時間非常的短。

根據數據統計,比如IBM、微軟、谷歌以及蘋果在反壟斷調查初期都經歷了不同程度的股價下跌,但在反壟斷一年後股價漲幅相較於標普500指數,均實現了超額收益,其中有部分甚至實現了40%-50%的超額收益。

其次就是大額罰單或者公司業務等調整會對短期的利潤產生影響,但是長期影響最大的是公司的估值,公司在反壟斷中估值中樞需要未來長時間的業績消化,長期而言在反壟斷的限制下,公司的資本擴張收購並購等行為是會受到影響。

但是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看到公司未來的成長更多的還是取決於自己的硬核 科技 的發展。

盡管阿里巴巴的處罰和整改落地,但反壟斷對於騰訊、美團、拼多多等中國 科技 巨頭,就如「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那麼對於投資者而言應該如何看待當下 科技 股的危與機呢?我們來看看機構中信對於這些公司有可能整改的方向以及影響預測。

首先是美團-W,美團的外賣業務自2020年初以來就已取消和獨家商戶之間綁定,傭金費率方面提供較大的優惠空間。同時外賣業務平台收費很大程度是對應於提供配送服務的相關費用,並非單純交易傭金。

即使當前外賣業務規模和市場格局下,美團外賣1P (美團配送)業務仍處在虧損階段(2020年四季度虧損約0.09元/單)。

從 社會 責任方面,美團相比其他互聯網平台承擔更多就業和線下商戶運營的扶持,因此判斷受到反壟斷監管處罰的可能性低。對於騎手管理優化,預計大概率將轉移為對靈活就業人員提供更多柔性保障(騎手工商責任險等方式)。

其次是拼多多,截至2021年一季度,根據調研數據拼多多市場認可的品牌數量約6,500個,GMV佔比約20%,但品牌商品供給主要由品牌經銷商和中小品牌構成。「二選一」取締後,頭部品牌官方折扣供應鏈的引入有望提速。

另一方面,市場對於拼多多面對的兩大監管隱憂均處於可控范圍。

首先是平台無序補貼擾亂市場定價: 百億補貼欄目已經從早期大單品的大額現金補貼逐漸轉為品牌折扣商家在追求「高周轉」下的主動降價,而社區團購也從早期依賴補貼的野蠻生長期邁入精細化運營階段,後續補貼將趨於合理和規范。

其次用戶數據深度挖掘、各類 游戲 玩法有侵犯隱私、誘導分享之嫌: 預計強監管下平台將細化用戶信息許可權獲取通知、顯性化展示 游戲 類玩法細則,在更透明的運營環境下繼續追求人貨匹配效率的提升。

騰訊的C端產品商業模式,主要是去中心化的社交網路和流量,通過增值服務如 游戲 、廣告賺取利潤,這一點與中心化平台利用平台優勢進行業務開展的商業模式有所不同。

預期如果是整改相關微信系統分享其他平台鏈接,其對於騰訊負面影響較為有限。

比如大摩認為本次對阿里巴巴的罰款金額僅占其當前凈現金的6%,而在市場消除顧慮後,阿里巴巴仍然作為中國最大的電商和雲計算公司,具備極強競爭力和長線投資價值,目標價給到300美元。

對於芒格的這筆投資,你又怎麼看呢?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本文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咨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

本文來源於新浪集團旗下港美股服務平台華盛通APP資訊專欄,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5. 中概股為什麼跌這么慘

原因如下:
1、第一個原因就是科技成長股板塊依舊不給力。由於一個非常特殊的體制,國內相對比較傳統一點的企業,大多都選擇在港股或者A股上市,而往往選擇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國內公司,他們大多數都是科技成長股,所以昨天的大跌就非常好解釋了。雖然三大指數都在漲,但是科技成長股板塊再跌,中概股大多數又都是科技成長股,所以大跌也就不奇怪了。
2、第二個原因就是國內的反壟斷法。最近新出的反壟斷法,其實都針對國內幾個互聯網科技巨頭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敲打。這讓海外的一些投資者,海外的一些機構產生了一種不確定性。實際上受這個政策影響的,主要是像騰訊、阿里巴巴這些最大的幾個科技巨頭,目前的政策也增加了這幾個科技巨頭未來業績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也會影響到他們的股價,從而間接的影響到其他所有的中概股。
3、第三個最近利空中概股的主要原因,那就是中美的關系的不確定性。
拓展資料:
一、概念股
概念股是指具有某種特別內涵的股票,而這一內涵通常會被當作一種選股和炒作題材,成為股市的熱點。其有具體的名稱,事物,題材等,例如金融股,地產股,資產重組股,券商股,奧運題材股,保險股,期貨概念等都稱之為概念股。簡單來說概念股就是對股票所在的行業經營業績增長的提前炒作。
二、概念股類別
1、中外概念
中國概念股是相對於海外市場而言的,同一個公司可以在不同的股票市場分別上市,所以,某些中國概念股公司是可能在國內同時上市的。
美國接受中國概念股的原因主要是中國的龐大市場的影響,是相當於投資中國公司,但這個原因主要是資本的利益取向,為了追求更高的投資回報,和政治無關。
2、重組概念
重組是牛市中永恆的話題,如果在重組前進入一些股票,往往能暴富,現今的海通證券就是當初的成都建投,三年漲50倍。重組股一般業績平平,但也有一些好的股票,有重組概念又有好的業績,如現今持有的雲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