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同一控制下控股合並,以發行股票方式取得被合並方的股權,發行股票時的手續費計入哪裡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發行股票的交易費用與長投的成本無關,長投的成本=付出對價的公允價值。發行股票的交易費用計入權益性證券的初始確認成本,具體是調整資本公積——股本溢價,不足的話再調整留存收益。
2. 控股合並會計處理 同一控制下控股合並合並日會計處理探析
【摘要】 近年來,我國資本市場上的企業合並業務越來越頻繁,如何對企業的合並業務進行會計處理也逐漸成為理論界和實務界共同關注的話題。《企業會計准則第20號——企業合並》將企業合並分為新設合並、吸收合並與控股合並三種類型,在控股合並方式下又分為同一控制與非同一控制下的會計處理。其中,同一控制下控股合並合並日的會計處理較難理解,文章從實踐中總結出一種較易理解且便於運用的方法,並就該方法進行闡述。
【關鍵詞】 同一控制; 控股合並; 合並日
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並中,合並方在合並日的會計處理涉及兩方面:一是合並方因該合並事項對被合並方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的確認和計量問題;二是合並日合並報表的編制。
以支付現金、非現金資產方式進行控股合並的會計處理較為簡單,所以在此本文只討論以發行股票方式實現控股合並的情況。
例1:H、N分別為A公司控制下的兩家子公司,H公司於2012年3月1日以發行股票的方式自母公司A處取得100%的股權,合並後N公司仍維持其獨立法人資格繼續經營。合並日H公司和N公司的簡略資產負債表如表1。
(1)假定H公司發行70萬股股票(每股面值1元)作為合並對價取得了N公司100%的股權;
(2)假定H公司發行90萬股股票(每股面值1元)作為合並對價取得了N公司100%的股權。
試確定H公司在2012年3月1日的會計處理。
分析:
(1)該項合並可以看作是H公司在資本市場上發行70萬股股票交換得到N公司所有的股票。由於N公司股票的賬面價值為72萬元(股本45萬元+資本公積27萬元),因此H公司發行股票的「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應該為2萬元(72萬元-70萬元)。
由於H公司取得了N公司100%的控股斗野磨權,因此,N公司的留存收益24萬元也應並入H公司的報表中。
H公司合並日應做的會計分錄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 96萬元
貸:股本 70萬元
資本公積 2萬元
留存收益 24萬元
H公司對N公司實現控股合並後,H公司還應編制合並日的合並報表。由於合並報表要反映集團整體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而H公司對N公司的投資屬於內部空斗事項,因此應將該投資事項予以抵銷。
借:股本 45萬元
資本公積 27萬元
留存收益 24萬元
貸:長期股權投資 96萬元
(2)沿用上述思路,該情況可視為H公司在資本市場上發行了90萬股股票交換得到N公司所有的股票。因此,H公司發行股票的面值90萬元與N公司股票的賬面價值72萬元之間有了18萬元的差額。
根據企業合並准則的規定,18萬元的差額應先沖減資本公積,不夠的再沖減留存收益。由於H公司賬面上的資本公積只有15萬元,因此,仍需繼續沖減留存收益3萬元。
由於H公司取得了N公司100%的控股權,因此,N公司的留存收益24萬元也應並入H公司的報表中。
H公司合並日應做的會計分錄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 96萬元
資本公積 15萬元
留存收益 3萬元
貸:股本 90萬元
留存收益 24萬元
經過整理:
借:長期股權投資 96萬元
資本公積 15萬元
貸:股本 90萬元
留存收益 21萬元
同時,H公司應編制抵銷分錄:
借:股本 45萬元
資本公積 27萬元
留存收益 24萬元
貸:長期股權投資 96萬元
經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總結出同一控制下控股合並合並日的會計處理程脊氏序:
1.在借方記錄母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金額為:被並方凈資產賬面價值×母公司的控股比例;
2.比較合並對價(發行股票的面值)與被並方股票的賬面價值×母公司的控股比例,其差額應調整資本公積,資本公積余額不足沖減的,相應調整留存收益;
3.記錄被並方的留存收益,金額為:被並方留存收益×母公司的控股比例;
4.整理會計分錄;
5.編制抵銷分錄。
按照上述思路,我們可以繼續探討非全資子公司下的會計處理。
例2:沿用例1的資料,但是H公司僅取得N公司70%的控制權。
(1)假定H公司發行50萬股股票(每股面值1元)作為合並對價取得了N公司70%的股權;
(2)假定H公司發行70萬股股票(每股面值1元)作為合並對價取得了N公司70%的股權。
分析:
(1)確認H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67.2萬元(96萬元×70%)。
H公司以50萬的股票換得N公司70%股票的賬面價值(72×70%=50.4萬元),中間的差額0.4萬元(50萬元-50.4萬元)應增加資本公積。
由於H公司取得了N公司70%的控股權,因此,N公司的留存收益16.8萬元(24萬元×70%)也應並入H公司的報表中。
H公司合並日應做的會計分錄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 67.2萬元
貸:股本 50萬元
資本公積 0.4萬元
留存收益 16.8萬元
H公司還應編制抵銷分錄:
借:股本 45萬元
資本公積 27萬元
留存收益 24萬元
貸:長期股權投資 67.2萬元
少數股東權益 28.8萬元
(2)確認H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67.2萬元(96萬元×70%)。
H公司以70萬的股票換得N公司70%股票的賬面價值(72×70%=50.4萬元),中間的差額19.6萬元(70萬元-50.4萬元)應先沖資本公積15萬元,再沖留存收益4.6萬元。
由於H公司取得了N公司70%的控股權,因此,N公司的留存收益16.8萬元(24萬元×70%)也應並入H公司的報表中。
H公司合並日應做的會計分錄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 67.2萬元
資本公積 15萬元
留存收益 4.6萬元
貸:股本 70萬元
留存收益 16.8萬元
經過整理:
借:長期股權投資 67.2萬元
資本公積 15萬元
貸:股本 70萬元
留存收益 12.2萬元
H公司還應編制抵銷分錄:
借:股本 45萬元
資本公積 27萬元
留存收益 24萬元
貸:長期股權投資 67.2萬元
少數股東權益 28.8萬元
顯而易見,本文的會計處理方式比2011年度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輔導教材第448頁的會計處理更為簡單易懂。
【參考文獻】
[1]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2011年度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輔導教材——會計[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1:444-451.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會計准則[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84-88.
3. 同一控制下發行股票實現企業合並應如何進行賬務處理
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是指參與合並的企業在合並前後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終控制,且該控制並非暫時性的合並。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一般發生於企業集團內部,這些合並在母公司控制下,實現企業集團內部的資源整合;吸收合並是指合並方通過企業合並取得被合並方的全部凈資產,合並後被合並方被注銷法人資格,被合並方原持有的資產、負債在合並後成為合並方的資產、負債。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20號——企業合並》的規定,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吸收合並,合並方對於合並日取得的被合並方資產、負債應按其在被合並方的原賬面價值確認;合並方對於合並中取得的被合並方凈資產賬面價值與支付的合並對價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應當調整資本公積(資本溢價),資本公積(資本溢價)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合並方為進行企業合並發生的各項直接相關費用,包括為進行企業合並支付的審計費用、評估費用、法律服務費用等,應當於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管理費用);為企業合並發行的債券或承擔其他債務支付的手續費、傭金等,應當計入所發行債券及其他債務的初始計量金額。企業合並中發行權益性證券發生的手續費、傭金等費用,應當抵減權益性證券溢價收入(資本公積),溢價收入不足沖減的,沖減留存收益。
4. 為什麼同一控制下,發行股票的每股公允價值是沒有用的信息
因為同一控制是按照支付對價的賬面價值結轉的,初始投資成本則是按照應享有被合並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確認,都不會用到支付對價的公允價值,所以這個信息是沒有用的。
5. 中級會計實務中講到,無論是同一控制還是非同一控制,若是發行股票作為對價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則與
從留存收益里扣,優先扣盈餘公積,再是未分配利潤
6. 同一控制分步交易下,發行股票為取得新增投資而支付的對價的賬面價值是按股票的面值還是公允價值 求解
按股票的面值。
7. 中級會計實務中,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採用發行股票作為合並對價
當然是P控制S嘍P公司600萬已經佔了S公司的60%,已經超過S公司50%的股權,P公司已經成為S公司的大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