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老人買茅台股票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老人買茅台股票

發布時間: 2023-05-14 16:11:10

1. 茅台掌門人的資料

袁仁國,男,貴州省仁懷市人,1956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高級經濟師。現任貴州省委委員,中國貴州茅台酒廠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貴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袁仁 國系中共十七大黨代表,第十屆中國人大代表,中國勞動模範,貴州省省管專家,全國釀酒大師。其撰寫的《提高國有企業文化競爭力的思考》、《迎接文化酒時代的春天》、《西部開發勿忘振興民族品牌》、《解讀國酒茅台品牌價值》等論文發表在國家級、省級刊物上,極大地提升了茅台集團的企業形象和茅台酒的品牌形象,產生了深遠的市場影響。 [編輯本段]任職職位中共黨員,大學專科畢業,在讀研究生,高級經濟師。曾任貴州茅台酒廠辦公室主任、制酒車間主任、廠長助理、副廠長;1996年12月至1998年5月,任中國貴州茅台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 袁仁國事、副總經理、黨委委員;1998年5月起任中國貴州茅台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黨委副書記、總經理;1999年11月至2000年12月期間任貴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1995年被評為貴州省十大傑出青年,1998年當選為貴州省政協第八屆委員會委員,1998年、2000年兩度被評為全國輕工系統「全心全意依靠職工辦企業優秀經營者」,2000年榮獲全國質量管理先進工作者稱號。2000年12月至今,任貴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任中國貴州茅台酒廠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貴州茅台酒銷售有限公司董事長。 [編輯本段]獲獎理由他在中國最古老的行業,對最古老的品牌,注入科技含量,進行了文化提升,同時獲得了證券市場的高度認可。 [編輯本段]生平經歷 1915:往事並不遙遠1915年2月20日,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在美國舊金山開幕,這次博覽會被當時的中國人稱為「巴拿馬萬國賽會」。此前在1851年,英國倫敦舉辦了全球第一場世界博覽會——萬國工業博覽會,到1867年的巴黎世博會,已經具備了現代世博會的雛形。 在舊金山舉行的1915年博覽會吸引了31個國家參加,除東道主美國外,中國是其他參賽國中展品最多、展館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展出了絲綢、瓷器、茶葉、景泰藍、農產品與工藝產品等民族商品。其中,僅中國參展的酒類就有數十個品種,茅台酒作為貴州省的特產參展。 茅台酒產於貴州省仁懷市茅台鎮。茅台鎮有上千年釀酒歷史,有文字記載的可追溯到明代萬曆年間。到清代,茅台酒已經聲名遠播,「城西茅台村制酒,全黔稱第一。」清朝道光時期的詩人張國華在竹枝詞《茅台村》中也寫道:「於今好酒在茅台,滇黔川湘客到來。」 為了參加這屆萬國博覽會,茅台鎮兩家最大的酒作坊「成義燒房」與「榮和燒房」各自精選了幾十壇上等好酒,以「中國貴州茅台酒」的名義聯合參展。1915年3月9日,中國館 袁仁國在舊金山正式開館,10多萬件展品分別擺在教育、工礦、農業、食品等9個展廳展出。茅台酒放在農業館里,與綿、麻、大豆、食油等農產品雜陳在一起,很不顯眼。 根據後來一個廣為流傳的傳奇故事:到當年8月,眼看這屆博覽會的酒類評比就要結束,茅台酒卻無人問津,參展的工作人員很著急。一天,幾名評委來到農業展廳參觀,中國工作人員急中生智,拿起一壇茅台酒朝地上一摔,酒香四溢,頓時引來眾多觀眾,引起了評委的關注。 雖然這個故事只是傳說,茅台酒作為「與世博會淵源最深的中國品牌」卻保留了下來,並且不斷發展。 「西方白酒是液體蒸餾,時間短;中國白酒要經過固體蒸餾,時間長。威士忌略帶點煙熏香,白蘭地有些水果香,需要細品才能體味。但中國的白酒多為濃香型與醬香型,很不一樣。」袁仁國解釋說,茅台酒就屬於醬香型白酒,香味豐富,是多種香味的復合體,揮發後香味悠長而久遠,常有「開瓶十里香」之說。 2010:上海再續前緣作為首次在中國舉辦的世界性盛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自然成為國內白酒企業關注的焦點。據悉,作為展現人類在社會、經濟、文化和科技領域取得成就的國際性大型展示會,世博會不論從舉辦規格、持續時間,還是從展出規模、參展國家數量,都遠遠超過一般國際性展覽會,經過一番角逐後,2010年上海世博會白酒行業高級贊助商最終花落茅台,從而與世博會近百年的緣分有了續篇。 「茅台簽約贊助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百年回眸,再次攜手,歷史的榮耀和自豪在這里油然而生。」袁仁國動情地說。 199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舉辦80年之際,美國在舊金山再次舉辦了一次聲勢浩大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80周年紀念活動,茅台酒再次被世界各國的專家們評為世界名酒,榮獲特別金獎第一名。當時的茅台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袁仁國帶隊到舊金山,沿美國西海岸,遍訪當年的見證者。昔日要靠摔酒瓶才能吸引目光的茅台,此時已是我國一流的酒類企業。「如果舊金山2015年舉辦巴拿馬運河通航100年紀念會,茅台也一定會再來。」袁仁國說。 對於世博會能為茅台的未來帶來什麼,袁仁國有深刻的理解:「從經濟上來講,世博會是中國吸引投資,擴大對外經貿合作的展示平台,助推中國民族品牌展示實力,走向世界。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民族品牌經過曲折發展,迄今已取得巨大成就;然而,中國的品牌無論是從品牌價值還是從發展潛力上看,許久以來都是被低估的。從酒類品牌上來看,作為百年來享譽世界的三大名酒,茅台酒的市值和品牌價值一直被嚴重低估,我們希望藉助世博會這個平台,包括我們茅台在內的所有中國品牌,都能取得一次質的飛躍。」 「從文化上講,現代世界的競爭更在於文化的競爭。發達國家輸出文化產品使全世界都在追逐他們的價值觀,從而影響了全世界的消費觀。酒類產品是一個文化底蘊很深的產品類型,一種酒的風靡,必然是建立在一種為大眾認可的文化觀念上。茅台酒要想走向世界,必然將建立在中國文化的輸出之上,同樣,世博會正是這個我們期待已久的契機和平台。」在更高的層面上,袁仁國總結茅台的抱負。 [編輯本段]創業經歷酒冠黔人國,鹽登赤虺河與共和國生日同一天的袁仁國,有一種與生俱來的使命感。對國酒文化如數家珍的他,在談到自己的名字時,會很自然地聯想起清代著名學者、大文學家鄭珍《茅台詩》中「酒冠黔人國,鹽登赤虺河」的詩句。這詩句似乎與他的命運有某種關聯。 他所著的《茅台地理說》,開篇便以詩人般的語言和特有的深情來描繪茅台鎮:「這真是一種奇妙的感覺。由貴州省省會貴陽市出發,一直往北,在經過一段高等級公路暢快的賓士之後,車便拐入了千轉百折的盤山公路,當你的興奮與好奇正要因近300公里旅途的顛簸而最終消退的時候,突然,一股悠然的酒香不經意間闖入你的心扉,讓你頓然丟掉疲憊,神清氣爽,忍不住深深吸上一口,這,便說明著名的國酒之鄉———仁懷市茅台鎮就要到了。無數次,我們就是在這種張力巨大的芳香『俘虜』下,繼續沿盤山公路逐漸下趨,來到這個地處赤水河河谷地帶、夾峙於川黔兩省交界處大山之間的地方的。」 事實上,1956年10月1日出生於「國酒之都」貴州仁懷的袁仁國,小時候就常聽老人們講茅台酒的各種傳說,對茅台充滿了好奇。18歲那年他以知青身份進入茅台酒廠。那時,每年都有一批特別監制的茅台酒調撥到北京,整個過程嚴肅而神秘。1978年一次下班的路上,袁仁國向老書記鄒開良刨根問底。老書記俯耳道:「我看你是個共青團員,實話告訴你,這是毛主席跟周總理他們這些中央領導喝的酒啊!」 從此,茅台酒在袁仁國心目中就格外多了一份神聖感和崇高感,他對自己親手參與釀造的茅台酒,也就格外多了一份心思。無論是在制酒車間還是制曲車間,無論是背酒糟、踩曲還是當看稻草的保管員,這位壯實的小伙總是不惜力氣、快快樂樂、踏踏實實地去干,並認真向老師傅們求經問寶。他先後干過供銷、宣傳,當過廠辦主任、車間主任兼黨支部書記、廠長助理、副總經理、總經理、董事長,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今天。從一名普通工人成長為一名出色的企業家,擔任了上市公司貴州茅台的董事長、貴州茅台大股東貴州茅台酒廠(下簡稱茅台酒廠)總裁,先後榮獲全國勞模等稱號,還被選為第十屆中國人大代表。 30多年來,茅台獨有的「政治酒」、「外交酒」、「文化酒」特色,茅台企業文化的內涵和外延,也在他的心裡越釀越醇厚。 讓更多的人喝到真茅台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茅台假冒侵權之猖獗,茅台護牌打假之艱難,可以說是茅台集團領導層以及全體員工的心頭之痛。 2001年,袁仁國到香港,途經廣州,一位高級酒店的老闆宴請他。席間,服務小姐托上兩瓶人頭馬。袁仁國一愣,不管東道主怎樣說明那酒是多少年的,就是要求換茅台,而且非茅台不喝。酒店老總不知從哪裡弄來幾瓶茅台酒,並聲明不知真偽,只是要表明心意。袁仁國一看就知道是冒牌貨。他把酒拿在手上,作為教具,從包裝到內容、啟封、開瓶,現場示範,教大家識別真偽。一場看似尷尬的場面,不知不覺變成了普及國酒知識的講座。但袁仁國心裡並不輕松,他懇切地說:「香港那邊,我決定推遲去。作為茅台的負責人之一,在這里跟各位喝假茅台酒,心裡流血。我發誓要不惜代價,在廣州端掉這個假酒窩點。聚眾之力打假酒,還他一個真善美。請在座各位配合、協助。」那次,依靠廣州公安、工商及有關人士的幫助,一舉端掉了這個售假窩點,並順藤摸瓜,打掉了一個制假窩點。 此後,袁仁國一個省、一個城市地跑,建立茅台銷售片區、設立茅台專賣店。在銷售環節上,真正對假冒茅台釜底抽薪。 在堅持以市場為中心,加強營銷網路建設,促進終端消費方面,袁仁國的認識一直是很清醒的。他說,1997年時,茅台還處在「計劃加批條」的優越感很強的經營狀態。1998年,由於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和國際國內市場的風雲突變,昔日車水馬龍的企業頃刻間門可羅雀。正是這場危機促進了茅台人思想觀念的轉變,推動了茅台邁進市場經濟的步伐。隨後,茅台成立了銷售總公司,進一步完善其營銷網路。 「要把最好的經銷商、最好的營銷網路嫁接到我們公司來,為銷售茅台酒及其系列產品服務。」袁仁國說。 為此,袁仁國要求銷售部門一是瞄準名商場、名超市建好專櫃(店);二是瞄準名酒店、名賓館抓好促銷、直銷和終端消費。要鞏固原有老客戶,尋找對銷售茅台酒及其系列產品有感情、有責任心、有長期合作意識、有經營能力、有經濟實力、有營銷網路、有信用的經銷商。同時對全國范圍內的經銷商進行了清理整頓,對長期經營不善、形象較差、經營侵犯茅台酒知識產權產品的專賣店和專櫃給予清理取締,使銷售網路更加純潔。按照規劃,茅台將逐步在全國300多個地級市、2800多個縣級市建立起「中心配送站———經銷商———專賣店(櫃)」的營銷網路。專賣店必須按要求實行「八個統一」,以適應網路信息化為主導的電子商務。 到過茅台酒廠的經銷商都知道,到茅台酒廠,要見到袁仁國並不難。只要他在廠里,必定會在吃飯時來給大家敬一杯酒,感謝經銷商對茅台的支持。這在茅台集團領導層,已成慣例。一位四川省某縣的經銷商說:「我們這些小經銷商,不僅從茅台賺到了錢,也得到了足夠的尊重。」 此外,貴州省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領導小組辦公室,一直把「茅台打假」作為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重要內容之一,並積極探索建立起省內外打擊制售假冒侵權茅台酒的協作機制,目前茅台酒打假的全國聯動機制已初步形成。與此同時,茅台酒專賣店在全國各地發展很快,並建立起了嚴格的責任追究制,一旦發現銷售假茅台,將受到嚴厲經濟制裁,直至取消經銷資格。 袁仁國幽默地說,「現在到廣州等各大城市,乃至香港、澳門等地,我不再擔心有人請我喝假茅台酒了!」 [編輯本段]評價人能盡其才則百事興 袁仁國是一個很善於學習和勤於學習的人,總是見縫插針地抓緊一切可能的時間來充實自己。 袁仁國說:「創業難,守業更難。個人的智慧有限、個人的能力也有限,只有借鑒和學習眾多企業成功的經驗和教訓,培養好自己的人才隊伍,人盡其才,茅台集團才能做大做強,向百億集團的目標邁進。」 藉助外腦,對管理層和員工進行培訓,是茅台集團人才儲備戰略的一個部分。幾乎每一年的董事會工作報告,袁仁國都專門談到人力資源開發和人才培養的問題。 也許,這種強烈的人才儲備與培養意識,與袁仁國自身的成長經歷有關。他從一個普通的學徒工成長到今天,與當初茅台酒廠為培養自己的本土人才、選拔一批年輕人通過高考、送到貴州工學院脫產讀書有關。他說:廠里當時為培養我們這批茅台自己的大學生,脫產讀書,工資獎金照拿,每人每天另有生活費補助,廠里為每個人每年單交學院8000至2萬元的培訓費。這在1983至1985年,人們工資普遍不足百元的時候,絕對是一筆不菲的支出。從某種意義上說,如果沒有這次深造,也就沒有袁仁國今後的飛躍。 袁仁國說:「要讓茅台的每一個職工有發展的空間,並盡力創造一切可能的條件。」為此,茅台集團與江南大學、貴州大學合作開辦了發酵工程大專班,從2004年開始每年選送50多名生產骨幹人員脫產學習。經過多年努力,在「以人為本」方面,茅台集團已逐漸形成了有利於企業經營管理人才成長的新機制,完善了企業後備人才制度,並建立了企業經營管理者人才庫。 袁仁國是一個工作起來就忘掉一切的人,很容易給人一種工作狂的印象。其實,在他粗獷的外表下,也有一顆溫柔細膩的心。他喜歡做詞、做詩,「千年智慧釀瓊漿,日月精華盡濃縮,自然芬芳顯靈韻,伴君一生又如何?」這首處處暗喻國酒茅台、由著名歌唱演員宋祖英演唱的《香飄九州》,歌詞就是他和著名詞作家閻肅共同創作完成的。 [編輯本段]語錄「茅台酒近期不會繼續提價,春節期間將實行茅台酒的國內市場限價銷售,53度茅台酒的批發價格不能超過600元,零售價格不得超過700元。」袁仁國表示茅台要限價。 「茅台酒對我來說,意味著事業和生命,我把我的生命和血液融入茅台之中。」袁仁國對茅台的感情溢於言表。 「創業難,守業更難。個人的智慧有限、個人的能力也有限,只有借鑒和學習眾多企業成功的經驗和教訓,培養好自己的人才隊伍,人盡其才,茅台集團才能做大做強,向百億集團的目標邁進。」 袁仁國對創業的認識。 「茅台之所以成為中國第一高價股,靠的就是千千萬萬像崔淑芬這樣的老人的關心和支持。在這里我要感謝經銷商、股東和所有關心、厚愛茅台的股東們,感謝你們讓茅台有了蓬勃發展,感謝你們讓茅台展示了市場魅力,感謝你們使茅台成為第一高價股。」袁仁國對消費者的感謝。

2. 買貴州茅台股票有什麼好處

買貴州茅台有什麼好處?這里只能說你現在買持倉成本比較低,但並不代表持倉成本最低,因為從今年6月初白酒的價格就一路下跌。一直到現在三個多月的時間價格基本都是下跌的狀態,那個時候價格還一度突破2000塊錢呢,現在都已經到1600左右了。

因為投資必然就是有風險的,現在經過三個月左右的下調時間,茅台本身的價格還是在下降的,誰能保證他未來不會呢?中秋節本身你吃月餅你也不喝白酒啊,所以雖然中秋節也是個節,但白酒會不會迎來一個大的上漲這,還真不好說,畢竟現在剛9月份,等到過年的時候,你還得5個月左右的時間。這5個月左右的時間它價格會不會再降?那麼一個月降兩個月這個都說不準,所以現在到底要不要買你還得自己去斟酌。

3. 什麼樣的人在股票市場容易賺錢為什麼

炒股是一項比較高風險的項目,所以說現在有很多人都開始進入股票市場,不過盈利的人畢竟還是少數。有關什麼樣的人在股票市場容易賺錢?為什麼?我認為大致有以下的原因。

炒股最重要的條件就是要有一定的金融知識。如果都沒有事先學習過就貿然進入市場裡面操盤的話,大多數只會虧錢賠本。股民們很多都有僥幸心理,他們不夠理智,而且很容易心態就崩了,反而不會賺錢。老年人也開始炒股了,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去學習股票知識。他們的心態很好,不會過於急功近利,自然也就玩得非常開心。每個人都有做投資的權利。除了股票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投資項目。我認為那些職業投資人最容易在股市中獲利,因為他們有第一手的消息,消息很靈通,做法都非常正確。

1、炒股最重要的條件就是要有一定的金融知識。

如果都沒有事先學習過就貿然進入市場裡面操盤的話,大多數只會虧錢賠本。股民們很多都有僥幸心理,他們不夠理智,而且很容易心態就崩了,反而不會賺錢。

有關什麼樣的人在股票市場容易賺錢?大家還有什麼想要補充的,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如果你也認可本篇文章,記得點贊加關注哦。創作不易,點個贊再走唄。

4. 70歲老人i茅台申購成功率高不高

不高
當然不高,根據數據顯示,i茅台正式上線的第一周搭搏,累計有1664萬人、4541萬人次參與了申購,然而只有約17萬人申購知兆祥成猜唯功,申購成功率僅有0.3%,所以申購率是不高的,但其實相比其他平台的搶購來說,相對還是容易一些的。

5. 你們身邊有沒有完全靠炒股,養家糊口的

本人曾經在券商待過兩年,後自己成立私募公司,各式各樣的人都見過。

見過單個賬戶十幾個億資產的機構戶,也見過十來萬炒股的老股民,也有初出茅廬就企圖以炒股維生的大學生,這些人炒股風格各異,大多數炒短線為主。

也見過同行大起大落,家破人亡的。

總體來說,市場極其殘酷,贏家始終是少數。

老年散戶:

早就五六年前,廣州的證券營業部還會提供電腦給散戶炒股,特大資產的客戶還會有獨立的vip房。而這些人大多是上了年紀的老股民,一般不擅長用電腦的,二來是可以在營業廳吹吹水,分享消息(雖然大多所謂的內幕消息都是無效的多手消息),三是純粹消遣。當然有純粹炒股賺錢的老股民。

時代變遷很快,隨著網路和硬體的提升和合規的需求,現在大多數營業部已經撤銷散戶交易廳了。據我了解,這些在營業部炒股的投資者,只有幾名極其優秀的客戶能持續穩定賺錢,大多數虧錢或者起起落落的散戶。這樣的結果並不意外,一九定律是正常的。

也有賺錢的。

一名老客戶實現穩定盈利後就撤離了大客戶部,回家自己成立自己的家族基金,給家人管理資產。當然也有可能幫別人炒股吧,後續就不太清楚了。這位客戶背景不錯,不需要為生活而炒股,炒股純屬是興趣,悟性和風控能力極強,股票以長線為主。年紀在50歲左右,資產從幾百萬做到接近9位數。

還有一名職業炒股的阿姨,少數在散戶部交易大廳能穩定賺錢的老人家。第一次接觸她的時候,只有百多萬的資產,不算多,交談中能感覺這位老人家談吐不凡,思路清晰,舉止優雅。熟悉後才知道她是屬於第一代大學生,而且是本科畢業。我想,如果這位阿姨不職業炒股,在其他行業造詣也會蠻高的。換句話說,我覺得這位阿姨,她炒股雖然賺錢了,但她的人生在同一批大學生中並不算出眾。她炒股是真可惜了。

因為是炒股維生,看好的股票賺錢了會賣出去生活。她08年買貴州茅台可以拿了十一年,2019年直到995塊賣掉,雖然翻了十幾倍,但是賬戶的錢仍然不多。因為她算是比較會享受生活的人,偶爾會賣股票出國玩,心態極其出色。

券商離職的同事職業操盤:

說實話,從事銷售的券商工作者,與投資股票根本沒任何關系,非科班出身的連投資的門檻都摸不著。

所以,券商很多離職出來的感覺自己懂股票,這個其實是誤區。除非經歷過起碼一輪牛熊依然能穩定獲利,但據我接觸的,這類人太稀罕了。

還有一個職業炒股的同事,廣州本地人的他畢業後就直接來營業部幾個月後又辭職回家炒股。拿著家裡的十幾萬,多年過去了,現在還是十幾萬。依然無業。

還有一些同事從券商離職後,會幫客戶操盤。但大多數同事都是看天吃飯,2015年那一波行情有同事幾個月就財富自由了,但是股災後不僅全還回去,現在還負債累累。

這個圈子裡,能成功成立私募公司都不超過2人,80%目前無房無車(有房的已經抵押了),卻在幫人操盤。當然,熬下來,來一波牛市,逆轉也很容易。問題是,一個人有多少個十年啊。

市場逆人性了,很多人自視過高,把運氣當能力,其實大多人是不過是隨機漫步都傻瓜。

他們都很努力,每天仔細復盤,但是這個行業很殘酷,不是你努力了就會有產出。

多少人浪費了青春,廢了身體,白了頭發,卻依然賺不到錢。

所以,做券商銷售啊,這簡直是在消滅朋友。從長期來,散戶都是虧多賺少。一九定律下,概率上就對你不利。所以,券商的朋友,切記要做時間的朋友,千萬不能做時間的敵人。

從上述可以看出,不管賺錢還是虧錢,其實職業股民在 社會 地位是很低的。

徐翔,趙老哥這些游資的成長都是真實的,但是成材概率太低了。有多少人追隨他們,就有多少人會他們被收割,這就是短線的江湖,零和博弈。

當然,科班出身的既能通過炒股賺錢,又有 社會 地位。譬如進入券商賣方,公募基金,或者成立私募基金都是可以的。如馮柳就是通過在某吧被人所熟知,從散戶轉身一變為管理百億資產的私募大佬。

投資股票,不是不可,但清楚自己的能力邊際以及概率非常重要。

你憑什麼戰勝市場90%的投資者?

當然有,我爸的養子,我哥就是,但我對炒股一無所知,更不會設入,希望大家也不要輕易進入,畢定什麼事都分專業,和業余,非專業,別嘗試。但我知道他的炒股歷程,簡要敘訴一下,他大概在2000年左右,部隊團職幹部轉業,回到地方,自主擇業,國家不管分配工作,但每月發放七八千元的工資,這個我不太懂,相信當兵的朋友們,都比較清楚。回來後,城裡買了一套房,然後又在家鄉創業,正當事業投入,還沒等到收獲之時,2008年天降大禍,十八歲的獨生兒孑,查出白血病,醫生都說,保守治療,不可能治癒的,可他是一個頑固獨斷,不聽勸告的人,在親戚們,都幫助出一部錢後,他任固執的費掉事業,抵押房產,前去北京,武漢,折騰一兩年,花費一兩百萬,結果換來的是,人財兩空,負債累累。直到現在雖然人已退費,難以承受如此的打擊,但背負的銀行貸款,不能不還,所以關閉戶,與人不往,閉門不出,一天到晚盯著三台電腦,電腦幾乎都沒有關過,甚至有時連吃飯,喝水都是我嫂子送進去的,他好像正是孩子生病期間,求錢心切,進入股市,那時應該是副業,現在應該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專業炒股人,我只知道,孩子離世之後,他手裡也沒有多少本錢起步,到現在,好像還了一些部分欠款,買了一輛十萬元左右的陸鋒車,現在投入的股市資金有多少,我就不清楚了,有賺也有賠時,總體好像多少賺了一點,無論多少,我不羨慕,更不會參與。他的那個專一程度,一般人做不了,他都說自己是個活死人,無兒無女,除了把自己關在家裡看電腦,與整個 社會 脫節了。不過我堅信一點,無論一個人干什麼事,只要你捨身的付出,專心專意的投入自己的全部精力干一件事,甚至獻出自己的畢生心血,即使沒有大的成功收獲,但也會總結出其中的經驗總結,失敗教訓,更能悟出一些新人不曾了解的內慕關點。

我是一個有故事,愛分享,喜歡的朋友,你們認識一下,一起玩吧。

我11年入市。小打小鬧沒上心。因為什麼都不知道,就連怎麼使用軟體都不知道。所以不敢用真金白銀血汗錢干!

到了17年。還是邊玩邊摸索。我還是那句話:不知道的東西一定要摸索的差不多了再說。就是買入後就一直拿著。。最慘的時候是深套40%!但是越跌越買!(其實現在想想真的不對哦!理念完全是錯的)。其它時間就是拜師學藝!看視頻講座、聽音頻錄音、看書!那會著了魔一樣!

真正開始玩就是從18年開始(還是半倉,不敢滿倉)。盡管大跌,但是17年買入的票反復操作,整體倉位不受影響,僅僅是單支個股被套。

18年買入的票已經翻倍了。現在本金也翻倍了。砥礪前行!

回答主題:我身邊有朋友已經通過股票投資完美實現財富自由了!這里重點說一下:最早玩股票的人是趕上了機會!九幾年的票遍地幾毛錢啊!而且小二十年時間,經歷過幾波牛市了,這些都是我們現在渴望而不可及的!那會是純粹的人為創造賺錢效應。趕上了、而且後邊不貪、守住了心性就守住了賺來的所有錢!也不乏有人虧的血本無歸的。房子都虧進股市了!

如何你本金足夠多,對於融資融券、可轉債、基金等等關於股票市場及衍生品理解和把握的比較好的話,完全可以以此為主業。

希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我就是全職股民,但是專職的時間還不滿一年,統計數據不夠寬泛,無法給你周全的答案,僅就我已有經驗,簡單說說全職炒股這個事情吧。

有的人不炒股,他投資幾十萬去開一個餐館,誰能保證他開餐館一定能賺錢?街面上關門轉讓的餐館比比皆是,當初開張時,誰不是懷著賺錢的想法來的?

有的人不炒股,他前幾年在九寨溝開賓館,先是地震,景區關閉,後又受疫情沖擊,生意慘淡,誰能保證做其他事業遇不到這樣的情況?

所以,別把股市想成吃肉不吐骨頭的惡魔。股市同其他市場一樣,只是客觀存在的一個場所,交易特殊商品而已。股票,一個數字代碼,不同於實體經濟的有形商品,股市上交易的就是這一個個代碼,而這代碼背後卻有一家實體公司。很多人炒股賠錢,談股色變,應該先反思自己是否做好准備工作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什麼都沒准備好,就要進股市來撈錢,這不就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嗎?

我以前做營銷工作,少賺了點錢,但是應酬喝酒把身體弄垮了,現在飲食稍有不慎,胃病各種症狀折磨人啊!深思熟慮之後,我辭職回家,一方面調理身體,一方面全職炒股,將近一年時間,收入還可以。但是,我不建議很多人全職炒股,畢竟不同人家的情況不同,不能因為職場辛苦、委屈,就輕率地拋棄有穩定收入來源的崗位。全職炒股的壓力很大,在市場不景氣時,沒有穩定的收入做支持,心態容易失衡,急於求成的後果是誤判市場,容易犯大錯。

我沒有貸款,所以,每個月沒有還貸壓力,手頭多少有些積蓄,兼之老婆非常支持我的選擇,幾年時間內,中長線持股不賣我還能撐得住,這是我不急於交易的重要原因。

不急於求成,意味著我可以從行業角度思考公司基本面,繼而決定是否長期持有,而不是非要從市場熱點角度考慮去交易賺取生活費。雖然如此,我也在改進交易模式,正在思考將價值成長股波段操作,長期波段操作價值標的,短線攻擊市場熱點,以此加速資產周轉。多年金融工作,使我具有風險意識,我不喜歡過分追漲,尤其打板手法是堅決不做的。

除了家人支持,家庭財務壓力不大外,一個人保持學習狀態很重要。很多人畢業後就不再讀書,對時代的進步缺乏認識,幾乎不知道宏觀政策的方向,對各行業發展前景模糊不清,交易還停留在炒作題材的階段。倘若具備作手素質,能夠做好倉位管理,對於追漲熱點過程中的損失有正確認識,那還好說。好比麥地里一定會出現野草一樣,追漲熱點的交易中一定有失手時刻,好的作手一定會及時止損,因為你選擇的模式就不是長期持有。然而,止損是需要強大心理素質和倉位管理能力的,很多人根本不過關。遺憾的是,很多人不屑於價值投資,又不具備炒手素質,只受得了盈利而不能直面止損,就容易出現小賺大賠的情況。時間久了,賬戶虧損累累。

我是一個喜歡讀書的人,辭職回家近一年時間,閱讀了上百本書,是書籍給予我更廣闊的視野,讓我在投資時有更廣泛角度,交易時有更縝密邏輯,可以說,每天交易時間,我基本都在閱讀,慢慢地,積累的知識轉化成財富投資生產力。很多人沒有閱讀習慣,道聽途說,打聽各種小道消息,這樣的人全職炒股時隱患眾多,很難取得成績。

趙老哥、涅槃重生、職業炒手、炒手養家、作手新一、方新俠等一線游資名聞天下,很多人產生錯覺,認為自己全職炒股一定可以大成,這就把個別人大成的小概率事件當作普遍事例,很容易誤導自己。我曾經聽到有人拿比爾蓋茨退學創造了微軟的事舉例,證明念不念書無所謂,按照這種人的說法好像退學是比爾蓋茨式成功的充分條件,全球70億人,比爾蓋茨是唯一的個體,用比爾蓋茨的唯一性做案例放大到70億人的群體中,意思是說70億人退學都能成為比爾.蓋茨嗎?

這顯然是荒謬的,懂得了這個道理,就知道辭職後炒股養家並不容易!

我平常生活和交際的圈子雖不大,但認識的人里確實有幾個是職業炒股養家的人,而且他們這樣的生活方式,應該有超過十年以上了,就單靠炒股賺錢,而且生活的還非常不錯。

數據顯示在我國證券市場,長期在市場賺到錢的人不多,70%的人都是以虧損收場的,從這一方面就顯示出A股市場風險何其之大,賺錢又何其之難。因此,能夠做到單靠炒股養家的人,不可能有太多。

我認識的這幾個人,他們的都是90年代就進入股市的老股民,他們這一類人經驗十分豐富,資金也十分雄厚,基本都是以長線投資為主,買入的股票都是基本面良好,業績非常優秀的股票,然後,耐心的等待,在股市的相對高低位進行加減倉的操作交易,判斷市場的冷熱度和相對高低位,對於他們這些股市老油條來說,並不是一件艱難的事。

但每一個投資者自身的情況不同,比如資金、經驗和個人投資素養等等都有所不同,他們的成功炒股養家,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並沒有仿效作用。因此,大多數的人想單靠炒股養家應該是不靠譜的,要謹慎決定,象筆者一樣把投資股票當成一份副業來做,才能既工作養家,又能輕松炒股,快樂的賺點小錢。

可以說完全沒有,炒股的都知道,股市裡也遵守二八定律,一賺一平八虧錢。

那些能從股市裡賺錢的人,都是兼職的,應該也是交過學費,當過韭菜的,單一的個體,無論資金實力,信息調查能力,遠不如機構投資者,

不要看一些股票交流群里別人曬收益,說不定五百人的群,就我們一個傻瓜。

看看機構投資者,他們的團隊,都是金融專業的高材生,可每年機構投資排名很多都是負收益,

有的基金經理,利用內幕消息都虧的一踏糊塗,

別聽身邊人說炒股掙錢,虧錢的人都不說,

股市有風險,不投就是蠃,

買賣都是要交費的,就是平價進出都虧錢了,

所以該工作工作,千萬不要想著靠炒股養家,像賭博一樣迷上了,家可就沒了。

股神年均收益才百分之二十幾,有賺錢有虧錢,我們一般人可虧不起的,

別做夢了!

有啊!我一鄰居就是,平時一般見他都是上午9點前或者下午3點後 ,但是靠股市供養了女兒出國留學 ,還在家買菜做飯

我身邊倒是沒有靠炒股,能賺錢養家糊口的。不過倒是有幾個專門靠教別人怎麼炒股賺錢的,並且賺的還都不少。

記得十幾年前周圍的人幾乎個個炒股的,有那麼一段時間,幾乎所有的人張嘴閉嘴都是股票,借錢炒股,甚至賣了房子去炒股的。

我是周圍這一大圈人當中,極少數幾個不碰股票的人其中之一。後來沒過多久,貌似來了一次股災之類的,幾乎所有人都虧了不少錢。

那以後差不多有一多半的人就不再碰股票了,還有一些人還在繼續堅持。真見過有把房子賠進去全家租房子住的人,也見過那時候借的錢,還債還到現在的,差不多十幾年了。

即便現在也經常聽到某個朋友說昨天炒股賺了多少,或者最近炒股賺了多少。但是時間長了,到最後往往往都是虧的。也有一些理性的,不會把所有的錢都投到股市,有的只把自己資產的1/4用來炒股,並且看中了股票就不再動了,長期持有。這樣最後下來往往都會賺到一些錢,但是他們不是以炒股為生的,是以其他收入為主。

也見過那種進入股市賺了點錢,一高興就把工作辭了,做職業炒股的,然後都不知道賺沒賺錢,反正過一段時間又都回去上班了。

炒股長期賺錢的極少,並且運氣成分居多。真正懂股票的,教別人炒股票的那些人,自己炒股的很少。

有啊!我大學同學,08年研究生畢業,搞葯物合成,工作三個月辭職了,嫌工作毒性太大。家裡給了30萬買房子結婚的錢,就全職開始炒股以及金融投資,現在是2020年,1000萬+現金,兩套房子,30萬的車(之前還換過一輛)。

我就記得剛剛畢業那會,他每天在家看金融類的書要差不多10小時,持續了五六年。家裡的專業書有一米高!

所以還是感覺術業有專攻,現在很多投資股票的人,連個每年的盈利狀況都不清楚的,還真不算啥投資,充其量算無聊解悶玩玩。

所以說股票7虧2平1賺,要想做賺的那個人,還是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不然只能做綠油油的韭菜

完全靠炒股養家糊口的有啊職業投資者都是,像公募和私募基金公司專門給客戶炒股把炒股當成一份事業加上正確的投資理念,所以說一千道一萬想養家糊口一定的賺錢不賺錢是不行的,這個行業大部分人還是靠實力說話。

像林園、馮柳開始就是個普通股民,他們對上市公司深入了解分析研究,找到了一套適合自己的投資理念,實現了財務自由。並且成立基金服務高端客戶,體現了自己的價值。所以走運還是要靠自己的真正實力不是瞎貓碰死耗子,好運不會從天而降,需要我們去把握,在股票最穩健就是要堅持價值投資,因為第一上市公司具有穩定的業績增長利潤豐厚。第二股票走勢具有明顯的趨勢向上性。第三有著較高的股息分紅

普通投資者實現穩定盈利的方式方法,個人認為只有一種「價值投資」。為什麼?很多投資者會說,投機才能更好的生存於股市,就算是短線出現風險也能第一時間規避。但是,短線震盪具有可預測性嗎?並不具備。並且,普通投資者也並不適合短線投機。一則沒有專業的理論支撐;二則沒有專職的時間;三則沒有沒有成熟的策略執行方式,可以說是劣勢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