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可降解塑料上市公司龍頭股票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可降解塑料上市公司龍頭股票

發布時間: 2023-03-28 11:55:50

⑴ 生物可降解塑料概念股有哪些

1、金發科技

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3年,是一家主營高性能改性塑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科技上市公司。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改性塑料生產企業,也是全球改性塑料品種最為齊全的企業之一,2020年7月27日《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發布,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330。

2、兆新股份

一般經營項目是:新能源汽車的投資;電力儲能設備的投資與技術開發;電力儲能系統軟體的技術開發;防腐、防水、粘膠高分子材料及塗料,汽車尾氣凈化產品、清潔養護產品、美容美化產品、油品添加劑(不含危險化學品)、制動液產品,氣霧劑及日用化學品,精密包裝製品(含注塑),生物降解新材料及其製品的技術開發。

3、齊翔騰達

公司的前身為淄博齊翔騰達化工有限公司。淄博齊翔騰達化工有限公司整體變更為淄博齊翔騰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9月1日,2019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榜單發布,淄博齊翔騰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名列第269位。

4、海正葯業

浙江海正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始創於1956年,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的港口城市---浙江省台州市。目前海正已成為中國領先的原料葯生產企業。海正共有約3000名員工,其中超過三分之一是科技人員。2000年,海正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是中國最大的抗生素、抗腫瘤葯物生產基地之一。

5、ST東南

主營塑料包裝薄膜行業公司是國內塑料包裝薄膜行業龍頭企業,產銷量和效益均名列前茅,具備年產12.7萬噸各類塑料包裝薄膜生產規模,主導產品BOPET薄膜,BOPP薄膜產品產能在同行業排位中分別居第二位,第三位,產品體系基本覆蓋塑料包裝薄膜市場主要需求領域。

⑵ 限塑令升級後,奶茶怎麼喝

作者 | 妮蔻 報道 | 消費界

自2021年1月1日限塑令升級以來,有人歡喜有人憂。

餐飲行業各大商家迫於無奈使用紙質吸管等替代餐具,消費者吐槽不斷。

限塑令對於可降解塑料行業卻是重大利好,相關公司股票紛紛上漲。

對於消費者而言,理智上是支持「限塑令」,但紙吸管影響用餐體驗是不爭的事實。

從廣大消費者反饋來看,紙吸管等替代產品存在相當多問題,比如說易軟化、口感不好等等。

限塑令升級對於奶茶愛好者來說,是極大的考驗,以後奶茶怎麼喝?

「限塑令」升級

早在2007年12月31日國務院就發布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

此通知規定2008年6月1號開始,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

而且,通知還明確表示,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限塑令目的很明確,就是 遏制「白色污染」

過去十年,限塑令起了很大作用,根據數據顯示,超市、商場的塑料袋使用量較少三分之二,累計減少塑料袋140萬噸左右,意味著節約840噸石油。

但隨著快遞、外賣等行業的崛起,加上消費水平提高,消費者漸漸接受有償使用塑料袋,導致近年來限塑令效果甚微。

2017年我國快遞包裝塑料袋約80億個,美團、餓了么等外賣平台每日產生超70億個塑料袋。

至此,2021年1月1日起,上海「限塑令」升級,規定到2020年底,重點城市的商場、超市、葯店、書店以及餐飲打包外賣等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全國范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那麼「限塑令」升級對消費行業都產生了哪些影響?

限塑令,有人歡喜有人憂

麥當勞「身先士卒」,率先改用紙吸管。

早在2018年9月,麥當勞就在英國和愛爾蘭的1361家門店推廣新型環保紙吸管。

麥當勞預計這種紙吸管在英國和愛爾蘭的初步推廣將在年底全面完成。

但由於紙吸管的使用感不理想,到2019年上半年消費者仍不買賬,甚至有些消費者抵制起麥當勞。

一些消費者在推特、ins等社交平台吐槽,覺得麥當勞的紙吸管實際上就一張紙,喝幾口飲料,吸管就黏在一起,沒辦法喝了!

消費者對紙吸管怨聲載道,要求撤銷環保紙質吸管,但政府駁回了他們的情願。

麥當勞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用戶反饋,消費者是希望有更好的新型吸管代替塑料吸管,但不能損害他們的用餐體驗。

對此,麥當勞也在不斷嘗試新的解決方案,尋找一種既能讓客戶滿意又能滿足麥當勞業務規模需求的方案。

比如說,把紙吸管加厚、把杯蓋改造成直接飲用型,不提供吸管等等

相較麥當勞,面對史上最嚴「限塑令」 大多數奶茶店更加人性化,准備了兩種吸管。

比如說最近幾年爆火的喜茶,外賣提供可降解塑料吸管和紙吸管兩種吸管供客戶自主選擇;實體店則只有紙吸管。

對此,喜茶的工作人員稱「紙吸管比較環保,我們推薦使用紙吸管。不過如果顧客不喜歡這個口感,我們也會提供可降解的塑料吸管。」

老牌奶茶coco同樣也使用兩種吸管,擺放在coco店內吧台最顯眼處。

而85 在去年12月25日也開始提供有償可降解塑料袋。

對於無固體加料的飲品,85 不提供吸管;而對於有珍珠等固體加料的飲品,提供紙吸管。

85 的顧店長表示,店員在提供紙質吸管時,會提醒顧客盡快飲用。以此應對消費者反應的「紙質吸管容易軟化融化,影響飲用」等問題。

總的來說,各家餐飲店的解決方案千篇一律,要麼是可降解塑料袋/吸管。要麼是紙質吸管。

然而,對於各餐飲品牌來說,換新餐具的成本並不低。

以12*230規格的吸管為例,普通一次性塑料吸管的價格在0.035元/支左右。

不加厚、不加logo的四層紙質吸管需0.1元/支左右,成本增加3倍。

而可降解改性料吸管則需0.15元/支左右。相當於4倍成本升級。

為了同時滿足消費者口感和環保問題,各商家也是操碎了心。

可降解塑料板塊開啟上漲模式

今年伊始,最強限塑令落地實施,可降解塑料袋市場卻成了香餑餑,開啟了瘋狂漲價模式。

主要原因在於以我國現有的可降解市場產能,是滿足不了這么大的需求的,導致供不應求。

如今,已有多家頭部企業發布擴產計劃,預計後續供貨緊張的局面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

根據中信證券預測2025年我國可降解塑料的需求量將達到213萬噸,遠期替代規模500萬噸,市場空間巨大。

若限塑令在2025年完成,可降解塑料市場2018年-2025年期間,年復合增長率可達67%。

這股可降解塑料熱也體現在股市上。

證券市場可降解塑料板塊內,個股數量有40隻左右。剔除由於上季度業績不佳的股票以外,還剩下20隻股。

其中,有多隻股在新限塑令正式實施以來,股價上漲幅度超10%,比如說是金發 科技 、長鴻高科、恆力石化和中糧 科技 。

金發 科技 ,截止1月25日,2021年股票累計上漲53.56%,創 歷史 新高。

金發 科技 ,成立於1993年,是一家主營高性能改性塑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 科技 上市公司,是國內可降解塑料龍頭。

目前金發 科技 PBAT聚酯合(屬於熱塑性生物降解塑料)成及配套的改性專用料年產能達8萬噸,從2020年底開始已接近滿產滿銷。

相關負責人表示,限塑令發布以來,訂單量上升明顯,部分負責國內市場的業務經理出差頻率較以往增加不少。

長虹高科 ,年初至今,上漲23.08%。

長虹高科PBAT規劃產量60萬噸,憑借規模及浙江區域優勢,有望占據巨大的市場份額。

長虹高科副總經理倪曉亮說「該項目一期首批10萬噸產能,最快有望在2021年6月建成投產。如果一期投產,這將是浙江首個規模最大的PBAT產能項目。」

可降解塑料板塊

紙吸管市場可否持續發熱?

自最新限塑令以來, 紙製品替代方案佔主流,後續隨著可降解塑料價格下調,紙製品份額將下降。

代替一次性塑料的材料包括了可降解塑料、紙質品、布製品等,其中以可降解塑料和紙製品為主。

眾多商家表示,質地平滑、耐磨防水的白卡紙被認為是紙製品替代方案中的最佳選擇。

現有的產能條件下,國內可降解塑料無法滿足下游劇增的需求,生物降解塑料製品相對於紙製品價格明顯高昂。

例如,紙吸管市場價約3萬元/噸,而PLA吸管市場價約5萬元/噸。

所以說,紙制材料成為了目前塑料的主要替代方案。

年初,一家東莞吸管廠商表示,普通紙吸管的訂單早已排滿,需要排隊一周左右;PLA可降解吸管供應相對充足,不過也要等2個工作日左右。

該公司人員說,從去年12月底,紙漿等原材料就開始漲價,按照這個趨勢,紙吸管以後價格還會漲。

根據wind數據顯示,針葉獎、闊葉獎等造紙材料就開始漲價了,同比上漲825元/噸和600元/噸,漲幅為13.9%和17.1%。

還有部分廠家日產紙吸管數量可達30萬根,月產達1千萬根左右。

限塑只會越來越嚴,紙吸管還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紙吸管和PLA吸管等可降解塑料吸管已成「風口」,一些傳統塑料製品公司也開始轉型。

比如說新三板公司吉邦士,成立於2005年的一家材料公司。

吉邦士的創始人蘇志彬表示,他們尋求轉型已經很久了。

早在2017年開始,吉邦士就在研發一種新的可降解材料,主要材料是植物纖維。

蘇志彬說,如果這種植物纖維材料實現量產,也是有一定競爭力。

現在市面上塑料吸管大概0.3元,紙吸管0.8元,PLA可降解材料吸管大約0.1元,而植物纖維型吸管售價在0.7元左右。

紙質材料也存在局限性,以紙吸管為例,製作工藝較為復雜,單就卷管環節,每根紙吸管都需要三層紙。

此外,根據客戶的需求,廠家還要對材料尺寸大小多次調整。

蘇志彬說,市場上不少紙質吸管和水杯的原材料除了紙漿外,還摻雜一些膠水等化學物質,因此也算不上完全環保,同時存在回收利用的難度。

限塑令下,在餐飲業「減塑」的態勢下看似美好,但實際上,受制於消費者、材料的可替代性、商家的盈利等情況,整個行業要實現蓬勃發展還需要不少時間。

相反,未來隨著國內PBAT、PLA新增產能持續投產,PBAT、PLA供應緊張的局面將逐漸得到緩解,可降解塑料在環保替代方案中的份額將持續提升。

PTA產能情況

剝奪快樂的紙吸管真的環保嗎?

「以前看諜戰片,地下工作者被捕前,總會把一團寫著機密的紙塞嘴裡,還有咽下去。自從嘗了紙吸管的味道,終於知道他們太難了!」

「柔弱的紙吸管,都戳不開奶茶蓋。」

「喝星冰樂配紙吸管,體驗極差,什麼都吃不到,光吃了一口紙。」

「紙吸管成功的戒了我的奶茶癮。」

以上來自知乎、微博上被紙吸管剝奪快樂的消費者們。

有網友就問了:能不能把塑料吸管換回來?

遺憾的說想換回塑料吸管是不可能的,塑料吸管的時代正在離我們遠去。

畢竟,使用紙吸管的初衷是為了環保。

近年來塑料污染已非常嚴重了。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塑料製品累計產量8184萬噸,其中塑料吸管3萬噸,大約460億根。

人均使用超30根,業內專家表示,雖然塑料吸管使用僅幾分鍾,但降解時間可能長達500年。

這就意味著,我們這輩人使用的塑料,要影響到後面幾代人,這樣想想你還敢繼續使用塑料吸管嗎?

各大飲品店換上紙吸管是大勢所趨,但紙吸管真比塑料吸管真的更安全環保嗎?

我們來聽聽專家們怎麼說。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劉建國教授表示:

紙來源樹木,樹木的生長需要土地、水份、化肥,而且還需要砍伐等加工步驟,整個製造過程都帶有污染物的排放。

紙吸管表面也有一層塑料的膜,它其實是塑料和紙的一個混合材質,更加地難處理,最後沒有辦法得到回收,只能進入到焚燒設施當中去處理。

整體看來,並不一定說紙吸管就比塑料吸管在環保有優勢。

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教授陳紅接受采訪時表示,紙吸管在遇到燙的水,紙吸管中的膠水也可能產生一些有害物質。

因此,紙吸管和塑料吸管是否安全,還是要看生產過程的規范性。

如果一些商家為了降低成本使用劣質塑料的塑料吸管、工藝未達標的紙吸管都是有害的,所以說無法一概而論紙吸管更加安全環保。

專家們表示,減少塑料污染,不能把注意力放在紙吸管等替代品上,而是應該同步推廣循環使用的概念,摒棄一次性消費的文化。

⑶ 恆逸石化是什麼板塊股票龍頭恆逸石化股票業績預測恆逸石化股票是屬於什麼股票

前幾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印發了"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動方案,可降解塑料概念利好上漲,恆逸石化也是這個概念股之一,這只股票大家覺得怎麼樣呢,投資後會不會令人失望,那麼趁此機會就來測評一下。准備介紹恆逸石化前,先來瞧瞧這份化工合成材料行業龍頭股名單吧,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化工合成材料行業龍頭股一欄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恆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精對苯二甲酸(PTA)和聚酯纖維製造商。恆逸石化的主營業務為各類化工品、油品、化纖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該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汽油、精對苯二甲酸(PTA)、滌綸預取向絲(POY)、滌綸加彈絲(DTY)等,公司產品廣泛用於滿足國計民生的剛性需求。


在清楚恆逸石化的狀況以後,下面我們分析下恆逸石化的亮點看一下該股值不值得投資。


亮點一:汶萊一期項目煉化投產,二期加速推進


汶萊PMB一期800萬噸煉化項目2019年11月建成投產,打通煉化-化纖全產業鏈,公司目前正對汶萊煉化二期項目建設進行大力推進,汶萊二期項目建成後將有助於公司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穩定原料供應,優化產品結構和強化上游產能基礎,在施展一體化協同運營作用的同時,最大程度地提升公司的業務結構。附加地處東南亞成品油主要市場地的地理環境優勢,公司整理盈利能力有希望得到持續提升。


亮點二:全球化纖行業龍頭,煉化-化纖上下游均衡發展。


恆逸石化在全球化纖行業中屬於行業龍頭,海南逸盛PTA項目隨著2015年投產,恆逸石化現在被認為是國內最大的PTA生產企業;該公司出於聚酯產能的目的,在2017-2018年先後對龍騰、明輝等廠家進行了收購,讓公司聚酯規模遠超其他企業,在2019年11月的時候,汶萊煉油一期項目達成全面建成投產的結果,此刻恆逸石化才真正完成了自己的全產業鏈布局,使得上下游均衡一體化發展的目標得以實現。由於文章篇幅很有限,對更多恆逸石化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感興趣的話,在我整理的這篇研報里都有,點擊閱讀吧:【深度研報】恆逸石化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看


從需求方面看,中國和全球紡織行業的產量將繼續鞏固恢復增長勢頭。我國紡織服裝出口會持續增長,國內消費市場也會煥發更大的活力,這將成為化纖行業發展的堅強後盾。


由行業新增產能可以發現,在2021這一年依然是聚酯滌綸產能化纖行業的集中投產期,產能之間的矛盾會階段性出現,需求的增長能否有效消化產能的增長還需要等待進一步的調查。化纖龍頭企業里有很多新增產能,使得龍頭企業規模化成本得到更加大的優勢。


從長遠來看,"創新、安全、環保"將會是行業的關注集中點。對於環保領域來說,我國提出"在2030年前碳排放達到最高點,在2060年前,努力去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將會進一步使得化纖行業的綠色轉型與升級步伐加快。


{總的來說,恆逸石化-17}競爭優勢很明顯了,未來也可以持續穩定發展。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如果想知道恆逸石化未來行情的更多信息,馬上點擊鏈接,就會有經驗豐富的投顧幫助你診斷股票,看下對恆逸石化的估值是否有偏差:【免費】測一測恆逸石化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1-02,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⑷ 碳中和板塊有哪些股票

2021碳中和龍頭股一覽表:
600744華銀電力
300040九洲集團
002549凱美特氣
300887譜尼測試
300137先河環保
300948冠中生態
300234開爾新材
002514寶馨科技
600517國網英大
600292遠達環保
000767晉控電力
300864南大環境
000591太陽能
002573清新環境
600989寶豐能源
300012華測檢測
603060國檢集團
003035南網能源
002015協鑫能科
000928中鋼國際
002665首航高科
000530冰山冷熱
002679福建金森
603698航天工程
002118紫鑫葯業
603126中材節能

(4)可降解塑料上市公司龍頭股票擴展閱讀
一、碳中和利好哪些板塊?
碳中和目標利好板塊如下:
清潔能源:光伏、風電、儲能、生物質能、新能源車、智能電網等。
節能環保領域:環境監測、新能源環衛裝備、可降解塑料、節能系統、綠色建材等。
碳中和是指指數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量,實現正負抵消、達到相對「零排放」。

二、新能源中的碳中和概念股有哪些?
新能源板塊中的碳中和概念股主要有:
1.股票代碼為688600的皖儀科技,安徽皖儀科技的主要經營范圍是研發和檢測煙氣排放系統,已經成功被認定為國家重點產品。
2.股票代碼為002658的雪迪龍:雪迪龍公司主要經營范圍是環境檢測。
3.股票代碼為600744的華銀電力:這是一家提倡節能發電的電力公司。

三、碳中和概念基金應關注哪些方向?
對於碳中和概念基金,投資者可關注方向有:碳源頭(取代傳統能源的清潔能源,如光伏、風電、核電等)相關基金,如農銀新能源主題基金(002190)、工銀新材料新能源股票(001158)等;碳應用(如電動車、電池、充電樁、低碳、環保建材行業)相關基金,如東方新能源汽車混合(400015)、申萬菱信新能源汽車混合(001156)等;碳排放(如廢物、廢氣中注重凈化處理的環保工程)相關基金,如匯添富中證環境治理指數(501030)、交銀環境治理lof(164908)等。

⑸ 生物可降解塑料龍頭上市公司

1、生物降解塑料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生物降解塑料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游原料-己二酸:華峰化學(002064)、華魯恆升(600426);上游原料-BDO:雲維股份(600725)、宇新股份(002986)、君正集團(601216);
2、中游生物降解塑料製造:金丹科技(300829)、瑞豐高材(300243)、金發科技(600143)、彤程新材(603650)、光華偉業(836514)、萬華化學(600309)、億帆醫葯(002019)、中糧科技(000930)、莫高股份(600543)、同德化工(002360)。
3、核心數據:生物降解塑料上市公司產能、生物降解塑料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生物降解塑料上市公司業務收入。
拓展資料
1、生物降解塑料產業上市公司匯總
生物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界、或特定條件下、或厭氧消化條件下,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作用引起降解,並最終完全降解變成二氧化碳或(和)甲烷、水及其所含元素的礦物無機鹽以及新的生物質的塑料。目前,全國生物可降解塑料產能約50萬噸左右,而在建及擬建產能已突破380萬噸,產能主要集中在非上市公司中,上市公司多為在建或擬建產能。
2、生物降解塑料行業上市公司生物降解塑料業務布局對比
目前,全球生物降解塑料產能主要集中於國外企業,但在「禁塑令」的驅動下,國內企業也加緊產能布局,例如,金丹科技、瑞豐高材、彤程新材和同德化工等企業的在建產能均在6萬噸以上;從生物降解塑料類型來看,金丹科技以發展PLA(聚乳酸)為主,瑞豐高材、彤程新材、萬華化學、同德化工以布局PBAT業務為主,億帆醫葯則主要布局了PBS項目。
3、生物降解塑料行業上市公司生物降解塑料業務業績對比
從生物降解塑料業務的經營業績來看,由於大部分上市公司正處於「產能在建」狀態,因此,公布相關經營數據的上市公司較少。其中,2020年金發科技的生物降解塑料業務實現收入11.73億元,毛利率為39.66%,產銷量分別為8.31萬噸、6.52萬噸;光華偉業的生物材料(生物降解塑料業務包含於其中)實現收入1.54億元,毛利率為33.08%。
4、生物降解塑料行業上市公司生物降解塑料業務規劃對比
在「禁塑令」的驅動下,傳統塑料製品市場擁有極大的替代空間,現有上市公司也加緊了對生物降解塑料產能的布局。

⑹ 湖北宜化的股票行情湖北宜化股票價位湖北宜化為何跌停

由於近段時間對化肥的使用越來越多,相關股票都在上漲,其中,湖北宜化的漲勢驚人,這只股票為什麼有這么大的漲幅,有投資的必要嗎,我接下來就給大家分析一下。在對湖北宜化進行詳細的測評前,我整理的這份基礎化學行業龍頭股名單先為大家奉上,點擊下方網址領取:寶藏資料!基礎化學行業龍頭股一欄表


一、從公司角度看


公司介紹: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主營化肥、化工產品的生產與銷售,是湖北省重要的支農骨幹企業,同時是宜昌市發展現代化工業的主要基地。公司產品包含得有化肥、化工、熱電3大領域,品種高達10餘個,具備年產40萬噸合成氨、60萬噸尿素、3億度電、3萬噸季戊四醇的主導產品生產能力。湖北宜化不僅是亞洲最大的季戊四醇生產經營企業,還是全國最大的尿素生產企業之一,在全國氮肥行業中,名列前茅。


對湖北宜化的情況做了簡單的介紹之後,下面我們通過亮點分析湖北宜化這個公司,看看值不值得投資。


亮點一:實施產業轉型升級,擴大生產規模


公司將對現有PVC生產裝置進行技術改造進行投資,主要的目的就是提產降耗,盈利水平和行業競爭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為了順利的進行產業的轉型與升級,公司與深圳有為技術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一起設立了湖北有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投資TPO項目就整整花了2.4個億,該項目於2020年12月之前已正式投產。另外,公司控股子公司投資5.02億元的年產2萬噸TMP項目已經建成投產。


亮點二:多項目投產,提高公司綜合競爭力


能夠取代一次性不可降解的塑料,可降解材料是國家一直在鼓勵發展的,並且得到了大力推廣和應用,可降解材料行業有很大幾率將要進入到高速發展的階段。 公司的戰略計劃中包括了對6萬噸/年生物可降解新材料項目進行投資建設。本項目生產線投資總額80,692萬元,銷售收入預計149,610萬元/年,利潤總額預計10,200萬元/年。


還有,就在2021年2月份,公司年產2萬噸三羥甲基丙烷及其配套裝置項目目前已經可以投產了,生產出規定的合格的產品。這個項目的投資對公司的產業鏈更加完善,讓公司的綜合競爭力有所提升。由於篇幅存在限制,還想知道更多關於湖北宜化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的話,都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湖北宜化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看


PVC方面:2020年下半年之後,PVC的供給和需求已經達到緊平衡狀態,海外乙烯法PVC價格隨著油價上行而上漲,我國產品出口具備明顯價格優勢,PVC的行業被不斷看好。此外,電石供應緊張,帶動電石法PVC價格上行。


化肥方面:自從2020年8月的時候開始,全球主要的作物價格急速上行的影響之下,化肥需求及種植產業鏈利潤呈增長趨勢。低庫存、全球供給緊張、原材料提價及企業動力等多因素的影響下,全球化肥價格及價差在2021年均顯著回升。由於全球經濟仍在復甦通道,主要在2022年-2024年行業新增供給進行釋放,化肥行業在未來的發展,也會更上一層樓,與之相關的行業都將獲得利益。


總的說來,湖北宜化在量價齊升這一背景下,有希望獲得更高的發展。可是文章的信息不能及時更新,如果想要更加深入的了解湖北宜化未來行情,建議點擊下方鏈接瀏覽文章,裡面都是一些投資專家,可以幫你診斷股票,湖北宜化的估值高低如何,我們一起來看看:【免費】測一測湖北宜化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1-15,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⑺ 湖北宜化最新分析股吧 湖北宜化牛叉診股 湖北宜化

隨著化肥使用旺季的到來,相關股票紛紛上漲,其中,湖北宜化的漲勢讓人沒有想到,為什槐塌態么這只股票漲幅這么大,還有投資價鉛源值嗎,下面我來分析一下。趁著還沒進入分析湖北宜化的正文,我給大家提供一份基礎化學行業龍頭股名單作為參考,具體請點擊鏈接查看:寶藏資料!基礎化學行業龍頭股一欄表


一、從公司角度看


公司介紹:化肥、化工產品的生產與銷售,成為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的經營模式,是湖北省重要的支農骨幹企業,是宜昌市發展現代化工業的十分重要的基地。公司產品包括化肥、化工、熱電3大領域,10餘個品種,具備年產40萬噸合成氨、60萬噸尿素、3億度電、3萬噸季戊四醇的主導產品生產能力。湖北宜化現在就是亞洲最大的季戊四醇生產經營企業和全國最大的尿素生產企業之一,在全國氮肥行業中,名列前茅。


對湖北宜化進行簡單的介紹以後,下面我們就看一看湖北宜化有哪些優點,到底適不適合投資。


亮點一:實施產業轉型升級,擴大生產規模


公司要進行一筆投資,主要是用來對現有PVC生產裝置進行技術改造,其目的在於提產降耗,能夠有效的提升盈利水平和行業競爭能力。為了能夠達到產衫模業升級轉型的目的,公司與深圳有為技術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進行了深度合作,共同出資設立了湖北有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投資2.4億元的TPO項目已在2020年12月前投產。另外,公司控股子公司投資5.02億元的年產2萬噸TMP項目已經建成投產。


亮點二:多項目投產,提高公司綜合競爭力


可以代替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國家鼓勵發展的可降解材料得到大力推廣和應用,可降解材料這個行業它或許將要跨入高速發展階段。 公司擬投資建設6萬噸/年生物可降解新材料項目。本項目生產線投資總額80,692萬元,銷售收入預計149,610萬元/年,利潤總額預計10,200萬元/年。


除此之外,2021年2月份的時候,公司年產2萬噸三羥甲基丙烷及其配套裝置項目目前已經進行投產了,生產出與標准相符合的產品, 這個項目的投產對公司產業鏈的發展非常有利,讓公司的綜合競爭力有所提升。因為篇幅有著一定的要求, 若想深入了解更多關於湖北宜化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已經給大家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了,點擊下就可以看到:【深度研報】湖北宜化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看


PVC方面:2020年下半年以後,PVC的供需雖處於平衡狀態但一直比較緊張,由於油價上行,海外乙烯法PVC價格也增加了,我國產品出口在價格方面有明顯的優勢,PVC景氣度不斷向好的方向發展。還有另一方面,電石的供應滿足不了需求,導致了電石法PVC的價格呈上漲趨勢。


化肥方面:自從2020年的8月份到現在為止,全球上下主要作物價格快速的上行造成影響,化肥需求及種植產業鏈利潤實現增長。低庫存、全球供給緊張、原材料提價及企業動力等多因素的影響下,在2021年,全球化肥價格及價差均顯著回暖。加之全球經濟正處在復甦通道階段,行業新增供給主要在2022年-2024年釋放,化肥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有望走高,與此相關的行業也會因此受益。


總的說來,湖北宜化在量價齊升這一背景下,有希望獲得更高的發展。由於不能隨時對文章進行更改,假如對湖北宜化未來行情感興趣的話,那就趕快點擊下面的鏈接吧,能幫你診股的都是專業的投資顧問,我們可以看看湖北宜化的估值高低:【免費】測一測湖北宜化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0-03,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⑻ 可降解塑料概念股龍頭股是什麼

與需求相對明確不同,行業供應格局暫未明晰,我們認為選股邏輯應當著眼現在(技術突破、先發優勢等)+展望未來(企業質地、做大能力等)。

全球限塑禁塑背景下,可降解塑料需求2021年步入高速發展階段,我們認為可降解行業具備突出的投資價值及機會。

中金公司進一步指出,PBAT是石油基可降解塑料明星產品,2021年步入爆發元年。目前海外PBAT無論是規模和技術上都領先於國內企業,代表企業如巴斯夫和Novamont等。

(8)可降解塑料上市公司龍頭股票擴展閱讀

隨著國內科研院校及企業加大投入,國內生產企業提升技術水平,我們認為2021年有望進入大規模擴產元年,三年內規劃新增產能超200萬噸(2020年末約17萬噸)。

我們認為國內主要企業不存在技術障礙,目前高單價之下先投產先盈利,2022年後成本控制強、具備大化工能力的企業有望逐漸勝出,遠期需要關注萬華、華峰等化工巨頭對PBAT布局進展。

僅上市公司在建/擬建的可降解生物塑料項目,就包括萬華化學、金發科技、長鴻高科、金丹科技、齊翔騰達等10餘家上市公司,項目涉及資金近200億元。

⑼ 湖北宜化 股票行情湖北宜化股票估價湖北宜化天天跌

伴隨著化肥使用旺季的到來,與之相關的股票都有了不錯的漲幅,其中,湖北宜化的漲勢出乎意料,塌森這只股票的漲幅為什麼如此之大,有投資的必要嗎,我接下來就給大家分析一下。在對湖北宜化進行詳細的測評前,我為大家准備了一份基礎化學行業龍頭股名單,點擊一下就能領取:寶藏資料!基礎化學行業龍頭股一欄表


一、從公司角度看


公司介紹:化肥、化工產品的生產與銷售是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成為了湖北省必不可少的支農骨幹企業,與此同時,還是宜昌遲衫早市發展現代化工業的重要樞紐。公司產品主要有化肥、化工、熱電3大領域,品種更是有10餘個,具備年產40萬噸合成氨、60萬噸尿素、3億度電、3萬噸季戊四醇的主導產品生產能力。湖北宜化儼然成為了亞洲最大的季戊四醇生產經營企業和全國最大的尿素生產企業之一,是全國氮肥行業發展較好的企業。


簡單介紹湖北宜化後,下面我們通過亮點分析湖北宜化這個公司,看看值不值得投資。


亮點一:實施產業轉型升級,擴大生產規模


公司將對現有PVC生產裝置進行技術改造進行投資,主要的目的就是提產降耗,是盈利水平和行業競爭力得到了提升。為了能夠達到產業升級轉型的目的,公司和深圳有為技術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創立湖北有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投資TPO項目一共用了2.4億元,於2020年12月之前已正式投產。另外,公司控股子公司投資5.02億元的年產2萬噸TMP項目已經建成投產。


亮點二:多項目投產,提高公司綜合競爭力


能夠取代一次性不可降解的塑料,國家在鼓勵發展可降解材料的同時,也在大力推廣和應用,可降解材料行業有碼雀很大幾率將要進入到高速發展的階段。 投資建設6萬噸/年生物可降解新材料項目將成為公司近期的戰略目標。本項目生產線投資總額80,692萬元,銷售收入預計149,610萬元/年,利潤總額預計10,200萬元/年。


還有就是,2021年2月份的時候,公司年產2萬噸三羥甲基丙烷及其配套裝置項目現在開始投產了,製造生產出合格的產品。 該項目的投產有利於完善公司產業鏈,讓公司具有更強的的綜合競爭力。由於篇幅有著一定的限制, 倘若想知道更多有關湖北宜化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已經給大家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了,戳一下就可查看:【深度研報】湖北宜化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看


PVC方面:2020年下半年以後,PVC的供需雖處於平衡狀態但一直比較緊張,伴隨著油價上行,海外乙烯法PVC價格也向上增加了,我國這個時候出口產品價格是有利的形勢,PVC景氣度持續向好。此外,電石供應不足,致使了電石法PVC的價格趨於上升。


化肥方面:在2020年8月以來全球主要的作物價格已經形成快速上行的影響之下,化肥需求及種植產業鏈利潤出現增長傾向。低庫存、全球供給緊張、原材料提價及企業動力等多因素的影響下,在2021這一年,世界范圍內的化肥價格和價差都有顯著回升。鑒於全球經濟依然還在復甦通道,釋放行業新增供給主要在2022年-2024年,化肥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比較好,相關行業都會跟著變好。


大體來講,湖北宜化在量價齊升的情況下,有望有更好的發展空間。可是文章內容難免會有一些滯後,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湖北宜化未來行情,建議點擊下方鏈接瀏覽文章,裡面有專業的投顧可以幫你診股,湖北宜化的估值具體怎麼樣,可以一起看看:【免費】測一測湖北宜化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0-28,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⑽ 國內最大可降解塑料上市公司

金發科技:可降解塑料龍頭股。1月27日主力資金凈流出1789.85萬元,超大單資金凈流出1064.56萬元,換手率0.55%,成交金額1.61億元。
金丹科技:可降解塑料龍頭股1月27日資金凈流出341.96萬元,超大單凈流出1.09萬元,換手率1.59%,成交金額5741.79萬元。
恆逸石化:在近3個交易日中,恆逸石化有2天下跌,和3個交易日前相比,恆逸石化的市值下跌了1.83億元。
中百集團:近3日中百集團股價下跌0.43%,總市值下跌了2.11億元,當前市值為31.8億元。2022年股價下跌-8.99%。
拓展資料:
股票型上市公司:股票經國務院證券管理部門批准已經向社會公開發行;公司股本總額不少於人民幣3000萬元;公開發行的股份占公司股份總數的25%以上;股本總額超過4億元的,向社會公開發行的比例10%以上。
公司在最近三年內無重大違法行為,財務會計報告無虛假記載;開業時間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連續盈利;原國有企業依法改建而設立的,或者本法實施後新組建成立,其主要發起人為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可連續計算;證券交易所可以規定高於前款規定的上市條件,並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批准。
債券型上市公司:已經公開發行公司債券;公司債券的期限為一年以上;公司債券實際發行額不少於人民幣五千萬元;公司申請債券上市時仍符合法定的公司債券發行條件。
債券發行的條件之一是股份有限公司的凈資產不低於人民幣三千萬元,有限責任公司的凈資產不低於人民幣六千萬元"。
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應當有二人以上二百人以下為發起人"。第八十一條"股份有限公司採取發起設立方式設立的,全體發起人的首次出資額不得低於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二十。
股份有限公司可為非上市公司,有股份有限公司的一般特點,如股東承擔有限責任、所有權和經營權。股東通過選舉董事會和投票參與公司決策等。
上市公司要經過政府主管部門的批准。按照《公司法》的規定,股份有限公司要上市必須經過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證券管理部門批准,未經批准,不得上市。
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發行的股票不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不是上市股票。
與一般公司相比,上市公司最大的特點在於可利用證券市場進行籌資,廣泛地吸收社會上的閑散資金,從而迅速擴大企業規模,增強產品的競爭力和市場佔有率。因此,股份有限公司發展到一定規模後,往往將公司股票在交易所公開上市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