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溢價發行實際利率與票面利率
當票面利率高於實際利率時,債券就會溢價,否則就會折價。 舉個你的例子,比如1000元債券面值5%,實際價值10%。假設利息將在五年內分期支付,本金將在到期時償還。 該債券的價值計算如下: 債券價值=50×3.7908+1000×0.6209=810.44元。(其中50為利息,1000為本金,3.7908為利率10%、期限5年的年金現值系數,0.6209為利率10%、期限5年的復利現值系數)。小於1000元,所以叫打折。 了解方法。假設你是一家發行債券的公司,你的債券利率低於市場利率。誰來買你的債券,你的債券就不賣。你的利率是5%,市場利率是10%。市場利率代表的是行價,低於行價就賣不出去。所以,要「貼現」,你賣810.44元,相當於市場利率。189.56元的差價相當於提前補償了投資者。這樣投資者就不會吃虧,會買你的債券。 另一方面,如果債券的票面利率為10%,市場利率為5%,則溢價發行。 債券價值= 100×4.3295+1000×0.7835 = 1216.45元。(其中100為利息,1000為本金,4.3295為利率5%、期限5年的年金現值系數,0.7835為利率5%、期限5年的復利現值系數)。 簡單的理解就是我的債券利率高,誰買我的債券誰就賺的比市場價多,債券發行人就虧了。為了彌補這個損失,我會先多收別人的利息,多收的金額=1216.45-1000=216.45元,就是保費。拿到這個溢價後,即使未來發行人支付的利息高於市場價,也不會吃虧,因為發行時利差就收回來了。
2. 關於折價,溢價發行和實際利率的關系
折價和實際利率的關系:票面價值100塊,票面利率為5%,折價3%,也就是票面價值打97折,即97塊,票面利率不變還是5%,投資總回報為8元。實際利率為8%。
溢價和實際利率的關系:票面價值100塊,票面利率為8%,票面價值溢價3%,也就是票面價值為103塊,票面利率不變還是8%,投資總回報為5元,實際利率為5%。
實際利率:不論債券是折價好談發行亦或是溢價發行,最後的實際收益率都是市場利率,也就是實際利率。
實際利率對於投資人當然越高越好,但是債券的發行價也是重要參考。
(2)溢價發行股票利息擴展閱讀:
折價債券實際利率的計算方法:
甲公司2002年1月1日購入B公司當日發行的友伏碰5年期、年利率為10%、面值為10000元的公司債券,共計支付9279元,當時市場利率為12%,利息於每年年末12月31日支付。
甲公司在購入債券時,按實際支付金額人賬,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借:長期債權投資面值:10000元
貸:長期債權投資折價:721元
銀行存款:9279元
甲公司每期實際收到的利息,除了按票面利率10%計算的利息外,還應包括折價的攤銷數,債券折價721元(10000-9279),分五期攤銷,每期應分攤144元(721÷5),最後一期分攤145元,湊成整數。
甲公司在每年年末收取利息時,應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長期債權投資應計利息:1000
長期債權投資折價:144
貸:投資收益:1144
這樣,按折價購入債券的賬面價值每期增加144元,待到債券到期時,甲公司債券投資的賬面價值就和債券的票面價值10000元相等了。
3. 溢價發行股票對所有者權益的影響
溢價發行股票,溢價部分記入資本公積,而資本公積就包括了股本溢價。股票可以溢價發行是因為:我們國家不允許折價發行,絕大多數都是溢價發行;另外,股票的面值為1元,造成了供不應求的局面,所以人們願意以更高的價格買入,多出來的錢就可以用來發行股票,所以計入資本公積。
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後,由所有者享有的剩餘權益,公司的所有者權益又稱為股東權益,資產減去負債等於所有者權益。
【拓展資料】
溢價發行股票是指發行人按高於面額的價格發行股票。根據《證券法》第28條規定,股票發行採取溢價發行的,其發行價格由發行人與承銷的證券公司協商確定,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准。 根據《公司法》第131條規定,以超過票面金額為股票發行價格的,須經國務院證券管理部門批准。 證券法進一步作了明確規定,即溢價發行價格,"由發行人與承銷的證券公司協商確定,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准"。
股票發行:
股票有許多不同的價值表現形式,票面面額和發行價格是其中最主要的兩種。票面面額是印刷在股票票面上的金額,表示每一單位股份所代表的資本額;發行價格則是公司發行股票時向投資者收取的價格。股票的發行價格與票面面額通常是不相等的。發行價格的制定要考慮多種因素,如發行人業績增長性、股票的股利分配、市場利率以及證券市場的供求關系等。根據發行價格和票面面額的關系,可以將證券發行分為溢價發行、平價發行和折價發行三種形式。
溢價發行:
是指發行人按高於面額的價格發行股票,因此可使公司用較少的股份籌集到較多的資金,同時還可降低籌資成本。溢價發行又可分為時價發行和中間價發行兩種方式。
時價發行:
也稱市價發行,是指以同種或同類股票的流通價格為基準來確定股票發行價格,股票公開發行通常採用這種形式。在發達的證券市場中,當一家公司首次發行股票時,通常會根據同類公司(產業相同,經營狀況相似)股票在流通市場上的價格表現來確定自己的發行價格;而當一家公司增發新股時,則會按已發行股票在流通市場上的價格水平來確定發行價格。
4. 溢價發行是什麼意思
溢價發行亦稱增價發行,是證券的一種發行方式。採用這種方式發行證券時,以高於證券票面金額的價格出售證券,到期按票面金額償還。
採用溢價發行的證券,收益率通常較高,使投資者有利可圖。投資者實獲利息,是票面利息扣除償還差額(發行價格與償還價格之差)之後的差額。
【拓展資料】
股票有許多不同的價值表現形式,票面面額和發行價格是其中最主要的兩種。票面面額是印刷在股票票面上的金額,表示每一單位股份所代表的資本額;發行價格則是公司發行股票時向投資者收取的價格。股票的發行價格與票面面額通常是不相等的。發行價格的制定要考慮多種因素,如發行人業績增長性、股票的股利分配、市場利率以及證券市場的供求關系等。根據發行價格和票面面額的關系,可以將證券發行分為溢價發行、平價發行和折價發行三種形式。
溢價發行又可分為時價發行和中間價發行兩種方式。
時價發行也稱市價發行,是指以同種或同類股票的流通價格為基準來確定股票發行價格,股票公開發行通常採用這種形式。在發達的證券市場中,當一家公司首次發行股票時,通常會根據同類公司(產業相同,經營狀況相似)股票在流通市場上的價格表現來確定自己的發行價格;而當一家公司增發新股時,則會按已發行股票在流通市場上的價格水平來確定發行價格。
中間價發行是指以介於面額和時價之間的價格來發行股票。我國股份公司對老股東配股時,基本上都採用中間價發行。
根據新修訂《證券法》第32條規定,股票發行採取溢價發行的,其發行價格由發行人與承銷的證券公司協商確定。股票發行價格是股票發行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對投資者和發行人乃至承銷商都有直接關系。發行價高,對發行人來說,可以用較少的股份籌集到較多的資金,降低籌資成本。但是,對投資者來說,發行價太高,則意味著投資成本增大,有可能影響投資者的購買熱情。對承銷商來說,發行價格過高,增大了承銷商的發行風險和發行工作量。因此,證券法規定發行價格確定的原則是由發行人與承銷商協商確定,沒有規定具體界限,至於溢價到什麼程度,承銷商和發行人可以根據各種具體情況,在爭取發行成功的基礎上,確定一個適當的價格。同時,為了保證投資者的利益和維護證券市場秩序,根據我國證券市場的實際,規定股票溢價發行要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對發行價格予以核准,防止溢價發行畸高影響到股票發行以及上市的正常秩序。這個規定在我國證券市場的情況下,還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