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市公司發行認股權證,對股票價格有什麼影響
發行企轉股債的時候也會配送權證,例如國安認購。權證上市是為了將來的企轉股債券賬面發生虧損的時候,給與一定的彌補。因為權證是奉送的,所以可以直接賣出換回現金。比如中信國安發行的企債,企債上市的時候帳面虧損了-31%,但是權證上市2個漲停。企債發行後正股短期會有調整,但一般情況下會大漲。如果企債配送認沽的權證,則企債上市會有高開,而且後期交易企債的價值會更高。正股也會大漲,但是認沽權證上市會有2個左右的漲停,隨後價格一路下跌,價格回零。
一般機構創設認購的權證不會對正股造成太大的影響,認沽創設也一樣。只不過創設以後,權證市場的權證流通量增大,會導致權證的交易價格下降。
認購權證行權對股價影響較大。如果負溢價的認購權證行權,會導致股價短期暴漲,一方面價格要靠攏,另一方面認購行權增打得股票的買盤,導致行權期內創設機構要准備大量的股票,而且散戶的追漲也推動價格上漲。例如前一陣子國電電力行權,就連續拉出5根陽線。效果顯著。但是,若權證正溢價,可能部分權證不會行權,但總體來說還是會刺激上漲。
個別的股票可能例外,此時還要看消息面和大盤動向來確定。
㈡ 認股權證和備兌權證的主要區別
1、性質不同
認股權證發行者是上市公司
備兌權證發行者是上市公司以外的第三者;
2、能否增加其流通量不同
認股權證不能創設或增加其流通量
備兌權證可以進行相關創設增加其流通量;
3、許可權不同
認股權證一般行權時只能是認購股票
備兌權證則是按權證的類型劃分為認購或認沽,認購行權時買入相關股票,認股行權時賣出相關股票;
4、實物交割形式不同
認股權證到期時只能進行實物交割(交割的是股票)
備兌權證不一定是實物交割的,也可以用現金進行結算的;
5、增加總股本的性質不同
認股權證有增加總股本的性質,主要由於相關行權時,上市公司會增加發行該公司的股票來應付行權的需要,
備兌權證沒有增加總股本的性察爛質,主要由於是上市公司以外的第三者發行,它不具有增加該上市公司有股本的權利。
㈢ 聽說在國泰君安能做權證,想問一下認股權證有哪些風險
您好!針對您的問題,我們為您做了如下詳細解答:
價格大幅波動的風險:權證的最大特性之一就是其具有時效性,過了到期日後,投資人就失去了履約的權利。因此,權證價值會隨著到期日的趨近而遞減。正是由於權證具有時效性,因而也就帶來了其價值的不穩定性。相對於其他有價證券而言,權證價值處於一種高度不穩定狀態。由於權證的高財務杠桿性質使然,權證的價格波動也比正股劇烈得多。投資人一旦判斷錯誤,則投資損失率比投資正股要高出數倍。另外,若標的資產發行人財務狀況不佳,在標的資產行情劇烈波動時,可能發生權證無法行使從而使權證持有人血本無歸的情形。
希望我們國泰君安證券上海分公司的回答可以讓您滿意!
回答人員:國泰君安證券客戶經理 楊經理(員工工號008407)
國泰君安證券——網路知道企業平台樂意為您服務!
㈣ 關於看漲期權和認股權證的異同點
相同點:兩者都是權利的象徵,持有者可以履行這種權利,也可以放棄權利
不同點:股票看漲期權是由獨立的期權賣者開出的,認股權證是由發行債務工具和股票的公司開出的
認股權證本身含有期權條款,其持有者在認購股份之前,對發行公司既不擁有債權也不擁敏明有股權,而只是擁有股票激拿裂認購權。盡管如此,發行公司可以通過發行認股權證籌得現金,還可用於公司成立時對承銷商的一種補償。
期權是一種權利。 期權合約至少涉及買家和出售人兩方。持有人享有權力但不承擔相應的義務。
(4)為何不選擇認股權證發行股票的缺點擴展閱讀:
值得指出的是,由於權證(特別是備兌權證)的期權性質,使得它與期權存在一種互斥性,這一點在香港和美國市場都有體現。在香港,個股期權於1995年推出後,成交量一直偏低,原因之一在於權證推出的時間較早,已經大量佔有香港市場,另一方面也是由於期權本身的結構和操作都相對復雜,無法將權證的投資者吸引到期權這邊。
而在美國則正好相反,期權市場發展成熟,散戶投資者佔了期權市場成交量的一半以上,期權已成為美國投資者對沖風險和擴大收益的重要金融工具。這也是權證市場在美國不太發達的重要原因。
㈤ 什麼是認證股,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解讀:投資者買賣權證須知
上海證券交易所日前發布了《上海證券交易所權證管理暫行辦法》,為便於市場參與者更好理解和使用《暫行辦法》,上海證券交易所權證工作小組針對其中的一些重要規定和關鍵條款進行了解讀。
一、 權證的定義和種類
《暫行辦法》有關權證的定義揭示了權證二個主要特點:1、權證表徵了發行人與持有人之間存在的合同關系,權證持有人據此享有的權利與股東所享有的股東權在權利內容上有著明顯的區別:即除非合同有明確約定,權證持有人對標的證券發行人和權證發行人的內部管理和經營決策沒有參與權;2、權證賦予權證持有人的是一種選擇的權利而不是義務。與權證發行人有義務在持有人行權時依據約定交付標的證券或現金不同,權證持有人完全可以根據市場情況自主選擇行權還是不行權,而無需承擔任何違約責任。
《暫行辦法》涵蓋了不同種類的權證產品:
A、以發行人為標准,可以分為公司權證和備兌權證。公司權證是由標的證券發行人發行的權證,如標的股票發行人(上市公司)發行的權證。備兌權證是由標的證券如股票發行人以外的第三人(上市公司股東或者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發行的權證。考慮到市場發展的實際,除為解決股權分置而發行的權證外,《暫行辦法》對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作為備兌權證發行人的資格條件沒有規定。
B、以持有人的權利性質為標准,可以分為認購權證(向發行人購買標的證券)和認沽權證(向發行人出售標的證券)。
C、以行權方式為標准,約定持有人有權在規定期間行權的為美式權證,約定持有人僅能在特定到期日行權的屬於歐式權證。
D、以結算方式為標准,可以分為實券給付結算型權證和現金結算型權證。實券給付結算以標的證券所有權發生轉移為特徵,發行人必須向持有人實際交付或購入標的證券,而現金結算方式則是在不轉移標的證券所有權的情況下僅就結算差價進行現金支付。
從上述說明可以看出,《暫行辦法》充分考慮了股權分置改革試點中可能出現的各類權證方案,也為交易所下一步發展權證市場預留了空間。寶鋼集團在本次股權分置改革中發行的權證屬於歐式實券給付型備兌認購權證。
二、 發行上市審核
根據《暫行辦法》第6至8條的規定,權證的發行審核將由交易所完成,並報中國證監會備案。而權證的上市審核完全由交易所負責。
需要說明的是,公司權證發行與股票或債券發行密切關聯,涉及融資行為,因此,公司權證的發行在向交易所提出申請前,首先應取得中國證監會的有關核准。
三、 標的證券的條件
《暫行辦法》以列舉的方式規定股票和其他證券品種可以作為標的證券。鑒於權證市場剛剛起步,《暫行辦法》只針對選擇單只股票作為標的證券的條件作出了明確規定,對於以基金、一籃子股票等為標的證券的具體條件,交易所將根據市場發展的需要及時予以明確和完善。
權證產品高收益、高風險的特點決定了標的股票如果不具備相當的流通規模,標的股票與權證價格聯動所帶來的價格波動和操縱風險將十分巨大。選擇規模大、流動性強的股票作為標的股票是權證交易活躍而又穩定的重要基礎。鑒此,《暫行辦法》對標的股票的資格提出了嚴格要求。需要明確的是:第一,流通股指流通A股。第二,換手率的計算是以市價總值為計算依據,單日換手率=(當日標的股票的二級市場成交金額/市價總值)*100%。
四、 權證的上市條件
《暫行辦法》第十條對權證的上市條件做出了明確規定,主要包括:
1、權證的必備條款:權證類別("認購"或"認沽")、行權價格、行權方式("歐式"或"美式")、存續期間、行權日期、結算方式(實券給付還是現金結算)、行權比例。
2、權證存續時間的計算起點是上市日,具體計算可以日、月、年為單位。
3、權證發行人必須提供符合規定的履約擔保。
4、權證發行人的履約擔保。
《暫行辦法》第十一條規定在本所發行上市的權證,發行人應提供履約擔保。擔保方式有兩種,發行人可自行選擇。
第一,發行人通過在結算公司開設的專用賬戶提供足夠數量的標的證券或現金,作為履約擔保。交易所將根據具體情況決定發行人需要提供的履約擔保數量,並要求發行人在權證發行前完成履約擔保。同時,交易所有權根據市場情況通過調整擔保系數要求發行人追加履約擔保品,擔保系數是一個介於0和1之間的數字。目前寶鋼權證的擔保系數為100%。
以標的證券或者現金提供擔保的,發行人應有義務保證標的證券或者現金不存在質押、司法凍結或其他權利瑕疵。
第二,提供經本所認可的機構如商業銀行等作為履約的不可撤銷的連帶責任保證人。
五、 信息披露
信息披露主要包含兩個方面:1、權證發行人根據有關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所發布的各種公告。除《暫行辦法》明確規定的權證發行說明書、上市公告書、終止上市提示性公告和終止上市公告外,交易所還將以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指引等形式根據市場需要,結合股權分置改革的要求,督促發行人及時發布諸如行權價格調整、對市場傳聞澄清等信息,以提高市場透明度,充分維護投資者利益。2、交易所在每日開盤前公布的每隻權證可流通數量、持有權證數量達到或超過可流通數量5%的持有人名單。
六、 權證的交易
權證交易與股票非常相似,在交易時間、交易機制(競價方式)等方面都與股票相同。不同之處在於:
1、申報價格最小單位:與股票價格變動最小單位0.01元不同,權證的價格最小變動單位是0.001元人民幣。這是因為權證的價格可能很低,比如在價外證時,權證的價格可能只有幾分錢,這時如果其價格最小變動單位為0.01元就顯得過大,因為即使以最小的價格單位變動,從變動幅度上看,都可能形成價格的大幅波動。
2、權證價格的漲跌幅限制:目前股票漲跌幅採取的10%的比例限制,而權證漲跌幅是以漲跌幅的價格而不是百分比來限制的。這是因為權證的價格主要是由其標的股票的價格決定的,而權證的價格往往只佔標的股票價格的一個較小的比例,標的股票價格的變化可能會造成權證價格的大比例的變化,從而使事先規定的任何漲跌幅的比例限制不太適合。例如,T日權證的收盤價是1元,標的股票的收盤價是10元。 T+1日,標的股票漲停至11元。其它因素不便,權證價格應該上漲1元,漲幅100%。按《辦法》中的公式計算,權證的漲停價格為 1+(11-10)×125%=2.25元,即標的股票漲停時,權證尚未漲停。
七、 禁止權證發行人和標的
證券發行人買賣權證
《暫行辦法》中規定權證發行人不得買賣自己發行的權證,標的證券發行人不得買賣標的證券對應的權證。由於權證是高杠桿性的產品,標的股票的微小變動都會導致權證價格的大幅度波動。如果允許權證發行人和標的股票發行人買賣權證,那麼,權證發行人和標的股票發行人通過某種方式影響標的股票價格,就有可能導致權證價格的大幅波動,從而獲得非法收益,給一般投資者造成損失。
八、 權證的終止交易
《暫行辦法》第十四條規定"權證存續期滿前5個交易日,權證終止交易,但可以行權"。這里的前5個交易日包括到期日,即以到期日為T日,權證從T-4日開始終止交易。
九、 權證的行權
《暫行辦法》在行權方面做的一個主要規定是"當日買進的權證,當日可以行權。當日行權取得的標的證券,當日不得賣出"。這樣規定的目的是維持權證價格和標的股票之間的互動關系,使得權證價格主要由標的股票決定的特點得到更有效的體現。當然,更理想的情況是允許當日行權取得的標的證券,當日可以賣出。但在綜合考慮了風險控制等因素後,本所作出了現在的規定。
十、 權證行權的結算
在行權結算方式方面,《暫行辦法》對現金結算方式和證券給付方式都作出了規定。在現金結算方式中,標的證券結算價格對於權證發行人和持有人都非常重要,為此《暫行辦法》規定"標的證券結算價格,為行權日前十個交易日標的證券每日收盤價的平均數"。這樣較大程度地避免了結算價格被操縱的可能性。此外,從保護投資者角度出發,《暫行辦法》允許現金結算的自動支付方式和證券給付的代理行權方式,並作出了相應規定。
十一、 權證交易、行權的費用
權證是我國證券市場的又一創新產品。為鼓勵這一產品的發展,本所在費用方面考慮給予一定的優惠措施,其交易、行權費用的制定基本參考了在本所上市交易的基金標准,例如權證交易傭金不超過交易金額的0.3%,行權時向登記公司按過戶股票的面值繳納0.05%的股票過戶費。
十二、 權證的創設機制
權證價格主要取決於標的股票市場價格及其波動性,其價格不應該完全受到供求關系的影響。在市場需求上升時,應該存在某種機制,允許權證供應量適時得以增加,以平抑價格暴漲。境外成熟的權證市場無一例外地使用了這種"持續發售"機制。為此,《暫行辦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合格機構可以創設權證,以增加二級市場權證供給量,防止權證價格暴漲以致脫離合理價格區域.
權證投資面面觀
主持人:昨日,滬深交易所推出《權證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宣告權證交易在中斷近10年之後,重新在內地股市登場。你認為權證重新推出有什麼意義?
胡紅梅:權證在10年前出現過,當時的湘中意權證、悅達權證、海發權證等配股認股權證就是最好的實例,只不過由於權證種類的單一以及當時價值發現功能的缺乏,權證淪為炒作工具,大起大落,最終淡出了A股市場,但這並不是說明權證不是一個好的投資工具,而只能說當時的A股市場不適合推出權證。因為在全球資本市場上,權證是一個極其風靡的交易工具,在德意志交易所最為典型,截止今年4月底,上市公司只有797家,但同期掛牌的衍生權證數量則高達32276隻,由此可見權證的魅力。
主持人:你給中小投資者解釋一下權證的概念,好嗎?
胡紅梅:權證是一種股票期權,在港交所叫「渦輪」(warrant)。權證是持有人在規定期間內或特定到期日,有權按約定價格(行權價)向發行人購買或出售標的股票,或以現金結算方式收取結算差價的有價證券。權證可分為認購權證和認沽權證。持有認購權證者,可在規定期間內或特定到期日,向發行人購買標的股票,與目前流行的可轉債有權轉換成股票相類似;而持有認沽權證者的權利是能以約定價格賣出標的股票。
主持人:我國將會推出幾種權證方案?
胡紅梅:據了解,有關方面提出的三個權證方案包括:一、分批送配認股權證方案;二、一次送配認股權證方案;三、認沽權證方案。
主持人:你認為權證是一個什麼樣的投資品種?投資權證需要注意哪方面的風險?
胡紅梅:權證是一種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品種,其風險和收益均遠遠大於股票。因為權證有存續期,一般為3個月至18個月,一旦存續期滿將因行權或其他原因而消失,而股票只要不退市可以一直存續,即使退市到三板,也可能有每股幾角或幾分錢,而權證到期不行權或不結算就分文不值了。當然權證的收益也很高,在極強的杠桿效應作用下,權證盈利時有可能達到成百上千倍。
例如:某上市公司,目前的市價為10元,發行的權證在二級市場交易價格為0.5元,發行契約規定投資者可以在6個月後以9元的價格買入該公司股票,那麼,該股票在6個月後的價格必須達到9.5元以上,投資者才可以獲利,但如果半年後,該股票因為市場低迷而出現下跌,價格只有8.5元。那麼,投資者購買權證的0.5元就全部虧損了,損失的程度是100%。但如果6個月後,因公司業績大幅提升等因素,該股票的價格達到了13元,那麼,股民投資權證的帳面收益就是13元減去9.5元,等於是3.5元,也就等於是投資者在半年前以0.5元買入的權證,6個月後的收益是3.5元,收益率達到700%。而同期買進股票的投資者是不可能虧損100%或盈利700%的。投資者還可以選擇直接賣出權證,而不必買賣股票。例如一個投資者有10萬元資金,按照10元市價只能買進一萬股。可是其用同樣的資金卻可以買進20萬份權證,當股票價格上漲以後,權證的價格也會跟著上漲,而且權證的交易中不需要交印花稅,交易費用遠低於股票。
一般投資者切不可用全部的資金投入到未來權證的炒作中,防止血本無歸。其實,權證可以作為一種保值工具。例如,你持有1萬股某股票,你再用少量的錢買這只股票的看空期權,這樣當這只股票上漲,你可以在股票上獲利,付出一點點兒購買權證的費用,當這只股票下跌,你就可以在權證上找回在股票投資上出現的損失。這和期貨投資中的道理一樣。它可以給投資者帶來許多好處,使用不當,它也會讓投資者傾家盪產。
主持人:權證目前採取什麼樣的交易方式?
胡紅梅:在權證的交易方面,規定權證採用競價方式進行交易。權證上市後存續期滿前流通數量低於1000萬份的�只參加每日集合競價;權證買賣單筆申報數量不超過100萬份申報價格最小變動單位為0.001元人民幣。權證買入申報數量為100份的整數倍;已上市交易的權證�合格機構可創設同種權證。權證交易將採取T+0方式,當日買進的權證當日可以賣出,漲跌幅限制也較標的股票相應放大。當日行權取得的標的證券次一交易日可以賣出。
買賣權證切記風險第一
退隱「江湖」九年即將再次「出山」
昨天,滬深證券交易所分別推出了《權證管理暫行辦法》,表明權證產品在退隱「江湖」9年後,即將重返中國證券市場。
權證曾經有過瘋狂
1992年6月,滬深股市首次出現權證交易,即大飛樂的配股權證,同年10月30日,深寶安發行了我國第一張中長期(一年)認股權證--寶安93認股權證。隨後,滬市還推出了金杯、申華、悅達、東百等權證,但都反應平平。這些權證到期後,因為市場比較低迷,轉配股無法實施,經管理層批准,權證延期交易半年。這一延期給莊家操縱市場提供了題材,引發市場對權證的瘋狂炒作,正股價為7元左右的悅達股份,權證價格竟高達15元。不過,隨著權證存續期最後期限的臨近,暴跌也就不可避免,因為發行權證的個股有的已經跌破配股價,權證也就一文不值,成為一張廢紙。由於權證價格的暴漲暴跌,投機極為嚴重,以致監管層在1996年6月底終止了權證交易。
為何重返證券市場
在退隱9年後,權證今年為何又再次「出山」?對此,滬深交易所的有關負責人表示,權證主要具有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的功能,權證是一種風險管理和資源配置的有效工具,再度推出權證的主要目的是順應市場對產品創新的需要,發展國際上通行的、具有廣泛用途的權證市場。權證作為一種獨立的金融產品,具有廣泛的用途。
目前推出權證產品,對股權分置來說只是提供了一種工具。同時,交易所已經對相應的風險防範和控制措施給予了充分的考慮,包括加強投資風險的警示;對上市交易的權證對應的標的股票的規模、流動性作嚴格限制,以減少權證價格異常波動和市場操縱的可能性;對權證發行人的履約能力提出比較高的要求。
能否推進股改發展
那麼,重推權證對目前的股權分置改革有何意義?市場人士認為,權證產品為股權分置提供一條可供選擇的路徑,因為權證本身是一種期權,流通股股東以當初非流通股股東對價無償分配贈送給流通股股東的認購權證,去認購非流通股份,而使非流通股份獲得流通權,流通股股東經過行權獲得收益。這樣可激勵非流通大股東在此期間要經營好上市公司,流通股股東持有權證兌現非流通股份的積極性才能提高,也就是有促使行權成功的可能。否則公司業績滑坡導致股價下跌,到期標的股票價格將會低於行權價格,此時投資者不會行使認股權利,而非流通股也就不能實現流通。
不過,也有市場人士認為,從金融產品角度看,權證增加了金融品種當然好,但是用於股權分置改革,很難說其好不好。
切記樹立風險意識
權證是一種帶有杠桿效應的證券產品,是風險和收益都相對較高的金融品種,因此,投資者在買賣權證時應充分樹立風險意識,切記風險第一。
概括來說,權證的風險在於價格劇烈波動、時效性和履約風險。尤其是價格劇烈波動風險尤為重要。由於權證的高杠桿性,其價格只佔標的證券價格的較小比例,可能出現權證價格劇烈波動的情況;比如T-1日權證的收盤價是2元,標的股票的收盤價是10元。T日,標的股票跌至9元,如果權證也跌停,按《暫行辦法》規定,T日權證的跌停價格為2-(10-9)×125%=0.75元。一天之內權證下跌62.5%,跌幅超過股票。當然,標的證券上漲,權證也有相同的效應。
㈥ 認股權證是什麼認股權證在股權分置解決方案中能起什麼作用
認股權證是什麼?認股權證是一種特定的契約,持有人有權利在未來某一特定日期(或特定期間內),以約定的價格(履約價格)購買/賣出一定數量的股票。投資者有權利決定是否執行履約,而發行者僅有被執行的義務。因此,為獲得這項權利,投資者需付出一定的代價(權利金)。發行者雖然收到權利金,卻需要承擔市場反向風險。所以在認購權證發行同時,發行者會在市場上買進一定頭寸的標的股票進行避險。持有人獲得的是一個行使權利而不是責任,持有人可選擇行使與否。認股證(實際上所有期權)與遠期或期貨的分別在於前者持有人所獲得的不是一種責任,而是一種權利,後者持有人需有責任執行雙方在買賣合約上訂明以一個指定的價格,指定的未來時間,交易指定的相關資產。
從上面的定義就容易看出,根據權利的行使方向,認股權證可以分為認購權證和認售權證,認購權證屬於期權當中的「看漲期權」,認售權證屬於「看跌期權」。因為結算方式的不同來決定是權益工具還是債務工具。而不能單純的一刀切地將其劃分為金融資產。
認股權證在股權分置解決方案中起到的作用?
認股權證為流通權對價提供了新的支付形式。在沒有認股權證的情況下,非流通股股東支付流通權對價只能用股票或者現金來支付,選擇比較單一,而且有一些股票的市凈率很低或者非流通股比率很小,非流通股股東現金流也不很充裕,無論以股票或者現金支付對價都很困難,此時,非流通股股東可以通過發行認股權證,以認股權證的價值來支付對價。
認股權證的價值創生功能可以提供一個第三方支付對價的手段,降低非流通股股東的對價支付成本。認股權證的價值除了內在價值之外,還有時間價值,其市場交易價格中都會包含有其時間價值部分。流通股股東獲得的認股權證可以到市場上出售變現,由權證購買者支付權證的時間價值,在對價支付中引入了第三方支付方式,同時也給原公司股東之外的投資者提供了參與分享股改帶來的流通權增值利益機會。
對於發行認股權證的非流通股股東而言,以認股權證支付對價實際允許非流通股股東以股票的未來價值支付當前對價,而股票或現金支付對價都只能以當前價值支付對價,相對而言,認股權證降低了非流通股股東的對價支付成本,還能實現對價的延期支付。
認股權證的管理層激勵工具功能可以提高上市公司做股權分置方案的動力。國際上認股權證是很常用的管理層激勵工具,利用認股權證可以把股改與管理層激勵結合在一起,有助於提高上市公司積極參與股改進程的動力。
㈦ 認股權證和股票期權的差別在哪些方面
認股權證和股票期權的差別:
股票期權和認股權證的區別在於其標准化。股票期權是標準的,對各個要素都有明確的規定和范圍。而認股權證則顯得隨意一些,缺少明確的規定和范圍。
權證是分認沽和認購權證的,也就是買賣權證是掙得其行權價位和股票市值的差價。如果權證在行權日到來之際,還沒有達到它的行權價位,那就會回歸它的現金價值,零。因為權證是T+0交易的,所以風險性比較大。
股票期權是指買方在交付了期權費後即取得在合約規定的到期日或到期日以前按協議價買入或賣出一定數量相關股票的權利。
㈧ 認股權證和可轉換債券的優缺點有哪些
認股拍者神權嫌李證籌資的主要優點是可以降低相應債券的利率;認股權證籌資的主要缺點是靈活性較差。認股權證的執行會引起股份數的增加,從而稀釋每股收益。 轉換債券的優點在於其籌資靈活性、資本成本較低、籌資效率高;而可轉換債襲虧券的缺點在於,企業存在不轉換的財務壓力、存在回售的財務壓力、股價大幅度上揚風險。
㈨ 企業主要的融資方式(2)
六、融資租賃
融資租賃,是通過融資與融物的結合,兼具金融與貿易的雙重職能,對提高企業的籌資融資效益,推動與促進企業的技術進步,有著十分明顯的作用。融資租賃有直接購買租賃、售出後回租以及杠桿租賃。此外,還有租賃與補償貿易相結合、租賃與加工裝配相結合、租賃與包銷相結合等多種租賃形式。融資租賃業務為企業技術改造開辟了一條新的融資渠道,採取融資融物相結合的`新形式,提高了生產設備和技術的引進速度,還可以節約資金使用,提高資金利用率。
七、金融租賃
金融租賃是一種集信貸、貿易、租賃於一體,以租賃物件的所有權與使用權相分離為特徵的新型融資方式。設備使用廠家看中某種設備後,即可委託金融租賃公司出資購得,然後再以租賃的形式將設備交付企業使用。當企業在合同期內把租金還清後,最終還將擁有該設備的所有權。對於資金缺乏的企業來說,金融租賃不失為加速投資、擴大生產的好辦法;就某些產品積壓的企業來說,金融租賃不失為促進銷售、拓展市場的好手段。通過金融租賃,企業可用少量資金取得所需的先進技術設備,可以邊生產、邊還租金。
八、典當融資
典當是以實物為抵押,以實物所有權轉移的形式取得臨時性貸款的一種融資方式。典當融資與銀行貸款相比,成本高、規模小、信用度要求、靈活便捷。典當行對客戶沒有信用要求,只注重典當物品是否貨真價實,可動產與不動產均可作為質押。典當物品起點低,千元、百元的物品都可抵押。典當行更注重對個人客戶和中小企業服務。典當貸款手續十分簡便,大多立等可取,即使是不動產抵押,也比銀行要便捷許多。典當行對客戶貸款用途沒有要求,客戶資金使用自由。周而復始,大大提高了資金使用率。
九、商業信用
商業信用融資是指企業之間在買賣商品時,以商品形式提供的借貸活動,是經濟活動中的一種最普遍的債權債務關系。商業信用的存在對於擴大生產和促進流通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但不可避免的也存在著一些消極的影響。商業信用融資方式包括應付賬款融資、商業票據融資及預收貨款融資。對於融資企業而言,應付帳款意味著放棄了現金交易的折扣,同時還需要負擔一定的成本,因為往往付款越早,折扣越多;商業票據融資,也就是企業在延期付款交易時悶畢判開具的債權債務票據。
螞改對於一些財力和聲譽良好的企業,其發行的商業票據可以直接從貨幣市場上籌集到短期貨幣資金;預收貨款融資,這是買方向賣方提供的商業信用,是賣方的一種短期資金來源,信用形式應用非常有限,僅限於市場緊缺商品、買方急需或必需商品、生產周期較長且投入較大的建築業、重型製造等。使用商業信用融資的前提條件需要具備一定商業信用基礎;其次必須讓合作方也能收益;最後務必謹慎使用“商業信用”。商業信用融資的優點是籌資便利、籌資成本低以及限制條件少。但商業信用融資的缺點也不能小視,期限較短、籌資數額較小、有時成本較高。
十、留存收益
留存收益籌資是指企業將留存收益轉化為投資的過程,將企業生產經營所實現的凈收益留在企業,而不作為股利分配給股東,其實質為原股東對企業追加投資。留存收益籌資渠道包括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留存收益籌資的優點是不發生實際的現金支出,不同於負債籌資,不必支付定期的利息,也不同於股票籌資,不必支付股利,同時還免去了與負債、權益籌資相關的手續費、發行費等開支。但是這種方式存在機會成本,即股東將資金投放於其他項目上的必要報酬率。
保持企業舉債能力,留存收益實質上屬於股東權益的一部分,可以作為企業對外舉債的基礎。先利用這部分資金籌資,減少了企業對外部資金的需求,當企業遇到盈利率很高的項目時,再向外部籌資,而不會因企業的債務已達到較高的水平而難以籌到資金。企業的控制權不受影響,增加發行股票,原股東的控制權分散;發行債券或增加負債,債權人可能對企業施加限制性條件。而採用留存收益籌資則不會存在此類問題。
缺點是期間限制,必須經過一定時期的積累才可能擁有一定數量的留存數消收益,從而使企業難以在短期內獲得擴大再生產所需資金;其次與股利政策的權衡,如果留存收益過高,現金股利過少,則可能影響企業的形象,並給今後進一步的籌資增加困難。利用留存收益籌資須要考慮公司的股利政策,不能隨意變動。
留存收益是企業資金的一項重要來源,它實際上是股東對企業進行追加投資,股東對這部分投資與以前繳給企業的股本一樣,也要求有一定的報酬。留存收益的成本計算與普通股基本相同,但不用考慮籌資費用。
普通股股利固定:留存收益籌資成本=每年固定股利/普通股籌資金額X 100%。
普通股股利逐年固定增長:留存收益籌資成本=第一年預期股利/普通股籌資金額X 100% + 股利年增長率。
十一、認股權證
認股權證融資是指在某一時間以內以特定價格購買普通股的相對長期的期權。特定價格也稱為執行價格,即普通股與認股權證相關或特定時期內購買看漲期權的價格。公司發行認股權證融資,其所涉及的認股權證是獨立流通的和不可贖回的,因而對公司的影響也與發行可轉換債券不同。認股權證融資的優點,發行認股權證具有融資成本低,改善公司未來資本結構,這與可轉換證券融資相似。
不同之處在於認股權證的執行增加的是公司的權益資本,而不改變其負債。認股權證融資的缺點,認股權證融資也有稀釋股權以及當股價大幅度上升時,導致認股權證成本過高等不利方面。認股權證對公司資本結構的影響,認股權證的認股權被行使後,投資者在一定期限內以約定的認購價格購人了規定比例的股票。對上市公司而言,股東權益資本隨之增加。在認股權行使前後,一定時期內,公司債權資本保持不變,隨著股東權益資本的增加,公司資本結構中股權資本與債權資本之比增大,資產負債率降低。
在公司資本結構中債權資本比例過高時,可以通過認股權證的行使優化企業的資本結構。認股權證對公司每股收益的稀釋效應,每股收益是投資者評價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公司價值的重要財務指標。公司擴大股權投資的直接影響是發行公司再擴股瞬間每股收益被稀釋。稀釋到一定程度,股價會調整並引發下跌,影響公司的業績表現。
十二、可轉換債券
可轉換債券是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簡稱,又簡稱可轉債。它是一種可以在特定時間、按特定條件轉換為普通股票的特殊企業債券。可轉換債券兼具債券和股票的特徵。公司發行的含有轉換特徵的債券。在招募說明中發行人承諾根據轉換價格在一定時間內可將債券轉換為公司普通股。轉換特徵為公司所發行債券的一項義務。可轉換債券的優點為普通股所不具備的固定收益和一般債券不具備的升值潛力。可轉換債券具有債權和期權的雙重特性。
可轉換債券兼有債券和股票的特徵,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是債權性。與其他債券一樣,可轉換債券也有規定的利率和期限,投資者可以選擇持有債券到期,收取本息;
二是股權性。可轉換債券在轉換成股票之前是純粹的債券,但在轉換成股票之後,原債券持有人就由債券人變成了公司的股東,可參與企業的經營決策和紅利分配,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公司的股本結構;
三是可轉換性。可轉換性是可轉換債券的重要標志,債券持有人可以按約定的條件將債券轉換成股票。轉股權是投資者享有的、一般債券所沒有的選擇權。可轉換債券在發行時就明確約定,債券持有人可按照發行時約定的價格將債券轉換成公司的普通股票。
如果債券持有人不想轉換,則可以繼續持有債券,直到償還期滿時收取本金和利息,或者在流通市場出售變現。如果持有人看好發債公司股票增值潛力,在寬限期之後可以行使轉換權,按照預定轉換價格將債券轉換成為股票,發債公司不得拒絕。正因為具有可轉換性,可轉換債券利率一般低於普通公司債券利率,企業發行可轉換債券可以降低籌資成本。
可轉換債券具有雙重選擇權的特徵:
一方面,投資者可自行選擇是否轉股,並為此承擔轉債利率較低的機會成本;另一方面,轉債發行人擁有是否實施贖回條款的選擇權,並為此要支付比沒有贖回條款的轉債更高的利率。雙重選擇權是可轉換公司債券最主要的金融特徵,它的存在使投資者和發行人的風險、收益限定在一定的范圍以內,並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對股票進行套期保值,獲得更加確定的收益。
十三、職工集資
中小企業可以根據公司資產實際,將凈資產作為股份劃分,採取MBO(管理層持股)、ESO(員工持股)及向特定的股東發售股份的方式募集資金,並實現股份的多元化。職工集資在90年初期,基本上成為中國解決資金問題的一大法寶。
十四、產權交易
產權交易在國內方興未艾,各地都設立了股權、資產交易的中介市常產權交易比較規范,對出售的資產、股權均有相應的價格評估體系,交易方式基本市場化。中小科技企業為了解決資金緊缺,可將部份股權專利(無形資產)及有形資產在產權交易所掛牌,既可以解決企業內部資金緊缺,增加現金流;又可以為進一步的資本市場運作打好基礎。
㈩ 認股權證不好的地方是什麼
風險太大,可以把其看成是股票的杠桿,股衡派票的輕微的變動都可能會旁簡使權證有很大的變運攔褲動。跟時間成反比,快到認股期的權證會使價格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