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st力帆10轉贈24股中小投資者有份嗎
就是給中小投資者的。
11月9日公告中:
本重整計劃將以公司12.858億股流通股為基數,按每10股轉增24.99695156股的比例實施資本公積轉增股本,共計轉增32.14億股。
.........
*ST力帆表示,重整計劃執行完畢之後,公司資產負債結構將得到實質改善,可持續經營能力及盈利能力得以提升。同時,公司出資人讓渡部分股票用於保全主要子公司經營性資產,也能夠使得主要子公司通過重整程序清理債務,保留在公司體系內繼續經營,繼續發揮協同效應,為公司的持續經營和持續盈利創造條件,最大限度維護公司及十家子公司的營運價值,降低重整成本,使全體出資人所持有的力帆股票成為有價值且有潛力的資產,有利於保護廣大出資人的合法權益。
謝謝你的提問
望採納
❷ 力帆實際控制人被集體調查,禍不單行的力帆還能否揚帆起航
近日有媒體曝出,*ST力帆發布公告稱,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收到證監會下發的《調查通知書》,其中指出力帆控股、尹明善、陳巧鳳、尹喜地、尹索微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其立案調查。此外,公告中還表示,公司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存在因重整失敗而被宣告破產的風險,一旦被宣告破產,公司將被實施破產清算,公司股票將面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黑暗時刻的力帆本來就是深處黑暗時刻苦力掙扎,如今旗下實際控制人被集體調查,對於力帆來說可謂是禍不單行。
上市之後,整體品牌知名度和銷量都難以取得進一步的突破,經銷商退網、資金斷裂一直備受損失,最終變成了今天的力帆模樣。
總結來說,力帆的曾經也算是自主品牌的一張王牌,也迎來過高光時刻,但是終究還是在風雲突變的汽車市場中敗下陣來,隨著市場不斷改變,力帆的市場佔有率不斷潰縮,技術研發遲遲難以跟進,車型的更迭也難以適應市場節奏,不得不被市場所拋棄,隨著多位實際控制人被集體調查,力帆的前景將更加渺茫。(文/馬麗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❸ 力帆重整慘遭「暴雷」 吉利覬覦之心再現
剛剛宣布兩江基金和吉利邁捷投資將參與力帆股份的重整工作,力帆控股及實際控制人就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值得注意的是,吉利邁捷投資有限公司是吉利科技集團下屬企業,而在今年,吉利控股集團的盛寶(中國)金融科技項目、吉利高端新能源整車(重慶)生產基地項目、吉利科技智能換電站陸續落地兩江新區。
招銀國際研究部白毅陽認為,以力帆目前的情況,雙方在乘用車層面的協同效應不大。從現有情況看,力帆的上市殼資源、生產基地及資質、金融牌照等等資源,吉利汽車的港股平台需求性不是很高。從吉利方面來說,力帆現在債務風險、法律風險都非常高,其接手力帆需要相應的風險回報。如果完成重組,預計吉利控股將充分整合力帆在重慶的地塊,以及上市殼資源、生產基地及資質、金融牌照等等資源。未來吉利控股有望利用重組力帆的契機,在汽車金融,科技出行等領域,與重慶市及兩江新區展開合作。對此車語者采訪了吉利汽車楊學良,但截至發稿前未收到回復。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紅利消退,被傳面臨破產重組的還有眾泰、海馬等車企,「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當潮水褪去之後,才知道是誰在裸游。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❹ ST力帆重組被調查 十字路口或遭遇生死抉擇
從跌停到漲停再到跌停,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力帆股票就像過山車一樣跌宕起伏,讓股民的脆弱哦心臟跳動如同K線圖一樣混亂。
10月13日晚間,*ST力帆(601777.SH)拋出一個重磅消息稱,公司於10月13日收到控股股東力帆控股以及公司實際控制人尹明善、陳巧鳳、尹喜地、尹索微的通知,其於2020年10月12日、13日分別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調查通知書》,因力帆控股、尹明善、陳巧鳳、尹喜地、尹索微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其立案調查。
不過從目前來看,《調查通知書》無疑讓力帆的重組過程充滿變數。根據《股票上市規則》第14.3.1條第(十二)項的規定,公司股票將面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即使公司實施重整並執行完畢,但公司後續經營和財務指標如果不符合《股票上市規則》等相關監管法規的要求,公司股票仍存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或終止上市的風險。如果公司被宣告破產,公司將被實施破產清算。
其實,相對於重組利好消息所帶來的股價上漲,更多業內人士更希望力帆能夠走出泥潭。不過,這也需要認真對待這次重組。
畢竟一個車企發展在這個地步,留給它的機會已經不多了。如果這時還不珍惜,還要以短淺目光進行金融炒作欺騙股民,那麼這個企業真的無可救葯,其下場可想而知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❺ 力帆日子難!股票更名「*ST力帆」,存在破產/退市風險
[汽車之家?行業]?力帆集團目前的日子並不好過,破產/退市風險如影隨形。8月24日,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力帆股份」)發布公告,稱於日前收到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民事裁定書》及《決定書》,力帆股份的重整申請已獲法院裁定受理。根據規定,力帆股份股票於2020年8月25日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改為「*ST力帆」,股票價格的日漲跌幅限制為5%。
力帆股份表示,公司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存在因重整失敗而被宣告破產的風險。如果公司被宣告破產,公司將被實施破產清算,公司股票將面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即使公司實施重整並執行完畢,但如果公司後續經營和財務指標不符合《股票上市規則》等相關監管法規的要求,公司股票仍存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或終止上市的風險。
裁定書中提到,力帆股份公司已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當前貨幣資金4300萬元,到期債務11.96億元,其他財產流動性差、無法變現,依法應予認定其明顯缺乏清償能力。因此,力帆股份公司具有破產原因,如不及時拯救,會給債權人、股東、員工及其他利害關系人的利益帶來重大損失,其重整具有必要性。此外,裁定書還提到,力帆股份公司從事汽車及摩通行業多年,擁有較為齊備的生產資質和成熟的生產技術,建立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體系,銷售渠道眾多,具備重整價值,其擬通過股權重組、債務重組、資產重組、運營重組的方式實現重整,該重整預案具有可行性。
編輯點評:
近來,圍繞力帆股份的負面消息不斷,銷量下滑、債務/訴訟纏身、經銷商維權讓力帆的經營現狀堪憂。當國內多數車企的經營回到正軌,不斷提振銷量、推出新品時,力帆仍未從危機抽身,反而已退到了破產的邊緣。下一步究竟是破局還是破產,是力帆時刻在面臨的問題。(文/汽車之家才麗媛)
❻ 吉利正式接盤力帆,瞄準換電新風口,長安汽車迎來最強對手!
日前,*ST力帆(601777)發布對外發布了一份《重整計劃(草案)之出資人權益調整方案公告》,這宣告自去年以來就在流傳的吉利收購力帆被實錘了。
公告顯示的具體重整方案為:由吉利邁捷、兩江基金共同發起設立的"滿江紅股權投資基金企業(有限合夥)",以及吉利邁捷、吉利科技或二者持股比例達70%以上的絕對控股的公司,成為參與公司重整投資的實施主體。
簡單點說,就是吉利要藉助力帆來大肆開展換電業務。根據計劃,吉利今年要在重慶建成35座換電站,到2023年落成200餘座換電站。力帆旗下的移峰能源和基於換電模式的"盼達用車",正好可以作為吉利換電業務現成的載體。由此一來,吉利汽車也將成為重慶本土車企在新風口之下的最大競爭對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❼ 力帆股份重整接近終局 | 尹明善謝幕,吉利或成實控人
同時,力帆股份在11月9日發布的公告中明確指出吉利邁捷/吉利科技集團與力帆股份簽署了關於換電型純電動多用途乘用車的授權協議(該車型已獲工信部334批次目錄〔產品公告型號:JWT6470SEV01〕),以及有關基地代加工業務的轉移協議或其他代加工業務協議,以支持保障前款換電型純電動多用途乘用車產能。
而有接近力帆的人士曾透露,力帆汽車在11月16日召開的2020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上表示:「一旦完成重整工作,首先將量產吉利科技集團旗下換電型電動MPV『楓葉80V』。」
業內猜測,隨著換電模式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認可和鼓勵,此番參與力帆重整,也是吉利在換電領域的重要布局。
事實上,今年以來,吉利在已經在換電站建設方面先行布局。
繼今年9月16日在重慶亮相吉利首個換電站之後,吉利計劃與當地有關部門合作,推進換電站的鋪設。
日前,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與重慶高速集團簽署合作協議,將在重慶高速公路的青杠,圍龍,珞璜,靜觀,大路5個服務區建設換電示範站。
按照吉利科技集團此前的規劃,換電模式將率先落地重慶兩江新區,今年計劃將在重慶建設完成35座換電站。2021年,擴充至100座換電站;2023年,計劃落成200餘座換電站。未來,吉利科技將以重慶為中心,同步向浙江、山東等全國各地輻射布局,涵蓋全國范圍內各大城市、省際、高速路網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❽ st力帆股份配股散戶有分配嗎
如果是配股的話,是所有的股東都可以參與的,一般都有配股的比例。但是如果是定向增發,那麼散戶一般來說就沒有機會參與了。
❾ 實錘了!吉利正式接盤力帆,用意卻出人意料
根據計劃,吉利今年要在重慶建成35座換電站,到2023年落成200餘座換電站,而力帆旗下的移峰能源正好是吉利眼中的「肥肉」,能夠通過換電站、電切站增加換電網點的覆蓋。
與此同時,力帆基於換電模式的分時租賃業務「盼達用車」在共享領域運營幾年,注冊用戶數超過350萬,可以成為吉利換電業務板塊現成的載體。入股力帆,吉利可以將移峰能源和盼達用車收入囊中,給自己的換電業務布局省下了很多功夫。
此外,根據公開資料,力帆汽車三大工廠年總設計產能約為40萬輛,正好可以用來支持吉利前款換電型純電動多用途乘用車的生產。
由此可見,吉利接手力帆,瞄準的是政策支持下的新風口——換電模式,雙方的合作正好是各取所需,至於未來能擦出多少火花,則有待進一步觀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