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行業 » 美國30年代的股票投機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美國30年代的股票投機

發布時間: 2022-05-07 23:20:26

1. 為什麼1929~1933年大蕭條前的美國股票投機會那麼盛行

人性是根本原因 1929年之前美股瘋漲 只要是個人都會覺得"股市太好賺錢了" 所以就奮不顧身地蜂擁入市 當時還沒有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法律不健全 而且融資融券門檻極低 所以吸引了不少中下層人民入市炒股

世界人民都一樣 這次A股瘋牛又拉進來了不少業余選手 都一個心態

2. 1929年10月24日美國紐約股市為什麼突然暴跌有什麼背景嗎股市暴跌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1、根本原因

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有制之間的矛盾,即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

2、直接原因

股票投機活動猖獗,掩蓋了生產和銷售的矛盾。

3、政策原因

各國國內政策失誤,即經濟危機是自由放任政策的產物。

4、具體原因

生產(供給)和銷售(需求)的矛盾。

①貧富差距過大:資本家盲目擴大生產,人民相對貧困,購買力低於生產能力。

②信貸消費過度膨脹,造成市場的虛假繁榮,加劇生產與銷售的矛盾。

③股票投機過度,股票無法反映經濟運行的實際情況,造成經濟虛假繁榮,掩蓋了矛盾。

④自由放任經濟思想的影響,使整個社會生產處於無政府狀態。

危機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戰勝國召開了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關系,20世紀2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處於的相對穩定時期,進入飛速發展的黃金十年。

(2)美國30年代的股票投機擴展閱讀

危機表現

(1)工業生產大幅度下降。

危機時期,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下降37.2%,其中美國下降40.6%,法國下降28.4%,英國下降16%,日本下降8.4%。主要國家的生產退回到20世紀初或19世紀末的水平。

(2)企業大批破產,工人大量失業,經濟損失嚴重。

危機時期,倒閉的企業數,美國達14萬家(另外還有近1萬家銀行),德國為6萬家,英國為3.2萬家。資本主義世界的全失業工人超過3000萬,加上半失業者,則達4000~4500萬。

1932年,按完全失業工人計算的失業率,德國為43.8%,美國為32%,英國為22%。由於股價暴跌和生產停工而遭受的經濟損失達2600億美元,超過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的損失。

(3)世界商品市場急劇萎縮,關稅戰、貿易戰加劇。

美國於1930年將應稅進口商品平均稅率提高到53.2%;英國從1932年起實行帝國特惠制;德國限制進口量;法國實行進口配額制。結果,1929~1933年間資本主義世界貿易額縮小2/3,退到1919年的水平。

(4)世界貨幣秩序遭到破壞,金本位制崩潰。

1931年7月,德國實行外匯管制;同年9月,英國率先放棄金本位制,英鎊匯率自由浮動,與黃金脫鉤;美國於1933年限制黃金出口和私人擁有黃金,實行美元貶值;法國於1933年籌組金集團,失敗後於1936年也放棄了金本位制。

到20世紀30年代中,幾乎所有國家都放棄了金本位制,逐漸形成英鎊區、美元區和法郎區,統一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瓦解了。

3. 美國股票市場的美國股票市場的產生與發展

美國股票市場產生於18世紀末期。美國紐約的華爾街是世界著名的國際金融中心,這里座落著許多馳名世界的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及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美國最早的股票市場就在這里產生。1768年4月5日在華爾街建立的紐約州商會,為股票市場的形成創造了條件。當時所有的商人都聚集在華爾街買賣股票,小麥、煙草以及其他商品,甚至奴隸。1789年至1790年為了彌補獨立戰爭的費用,國會授權發行8000萬美元的股票,由於當時還沒有集中交易的正式市場,這些股票都是在咖啡館和拍賣行進行的。
1792年5月17日,經營拍賣業務和其他行業的24名商人商定,每天聚集在一棵西印度常綠樹下從事交易,這就是美國最早的股票市場。當時第一美國銀行,北美洲銀行和紐約銀行等銀行也參與了股票的買賣活動。1793年,一家名為湯迪的咖啡館在華爾街落成,這個露天股票市場就移進咖啡館經營,這就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起源。1817年,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前身「紐約證券交易和管理處」正式成立,這是美國股票市場正式形成的標志。隨著美國交通運輸業、煤氣、電力工業的發展,這些產業的許多家公司都依靠發行股票等證券來籌集建設資金。t927年,國家銀行和9家水火保險公司以及紐約煤氣電燈公司都有股票在咖啡館進行交易。19世紀30年代至50年代,鐵路、公路股票,紡織業股票的交易活動也迅速增長。
隨著證券交易的發展,經營人員日漸增加,業務量也不斷擴大增多,咖啡館已不能適應需要。1863年,股票市場遷至華爾街上的布羅德大樓,同時將紐約證券交易和管理處更名為紐約證券交易所。這樣,在紐約就有一個正式經營場所的股票市場。 19世紀60年代以後,到20世紀30年代是美國股票市場迅速發展的階段。這一時期美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使金屬礦業、鐵路、紡織業等原有產業日益強大,並出現了石油、電力、汽車、機電等新興產業,股票市場等證券市場承擔了籌措這些產業所需巨額資金的任務。新的股份公司不斷出現,股票的發行量和流通量增長迅速,股票市場更加繁榮。1890年至1900年的10年問,紐約證券交易所平均每年賣出的股票達8400萬。此問,美國股票市場已形成一套較為完善的交易方法。
進入20世紀以後,美國的證券市場的地位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它開始由國內市場轉變為國際市場。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僅給歐洲經濟造成重大的創傷,而且使歐洲資本大量流向美國。戰後,紐約交易所就發展成為重要的國際資本市場,紐約也成為重要的國際金融市場。1921年,美國證券交易所在紐約成立。海外資本的流入,進一步促進了美國經濟的發展,有價證券交易的規模也迅速擴大。1923年至1929年,美國工業增長了18%,有價證券發行量增加了1.5倍,股票價格提高了2倍。這期間。股票市場非常活躍,交易量大幅度上升。1924年底。紐約證券交易總額已達270億美元,到1929年8月,交易量又急劇上升到近900億美元。股票價格從1921年的66.24點,上漲到1929年9月的569.49點。
這一階段,美國的股票市場出現了幾個明顯的特點:
①投資銀行從銀行等金融機構中分離出來,專門負責股票的承銷買賣業務,形成了投資銀行與商業銀行的分業經營形態。
②股票交易的主要對象是工業股、鐵路股、公用事業股及外國公司股。
③美國股票市場已經由國內市場轉化為國際市場。20世紀以後,歐洲資金,尤其是英國資金大量流入,紛紛購買美國公司的股票及各種債券,使紐約證券交易所成為著名的國際金融中心;
④股票市場已經形成了壟斷,由少數幾家大的私人投資銀行與國家金融機構共同控制股票市場的交易活動,使少數大資本家從股票溢價中大發橫財;
⑤美國股票市場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交易方法。 1929年至1933年的世界性經濟危機使美國的股票市場受到嚴重的打擊,股票價格大跌,當年9至11月兩個月間就損失260億美元。10月24日的「黑色星期四」使股票市場空前的繁榮瞬間消失了。
美國市場崩潰以後,美國政府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研究,並在此基礎上相應制定了有關的法規,加強了對股票市場的管理和監督。政府及證券管理部門先後制定了1933年的證券法和1934年的證券交易法,使股票交易減少了投機欺詐等行為,股票市場逐漸地恢復了生機。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美國遠離歐亞戰場,在此期間大力發展生產,特別是軍火生產經濟在此期間發展較快。戰後,美國經濟則進入黃金發展時期,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歐洲及亞洲各國需要醫治戰爭的創傷,恢復和發展生產,大量從美國進口商品,從而促進了美國經濟的增長,股票市場也重新開始繁榮起來。1951年,紐約證券交易所登記的股票已達940億美元,1975年又增加到6840億美元,增長了6倍。
在這階段中,美國股票市場日趨健全完善。美國政府不斷修改和補充證券法和證券交易法,加強對市場的管理,使股票的發行、流通等交易行為日趨規范化、法律化,從而一個日趨完善的股票市場在美國形成。
美國股票市場近200年的歷史說明,證券市場的建立和發展,是與社會經濟的發展密切相關的。 未來的美國證券市場,會進一步朝全國一體化和國際化發展。
長期以來,美國證券市場,雖然以紐約為中心的證券交易體系一直在發展,但由於技術因素和其他因素影響,全國證券交易活動長期處於相互分離狀態,證券交易的地區特徵還十分明顯。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美國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1975年,美國通過了建立全國性證券系統的方法。並且。在證券交易機構大量運用以電腦為中心的新設備,使證券交易效率與容量都大大提高和增加。尤其是紐約證券交易所與西海岸的太平洋證券交易所的合並契約的完成,使美國東海岸與西海岸因此而有機地聯結為一體,為全國證券市場朝一體會合方向發展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隨著國際經濟的國際化,美國證券市場也日益國際化。1985年6月30日,紐約證券交易所把早晨10點到下午4點的營業時間改為早晨6點半到下午4點,以加強同歐洲證券市場的協作。因為倫敦和紐約之間的時差為5個小時,紐約交易所變更營業時間後,倫敦和紐約兩地交易重復時間增加到1小時,這對歐洲投資者很有利。1986年6月,紐約證券交易所與倫敦證券交易所創立了共同調查委員會,以加強國際合作。

4. 1929年,美國經濟危機。為什麼股票投機,會導致金融業不穩定,後來為什麼銀行倒閉了

股票行業沒有生產出新價值,只是股民間的博弈行為,說白了就是賭博,以這樣的手段支撐的金融業會周期性震盪。美國的銀行是私人財產,盈虧自負,經營失敗就倒閉了,中國銀行都是國有的,不允許倒閉,國家會財政支持。

5.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

首先,由於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所有制之間的矛盾,繁榮並未帶來共同富裕,相反,加劇了貧富差距。例如美國,到1929年,占人口5%的富人的收入幾乎佔了全部收入的1╱3,而全年收入大約在2000美元左右的貧困戶占家庭總數的60%。這就大大限制了社會購買力。 其次,即使繁榮時期,工業部門的開工也嚴重不足。大批工人失業。1921——1929年,美國失業者平均每年都在220萬人以上。英國失業率在最低的1927年也達9.7%,而瑞典則從未低於10%。失業的存在必然降低社會購買力,為危機准備了條件。 第三,國際市場上滯銷的農產品、初級工業產品越積越多。如小麥、糖、咖啡、橡膠、銅等等均出現此類情況。 第四,伴隨著20年代的繁榮出現的地產和股票投機狂熱(特別是後一種投機活動,使得股票市場價格猛漲),增加了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1928年8月底美國股票市場的平均價格相當於5年前的4倍。這種空前猖獗的金融投機活動為貨幣和信貸系統的崩潰准備了條件。

6. 19世紀30年代的美國

1820年,美國有95%的人口居住在農村,而1860年已有近20%的人口是城市居民。1810年美國還沒有一個人口過10萬人的城市,到南北戰爭前,已有8個城市擁有10萬以上的居民,其中,紐約城已發展為一個擁有100多萬人口的大都市。盡管如此,美國當時基本上還是一個農業國。

19世紀70年代末,美國在全國范圍內完成了產業革命,由農業國開始向工業國過渡。1880——1920年間,是美國工業化的初期階段,同時也是美國第一、二產業快速轉換時期。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經濟很快超過了其他資本主義國家。

第一次大戰期間,美國的生產積聚和資本集中的過程、壟斷組織實力增強的過程加快,壟斷組織大發戰爭橫財。美國經濟實力的日益增強,使它占據了世界經濟的絕對優勢地位。1920年,美國鋼鐵產量近8000萬噸,佔世界黑色金屬總產量的60%以上。其中,美國鋼產量比英國多三倍半,比法國多13倍。1916—1920年期間,美國石油開采量佔世界開采量的66.8%。

美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暴發戶。戰爭結束時,它已從負債累累一躍而成為各國的債主,從資本輸入國變為資本輸出國,從債務國變成了債權國。19世紀末以前,美國在世界上處於很不顯眼的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卻舉足輕重。1920年,美國開始步入工業化中期階段,這也是美國正式取代英國,成為世界新霸主的重大轉折時期。

1923—1929年,是共和黨人柯立芝執政時期,其間正值美國經濟處於穩定發展時期,資產階級學者稱之為「柯立芝繁榮」。在大戰中發了橫財的美國,戰後沒有出現經濟崩潰,也沒有發生生產下降和通貨膨脹現象,而是較早地擺脫了1920—1921年的經濟危機,並於1922年底進入了相對穩定時期。

1923—1929年6年間,美國鋼的熔鑄量超過英法德三國鋼產量的總和;汽車產量達到531.5萬輛,增長了36%;機器製造業增長了53%,加工製造業增長了14%;化學、航空、無線電和人造纖維等工業產量也比1923年增加了一倍;對外貿易額達52.41億美元,超過英國占據世界第一位;1929年,美國資本輸出比戰前增加了3倍多,在1919—1929年間,美國對外貸款總額超過了所有其他資本主義國家對外貸款的總和。生產與資本集中過程加速,穩定時期,許多大銀行實行了合並。到了工業產量達到最高水平的1929年,農產品產值較1923年下降了4%,農產品價格也遠落後於工業品價格;在工業內部,許多部門如煤礦、紡織、縫紉等傳統工業在整個「繁榮」時期幾乎都處於蕭條狀態。

20世紀20年代,美國經濟空前繁榮,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大規模「戰爭訂單」刺激;二是工業的社會化大生產;三是分期付款的消費方式大行其道。在這樣一種「非理性」繁榮與榮耀下,美國人卻變得比任何時候都更自信、更樂觀、也更反叛。與此同時,美國股市投機盛行更給人們一種虛假繁榮的假象。當「繁榮」的20世紀20年代走到盡頭時,緊急剎車也已經難以力挽狂瀾,1929年10月,美國股災的突然爆發,直接引發了歷史上災難最為深重的「大蕭條」。

美國股災爆發不到三個月,股市總市值便蒸發了40%,26億美元的財產化為烏有,美國許多大企業的股價下跌幅度超過1/3,有的跌幅甚至高達3/4。美國經濟由此進入大蕭條,全美失業率超過25%,兩百萬成年人在街頭四處流浪、無所事事;銀行和企業大批破產,9000家銀行倒閉;國民生產總值從1929年的1050億美元降至1932年的550億美元;支付給工人的工資也從1929年的500億美元降至1932年的300億美元。這就是美國人面臨的歷史上最為嚴重的經濟危機,它前後持續時間長達5年之久。

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之所以持續時間如此之長,過程如此慘烈、後果如此嚴重,主要是因為以下三個因素所造成的。

(一)沒有法制、沒有規矩,銀行成為美國股災的助推者和受害者

1933年前,美國並不存在所謂「投資銀行」,由於缺乏嚴格的法律監管,當時的商業銀行無所不能,除經營存貸款外,同時經營代客買賣證券或是自營證券業務,銀行家與經紀人幾乎無法區分。當時,美國金融業還沒有開始嚴格立法,它既無《證券法》,也無《銀行法》,這是導致證券市場內幕交易、股市操縱及投機活動猖獗的根本原因。

7. 美國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是通貨緊縮造成的還是通貨膨脹造成的

一般是緊縮。
但有些極端的情況,就是為了刺激經濟回升,於是大量輸出流動性,結果使物價上升的同時沒有起到拉動經濟的目的,於是出現了「滯脹」。

8. 美國股票市場發展經歷了哪些過程

美國股市近五十年來主流投資理念的演變:價值型投資和成長型投資的周期循環投資理念的發源地來自於最具活力、最具創新精神、最發達的美國證券市場。雖然美國股票市場的發展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但真正的規范化、快速發展時期主要是在1933-1934年的證券法出台之後。戰後推出的養老金制度更是有力地推動了機構投資者隊伍的壯大和大大改變了股市的資金供需結構,五十年代的經濟持續增長和股市投資的財富效應,一起推動著股市指數的不斷攀升。以後的各個年代更是各種新思維、新現象的誕生年代,股票市場的新生事物層出不窮。作為影響力最大的機構投資者,證券投資基金尤其是開放式基金的發展,對於推動理性投資理念的普及和創新,通過引導市場、引導資金的流向而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經濟的增長,到了重要作用。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演進,各種新的投資理念從發源地的里圈向外圍擴散,在傳播到外圍股票市場(歐洲、日本、新興市場、發展中國家等)的過程中,必然會結合不同的市場特殊情況與其它投資理念不斷發生碰撞,誕生出新的投資模式。互聯網和通訊技術的進步更是加快了發源地的新投資理念在全球傳播的速度。20世紀的大部分時期,基本分析學派已成為華爾街等發達國家或地區股市的主流,它發展出的兩個主要分支是內在價值型(Valuestock)投資和成長型(Growthstock)投資。前者認為,投資者投資股票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每年收取現金(股息)紅利,股票內在價值是未來現金流(投資者收到的現金紅利)的貼現。成長型的投資者購買股票的目的主要是獲得價格差而非現金紅利,其前提是假設以往主營收入與利潤增長良好的公司將來也會繼續良好的增長勢頭。歷史經驗表明,在經歷過度熱情追高成長型股票導致最終幻想破滅之後,必然又會走回到穩健的價值型投資的老路上,循環往復,周而復始,投資理念的變化呈現周期性的循環規律。同不同年代的產業發展周期一致,處在高增長期行業的高增長速度的熱門股在股票市場歷史上各時期比比皆是,如19世紀的鐵路股、20世紀早期的鋼鐵股和汽車股、50年代的鋁工業股、60年代的電子股和塑料股、70年代的石油股、80年代的生物制葯股和房地產股、90年代的亞洲四小龍和網路股等等,各領風騷,概念股是成長型投資的必然產物和升華。戰後繁榮的五十年代:由於剛經歷了1929-1933年的大崩潰,在20世紀30、40年代,小規模的個人股票投資被認為是危險的舉動,個人投資購買股票不多,個人持有普通股熱是從50、60年代開始的,主要是因為當時(尤其是50年代末期)人們很難相信會再次出現大蕭條和股崩、藍籌股比債券表現好以及擔心通貨膨脹侵蝕個人的錢財。1958年,玻璃纖維船股票是當時市場上的搶手貨,它具有完全替代木船的許多優勢,迎合美國50年代的休閑主題。後來的互聯網股票同此時期的玻璃纖維船股票熱非常類似。「電子狂潮」和騰飛的六十年代:其鮮明特徵是後綴有「trons」的公司名稱的流行,是增長股票和新股的狂潮期。在很大程度上,電子工業股熱與當時的美蘇兩國太空軍備競賽有關。成長股是預期有高收益、高增長率的股票,特別是那些與高新技術相聯系的公司股票,如一些生產半導體、速調管、光學掃描器以及其它先進儀器、儀表裝置的公司,這些行業因投資者對其產品強大市場前景的憧憬而股價飛漲。從六十年代開始,多年以來傳統行業的5-10倍市盈率規則被50-1000倍取代。1961年,數據控制公司的市盈率達200多倍,而增長穩健的IBM和德克薩斯儀器公司的市盈率也達80多倍。在此時期,以市盈率倍數為核心、注重未來現金流預測的穩固基礎理論讓位於注重投資者心理因素、「高買高賣、順勢而為」的空中樓閣理論。為滿足投資者對股票的無止境的投資飢渴,1959-1962年發行的新股比之前的歷史上任何時期都多。如同九十年代後期的「.com」,以「trons」後綴命名的公司紛紛涌現。電子狂潮在1962年卷土重來,5個月後終於爆發可怕的拋售浪潮。成長股、績優股同樣被捲入暴跌的災難,超過大盤的平均跌幅。股票市場從動盪中恢復趨向穩定後,進入的下一個運行熱潮便是企業並購浪潮。投資者對公司高增長的預期,如果不能通過高增長或高科技的概念獲得,便需要創造其它新的方法或概念作為接力棒。於是,六十年代中期誕生了專家們稱之為的美國產業發展史上的第三次並購浪潮。該時期企業並購浪潮的主要動力在於兼並過程本身會導致股票收益的增長,其中的技巧便是財務或金融知識而非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1968年,由於該次並購浪潮中的領導者發布的季度公告收益低於預測,引發了市場的懷疑和震動,企業並購浪潮開始急劇降溫。在六十年代,除了上述概念之外,市場還誕生出其它概念股票,施樂公司是概念股票的典型案例,其靜電復印技術的革命性發明吸引了幾乎所有業績優良的基金經理。後來這種概念化投資策略發展到任何概念都行的地步。概念公司經常出現的問題是擴張太快、負債過多、管理失控等,公司的經營管理風險很大,成長的不確定性大。當1969-1971年的熊市來臨,概念股跌幅比漲幅還大,還快。此後很多年,華爾街不再對業績迷信和推崇概念。就像行業或經濟發展有自己的周期一樣,整個六十年代公眾對概念崇拜的理念經過了近十年的洗禮之後,又回歸到周期循環的起點,崇尚績優成長股。到六十年代後期,隨著基金數量和規模的不斷擴大,開放式基金之間爭奪公眾資金的競爭加劇,公眾開始關注基金近期的業績記錄,尤其關注基金是否購買了那些有令人振奮的概念和完整信服歷史的股票。業績投資便開始風靡華爾街。漂亮的中年人所主宰的七十年代:經歷了六十年代的購買小型電子公司和概念股票之後,基金經理和投資者恢復理性和穩健原則,開始投資於有令人信服的增長記錄的藍籌股,這些股票一般有持續增加的股利以及很大的總股本(流動性好)。人們認為這些股票不會像六十年代投機狂熱時代那樣垮掉,人們普遍的心理是購買後開始等待長期收益,被稱為是謹慎的行動。當時的50隻時髦股票主要有:IBM、施樂、柯達、麥當勞、迪斯尼等。人們認為任何時候購買這些已經被歷史證實的成長股都不會錯,被稱為「一錘定音(one-decision)」股。而且,購買藍籌股還能為機構投資者帶來謹慎投資的聲譽(見表一)。狂嘯的八十年代:是生物工程股的好年華,同樣具備許多投機過頭的好股票,它以另一波包括生物技術和微電子在內的新領域的新股浪潮而開場。1983年出現的高科技浪潮是六十年代的極好翻版,僅僅是改變了名稱而已。技術革命喚醒了人們對高科技將徹底改變人類未來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的幻想,直接刺激起60年代的概念炒作理念的復甦。幾乎所有的原始新科技股都是搶手貨,新股上市後還會狂漲。再次征服概念股的是以基因工程為基礎的生物技術的革命性突破,驅動生物技術狂熱的是抗癌(後來是抗愛滋病)新葯的問世,華爾街還因此出現了專門針對生物技術公司的新估價方法。最終的結果還是市場自身來消化自己吹起來的泡沫,從八十年代中期到後期,大多數生物技術公司股票跌去3/4,1988年的市場復甦也沒有幫多少忙。激動人心的九十年代:前半期是「亞洲四小龍」熱,當時的背景是基金經理因美國本土經濟的發展速度放緩後而將目光轉向海外,對新興國家市場激動人心的發現和巨大增長潛力的預期,加上人們對該市場的風險知之甚少,直接推動了股票投資的國際化———「亞洲四小龍」熱,後來因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爆發而崩潰。九十年代後半期至今的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經濟概念股的狂飆及退潮,人們對此至今記憶猶新,同樣也經歷了一個從狂妄到恐慌、最終到崩潰的完整過程和結局。追溯美國股票市場近五十年投資理念演變的歷史,大致按以下線索在展開,其中又蘊涵著某種周期性的循環規律:電子、半導體股(60'S)———績優藍籌股(70'S)———生物工程股(80'S)———亞洲四小龍、網路股(90'S)———傳統行業績優藍籌股(目前仍處在回歸過渡期)。在每一周期中,投資者對證券評價的風格和方式在證券定價中起關鍵作用,從而也就奠定該時期的主流投資理念。概念股興起時期,以內在價值型投資為基礎的穩股基礎理論屈從於空中樓閣理論,藉助於投資大眾的從眾化情緒和過度反應,將憧憬美好的空中樓閣演繹得登峰造極。在概念股崩潰之後,受傷的弱勢群體和投資大眾追求安全和穩健的觀念又深入人心,以內在價值作為股票投資價值的心理底線牢不可破,從而矯枉過正地走向另一個極端,回到有看得見的收益增長和分配現金紅利的傳統產業,直到下一輪周期新的振奮人心的概念出現。我們發現,市場投資理念的周期性變化同股票市場籌碼結構的調整過程驚人的一致,只有當被低估的市場籌碼(成長型股票熱時必然導致市場大量拋售價值型股票,持續一段時期後必然導致價值型股票被低估),在經過成長型股票熱的高峰之後,逐步被調整到更積極、堅定的投資者手中,且一旦這種市場籌碼結構轉換的調整完成或時機成熟之後,新一輪市場熱點或周期的啟動就不遠了。這種周期性在任何國家和地區的股票市場都是合乎邏輯的,因為它與股市零和博弈游戲的利益矛盾或盈虧結構相一致。我們同樣還發現,基金引導著市場主流的投資理念。無論是向新型行業投資、向高成長的新興市場投資(國際化浪潮),還是向國內績優藍籌股投資,基金始終伴隨著先進的產業理論、管理思想的武裝,走在經濟發展和改革的最前沿,領先於經濟周期。正是資本的驅利性和對投資領域的高度敏感,資本才始終能夠率先找到流動的方向,引導社會資金(資源)流向回報最高、最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產業和公司,而一旦遇到阻力便開始自動調整,證券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參考資料 http://www.xslx.com/article1/messages02/2315.html

9. 上世紀30年代的金融危機是什麼樣對情況

美國30年代金融危機與當前金融危機的比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bc6b800100bht6.html

煉獄般的30年代經濟危機

資深的歷史學家在研究歷史的時候,往往得出一個結論,歷史是一部不斷重演的影片,許多情節是驚人的相似。在今天面臨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時,人們的問題是,當今世界是否又會重演上個世紀30年代經濟危機的全過程。

上個世紀30年代世界性的經濟危機是從美國開始的。在進入二十世紀以後,美國發生了幾次危機,即1900年、1907年和1920至1921年三次危機。隨後美國在二十年代出現了一個短暫的繁榮時期。

但從1929年開始,一場美國和西方世界噩夢開始了。1929—1933年的大蕭條給美國人留下了痛苦的記憶。在這個持續四年的經濟危機中,證券持有人的損失高達260億美元,成千上萬普通美國人辛勞一生的血汗錢化為烏有。主要的特點是:

一、經濟下滑。從29年中期,美國主要產品的產量開始下降,部分工廠開工不足,工人失業現象開始增加,國民收入下降,消費不足,消費指數在經濟危機期間逐下降,GDP年年負增長,1929年到1933年的美國GDP分別為:314,285,263,226,222 (億美元)

二、股市崩潰的波及效應。1929年6月到1933年6月間,美國股市暴跌85%。其中商業銀行在其中是受到極大沖擊,在股市的崩潰前,銀行大部分資產證券資產,流動性不足,而居民在經濟不景氣之時,急需錢過活,部分小銀行開使無法及時應對儲戶的提現,小銀行的危機開始波及到大銀行直至整個金融系統,銀行面對擠兌只能破產,在此期間關閉的銀行達幾千家之巨!

三、奇高失業率。在29年到33年GNP下降30%,失業率從4%增長到33%。這是一個很可怕的數字。由於銀行破產,美國百姓一生積蓄變為零,再加上失業,是無法生存下去的。

四、投資不足。凈投資是負增長,也就是投資年年下降。不僅如此,還表現為原有投資結束,如工廠關閉,機器閑置,原料堆放在倉庫老化,發霉,等等。

這是對上個世紀30年代所謂經濟大蕭條的一般概述,實際上情況相當悲慘。因此當我看到格林斯潘說目前的經濟危機是一百多年來最嚴重的危機,心中確實有一種不祥的感覺。如果人們看到發生在二十年代的經濟危機究竟是個什麼樣子,就會對格林斯潘的話有一個新的理解了。

在「大蕭條」中,美國企業破產l09371家,私營公司純利潤從1929年的84億美元降為1932年的34億美元。1931年美國工業生產總指數比1929 年下降了53.8%。重工業生產的縮減尤為嚴重,作為20年代美國經濟繁榮標志的鋼鐵、汽車和建築等行業的衰退更是明顯。

1933年初,前總統柯立芝在死前4天還在哀嘆:「舉目四望,看不到任何希望。」連一向處世樂觀的富蘭克林·羅斯福,眼見馬里蘭銀行倒閉時也驚呼道,「不知這座用紙板搭的房子會不會倒塌?」

由於工、農、商業萎縮,到1933年3月,美國完全失業工人達1700萬,半失業者不計其數。農民的現金收入從每年162美元下降到48美元,約有101.93萬農民破產,淪為佃農、分成制農民和雇農,許多中產階級也紛紛破產。

危機期間,一方面生產過剩,消費緊縮,導致商品積壓;另一方面普通美國人卻缺衣少食,生活日益貧困。為了維持農產品的價格,農業資本家和大農場主大量銷毀「過剩」產品,用小麥和玉米代替煤炭作燃料,把牛奶倒進密西西比河,使這條河變成「銀河」。

由於人們普遍對未來缺乏信心,導致社會道德進一步淪喪,盜竊、斗毆、兇殺案件層出不窮。當時胡佛總統曾經要求喜劇演員通過給人們以歡笑減輕大家的心理壓力,但結果卻是在社會上產生了一大批取笑他的笑話。比如,城市中的無家可歸者用木板、舊鐵皮、油布甚至牛皮紙搭起了簡陋的棲身之所,這種小屋聚集的村落被稱為「胡佛村」,流浪漢的要飯袋被叫做「胡佛袋」,由於無力購買燃油而改由畜力拉動的汽車被叫做「胡佛車」,露宿街頭長椅上的流浪漢身上蓋的報紙被叫做「胡佛毯」。紐約大街流行這樣一首兒歌,「梅隆拉響汽笛,胡佛敲起鍾。華爾街發出信號,美國往地獄里沖!」

據1932年9月《幸福》雜志估計,美國有3400萬成年男女和兒童,約佔全國總人口的28%的人無法維持生計(1100萬戶農村人口未計在內),流浪人口達200萬,僅紐約一地1931年一年中記錄在案的倒斃街頭的案件就有2000餘起。這一時期出生的兒童身材矮小,後來被稱作「蕭條的一代」。全美有 33萬兒童失學,女孩子為了養家糊口冒著懷孕的危險以10美分一次的價格到街上拉客。由於長期的營養不良,當美國參加二戰需要補充大量兵員時,因體質不合格遭淘汰的達40%!

羅斯福就職之日,胡佛送給新政府一句話,「我們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境地,我們無能為力了。」

這場持續4年之久的「大蕭條」使人們對資本主義制度產生了懷疑。英國著名歷史學家阿諾德·湯在1932年出版的《國際事務概覽》第一頁就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這個偉大、古老、一直是成功的社會的成員們正在自問:西方生命及其成長的長期歷程,是不是在他們的時代很可能將到終點?」

我覺得值得研究的是在面對「大蕭條」時,西方各國採取的不同的應對策略及其後果。歸納起來西方是兩大應對策略。

美國實行了以凱恩斯主義為基礎的羅斯福「新政」,通過加強政府控制可政府投資對付經濟危機。這個我就不用多說了。

而以德國為首的一部分西方國家則策劃通過戰爭脫困。德國當時GDP是世界第一,生產能力在經濟危機中過剩。這時德、日、美、英、法等國都出現了法西斯組織。德國納粹黨在希特勒的策劃下奪取了政權。德國法西斯的口號就是「為雅利安人爭取國際空間」。日本也發生了多次軍人政變,最終建立了軍部法西斯統治。德、日兩國再加上「大蕭條」前不久登台的義大利墨索里尼法西斯政權,將世界引入了戰爭的邊緣。

英法這些老奸巨猾的西方國家則採取損人不利己的「綏靖」政策,力圖把禍水東引,挑動前蘇聯與德國的戰爭,企圖在前蘇聯與德國等法西斯國家的搏鬥中實現自己脫困的目標。

最終第二次世界大戰就這樣爆發了。當然最後的結果是美國通過二戰脫困,而英法這些國家沒玩好。

如果我們對照一下上個世紀30年代經濟危機的全過程,就會發現現在的格局同那個時期非常相似,只不過參與的角色有些變化,但劇本還是一樣的。源自美國的金融危機正在向實體經濟發展,現在美國的房地產業和汽車業已經陷入危機,就剩下鋼鐵業了。恐怕美國將會熟門熟路地再實行一次「奧巴馬新政」。

歐洲這些老牌帝國主義國家由於歷史的、文化的種種因素決定,恐怕又會實行「禍水東引」的策略,只不過對象換了,這次運作的目標很可能是中國和印度。

因為這次世界范圍的經濟危機規模實在太大,一般的小國家積累的財富不足以填補西方世界經濟巨大的窟窿。只有中國積累的財富才夠用。所以,掠奪中國的財富到自己的口袋裡才能脫困,應該是西方國家的一個既定目標。

如何中國的財富掠奪到手呢?我認為中國絕對不會自己送上門去的,那麼西方國家一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挑起戰爭。人家直接搶了。

但中國的體量太大了,給中國樹立一個不中用的敵人解決不了問題。像日本、南朝鮮和越南是絕對不會為西方火中取栗的。這些國家是真刀真槍跟中國玩過,挑釁可以,真練不敢。

於是,印度被選中了。印度有大國夢,有龐大的人口,人口密度相當大,並且對中國有領土野心,恐怕也有爭奪生存空間的沖動吧。所以,印度對西方是個理想的卒子,也夠資格做中國的敵人。最近,《印度時報》就公然叫囂說,印度必須加強軍事備戰,提升印度陸空軍攻擊能力,根據現在的情況來看,印度完全有能力同時擊敗中國和巴基斯坦的聯合「侵略」。

西方也沒閑著,美國在中國周邊設立了十個重要的軍事基地,已經完全把中國包圍了。可以想見,一旦中印大戰打的兩敗俱傷時,這些軍事基地就會起作用。

總之,柴火已經堆好了,就看誰點火了。

所以,如果問,當今世界是否又會重演上個世紀30年代經濟危機的全過程?答案是,很有可能,中華民族真的又到了最危險的時候。http://www.hismirror.cn/viewthread.php?tid=2634

1929-1933年經濟危機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浩劫。歐洲是這次戰爭的主戰場,英、德、法、俄等帝國主義國家為爭奪霸權互相拚死廝殺,元氣大傷,唯獨美國在戰爭中增強了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就連當時頭號投資大國英國也欠美國41億美元的債款。美國已由戰前的債務國變成資本主義世界的主要債權國和國際金融中心,同時,美國也從戰前的工業大國之一躍為資本主義世界名列首位的經濟大國。

1920-1921年的經濟危機以後,資本主義國家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時期,其中尤以美國的經濟發展速度最引人矚目。美國的經濟高漲雖然在1924年和1927年被局部的中間性危機中斷過,但到了1929年,美國的工業生產總值已比1920年提高了53%,工人的勞動生產率平均每年提高了3.8%,工人的實際工資也有所增長。這一時期,共和黨政府執行的經濟政策對壟斷資本家十分有利,工商企業的稅負很輕,對壟斷組織的發展不加限制,反托拉斯法實際上已不執行。這些政策,刺激了技術發明和新興工業的發展。20年代是美國汽車工業大發展的時期,1919年美國的汽車產量已達150多萬輛,到1929年猛增到將近540萬輛,平均每六人就有一輛汽車,汽車製造業已成為美國最大的工業部門,它的發展也推動了鋼鐵、橡膠、石油和玻璃等行業的發展,當時的鋼和生鐵的產量分別達到5700萬噸和4300萬噸,創造了歷史最高水平。其他如電氣業、建築業、化學工業和公用事業等部門也發展得十分迅速。家用電氣產品總值在1921年還只有1060萬美元,到1929年已增至4.16億美元。在戰爭期間,民用建築幾乎停止,住房十分緊張,房租高昂;戰後大興土木,每年建築費用均超過70億美元,1926年的建築費用甚至高達110億美元。從1919至1929年,汽油產量也從8600萬桶激增至4.39億桶。美國工業的迅猛發展,使其在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總值中的比重由1913年的38%提高到1929年的48.5%,其國民收入也由1921年的594億美元增為1929年的878億美元。1929年,美國擁有50億美元的黃金儲備,占當時世界黃金儲備總額90億美元的一半以上。

生產的高漲刺激了其信用的膨脹。從1923-1929年,美國有價證券的發行額達490億美元,僅在1928和1929年間,就發行有價證券180億美元。證券交易所瘋狂的、規模空前的投資使證券價格不斷上漲。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證券平均價格1923年初不過98美元,1929年初漲到306美元,1929年9月達到了最高峰,漲到365美元。

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指數1900-1934年的市場表現

當時購買證券只需要支付10%的保證金,參與證券投機的人都靠借款來購買大量的證券,2∕3的證券交易是靠銀行貸款進行的。證券市場投機猶如一股潮流,成為人們的熱門話題和報紙上的議論資料。證券的投機狂熱助長了繁榮的幻景。

在投機活動上,堪與證券市場等量齊觀的還有狂熱的房地產投機活動。在這種活動的刺激下,房屋的建造量不斷增加,這對於鋼鐵、木材、采礦等基本建設有關的工業部門也起到了刺激作用。

在這狂熱的年代裡,輿論大肆宣揚『永久繁榮』和『美國例外論』,似乎美國已超越資本主義經濟周期的運行規律之外,再也不會發生以生產過剩為特徵的經濟危機了。就連美國總統胡佛在其1929年4月的就職演說中,也高唱要消滅貧困。

工業的『合理化』運動和汽車、奢侈品等新工業的擴張,還使得整個『繁榮』時期中資本積聚和集中的趨勢加強,中小企業和獨立的小生產者、小商人普遍遭到被淘汰和被兼並的命運。在1927年,美國全國公司中的千分之二的公司佔有全國公司總收益的近70%,其餘99.8%的公司只分得剩下的一部分利潤。

由此可見,美國以至於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猶如被吹得過大的氣球,隨時有一觸即爆的危險。1929年10月,資本主義世界一場規模空前的大危機終於爆發了。

危機首先在資本主義最發達的國家——美國爆發。美國工業生產在1929年6月達到最高峰,10月間工業生產指數開始迅速下降,市面也逐漸衰落下去。10月20日紐約證券交易所破產,特別是23日、28日和29日連續發生大破產,有價證券的行市狂跌不已。在驚恐不定的幾天內,第一流有價證券的行市竟下跌了40-60%。不少證券持有人迅即破產,茅盾在其小說《子夜》中所描述的資本家跳樓自殺的事情在美國頻頻發生。

證券交易所破產的浪濤波及到一切資本主義國家,英國、德國、法國等國的交易所也相繼破產。1929年秋季證券交易所的破產是其生產過剩危機加深的信號。此後,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都持續下降,商業繼續萎縮,失業不斷增加。直到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才開始從危機轉為蕭條。

1929-1933年危機是資本主義歷史上最深刻的一次危機。工業生產下降的幅度是之前歷次危機所從未有過的,國際貿易額的實際貿易量也出現歷史上第一次的下降。不僅生產下降的幅度驚人,而且,其延續時間也異常持久。在以前的危機中,生產下降的延續時間不過幾個月,而這次卻是幾十個月。以美國為例,由危機時的最低點恢復到危機前水平所需的時間,煤、生鐵、鋼等都長達四十多個月。因此,1929-1933年危機成為資本主義歷史上時間最長的世界經濟危機。

1929-1933年危機的極度深刻性和其空前持久性結合在一起,使這一次危機具有極大的破壞力,它使資本主義工商業大幅倒退,使整整幾十年生產力的發展成就付之東流。『一戰』前的各次危機通常使生產水平倒退一二年,倒退四年或四年以上的情況極少。而1929-1933年的危機卻使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工業生產水平大約後退到1908-1909年。其中美國退到1905-1906年,德國退到1896年,英國退到1897年。

這次危機不僅限於生產和商業范圍,而且也擴展到銀行信用系統,以及外匯和債務等領域。生產過剩危機中商品價格下跌,使工業資本家、手工業者、農民等債務人難以支持,從而使許多公司和企業主遭到破產。美國、德國和法國有幾萬個股份公司因此倒閉。不僅資本家破產,而且實際上某些資產階級國家也破產了。

1931年9月,英國被迫放棄金本位制,宣布英鎊貶值,震動了世界各國。英聯邦以及許多同英鎊聯系的歐洲國家的金本位制都跟著垮台了。1933年3月間,資本主義世界信用、貨幣制度崩潰的浪潮襲擊了美國。美國銀行倒閉之風更加劇烈。到1933年,美國銀行共倒閉11730家,企業倒閉252000家。1933年3月4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在其就職之日,不得不宣布銀行『休假』,隨即關閉紐約金融中心,並放棄了金本位制。

1929-1933年空前深刻和空前劇烈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宣告了主張『放任主義』的資本主義經濟理論的失靈。危機表明,資本主義單靠本身內在的力量已經不容易從危機中爬出來了。於是,鼓吹通過加強『國家乾預』來刺激經濟和保持『充分就業』的凱恩斯主義便應運而生。凱恩斯主義企圖利用加強『國家乾預』經濟的人為措施來克服危機,消除失業和防止革命。 http://tieba..com/f?kz=117809478

10. 美國三十年代大蕭條指什麼事件

大蕭條(GreatDepression),是指1929年至1933年之間發源於美國的經濟危機。
1929年初,美國經濟日趨繁榮。美國的工業生產指數在1921年時平均僅為67(1923年至1925年為100),但到1928年7月時已上升到110,到1929年6月時則上升到126。給人印象更為深刻的是美國股票市場的行情。實業家、學究式的經濟學家和政府領導人都表示對未來充滿信心。財政部長安德魯·W·梅隆也於1929年9月向公眾保證:「現在沒有擔心的理由。這一繁榮的高潮將會繼續下去。」
(圖片右:1929年10月29日,人群聚集在紐約華爾街,當天的股市暴跌。美國的大蕭條耗盡了美國原本可用於歐洲投資的資本)
1929年秋天,股票市場的價格跌到了最低點,世界范圍的經濟蕭條隨之而來,而且蕭條的強烈程度和延續時間的長久都是空前的。造成這意想不到結局的一個原因似乎是嚴重的國際經濟不平衡,這種不平衡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大規模地稱為債權國時發展起來的。英國在大戰以前已是債權國,但它將來自海外投資和貸款的收入用來支付長期的入超。相反,美國則通常都是貿易順差,而且由於國內政治原因使關稅保持在高水平,這種貿易順差也就被加大。此外,20世紀20年代,因不少國家支付戰爭債務,金錢源源不斷地流入美國;美國的黃金貯藏量在1913年至1924年間從19.24億美元增加到44.99億美元,即世界黃金總貯藏量的一半。
有好幾年時間這種不平衡都是因美國在國外的大規模貸款和投資而被抵消;1925年至1928年間,美國平均每年的對外投資總額達到11億美元。當然,這種秦光最終加強了不平衡,不可能無限期地繼續下去。由於支付款到期,債務國不得不減少從美國進口的商品,美國某些經濟部門,尤其是農業也就受到了損害。此外,有些感到必須拖欠欠款,這就動搖了美國的某些金融公司。
美國經濟的不平衡與國際經濟的不平衡一樣嚴重,其根本原因在於工資落後於不斷上升的生產率。從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時的工資只上升了2%,而工廠中工人的生產率卻猛增了55%。同時,農民的實際收入也由於農產品價格的不斷下跌、租稅和生活費用的日益上升而正在減少。1910年,每個農場工人的收入還不到非農場工人收入的40%,而到1930年時,這一比例已低於30%。農村的這種貧窮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因為當時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五分之一。
美國銀行業的弱點是促成1929年股票市場崩潰的最後一個因素。當時,有許多獨立的銀行在經營,有些銀行缺乏足夠的財力來戰勝金融風暴。因此當一家銀行倒閉時,恐慌傳播開來,儲戶便會紛紛趕到其他銀行去提取存款,從而也就引發了一個破壞整個金融結構的連鎖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