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歐洲美元債券和美國國內債券的區別
(一)國際債券的涵義及分類
一、國際債券的涵義
國際債券是指一國的企業(或政府)在其他國家發行的債券。目前,國際市場上主要的債券有:美國美元債券、德國馬克債券、日本日元債券、瑞士法郎債券、歐洲美元債券、歐洲日元債券、亞洲美元債券等。
二、國際債券的種類
國際債券從不同的角度可分為不同的類型,主要有:
1.外國債券和歐洲債券:
(1)外國債券是指在發行者所在國家以外的國家發行的,以發行地所在國的貨幣為面值的債券。
(2)歐洲債券是指在別國發行的不以該國貨幣為面值的債券。
歐洲債券有如下特點:
第一,沒有官方機構管制,發行債券的手續簡便,不需要在證券委員會登記注冊,除歐洲日元債券外,一般也不需要獲得資信評級。發行者不需要提供大量數據資料,指定主辦銀行後,即可公布發行事宜。
第二,發行時機、發行條件(價格、利率、手續費等)可隨行就市,由當事各方自由決定。
第三,發行債券由跨國的銀團、包銷團和銷售團組成。面向以歐洲為中心的廣大地區銷售,可以自由選定債券經紀人。
第四,債券為不記名的實物債券,有利於發行者和投資者保密。
第五,投資者購買債券先繳利息所得稅,可以促進債券的流通。
2.公募債券和私募債券:
(1)公募債券是向社會廣大公眾發行的債券,可在證券交易所上市公開買賣。公募債券的發行必須經過國際公認的資信評級機構的評級,發行債券者須將自己的一切情況公之於眾。
(2)私募債券是指私下向限定數量的投資人發行的債券,這種債券發行金額較小,期限較短,不能上市公開買賣,且債券利率高,但發行價格低。私募債券一般不用經過資信評級機構的評級,也不要求發行人將自己的情況公之於眾,發行手續較簡便。
3.一般債券、可兌換債券和附認股權債券:
(1)一般債券是指按債券的一般還本付息方式所發行的債券。包括通常所說的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和企業債券等,它是相對於可兌換債券和附認股權債券等債券新品種而言的。
(2)可兌換債券是指可以轉換為企業股票的債券。這種債券發行時同時給投資者一種權利,即投資者經過一定時期後,有權按照債券票面額將企業債券轉換成該企業的股票,成為企業的股東,享受企業股票分紅待遇。
(3)附認股權債券是指能獲得購買發行債券企業股票權利的債券。投資人一旦購買了這種債券,在該企業增加投資時,即有購買該企業股票的優先權,同時還可獲得按股票最初發行價格購買的優惠。
4.固定利率債券、浮動利率債券和無息債券:
(1)固定利率債券是指在債券發行時就將債券的息票率固定下來的債券。
(2)浮動利率債券是指債券息票率根據國際市場利率變化而變化的債券。其利率標准和浮動幅度一般也參照倫敦銀行同業拆放利率。
(3)無息債券是指沒有息票的債券。這種債券發行時以低於票面的價格出售,到期時按票面價格收回,發行價格和票面價格之差即是投資人的利益。
5.雙重貨幣債券和歐洲貨幣單位債券:
(1)雙重貨幣債券是指涉及兩種幣種的債券。這種債券在發行、付息時採用一種貨幣,但在還本時採用另外一種貨幣,兩種貨幣的匯率在發行時即已明確。
(2)歐洲貨幣單位債券是指以歐洲貨幣單位為面值的債券。
(二)國際債券市場
一、國際債券市場的涵義
國際債券市場是指由國際債券的發行人和投資人所形成的金融市場。具體可分為發行市場和流通市場。發行市場組織國際債券的發行和認購。流通市場安排國際債券的上市和買賣。這兩個市場相互聯系,相輔相成構成統一的國際債券市場。
二、美國的外國債券市場
美國的外國債券叫「揚基債券(Yankee Bond)」,它有以下特點:
1.發行額大,流動性強。90年代以來,平均每筆揚基債券的發行額大體都在7500~15000萬美元之間。揚基債券的發行地雖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但實際發行區域遍及美國各地,能夠吸引美國各地的資金。同時,又因歐洲貨幣市場是揚基債券的轉手市場,因此,實際上揚基債券的交易遍及世界各地。
2.期限長。70年代中期揚基債券的期限一般為5~7年。80年代中期後可以達到20~25年。
3.債券的發行者為機構投資者。如各國政府、國際機構、外國銀行等。購買者主要是美國的商業銀行、儲蓄銀行和人壽保險公司等。
4.無擔保發行數量比有擔保發行數量多。
5.由於評級結果與銷售有密切的關系,因此非常重視信用評級。
三、日本的外國債券市場
日本的外國債券叫武士債券。日元債券最初是1970年由亞洲開發銀行發行的,1981年後數量激增,1982年為33.2億美元,1985年為63.8億美元,超過同期的揚基債券。
日本公募債券缺乏流動性和靈活性。不容易作美元互換業務,發行成本高,不如歐洲日元債券便利。目前,發行日元債券的籌資者多是需要在東京市場融資的國際機構和一些發行期限在10年以上的長期籌資者,再就是在歐洲市場上信用不好的發展中國家的企業或機構。發展中國家發行日元債券的數量占總量的60%以上。
四、瑞士外國債券市場
瑞士外國債券是指外國機構在瑞士發行的瑞士法郎債券。瑞士是世界上最大的外國債券市場,其主要原因是:
1.瑞士經濟一直保持穩定發展,國民收入持續不斷提高,儲蓄不斷增加,有較多的資金盈餘。
2.蘇黎世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市場之一,金融機構發達,有組織巨額借款的經驗。
3.瑞士外匯完全自由兌換,資本可以自由流進流出。
4.瑞士法郎一直比較堅挺,投資者購買以瑞士法郎計價的債券,往往可以得到較高的回報。
5.瑞士法郎債券利率低,發行人可以通過互換得到所需的貨幣。
瑞士法郎外國債券的發行方式分為公募和私募兩種。瑞士銀行、瑞士信貸銀行和瑞士聯合銀行是發行公募債券的包銷者。私募發行沒有固定的包銷團,而是由牽頭銀行公開刊登廣告推銷,並允許在轉手市場上轉讓。但是至今為止,瑞士政府不允許瑞士法郎債券的實體票據流到國外,必須按照瑞士中央銀行的規定,由牽頭銀行將其存入瑞士國家銀行保管。
五、歐洲債券市場
1.歐洲美元債券市場。歐洲美元債券是指在美國境外發行的以美元為面額的債券。歐洲美元債券在歐洲債券中所佔的比例最大。
歐洲美元債券市場不受美國政府的控制和監督,是一個完全自由的市場。歐洲美元債券的發行主要受匯率、利率等經濟因素的影響。歐洲美元債券沒有發行額和標准限制,只需根據各國交易所上市規定,編制發行說明書等書面資料。和美國的國內債券相比,歐洲美元債券具有發行手續簡便、發行數額較大的優點。歐洲美元債券的發行由世界各國知名的公司組成大規模的辛迪加認購團完成,因而較容易在世界各地籌措資金。
2.歐洲日元債券市場。歐洲日元債券是指在日本境外發行的以日元為面額的債券。歐洲日元債券的發行不需經過層層機構的審批,但需得到日本大藏省的批准。發行日元歐洲債券不必准備大量的文件,發行費用也較低。
歐洲日元債券的主要特點是:
(1)債券發行額較大,一般每筆發行額都在200億日元以上。
(2)歐洲債券大多與互換業務相結合,籌資者首先發行利率較低的日元債券,然後將其調換成美元浮動利率債券,從而以較低的利率獲得美元資金。
80年代以來,歐洲日元債券增長較快,在歐洲債券總額中的比例日益提高。歐洲日元債券不斷增長的原因除了日本經濟實力強、日元一直比較堅挺、日本國際貿易大量順差、投資歐洲日元債券可獲利外,還在於日本政府為了使日元國際化,使日元在國際結算和國際融資方而發揮更大的作用,從1984年開始,對非居民發行歐洲日元債券放寬了限制:
第一,擴大發行機構。將發行機構由原來的國際機構、外國政府擴大到外國地方政府和民間機構。
第二,放寬了發行條件。將發行公募債券的信用資格由AAA級降到AA級。
第三,放寬了數量限制。在發行數量上,取消了對發行筆數和每筆金額的限制。
第四,擴大主辦銀行的范圍。除了日本的證券公司外,其他外國公司可以擔任發行債券的主辦機構。
3.歐洲馬克債券市場。歐洲馬克債券是指在德國境外發行的以馬克為面額的債券。歐洲馬克債券在歐洲債券總額中的比重也呈不斷提高趨勢,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德國經濟實力的日益增強和馬克的日益堅挺。
4.以多種貨幣為面值的歐洲債券。歐洲債券多數以美元、日元、馬克、英鎊等貨幣單獨表示面值,但也有以多種貨幣共同表示面值的。由於單一通貨的匯率經常變動,風險較大,用多種貨幣表示面值的歐洲債券呈增加趨勢。多種貨幣表示面值的歐洲債券有以下幾種:
(1)幾種貨幣共同表示歐洲債券的面值。每一種貨幣佔有一定的比例。對於歐洲債券的發行者和購買者來說,這種計價的好處是減少風險。
(2)用歐洲貨幣單位和特別提款權這兩種由多種貨幣加權平均所形成的記賬單位表示歐洲債券的面值。歐洲貨幣單位是歐共體創造的由歐共體12國貨幣加權平均組成的貨幣。特別提款權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創造的由美元、日元、馬克、英鎊、法郎這5種貨幣加權平均組成的記賬單位。由於這兩種國際貨幣是多種貨幣的加權平均,各種貨幣匯率變動可以互相抵消,其價值也是穩定的使發行者和投資者能減少或避免匯率變動風險。
(三)發行國際債券的步驟
一、美元債券
發行美元債券的主要步驟如下:
1.發行人首先向美國的資信評定公司提供資料,以便調查和擬定發行人的債券資信級別。同時,發行人還要辦妥向美國政府「證券和交易所委員會」呈報注冊文件的草稿。
2.債券發行人完成向美國證券和交易所委員會呈報注冊文件工作。同時,資信評定公司也完成調有工作,提出債券資信級別的初步意見。如果債券發行人對此無異議,則正式資信級別的等級意見書成立,如果債券發行人不接受,則考慮不定級發行。
3.美國政府證券和交易所委員會收到債券發行人呈報的注冊文件後,要進行審查,審查完畢後發出一封關於文件的評定書。債券發行人應就評定書里提出的問題做出答復。
4.債券發行人根據證券和交易所委員會在評定書中提出的意見,完成注冊文件的修改工作。
5.債券發行人應選擇一名管理包銷人,管理包銷人則組織包銷集團,負責包銷及有關工作。管理包銷人提出發行債券的初步方案,廣泛徵求意見,以期債券發行人和債券投資者雙方都能滿意。
6.正式在債券市場上發行債券。
二、日元債券
發行日元債券的主要步驟有:
1.取得臨時信用評級,在繳款前簽訂承購合同後,取得試評級。
2.選定證券公司。
3.指定法律顧問。
4.制定各種發行文件。召集發行者、受託銀行及證券公司研究各種合同的准備文本,起草文件。主要有:有價證券呈報書、發行說明書、外匯法規定的呈報書、債券條款、擔保條款、承購合同書、承購團合同書、募集委託合同書、本利支付事務代辦合同書、登記事務代辦合同書、有價證券報告書等。
5.債券發行人取得國內有關部門的批准。
6.向日本大藏省提出有價證券申報書,徵得日本政府的批准。
7.組織承購團。
8.發行條件談判。召開發行者、委託銀行及證券公司三方會議,協商發行條件,簽訂承購合同。
9.有價證券申報書生效後,開始募集,招募時間一般為7~10天。
10.債券資金文款。認購人向發行單位支付債券發行款項。
11.提交外匯報告書。
12.債券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
三、歐洲債券
歐洲債券的發行是在國際銀行組織下進行的。這種國際銀行叫主辦銀行,主辦銀行邀請幾個合作銀行組成發行管理集團,發行量過大時,要由幾個主辦銀行聯合進行。這種發行方式叫辛迪加集團發行。主辦銀行為發行債券做准備,規定一些條件,包銷人的推銷集團中某一個主辦行專作付款代理人和財政代理人。所發行債券的大部分由發行管理集團所認購,有貸款(募集)能力的包銷者將參加債券的發行。包銷者由世界各地的國際銀行和大公司構成,數量在30~300家。發行集團和包銷者共同保證借款者以確定債券價格募集資金。
推銷集團的責任是把債券賣給公眾。公眾也包括主辦行、包銷者和有銷售基礎的銀行。主辦行、包銷者、推銷者就是債券市場的參加者,這些參加者要得到一定的傭金。
歐洲債券市場不受政府的管制,能比較容易地在3周內幕集到資金。發行債券的程序是決定發行歐洲債券、宣布發行債券、上市日、結束日、推銷集團支付債券。具體程序如下:
1.主辦者和借款者一起決定發行債券的條件(數額、期限、固定或浮動利息率、息票),在這個階段主辦行組建發行管理辛迪加准備各種文件,最主要的文件是說明書,在這個階段叫初步說明書。
2.宣布日。主辦行通過電傳對債券的發行進行說明,並邀請銀行參加包銷和推銷集團,向可能包銷者送初步說明書,在一兩周之內,制定出發行債券的最終條件,辛迪加集團的借款者承擔責任。
3.上市日。發行最終說明書,債券公開上市,公眾募集階段大約是兩周。
4.結束日。認購結束,債券和現金交換,借款者實際賣出債券,取得現金。在各大報紙上登醒目的廣告,公開宣傳這次債券的發行成功,並列出主辦銀行和合辦銀行名單。
5.債券交易日結束後債券就可以上市交易。
(四)國際債券的發行條件、發行的主要文件和發行程序
一、發行條件
1.發行額。發行額的多少,除了受信用級別的限制外,還要根據發行人的資金需要和市場銷售的可能性確定。
2.償還期限。債券的償還期限的長短,由發行者的需要,債券市場的條件和發行債券的種類所決定,一般短則5年,長則10年、20年以上。
3.票面利率。一般採用固定利率,也有採用浮動利率的。發行債券的種類不同,利率也不同。對發行債券者來說,利率越低越好。銀行存款利率和資金市場行情的變化對債券利率影響較大。
4.發行價格。債券的發行價格以債券的出售價格與票面金額的百分比表示。以100%的票面價格發行的叫等價發行;以低於票面價格發行的叫低價發行;以超過票面價格發行的叫超價發行。
5.償還方式。國際債券的償還方式主要是:定期償還、任意償還、購回償還。
6.認購者收益率。它是指所得的償還價格和發行價格的差額利潤率及票面利息率的總和。
7.費用。發行債券的費用,包括債券印刷費、廣告費、律師費、承購費、登記代理費、委託費、支付代理費等。發行人最終發行成本率計算公式如下:
成本率=收益率+(發行額-按發行價格收入資金額+費用)/期限/按發行價格收入資金額-費用
二、發行的主要文件
1.有價證券申請書。有價證券申請書是發行人向發行地政府遞交的發行債券申請書,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發行人所屬國的政治、經濟、地理等情況;發行人自身地位、業務概況和財務狀況;發行本宗債券的基本事項;發行債券集資的目的與資金用途等。
2.債券說明書。債券說明書是發行人將自己的真實情況公之於眾的書面材料,主要內容與有價證券申請書相似。
3.債券承購協議。債券承購協議是由債券發行人與承購集團訂立的協議,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債券發行的基本條件;債券發行的主要條款;債券的發行方式;發行人的保證和允諾;發行人對承購集團支付的費用;承購人的保證和允諾等。
4.債券受託協議。債券受託協議是由債券發行人和受託機構訂立的協議,主要內容除受託機構的職能和義務外,基本與承購協議一樣。
5.債券登記代理協議。債券登記代理協議是債券發行人與登記代理機構訂立的協議,主要內容除登記代理機構的職能和義務外,基本與承購協議一樣。
6.債券支付代理協議。債券支付代理協議是債券發行人與支付代理機構訂立的協議,主要內容除債券還本付息地點、債券的掛失登記和注銷外,基本與承購協議一樣。
7.律師意見書。律師意見書是債券發行人和承購集團各自的律師就與發行債券有關的法律問題表示的一種書面意見書。
三、一般發行程序
不同的國際債券發行程序雖然不盡相同(如前面介紹過的楊基債券和武士債券),但是大體上都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發行人確定主幹事和幹事集團。
2.發行人通過主幹事向發行地國家政府表明發行債券的意向,徵得該國政府的許可。
3.在主幹事的幫助下,發行人申請債信評級。
4.發行人通過主幹事,組織承購集團,設立受託機構、登記代理機構和支付代理機構。
5.發行人與以主幹事為首的幹事集團商議債券發行的基本條件、主要條款。
6.發行人按一定格式向發行地國家政府正式遞交「有價證券申報書」。
7.發行人分別與承購集團代表、受託機構代表、登記代理機構代表和支付代理代表簽訂各種協議。
8.發行人通過承購集團,向廣大投資者提交「債券說明書」,介紹和宣傳債券。
9.承購集團代表(一般是主幹事)組織承購集團承銷債券,各承購人將承購款付給承購集團代表。
10.承購集團代表將籌集的款項交受託機構代表換取債券,隨後將債券交給承購人。
11.各承購人將債券出售給廣大的投資者。
12.登記代理機構受理廣大投資者的債券登記。
13.受託機構代表將債券款項撥入發行人賬戶。
❷ 什麼是歐債危機,和美國金融危機什麼區別
兩者都是金融體系內出現問題,並可能引起整個經濟的倒退和危機。只是兩者的引起因素不一樣。
歐債危機,全稱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是指自2009年以來在歐洲部分國家爆發的主權債務危機。歐債危機是美國次貸危機的延續和深化,其本質原因是政府的債務負擔超過了自身的承受范圍,而引起的違約風險。
歐洲債務危機即歐洲主權的債務危機。其是指在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後,希臘等歐盟國家所發生的債務危機。2013年12月16日,愛爾蘭退出歐債危機紓困機制 成首個脫困國家。
早在2007年4月,美國第二大次級房貸公司--新世紀金融公司的破產就暴露了次級抵押債券的風險;從2007年8月開始,美聯儲作出反應,向金融體系注入流動性以增加市場信心,美國股市也得以在高位維持,形勢看來似乎不是很壞。然而,2008年8月,美國房貸兩大巨頭--房利美和房地美股價暴跌,持有"兩房"債券的金融機構大面積虧損。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被迫接管"兩房",以表明政府應對危機的決心。
❸ 奇了怪了,美國經濟危機怎會在歐洲國家暴發歐債危機呢
歐美債務危機是由於過度開支和印鈔。
解決歐美債務危機的方法很多, 例如:
1. 列印更多的錢支付,並利用金融, 政治和軍事實力, 迫使債權人接受修訂後的長期金融債。
2. 通過貨幣, 股票和商品市場的投機活動, 在市場製造金融危機, 從中牟利。
3. 出售他們的財產和資源給債權人。
4. 創造就業機會,使他們的公民更加努力地工作,以產生更多的產品和服務, 賺取收入, 支付債務。
當然第1 和第2種方法比其他方法更容易實施,並會在未來繼續使用,除非亞洲債權人變得更強,更聰明。
發生在美國和歐洲目前的債務危機將導致亞洲面對金融危機, 包括中國。
這以前已經發生在世界金融史上的亞洲金融危機, 將會再次發生。
亞洲目前的低金融流動性和高國內借貸成本, 將會惡化金融危機,導致更多行業和個人破產, 經濟通縮。
亞洲各國政府應認真研究的問題,並立即採取行動,因為當前的亞洲金融危機的原因和歐美國家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亞洲政府給市場的葯是應該不同於歐美。
除非亞洲現在馬上降低國內借貸成本, 增加市場的融資流動性,增加內部需求, 保護國內企業尤其是良好的勞動密集型生產業和物業, 以安全地度過本次金融危機。
這將確保亞洲的財富,將不會在金融危機期間被歐美投機者搶走。
❹ 為什麼美國債務危機了,歐洲債務危機了,股市還要漲,中國經濟這么好,股市還在一直跌呢
經濟問題太大了,而且相互關聯,需要一定的功底。
中國股市不漲的原因的多方面的,擴容太厲害是原因之一,還有就是中國的機制不健全,不保護股民的利益,還有就是大家都對中國的經濟看跌,不願意去持有中國經濟的多頭。等等
高利貸問題沒有關注過,應該是銀行借不到錢,就去找私人借,但是現在投資沒有收到預期的回報,借的高利貸還不上,老闆或跑路或自殺,問題就顯現出來,被大家關注了。
保障房建設問題沒有政府講的那樣目的單純,要調控房價,他們擔心中國經濟著陸,用這種政府投資的方式去拉動中國經濟,我沒聽說要地方建設保障房,所以不了解,不可妄言,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繼續貪污腐敗,中飽私囊,維護集團利益。
❺ 為什麼美國的股市屢創新高,中國的股市屢創新低,請高人解說一下,謝謝
這個問題問的好,我自己也問過,為什麼呢?
簡單的說就是:
美國出台搞亂全世界政策,除美國以外的一切國家美國都要想辦法不同程度地搞亂;而在其國內,則故意打擊非美企業扶持本國企業,超發美元,打擊大宗商品市場包括黃金。所有這一切的目的只有一個——把大量的美元集中供給給美國股市,從而解決「美國的次貸危機」中的大量銀行倒閉的問題,從而解決美國的企業生存問題。
中國的出口經濟受到嚴重打擊(因為全世界都被美國亂了),整個經濟面資金鏈脫節,地方債發難、房地產市場發難,股市怎麼可能漲得起來。
美國之所以能搞亂全世界,因為它手裡握著「世界通用貨幣美元」和它手裡握著2戰以後的最強軍事實力,一句話美國用美元+軍事掌控了全世界。
怎麼證明以上結論呢?(下面是比較詳細的論述!)
第一、中美內因對比:
1、政府債:美國政府債台高築,中國同樣;
2、超發貨幣:美國超發,中國也超發;
3、房地產市場:美國溫和,中國危機重重——這個是唯一最不同的!
4、經濟增長率:美國soso,中國減速但任然預計為7.5%。
【總結內因】:如果一定要說不一樣,那麼就是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太不正常。但是,難道這就是股市不漲的原因嗎?非也,道理在外因上去找。
第二、中美外因對比:都有些什麼外因呢?美國——其他國家——中國。
1、其他國家:這是中美共同的外因。這其他國家都在干什麼呢?
(1)歐洲:因為歐債危機,歐洲都快鬧到歐元解體的邊緣了,經濟一片蕭條。
誰是始作俑者?答:美國。
(2)非洲:美國、歐洲打利比亞,搞亂敘利亞,非洲相當不太平。
誰是始作俑者?答:美國。
(3)中東:阿拉伯之春,整個阿拉伯世界亂了。
誰是始作俑者?答:美國。
(4)南美洲:也許是美國後院,一切照舊。
(5)亞洲:圍繞中國,美國的前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搞了個「美國重返亞洲」,結果中國周邊亂的一塌糊塗。沒哪個周邊國家能好受。
誰是始作俑者?答:美國。
(6)澳洲:澳洲的經濟基本靠中國的經濟發展支撐,中國受影響,澳洲自然不好過。誰是始作俑者?答:美國。
【其他國家總結】:這美國把全世界搞亂,它到底要做什麼呢?答:它要讓美國看起來獨好——看,全世界都亂了,就我美國不亂,於是,資金留在美國,然後,再超發幾組貨幣,這美國股市能不漲嗎?
2、美國國內:
(1)推出量化寬松:大量的印發美元,股市自然而然的上漲。
(2)打擊非美企業:
例如:打擊汽車市場,首當其沖打擊豐田,於是2007年後豐田出了一堆的質量門;
例如:打擊中國企業,太多了,很多是貿易壁壘式的政策出台。
(3)製造貿易壁壘:中美貿易最典型,美國製造了很多貿易壁壘。
【美國國內總結】美國政府想方設法打擊一切跟他們產業嚴重沖突的非美國企業,為扶持其企業和就業。
3、中國國內:
(1)出口受阻:中國是出口型經濟,當周邊都不太平以後,還出口什麼?!於是中國經濟自然出現嚴重問題。
(2)地方債發難:2007年後,中國出台4萬億救市計劃,其目的是一旦世界經濟轉暖則中國會在這一次「美國次貸危機」後超速發展。但是,由於出口受阻,大量地方債只能靠房地產市場中的賣地來解決。可是房地產市場呢?
(3)房地產過熱: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已經到了崩盤的邊緣,WHY?因為中國的出口型經濟受到嚴重打壓後,整個經濟面出現了嚴重的資金壞賬。
(4)中國超發的貨幣流向:不可能流向股市,只可能流向脫節的地方。
(5)銀行壞賬:其實,銀行+影子銀行,壞賬太多了,市場上的錢不可能流向股市,只可能流向「填窟窿」,這就是最後股市不漲的核心原因。
【中國國內總結】出口受阻,企業面臨嚴重問題,於是銀行業的資金鏈自然出現「脫節」,於是一環扣一環,地方債發難,房地產市場發難。
4、最後:
股市,永遠是市場的晴雨表,中國股市沒能漲起來,說明其內部問題重重,非簡單問題。需要一次大手術。
【寫在最後的題外話】很多人說中國大媽買黃金是虧了——真的未必!!!!起碼這些變成黃金的錢找到了避險的地方。
❻ 歐洲債務危機和美國股市的關系如何與美元兌換歐元的關系與我們國內股市的關系
歐洲債務危機首先導致對歐元和歐元區經濟的不信任,歐元匯率降低,歐洲股市下跌,美元成為避險貨幣匯率看漲,而美國股市也會跟隨歐股下跌,全球股市有聯動性,進而對全球股市消極影響
❼ 美國股市和債市之間的關系與區別
1、沒有直接關系,但間接聯系還是有的。
4、國債與股市的區別:
權利不同,國債債權憑證,股票是所有權憑證。
國債是國家發行,但只有股份制公司才能發行股票。
期限不同,國債是一種有期投資,有規定的償還期,股票是無期投資。
收益不同,國債可獲得固定的利息,股票分紅不固定。
風險不同,國債想多比股票低,買國債的收益會比存銀行高,因為國債的收益比銀行存款收益高才會吸引投資者買國債。
❽ 美國債務危機對中國股市影響有多大
美國次級債危機這個蝴蝶翅膀引發的連鎖反應已經開始發酵,繼美國股市前天下跌200多點,可憐的巴西股市在昨天一天之內下跌了約2000點。
一場全球性的信貸緊縮快要來臨了嗎?也許是的。新興市場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波蘭、韓國等國股市普跌2%以上;美國國內情況更加危急,新房銷售下降6.6%,說明緊縮情況十分明顯。更嚴重的是,從房屋次級債市場已經引發了對債券市場的普遍不信任,高盛、貝爾斯通、雷曼兄弟發行的企業債遭到市場普遍冷遇,克萊斯勒的200億美元企業債乏人問津,國外財經人士聲稱,全球性的風險資產的重估已開始。
周洛華先生說,與以往國外政府在大選年主動加息抑制物價上漲爭取選票不同,這次是由次級債市場所引發的資產價格重估,進而引發政府被動實行緊縮政策。美元兌歐元英鎊均創下歷史新低,日元加息可能性加大,利用美元與日元融資套利者正在加緊平倉。
因此,美國政府並未心滿意足地欣賞緊縮帶來的好處,而是四處尋找救市良方。
首先,政府官員有限度地承認次級債的負面影響,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7月19日在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舉行的年中經濟評估聽證會上表示,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造成的損失,估計在500億到1000億美元之間。但一些市場人士估計,目前暴露的問題只是冰山一角,直接損失可能高達3000億到5000億美元,間接影響則可能蔓延到整個房地產業,導致全國房價重估,以至於拖累整個美國經濟步入衰退。
其次是向世界尤其是中國轉嫁風險。7月13日,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部長阿方索·傑克遜在北京透露此行的目的———搭上中美戰略經濟對話這趟順風車,讓中國購買美國的按揭證券,這是利用人民幣緩解信貸緊縮壓力的圍魏救趙之策。
在以往的全球性貨幣流動性過剩的環境下,國際投資者與A股市場一樣,患上了風險麻木症,他們忙著進行套利交易,或者將手中的貨幣盡快地轉換成實物與資產,以最大限度地獲取收益。突如其來的次級債使得危機意識突然被喚醒,世界資金的套利鏈條中斷,令新興市場股市步伐大亂。
中國股市從來都有自己的邏輯,由於資本項目的控制,使得A股市場與境外市場之間築起一道高高在上的堤壩,因此,境外股市的大漲大跌對A股市場影響有限。但現在,我們應該重新審視這道不斷受到升值、地下交易等大浪沖擊的堤壩的強韌度,隨著中國金融的大門越來越開放,堤壩的作用會越來越弱,中國股市很快將會感受到環球同此涼熱。
中國A股市場會面臨雙重壓力:一是資金壓力,在風險壓力下,全球投資者對於新興市場的投資會趨於保守,投資中國的基金近期在美國有折價現象;其次是匯率升值與開放市場的壓力,除了QDII的出行外,近日最莫名其妙的一則新聞是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保監會發布《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按照新規定,保險公司境外投資總額的上限由占上年末總資產的5%上調到15%,同時投資范圍從固定收益類拓寬到股票、股權等權益類產品,估計將有3000億元保險資金可以進行海外投資。在企業尚未准備好的情況下,如此大幅提高開放的門檻,很有可能是壓力之下的產物。
從表面上來看,國際資金流入減少與人民幣升值的效果可以對沖,對A股市場的影響是中性的。實際上,如果人民幣在外界壓力下被迫大幅升值而引發A股市場大漲,是非常可怕的信號,這說明,A股市場的大漲是外界壓力下被迫重新估值的產物,是國際投機的結果,而主要不是中國企業效率提升的結果。因此,中國股市的上漲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只要人民幣繼續升值1%以上,投資者就應該考慮高位了結,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風險。
❾ 歐債危機下, 專家昨天新聞中說,美國日本歐洲一些國家房價比最高點下跌了百分之82,由此可見中國房價也會
OK,專家太厲害了,我佩服,請把他房子按照3000一平賣給我,別說3000,我3100跟他買了,謝謝
❿ 歐債對國內銀行業特別是銀行股的沖擊難道真的很大
兄弟錯了,我可以舉其中的一個例子,全球一體化,表面看對中國沒有什麼影響,但是你要知道歐洲債務危機造成的結果是歐美股市進入調整期,黃金價格開始大幅攀升,世界投行開始將資金漸漸轉移向貴金屬,隨著貴金屬的價格上漲帶來的是生產企業原料價格的上漲,生產成本的增加加劇經濟惡化,銀行開始收緊銀根,謹慎貸款,盈利自然下調。這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還有金融股市方面的影響導致銀行股也不可能一枝獨秀,還是以調整為主。股市最近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