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cis晶元相關上市公司
(本報告及更多優秀報告請訪問未來智庫「鏈接」。)
1.CIS晶元是最終產品的核心組件。
1.1 CIS晶元是相機的關鍵部件。
感測器分為兩類:CCD感測器和CIS感測器。CCD感測器主要用於單反相機和工業使用等場景。CIS感測器由於體積更小、成本更低,廣泛使用於手機、汽車、安防、醫療等場景。
CIS晶元作為相機產品的核心晶元,決定著相機的成像質量。CIS晶元通過將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來捕獲圖像信息。攝像頭產品一般分為三個核心部件,分別是CIS晶元、光學鏡頭和音圈電機。其中,CIS晶元是相機產品中價值佔比最大的關鍵部件。根據TrendForce的統計,手機攝像頭模組中CIS晶元的搏首價值約佔50%。
1.2第一次技術變革:3360背照式取代了前照式
CIS工業的第一次技術變革是BSI背照式方案,而不是FSI前照式方案。在傳統的FSI前照式CIS方案中,光依次通過片上透鏡、濾色器、金屬電路和光電二極體,光被光電二極體接收並轉換成電信號。由於金屬電路會影響光線,最終光電二極體吸收的光線不到80%,所以弱光場景下的拍照效果明顯不如BSI方案。
在BSI背照式方案中,改變了金屬電路和光電二極體的位置,光線依次通過片上透鏡、濾色器和光電二極體,消除了金屬電路對光路的干擾,受光量和受光效率會顯著提高。
2009年是BSI CIS量產的第一年。索尼和豪相繼發布並量產BSI相機感測器產品,標志著BSI解決方局銀數案開始大規模商用。得益於顯著的性能優勢,BSI取代FSI的趨勢不可阻擋,BSI滲透率從2009年的1.9%快速提升至2015年的70%。
1.3第二次技術變革:堆疊而非背照式
CIS晶元技術的第二次革命是堆疊技術方案取代了背照式方案。本發明的堆疊技術方案將像素感測單元和邏輯控制單元由水平堆疊改為垂直堆疊,大大增加了圖像感測單元在晶元面積中的比例。
堆疊技術方案的發展趨勢是從兩層晶元堆疊到多層晶元堆疊。2層堆疊方案堆疊像素模塊晶片和數字電路處理晶片。在3層堆疊方案中,堆疊像素模塊晶片、DRAM存儲器晶片和數字電路處理晶片。堆疊技術的使用提高了CMOS圖像感測器的高速拍攝能力,其處理速度比傳統圖像感測器高4倍。
技術變革的推動者是索尼。索尼在2012年發布了首款雙層堆疊的CIS晶元,產品命名為「EXMOR RS」。圖像感測單元和邏輯控制單元分別製作在兩片晶片上,感測單元和邏輯控制單元通過TSV技術互連。
2017年,索尼在ISSCC大會上發布了首款三層堆疊CIS晶元。索尼圖像感測單元、邏輯控制單元(ISP晶元)和DRAM晶元堆疊在一起。這款CIS晶元實現了1930萬像素,單個桐首像素麵積為1.22x1.22um,片上集成1Gb DRAM內存。這種CIS晶元可以拍攝120fps的高幀率圖像,並提供960fps的FHD超慢動作回放。
堆疊技術極大地增加了單個感測單元中像素層的面積比。在傳統方案中,像素層僅占據晶元表面的60%。通過使用堆疊技術,像素層的面積比可以增加到90%。隨著像素層面積比例的增加,CIS晶元的物理尺寸明顯下降。堆疊式CIS (Stacked CIS)具有優異的性能,在量產中已使用於高端使用,並逐漸向低端使用擴散。
2.1手機攝像頭像素變化
頂配機型的攝像頭配置分為兩個方向,一個是追求高像素,一個是追求大像素尺寸。蘋果的技術方向側重於追求大像素尺寸。近幾年iPhone的像素值是1200萬像素。
2.2從配置看相機趨勢
從華米OV國內四大手機品牌廠商來看,48M和三攝像頭是各廠商品牌差異化的核心點。
小米是48M的忠實粉絲,在千元機價格段的機型紅米Note7中引入了48M的攝像頭配置。總體來看,小米在紅米Note7、紅米K20、小米9等機型上搭載了48M的產品。
華為在2000元價位段推出了48M攝像頭配置。Nova 5i pro的後置配置採用4800萬像素800萬像素超廣角200萬像素微距200萬像素景深鏡頭組合,前置配置採用3200萬像素攝像頭。
4800萬手機在安卓陣營迅速普及。安卓陣營主流廠商三星、華為、小米、Vivo、Oppo都推出了48M的手機。
2.3 48M成為旗艦機中的主流配置。
2.3.148M攝像頭用戶體驗提升明顯,在安卓手機陣營迅速普及。
48M相機拍照的用戶體驗明顯提升。用戶可以通過拍照獲得4800萬像素的高解析度照片。通過放大照片,他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照片的紋理細節,效果遠勝於傳統的12M相機。
OPPO Reno、vivo X27(高配版)、魅族16s、華為nova 4、榮耀V20、紅米Note 7 Pro後置感測器均來自索尼的IMX586,而紅米
Note7、聯想 Z6 Pro、Nokia X71 等產品後置主攝感測器則來自 三星旗下的 ISOCELL GM1。
48M攝像頭擁有兩種工作模式,在光線條件較差情況下,4 個小 像素點合成為一個 1.6 微米的大像素點,輸出 1200 萬像素的高品質圖 像。在光線條件較好的情況下,48M 攝像頭輸出 4800 萬像素的高分 辨率圖像。
2.3.2 48M 市場:索尼、三星、豪威三家獨占
目前 4800 萬像素 CIS 晶元全球僅有三家廠商具有供應能力,分 別是索尼、三星及韋爾股份收購的豪威科技。索尼及豪威的 4800 萬 像素具有硬體直出圖像的能力。而三星的 GM1 不具備硬體直出 4800 萬像素圖像的能力,相比索尼及豪威產品性能略差。
2.3.3 48M 市場空間測算
48M產品主要在中高階市場替代傳統的 20M/24M攝像頭方案, 同時向中低階手機市場滲透。2018 年中國大陸市場 24M 產品出貨量 約為 1億顆。我們產業鏈調研了解到國內主流品牌對 48M 產品的趨勢 認同度較高,預計在 2019 年全年 48M 國內市場出貨量將達到1.5億 顆。以單顆 7 美金測算,國內 48M 攝像頭晶元市場規模約為10.5億 美金。
2.4三攝漸成主流,四攝、五攝興起
2.4.1三攝漸漸成主流
2019 年是三攝普及的大年。安卓陣營三星、LG、華為、小米、 Oppo、Vivo 均推出了後置三攝手機。三攝配置在提升場景化適應能 力上有著質的飛躍。面對遠距離拍攝場景,傳統的單個攝像頭方案拍 照呈現效果較差,主攝 長焦鏡頭相互配合能夠明顯改善用戶體驗。 蘋果今年新一代手機預計採用後置三攝配置,安卓與蘋果陣營全面進 入三攝時代。
三攝主流配置為主攝像頭 長焦光學變焦鏡頭 超廣角鏡頭,通過 切換不同攝像頭實現單反式的拍照效果。
2.4.2三攝之後,多攝趨勢明朗
三星 A9S 的後置四攝手機。三攝的基本配置為「主攝 廣角 長 焦」的組合,四攝一般是在三攝的基礎上增加「微距」、「虛化」或「3D」 等功能攝像頭。
2019年 2 月,諾基亞在西班牙巴塞羅那 MWC 展會上發布了 Nokia 9 PureView 手機。Nokia 9 PureView 是全球首款五攝手機,手機搭載了 5 顆 1200 萬像素後置攝像頭。面向中高端市場,定價為700美金。
2.4.3三攝推動 CIS 晶元用量大幅增加
三攝有望復制雙攝快速滲透的過程。雙攝自 2016 年開始滲透以 來,經過 3 年時間實現在中低階手機的全面普及。對消費者而言,三 攝實現了多種拍照場景的覆蓋,滿足消費者「拍得遠」和「拍得清」 的多重需求。
我們預計三攝在 2019 年滲透率將達到 15%,今年三攝手機出貨 將達到 2.3 億台。華為是三攝的引領者,逐漸將三攝配置從旗艦機型 向中低階機型推廣。
三攝推動 CIS 晶元用量大幅增加。隨著三攝的普及,單個模組的 CIS 晶元用量達到 3 顆,相比雙攝CIS晶元用量增加 50%。
隨著三攝的普及,手機使用 CIS 晶元需求在 2019 年開始成長提 速,預計到 2022 年,全球智能手機CIS晶元需求量在 50 億顆,相比 2018 年增長47%。
2.5手機攝像頭產業鏈梳理
手機攝像頭產業鏈上游原材料為玻璃、覆銅板、銅材料等,中游 元件包括攝像頭鏡頭、音圈馬達、CIS 晶元、手機模組組裝四大環節。
CIS在手機攝像頭產業價值量佔比最高,其次是 CCM組裝和鏡 頭。根據 Yole 的統計,2018 年攝像頭產業總產值為 271 億美元,預 計 2024 年會達到 457 億美元。攝像頭價值鏈中,CCM 組裝、鏡頭生 產以及 VCM 產值佔比分別為 31%、15%、9%。
濾光片環節:
濾光片是攝像頭鏡頭上的一層鍍膜,用途在於抑制紅外光線,提 升拍照品質。國內優秀的濾光片企業包括水晶光電、五方光電等。
鏡頭環節:
手機鏡頭生產市場,大立光一直保持著行業龍頭地位。2015 年大 立光占整個手機相機鏡頭市場份額的 35%,而在當時舜宇光學科技僅 僅占據了 9%的市場份額,排在所有廠商第二的位置。直到 2018 年, 舜宇光學科技才在出貨量趕上了大立光。
音圈馬達:
音圈馬達的製造商主要來自日本、韓國和中國,龍頭生產廠商為 Alps、TDK、Mitsumi和 Jahwa。國內音圈馬達代表企業包括中藍、三 美達、比路等。
音圈馬達保持快速增長趨勢。2014 年,全球手機音圈馬達消費 為 10.8 億顆,而國內能夠提供的產量為 6 億顆。預計到 2020 年,全 球的額手機音圈馬達 28億顆,而國內的產量也已經提高到了 16.8 億 顆,增長了 186%。
手機攝像頭模組:
手機攝像模組行業,歐菲光、舜宇光學科技和丘鈦科技占據了行 業龍頭地位。2019 年 6 月,歐菲光出貨量為44.5KK顆,占據了整個 行業的 16.7%。而舜宇光學科技出貨量為 43.2KK 顆,占整個行業 16.2%。出貨量前十家公司占整個市場的80%。攝像頭模組是在智能 手機光學使用的核心使用領域,需要具備鏡頭、濾光片、VCM、攝像 頭晶元等零部件的集成和封裝能力。
3.1日本索尼、韓國三星、中國豪威把控主要份額
根據 Yole Development 數據,全球 CIS 晶元(CMOS image sensor) 產業在 2017 年的產值為 139 億美金,相比2016年增長 19.9%,未來 五年仍將保持 9.4%的復合增長率。預計 CIS 市場規模在 2023 年達到 約 220 億美元。
CIS晶元行業競爭格局呈現三強爭霸情形,日本索尼、韓國三星、 中國豪威三家廠商占據行業第一梯隊位置,三家廠商把控了CIS晶元 市場主要份額。根據 YOLE 最新報告數據,CIS 晶元前三家廠商合計 市佔率達 73%。
日本索尼引領行業創新,占據全球 CIS 市場四成份額。索尼是蘋 果手機攝像頭晶元唯一供應商,產品性能行業領先。豪威前期主要聚 焦於中端市場,市佔率行業第三。近年來豪威開啟「重返高端」戰略, 加大高端產品研發投入,與行業第一廠商差距不斷縮短。三星採用產 業鏈一體化的策略,形成了手機終端、面板屏幕、存儲晶元、攝像頭 晶元等關鍵零部件為一體的生態體系。
三星集團旗下設置有存儲、LSI、晶圓代工、顯示、手機、消費 電子六大業務事業群。攝像頭晶元業務作為三星 LSI 部門的一個產品 線,需要滿足內部手機部門的需求,同時對外獨立銷售。目前三星攝 像頭晶元市佔率位居行業第二。
海力士、格科微、安森美、松下、STM、SmartSens 等企業位於 第二梯隊。海力士、格科微主打中低端市場,出貨量位於行業前五, 但產品均價較低。安森美、STM、松下定位於安防、汽車等工業使用, 產品平均單價較高,但出貨量較低。
3.2 CIS 晶元行業下游使用結構
CIS晶元下游最主要的需求來自手機貢獻,手機使用產值佔到了 CIS 晶元 2017 全球產值的67.86%。其次是消費類使用、計算機、汽 車及安防使用,分別佔到 CIS 下游需求的 8.10%、9.33%、4.73%及5.65%。
3.3 CIS 晶元製造產能分布
以晶圓口徑統計,2017 年全球 CIS 晶元的產量242.2萬片 12 寸 晶圓,摺合月產量約為20萬片 CIS 晶元晶圓,相比 2016 全球產量增加2.3%。
CIS晶元產業鏈有主要有兩種模式,一是 IDM(垂直整合製造), 以 Sony、三星為代表,企業的業務涵蓋了晶元設計、晶元製造和晶元 封測整個流程。二是 Fabless-Foundry代工模式,以豪威科技為代表, 企業主要負責設計和部分的封測,將晶元製造交給晶圓廠進行代工, 然後將加工好的晶元交給封裝和測試廠商進行封裝和測試。
在 CIS 晶圓製造環節,全球前三大 CIS 晶圓廠分別為 Sony、三 星、台積電,產能分別佔全球的 38%、20%、16%。國內中芯國際、 華力微電子的 CIS 晶圓產能規模分別位列全球第四、第五。
3.4索尼資本開支翻倍,CIS晶元進入 5 年高景氣周期
CIS晶元行業景氣高峰即將到來,頭部廠商積極擴產應對。頭部 三家企業中,索尼及三星屬於 IDM 模式,豪威屬於 Fabless 模式。索 尼及三星擁有自有晶圓製造產線,豪威的晶元製造環節委託給台積 電、華力微電子、中芯國際生產。
多攝是手機光學創新的明確趨勢。三攝即將成為主流配置,四攝、 五攝時代不再遙遠。面對多攝的明確趨勢,頭部CIS晶元企業啟動了 擴產計劃應對。2018 年,行業龍頭廠商索尼對 CIS 晶元業務的資本開 支翻倍增長。索尼啟動了 2 個為期三年的資本開支規劃,持續六年維 持高資本開支態勢。一期規劃中,在 2018-2020 三年將投入 450 億人 民幣用於擴充 CIS 晶元產能。二期規劃的投資力度與一期規劃略有下 降,但高強度投資的態勢不變。我們認為攝像頭晶元行業進入了高景 氣周期,這一高景氣周期持續時間將超過5年。2019 到 2024 年,CIS晶元需求端將保持持續快速增長態勢。
3.5三星啟動轉線,再次確認高景氣
三星前期規劃將 2 條 DRAM 產線轉產。三星目前有 1 條 CIS 芯 片產線,正在規劃將 2 條 DRAM生產線轉為生產 CIS 晶元。三星擁 有 1 條 CIS晶元專用產線,名稱為 S4-Line。三星現有 CIS 產能約為4.5萬片/月,隨著 DRAM 13 線及 DRAM 11 線轉為 CIS 晶元專用線, 三星的產能將擴充到 12 萬片/月。
三星啟動轉線再次確認 CIS 晶元高景氣的趨勢。行業頭部兩大廠 商均一致預判行業需求高增長。DRAM 晶元產業具有強周期性,目前 已經進入降價周期。通過 DRAM 轉線為 CIS 晶元專用線,三星能夠 迴避存儲降價帶來的不利影響,轉線的趨勢是明確的,但是轉線的節 奏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3.6借力 48MP 普及趨勢,豪威市佔率有望快速上升
48MP攝像頭在 2019年開始全面普及,中高端機型普遍搭載 48MP攝像頭作為主攝。在 48MP 攝像頭感測器領域,豪威是全球范 圍三家量產廠商之一。
豪威科技 OV48B 採用了 PureCel 技術,能夠提高攝像頭靈敏度, 以實現更加輕薄的設計。視頻能力上,OV48B 能夠輸出 4K 60fps、720P 480fps 的慢動作視頻。
在 48MP 市場,目前量產的產品包括索尼的 IMX586、IMX582、 三星的 GM1、GM2、以及豪威的 OV48B。IMX586 與 IMX582 的差 異在於 4K視頻錄制的速度,前者支持 60fps,後者只有 30fps。三星GM1與 GM2 的差異在於對焦技術的支持力度,後者引入了 SuperPD 對焦技術。
索尼的產品定位於高端旗艦市場,豪威與索尼之間的產品市場定 位略有差異。在中端旗艦市場,豪威的48MP產品具有硬體直出 4800 萬像素圖像的能力,而三星的 48MP 產品並不具備硬體直出 4800 萬 像素圖像的能力。我們認為豪威借力 48MP 普及趨勢,將在主攝市場 逐漸蠶食三星、索尼等廠商份額。
4.1自動駕駛對攝像頭需求劇增
汽車攝像頭增量使用主要為前視攝像頭、360環視攝像頭及後視 攝像頭。2016 年全球汽車攝像頭銷售量為 1 億顆。自動駕駛趨勢下, 汽車攝像頭用量劇增,至 2022 年預計將保持25.6%的復合增速高速成 長。到 2022 年,汽車攝像頭用量將超過 3.7 億顆。預計到2021年, 汽車在 CIS 晶元的市場佔比將從目前不足 5%提升至 14%。
在汽車使用領域,安森美(ON semiconctor)是最大的廠商, 2017 年銷售額佔到了全球市場的 44%。豪威科技是全球第二大汽車 CIS 晶元廠商,2017 年佔到了全球市場的 25%。
近年新款汽車配置,各類攝像頭使用數量明顯增長。為迎合自動 駕駛趨勢,賓士、寶馬、奧迪等大型廠商在近期出廠的中高端車型中 均可選擇或已配置前視攝像頭。同樣配置倒車影像也逐漸成為主流,大部分車型均安裝了後視攝像頭,並且提供升級為中高端車型所搭載的 360 環視攝像頭的服務,提升泊車的便利性及安全性。
4.2特斯拉 8 攝像頭方案引領 ADAS 潮流
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經歷了 4 代,第一代 Autopilot 1.0 的硬體配 置採用單攝像頭配置,另外配置了 1 顆毫米波雷達和 12 顆超聲波傳 感器。在 Autopilot 2.0 時代開始,特斯拉轉向多攝像頭方案,配置了8顆攝像頭,另外配置了 1 顆前置毫米波雷達和 12 顆超聲波感測器。 到 Autopilot 2.5/3.0 時代,特斯拉保留了 8 顆攝像頭的配置方案。
特斯拉的 8 顆攝像頭各司其職,分別承擔不同的感知任務。配置 功能分別如下,3 個前置攝像頭(廣角(60 米)、長焦(250 米)、中 距離(150 米);2 個側方前視攝像頭(80 米);2 個側方後視攝像頭(100 米);1 個後視攝像頭(50 米)。
4.3汽車攝像頭晶元格局
汽車使用領域,安森美是最大的 CIS 晶元供應商,豪威科技次之。 2017 年全球汽車 CIS 晶元銷售額達到8.58億美金,安森美佔比 44%, 豪威科技佔比 25%。
安森美的汽車攝像頭業務來自於 2014 年並購的 Aptina。Aptina 專注於汽車及安防感測器市場,是全球最大的汽車 CIS 晶元供應商, 產品廣泛使用於特斯拉、福特、沃爾沃等品牌車企。豪威是全球第二 大汽車 CIS 晶元供應商,在歐洲市場擁有絕對的領先優勢,產品廣泛 使用於寶馬、奧迪、大眾集團等品牌車企。
豪威在汽車市場近年來增長迅猛,向汽車市場第一位置發起沖 擊。豪威的傳統優勢市場在歐洲,在韋爾收購豪威之後,逐步在大陸 本土市場及日本市場加大市場拓展力度,設計導入項目逐年增多。
4.4 安防使用增長迅猛,未來四年 CAGR 21%
安防 CIS 晶元用量在 2016 年為 1 億顆,到 2022 年預計將增長至 3.2 億顆以上,復合增速達 21%。安防領域攝像頭目前 1080P 已經成 為主流,逐步向 2K/4K 發展,人臉識別及物體識別的需求興起,高分 辨率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
4.5安防攝像頭晶元格局
安防領域 CIS 晶元廠商主要為索尼、三星、豪威、安森美、松下 等五家廠商,五家廠商合計佔到了全球 85%的市場份額。2017 年全球 安防 CIS晶元銷售額為 7.86 億美金,索尼佔比 28%,豪威科技佔比 18%。
5.1韋爾股份:全球攝像頭晶元前三廠商,市場份額穩步向上
韋爾股份收購豪威科技進入攝像頭感測器晶元市場。收購交易已 經獲得證監會審批通過,預計今年 8 月實現收購股權交割。
豪威科技是全球第三大 CIS 晶元供應商,是全球 CIS 晶元技術 領導者之一。豪威在韋爾股份主導之後,加大了在中高端產品布局強 度,相繼推出了 32M、48M 等中高端CIS晶元產品。公司是全球 48M CIS 晶元三家供應商之一,具備硬體直出 4800 萬像素圖像的 CIS 晶元 產品能力,技術僅次於索尼。我們認為 48M 產品有望打開公司在中高 端市場的業務,在CIS晶元領域逐步提升市場份額。目前公司全球市 場份額約為 11%,市場份額擴張空間廣闊。在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 豪威作為國內公司能夠更加有效的保障客戶供應鏈安全。公司 48M 產 品已經得到國內一線手機品牌的認可,產品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實現放 量銷售。
韋爾股份自身擁有業內領先的電源管理類晶元產品線,在 LDO、 TVS、MOSFET、電源管理 IC 等方向占據國內領先位置。華為美國禁 運事件之後,公司各項產品線加快了在華為的導入節奏。
我們看好韋爾股份的三重邏輯,維持「推薦」評級。一是公司在 CIS 晶元領域將逐步向中高端市場擴張;二是公司自有晶元業務加快 國產替代進程,公司是國內少有的具備晶元設計能力的企業,在電源 管理晶元、射頻晶元等模擬晶元領域具有強競爭力。三是韋爾與豪威 並購的協同效應釋放,韋爾股份與豪威並購之後將打通銷售體系、供 應鏈體系,進一步強化與下遊客戶的合作深度及產品廣度。
5.2晶方科技:CIS晶元封裝龍頭廠商
公司是全球領先的 CIS 晶元封裝供應商。其封裝核心技術平台延 展性強,不斷拓展新的產品類別助力公司高速成長。公司起家於 CIS 圖像感測器封裝業務,積淀了豐富的 TSV、WLCSP 先進封裝技術。 近年來,公司不斷拓展技術使用領域,封裝產品已經實現從 CIS 圖像 感測器使用向 MEMS感測器、指紋識別晶元的拓展。目前公司約 7 成營收來自 CIS 產品貢獻,約15%來自 MEMS 感測器貢獻,約15%來自指紋識別晶元貢獻。從下遊客戶來看,公司在消費類電子領域打 磨了一套成熟的新產品開發及穩定量產供應體系,接下來在汽車電子 使用領域、工業類使用領域將持續發力,打開新的市場空間。汽車電 子領域,公司汽車類感測器產品認證進展順利,未來幾年將以內生外 延並舉的方式快速推進業務發展。
公司在 19 年 1月收購光學資產 Anteryon,補齊 3D sensing 光學 短板。晶方本身具有較強的晶圓級封裝能力,結合 Anteryon 的 WLO 及DOE光學能力,公司有望在 3D Sensing 打開新的成長空間。
5.3水晶光電:濾光片龍頭企業
公司作為光學濾光片龍頭,受益於三攝普及趨勢。光學濾光片是 公司利潤貢獻主力,在 2018 年為公司貢獻了 86%的營收。公司在濾 光片領域積累深厚,是 3D Sensing 產業鏈濾光片環節主要供應商。5G到來,AR/VR 使用終端有望進入快速放量銷售階段,進一步打開濾光片新的成長空間。
5.4舜宇光學科技:國內領先的攝像頭模組及鏡頭廠商
公司主要產品包括三大類,一是光學零部件,主要包括玻璃/塑料 鏡片、平面鏡片及各種鏡頭;二是光電產品,主要包括手機相機模組 及其它光電模組、以智能化 3D產品為目的的智能光學業務;三是光 學儀器,主要包括顯微鏡、以結合深度學習為目的智能裝備業務和以 數字工廠解決方案為目的的智能科技業務。
??
登陸未來智庫www.vzkoo.com獲取本報告及更多卓越報告。
立即體驗請點擊:「鏈接」
相關問答:CIS是什麼意思?
CIS(獨聯體國家)一般是指獨立國家聯合體,它的全稱是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 CIS,是由前蘇聯大多數共和國組成,進行多邊合作的獨立國家的一個聯合體,他的簡稱「獨聯體」。獨聯體成員國包含有:俄羅斯聯邦、白俄羅斯共和國、摩爾多瓦共和國、亞美尼亞共和國、亞塞拜然共和國、塔吉克共和國、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哈薩克共和國、烏茲別克共和國等國。
② 誰知道崑山丘鈦微電子科技在香港上市的股票代碼是股價多少錢
丘鈦科技 代碼:1478.HK
③ 中國目前有幾家市值達到萬億級的企業
蘋果8終於出來了,還帶著十周年紀念iPhoneX.然而悲催的是,市場似乎並不看好蘋果8,蘋果發布會之後,蘋果股在上漲1.4%之後迅速大跌,收跌0.4%,靠著8預想的一萬億美元市場落空。
今日滬市開盤之後,蘋果概念股也出現集體下跌情況,水晶光電收盤跌逾6%,歐菲光,歌爾股份,德賽電池,江粉磁材,比亞迪等都出現下跌。而港股也沒能倖免,丘鈦科技,高偉電子,瑞聲科技、舜宇光學跌均出現下跌。
大陸市場作為蘋果非常重要的一節,先前的銷售業績不佳,都在等著蘋果8的出現來拯救。然而此次iPhone8及iPhoneX的評價似乎比之前更差,毫無新意以及支持國產成了蘋果在華銷售的兩大難題。本來想憑著果8業績翻身的蘋果股票,有機會么?
而對於蘋果老用戶來說,新機搭載的全新操作系統iOS11即將於北京時間9月20日正式上線,新增了相機識別二維碼、垃圾簡訊識別、欺詐網址識別等中國化功能,蘋果比起之前更加接中國地氣了。
究竟蘋果8此次在華銷售業績能不能翻身,一萬億市值何日能達到,說實話還真得看中國消費者。雖然網友對蘋果基本表示了全網黑的節奏,但不乏很多跟風。網友戲稱,不敢買,對著吳彥祖海報就能打開手機了。
④ 國內被動元件唯一的一家陶瓷材料電子股票是誰
國內被動元件唯一的一家陶瓷材料電子股票是誰?綜投網(www.zt5.com)3月4日訊
業界表示,電阻龍頭國巨2月稼動率40%不到,訂單外溢到旺詮等相關電阻廠,其他廠商也進行一定程度的漲價。
據中國台灣媒體報道,受國巨電子漲價行為影響,電阻等被動元件掀起了漲價潮,台廠奇力新旗下旺詮上周通知通路商、EMS客戶調漲電阻價格,調漲幅度達60%以上,為歷次漲價最大單一漲幅,後續不排除再漲的可能性。
從年初開始,MLCC、晶元電阻等被動元件已多次計劃調漲價格。此前漲價主要由龍頭國巨電子主導,目前已經擴大到行業內其他參與者,漲價效應已然形成。
被動元件對現代科技至關重要
被動元件主要用於電路中,控制信號傳遞、增益信號大小等功能,對於晶元、通信、面板等高新技術行業不可或缺。
電容、電感及電阻是最重要的三種被動電子元件,佔了整個市場90%的份額,它們的單顆成本、價格都很低,普通電阻可能只要幾毛、幾厘錢,但是電子產品中這三大被動元件的用量極大,主板、顯卡PCB上動輒上百顆電阻。
被動元件的市場規模增長迅速,2016年達到242.4億美元,預計2021年達到328.9億美元,復合增長率達6.29%。隨著5G、VR、AI等多種前衛功能的逐步落地,未來被動元件的市場空間將會獲得倍數級的增長。
相較於MLCC,電阻標准化程度相對較高,進入門檻相對較低,但是電阻的市佔率卻高度集中在台灣,加上日商在非車用的大尺寸電阻上,有淡出姿態,韓系廠商也不產制電阻,因此電阻是比電容更依賴台廠的被動元件,台系廠商擁有絕對的話語權。以產能來看,國巨是台灣被動元件龍頭,也是全球晶元電阻龍頭,月產能已經達到900億顆,全球份額高達34%,遙遙領先第二大廠KOA的9%,全球第二大廠至第五大廠的產能合計,不及一家國巨。
近期被動元件價格連續上漲
被動元件的漲價經過了兩個大的階段。節前主要是價格止跌回穩,需求上升;節後主要是收疫情影響,交通不暢、開工率低導致的供應減少,下遊客戶哄搶導致價格暴漲。
去年下半年開始,被動元件就從底部躍起,價格一路上漲。去年11月末,被動元件廠商大毅科技率先表示已對旗下電阻產品完成了漲價動作。後國巨以關閉交易系統的方式來了一波花式漲價。三星電機在去年12月就針對分銷商調漲MLCC價格,並鎖定在104、105等常用料號上,調漲幅度約5-10%。
節後疫情導致生廠廠家遲遲難以開工,下遊客戶庫存嚴重不足,補倉需求急升。龍頭廠商國巨電子由於估計開工情況不足,此前已經連續數次調高了產品價格預期漲幅,最新漲幅在70-80%之間。
業界表示,電阻龍頭國巨2月稼動率40%不到,MLCC、晶片電阻的庫存均不到30天,加上對EMS客戶調漲的幅度中,有為數不少的規格漲幅達100%以上,訂單外溢到旺詮等相關電阻廠。其他廠商來看,華新科針對通路商調漲10%,旺詮上周針對大中華區直營及經銷客戶調漲全系列電阻價格幅度達60%以上,後續還有繼續上調的可能性。
天風證券(7.06 +0.71%,診股)認為,疫情擴大行業供需缺口,漲價邏輯強化,密切關注日韓供應鏈進展。另外,未來5G/IOT/電動車供應鏈需求增長,推升被動元器件景氣度。
⑤ 蘋果漲價已成定局手機都賣不出去,為啥蘋果還敢漲價
蘋果漲價已成定局?手機都賣不出去,為啥蘋果還敢漲價?
伴隨著現如今科技的飛速發展,蘋果手機上因其流暢IOS電腦操作系統及其強悍的A系列產品Cpu,更是在智能手機的時代遠遠超越了安卓手機系統的手機。盡管在最初多代蘋果,她們銷量太貴,但是畢竟蘋果徹底改變了手機上,打開了一個新的智能手機時代。可是如今,越來越多生產商,都發布高質量的智能手機,從外表到性能,基本上也不會如何遜色於蘋果,為什麼蘋果手機上依然還會銷量越來越貴,
這種客戶針對蘋果的系統,蘋果的app來自於蘋果的整個操作方式,是非常熟悉的,客戶要想由蘋果切換到其他手機商品以上,整個的轉換成本相當高的,因此蘋果有著屬於自己環城河。這也是為什麼這么多年手機漲價,大部分都是蘋果推動全部手機產業的漲價,蘋果在這一方面特殊的市場優點,尤其是生態圈優點,針對蘋果自已的重大意義是最關鍵的。
現階段手機市場確實遭遇較大的市場工作壓力,尤其是手機的換置手機時長逐漸被變長各個國家的消費者由於受到下行壓力影響的,對於未來的消費充滿著比較大的不確定性,那些可變性要素,讓消費者有一些害怕於大規模選購額度相對較高的電子設備,那也是現階段消費電子產品市場應對的難題。
可是蘋果的邏輯在於說它漲價的目的在於根據漲價來推動消費者進一步的交易,給予為自己更多盈利,依靠自身差異化的生態優勢,使自己有著充足的市場主導權,雖然這種策略是否有效還是一個未知量,可是蘋果敢這樣做,的確是有它的底氣。
從長期性市場發展趨勢的角度來看,我們還是覺得蘋果的這種漲價策略是一種非常不明智的贏政解渴的策略,以前蘋果價錢太高就以都引起全部市場的抵觸,現如今蘋果再度採用這種高價位策略其實是有較大風險的,
這類市場抵觸再次發生得話,蘋果能不能像之前一樣根據減價再次挽留市場,已經成了一個未知量,蘋果的做法讓人有些不是太好的感覺了。不過對於許多消費者而言,蘋果即便漲價,該買的人可能還是想購買,這便是現階段全部市場的關鍵邏輯性。
遭受全世界膨脹的危害,各種各樣原材料的價錢都是在增漲。tsmc的代工生產費用以及各種各樣人工成本也在上升,就算蘋果公司在供應鏈管理中有超強得議價能力,但壓根無力抵抗外部環境成本增漲!
「蘋果公司價格上漲成為了定局」而蘋果公司一定會將這一部分成本轉嫁到顧客中,蘋果iPhone14系列的價格上漲必然會對新品的競爭能力,蘋果公司為了能刺激性顧客的購買欲,將標椎版Pro的配備進一步放大,來引導用戶選購適宜的型號。
⑥ 光學上市公司龍頭股票
光電路,消費電子的最佳增長電路
相機的工作原理。
鏡頭產生場景的光學圖像,投射到CIS感測器上,轉換成電信號。經過模數轉換後,轉換為數字圖像信號,在DSP中處理後顯示在屏幕上。手機攝像頭的部件包括鏡頭、音圈電機、濾鏡、圖像感測器、連接器、FPC板、支架等。
手凱森機攝像頭的光學創新
相機主要由光學部分、晶元等部件組成。有些光學鏡頭是技術迭代,價值高的產品。高驅動成像鏡頭的鏡頭數量從6P逐漸增加到7P和8P。與此同時,塑料鏡片已經碰到了天花板。高端型號會增加一個玻璃鏡片,以提高質量,同時降低厚度。
模組製造業競爭相對激烈,多攝像頭趨勢使得行業空間升級。由於模組廠上游光學、晶元價值較大,模組代工廠人力成本高,行業毛利率在個位數。但隨著多攝像頭的技術難度和價值的提升,先進技術的毛利率可以達到20%。
軟體演算法公司連接硬體工廠和品牌。國內以虹軟科技為首的圖像軟體公司適應光模塊和手機,但同時國內手機廠商也在做相關領域的研發。
手機光學升級是手機體驗明顯提升的領域。根據DxoMark評測,截至2020年2月,手機攝像頭評分前10名的攝像頭參數都在上升。
攝像頭數量是最直觀的升級方向。由於厚度的限制,手機無法像專業相機一樣覆蓋不同的焦距。所以廣角、長焦等不同的攝影需求都可以通過量來實現。行業已經迎來了單攝像頭雙攝像頭三攝像頭/多攝像頭的技術變革,同時開始向低端機滲透。比如Realme在1500元檔位機型中已經配置了四個攝像頭。預計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高端機將標配四攝像頭。其實手機用的攝像頭比後蓋上看到的多,前置單攝像頭是標配。前置雙攝像頭、TOF模塊、屏下指紋模塊都是相機的衍生產品,也提高了對光學產品的需求。所以一部三攝/四攝手機實際使用的攝像頭模組數量大於後置攝像頭數量。從20年下半年開始,隨著相機數量保守的廠商蘋果開始供應三攝像頭,三攝像頭將成為未來市場的標配。
攝像頭的升級還體現在像素的提升上。也就是單張照片的實際像素數。毫無疑問,像素越大,越清晰。在實現高像素的過程中,影響手機拍攝效果的因素有CMOS感測器、鏡頭、演算法(像素派、多攝像頭派、演算法派)。至於感測器,目前行業老大索尼壟斷了高端手機的主要CMOS感測器,三星和豪分列二三位。隨著主像素逐漸向48MP、64MP發展,感測器面積需求增加,也加劇了行業的供應緊張。至於鏡片,由於手機的量產要求,長期以來塑料鏡片都是行業主流。未來隨著玻璃鏡片的技術發展,玻塑混合鏡片會有一定的行業空間。
同時,對照片效果的追求並不局限於硬體,軟體演算法的提升也是一條路徑。其中,剛升神剛在科技創新板上市的虹軟科技,多年來一直專注於手機拍照演算法,與下遊客戶的關系相當穩定。一級市場的計算機視覺「四小龍」雖然也從事相關業務,但大部分業務仍使用在安防、金融、交通等領域,消費電子業務存在較大壁壘。
相機的使用通過——3D-sensing、結構光和TOF升級。目前主流的3D深度相機有兩種方案:str
結構光:結構光將特定的光信息投射到物體表面,然後被攝像頭採集。根據物體引起的光信號的變化,計算出物體的位置和深度,進而還原出整個三維空間。
TOF(飛行時間):TOF系統是一種光學雷達系統,它可以從發射器向物體發射光脈沖,接收器通過計算光脈沖從發射器到物體的運行時間,然後以像素格式返回接收器,從而確定被測物體的距離。
非手機相機使用
光屏下指紋也是光模塊新的使用場景。全面普及屏幕催生了新的手機解鎖方案,屏下光學指紋與人臉識別同步發展。下屏指紋分為光學方案和超聲波方案。光學方案與有機發光二極體屏幕完美匹配,但隨著LCD屏幕對光學指紋識別方案的適配,光吵孫虧學方案將在未來繼續滲透。
隨著駕駛智能化的不斷提高,對車載攝像頭的需求逐漸從後視擴展到側視、全景、前視、內視。通常一個ADAS系統需要包含6個攝像頭(1個前置,1個後置,4個左右),而高端智能汽車的攝像頭數量可以達到8個。2017年,全球車載攝像頭市場規模約為114億美元,預計2025年將達到241億美元,對應2018-2025年復合增長率為9.7%。
隨著5G時代的到來,信息傳遞的深度有望繼續擴大,基於VR/AR的實景交互可能代表了通信行業新的發展方向。頭戴顯示器是區分VR產品的核心設備,影響VR頭戴顯示器成像效果的主要參數包括FOV、顯示解析度、刷新率等。目前,菲涅爾透鏡已經成為放大FOV、增強用戶沉浸感、控制頭顯尺寸和重量的主流解決方案。國內能提供菲涅爾透鏡的廠商有虞舜光學和歌爾。
目前AR眼鏡的光學顯示模塊成本約佔AR眼鏡總成本的50%,因此可見光光學系統的性能是決定AR眼鏡成像效果的關鍵因素。AR眼鏡採用的光學原理不同。目前常見的AR方案有四類。其中,光波導技術因其全反射、成像清晰、對比度高等優點,被視為AR眼鏡的較好方案,但其量產難度也較大。隨著AR的發展推動終端技術的進步,光波導透鏡的成本將逐漸降低,這將加速AR眼鏡向C端的滲透。
CMOS圖像感測器(CIS)
/p>
CMOS圖像感測器使得「晶元相機」成為可能,相機小型化趨勢明顯。CMOS圖像感測器(CIS)是模擬電路和數字電路的集成。主要由四個組件構成:微透鏡、彩色濾光片(CF)、光電二極體(PD)、像素設計。2017年CMOS圖像感測器高增長點,同比增長達到20%。2018年,全球CIS市場規模155億美元,預計2019年同比增長10%,達到170億美元。
三大廠索尼、三星、豪威均在持續增產。手機需求大致占據總體需求70%左右,目前行業需求與前三供給量的比例持續提升,盡管各家公司有擴產規劃,但短期供給緊張的趨勢不會改變。豪威是三家中唯一的Fabless廠商,和台積電、華力微、中芯國際等Foundary廠均有合作,20年中芯國際北京擴產的產能也基本是為豪威提供。
全球CIS行業進入一個相對確定的成長期,成長性將會抹平半導體行業的周期屬性。CIS行業早期龍頭是豪威,但是在10年前後索尼、三星進入行業後實現了超越,目前大部分手機主攝晶元被兩家占據,豪威則在最近實現了48M晶元的量產,未來會打入主攝供應鏈。索尼、三星是IDM模式,索尼在19年11月份宣布將在長崎建立新廠提升CMOS產能,同時開始與台積電合作提升產能。三星正在規劃2條DRAM產線轉為CIS晶元產線,也是再次確認了行業的高景氣。盡管半導體行業資本投資較大,但從台積電、中芯國際最新的資本支出計劃來看,代工產能的擴張較為確定。
相關標的:韋爾股份(SH603501) 、華天科技、晶方科技
光學鏡頭
手機鏡頭一般由4~6片塑膠鏡頭組成,多鏡片的匯聚光線的能力強,能夠增強鏡頭解析力與對比度,同時能夠更好改善暗態出現眩光,多P可以在結構上更好地做修正。一般而言鏡頭片數越多,成像效果越好,高像素一般對應更多的鏡頭片數。目前7~8P可能是手機物理鏡頭的極限。
在鏡頭市場,中國台灣的大立光佔有絕對的龍頭地位,在 iPhone 中供應了超過 50%的 鏡頭份額。在中國手機廠商方面,舜宇光學鏡頭的市佔率在不斷增加。目前大立光的年產能約為 1.5 億,遙遙領先於其他廠商隨著二線廠商技術追趕和份額提升,供應鏈集中度在降低,蘋果對產能的擠壓將繼續帶來訂單外溢(如何理解訂單外溢)。
隨著手機攝像頭朝著高像素發展,高倍率光學變焦對於耐熱性的要求較高,同時也對鏡頭的折射率和透光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玻塑混合鏡頭成為趨勢。
光學玻璃量產難度較大,當前玻璃鏡片生產工藝主要包括模造玻璃、 WLO和WLG。模造玻璃工藝較為成熟,可實現量產,未來模具改造可提高良率。WLO和WLG技術尚不成熟,成本、良率等克服難度較大。傳統的模造加工只能針對單個鏡片加工,加工效率低,成本高。因此晶圓級模造玻璃(WLG)是對整片玻璃基板進行加熱壓縮,一次性製造多顆模造鏡片。
安卓系鏡頭市佔率
相關標的:舜宇光學科技(02382) 、瑞聲科技、聯創電子、歐菲光
攝像頭鏡頭
與Sensor、Lens不同,模組CCM的技術門檻相對較低,國內競爭激烈。蘋果等高端需求被LG等韓廠占據,國內公司出貨量主要在國產安卓產品上。大陸地區模組廠就有上百家,也導致了行業的競爭激烈。
終端攝像頭數量提升,模組加工難度進一步增加。盡管由於終端廠商對於雙攝/多攝模組採取分拆采購,提升低端模組采購比例,進一步壓縮廠商利潤,但長期看中高端機型對於多攝的需求是持續存在的。雙攝/多攝對圖像處理演算法要求較高,需要大廠對上下游的資源整合,潛望式攝像頭及3D Sensing對技術要求高,行業門檻提高。
過去幾年歐菲光在攝像頭模組業務上發展激進,迅速躍升至行業龍頭,同時波動也更加劇烈。歐菲迅速擴大產能到接近90kk/月,舜宇也有接近65kk/月的產能。但伴隨行業毛利率持續下降,行業高成長期已過,龍頭公司的聚集效應開始顯現。
2018年國內攝像頭模組出貨量(億顆)
攝像頭模組三大供應商情況
相關標的:歐菲光(SZ002456) 、舜宇光學科技、丘鈦科技
總結
相關問答:哪只票是光學光電子行業龍頭股?
三安光電,我是國內最大全色系超高亮度LED晶元生產企業,國內光電領域龍頭。
基本面:產品主要使用於照明、顯示、背光、農業、醫療、微波射頻、激光通訊、功率器件、光通訊、感應感測等領域。公司作為國內產銷規模首位的全色系超高亮度LED外延片及晶元的生產企業,產品得到國內外客戶的高度認可,穩步提高國內外市場份額,強化自身行業龍頭地位。上半年營業總收入 35.68億元,凈利潤6.35億元,成績值得表揚。
⑦ 深度!5G帶來的史詩級巨變
「能不能科普一下5G,有什麼好股票值得買?」
作為2019年新基建投資的第一熱門板塊,5G近兩個月的漲幅讓很多投資者眼紅心熱。
急投資者之所急,正是君臨的價值所在。
回想起來,君臨關於5G的文章也寫過不少,但是關於全產業鏈的梳理似乎還沒有做過。
好吧,今天大家就泡壺茶,磕點瓜子,聽君臨把5G產業鏈從頭到尾做一次科普。
這篇文章,我們解決三個問題:
1,5G是什麼?
2,5G的機會在哪裡?
1
5G是什麼?
5G,簡單來說,就是第5代移動通信網路。
從1G到5G,每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的升級,都會帶來革命性的投資機會。
舉個簡單的例子:
1G的時候,你只能打電話,聽聲訊台的陪聊電話。
2G的時候,你可以收發簡訊了,也可以登錄移動夢網的WAP平台看小說了,三大門戶靠簡訊彩鈴成功扭虧為盈。
3G的時候,有圖像和動畫了,微博、微信、滴滴、移動支付、手機 游戲 興起,你也可以在陌陌上撩妹了。
4G的時候,速度更快,流量更大,直播、視頻流行,快手、抖音全民上癮,下個 游戲 動不動就是1G、2G的容量。
可以看到,從1G到4G,有兩個基本的特徵:
第一,網路速度更快,流量更大,資費更便宜,帶來市場規模的倍數擴大。
第二,新技術帶來新應用,從語音、文字、圖像,到視頻,不斷演變。
比如講到即將到來的5G,普通人下意識的反應就是,「不就是下載電影速度更快嘛?」
這當然沒錯,但如果僅僅如此,你在5G的投資中,很可能吃不到該吃的肉。
實際上,第二點才是更重要的。
5G同樣遵循著以上的升級原則,從技術特點來說,包括四個方面:
速度更快、流量更大、延遲更短、連接更廣。
前面兩個,速度和流量,對應的是代際升級的第一特徵;
後面兩個,延遲和連接,對應的是代際升級的第二特徵。
先說第一特徵。
速度方面,5G的通信速率峰值可以達到20Gbps,是4G的20倍;
流量方面,5G的帶寬可以達到100-400MHz,是4G的50-100倍。
速度和流量的升級,主要帶來的是 娛樂 方式的升級,包括8K超高清視頻和雲 游戲 兩大應用,以及對應的手機更新浪潮。
近期,隨著高層發布《超高清視頻產品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這個板塊已有啟動跡象, 君臨隨後也將會展開對此產業鏈的分析,敬請期待。
雲 游戲 同樣值得重視。
在3G-4G的演進中,手機 游戲 經歷了輕度小 游戲 (如憤怒的小鳥)到重度大型 游戲 (如王者榮耀)的轉變;
下一輪的升級,無疑將是更高畫質要求和操作復雜度的 游戲 ,在這種情況下, 游戲 的製作方式將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在本屆MWC大會上,騰訊推出了雲 游戲 平台「騰訊即玩(Tencent Instant Play)」,無需下載安裝,在線即開即玩,為業界指明了發展的方向。
簡單來說,雲 游戲 結合了5G的高速、大流量傳輸技術+雲計算的超強計算能力,帶來更酷炫的畫面,更激烈的場景體驗,其革命性可以比擬IMAX之於電影行業。
要想享受這些新的 娛樂 方式,手機硬體的更新自不待言,所以 5G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之後,手機的行業新周期也會緊接著出現, 具體內容後文展開。
再說第二特徵。
延遲方面,5G可以做到小於1ms,比4G縮小了10倍;
連接方面,5G的同時連接終端數可以達到110億個,比4G提升10-100倍。
這兩個特性,才是5G真正的革命性變化。
舉例來說,過去由於延遲時間較長,導致兩個網路終端之間的信息不能同步,很多無線遙控功能都無法實現。
比如無人駕駛 汽車 、遠程醫療操作、遠程無人機操作、大規模智能製造等。
這些技術對安全性和精確性要求非常高,低延遲是重要的底層支撐邏輯之一,一旦在技術上能夠滿足,就將出現令人眼花繚亂的創新繁榮。
又比如連接數量的指數級提升,這是終端平台從手機擴展到「萬物互聯」的關鍵一步。
物聯網的繁榮,則又會誕生大量我們現在或許無法想像的新硬體,從 汽車 、無人機、機器人、智能穿戴,到VR設備,都會在形態和功能上發生巨大變化。
如果說,5G的第一個特徵僅僅是滿足C端需求的體驗升級;
第二個特徵則是讓5G切入B端各行各業,全方位改造我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革命。
2
5G的機會在哪裡?
5G作為一個周期性升級的行業,把握投資節奏非常關鍵。
這里的節奏,指的是基站設備、終端硬體、應用軟體,三大環節。
買早了,或者賣晚了,都會非常吃虧。
舉個例子,2017年,5G概念就火過一把了,要是那時候你開始買進,經歷2018年的殺跌,絕對是關燈吃面的節奏。
以經驗來看,通信行業投資需要先搭基礎設施(基站設備),接著終端硬體才能開賣,最後才是應用軟體的百花齊放,運營商也只有在這個階段才能賺到錢。
按照我國的5G規劃:
2019年中發牌,下半年開始網路基礎設施建設,2020年大規模商用,2020-2022年都是投資高峰期。
根據這個時間線,5G手機更新潮最快也要到2020年才開始,並在接下來的3年完成一輪周期;
應用軟體則要更晚一些。
三個環節之間,業績釋放大約有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差。
當然,投資不能等到業績釋放。
最佳的進入時間,往往是業績上量的半年到一年前:機構投資者往往是在這個時間段開始布局、埋伏的。
比如5G設備股,今年下半年開始安裝,往前倒推,設備采購和生產則是從上半年開始,再往前推,2018年下半年是最佳的布局時間段。
我們往回看,就會發現那些已經大漲過一輪的5G股,啟動時間點幾乎都是在這個區間。
這正是為什麼,君臨的付費版本在去年10月底進行了一輪改版,將大批5G龍頭股納入君臨指數,並分類評級,進行重點跟蹤的原因。
這里需要謹慎注意的兩點是:
第一,時間,過早進入和太晚進入,都將喪失掉最好的盈利機會;
第二,業績釋放之前, 科技 股的投資往往是炒概念,魚龍混雜,呈現雞犬升天的普漲格局。
甚至一些沾邊的題材股,比有真正技術的好公司漲得更猛,比如 東方通信 。
這裡面的原因在於,價值投資者看重的是長遠收益,好公司的股價通常是隨著業績釋放,緩慢而持久的穩定增長。
游資顯然沒有這樣的耐性,於是他們會選擇那些缺乏實際產品的,不被機構投資者重視的偽概念公司進行炒作。
試想,一家好公司,機構資金大量扎堆,股價剛被炒高一些,他們就大量賣出了,還怎麼玩得下去?
因此,「低價、盤小、易操縱」才是游資看重的,如此方能趁著熱鬧做一個局,哄騙小散們跟風加入,渾水摸魚。
但這類股票,君臨建議投資者一定要遠離,被割韭菜的概率非常大。
進入業績釋放期之後,各環節的行業龍頭公司將逐漸脫穎而出,從黑馬變成白馬;
而偽概念股則將露出原形,從哪裡來,回到哪裡去,游資們帶著戰利品轉戰下一片水草肥美、韭菜茂盛的沃野。
那麼,如何分辨誰是真龍頭,誰是偽概念股?
3
先從基站設備說起。
設備環節有三個子板塊:設備商、射頻零部件、光電零部件。
關系是這樣的,運營商負責燒錢,將訂單分配給設備商,設備商再將訂單拆散,向各個零部件公司下單。
在這個過程中,設備商是受益確定性最強的。
因為經過漫長的競爭,幾家龍頭公司之間的格局已經很穩定。
目前,本土設備商里, 華為、中興、烽火, 三家公司的規模按照7:2:1的大致比例依次遞減。
零部件環節,公司眾多,技術變化快,但一旦押中,回報率也更驚人。
其中變化最大的兩個板塊,就是射頻端和光電端。
射頻端包括 天線、射頻晶元、PCB板等幾個部分,是5G和4G相比技術創新最多的部分,也是業績啟動最早,股價彈性最強的領域。
公司包括——
天線: 通宇通訊、盛路通信、摩比發展、京信通信、東山精密、飛榮達;
射頻晶元: 艾福電子、燦勤 科技 、國華新材、大富 科技 、武漢凡谷、立訊精密、東山精密、三安光電、風華高科、順絡電子;
PCB板: 深南電路、滬電股份、生益 科技 、東山精密、方正 科技 、鵬鼎控股、崇達電子、景旺電子、勝宏 科技 ;
但需要小心的是, 這是一個強周期的環節,股價上漲期通常在1-2年之內,難以持續,及時的跟蹤就很重要了。
主要因為,這個環節的技術門檻較低,相關企業缺乏跟設備商的議價能力,只能賺早期供需緊張的錢。
一旦進入行業大擴產階段,設備商的壓價就會如影隨形,讓零部件公司的業績失去想像力。
光電端包括光晶元、光模塊、光纖光纜等幾個部分,股價的短期彈性稍微差一些,但業績的持續性會更好。
事實上,由於5G傳輸速率提高,傳輸距離變長,帶寬變大,基站密度大幅提升,光電端的長期需求成長是很明顯的。
公司包括——
光晶元: 光迅 科技 ;
光模塊: 光迅 科技 、新易盛、中際旭創、博創 科技 、天孚通信、太辰光、劍橋 科技 ;
光纖光纜: 亨通光電、中天 科技 、通鼎互聯、特發信息;
4
接下來是終端。
終端又分為幾個大機會:首先是機會很明確的手機更新潮,接著是無人駕駛 汽車 、VR設備、服務機器人等仍處於概念階段的行業。
先講手機。
如果說2019年基站設備環節已經進入業績釋放的早期,那麼,手機行業起碼要到2020年才會有業績出來。
因此,理論上炒概念也要到今年中,各家品牌商的5G手機陸續上市了才合適。
畢竟預計第一批上市的5G手機,都要賣到8000元以上,幾乎不會有太大的銷量。
今年處於手機4G周期的最後一年,銷量預計還得跌。
但投資這回事,超預期的事情總是隨時都會發生。
隨著華為第一部「5G+折疊屏」手機的宣告推出(雖然實際上市要到2019年中),5G手機的投資熱情一下子就被提前點燃了。
那麼,主要的機會將在哪些環節呢?
手機品牌商就不說了,反正一個都沒在A股上市。
君臨認為,下一個周期的手機升級,將主要在 射頻端、顯示屏端、攝像頭端 三大環節提供創新和格局重組的機會。
跟5G設備一樣,5G手機最大的變化就是射頻端,投資邏輯也幾乎是一樣一樣的,只是受益公司有明顯的不同。
公司包括:
天線: 信維通信、立訊精密、電連技術、東山精密、碩貝德;
射頻晶元: 紫光展銳、三安光電、信維通信、麥捷 科技 、好達電子、卓勝微;
PCB板: 東山精密、弘信電子、鵬鼎控股、景旺電子、崇達技術、勝宏 科技 ;
顯示屏的投資機會同樣巨大, 尤其是折疊屏技術的出現,將讓未來幾年的手機形態出現令人興奮的變化。
更重要的是,這將是面板產業的主導權從韓國向中國轉移的關鍵一戰。
過去20年,中國面板產業燒錢超過數千億元,但在技術上、規模上始終落後於韓國,導致長年難以賺到錢。
如今,隨著面板行業最頂尖技術的趕超,我國的面板產業將逐漸進入利潤的甜蜜拐點。
這是非常值得令人期待的。
公司包括:
面板: 京東方、維信諾、深天馬、華星光電;
材料: 新綸 科技 、強力新材、三利譜、中石 科技 、萬潤股份、濮陽惠成;
設備: 精測電子、聯得裝備、大族激光、北方華創、智雲股份、銳科激光;
這個領域早期領導者是 三星、蘋果, 但從去年開始,國產手機已經成為了領導者。
舉兩個簡單的例子:
第一件,華為P20Pro首次搭載了3個攝像頭,拍攝效果驚艷,2018年P系列手機同比翻倍增長,使得華為成功在高端手機領域站穩腳跟。
第二件,在今年的MWC大會上,OPPO展示了一個10倍變焦的潛望式長焦鏡頭,將手機的拍照能力推向新的巔峰。
隨著三攝、變焦、廣角、超高清、3D結構光等各種技術的升級,精密度、復雜度的提升,這個環節的長線成長價值巨大,投資邏輯類似於5G設備的光電板塊。
公司包括:
模組: 歐菲 科技 、舜宇光學、信利國際、丘鈦 科技 、合力泰;
馬達: 金龍機電;
3D結構光: 聯創電子、水晶光電;
5
手機的機會講完了,但君臨認為,這個機會主要屬於2020年。
時間進入2021年之後,隨著5G設施的完善,AI技術的成熟, 科技 行業的投資才會迎來真正的高潮。
這個階段是屬於創新終端硬體和對應的應用軟體的,是屬於5G時代獨一無二的寶藏。
現在就來分析和預測,還太早了。
先說無人駕駛。
這個概念從谷歌在2009年提出到今天,已經整整10年了。
雖然至今還處於實驗階段,但整個產業鏈中湧入進來的資金和公司已越來越多,對於如何實現最終的無人駕駛狀態也已經在理論上獲得了突破。
簡單來說,要實現無人駕駛,必須擁有四大技術支撐——
感知系統: 依靠視覺、雷達、定位等各種感測器,實現路面位置和障礙的感知,就像人擁有了五官一樣;
認知系統 :通過5G網路連接雲端數據中心,結合高清地圖和其他 汽車 的共享數據,讓 汽車 知道自己所在的環境是怎樣一個狀況,這樣才能避免在動態行駛中碰撞,保證安全性。這點非常關鍵,就像人擁有了意識。
決策系統 :通過AI晶元和深度學習演算法,實時更新路線和場景處理方法,就像人擁有了大腦;
控制系統 :由電力驅動的新能源車終端,就像人擁有了手腳。
這幾年下來,感知系統、決策系統、控制系統,都已經逐漸成熟,就等認知系統的5G連接了。
沒有低時延的5G技術,就像一台電腦,僅僅依靠56K的電話線來接入互聯網,打開一個網站要等上十幾分鍾。
這輛車,只能算是弱智兒童。
因此,整個業界都在期待著5G時代的到來,讓無人駕駛 汽車 真正實現可商業化的落地。
傳統 汽車 產業是一個百萬億元級別的龐大市場,是整個西方現代工業的支柱,是日本、德國、美國、韓國、法國的核心產業之一。
過去的一百多年間,這個行業沿著機械動力結構的進化規律,不斷精細化,但始終沒有發生質的變化。
如今一旦被新技術顛覆,產業價值鏈被重組,其中的投資機會將是何等驚人!
公司包括:
整車: 特斯拉、蔚來、比亞迪、吉利 汽車 、上汽集團、宇通客車、傳統 汽車 巨頭;
AI晶元: 英偉達、英特爾;
IGBT晶元: 恩智浦、瑞薩、英飛凌、德州儀器、比亞迪、華微電子;
演算法: 谷歌、蘋果、Uber、德爾福、滴滴、網路、華為;
地圖: 谷歌、HERE、網路、高德地圖、四維圖新;
軟體: 科大訊飛;
屏幕: 歐菲 科技 、長信 科技 ;
攝像頭: 歐菲 科技 、舜宇光學、水晶光電、聯創電子;
感測器: 耐威 科技 、歌爾股份、韋爾股份、華工 科技 、高德紅外、蘇州固鍀、華燦光電;
智能座艙: 均勝電子;
…………
這裡面涉及的公司非常多,產業鏈之龐大前所未有。
而且可以想像,隨著技術成熟和落地,許多通信、軟體、電子、半導體產業的公司還會排隊進入,以分享其蛋糕。
這將是一場史詩級的投資盛宴,規模遠超過A股過往的任何一輪主題。
讀到這里,也許你會想,「這家公司我能投嗎」?
這不是一個拍拍腦袋就能輕易做出的決定,因為除了基本面的機會分析,還需要對財務風險、業績確定性、業務競爭格局等進行更深入的考察。
作者:君臨團隊.
更多成長股分析、行業解讀盡在「中國新一代投資研究服務機構」——君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