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北美華人操盤手敘說越洋做A股
加拿大華人參與A股市場的熱情很高,但是盈利狀況並不理想。在華爾街擔任過操盤手的曾多告訴《第一財經日報》,海外華人盈虧比例大約是1∶3左右。主要是因為中國股市的開盤時間正是加拿大時間的深夜,空間的距離又影響了最新A股市場信息的傳遞,加上北美流行的投資原則是買入並持有,導致很多加拿大華人在買進A股之後沒有過多關注,在這一次A股深幅下探的走勢中虧損不少。
曾多現任北美外匯投資俱樂部副會長,曾任加拿大SWIFTTRADE公司、美國華爾街GENESIS證券公司職業操盤手和培訓主管,擔任過多家投資公司專業分析師和投資顧問。回顧起自己的投資經歷時,他表示, 十幾年交易生涯中印象深刻的是參與了中國股市最大的一波牛市,從1000點抄底堅持到6000點平倉。失敗的教訓是在最初做外匯保證金交易時過於迷信自己在股票投資方面的經驗,感悟只有一點,金融投資,風險第一。心態和資金管理是做好所有投資的關鍵,永遠不能迷信自己的經驗,市場才是永遠正確的。
近期曾多踏准節拍,火中取栗,規避了猴性十足的大盤帶來的風險。 我個人在3800附近出貨之後一直空倉,等待下次機會。我未來還是比較看好農業和新能源板塊。自2008年年初以來,國際稻米市場的大米價格已上漲了3倍多,而據世界銀行的預測,糧食作物的價格在今明兩年會居高不下。而自今年初突破每桶100美元大關後,國際原油期貨價格一路漲速驚人。與年初價格相比,眼下油價漲幅已超三分之一;僅5月份紐約市場油價漲幅就達20%。可見基於全球形勢的考慮,無論A股的表現如何差強人意,也不會對這兩個板塊產生太大的沖擊。
我自己能夠在A股上有所斬獲的主要原因是緊跟大盤,客觀分析,精選績優藍籌,不為市場傳聞所左右。在加拿大做A股有利有弊,好處就是遠離市場,能夠更加冷靜地分析,弊端就是時差原因會導致錯過很多短線機會。
曾多做A股的交易頻率是較低的,平均每個月三到四次,有時候沒有機會時甚至連續幾個月空倉。他具體的選股思路是由上而下選股,持股的前提是大勢和所在板塊都要強勢,同時永遠不參與調整。他主要使用的指標是均線和KDJ指標,可謂大道至簡。
對於A股和北美股市的區別,曾多有自己獨到的體驗, A股和北美股市的主要區別在於交易規則、監管規則、融資規則、手續費用等方面,美國股市可以當日交易、雙向交易,沒有10%漲跌幅限制,監管也更加透明和嚴格,融資方便且無需擔保,手續費還極為低廉。北美股市是成熟市場,比較信奉價值投資,但由於沒有漲跌停的限制,投資人需要嚴格控制好止損。美國股市是全世界最大的股票市場,大量高舉價值投資的機構參與使得總體而言美股的技術走勢比A股更加規范,技術指標更加有效。另外華人投資美股時比較喜歡使用杠桿進行交易,所以更要做好資金管理,關鍵指標破位時一定要堅決離場。
他認為,美國那些類似Topview等的高端付費數據如Openbook,對中長線投資歐美股市這種成熟的股市沒有太大用處,但是由於美股可以做短線甚至日內交易,這時高端付費數據的選股功能還是有一定幫助的。
曾多最後頗有感悟地表示,在中西方的資本市場裡面摸爬滾打了這么多年,看過了無數操盤手的起起落落,最大的感悟就是風險控制才是成功交易員的核心武器。 很多華人從中國A股轉戰美股或是外匯期貨等市場的時候,把死扛到底的交易習慣也帶了進來,這是非常危險的。在欣欣向榮的A股市場即使長期持有一個一無是處的股票也許還有解套的機會,但是在信奉價值投資以及廣泛運用衍生品工具的國際資本市場中一旦不學會止損,帶來的結果將是災難性的。
Ⅱ 從《遙遠的救世主》看丁元英是如何在股市中掙錢的
從《遙遠的救世主》看丁元英是如何在股市中掙錢的。
反復閱讀這本書,驚訝的是丁元英的掙錢能力!丁元英的掙錢能力從哪裡來?反復復盤,我們所謂的秘密就變得很簡單。
丁元英,柏林大學經濟學碩士,先後就職於柏林H.N.S國際金融投資公司、北京通達證券公司、柏林《世界經濟周刊》經濟發展戰略研究員。1994年6月創辦私募基金,據業內人士估計,私募基金受託資本最少超過2億人民幣,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從股市至少捲走2個億。
一一不到一年,資產翻番。
1996年的某一天,在一次晚上的飯局中,丁元英讓歐陽雪用50萬元買股票,指定股票,指定倉位,指定賣出時間(1997年5月19日),並自己拿20萬元為其操作股票做擔保。
歐陽雪根據丁元英規定的時間在5月19日把手中的股票全部賣掉,那隻股票去年買進時是每股9元,1年之後該股漲到了24.4元,漲幅達171%。暴利達到了119.7萬元。
這個買入持有並獲利出局的操作過程很簡單,我們得出以下幾個問題:
一、單一重倉,70萬元只買一支股票;
二、買入時股價9元,說明需要去關注10元以下的低價股;
三、持股期間不頻繁操作,中途不換股,中途不下車;
四、買賣股票,需事先制定好策略並依據策略執行;
五、買入時果斷,賣出時堅決;不瞻前顧後,不憂柔寡斷;
六、選擇持有優質股票,讓時間創造財富;
七、買入並持有,心無旁騖,不這山望著那山高;
八、買股票要有平常心,不奢求;
九、如果我們對一個行業不是很了解,我們就需要尋找高手指點;
這是現實,也是秘密!
所有的事物都存在秘密,如果找到了秘密我們就會發現秘密非常簡單,但是大部分人發現不了秘密。
秘密背後的簡單在於方法論,沒有方法論,所有的神秘都是存在的。
掙錢是件困難的事,如果不困難我們身邊的人早已富人成群。
這是現象,本質還在於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
這個差異不是勤奮與否,而是思維產生的差異:強勢思維與弱勢思維。很顯然強勢思維是天生就具備的。這是普羅大眾常備的武器,要想與眾不同我們必須擁有與眾不同的思維。
這個思維就是:當你把無數個條件一一列出來時,你要尋找最重要的一項。(尋找重點的能力,是我們必備的能力)如果能夠滿足最重要的一項,那麼其他並列的條件是否可以忽略了?
這其實是一種方法論,從另一個角度來解釋一項選擇是否正確?看問題是需要角度的,當一堆問題擺在你面前的時候,你是否會舉手無措?方法很簡單合並幾項,刪掉幾項,然後再去找滿足最重要一項需要什麼樣的條件?
凡事皆簡單!不是簡單,而是能夠在一堆紛亂中,尋找到最重要的一個點。
事情難,難在表象。難在無從下手,難在看問題的角度,難在自己的心先亂了!
價值觀,就是發現什麼是最重要?什麼更重要?價值觀就是思考這兩件事,人生就是不斷地做選擇。
回歸到現實,我們買股票,只需要注意兩個事項:
一,只做上升趨勢的股票,
二,不做橫盤的股票。
道理很簡單,但我們總是悟不透。
對照《遙遠的救世主》中丁元英指導歐陽雪買股票掙錢的經歷,我們還是要做好以下幾點思考:
1.持股一年的耐心從哪裡來?
2.持股一年的信心從哪裡來?
3.能夠給予我們指點的高人從哪裡來?
4.如果是我,我能堅持持股一年不動嗎?
Ⅲ 美國股市的股市名人
彼得·林奇(Peter Lynch,1944年1月19日),是一位卓越的股票投資家和證券投資基金經理。他是富達公司的副主席,富達基金託管人董事會成員之一,現居波士頓。在彼得·林奇出任麥哲倫基金的基金經理人的13年間,麥哲倫基金管理的資產由2,000萬美元成長至140億美元,基金投資人超過100萬人,成為富達的旗艦基金,基金的年平均復利報酬率達29.2%。
Ⅳ 股市中有個被稱為葉瘋子的人,是什麼名堂啊求詳細解釋
你說的應該是葉榮添。
個人信息
股票葉榮添 真名胡斌,年僅28歲。僅憑葉榮添一個代號,開博論股,瘋狂唱多。2009年,「葉榮添」這個名字,風靡中國股市,14000萬的博客點擊量,使他成為了中國廣大散戶爭相追逐的一個「神」。自稱曾就讀於雲南財經大學金融系。大三時,他認為自己「學夠了」,於是退學進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做市場研究,先做研究後做操盤手,後移師南方基金,仍做職業操盤手。如今他已辭掉南方基金的工作,正籌建一家屬於自己的金融類的控股公司,夢想是「成為中國最年輕上市公司主席」。在他自己的博客中自稱創世紀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單方與「空軍司令」侯寧訂下百萬賭局: 我發下戰書:侯寧我兩賭100萬元人民幣,賭期為2009年12月30號中國股市最少4000點,賭金為100萬元人民幣,不要說什麼你不賭之類的廢話,我知道1000萬你拿不出就賭100萬,如何不應戰只能說你是懦夫和小日本的走狗。在此,我號召支持我的所有好朋友們,拿出你們的渾身解數打擊這個中國的唱空敗類,讓他走投無路,什麼惡毒就攻擊什麼,首先就瞄準他的博客!
歷次指數預測
引用不可斷章取義。在葉榮添博客中確實出現過股指要到10000點,但其實博文一開始葉榮添便指出這個一萬點當然是指深成指。 葉榮添歷次指數預測匯總表 芙蓉葉個人語錄
●中國的證券市場我只佩服三個人:葉榮添、呂梁和李彪,其他人都基本屬於鄉村高手和紙上談兵。 ●自從李彪年前不幸離開人世後中國股市我是第二,沒有人敢說自己是第一,這就是我葉榮添的英雄本色。2008年之前正因為沒有我,才會有如此多的所謂空頭司令,多頭廢物如此猖狂,乃至讓無數人踏空和套牢。也正因為現在有了我,這個世界就變得從此與眾不同。如果有一天我不再評論股市和離開股市,那麼我相信股民們一定會集資為我在北京東方新天地廣場豎一個雕像,刻一行字:瘋狗精神,永垂不朽! ●只有今年到了4000點,中國的經濟才有希望。只有到了4000點,中國才會成為第一大強國,為了這個目的中國會不惜一切地達到,自從奧巴馬勝選後整個2009年的大運和大勢就已經定下了——創造一切不可能,完成一切不可能的任務。因此你也要記住:今年不要說4000點,只要國家想,大勢在,6000點也有可能! ●如果你沒有時間去看盤,也不知道去買什麼才好我給你兩個建議:買指數基金和不顧一切死活與3721的照著萬科與平安,大盤今年既然到4000點已經是預定好了的,那麼他們今年也最少還會翻一番!!
「葉榮添」現象
股評為啥 「了解了葉榮添本人的來龍去脈,我們對他作出「百萬賭局」和「以命相博」這類過激舉動也就不覺得驚訝了。但如果你認為這只是一個不具典型意義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已經被扭曲的「瘋狗」在亂咬人的話,那恐怕也是低估了他的智商了。因為葉榮添表面上看起來極度瘋狂,但至少他神志清醒,思維正常,因此他的所作所為一定有其目的。 他到底想通過這種表演獲得什麼了? 無非兩個字:名和利。在這個浮躁的眼球經濟時代,名和利往往是交織在一起的。一個人一旦成了名人,就會出現許多賺錢的方法,尤其是在股市這個資金的海洋里,聲名鵲起的葉榮添正在為他將來的「宏圖偉業」奠定前期的「基礎工作」。」 何來追捧 「當今中國的股市,理性投資者還太少,非理性投資者太多,「錢多人傻」的市場環境也給葉榮添這種盲目死多頭的崛起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中國的股民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在科學的投資理財觀念還沒有完全在股民心中紮根的環境下,中國股民缺少正確的投資者教育,其對股市的認知往往也顯得非常盲目和情緒化,許多人幻想以投資股票來一夜暴富,許多人把自己對牛市的主觀渴望強加於有自身運作規律的股市上,當他們這種強烈的主觀願望與葉榮添這種死多頭的煽動性言論相結合後,便產生了神奇的化學反應,許多股民認為葉榮添說出了自己的心聲,而在對股市缺乏理性認知的前提下,又被葉榮添看似專業的分析給忽悠了,於是開始把葉榮添當成了一面旗幟,一種精神。」 股民聽誰 「當股市裡「黑嘴」專家們偽裝的面具無情地被剝落,股評人、專家就成了「過街老鼠」,他們無論說什麼都會有股民質疑,這是否又是一個陷阱和圈套。如今在中國的股市,只要有耳朵,有眼睛,到處都可以看到專家們的影子,聽到專家們的高談闊論。一點都不聽專家的,似乎有點難,但是那麼多投資專家,我們又應該聽哪個的,信哪個的?對專家不能盲目崇拜,但是一概排斥的態度也是不可取的。對待專家正確的態度應該是,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投資者在聽取專家意見前,首先應該認真研究每一個專家的特點,了解他們的能力,把專家的研究和建議作為自己做功課的資料;其次,用自己的大腦認真分析,形成自己階段性的投資思維;最後,注意選取那些在當前階段更適宜指導操作的專家,在這樣的操盤專家建議下進行操作。這樣借一半專家的腦袋,用一半自己的腦袋,才能給自己的投資帶來很大好處。」 且不論葉榮添和有道誰對誰錯,從中國的股市歷程來看,這個市場歷來就有「造神神話」。從趙笑雲到唐能通,從新德蘭的到轟動A股的首放證券的汪建中。只是他們中有些人最後卻走上了一條「從神到人,再到連做人都做的很痛苦的」路線。有私募人士透露,所謂股市的「神」,其實本質上都一樣,先給點好處,讓大家相信並且積極跟隨,最後,「神」自己做一個揮動鞭子驅趕羊群的人,讓大家陷入一個萬劫不復的深淵。不管你之前賺了多少,一把就能讓你輸得徹底。
[編輯本段]廣東利恆:葉榮添誕生的黑嘴平台
廣東利恆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是一家位於廣東東莞的企業,胡斌曾經在這里工作過,但已經離開,現在連公司都已經不存在。目前網路上還能搜索到少量的該公司簡介,信息顯示該公司主要從事外匯、黃金、期貨、股票類經紀業務。胡斌所謂的「注冊證券分析師與研究員」純屬編造謊言欺騙大眾,原野雞咨詢公司因非法經營已被查封,葉榮添曾以該身份多次推薦個股,此處嚴重違法違規,證監會和公安局隨時可能介入。 首先該公司以非法外匯交易為主,其業務主要是誘導散戶去做外匯保證金交易,並沒有實力開展股票咨詢業務。其次國內並沒有開放外匯交易業務,所有的外匯交易都不合法,隨時可能被取締。目前國內證券咨詢牌照只封不發,廣東利恆更不可能有證券投資咨詢資格,經查證該公司屬非法經營已經被查封。證券分析師執業證不是誰都可以有,必須是本科以上學歷且畢業兩年以上,同時供職於正規券商或咨詢機構才能頒發。 葉榮添所謂「廣東利恆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注冊證券分析師與研究員」的身份純屬虛構,經過多方調查了解和對其同事、好友的取證,金榮夢基本查清葉榮添在該公司真正的身份。葉榮添是以業務員的身份進入該公司,屬於門檻最低最底層的職位,符合其三流大學肄業生的身份。由於其「很會忽悠客戶」,「擅長人際關系」,「文字創作強勢」,因而其很快升職為「業務主任」。隨後在公司進行網路營銷時,包裝出了以胡斌為核心的「葉榮添」。 葉榮添人氣飆升背後有網路推手在操作,業務員跟班也大量評論和頂貼,營造虛假人氣。經查證其點擊率大部分是通過技術手段造假獲得,東方財富網封殺葉榮添的行為是正確的,金榮夢將在後續文章中繼續揭穿葉榮添炒作方面的把戲。而公司大力包裝胡斌的目的只有一個:欺騙股民忽悠匯民,以散戶投資者的犧牲換取公司的贏利。
Ⅳ 美國一20歲大學生靠著炒股賺了7.5億,他是如何做到的
美國一20歲大學生靠著炒股賺了7.5億,他是如何做到的?他之前就有過和叔叔聯合控股的經歷,經驗非常充足。其次大學就在基金公司實習4年,所以比較懂得關於這方面的研究和賺錢套路。最後他的家裡特別有錢,不管是叔叔還是其他親戚,都是大股東和高管,所以在錢財這方面不用擔心,有充足的金錢去炒股。
錢財比較充足,有金錢去炒股
這位大學生在靠著炒股賺了7.5億之後,我們發現他的家裡確實很有錢,而且不管是親戚還是叔叔,都是高管或股東這個身份,所以錢財來源比較豐富也非常充足,他有一定的金錢去炒股,即便是賠了也不用擔心,所以抱著這樣的一個心態就賺到了這么多錢。說到底還是有錢有能力有經驗,所以才能夠賺到這么多錢了。7.5億不是一個小數字,這真的是太厲害了。
Ⅵ 美國最著名的十個股票投資家是誰啊
沃倫·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 股神 彼得·林奇(Peter Lynch)—— 投資界的超級巨星 約翰·鄧普頓(John Templeton)—— 全球投資之父 本傑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 和 戴維·多德(David Dodd) —— 價值投資之父 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 金融天才 約翰‧內夫(John Neff)—— 市盈率鼻祖、價值發現者、偉大的低本益型基金經理人 約翰·博格爾(John Bogle)——指數基金教父 麥克爾‧普里斯(Michael Price) ——價值型基金傳奇人物 朱利安‧羅伯遜(Julian Robertson)——避險基金界的教父級人物 馬克·墨比爾斯(Mark Mobius) —— 新興市場投資教父 還有費雪等
Ⅶ 杜紀川和孫大衛:46歲炒股到一貧如洗 再創業成億萬富豪
杜紀川和孫大衛:46歲炒股到一貧如洗 再創業成億萬富豪
在學習中,很多人都經常追著老師們要知識點吧,知識點是指某個模塊知識的重點、核心內容、關鍵部分。哪些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知識點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杜紀川和孫大衛故事知識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杜紀川和孫大衛:46歲炒股到一貧如洗 再創業成億萬富豪
災難是上天給你的禮物。這句話,用在杜紀川與他的搭檔孫大衛身上殊為合適。
如果要評選全世界最應該感謝股災的人,杜紀川和孫大衛一定會名列前茅,甚至並列榜首。
曾經,股災讓人生步入中年的他們一夜傾家盪產。而今,被股災逼迫、激發,再次創業的他們,雙雙名列2015《福布斯》全球華人富豪榜第51位。
一、第一次辭職創業
大陸出生的杜紀川,在台灣長大。
在台灣讀完高一後,杜紀川從高雄搭舢板船偷渡到香港,再以大陸難民身份取得香港居民證,1962年轉赴德國,在Techniche Hochschule Darmstadt攻讀電機工程學位,1972年移居美國,從房地產銷售工作起步謀求發展。
干房產銷售期間,杜紀川在籃球場上遇見了一生的摯友,後來的創業搭檔孫大衛。相投的興趣,讓二人相見恨晚,時常一起交流,盤算追求美國夢的機會。
當時,孫大逗腔鄭衛在一家科技公司做硬體工程師。他常常和杜紀川提起,公司做一塊電腦主機板成本200美元,售價卻高達2000美元,而且根本不愁賣,賺錢效應實在驚人。學工科出身,又在地產銷售中有了銷售自信的杜紀川從中聽出商機:不如我們也來干這樣的生意,你來設計主板,我來負責銷售。
1982年,二人同時辭職,在杜紀川家裡的'車庫創辦了專門做伺服器內存的公司:Camintonn.因為趕上了美國計算機產業發展的黃金時期,他們的生意出奇的好,常常是產品還沒出來,人家就已把貨款交到他們手上。
兩年後,一家計算機公司希望收購Camintonn.深感創業艱辛,也沒什麼宏圖大志的兩個人,覺得錢賺到這樣已經差不多了,於是賣掉公司,把各自分到的100多萬美金交給股票經紀人去做投資,開始了安逸圓歷閑淡的生活。
二、股災讓他們突然從百萬富翁變得一無所有
1987年10月17日,美國股市在屢創新高後突然崩。道指一天跌幅高達22.6%,很多股票從上百塊跌到幾塊錢。
幾小時內,美國股票總市值蒸發5000億美元,相當於全年國民生產總值的1/8,很多投資者輸掉了全部身家。
杜紀川和孫大衛投入股市的錢全部賠光。
一天之內,從百萬富翁變成了一無所有。突如其來的打擊,讓他們陷入悲傷,尤其覺得愧對家人,但回到家中還要強作笑顏,假裝沒事發生。
夜深人靜,已經46歲的杜紀川,既無處話凄涼,又要操心如何度過眼前的難關,謀劃一家人的新出路與活法。孫大衛也好不到哪裡去。
兩周後,兩人心情稍微平復,相約出來喝咖啡。他們相互安慰,鼓勵,最後決定再次創業,重頭再來。
途中,他們開車經過海邊,夕陽西下的日落美景震撼了兩人。他們決定停車下來,好好享受一下那久違的輕松與美好。
看著漸漸落入海平面的夕陽,回想一路走來和遭遇的陡變,沉默良久之後,兩人幾乎不約而同地對著大海與落日喊道:總有一天我們還會賺回來!
三、再次創業創立金士頓
杜紀川翻箱倒櫃才從車庫找出2000美元,充當了新公司的啟動資金。他們為公司取名「金士頓科技」,之後便一頭扎進車庫,再次創業。
今天,由他們創辦的金士頓科技不但是全球最大內存企業,更是全美備受贊譽的最佳僱主,並以獨特的企業文化著稱於世。
杜紀川和孫大衛奉行一套與眾不同的管理文化與商業價值觀。他們幾乎從不採用MBA或現代企業治理中關於人事管理和績效考核的嚴苛辦法,除了工廠生產線排程以及財務規劃這兩個領域外,金士頓幾乎是一家沒有「管理」的公司。
「尊敬、忠貞、公平、彈性與適應性、對員工投資、工作樂趣」是杜紀川和孫大衛的經營價值觀。他們把公司和員工之間的關系塑造成家庭和家人關系,員工上班不用打卡,也沒有KPI,別人相信制度和管理,他們相信良心,相信我對你好,你就會對我好。甚至他們說自己是資本主義下的共產主義人。
因為這樣的管理文化,金士頓成山頌為美國科技界一個令人嚮往的「烏托邦的理想國」,也是一度備受質疑的「奇葩公司」。
金士頓規模尚小時,一位《洛杉磯時報》記者前往采訪。見識過杜紀川、孫大衛的「無為而治」後,他警告二人:你們現在可以這樣管,等做到2億美元就不行了。後來,金士頓做到了2億美元,這位記者再次來到公司,發現公司的管理依然沒有變化,又改口繼續警告:這種方式一定做不到10億美元。
「現在我們每年營收超過65億美元了,但還是在這樣管理。」後來,他們這樣告訴這位記者。這位記者則感嘆,全世界也不會有其他人敢像他們這樣做生意。
四、把錢看得很輕反而賺到更多
或許是對創造財富有足夠的自信,或許是股災中的經歷讓他們看到金錢即使失去,也不過如此。杜紀川和孫大衛再次創業後,都把錢看得很輕。
聽到員工有什麼困難,杜紀川會二話不說,塞個幾百幾千美元進員工的口袋;和員工出差,他喜歡來個額外的免費旅行,讓「工作寓於娛樂」,甚至,還會帶著他們到賭城看秀,開心一把,放鬆平日的緊張。
1996年,孫正義的日本軟銀以14.5億美金收購金士頓後,杜紀川和孫大衛在員工應得的獎賞之外,拿出1億美元分給所有員工,每個員工平均分到超過200萬人民幣。
令人羨慕也稱奇的是,大方付出的他們,最後總能得到更多,從來不把錢放在第一位的他們,最終卻成了世界級的超級富豪。
比1億美元分紅還要傳奇的是,當孫正義以14.5億美元買下金士頓,支付了11.7億美元,因為運營資金緊張,希望對剩下的3.3億美元延期支付時,杜紀川、孫大衛只是相互打了個電話,就告訴孫正義:這3.3億美元,我們不要了。
而最的傳奇是,1997年,對硬體企業不再有興趣的軟銀,決定把金士頓賣掉,最終又主動找到杜紀川、孫大衛,讓他們以4.5億美元買回了金士頓。
14.5億美元賣出, 4.5億美元買回,即使剔掉一句話就送給孫正義的3.3億美元人情,杜紀川、孫大衛還是在1年多的時間里,因為孫正義的這一折騰,凈賺了6億多美元,可謂是全世界對孫正義最大方,也從孫正義手中賺錢最狠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