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醫葯行業類的股票,目前是否值得投資
銷售市場剛產生牛市的共識,股民剛蜂擁而上買入股票,結果就遭受了當頭一棒。周四的大陰棒,打得很多人手足無措,陸續問大家牛市三天就表述了沒有?講好的牛市哪兒來到?
講好的牛市遭遇當頭一棒,該擁有或是退場,醫葯股還能否項目投資?
分板塊看來,2020年估值提高更為顯著的子板塊包含:健康服務、醫療機械、生物制葯、化學原料葯業。
這 4 個板塊上漲明顯,均靠近歷史時間估值限制。上漲垂直居中的板塊包含:有機化學中葯制劑。上漲較少的板塊包 括:醫療行業、中葯材 2 個板塊,這兩個板塊現階段的估值現階段依然還處在歷史時間估值水準下。
外部經濟方面,從股票看來,2020年上漲的股票關鍵為:1、股票基本面不錯的大總市值白馬股(只需銷售業績提高穩 丁,PEG 大概能夠 給到 2-3 倍);2、肺炎疫情獲益的板塊(檢驗、保護性服葯、膠手套等);3、高形勢度 的細分化跑道的水龍頭企業(CRO/CDMO 企業、原輔料、醫療機械等)。
3、還能漲多長時間?
在沒有外在要素轉變的狀況下(肺炎疫情完畢,經濟復甦等),大家覺得醫葯板塊市場行情有希望持續。
緣故 取決於:1、截止到現階段,依然有醫葯業和中葯材2個詳細的板塊依然處在歷史時間均值估值水準下列,很多的醫葯股依然處在歷史時間底端地區,現階段板塊還未發生全方位泡沫塑料。2、另外,近年來驅動器股票價格上漲 的關鍵要素或是股票基本面:市場前景明確的前提條件下務必也要有銷售業績才可以驅動器股票價格上漲。因而大家大部分能夠 分辨說醫葯板塊並沒有全方位的泡沫化。
橫著看來:結構性牛市並並不是 A 股醫葯板塊特有,全世界看來都是有實例,估值分裂是常態化。橫向對比 美國股票和香港股市銷售市場,針對市場前景明確的企業國際性上廣泛選用預估現金流量匯兌的估值方式。不但針對風險性 財產(創新葯、移動醫療等),我們可以見到動則上千倍或是負的市凈率(負的市凈率來自於沒有贏利的公司),並且針對一部分大中型醫葯行業,將將來產品研發管道匯兌,也可以給到 30-40 倍乃至之上的 市凈率。因而當今醫葯股中高品質企業給予極高估值的狀況在全世界銷售市場中並不少見。並且大家見到,A 股通常越高估值的企業,股票基本面越好,反倒外資企業持倉的佔比超出內資企業證券基金持倉。
從相對性誘惑力的視角看來,雖然醫葯板塊銷售業績增長速度在降低,但對比於別的板塊或是具有更強的明確 性和更強的發展前景,因而展現了醫葯板塊的牛市。而在醫葯板塊內部,恰好是由於高品質水龍頭企業或是高 形勢度跑道的企業對比於絕大多數葯業公司具有更強的市場前景和高些的可預測性,因而展現了醫葯板塊 內部一小部分個股的牛市(白馬股、器材、CR&MO、創新葯、原輔料等)。
低值醫用耗材帶量采購,第三季度集中化爆發期,有關醫療機械行業細分行業10倍機遇投資建議,早已放到我的圈子了,點一下下邊信用卡就可以查詢:
除此之外,雖然出色企業估值較高,可是根據較為快和明確的增速,以動態性的視角看來(2021-2022 年),估值依然在能夠 接納的范疇,比如:2021 年江蘇恆瑞醫葯、長春高新、邁瑞醫療 PE 估值為 59 倍、50 倍、52 倍;2022 年恆 瑞葯業、長春高新、邁瑞醫療 PE 估值為 46 倍、39 倍、44 倍。
第三季度極少數高品質企業再次上漲的結構性行情有希望持續,可是在高品質企業的估值水準廣泛做到或是突 破歷史時間極限以後,短時間有可能遭遇調節工作壓力。提議等候股票價格轉型期開展合理布局,另外大家提議重點關注低估值的貨幣緊縮標底。上半年度貨幣緊縮的中葯材和醫葯業板塊,假如第三季度造成了邊界穩步發展的轉變, 非常容易發生戴維斯雙擊的上漲市場行情。因此,大家見到,就在周四的暴跌中,股票龍虎榜再次加持了醫葯股中的核心資產。
因此,大家覺得,即然現階段還存有歷史時間估值底端地區的企業,那麼現階段投資人依然能夠 優選高品質水龍頭、高形勢度跑道、低估值貨幣緊縮標底。
2. 解碼2020年牛熊股:最牛大漲14倍,最熊大跌90%,基因圖譜大曝光
回顧2020年的A股市場,經歷過挑戰,也迎來了珍貴機遇。風雨過後,曙光初現,2021年,令人更加期待。
2020年12月31日,A股繼續紅盤收官。滬指全年上漲近14%,深成指累計漲幅逾38%,創業板指全年大漲65%,創下2015年以來最大年漲幅。與2019年相比,2020年A股市值增加(剔除2020年上市新股)15萬億元。按照2019年底股東戶數1.84億戶簡單計算,每個股票帳戶平均市值增加約8萬元。
從個股漲幅來看,在3743隻個股(剔除2020年上市新股、停牌股)中,有超過一半的個股年漲幅為正,共計2003隻;股價翻倍的「大牛股」有270隻;「2020牛股之王」由英科醫療(300677.SZ)當選,年漲幅超過1400%!
與2019年的普遍上漲對比,2020年分化趨勢明顯,優質個股更受市場青睞。優質個股都在哪?21投資通分析了2020年牛股TOP50後發現,有27隻股屬於這些「牛氣滿滿」行業:
2020年申萬醫葯生物指數累計上漲超過52%,在申萬28個一級行業中排名第六;個股方面,366隻醫葯股中有39隻錄得翻倍收益,且大部分是疫情相關個股;2020年大漲14倍的牛股之王英科醫療(300677.SZ),正是2020年醫葯板塊的最佳代表作。
展望2021年,由於疫苗接種有待全面鋪開,加上新冠病毒具有一定變異風險,因此疫情反復的市場預期可能會在中短期內持續。在後疫情時代,醫葯板塊還有可能出現結構性機會。
2. 食品飲料:實現「戴維斯雙擊」
2020年,食品飲料行業在疫情等眾多不確定性下,有著最為確定的業績和預期,這條優秀賽道的多家優質公司展現出極強的抗風險能力,實現了「戴維斯雙擊」:在低估值修復和凈利潤增長的合力下強勢走高。
2020年食品飲料板塊的漲幅超90%,位列第三。個股方面,休閑食品個股表現較好,白酒以及部分次新股漲幅居前,貴州茅台(600519.SH)、海天味業(603288.SH)等股價更是創下 歷史 新高。
展望2021年,宏觀上預計消費需求會保持復甦態勢,食品飲料多數子行業繼續回暖;微觀上可能出現的投資新機遇,一是消費升級速度加快,二是營銷渠道進一步多元化、數字化(社交電商、社區團購、網路直播等)。特別提醒,高估值是2021年食品飲料板塊不可忽視的問題。
3. 電氣設備:動力強勁,將近翻倍
近年來 社會 電氣化程度逐步提升,電氣產業總體上一直保持平穩增長,而且在新能源發電、新能源 汽車 、智能製造、智能電網、數據中心等新興應用領域不斷擴展,豐富的新生力量為電氣產業的發展強力「續航」。
2020年電氣設備板塊大漲超96%,將近翻倍;電氣「大牛股」陽光電源(300274.SZ)、錦浪 科技 (300763.SZ)的漲幅都超過了500%。
電氣設備是「中國製造2025」的十大重點領域之一,未來國家戰略對電源和電網的建設投入將持續增長,電氣設備的市場需求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相關製造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4. 機械設備:需求持續旺盛
2020年國內經濟韌性十足,經濟增速成功「轉正」,製造業作為重要經濟支柱,盈利狀況不斷改善,給中游機械設備帶來了持續旺盛的需求。
機械設備板塊2020年漲超31%,有超過26隻個股股價翻倍,其中表現最好的上機數控(603185.SH)上漲了近7倍。
在2021年經濟復甦,製造業回暖,主動補庫存等利好影響下,機械設備的景氣度有望繼續向好。此外,海外疫情難以改善,導致部分國際訂單向國內轉移,企業選用國產機械設備的意願有所提升,市場寬度進一步擴展。
回顧完2020牛股之後,2020年的熊股爆雷事件也值得深思。
1、市場劇變,連年巨虧
*ST環球(600146.SH)是2020年跌幅最大的個股,大跌超過90%。
公司在2016年收購美國環球星光,向 時尚 綜合消費轉型後,業績一度大幅增長。但好景不長,美國核心市場發生急劇變化,受環球星光虧損以及商譽減值影響,公司在2018、2019年都出現了巨幅虧損,分別虧損18.3億元和2.99億元。2020年,由於出售資產,*ST環球業務規模縮小,但三季報顯示公司經營沒有任何改善,依然未能擺脫虧損。
2、盲目擴張,轉型失敗
2020年跌幅第二大個股*ST天夏(000662.SZ),前身為索芙特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原為精細化工、化妝品製造等,業績較差,2010年-2015年連續6年虧損。公司在2016年收購天夏 科技 ,進軍智慧城市領域,並更名為天夏智慧。但研發投入逐年減少,同時壞賬比例過高,後來連續遭遇資金鏈斷裂,子公司破產,商譽計提巨額減值,再更名*ST天夏。目前由於收盤價已低於股票面值,存在被終止上市交易的風險。
今年累計跌幅第八的*ST拉夏(603157.SH)因採取直營模式盲目擴張,帶來人工、租金等成本上漲的壓力,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為負值,2020年正式披星戴帽。
3、弄虛作假,違規操作
2020年10月,曾經的衛星王者*ST華訊(000687.SZ)自查發現,全資子公司南京華訊利用虛假合同虛增2016年度、2017年度營收及凈利潤,虛增收入5.1億元、利潤1.5億元,令連年虧損的*ST華訊雪上加霜。
ST八菱(002592.SZ)因子公司違規對外擔保4.66億元被ST。同時,公司因計提資產減值、商譽減值及參股公司大額虧損,2019年虧損4.06億元。
爆雷過後,真正有實力的優質企業,尚有能力扭轉乾坤;但經營不善的企業,股價可能從此一蹶不振。以下的2020十大熊股(剔除停牌股),他們還有翻身的機會嗎?
出 品:21數據新聞實驗室&21投資通
策 劃:丁青雲 譚婷
研究員:畢永豪 葉映橙
更多內容請下載21 財經 APP
3. 增長潛力清晰的醫葯股名單:獨具稀缺性,盈利能力強,成長良好
數據是個寶
數據寶
炒股少煩惱
增長潛力清晰的醫葯股詳解。
A股生物醫葯公司中期業績完成披露,186家凈利正增長,102家凈利負增長。其中,有24家公司中期凈利增長 30 %,歸屬凈利在1億元以上,顯示出較好的成長性。從基本面分析,這24家公司中的9家增長潛力最為清晰。
成長性較好的醫葯公司細分行業分布
186家凈利正增長生物醫葯公司中,如下表24家公司中期歸屬凈利在1億元以上,且同比增長 30 %以上,盈利能力較強,持續性可能較好。
上述24家公司中,天宇股份和普洛葯業屬於原料葯製造商;金域醫學、通策醫療、愛爾眼科、貝瑞基因屬於醫療服務商;智飛生物屬於生物制葯;重葯控股、鷺燕醫葯屬於醫葯商業;康龍化成、凱萊英是CRO服務商;普利制葯、仙琚制葯、京新葯業、華潤三九主要生產化葯;康辰葯業、歐普康視、東誠葯業、健帆生物的產品比較獨特。
9家的高成長潛力醫葯股詳解
在對這24家公司基本面梳理中,其中9家的高成長潛力較為清晰。
天宇股份: 產品主要包括抗高血壓葯物原料葯及中間體、抗哮喘葯物原料葯及中間體、抗病毒葯物中間體等。2019年上半年營收9.78億,同比增長51.3%,扣非凈利潤2.4億元,同比增長574.31%,二季度凈利環比增長14.82%。對於業績增長公司表示,以纈沙坦原料葯為主的沙坦類原料葯及中間體價格漲幅較大,公司營業毛利率上升帶動了公司利潤增長;同時公司產能的提升擴大了產品銷量。
公司預計三季報凈利同比增長441%-470%,說明公司價格波動防禦性較強,下半年成長邏輯能持續。同時,公司正在積極研發儲備抗高血脂、抗高血糖、抗心衰和抗凝血等等葯物原料葯項目,有望成為未來業績的新增長點。有醫葯研究員認為, 恆格列凈、賽洛多辛及多款心血管葯品原料葯等儲備品種有望在1-2年內商業化,從而給公司帶來長期的成長持續性。
貝瑞基因: 從事醫學產品及服務,一是遺傳學應用;二是腫瘤學應用。上半年公司業績實現較好增,報告期內,公司市場佔有率穩定增長,前期市場投入逐漸顯現出規模效應,驅動業績增長。今年3月 30 日,貝瑞基因宣布PreCar 肝癌早篩項目取得重大突破,該成果在國內外同類試驗中處於領先地位,將為公司培育後期增長潛力。
普利制葯: 專注並擅長於葯物緩控釋制技術、掩味制劑技術和難溶性注射劑技術。2019年上半年,抗過敏類主要品種地氯雷他定收入1.41億元,同比增長36.84%;抗生素類收入1.01億元,同比增長75.92%,毛利率81.74%有所提高,預計阿奇黴素貢獻了主要收入及毛利增量。
普利制葯制劑出口進入收獲期,預計2019年有5個左右產品在美獲批,未來2-3年將有數十個產品在歐美上市。國內方面,一致性評價的「轉報」路徑已非常明確,後續大量品種將以相同的方式實現國內國外同步上市。
東誠葯業: 公司是肝素API生產商和硫酸軟骨素的全球供應商。2019年上半年,東誠葯業原料葯業務實現收入5.29億,增長28.05%,毛利率提升5.53個百分點,估計其中肝素原料葯4億左右的收入 ;核葯業務實現收入5.13億,增長32.14%。核素業務稀缺,市場競爭格局好,公司只要解決好核素葯房巨額投資的資金問題,可持續成長性強。
通策醫療: 公司致力於打造口腔、生殖、眼科等領域處於領先優勢的綜合醫療平台。截止2019年6月 30 日,公司納入並表范圍的運營口腔醫院為23家,在建22家,其中14家為「蒲公英計劃」門店,並在體外培育「存濟」系總院6家,總計覆蓋12個省份。因此,有醫葯研究員認為,公司未來三年高增長確定性較強。
康辰葯業: 公司主要產品「蘇靈」是一種高純度、單組分蛇毒血凝酶臨床止血葯物,是目前國內血凝酶制劑市場唯一的國家一類新葯。為應對單一產品的風險,康辰葯業注重腫瘤等新葯的研發,已開發4個國家一類新葯、1個中葯五類新葯及2個仿製葯。「迪奧」(注射用鹽酸洛拉曲克)正在進行治療晚期鼻咽癌的補充Ⅲ期臨床試驗,順利的話,可望於2020年上市;2個化學小分子1類抗腫瘤新葯CX1026、CX1409目前處在臨床前研究階段;1個中葯5類新葯金草片處於I期臨床試驗階段。
健帆生物: 公司是血液凈化產品提供商,產品廣泛應用於尿毒症、中毒、重型肝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器官功能衰竭等領域的治療。2018年,健帆生物支持的全國人工肝「一市一中心」已正式啟動,為公司DPMAS技術的推廣及普及奠定堅實的基礎。
從產品拆分來看,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產品上半年銷售收入6.02億元,同比增長44.85%,其中腎病產品HA1 30 收入4.45億元,同比增長50.78%,增速超市場預期。今年上半年,健帆生物公布了HA1 30 血液灌流器聯合血液透析改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質量前瞻、隨機、對照的多中心臨床研究的臨床數據,驗證了HA1 30 產品在安全性、減少β2-微球蛋白和PTH以及改善瘙癢、降低死亡率和減少並發症方面的效果,為提升健帆產品的影響力及在國內外推廣提供了強有力的A類循證醫學證據。
康緣葯業: 公司在中報中稱,獲得2個1類化學創新葯臨床批件,授權發明專利36件。公司圍繞已上市中葯大品種,開展循證醫學臨床再評價研究和基礎研究,穩步推進銀杏二萜內酯葡胺注射液等5個品種臨床試驗。
康緣葯業上半年實現收入22.6億元,增長23%,估計主力產品熱毒寧收入8億元,負增長20%,收入增長主要來自於銀杏二萜和金振口服液,估計銀杏二萜收入在4億元。銀杏葉注射制劑拆分單列,銀杏達莫、銀杏葉提取物等進入西葯目錄,因此,銀杏二萜將受益於國家醫保目錄調整。有醫葯研究員認為,銀杏二萜有成為20億元大品種的潛力。
智飛生物: 公司2019年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0.39億元,同比增長143.19%;扣非凈利潤11.77億元,同比增長71.85%;自主疫苗實現收入5.75億元,同比增長2%。目前來看,公司的收入和利潤主要來自於代理的宮頸癌疫苗。
國家葯監局食品葯品核驗中心最新的公開信息顯示,已接受新型結核病疫苗——微卡和新型結核桿菌檢測試劑——EC新葯的現場檢查申請。也就是,這兩個新葯的技術審評已通過,待現場檢查和樣品檢驗合格後大概率獲得上市許可。微卡是全球第一個進入臨床三期的新型結核病疫苗,EC也是全球創新型結核桿菌檢測試劑。同時,公司較13價肺炎疫苗更優的15價肺炎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也就是,今年或明年初至未來3到7年,公司都可能有重磅疫苗推出。
數據寶
4. 生物基金和哪個板塊有聯系
過去5交易日,生物醫葯 ETF(512290)在所有醫葯ETF中,是唯一凈流入的醫葯類ETF,4 月 23 日生物醫葯ETF份額為7.55億份,規模一周增長了4.14%。值得關注的是,生物醫葯 ETF還是今年漲幅最大的股票ETF,今年以來漲幅高達27.4%。
生物醫葯ETF受追捧 三大板塊助力今年以來漲幅第一
分析來看,4月16日到23日,生物醫葯ETF是唯一凈流入醫葯類的ETF,其他醫葯類ETF均出現一定程度的凈流出。
生物醫葯ETF受追捧 三大板塊助力今年以來漲幅第一
為何生物醫葯ETF今年表現的如此亮眼?與其跟蹤的三大板塊緊密相關。
生物醫葯ETF受追捧 三大板塊助力今年以來漲幅第一
圖表顯示,生物醫葯指數涵蓋的子行業,其中疫苗股佔14.9%(新冠肺炎疫苗正在積極研發中)、血製品佔比13.4%(本次疫情中白蛋白和靜丙發揮了很大的作用);IVD佔比23.2%(新冠肺炎診斷試劑歸屬IVD類別)。生物醫葯指數可謂是把新冠防疫股全網羅。本次新冠疫情,生物醫葯板塊最為受益。
生物醫葯ETF之所以受到投資者的重點關注,主要源於其重點布局了IVD、疫苗以及血製品三大板塊,這三大板塊在整個生物醫葯指數中佔比超過50%。而這三大板塊則是本次疫情直接受益標的。生物醫葯可謂是全市場抵抗疫情受益最多的品種,而生物醫葯ETF緊密跟蹤該指數。
以IVD為例,本次新冠肺炎診斷試劑歸屬IVD類別,而生物醫葯ETF所跟蹤的個股中IVD佔比高達23.2%。
4月22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小組召開會議明確,做好常態化防控要提升檢測能力,大規模開展核酸和抗體檢測,努力做到應檢盡檢、願檢盡檢。媒體報道,截止4月24日,已經有北京、上海、廣州、山西、天津等地公布了新冠檢測機構。隨著各地復工復產和防控常態化要求,個人對核酸檢測的要求也越來越多。
此外,血製品與疫苗也與新冠肺炎息息相關。
太平洋證券發布研報稱,國內市場有望突破百億美金,存四倍空間。我國血製品人均用量遠遠低於歐美發達國家和地區(白蛋白為美國1/3,靜丙不足1/10,凝血因子VIII1/40),主要原因是國內血製品供給不足。2018年國內血製品市場約230億元(出廠口徑),通過對細分產品市場前景分析,我們預測國內市場在靜丙、8因子等產品帶領下千億市場,存四倍空間。
招商證券發布研報表示,中葯、血製品和疫苗均是本次疫情受益板塊。疫苗行業有望長期受益。經過此次新冠肺炎的傳播,公眾對於流感/肺炎疫情的認知有望加深,對於後續疫苗,特別是成人疫苗的推廣有積極的長期的影響。
生物醫葯ETF可謂是全市場抵抗疫情受益最多的醫葯ETF,也自然成為今年表現最好的醫葯類ETF。(CIS)
5. 醫葯生物的美國生物制葯行業發展歷程
毫無疑問,美國是生物制葯行業的絕對領先者。美國的生物技術葯物年銷售額佔到全球的60%以上,擁有世界上最成功的生物制葯公司和最先進的技術。美國的生物制葯公司數量也位居全球第一,小型獨資生物技術研發公司的大量出現成為一種美國現象,而在歐洲和日本,這種特徵並不那麼明顯。研究美國生物制葯行業的外部生存環境與產業競爭力的關系,顯然對分析中國生物制葯行業的現狀和發展方向大有裨益。
一、技術突破帶動市場熱情追捧
華爾街每一次對生物技術股的追捧,都與生物技術領域的重大突破休戚相關。
20世紀50-70年代,基礎分子生物學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逆轉錄過程、限制性內切酶、末端轉移酶、連接酶等的發現使得基因重組成為可能,許多難以獲得的蛋白被表達出來。這些被稱為「魔術子彈(magic bullet)」的蛋白多針對一些難以治癒的疾病,干擾素、EPO、胰島素均是這個時期的產物。技術的重大突破使生物技術產品工業化成為可能,許多生物技術公司應運而生,並催生了80-90年代初期資本市場第一次無比高漲的熱情。
20世紀90年代中期,美國股市整體走淡,第一次生物產業投資狂潮亦漸漸平息,生物技術企業在資本市場上反應平淡,IPO減少,生物技術股總市值增長緩慢。而僅僅幾年後的2000年,人類基因組計劃(HGP)的實施拉開了第二次生物技術革命的序幕。HGP這將使得許多疾病的病因將被揭開,葯物設計從最初的隨機發現轉向靶向研究。生物技術劃時代的突破性革命重新點燃了投資者的熱情,2000年,華爾街生物技術股總市值達到3600億美元,幾乎是1999年的3倍!風險投資總額也達到頂峰。
以Amgen為例。該股在Nasdaq上市後股價持續走高,從可獲得的數據來看,1984年末僅為0.104167美元,到1989年該公司第一個產品Epogen獲得FDA批准,股價已上漲到1.020833美元!1991年,公司的第二個產品Neupogen獲得批准,股價亦從1990年末的2.59375美元上漲到1991年末的9.46875美元!
Amgen的股價下一次大幅上漲始於1998年,同期Nasdaq生物技術指數亦大幅上漲,這一次資本市場對生物技術股的熱情追捧主要由於我們在上文提到的人類基因組計劃漸漸浮出水面。
Genentech又是一例。該股股價走勢與其治療型單抗的上市緊密相關。上文表中顯示,Genentech分別於1997、1998年分別上市了2個單抗產品,這是第一波上漲的起源。2003、2004年,該公司又上市3個單抗產品,對應的,股價亦從2002年底的16.58美元一路上揚。
Millennium的股價走勢也許最能代表生物技術股的特徵。該股股價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推進愈走愈高,當Nasdaq為以網路股、生物技術股為代表的科技股瘋狂的時候,該股股價從1998年底的6.47美元一直漲到2000年底的61.88美元,幾乎翻了10倍!而到2001年,伴隨著科技股泡沫的破滅,股價一路下滑,近年來保持平穩。其間的跌宕起伏,也許就體現著生物技術股的魅力。
二、制度環境——產業化的助推劑
美國國會在20世紀80年代初通過的《貝赫-多爾法案》和《斯蒂文森-魏德勒法案》允許將財政資助的研究成果申請專利,並允許將專利授權給某個制葯企業專營。在此之前,自然界已知的微生物、細胞、蛋白等因被認為是天然物質而無法申請專利,這兩項法案的推出使得學術成果向商業化的轉換加快,大量研發型生物制葯公司紛紛成立,大學等科研單位成為早期美國生物制葯公司(包括Amgen和Genentech)的發源地。
美國的小型生物制葯公司初創時大多與科研單位緊密聯系,強大的學術能力起到了明顯的推動作用。美國科技勞動力市場的高度流動性、學術研究成果的商業化傾向促使優秀科學家參與到企業中去進行研究開發。美國政府根據科學家的申請,最高可出資100萬美元幫助握有創新生物技術的學者注冊成立新型生物技術公司,以促進該技術的產業化,也就是說,政府投資提高了科學家轉型為企業家的成功率。
資料來源:中國生物技術產業發展報告
三、融資渠道——注入生命之血
生物技術產業的蓬勃發展也帶動了資本市場的熱情,20世紀80-90年代初期是美國生物制葯資本狂熱期。美國風險投資業(VC)經歷70年代的萎縮後80年代開始復興,生物技術的快速發展吸引了大量VC湧入。以Genentech為例,公司最初以一家VC公司的10萬美元作為科研啟動經費,作為回報,該公司持有其25%的股份。9個月以後,另一家VC公司投資85萬美元,持股25%。與上一次注資相比,每股價格從12.5美分上漲到78美分。此時Genentech的產品——生長激素抑制素、重組人胰島素、重組人生長激素等還尚在實驗之中。1977年,Genentech合成生長激素抑制素,這一突破再次吸引VC的眼球,公司第三次獲得VC投資額95萬美元,但這家VC公司只得到了8.6%的股份。
VC在支持新生物技術公司成長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其它制葯子行業一樣,生物技術公司在產品上市之前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表中列舉了PhRMA成員葯品研發各階段資金投入比例,這當然也包括生物制葯公司。表中數據表明,超過40%的資金投入集中在上市前臨床實驗階段。由於早期許多生物技術公司脫胎於大學等科研機構,臨床前研發資金多來源於政府撥款,因此VC(還有一些大型化學制葯公司)主要從臨床實驗階段介入進行投資。
Nasdaq市場在生物技術公司的發展過程中功不可沒。Nasdaq放寬對新上市公司的要求,吸引了大批在80年代開始快速成長的公司,在經過前期的投入後,股票上市是VC退出的最佳方式。Nasdaq對企業上市要求比較低,只要符合下面的三個條件及一個原則,就可以申請掛牌。
80年代,生物技術企業首發上市交易活躍,投資者瘋狂追捧。1980年10月,Genentech作為第一家生物企業在NASDAQ上市,此時,Genentech只有4年的發展時間,主要產品尚在醞釀之中,總收入只有900萬美元,稅前利潤僅30萬美元,總資產500萬美元。但公司上市1小時之內股價從每股35美元漲至每股88美元,成功募集3500萬美元。VC、高科技企業、Nasdaq市場三者之間形成了共同繁榮的局面。
時至今日,VC和IPO仍然是美國生物技術企業募集資金的主要渠道,佔到整個行業募集資金的50%左右。
6. 生物醫葯十大龍頭股
一、恆瑞醫葯(600276),國內創新葯第一股。主要產品線有抗腫瘤、麻醉、造影劑等。公司的凈
資產收益率多年保持在23%以上,凈利潤多年保持20%以上的速度增長。公司的研發實力非常強,
管理團隊比較優秀,銷售能力也很強。
二、愛爾眼科(300015),國內眼科連鎖醫院第一股。主要向患者提供各種眼科疾病的診斷、治療
及醫學驗光配鏡等眼科醫療服務。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多年保持在20%左右,凈利潤多年保持30%
以上速度增長。公司的商業模式比較優秀,經營能力和品牌聲譽持續增強。
三、邁瑞醫療(300760),國內醫療器械第一股。主要產品線有生命與信息支持、體外診斷、醫學
影像等。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多年保持在25%以上,凈利潤多年保持25%以上的速度增長。公司作
為完成全球化布局的醫療器械龍頭,高端化、平台化穩步推進,地位十分穩固,遠期空間巨大。
四、長春高新(000661),國內生物制葯第一股。主要產品線有生長激素、合胞病毒疫苗等。公司
的凈資產收益率多年保持在16%以上,凈利潤多年保持30%以上的速度增長。公司作為我國生物醫
葯龍頭,業績超預期增長。
五、葯明康德(603259),國內醫療研發服務第一股。主要業務是小分子化學葯的發現、研發及生
產的全方位、一體化平台服務。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多年保持在20%以上,凈利潤多年保持25%以
上的速度增長。公司是全球領先的醫葯研發服務平台,市場空間廣闊,業績有望保持快速增長。
六、泰格醫葯(300347),國內領先的臨床合同研究組織(CRO)龍頭。主要業務是為醫葯產品研發提
供Ⅰ至Ⅳ期臨床試驗技術服務、數據管理等臨床研究服務。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近兩年提升至17%
左右,凈利潤多年保持56%以上的速度增長。
七、我武生物(300357),國內脫敏診療第一股。公司的粉塵蟎滴劑保持高速增長,重磅產品黃花
蒿花粉舌下滴劑進入現場核查,有望於2020年獲批上市。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多年保持在21%以
上,凈利潤多年保持25%以上的速度增長。公司作為目前我國唯一的舌下脫敏龍頭企業,競爭格局
極好,市佔率超過80%,公司長期成長潛力較大。
八、通策醫療(600763),國內口腔連鎖第一股。公司通過「醫院可復制+醫生可復制+團隊可復制」
模式,展開口腔連鎖醫院布局。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多年保持在23%左右,凈利潤多年保持50%左
右的速度增長。我國口腔市場空間廣闊,公司有望在人口老齡化和消費升級兩大趨勢下,獲得快
速發展。
九、安圖生物(603658),國內IVD龍頭股。公司主要從事體外診斷試劑及其配套儀器的研發、生產
和銷售。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多年保持在30%左右,凈利潤多年保持25%以上的速度增長。化學發
光行業將進入分化時代。公司憑借70%生物原材料資產、主流項目、流水線等優勢,有望持續替代
外資和其他內資產品,保持持續增長。
十、華蘭生物(002007),國內血液製品龍頭股。公司主要產品線是血液製品和疫苗製品。公司的
凈資產收益率多年保持在19%左右,凈利潤多年保持30%左右的速度增長。隨著國內血製品行業緩
慢復甦和流感疫苗持續放量,公司的業績有望得到進一步提升。
7. 28隻個股創歷史最高價,醫葯就有9隻!是誰再裡面搞事情
創個股 歷史 最高價中涉及到醫模顫葯行業的個股包括長春高新、凱萊英、愛爾眼科碰基、我武生物、歐普康視、恆瑞醫葯、濟民制葯、安圖生物、南微醫學。
先說公募,三季報數據顯示,生物醫葯行業三季度基金加倉且占流通股比例提升的公司主要有19家,其中葯明康德基金持股占流通股比例提升最高,上升3.28%達到8.66%。再看社保基金、企業年金、保險公司三季度基金合計持股且占流通股比例提升的公司主要有30家,其中大博醫療持股比例由於由5.60%大幅提升至笑碼謹13.73%。
陸股通持股比例提升的高達48隻,持股比例上升最多的為邁瑞醫療,由二季度的9.80%大幅提升至17.98%,雲南白葯、大博醫療、康緣葯業、凱萊英提升比例均超過3%。
我再上一張圖,這個是10月份北向資金凈流入的個股排名,看看這些票10月至今的漲幅怎麼樣,是不是躺贏?其實你大可不必每天費盡周折的追那些熱點題材,那種都屬於零和 游戲 ,甚至是負零和 游戲 ,也就是我刨坑埋你,你刨坑埋別人,對著收割。但相比這些游資和短線跟風資金,大資金、外資就要穩健的多,更不會出現相互收割的場景(畢竟它們誰也割不動誰)。
所以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就是你每天多看「北向資金」!看看資金都流入了哪些板塊的哪些股票,跟著觀察個把月,感覺慢慢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