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半導體之王聞泰科技市值慘遭腰斬背後,是被市場低估還是徒有虛名
聞泰 科技 成立於2006年12月,最初的主營業務為無品牌手機開發IDH。2008年,聞泰 科技 投資8000萬美元在浙江嘉興建設手機製造廠,由IDH變身為ODM(原始設計製造商,即為品牌客戶提供產品設計製造的企業)。
由於聞泰 科技 和蘋果還有小米合作,聞泰 科技 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手機ODM企業。但隨著手機出貨量自2017年達到頂峰後,手機連續幾年下降,由此造成聞泰 科技 業績止步不前為了扭轉局面,2019年,聞泰 科技 以268.54億元交易對價收購了安世半導體79.98%的股權,正式進軍半導體行業。
這次收購,可謂震撼了中國半導體行業和整個資本市場。讓聞泰 科技 從手機代工工廠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半導體上市公司,填補了我國在高端晶元及器件的技術空白,這是中國資本第一次買到國際一流公司的核心技術及優質資產。收購安世半導體,不僅推動了聞泰 科技 營收和利潤增長外,還有望為其打開歐美日韓渠道。
而且通過這次收購,聞泰 科技 的主營業務形成了通信和半導體兩大業務板塊,目前已經形成從晶元設計、晶圓製造、半導體封裝測試到物聯網、通訊終端、筆記本電腦、IoT、 汽車 電子產品研發製造於一體的龐大產業布局。
受此影響,聞泰 科技 在股票市場上,可味一路高歌,從2019年8月股價從38元啟動,到2020年2月,短短半年時間漲到171元,漲幅高達450%,市值高達兩千多億,成為A股市場半導體市值最高的企業,成為A股市場最矚目的明星之一。此後聞泰 科技 雖然開始回調,但很快又重新開始了上漲到167元高位,市值重回兩千億高位。正當市場對聞泰 科技 給予厚望,期待聞泰 科技 能給投資者帶來更多驚喜時,然而這次上漲並沒有持續,很快又迎來了下跌,讓人意外的是,這次下跌不是簡單的回調,而是一路暴跌,即使期間聞泰 科技 發布多次利好消息,但股價每次反彈之後,迎來卻是加速下跌,如今距離高點,市值慘遭腰斬,導致無數抄底的投資者深套其中。
為何半導體之王聞泰 科技 去年7月份後,股價一路下挫,市值蒸發超千億。是市場錯殺還是半導體之王名不副實,投資者到底在擔心什麼?
一、聞泰 科技 收購歐菲光果鏈業務,不被市場看好。2020年3月29日,聞泰 科技 發布公告稱,已與歐菲光就收購境外特定客戶(蘋果)攝像頭模組業務達成一致,聞泰 科技 將以24.2億元完成對該業務的收購。聞泰 科技 收購攝像頭模組業務,可以彌補聞泰 科技 供應鏈的不足,降低代工成本,獲取更大利潤。但隨著中美貿易戰的持續和聞泰 科技 、歐菲光的果鏈業務並不是很突出,隨時有被踢出果鏈業務的危險。而且投資果鏈業務投入巨大,獲得的利潤並不高,一旦失去蘋果業務,將會帶來巨額損失。如今年歐菲光計提因失去蘋果業務造成的損失高達二十多億,一次計提損失比之前在蘋果獲得業務賺取的利潤還多。
二、頻繁收購帶來的償債風險和巨額商譽風險,無疑為聞泰 科技 帶來一顆定時炸彈,隨時有引爆的危險。聞泰 科技 以借款方式收購安世前後共花了331.24億元,商譽占凈資產的比重約為80%,如此巨額商譽始終是懸在聞泰 科技 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特別是近幾年A股市場的巨額商譽減值,給投資者帶來無數次巨額損失,面對聞泰 科技 的巨額商譽,投資者心有餘悸。
三、業績放緩,引發投資者對聞泰 科技 盈利能力的擔憂。2021年4月30日聞泰 科技 發布業績報告,2020年實現歸母凈利潤24.2億元,同比增長92%。初一看,這業績還是不錯的,但是聞泰 科技 去年前三季度就已經盈利22.6億元。也就是說,四季度該公司只盈利了1.6億元,說明聞泰 科技 業績明顯的放緩。而今年一季度報告顯示,聞泰 科技 一季度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119.9億和6.5億,同比分別增長8.3%和6.5,這無疑進一步證實了聞泰 科技 業績已經出現放緩,而之前聞泰 科技 上漲註定難以持續,引發市場對聞泰 科技 估計進行調整。由此帶來的便是聞泰 科技 遭遇業績和估值的戴維斯雙殺。
綜合以上來看,聞泰 科技 的股價是明顯高估的,而且聞泰 科技 的半導體業務競爭力也不屬於頂尖水平,聞泰 科技 半導體之王名不副實,徒有虛名,股價下跌,只是價值的正常回歸而已。
② 聞泰科技為何跌跌不休
減持!減持!
5月10日,湖北上市公司聞泰 科技 (600745)的一則公告,讓眾多投資者傻了眼:2020年7月21日至2021年5月6日,三家大股東累計減持股份已接近公司總股本的5%。
當日,聞泰 科技 股價創下77.87元的新低,收盤價相比去年7月高點跌幅已超50%,市值蒸發1000多億元。而2019年,聞泰 科技 曾以337.8%的漲幅成為當年湖北股王。
年報顯示,聞泰 科技 2020年實現營收517.07億元,同比增長24.36%;歸母凈利潤24.15億元,同比增長92.68%;扣非後歸母凈利潤21.13億元,同比增長91.13%。
高增長業績態勢下,股價卻跌跌不休,還頻頻遭大股東減持。聞泰 科技 究竟怎麼了?
搶占智能手機先機
要弄清楚聞泰 科技 股價漲跌的原因,就得回顧下聞泰 科技 的前世今生。
聞泰 科技 成立於2006年12月,最初的主營業務為無品牌手機開發。彼時,山寨手機仍有較大市場,聞泰 科技 順勢成長為一家大型IDH公司(手機主板設計商)。
2007年,蘋果iPhone問世,手機開始向智能化轉型。此次轉型,不僅對傳統手機製造商是巨大沖擊,對包括聞泰 科技 在內的手機主板設計商也是致命打擊。
聞泰 科技 創始人張學政決定轉型。2008年,聞泰 科技 投資8000萬美元在浙江嘉興建設手機製造廠,由IDH變身為ODM(原始設計製造商,即為品牌客戶提供產品設計製造的企業)。相比IDH業務,ODM除了主板設計外,還參與手機生產,由產業鏈上游延伸到下游。
在業內,這被認為是聞泰 科技 的第一次「豪賭」,因為主板設計與手機製造,雖說相互關聯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行業。
這一次,聞泰 科技 「賭」對了。隨著2010年iPhone4的橫空出世,全球很快迎來了智能手機熱潮,聞泰 科技 因為提前布局而接到大量訂單,在智能手機ODM領域嶄露頭角。
但真正奠定聞泰 科技 市場地位的,則是與小米的合作。
2013年,剛站穩腳跟的小米希望推出紅米品牌搶占低價手機市場。小米走的是輕資產路線,沒有自己的工廠,與聞泰 科技 專注於ODM業務恰好優勢互補,雙方一拍即合。
與小米合作後,聞泰 科技 走上了快車道。2015年,聞泰 科技 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手機ODM企業。當年,聞泰通過借殼中茵股份,成功登陸上交所,奠定了國內ODM第一股的地位。(相關閱讀:幫小米造手機的湖北企業,今年股價漲了三倍)
不過,即使坐上ODM頭把交椅,聞泰 科技 也並非沒有隱憂。
經過10餘年的發展,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逐漸飽和,ODM行業逐漸到達天花板。一方面,手機ODM市場蛋糕變小了,手機出貨量已經從2017年的4.91億台跌到了2020年的3.08億台,累計下降20.8%;另一方面,聞泰 科技 在2019年獲得三家新客戶後產能呈現集中釋放,後續產能很難獲得持續增長。
這種擔憂體現在財報上,則是業績下滑。2018年,聞泰 科技 凈利潤猛降81%,形勢危急。
ODM之後,聞泰 科技 的未來靠什麼?此時,張學政正在醞釀第二次「豪賭」。
「蛇吞象」收購一戰成名
2019年,聞泰 科技 以268.54億元交易對價收購了安世半導體79.98%的股權,正式進軍半導體行業。(相關閱讀:湖北上市公司「芯」路歷程)
安世半導體的前身是恩智浦的標准產品事業部,總部位於荷蘭奈梅亨。2017年開始單獨運營,專注於分立器件,邏輯器件及MOSFET器件的生產設計銷售,是全球功率半導體龍頭。
完成此次收購後,聞泰 科技 成為中國最大的半導體上市公司,填補了我國在高端晶元及器件的技術空白,這是中國資本第一次買到國際一流公司的核心技術及優質資產,對整個中國半導體行業具有非凡意義。
成功收購安世半導體,除了直接推動聞泰 科技 營收和利潤增長外,還有望為其打開歐美日韓渠道。在 汽車 電子、筆記本電腦、通信模塊等領域,聞泰 科技 已經積累了一批國內客戶,而拿下安世以後,聞泰 科技 有可能通過安世獲得歐美日韓客戶,從而打開廣闊的全球 汽車 電子、筆記本電腦和通信市場。
張學政曾在公開采訪中表示,「新一代信息浪潮的代表性技術是5G、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等,這一切實現的基礎和核心是晶元、半導體技術。而在主要的半導體終端應用中, 汽車 電子的增速最快,也是聞泰 科技 押注的重點」。
聞泰 科技 一戰成名。只用了3年時間,聞泰 科技 就完成從低毛利率的手機代工廠到A股高 科技 半導體廠商的華麗轉身,市值從借殼上市的35.8億元暴漲至最高1800億元,漲幅接近50倍。
巨額商譽風險隱憂
作為「ODM+半導體」雙龍頭企業的聞泰 科技 ,並未止步於收購國際一流半導體大廠安世,又將目光鎖定到蘋果產業鏈。
3月29日,聞泰 科技 發布公告稱,已與歐菲光就收購境外特定客戶攝像頭模組業務達成一致,聞泰 科技 將以24.2億元完成對該業務的收購交易。而歐菲光的境外特定客戶,主要指蘋果。
Wit Display首席分析師林芝認為,聞泰 科技 收購攝像頭模組業務,可以彌補聞泰 科技 供應鏈的不足,降低代工成本,獲取更大利潤。當前智能手機核心賣點是照相功能,即攝像頭模組、圖像感測器等,收購相關業務就等於抓住了手機產業的核心之一。
有觀點進一步指出,完成歐菲光相關業務資產收購後,聞泰有望以此為跳板,進一步切入蘋果相關產品的代工市場,甚至成為蘋果主力供應商之一。
與歐菲光一樣,聞泰 科技 同屬「果鏈」公司上的一環,主要為蘋果提供移動及可穿戴設備領域產品。攝像頭模組處於產業鏈中游,能夠與聞泰原有的ODM業務進行配合,也可以與產業鏈上游安世半導體元器件形成局部閉環。
這一次,被認為是聞泰 科技 的第三次「豪賭」。然而,市場擔憂,在蘋果龐大的供應鏈體系中,聞泰 科技 、歐菲光的存在感並不是很強。而在蘋果不斷的創新和升級中,隨時有被踢出蘋果供應鏈的風險。此前,市場上就一度有歐菲光被踢出蘋果供應鏈的傳聞。
此外,頻頻收購帶來的償債風險和巨額商譽風險,如夢魘般纏繞著聞泰 科技 。 從幾次收購結果來看,聞泰 科技 以借款方式收購安世前後共花了331.24億元,商譽占凈資產的比重約為80%,如此巨額商譽始終是懸在聞泰 科技 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末,聞泰 科技 商譽為226.97億元,與凈資產的佔比高達78.3%。其中,約213.97億元為收購安世控股交易所形成。按現行會計准則,商譽要進行減值測試,一旦確認需要減值,將會對公司業績造成較大沖擊。
而且,公司亮麗業績並未帶動二級市場股價暴漲。2020年,聞泰 科技 股價僅上漲7.1%,落後於大盤13.87%的漲幅。進入2021年,聞泰 科技 股價持續下跌。截至5月11日收盤,今年該公司股價累計下跌17.97%。5月10日,該公司股價最低觸及77.87元,創10個月以來新低。
股價低迷,聞泰 科技 大股東也不斷減持股份。5月10日,聞泰 科技 公告稱,公司大股東康旅集團、雲南融智及雲南工投於2020年7月21日至2021年5月6日,減持公司股份合計6073.5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88%。
分析人士認為,懸在空中的巨額商譽以及未來發展存在的較大不確定性,或許是該公司股價持續低迷的重要原因。
撰稿丨黎知停
編輯丨劉定文 胡馨月
③ 效益好的上市公司股票不漲反而下跌,這是什麼原因是不是只是暫時不漲
、即使是績優股買入的位置也很重要,低估的時候買入賺錢的概率會很高,高估的時候買入,即使未來會賺錢,但估值回歸的過程中,也是很難受的,因為這個過程中,一般是不會大幅度上漲的。
2、股價的上漲,是機構對於企業未來的一種評估,比如中國建築,5年翻10倍的原因,是因為機構認為未來10年甚至20年的,他的業績會非常的好,提前買入拉抬股價,等業績好的時候自然會有韭菜高位接盤,方便他出貨。
比如去年的疫苗概念股,只要和疫苗沾邊的,股價都大幅度上漲,但其實疫苗的效益還未反映到上市公司的凈利潤上,只是大家對他的預期,認為如果疫苗上市,會給公司帶來巨大利潤,所以提前反映到股價上了。根據機構的預測,2021年和2022年,凈利潤會大幅度增長,但股價大概率不會有太大的上升了,因為股價已經提前透支了業績。
聞泰科技因為收購了安世半導體,安世半導體營收利潤計入聞泰科技,股價2019年被機構炒翻了3倍,市盈率炒到了上百倍,這么高的市盈率很少有人敢去買。 未來幾年他的業績還會大幅度增長,隨著業績的增長,市盈率會回到21倍左右,到時候很多價值投資者,看到業績連續多年穩定增長,市盈率也不高,又會蜂擁買入,殊不知,其實他的股價已經提前透支,除非業績有新的暴增預期,否則估計最好也就是個橫盤震盪。就
拓展資料
上市公司股東減持新規2021:
1.持有特定股份的股東,無論其持股比例,在任意連續90日內,通過競價交易減持的解禁限售股不得超過總股本的1%! 這個1%的規定沒確定沒有變,但是從大股東,變成了特定股東:可以理解為除散戶外的所有股東,包括IPO前的股東及定增入股的股東!
2.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股份,在連續90個自然日內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2%,且受讓方在受讓後6個月內不得轉讓!
之前大宗交易就是個大漏洞,所有的清倉式減持,都是通過大宗交易出掉的!現在最多隻能減持2%,且接盤方必須鎖倉6個月,這風險太大了,估計沒多少機構還願意接這個盤的!
也就是說,3個月之內,大股東最多隻能減持3%的股份,其中大宗交易的2%接盤方要鎖倉半年,所以市場承受的拋壓也就是1%!
3.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減持股份導致喪失大股東身份的,出讓方、受讓方應當在6個月內繼續遵守減持比例和信息披露的要求!董監高辭職的,仍須按原定任期遵守股份轉讓的限制性規定等等。 這個漏洞堵的也好,避免通過野路子玩清倉式減持的! 比如董監高,以前辭職半年之後就可以清倉了,現在每年最多減持持股的25%!
④ 立訊精密和聞泰科技和深南電路這三隻股票都漲好幾倍了現在還可以買入做長線嗎這三隻多少價格買入合適
現在是下跌趨勢 如果持續低於各級均量扣抵量,會被各級下彎的均線壓著打
⑤ 三代半導體的龍頭股票有哪些
一、三安光電600703:第三代半導體龍頭。
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84.54億元,同比增長13.3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16億元,同比增長-21.7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2.93億元,同比增長-57.49%。
二、聞泰科技600745:第三代半導體龍頭。
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517.1億元,同比增長24.3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4.15億元,同比增長92.6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21.13億元,同比增長91.13%。
三、揚傑科技300373:第三代半導體龍頭。
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26.17億元,同比增長30.3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78億元,同比增長75.71%。
A股稀缺的專注於功率半導體的IDM優質企業,具有高端產品和客戶布局,受益汽車電子化;成功研製出超薄大功率集成電路封裝產品,並實現量產;已在儲備8寸品圓相關技術;已在第三代半導體領域投入平台建設。
四、賽微電子300456:第三代半導體龍頭。
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7.65億元,同比增長6.5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1億元,同比增長-90.97%。
涉及第三代半導體業務,主要包括GaN(氮化鎵)材料的生長與器件的設計。
五、聚燦光電300708:第三代半導體龍頭。
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14.07億元,同比增長23.0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37萬元,同比增長162.4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6498萬元。
【拓展資料】
龍頭股指的是某一時期在股票市場的炒作中對同行業板塊的其他股票具有影響和號召力的股票,它的漲跌往往對其他同行業板塊股票的漲跌起引導和示範作用。
龍頭股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的地位往往只能維持一段時間。成為龍頭股的依據是,任何與某隻股票有關的信息都會立即反映在股價上。
⑥ 避險名單!這些科技股拋盤最凶!RCS概念龍頭緊急提示八大風險
市場近期風險明顯加大,估值聯系調整,資金出現一定分歧。
01、RCS概念險遭「團滅」!龍頭緊急提示八大風險
熱門的RCS概念走勢分化,神州泰岳、海聯金匯等龍頭繼續漲停,而銀之傑、號百控股被封死跌停。從資金面看,多數個股資金凈流出,僅 神州泰岳 一隻個股流入4544萬元, 佳都 科技 資金流出最高,達5.22億元 ,夢網集團流出超3億元,二六三、天源迪科流出超2億元。
神州泰岳昨日晚間回復深交所稱,公司全資子公司北京新媒傳信 科技 有限公司自成立來,作為中國移動的合作夥伴曾支持其運營「飛信」,「飛信」與「5G消息」在應用場景及展現形式上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差異,公司能否在「5G 消息」上發力存在著不確定性。同時公司提示八大風險,包括15億商譽減值風險、2019 年度業績虧損風險、股東減持風險等。
彩訊股份在回應深交所問詢時表示,公司目前不擁有RCS平台,目前尚未形成「5G消息」方向的自有成熟產品,也未面向市場推廣,並未形成收入。「融合通信」和「5G消息」等業務的開展是以運營商為核心,同時也涉及全產業鏈的共同參與和演進,公司未來能否持續參與尚存在不確定性。
佳訊飛鴻回復深交所稱,公司所涉及的融合通信業務與運營商推行的RCS業務存在差異。公司的融合通信平台沒有採用RCS的技術標准,而是將傳統業務場景和新ICT技術融合,增加了指揮調度、應急指揮、視頻會商、定位管理等多種行業業務應用方面的專業功能體系。
部分上市公司選擇撇清關系,如艾格拉斯、創意信息、吉大通信、意華股份、海聯訊、鴻合 科技 、銀信 科技 等公司,在回復投資者時均表示未涉及RCS相關業務。
02、超270億資金出逃!拋盤最凶的 科技 龍頭股名單來了
從資金面來看,昨日資金流出超億元個股達到139隻,其中電子行業36隻,計算機行業22隻。 中興通訊 資金流出8.46億元,流出金額最高,股價大跌4.45%。消息面上,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被傳涉嫌強奸案,公司昨日緊急公告該名高管已辭去公司職務。
昨日 科技 股資金再度全線流出,以市值超300億元的 科技 龍頭來看, 立訊精密 流出5.49億元, 三安光電、兆易創新 流出超4億元,歐菲光、科大訊飛、信維通信、中環股份、烽火通信流出超3億元,TCL 科技 、中國軟體、浪潮信息、北方華創、東山精密、聞泰 科技 、中科曙光等流出超2億元。
昨日晚間5家公司修正了此前的一季度業績預告,東岳硅材和陽谷華泰下調了業績預期,早盤兩家公司股價大幅下挫。
上市不足一個月的新股東岳硅材發布業績修正公告,預計實現凈利潤5000萬元~6000萬元,同比下降28.42%~40.35%,當期預計實現扣非後歸屬凈利潤約為4600萬元-5300萬元,同比下降40.84%-48.66%。而此前公司業績預增。
東岳硅材的核心業務為有機硅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告披露一季報業績修正的原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擴散使有機硅產品需求量減少,對有機硅行業的產品價格造成較大影響,公司的出貨量也受到一定影響。
東岳硅材3月12日登錄創業板,收獲6個漲停板後股價一路下挫,早盤大跌7.6%,盤中股價創下開板後新低。
陽谷華泰昨晚發布業績修正公告,預計實現凈利潤100萬元~500萬元,同比下滑98.19%―90.94%,公司此前業績預告預計實現凈利潤為2758.64萬元~4137.95萬元。此外,已披露的年報顯示公司2019年實現歸屬於母公司凈利潤1.84億元,同比大幅下降49.8%。
公司表示,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和整體市場環境的影響,公司二、三月份產品銷量低於預期;同時公司終止實施了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根據相關會計准則,原本應在剩餘等待期內確認的股份支付費用1,924.45萬元在2020年第一季度加速提取,此項攤銷減少了2020年第一季度凈利潤。上述原因致使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凈利潤低於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