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據報道,貝殼美股盤前跌超10%,股價大跌對公司有何影響
鏈家的創始人左暉突然離世,給市場帶來了軒然大波,截至發稿,貝殼美股盤前跌超10%,誰都在問創始人的突然離開,到底會對公司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股價大跌對公司有何影響?
從鏈家創始人左暉突然離世開始,貝殼找房在美股開盤前就已經跌超了10%了。很多人都以為貝殼不行了,要開始沒落了。其實我覺得,這次貝殼的股價下跌是正常的操作。試問一下哪一家公司的領導人去世以後股價沒跌?比如說之前的蘋果公司,一旦喬布斯過世蘋果的股價下跌了多少?所以,這次下跌只是短暫的。雖然貝殼痛失了一位公司的精神領袖,但是我相信未來貝殼還會有更棒的人才出現。
B. 貝殼股票代碼是多少
貝殼找房股票代碼為「BEKE」。截至美東時間12月4日,貝殼股價報62.02美元/股,市值為731.08億美元。財報顯示,貝殼三季度總交易額達1.05萬億,同比大增87.2%;營收205億元,同比增長70.9%。股權結構顯示,貝殼最大股東是左暉,持股比例為28.9%,第二大股東是騰訊,持股比例為12.3%。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購買股票也是購買企業生意的一部分,即可和企業共同成長發展。
這種所有權為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差價等,但也要共輪伍缺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橘備風險。獲取經常性收入是投資者購買股票的重要原因之一,分紅派息是股票投資者經常性收入臘辯的主要來源。
股票本身沒有價值,但它可以當做商品出賣,並且有一定的價格。股票價格又叫股票行市,它不等於股票票面的金額。股票的票面額代表投資入股的貨幣資本數額,它是固定不變的;而股票價格則是變動的,它經常是大於或小於股票的票面金額。
C. 左暉「走了」,給3800億的貝殼留下了三個難題
5月20日下午,貝殼突然傳來噩耗,其創始人、董事長左暉因病去世,年僅50歲。
左暉的突然去世,給「創業未半」的貝殼留下了3道難題。
不可否認的是,左暉之於貝殼,可能勝過任何互聯網巨頭的創始人之於企業的重要性。首先,貝殼剛剛「上岸」不到一年,仍未完全確立市場龍頭地位,後續將如何進取?
另外,貝殼剛剛扭虧為盈不久,盈利的持續性尚待市場考驗。最關鍵的是,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強敵環伺之下,左暉突然「走了」,誰來守住貝殼的江山?
「左暉幾乎就是貝殼的『靈魂』,是貝殼的燈塔,太重要了」,一位貝殼內部人士看到去世消息後,說的第一句話。
回顧左暉的創業史,幾乎就是一本「白手起家」的勵志史,也是貝殼從0到1的過程。
有些人天生就帶著創業的基因,左暉便其中之一,21歲從北京化工大學畢業後,「打工人」的日子過得毫無激情,業績自然平平。
1995年,左暉開始了創業之路,掏出所有積蓄與2位同學做起了保險代理的生意,不到5年的時間,左暉賺到了第一桶金,超過500萬元。
2000年,左暉突然退出保險行業,轉行做房產中介,在北京成了鏈家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招了37名員工賣房。
押准賽道之後,左暉拚命投入,沒日沒夜全身心投入,鏈家規模迅速擴張。到2005年,鏈家的門店數量擴張到了300多家。
2018年4月,鏈家宣布成立新平台貝殼找房。2019年,貝殼成交總額(GTV)達2.13萬億,成為中國最大的房產交易和服務平台。
2020年8月,貝殼找房在納斯達克敲鍾上市,成為了「居住服務平台第一股」,上市當天市值便超過200億美元。隨後,貝殼找房的股價一路攀升,2020年11月16日,貝殼股價一度沖高至79.4美元,總市值沖破900億美元大關,摺合人民幣超過了6000億元。
與房產交易平台相比,貝殼找房的總市值相當於我愛我家、房天下、58同城、易居、房多多市值總和的5倍多。
即使是中國幾大房地產巨頭,也被貝殼秒殺。首先看中國總市值最高的房企巨頭—萬科(000002),其總市值為3036億元;2020年中國銷售冠軍的房企碧桂園,總市值也不過約2145億港元,再看中國恆大,總市值也僅有1685億港元。意味著,貝殼的總市值一度可以比肩中國前3大房地產龍頭的總和。
另外,即使與其他互聯網 科技 公司對比,貝殼的總市值也足以傲視群雄。中國搜索巨頭網路的總市值也只有669億美元,貝殼與之相差無幾;2018年上市的B站,目前市值僅有394億美元,老牌上市公司新東方目前市值不到200億美元。
即使是經歷了一波深度回調,貝殼的總市值仍高達59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832億元。
對比之下,不禁令人感慨成立不過2年,上市不到1年的貝殼,未免也太值錢了吧?
「投資優質股票的本質,就是投資優秀的創始人與管理團隊」,這是美股市場非常信奉的投資原則之一,美股給予貝殼的高定價,一定程度上是給貝殼創始人左暉的溢價。
左暉的「告別」,或許會讓資本市場對貝殼重新定價。
在左暉離去之後,貝殼更大的不確定性是,能否持續保持盈利能力。
「貝殼從事的行業註定是非常艱難的。」這是赴美上市當天,貝殼CEO在上市致辭中的一句話。
確實,房地產幾乎是互聯網最難涉足的行業,因為房地產交易標准化太難,交易流程非常復雜,且充滿不確定因素,買房賣房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一輩子只會發生一兩次,交易頻率極低。
互聯網+房地產是非常辛苦的市場,即使是阿里巴巴也狠狠地栽了幾次跟頭,一度懷疑人生,最終放棄了,這才有了貝殼後面的機會。
2019年全年,通過貝殼平台完成的房屋交易總共超過220萬筆。其中,2019年二手房交易超過60.7萬筆、新房交易超過53.2萬筆,單以成交額計算,貝殼找房是所有行業中的第二大平台,僅次於阿里。
然而,即使是做到了中國最大的線上線下房產交易和服務平台,貝殼的日子也並不好過。
據貝殼的財報顯示,過去3年時間,貝殼累計虧損超過40億元。2017-2019年,貝殼的歸母凈利分別為-5.744億元、-4.678億元、-21.84億元,2020年Q1季度虧了12.31億元。
截至2020年二季度,貝殼才扭虧為盈,2020年全年盈利27.8億元。2021年一季度,盈利10.6億元。當銷售利潤率僅有個位數,2021年一季度的銷售凈利率為5.12%,稍有不慎就會虧錢。
而對於此前的虧損,貝殼給出的解釋是,最重要的原因是貝殼付給代理商、經紀人的傭金成本越來越高,2018年為218億元,2019年劇增至347億元,佔了大半營收。
燒錢補貼代理商、經紀人,促進線上成交,貝殼虧損無可避免。貝殼找房一直燒錢利用犧牲短期利益換取長遠發展,這種方法是互聯網的常規套路,房屋中介背後的高速增長本身就埋藏著下行的風險。
而瘋狂的燒錢擴張,也讓貝殼的負債規模持續飆升。
據財報數據顯示,2017年貝殼找房的總負債為191.4億元,2018年這一數字上升到240億元,2019年繼續飆升至357.3億元。截止2020年9月30日,這一數據飆升至398.4億元。
打江山難,守江山更是難上加難。
貝殼的模式本質就是線上房產中介,不代表買賣雙方中的任何一方,也不為任何一方創造價值,唯一目標就是撮合交易,賺取傭金,並沒有太高的護城河,而且交易雙方的使用頻率極低,對價格敏感也非常高。
貝殼將互聯網+房地產模式跑通之後,必定會有很多的競爭者蠢蠢欲動,畢竟房產行業的蛋糕實在是太大且非常誘人。
根據恆大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的測算,中國住房地產 2018 年總市值 321 萬億元,相當於美國的 2.4 倍。當中每年有 6 萬多億元價值的住宅換手、12-13 萬億元新房賣出,再算上租房,就是一年 25 萬億元成交額的大市場,相當於阿里電商三年的成交額。
2020年9月,阿里聯手易居殺入線上賣房領域,將成立由阿里控股的合資公司,推出交易平台「天貓好房」,第一期計劃投入50億元。
另外,京東也開始發力線上賣房交易,未來這個賽道的競爭將越來越激烈,貝殼的日子也會越來越難過。
作為中國互聯網賣房「第一股」,美股資本市場給予的估值非常高,最新市盈率(TTM)高達539倍,很顯然,資本市場高估了貝殼的成長性,低估了行業的競爭激烈程度。
左暉的突然去世,貝殼的江山由誰來守住?這將是貝殼未來面臨的最大不確定性。貝殼在公告中表示,公司董事會將對公司治理及相關事宜作出適當安排,並在兩周內適時發布公告。
根據貝殼最新財報,截至今年2月底,貝殼創始人、董事長左暉持有38.8%股權,及高達81.1%的投票權。
在貝殼團隊中,由於貝殼現任CEO彭永東(PENG Yongdong)持股為3.1%,有1%的投票權,在個人股東中僅次於左暉。坊間猜測,彭永東是最有可能的接班人。
其實,彭永東並非是貝殼的創業元老,2010年,在左暉力邀之下,彭永東才加盟了鏈家,負責互聯網業務。他接手的第一個任務是利用已有在線產品推動真房源資料庫的進一步完善以及面向C端的信息展示,這個任務一做就是四五年。
彭永東這四五年的工作,正是貝殼找房的底層支撐。此後,鏈家每年投入億元級的資金進行互聯網化。而彭永東,如今更成了貝殼找房、鏈家、德佑三位一體的CEO。
業內人士曾表示,彭永東掌管貝殼找房、鏈家、德佑,就是被左暉選做接班人最明確的信號。另外,據了解彭永東與左暉的人士透露,彭永東有種「一眼看到本質」的能力,且跟左暉同頻、投契,價值觀高度一致。
面對強敵環伺,彭永東能否「守住江山」,可能是未來貝殼最大的考驗。
D. 貝殼創始人左暉去世,諾大的遺產如何誰來繼承
他的財產大部分應該都是由他的子女來繼承的。
大部分資產會留給他的孩子貝殼的首席執行官左暉已經占據了貝殼超過50%的股份,這顯然是一個家族企業,創始人的趨勢對公司影響很大。左暉因為肺癌已經離開了世界,他現在的年齡只有50歲。他的離開對貝殼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因為殼牌的所有決策都是由他做出的。
就左暉而言,業界對他的評價很高。最早,左暉是以鏈家起家的,鏈家的中介店遍布大城市,門店數千家。但之後,左暉選擇了向互聯網轉型,成立了貝殼公司,並在它的帶動下,成為中國市值最高的最大的房地產中介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