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行業 » 美國5月15日股票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美國5月15日股票

發布時間: 2023-06-04 04:31:33

A. 美國哪些節日美股停盤

1、新年元旦正逢周日,休市

2、馬丁-路德-金紀念日,休市

1986年1月美國總統里根簽署法令,規定每年1月的第三個星期一為馬丁路德金紀念日,以紀念這位民權運動領袖,並將這一天定為聯邦的法定假日。

3、華盛頓誕辰,休市

4、耶穌受難日,休市

5、美國陣亡戰士紀念日,休市

6、美國獨立日,休市

7、美國勞工日,休市

8、感恩節,休市

9、聖誕節,休市

(1)美國5月15日股票擴展閱讀

一、美股交易時間:

美股和A股一樣都是有休市和開盤時間。只是在時間上有所不同而已。美股開盤時間相當於中國的晚上。美國股市交易時間較長,為美國東部時間9:30到16:00,也就是北京時間22:30到次日5:00,美國因為有夏令時間,因此夏天的交易時間與冬天相比會提前一小時,為北京時間21:30到次日4:00。

二、美股交易規則:

1、交易代碼

交易代碼則為上市公司英文縮寫,例如:微軟(microsoft)的股票交易代碼為msft。

2、交易單位

交易單位沒有限制,以1股為單位。

3、漲跌幅度

無漲跌幅度限制,原有股價漲跌單位為1/16美元,現今多改為小數點制(最低為1美分)。

4、開戶手續

買賣美國股票只需要開立一個證券戶頭,此證券戶頭同時擁有銀行戶頭的功能,若您將錢存進此戶頭但未購買股票,券商會付給您利息,但要扣10%的稅,如果想免稅可選擇自動轉存短期基金,由券商代為操作獲利。

5、交易手續費

買賣美國股票的手續費,不以「交易金額」的比率計算,而以「交易筆數」為基準,而且因券商的不同而有異。例如:在知名網路券商e*trade開戶交易,每筆交易手續費為14.99~19.99美元,若在擁有中文網站並有中文客戶服務的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交易,每筆手續費為29.95美元。

此外,還有一種收費模式是以「交易數量」為基礎進行計算的,不同券商的收費標准也有區別。例如知名美國網路券商盈透證券的交易費按照每股0.005美元收取,所以當投資者在一筆交易中買賣1000股時,盈透證券收費0.005×1000=5美元。

B. 美國股市停盤了嗎

美國股市沒有停盤。
1、美國股市停盤2022年時間:2022年1月1日,星期六,元旦休市一天,即新歷新年的第一天。
2、2022年1月17日,星期一,馬丁路德金紀念日休市一天,即每年1月的第3個星期一。
3、2022年2月21日,星期一,華盛頓誕辰日休市一天,即每年2月的第3個星期一。
4、2022年4月15日,星期五,耶穌受難日休市一天,即每年春分月圓之後第一個星期五,也可以說是復活節的前兩天。
5、2022年5月30日,星期一,美國亡兵紀念日休市一天,即每年5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一。
6、2022年7月橋衫枯3日,星期日,美國獨立日前一天休市三小時,即提前塌襲三小時收盤。
7、2022年敏洞7月4日,星期一,美國獨立日休市一天,即每年7月4日。
8、2022年9月5日,星期一,美國的勞工日休市一天,即每年9月第一個星期一。
9、2022年11月24日,星期四,感恩節休市一天,即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
10、2022年11月25日,星期五,感恩節次日休市三小時,即提前三小時收盤。
11、2022年12月24日,星期六,平安夜休市三小時,即提前三小時收盤,每年的12月24日。

C. 為什麼康美葯業2020年5月15日股票上漲股東視角

為什麼康美葯業2020年5月15日股票上漲從股東視角出發是因為公司內部對於股票行情進行了充分分析做出了正確的扭轉決策。

D. 美國亞馬遜公司的發展歷史

亞馬遜公司是在1995年7月16日由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成立的,一開始叫Cadabra。性質是基本的網路書店。然而具有遠見的貝佐斯看到了網路的潛力和特色,當實體的大型書店提供20萬本書時,網路書店能夠提供比20萬本書更多的選擇給讀者。因此貝佐斯將Cadabra以地球上 孕育最多種生物的亞馬遜河重新命名,於1995年7月重新開張。該公司原於1994年在華盛頓州登記,1996年時改到德拉瓦州登記,並在1997年5月15日時股票上市。代碼是AMZN,一股為18美元(截止2012年10月12日收市,股價為242.36美元)。
亞馬遜公司的最初計劃原本是在4到5年之後開始有營利,2000年的網路泡沫造成了亞馬遜公司平穩成長的風格成為獨樹一幟的佳話,在1990年代有相當多網路公司快速成長,當時亞馬遜公司的股東不停抱怨貝佐斯的經營策略太過保守和緩慢,而網路泡沫時候,那些快速成長的網路公司紛紛結束營業,只有亞馬遜還有獲利,2002年的第四季,亞馬遜的純利約有500萬美金。2004年則成長到3億多美金。
亞馬遜公司正朝著多元化的產品銷售發展,販賣的產品從音樂零售CD,錄影帶和DVD,軟體,家電,廚房項目,工具,草坪和庭院項目,玩具,服裝,體育用品,鮮美食品,首飾,手錶,健康和個人關心項目,美容品,樂器等等應有盡有。
在2004年1月,亞馬遜更推出總統候選人特別活動,鼓勵顧客捐贈從5到200美元給他們心目中理想的美國總統候選人,做為競選活動經費。1999年貝佐斯因經營策略得法、成為了時代雜志的年度人物。
2009年7月8日,亞馬遜官方網站曾被封鎖。政府沒有對封鎖給出任何理由說明。可登錄 ,亞馬遜旗下網站IMDb可以登錄。
2010年3月15日,已擁有23大類、超過120萬種商品的網上商城卓越亞馬遜發布了「網路購物誠信聲明白皮書」,主要就消費者網購普遍關心的「正品」和「退換」問題,針對售前和售後的誠信保證做出具體闡釋。 卓越亞馬遜認為,網購誠信主要分為「售前誠信」和「售後誠信」。售前誠信指消費者對於網路商城品牌的信任度以及每件商品是否是「正品」。對此,卓越亞馬遜對消費者推出了「天天低價、正品保證」的承諾。卓越亞馬遜總裁王漢華解釋說:「作為全球商品品種最多的網上零售商亞馬遜在中國的站點,卓越亞馬遜在軟體數碼、家電3C、玩具禮品等各類商品都有正品保證。」
2011年10月,卓越亞馬遜正式更名為亞馬遜中國, 同時啟用了為中國消費者量身定做的世界最短域名z點cn, 幫助消費者能夠更快、更便捷地訪問亞馬遜中國網站,也大大便利了移動設備用戶的訪問。
亞馬遜中國發展迅速,每年都保持了高速增長,用戶數量也大幅增加。已擁有28大類,近600萬種的產品。
2012年9月6日,亞馬遜在發布會上發布了新款Kindle Fire平板電腦,以及帶屏幕背光功能的Kindle Paperwhite電子閱讀器。

E. 關於「安然事件」的詳細介紹,原因、過程,

一、安然事件的發生與發展(一)事件的由來安然曾經是叱吒風雲的「能源帝國」, 2000年總收入高達1000億美元,名列《財富》雜志「美國500強」中的第七。2001年10月16日,安然公司公布該年度第三季度的財務報告,宣布公司虧損總計達6.18億美元,引起投資者、媒體和管理層的廣泛關注,從此,拉開了安然事件的序幕。2001年12月2日,安然公司正式向破產法院申請破產保護,破產清單所列資產達498億美元,成為當時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破產企業。2002年1月15日,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宣布,將安然公司股票從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成分股中除名,並停止安然股票的相關交易。至此,安然大廈完全崩潰。短短兩個月,能源巨擎轟然倒地,實在令人難以置信。安達信公司作為安然公司多年的審計師,在為安然公司提供審計服務的同時,還為其提供了大量非審計服務,非審計服務的收費也高於審計服務收費。正因為如此,人們對於安達信未能及時發現安然公司的舞弊行為表示疑問。而2002年1月10日,安達信公開承認銷毀了與安然審計有關的檔案,這就更加證實了人們的疑問。很快,安然公司丑聞轉化為審計丑聞。2002年10月16日,休斯頓聯邦地區法院對安達信妨礙司法調查作出判決,罰款50萬美元,並禁止它在5年內從事業務。但是事情的變化令人難以置信,2005年6月,美國最高法院推翻了3年前對安達信公司所作的有罪判決。負責審理此案的全體法官一致認為,原陪審團作出的庭審說明太過含糊,當年對安達信「妨礙司法公正」的裁決是不恰當的。然而,這一裁定對因安達信倒塌而深受打擊的28000名員工來說已經沒有太大意義了。(二)薩班斯法案的出台美國相繼爆出的造假事件,嚴重挫傷了美國經濟恢復的元氣,重創了投資者和社會公眾的信心,引起美國政府和國會的高度重視。美國社會各界強烈呼籲美國政府拿出強有力的措施,嚴厲打擊公司造假行為。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即薩班斯法案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台的。法案有兩處最為引人注目:一是改進公司治理結構,強化內部控制與責任。薩班斯法案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明確公司管理層責任(如對公司內部控制進行評估等),要求管理層及時評估內部控制、進行財務報告,尤其是對股東所承擔的受託責任。同時,加大對公司管理層及白領犯罪的刑事責任。二是強化審計師的獨立性及監督。法案要求:建立一個獨立機構來監督上市公司審計、審計師定期輪換、全面修訂會計准則、制訂關於公司審計委員會成員構成的標准並獨立負責審計師的提名、對審計師提供咨詢服務進行限制等。二、對安然事件的反思 (一)對薩班斯法案的評價1.對法案本身的評價。 (1)凸現了政治訴求,缺乏必要的論證和理性支持從安然公司申請破產保護到薩班斯法案正式生效,其間經歷了短短7個月的法案制訂過程。薩班斯法案的匆忙出台,打上了深刻的政治烙印,是美國特定政治制度的產物,其中拼湊痕跡明顯。2005年7月5日,頗有影響的美國特拉華州衡平法院副大法官利奧?斯特林(Leo Strine)在一場演講中,對薩班斯法案發起了猛烈抨擊,他指出:安然和世通丑聞後,此前阻止各項措施的聯邦立法者開始支持迅速採取行動。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高級專員也承認,如果單純是安然事件,而沒有後來的世通事件,不足以產生薩班斯法案和PCAOB。(2)內在邏輯混亂,內容存在重復、沖突現象法案本身的內在邏輯混亂體現在多個方面:首先,該法案是若干個法案拼接與綜合的產物,其內容與表述上存在重復。比如,第8、9章來自原來參議院應對安然事件的一份立法草案,第11章來自原來眾議院一份立法草案,同時,還吸收了參議員Dodd提交的有關重建投資者對會計行業信任的法案的部分內容。再如,有關公司高管和白領犯罪的刑事責任部分,分別散見於第8、9和11章。其次,個別地方出現內部不一致,也有些規定之間互相沖突。如,關於公司高管對財務報告真實性的責任,在相關條款中表述不一致。大法官利奧?斯特林形容薩班斯法案像一鍋「古怪的雜燴」,把合情合理的想法與「談及令人懷疑的價值觀的偏狹條文」混雜在一起。他還警告聯邦立法者「守好本分」,把公司法留給各州自己去處理。2.對法案執行效果的評價。 薩班斯法案制定者宣稱,這是自羅斯福「新政」以來美國市場和商業領域的最大變革。薩班斯法案執行兩年來,美國社會各界對法案的效果褒貶參半。一種是贊美的聲音,認為,法案對於加強美國公司治理,強化投資者信心意義重大。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格林斯潘2005年5月15日,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畢業典禮上致辭時表示,2002年發布的《薩班斯法案》特別強化了這樣一個原則,即公司管理人員應代表股東合理配置企業資源,他為該法案頒布之迅捷、運行之良好感到驚喜。而另一種批評的聲音不斷,認為,薩班斯法案是一部相當有缺陷的法律,自安然丑聞以來,與薩班斯法案相關的執行成本過於高昂,而監管機構和檢察官則有監管過度的嫌疑。2005年3月美國《新聞周刊》報道,盡管美元持續下滑造成海外對美國公司投資減少等一系列問題,但仍不及薩班斯法案帶來的問題棘手。美國CFO執行委員會的報告更是明確地指出,由於執行法案404條款,未來三年中將阻礙創造的工作崗位超過30萬個,並將導致GDP增長速度放慢近0.5%。根據薩班斯法案第404條款,上市公司應當每年對公司的內部控制情況進行評估,對公司的內部治理提出了嚴苛的要求,這一條款給上市公司帶來了巨大的遵循成本,包括上市費用、內部培訓費用、外部交易成本、審計費用和各類咨詢費用,還有法律費用和董事費用的增加。評論認為,由於薩班斯法案404條款的嚴苛規定使一些上市公司甚至產生了退市的打算,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美國國內的上市公司,尤其是很多在中小上市公司,對遵守薩班斯法案治理規定的成本和進入資本市場的好處進行權衡後,選擇了退出資本市場。根據沃頓商學院的統計數字,1999年美國股市中的退市公司僅有30家,2004年升至135家。而Foley&Lardner律師事務所2004年5月公布的一項調查也顯示,在超過100家接受調查的上市公司中,約有20%的公司因法規負擔加重而考慮退市。另一方面,相當一部分在美國上市的外國公司,因不堪薩班斯法案帶來的高額遵循成本,選擇了退出美國的資本市場,而新近打算在美國上市的外國公司也大大減少了。根據納斯達克的統計數據,該市場2004年總計有13家外國公司上市,但主動退市的外國公司卻達到了11家。在紐約證交所,2004年有8家外國公司上市,僅是2003年的半數,卻有2家公司主動退市。時至今日,美國各界對於404條款的各種討論仍在繼續,但對於企業內部風險控制強化帶來的正面效應開始為有關方面所認可。(二)美國的公司治理問題 安然事件發生後,美國社會對企業制度作了反思,意識到公司治理問題,是導致公司舞弊的根本原因。以下制度安排存在的缺陷,才是導致安然事件等發生的深層次原因所在。1.股票期權制激勵了造假動機。向公司高層管理人員乃至員工發放公司股票期權,被認為是美國公司治理中十分成功的激勵機制。但是,安然和環球電訊等破產事件使股票期權成為了公司陋習和治理混亂的象徵。股票期權使一些公司的管理者在幾年內成為億萬富翁,也鼓勵一些人不顧一切地炒作股市,把公司變成個人的「搖錢樹」。為了從公司股票的升值上獲利,一些公司的管理者運用包括財務造假在內各種方法,製造「題材」,創造利潤,抬高股價,忽視公司的長遠發展,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2.公司獨立董事形同虛設。為了防止公司高級管理層利用股權分散濫用「代理人」職權,侵犯中小股東利益,美國十分注重獨立董事制度。但安然公司的獨立董事卻形同虛設,根本沒有履行應盡的職責。該公司17名董事會成員中獨立董事達15名,審計委員會7名委員也都是獨立董事,而且這些獨立董事都是政界、學界、商界的知名人士。既使有這些德高望重的獨立董事,也未能為安然公司的股東把好監督關。目前,這些獨立董事不僅備受責難,而且遭到了公司投資者的起訴。3.審計委員會未發揮應有的作用。雖然,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早在1978年就要求所有上市公司都要設立由獨立董事組成的審計委員會,負責監督外部審計師的審計質量。但是,安然事件充分暴露出美國公司的審計委員會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4.企業內部控制機制存在缺陷。上述種種問題表明,美國企業的內部控制也不是完美無缺的,特別是公司高管部門及高管人員有疏於舞弊控制責任的問題。安然事件後,薩班斯法案第404條要求上市公司應當每年對公司的內部控制情況進行評估,薩班斯法案第406條要求公司作為證券發行者應向SEC匯報,披露其是否採用了專門針對高級財務管理人員的道德准則,如果沒有,原因是什麼。隨後,美國審計准則委員會(ASB)發布了獨立審計准則(SAS)第99號——財務舞弊審計,SAS第99號反復重申先前准則的主旨,即公司的道德行為是以公司綱領和高層管理部門的價值觀為基礎的。事實上,美國各方對於內部控制的討論由來已久,也付出了巨大努力。1992年美國COSO[1]項目委員會組織研究推出了第一份企業內部控制框架報告。提出了由「三個目標」和「五個要素」組成的內部控制框架,成為迄今為止最為權威的內部控制概念。COSO認為,內部控制是由企業董事會、經理當局以及其他員工為達到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經營活動的效率和效果、相關法律法規的遵循等三個目標而提供合理保證的過程。該報告認為,「誠信必須與道德價值共存,必須由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和高級管理人員發起,並將其滲透到整個組織中去」。美國公認審計准則(GAAS)要求,審計師在評估虛假和不正當行為風險的過程中,應該考慮公司環境。內部控制系統「離不開負責設計、管理和控制內部控制系統的人員的誠信和道德價值」。2004年9月,在該COSO的推動下,由普華會計師事務所執筆完成的企業風險管理一整套內部控制規范正式公布。具體包括企業內部控制框架執行綱要、應用技術以及空白評價工具。該項目由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美國會計學會、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管理會計師協會、財務經理人協會負責監督。有關方面對這套規范的評價是積極的,但將這一套規則付諸實施,還需要一個過程。(三)美國的財務會計報告制度問題 安然宣布破產後的第三天,前「五大」立即發表聯合聲明指出,安然的問題是現行財務報告制度本身存在局限性所致,這一聲明所指出的財務報告制度的缺陷引起了空前的共鳴。安然事件後,圍繞著美國會計准則及其制定機制的思考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1.會計准則的制定模式:由民間機構還是政府制定。在安然事件引發的會計准則大討論中,不少人提出:會計准則對保護投資者利益如此重要,將此重任完全交給不對國會負責的民間機構承擔是否合適,國會或政府機構是否應當在會計准則制定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承認,過去過於依賴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的工作,未能充分履行確保會計准則符合聯邦證券法所確立目標的相關責任,今後將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如擴大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的資金來源,減少對會計職業捐款資金的依賴,以及更多地參與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的工作議程等。同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認為,會計准則制定權仍應交由民間機構,因為民間機構制定準則相對於政府制定具有無可替代的優勢,如靈活性、及時性、研究資源豐富、較少受到政治壓力的影響等。2.會計准則的制定導向:規則基礎還是原則基礎。安然事件引發的另一個會計准則問題就是:會計准則應當是以具體規則為基礎,還是以基本原則為基礎?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IASC)及改組後的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IASB)選擇的是以基本原則為基礎的准則制定方式。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主席大衛·特維迪(David Tweedie)2002年2月在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舉行的聽證會上,對美國會計准則和國際財務報告准則進行了對比評價,很具有代表性。他指出,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之所以選擇規則基礎的制定方法,完全是環境使然:公司需要詳細的規則,以減少交易設計的不確定性;注冊會計師需要詳細的規則,以減少與客戶的紛爭並在訴訟中自我保護;證券監管部門需要詳細的規則,以便於監督實施。但他同時指出,詳細的規則往往被別有用心的公司和個人通過精心策劃的「業務安排」與「交易設計」繞過規則的束縛。此外,規則基礎模式可能誘使公司和注冊會計師過分關注會計准則的細節規定,而忽略對財務報表整體公允性的判斷。因此,原則為基礎的模式有助於培育一種以專業判斷取代機械套用准則的氛圍。薩班斯法案要求證券交易委員會就美國的會計准則採用原則導向還是規則導向進行研究。2003年7月,證券交易委員會發表研究報告《對美國財務報告採用以原則為導向的會計體系的研究》,其中首次提出了「目標導向」的概念,並就包括概念框架、准則制定機構、國際趨同、公認會計准則的層次等在內的准則制定相關問題提出了建議。作為回應,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於2004年7月發表本報告。從總體上,這個報告基本接受了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建議。(四)美國的注冊會計師行業管理體制問題安然事件以前,美國所謂的民間自律管理體制為全世界所推崇,安然事件後,這一體制卻遭到多方面的置疑,並得到法律調整。事實上,其體制歷來就是法律規范最多、涉及部門、機構、團體最多的復雜體制。1.安然事件前的體系。 安然事件前的行業管理涉及到的機構包括州會計事務委員會全國聯合會、各州會計事務委員會、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各州注冊會計師協會。各州的會計事務委員會和州會計事務委員會全國聯合會是依據各州的《會計師法案》以及《統一會計師法案》成立的獨立機構,由1/2或2/3以上執業注冊會計師「自願者」組成。在全國層面的《統一會計師法案》只是一個範本法,不具有強制力。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根據《證券法》和《證券交易法》的規定,對從事證券市場審計的注冊會計師和事務所有著很大的影響,但並不對注冊會計師進行日常監管,有權對證券市場的案件調查處理。曾於20世紀70年代與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聯合設立公眾公司事務所管理部,具體負責監督事宜。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和州注冊會計師協會完全是傳統的民間組織,沒有專門法律授權,依照職業傳統對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的管理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組織注冊會計師考試和閱卷;組織後續教育;制定審計准則、質量控制准則和道德守則;組織同業互查,並負責會員自律性懲戒等。協會只管會員,不管執業牌照。特別指出的是,美國沒有全國統一的注冊會計師資格,要在各州執業,需要通過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全國統一考試,再向各州會計事務委員會申請注冊,盡管州會計事務所委員會主要由執業注冊會計師自願者組成。但這使得注冊會計師資格管理在各州之間、協會(會員)與政府之間形成了相互錯亂的職能分割。2.安然事件導致的體制調整。 《薩班斯法案》規定,成立一個獨立的、非政府的監督機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負責對從事上市公司審計的事務所進行監督。具體而言,其職責包括:負責對從事證券市場審計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的登記;對從事證券市場審計業務的事務所進行檢查、調查和處罰;制定或直接採用注冊會計師協會制定的上市公司審計准則、質量控制准則以及職業道德守則等。應當指出的是,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作為非政府組織,考慮到職業管理的慣例和資本全球化下財務信息監管角色的獨立性問題,總體上,在美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管理體制上所扮演的角色是完善而不是替代。安然事件之前美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體制,不是西方多數國家一般意義上的政府(或獨立監管機構)監督下的行業自律管理體制,而是如美國審計總署(GAO)所言的「支離破碎」(Fragmented)的體制。注冊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的資格准入和監督,在州一級和聯邦一級是分離的,普通資格在州一級,證券業務監管在聯邦一級,從而大大抵消和分散了監管力量。而在證券市場審計業務方面,從形式上看,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通過同業互查等措施承擔了自律監管,但這只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這樣的監管機構與注冊會計師行業的一種諒解,法律並沒有像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那樣賦予行業協會對證券市場審計業務進行監管的職能,包括將違規會員撤銷從業資格的權力。因此,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的這種自律監管,是沒有法律支持和法律地位的自律監管,是瘸腿的自律監管,其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安然事件以後,成立全國統一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就是為了彌補對從事證券市場審計業務會計師事務所監管的空白,而做出的補救措施。在安然事件發生後,部分人士沒有深入總結美國整個行業體制安排上的這些缺陷,而是簡單評價為自律體制的失敗,進而否定行業的自律功能,顯然是一種誤解。(五)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問題 對於安然事件中審計失敗的原因,是注冊會計師缺乏獨立性,還是委託代理關系中沒有給出獨立性的制度安排,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1.非審計服務問題。 安達信公司為安然公司提供審計服務的同時,還為其提供了大量非審計服務,非審計服務的收費(2700萬美元)也高於審計服務收費(2500萬美元)。因此,人們認為這種巨額的非審計服務收費影響了注冊會計師審計獨立性。但也有不少人認為,非審計服務並不影響審計獨立性和審計質量,禁止注冊會計師提供非審計服務將對注冊會計師行業和審計質量產生不利影響。為此,《薩班斯法案》禁止會計師事務所向客戶同時提供審計和非審計業務,但並不強制禁止會計師事務所從事非審計業務。2.注冊會計師定期輪換制問題。 注冊會計師定期輪換制問題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審計合夥人的定期輪換;二是會計師事務所實行定期輪換,以避免與客戶長期的關系導致審計獨立性下降。此前,美國只是要求審計合夥人實行7年輪換制,並未要求事務所進行輪換。安然公司成立16年來,其財務報表一直由安達信審計。很多人懷疑這種長期的合作關系會「日久生情」,從而影響注冊會計師審計的獨立性,因此建議建立會計師事務所定期輪換制度。為此,薩班斯法案責成當時的美國審計總署(GAO,現已更名為政府責任署),研究強制輪換會計師事務所的潛在影響,GAO於2003年11月發布了相關研究報告,認為會計師事務所強制輪換可能並不是加強審計師獨立性和提高審計質量的最有效途徑。研究報告指出,幾乎所有特大型的會計師事務所和《財富》1000公眾公司都認為,會計師事務所強制輪換的成本可能超過收益。大多數意見認為,當前對審計合夥人輪換、審計師獨立性以及其他改革的要求,如果能得到完全貫徹,將足以實現會計師事務所強制輪換的預期效果。GAO的報告在相當程度上使關於會計師事務所強制輪換的爭議暫時平息。關於會計、審計准則建設安然事件發生前,美國曾一直認為其會計准則是全球最好的,能夠最好地保護投資者的利益。毫無疑問,這一神話隨著安然的破產而破滅。其中暴露出來的諸多問題說明,美國的現有財務會計報告制度在准則國際趨同、透明度、可比性等方面都不盡完善。現有財務報告制度存在的問題,使得注冊會計師進行審計時,即使主觀上並不想通同作弊,但在客觀上也會促成其在一定程度上無法按照公眾的期望勝任其職責。注冊會計師完成審計業務需要兩把尺度,一是會計准則,一是獨立審計准則。隨著持續的全球化,許多主要資本市場正在積極努力,推動向全球公認的會計准則和審計准則趨同。包括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歐盟委員會、金融穩定論壇、國際保險監管機構協會、證券委員會國際組織和世界銀行在內的國際組織,都強調全球資本市場需要高質量的、統一的會計、審計准則,提出了各國會計准則和審計准則應與國際准則趨同的要求。世界各職業會計師組織,只要不想游離於國際經濟金融合作之外,不想游離於國際會計審計專業服務市場之外,就不能無視國際會計、審計准則趨同這一趨勢。2004年,歐盟委員會公開宣布,整個歐盟將於2005年全面採用國際會計和審計准則。隨後,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加拿大等國家表示,它們過去就採用了國際會計審計准則,未來將進一步跟蹤和更好執行國際會計審計准則。就連最為堅守自己特色的日本也聲稱,要執行國際會計審計准則。國際通行的商業語言已經成為提高各國企業在國際資本市場中競爭力的有力工具。關於注冊會計師獨立性對於安然事件中審計失敗的原因,是注冊會計師違反獨立性,還是委託代理關系中沒有給出獨立性的制度安排,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從理論上講,注冊會計師審計起源於財產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為了解和考核經營者的管理責任,財產所有者委託獨立的專業人員(即注冊會計師)對經理人的經營情況進行審查,受託的注冊會計師將審查結果報告給委託人。在這種委託代理關系的制度安排中,最核心的問題是注冊會計師必須獨立於被審計對象(經理人),注冊會計師與經理人之間不能夠存在利益上的依賴或關聯關系。一百多年以來,獨立性一直是注冊會計師審計的本質特徵和靈魂所在。問題的症結就在於教科書中的審計委託代理關系和現實中的實際委託代理關系並不完全相同。在實際操作上,具體化為公司的經理人即管理層在委託、僱傭注冊會計師,盡管形式上是股東(主要是大股東)投票決定注冊會計師的聘請,但注冊會計師是由管理層事先推薦,故而決策權實際上被管理層掌握著。管理層不僅最終決定著注冊會計師的聘請、聘請費用的多少以及審計費用的支付,而且決定著注冊會計師為公司提供的審計、咨詢等服務費用的結構,因此注冊會計師與公司的管理層之間具有相關性而非獨立性。這就是普遍存在於公司管理層與注冊會計師之間的「固有利益關聯」(在一股獨大的情況下,也有可能管理層就是大股東的代理人,於是大股東與注冊會計師之間也可能出現這種「固有利益關聯」)。面對自己「衣食父母」合法或非法的會計操縱行為,注冊會計師往往被置於兩難的境地,從而影響到獨立客觀地發表意見。反觀獨立審計走過的歷程,包括在美國發生的一系列審計失敗案件,其實是在不獨立中、在注冊會計師的固有利益的關聯和沖突中走過的,這就使得注冊會計師每隔一段時間,總會重犯同一性質的錯誤,而且每況愈烈,時間間隔也越來越短。盡管人們也在不停地尋找對症的葯方,但已有的方案基本上都是在現有審計制度安排不變的前提下做出的一些改良措施,過兩年又可能舊病復發。

F. 崩盤的歷史事件

在房價飛漲、股市低迷的今天,可能我們沒有經歷過股市的崩盤,但回顧過去,歷史上有十次市場崩盤,每一次都伴隨著瘋狂過後財富頃刻之間化為烏有的悲痛,也許能給今天的投資者一點警示。
1.1637年的鬱金香狂熱
這次事件是現代的所有投資者狂熱事件的始作俑者。在這次發生在荷蘭的鬱金香狂熱事件中,鬱金香球莖的價格飆升至一個手藝人年收入的數倍。
2.1720年的密西西比泡沫
英國人約翰·羅(John Law)因為在倫敦的布魯斯伯里廣場的一場決斗中殺人而被定罪。他後來成為了法國的財政大臣。他監督創辦了一家公司,後來這家公司的股票成為投機炒賣活動的主要交易股票,最終股票泡沫破裂。羅最後窮困潦倒地在威尼斯去世。
3.1720年的南海泡沫
英國出現的第一次現代市場崩盤,原因是對一個完全沒有前景的公司的交易。這次英國股票公司的泡沫事件以政治上的裙帶主義、自我交易和內幕交易為特點。在這一點上,現在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4.1882年的法國股市崩盤
這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美國市場的崩盤,事件的導火索是費斯克(James Fisk)和古德(Jay Gould)等金融家尋求利用政治上的關系壟斷金市。162美元每盎司的金價峰值在100多年的時間里都沒有被打破。這次丑聞讓格蘭特(Ulysses S. Grant)政府的名譽受損,下一任總統加菲爾德(James Garfield)帶領國會對這件事進行了調查。
5.1882年的法國股市崩盤
這次股市崩盤由Union Generale的破產所引發,其破壞性後果幾乎令交易所內四分之一的經紀商受到威脅,直到法國央行的一筆貸款穩定了市場。不過,從積極的方面來看,據說畫家高更(Paul Gauguin)在這次崩盤後退出了經紀業務,去從事更值得做的事。
6.1907年大恐慌
1907年10月,聯合銅業公司(United Copper)計劃壟斷股市失敗引發了這次大恐慌。直到摩根大通(J.P Morgan)說服其他信託公司總裁為美國信託公司(Trust Company of America)提供資金,經紀商和銀行的破產才得到控制。這次危機最終促成了聯邦儲備系統的建立。
8.微崩盤:1997年10月27日的亞洲金融危機
香港的恆生指數下跌了6%,引發了全球股市大跌,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當日提前收市,收於554.26點。
9.2008年9月29日,救市表決未通過
在國會投票否決了問題資產救助計劃(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 簡稱: TARP)之後,道指經歷了有史以來的單日最大跌幅,雷曼兄弟(Lehman Bros.)破產之後引發的一段極不穩定的時期內,該指數下滑了超過700點。
10.2010年5月6日的閃電崩盤(Flash Crash)
這是高頻交易市場特有的崩盤情況。道指在幾分鍾內下跌了大約1,000點,原因是計算機演算法停止競價導致股價大幅下跌,這種交易大約占當時市場交易量的一半左右。 一個小時內,11個投機者自殺身亡。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1929年大恐慌的第一天,也給人們燙上了關於股市崩盤的最深刻的烙印。那天,換手的股票達到1289460股,而且其中的許多股票售價之低,足以導致其持有人的希望和美夢破滅。
但回頭來看時,災難的發生甚至是毫無徵兆的。開盤時,並沒有出現什麼值得注意的跡象,而且有一段時間股指還非常堅挺,但交易量非常大。
突然,股價開始下跌。到了11:00,股市陷入了瘋狂,人們競相拋盤。到了11:30,股市已經完全聽憑盲目無情的恐慌擺布,狂跌不止。自殺風從那時起開始蔓延,一個小時內,就有11個知名的投機者自殺身亡。
隨後的一段日子,紐約證券交易所迎來了自成立112年來最為艱難的一個時期,大崩盤發生,而且持續的時間也超過以往經歷的任何一次。而那些活著的投機者,接下來的日子也是生不如死,小弗雷德·施維德在《客戶的遊艇在哪裡》講述的1929年股市崩盤前後的一個故事,成為那一時期投機者的經典寫照。
一個投資者在1929年初的財產有750萬美元,最初他還保持著理智,用其中的150萬購買了自由國債,然後把它交給了自己的妻子,並且告訴她,那將是他們以後所需的一切花銷,如果萬一有一天他再向她要回這些債券,一定不可以給他,因為那時候他已經喪失理智了。
而在1929年底,那一天就來了。他就向妻子開口了,說需要追加保證金來保護他投到股市上的另外600萬美元。他妻子剛開始拒絕了,但最終還是被他說服了。故事的結局可想而知,他們以傾家盪產而告終。
實際上,這種遭遇不僅僅降臨到普通的缺乏理智的投資者身上,即使是一些睿智的經濟學家也沒有逃脫噩運。20世紀最為著名的經濟學家——凱恩斯,也在此次危機中幾近破產。
像其他人一樣,凱恩斯也沒有預料到1929年大崩盤,而且還低估了這次危機對美國和世界經濟的影響。凱恩斯積累的財富在1929年崩盤時受到重創,幾乎變得兩手空空。
後來憑借著敏銳的判斷力,到1936年的時候,他靠投資股市把財富又增長到了50萬英鎊以上。但是在1938年的熊市中,他的資金又縮水了62%。一直到他1946年去世,1929年的崩盤都是他心理上抹不掉的陰影。
盡管股市暴跌最初影響到的只是富人,但這些人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群體,其成員掌握著大部分消費收入,構成了最大部分的個人儲蓄和投資來源。因此,股市崩盤導致美國經濟失去了由證券投資盈利形成的對支出的支撐。
股市崩盤以後,控股公司體系和投資信託的崩潰,大幅削弱了借貸能力和為投資籌措資金的意願,這迅速轉化為訂單的減少和失業的增加。
從1929年9月到1933年1月間,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的價格從平均每股364.9美元跌落到62.7美元,20種公用事業的股票的平均價格從141.9跌到28,20種鐵路的股票平均價格則從180美元跌到了28.1美元。
受股市影響,金融動盪也因泡沫的破滅而出現。幾千家銀行倒閉、數以萬計的企業關門,1929~1933年短短的4年間出現了四次銀行恐慌。盡管在泡沫崩潰的過程中,直接受到損失的人有限,但銀行無法避免大量壞賬的出現,而銀行系統的問題對所有人造成間接沖擊。
大崩盤之後,隨即發生了大蕭條。大蕭條以不同以往的嚴重程度持續了10個年頭。從1929年9月繁榮的頂峰到1932年夏天大蕭條的谷底,道瓊斯工業指數從381點跌至36點,縮水90%,到1933年底,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幾乎還達不到1929年的1/3。實際產量直到1937年才恢復到1929年的水平,接著又迅速滑坡。直到1941年,以美元計算的產值仍然低於1929年的水平。1930~1940年期間,只有1937年全年平均失業人數少於800萬。1933年,大約有1300萬人失業,幾乎在4個勞動力中就有1個失業。
更嚴重的是,股市崩盤徹底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一直到1954年,美國股市才恢復到1929年的水平。 1987年10月19日,又是一段美國股民的黑色記憶,這一天美國股市又一次大崩盤。股市開盤,久違了半個世紀的恐怖重現。僅3小時,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指數下跌508.32點,跌幅達22.62%。這意味著持股者手中的股票一天之內即貶值了二成多,總計有5000億美元消遁於無形,相當於美國全年國民生產總值的八分之一的財產瞬間蒸發了。隨即,恐慌波及了美國以外的其他地區。10月19日當天,倫敦、東京、香港、巴黎、法蘭克福、多倫多、悉尼、惠靈頓等地的股市也紛紛告跌。
隨後的一周內,恐慌加劇。10月20日,東京證券交易所股票跌幅達14.9%,創下東京證券下跌最高紀錄。10月26日香港恆生指數狂瀉1126點,跌幅達33.5%,創香港股市跌幅歷史最高紀錄,將自1986年11月以來的全部收益統統吞沒。與此相呼應,東京、悉尼、曼谷、新加坡、馬尼拉的股市也紛紛下跌。於是亞洲股市崩潰的信息又回傳歐美,導致歐美的股市下瀉。
據統計,在從10月19日到26日8天內,因股市狂跌損失的財富高達2萬億美元之多,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直接及間接損失總和3380億美元的5.92倍。美林證券公司的經濟學家瓦赫特爾因此將10月19、26日的股市暴跌稱之為「失控的大屠殺」。1987年10月股市暴跌,首先影響到的還是那些富人。之前在9月15日《福布斯》雜志上公布的美國400名最富的人中,就有38人的名字從榜上抹去了。10月19日當天,當時的世界頭號首富薩姆·沃爾頓就損失了21億美元,丟掉了首富的位置。更悲慘的是那些將自己一生積蓄投入股市的普通民眾,他們本來期望借著股市的牛氣,賺一些養老的錢,結果一天功夫一生的積蓄便在跌落的股價之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股市的震盪剛剛有所緩解,社會經濟生活又陷入了恐慌的波動之中。銀行破產、工廠關閉、企業大量裁員,1929年發生的悲劇再度重演。比1929年幸運的是,當時美國經濟保持著比較高速的增長,股市崩盤並沒有導致整體的經濟危機。但股災對美國經濟的打擊仍然巨大,隨之而來的是美國經濟的一段長時間的停滯。 在1987年10月17日美國「黑色星期一」過後,率先恢復的是日本股市,並且帶動了全球股市的回升。此後,日本股市一直呈上升態勢,但另外一個噩夢般的恐慌卻在醞釀之中。1989年12月,東京交易所最後一次開市的日經平均股指高達38915點,這也是投資者們最後一次賺取暴利的機會。 進入90年代,股市價格旋即暴跌。到1990年10月份股指已跌破20000點。1991年上半年略有回升,但下半年跌勢更猛。1992年4月1日東京證券市場的日經平均指數跌破了17000點,日本股市陷入恐慌。8月18日降至14309點,基本上回到了1985年的水平。
到此為止,股指比最高峰期下降了63%,上市股票時價總額由1989年底的630萬億日元降至299萬億日元,3年減少了331萬億日元,日本股市的泡沫徹底破滅。股市泡沫的破滅帶來的後果是嚴重的。一方面證券業空前蕭條。1991年股市大幅下跌以來的兩年中股票市場的交易量只有以往的20%。主要靠賺取交易手續費生存的200多家證券公司全部入不敷出,且經營赤字越來越大。1992年不少大公司的赤字高達400億日元以上。
對外資本交易方面,由於對外證券交易額減少,出現長期資本收支盈餘,日本戲劇性地變為了資本輸入大國。
另一方面由於股市瘋狂上漲,吸引企業都轉向直接融資,銀行被迫以風險大的企業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為主要融資對象,從而間接地導致了銀行業的危機。泡沫破滅後,日本經濟形勢急轉直下,立即呈現設備投資停滯、企業庫存增加、工業生產下降、經濟增長緩慢的局面。影響所至,連房地產也未能倖免。日本房地產價格在1990年達到了聳人聽聞的高位,當時日本皇宮地塊的價格相當於美國加利福尼亞所有房地產價格的總和。泡沫破滅後,日本房地產價格跌幅近半才剛剛開始穩住,整個國家的財富縮水了近50%。當年資產價格的持續上漲激發人們借貸投機的慾望,日本銀行當初急切地給房地產商放貸終於釀下了苦果。房地產泡沫的破滅和不良貸款不可避免地增加,使日本銀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引發了通縮,使得日本經濟經歷了更持久、更痛苦的蕭條。
日本經歷了長期熊市,即使在2005年的反彈之後,日本股市離它的歷史最高點還有70%之遙。 網上流傳「房地產崩盤時間表」顯示中國地產走勢與1991年日本崩盤前頗相似。
房地產頻遇調控,一份「房地產崩盤時間表」也開始在網上流傳。它回顧日本1985年~1991年房地產市場走勢,發現與中國2005年~2008年房地產市場走勢頗為相似,更預言中國房地產會在2009年崩盤。然而,多位專家卻表示,兩地銀行體系、人口結構、城市化程度不同,「崩盤」可能只是「預言」而已 。 房價飛漲、貨幣面臨升值壓力、低消費率、高儲蓄率、寬松貨幣政策、穩健財政政策。
日本國土交通省公布調查顯示,日本地價連續第二年下滑,商業用地價格跌至紀錄低位。
經濟起飛晚了近30年的中國,金融危機過後地產價格依然火熱。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2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0.7%,新建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3%。
「現在的樓市,確實和當年的日本非常相似。樹長不到天上去,這樣下去早晚要出問題。」曾在亞洲開發銀行任職的經濟學家、現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湯敏不無憂慮地表示。
中金公司香港研究部副總經理沈建光也表示,確實有部分投資者認為中國房地產泡沫嚴重、經濟過於依賴出口、貨幣面臨升值壓力等等,都與上世紀80年代經濟泡沫破裂前的日本類似。
此外,中國也與當年日本有相似的低消費率、高儲蓄率。在寬松的貨幣政策和穩健的財政政策方面,中國也和以前的日本雷同。 政府對銀行和企業的控制力、市場廣度、銀行體系和人口結構等都不相同。
在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易憲容看來,當前高房價症結在難以抑制的投機性需求。中國大量二、三線城市如今還可以吸引投機資金。所以這幾年房地產整體還難以遭到崩盤的結果。「但是一旦房地產泡沫破裂,後果將會比日本更嚴重」。
戴德梁行策略研究顧問部董事黎慶文更認為,內地樓市10年內都不會崩盤。中國內地金融體系與美國、日本甚至中國香港地區不一樣,央行對房地產信貸的控制力更強。
中金公司香港研究部副總經理沈建光也指出,泡沫前,日本政府並沒有對商業銀行採取有效措施引導監管。中國政府對銀行和企業有很強的控制力,可以引導資金流向,出台政策打壓房地產泡沫。
沈建光認為,另一個視角是人口結構。1985年日本城市化率達76.7%高點,城市化接近尾聲;中國城市化進程還處於加速階段。只要吸取日本經驗教訓,採取有效及有前瞻性的政策,歷史就不會重演…… 指如DOTA、夢三國、LOL、真三等競技游戲中,一局比賽雙方或多方因競技,人頭懸殊差距過大,而造成無法逆轉的現象,稱之為崩盤。

G. 摩根大通的巨虧受查

2012年5月10日,摩根大通披露,由於風險對沖方面的投資策略失敗,該銀行的風險管理部門「首席投資辦公室」(CIO)在過去6周損失20億美元,並且損失未來還可能再增加10億美元。
巨額虧損立即引發市場對摩根大通經營狀況的質疑和擔憂,摩根大通股票在2012年5月11日開盤即一路下跌,最終收盤大跌9.3%至36.96美元,市值一日蒸發150億美元。
當天,不管是歐洲還是美國,股市金融板塊齊跌,紐約股市銀行股下挫近1%,跌幅列各大板塊之首,摩根士丹利、花旗銀行和高盛集團股價跌幅均在4%左右。 2012年5月15日,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介入摩根大通巨虧丑聞的清查。摩根大通股東大會同日召開,試圖平息事態,受到金融界的廣泛關注。
摩根大通這次巨虧至少損失23億美元,摩根大通股票的市值自丑聞曝光以來則蒸發上百億美元。然而,丑聞如何發生至今依然撲朔迷離,疑點叢生。
美國司法部於2012年5月15日開始對摩根大通展開犯罪調查。司法部消息人士透露,此案暫由FBI紐約分局處理,至2013年正處於「初步問訊」階段,尚沒有摩根大通人員遭到指控。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早前已經開始了對摩根大通的調查,調查的重點是評估該銀行的風險監控措施是否癱瘓。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不能妨礙FBI的辦案。
FBI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可能都會調查摩根大通的相關內部監管文件,以及高層管理人員下達的指令。司法部和FBI均拒絕就此案發表任何評論。按照慣例,聯邦調查部門一般不會就正在調查中的重大案件發表評論。 2012年5月15日舉行的摩根大通股東大會沒有對首席執行官戴蒙追究責任。摩根大通在股東大會上挫敗了股東提出的任命獨立董事長的提議。戴蒙的領導地位暫時沒有被剝奪;他的2300萬美元年薪也沒有被調整。
對於外界要求進一步加強金融監管的呼聲,戴蒙於2012年5月15日作出回應說,摩根大通不反對新的金融監管措施,並聲稱公司方面支持《多德-弗蘭克法案》的大部分內容。戴蒙此前一度是該法案的強烈反對者。
2013年摩根大通仍在調查巨虧的原因,並對造成巨虧的首席投資辦公室進行了重組。有消息人士透露,該公司可能會設法追回發給牽涉此案者的薪酬。 2012年7月13日,美國最大銀行摩根大通銀行承認其巨額虧損飆升,已由最早預估的20億美元激增至58億美元。因「倫敦鯨事件」造成的衍生品交易損失在2012年第二季度增加了44億美元,加上第一季度的虧損14億美元,總虧損已達58億美元。
摩根大通13日公布的財報同時表明,摩根大通第二季度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8.7%,至49.6億美元;重報後的第一季度利潤將較初值減少4.59億美元。摩根大通銀行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13日在同經濟分析師舉行會議時也承認,這次巨虧「令公司核心發生了動搖」。但他同時堅稱,巨虧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
2013年外界仍不能准確估算摩根大通這次虧損的最終總額。摩根大通13日警告,該公司第三季度仍有可能繼續面臨衍生品交易的相關損失,規模大約為7億到17億美元。美國《紐約時報》此前預估摩根大通的巨虧可能最終達90億美元。實際上,摩根大通市值自該公司宣布出現巨虧後曾一度縮水高達15%。
盡管如此,摩根大通的第二季度財報仍被市場投資者認為好於預期,因而摩根大通的股價13日早盤上漲近6%。銀行類股的表現也大多向好。分析普遍認為,戴蒙短期內應該可以保住他的首席執行官位置。
摩根大通正計劃追討牽涉巨虧丑聞的管理人士數百萬美元股票薪酬,這其中包括其首席投資辦公室前負責人德魯(Ina Drew)以及被稱為「倫敦鯨」的交易員伊克希爾(Bruno Iksil)等。 摩根大通抵押貸款部門最新裁員1800人
摩根大通銀行此前在2月份宣布將削減1.7萬個職位,其中絕大部分來自抵押貸款部門,該部門主要處理從逾期借款人處爭取拖欠貸款支付。
摩根大通在華「關系招聘」調查擴大
據《華爾街日報》消息,知情人士稱,針對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亞洲招聘實踐的一項不斷擴大的調查已發現內部文件顯示,曾有數十名新入職雇員與該行當時在爭取的交易掛鉤。
作為調查的一部分,摩根大通的律師們正把相關信息報送美國證交會(SEC)和司法部(DoJ)。調查目的是,查明該行是否曾為了爭取業務而聘用中國乃至亞洲其他國家政府內部權勢人物的家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