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行業 » 15號美國制裁華為股票會跌嗎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15號美國制裁華為股票會跌嗎

發布時間: 2023-05-30 04:35:13

㈠ 美國升級制裁措施打不垮華為

5月15日,美國商務部針對華為更改了一項出口規則,要求只要使用了美國晶元製造設備的外國公司,必須在獲得美國政府的許可才能向華為或其附屬公司提供晶元。華為繼續獲取某些晶元或使用某些美國軟體或技術相關的半導體設計,也許獲得美國的許可。這擺明了美國政府試圖封住一切可能的漏洞,就是想把華為的全球晶元供應鏈給一刀切斷,而且還是全面的切斷,以此來整垮華為公司。

盡管華為官方並沒有第一時間對美國的這項出口規則修改作出回應,但是16日華為內部網的心聲社區發布了一張圖作為回應,該圖是一張二戰時期被打的渾身彈孔但最終安然返回機場的盟國飛機,配以題目「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圖上還有一句話「回頭看,崎嶇坎坷;向前看,永不言棄」。這張飛機的圖片也不是第一次出現在華為的官方宣傳中,已經化身為華為精神的象徵。這張圖清楚的表明了華為要頂住美國制裁壓力繼續發展壯大和永不屈服的決心,同時也表明了華為作為中國優秀民營企業的代表對未來的強大信心。

從目前的態勢來看,美國盡管針對華為的制裁措施升級,也必然會在未來對華為的生產經營造成巨大的困難,但不會擊垮華為。

華為作為世界5G 領域的領軍企業,憑借著在自主研發方面的巨額投入,在5G通信技術和手機業務都走在了世界的前沿,現在已經擁有5G專利3147項,成為全球擁有5G專利技術最多的公司和5G標準的定製者。

在華為的引領下,中國也成為世界上5G技術專利最多的國家。而在今年第一季度,華為海思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54%,在中國市場上以43.9%的份額首次超過高通。

美國盡管一再打壓華為,但是2019年華為在全球5G市場的訂單仍然雄居世界第一,而美國商務部為了美國的利益也在不到一年的時間給予了華為四次臨時許可。而此次在宣布要切斷華為全球晶元供應鏈的同時,將華為對美國企業銷售通訊設備的臨時許可再延長90天至8月13日,給予限制華為采購那些採用美國技術和軟體並在美國海外製造的晶元120天的緩沖期。

全球晶元供應鏈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磨合的過程,已經非常成熟和完善。美國試圖通過升級制裁措施徹底切斷華為在全球的晶元供應,這不僅不現實,而且會牽一發而動全身。

在美國商務部更改針對華為的出口規則後,市場作出的反應是與華為晶元供應鏈相關的美國企業如高通、思科、蘋果等公司股價發生較大幅度的震盪,而全球最大的段嫌晶元生產商美國高通公司的股價更是一度遭遇劇烈下跌。

事實上,美國的切斷華為全球晶元供應鏈的後果,首先沖擊的是美國本土晶元巨頭的巨大利益。華為公司2019年盡管受到美國的制裁,但半導體采購支出依然達到了208.04億美元,列世界第三位。美國對華為的制裁升級措施必然也會推動華為更加主動積極地打造自己的供應鏈,從而最終替代美國的這些晶元企業。盡管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但是面對美國繼續升級的制裁措施,這對華為而言也是唯一能走的通的路程。

世界本無事,美國來搞事。美國這次損人不利己的制裁措施,可以看得出,美國面對華為在5G領域不斷領先的趨勢,已經無法再容忍了。華為敲響的美國對通訊技術壟斷的喪鍾,是美國不能接受的,也的確是成為了美國的心頭大患,危及到美國的情報搜集工作。事關美國霸權利益和地位的事,美國從來都是毫不手軟的!

當然,這些措施不僅會給華為造了困難和損失,而造成的美國的晶元壟斷企業的利益損失也不小。這樣一塊肥肉沒有了,估計在美國國內,這些產業巨頭也肯定不會乖乖買單,必然會通過代表其利益的政黨等渠道向政府施壓。

美國升級制裁華為的措施如果在一開始還被認為是對華為某些違反美國對伊朗等制裁措施的不滿的話,但現在的發展趨勢已經清晰地表明,美國搞華為並不是單純的針對中國的一家高 科技 企業,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是針對中國整個5G產業的問題。

這從本質上講,華為問題已經從一個公司的問題上升到了國與國之間的問題,而這種問題涉及到國家的主權尊嚴和國家安全利益。國與國之間的問題必將是一個更加復雜的博弈過程來解決。中國政府一直對美國的這種舉措採取了最大程度的包容,希望能夠推動互利共贏,但是美國如今繼續執迷不悟,那麼中國政府肯定不能接受美國的這握埋手種做法。

中國的反制措施很多,其中多次提到的蓄勢待發的「不可靠實體清單」估計也將會亮劍。一旦世界上第一大經濟體和第二大經濟體展開劇烈的利益博弈,這對於兩國相關產業和世界經濟液仔產業的走向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兩個最重要的大國之間圍繞產業發展和爭奪新一代通信技術制高點的博弈必將會外溢到國際 社會 ,從而引發一連串的反應。這種後果估計是美國提出升級制裁華為時沒有考慮過的。

華為作為中國民族企業的優秀代表,在美國的多次制裁下已經逐漸演化成了中國的一張形象名片,被注入了很多的民族 情感 。從過去的兩年來看,無論是美國的制裁措施逐步升級,還是施壓加拿大政府扣留孟晚舟,每一次的這種美國制裁,在中國換來的都是民眾對華為公司更多的支持和熱愛。這也是很值得研究的一個現象。

所以,美國的制裁措施換來的是進一步激起中國民眾對美國的更多的反感以及對華為產品的支持,華為手機的銷量一直居高不下。正是美國制裁華為不斷升級的2019年,華為手機的全球銷量超過了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其中在中國內地的銷量的急劇增長是一個明顯的證明。

中國巨大的國內消費市場足以支撐華為的生產經營。在收入穩定和企業運營平穩的基礎上,華為也必將會騰出更多的精力來發展相關的晶元產業,來研發出更加先進領先的5G技術和晶元技術,華為的備胎計劃多次打亂了美國的制裁步伐,這就是一個明證。

如果美國繼續在刺激中國民眾民族 情感 的道路上策馬狂奔,那麼可以肯定的是美國的相關產業的企業必將會被中國市場拋棄。這也是美國逼出來的。

㈡ 「華為制裁事件」最全剖析,命門在哪裡最差的結果是什麼

作者| 貓哥

來源| 大貓 財經

01

特朗普這人看著沒譜,但看他做事也有另一面,心思縝密,走一步挖個坑。

2018年3月,以鋼鐵、鋁加關稅為起點,貿易戰風雨欲來,當時誰也沒想到,貿易戰的後手是 科技 戰。

2018年12月,華為任正耐稿友非的女兒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此案至今仍未完結。

2019年5月16日,美國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在未獲得美國商務部許可的情況下,美國企業將無法向華為供應產品。

實體清單事件對華為打擊巨大,比如 華為手機無法使用高通晶元 谷歌停止與華為合作 ,華為因此失去對安卓系統更新的訪問權,只有在開源版更新後才可以 AOSP 繼續開發新的安卓系統,對於國內用戶影響不大,但國際業務大受影響,去年損失超過100億美元。

時隔一年,美國對華為的制裁再度升格,用他們的話說就是「堵住漏洞」,要求使用美國晶元技術和設備的外國公司,要先獲得美國的許可,才可以將晶元供應給華為和其關聯企業。

這兩個政策的差異在於:

說白了, 這個政策真要實施了,華為生產什麼,生產多少,都要得到美國的許可。

所以,即便華為去年收入8588億,今年的主題詞也只有三個字: 「活下去」

02

美國為啥這么干?

要看細節,在去年的制裁政策出來後,美國對華為的臨時許可證5次展期,也就是說,一直沒執行。

新的制裁政策也設定了120天緩沖期 ,也就是說,在這個時間內,華為還可以全球掃貨。

為什麼說制裁卻一再推遲呢昌槐?目標有兩個:

美國僅僅盯著一個華為嗎?當然不是,美國自打當了老大之後,一個基本國策就是打老二,英國、日本、前蘇聯,只是現在輪到了中國。不過金融戰、星球大戰都不好使了,作為「里根主義」的信徒, 特朗普遏制中國的核心就是貿易戰、 科技 戰。

盯著華為,是因為「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的道理美國人也懂,美國司法部長威廉·巴爾(William Barr)前兩天參加了 「中國行動計劃會議」 ,並做了演講。

他說的就比較露骨了,「美國絞殺華為的必要性,根本原因不是什麼伊朗或者網路安全,而是來自華為的威脅」,核心觀點是這些:

地緣、人口、能源這些因素已經不能完全決定一個國家的未來, 科技 的主導地位前所未有的上升,面對5G、6G這些近在眼前的巨變,美國肯定不會掉以輕心。

03

所以,華為就成了焦點。

過去這一年多,華為為自救都幹了什麼呢?概括來說三件事:

1、使勁搞研發。 比如鴻蒙系統和鯤鵬計算生態,隨時預備著美國斷糧;

2、去美國化。 最近日本一個專業公司對華為Mate30做了拆解分析,發現中國產零部件已經從25%大幅上升到約42%,美國產零部件則從11%左右降到了約1%。

在每個核心部件,華為都在找更多的「備份」:


3、瘋狂囤貨。 2019 年華為的存貨為1672.08億元,同比增長 73.46%,今年Q1存貨繼續上升,就在515美國升級禁令後,華為還向台積電下了7億美元訂單。

在8月15日之前,華為肯定還會把能買到的核心部件統統買到手。

看到這兒,很多人不理解了,華敬陵為不是開始做系統了嗎?國家不也開始做晶元了嗎?產業大基金那麼多錢還搞不定嗎?這事有那麼嚴重嗎?

暫時搞不定,問題很嚴重。

我們可以按產業鏈把華為的核心業務可以分成三類:

不黑不吹,拆開來一點點看。

04

華為的5G業務用一個字形容,就是「牛」,這點美國也認。

全球主要的通信廠家現在公認四家最強: 華為、中興、愛立信和諾基亞。 華為的合同數和專利數量都居前列,這是過去十年6000多億研發投入的成果。

任正非公開講過,華為脫離美國的供應也能夠生存, 華為已經開始生產不含美國零部件的 5G 基站。

但有個問題——從5G 基站所需要的晶元來看,華為海思擁有絕大部分核心晶元的設計能力,但在晶元領域, 設計、製造和封測是三大組成部分 ,大部分企業主營業務只涉及其中一環,像華為海思主要就是負責晶元設計,而後的工序則由代工廠完成。

就跟建築設計師可以設計圖紙,但具體蓋房子還是要找個施工單位。現在華為5G基站晶元用的是台積電 7nm工藝製程,下一代 5nm晶元正在導入。咱們內地廠商現在還做不了這個,低端的基站晶元可以國產,高端的還是有賴於擁有先進製程的公司。

再說說IT基建領域的鯤鵬系統,通俗地說,這有點像水電之類的基礎設施。現在這套系統的處理器核、微架構和晶元均由華為自主研發設計,SPECint 評分超過 930 分,高於業界標准水平25%,相當厲害。

但是問題跟5G晶元類似, 由於採用了7nm工藝製造,目前仍高度依賴台積電,短期內無法實現量產。

最後就說到大家熟悉的華為手機。

去美國化迅猛,前面已有提到。今年發布的華為 P40 系列中僅有射頻前端(RF)模組來自美國,這玩意通俗地說作用就是轉化信號,作用很關鍵,但在這個領域,大陸企業仍處於起步階段,華為仍高度依賴 Qorvo、Skyworks 等美國公司,國產替代需要時間。

看到這大家都明白了,其他的好像都沒啥問題,都卡在晶元上了,而且好像晶元設計也還行,就是自己生產不了,為什麼會這樣呢?

05

前天,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說, 「華為不具備晶元設計之外的晶元製造能力,我們還在努力尋找解決方案。求生存是華為現在的主題詞。」 這道出了華為的命門,晶元製造。

晶元製造大概分三步:設計、製造、封測,整個生產過程是這樣的:

上游影響設計的是EDA和IP核。

EDA是一種設計晶元的軟體,可以理解為修圖界的大神ps軟體, 關鍵問題是,只要晶元更新換代,這個軟體就必須隨之更新,否則你連設計都做不了。

目前全球的EDA行業主要由新思 科技 (Synopsys)、楷登電子 科技 (Cadence)、以及2016年被德國西門子收購的明導國際(Mentor Graphics)三大廠商壟斷,加起來佔比64%之多。

國內做EDA也有一些基礎,比如華大九天、概倫電子,但現在也只能夠解決三分之一左右的問題,剩下的還是離不開前面說的幾個大廠。

相比之下,IP核問題不大,IP核的全稱是知識產權模塊,華為的IP核方面用的是ARM架構,目前已經拿到了最新的商用架構ARMV8架構的永久授權,而且國內的半導體IP授權服務供應商芯原股份也有足夠的設計能力,可以在未來供應華為。

06

上游情況是這樣,下游的封測影響也不大, 最大的問題是在中間製造這個環節。

材料還好說,但我們沒有好的設備商。

全球半導體設備廠商前十名,除開荷蘭造光刻機的ASML和新加坡的ASM,剩下有四個美國的,四個日本的:

裡面的技術問題盤根錯節,基本逃不出美國新政策的限制。

前面說過,多數廠商只會涉及到晶元製造的一個環節,所以這么多年華為自己設計的晶元都是找代工廠生產的。

主要的代工廠有兩家: 台積電和中芯國際。

台積電擁有最先進的製程,蘋果、高通的SOC晶元基本都由台積電代工,華為的手機SOC晶元能跟蘋果高通PK,也有台積電的功勞。

晶元的升級是精度越高尺寸越小,在代工廠中,台積電優勢明顯,中芯國際7nm製程的還在規劃試產階段,三星的5nm製程也在試產階段,台積電已經量產5nm製程了,差了好幾年,晶元行業,這個差距還是很大的:

華為手機的中高端已經全系採用了7nm 製程,原計劃今年的麒麟 1000 系列晶元會採用台積電最新的5nm製程,如果最差的情況真出現了,華為只能靠庫存,庫存用完了,只能看美國臉色。

07

美國新的管制條例確實夠狠,從EDA軟體、半導體設備到晶圓代工,全部都能幹涉,對供應鏈企業有「無限追溯」權,制裁的力度前所未有,期限也相當緊張。

那就只能任人宰割了?

當然不會,指望華為這種「戰斗公司」屈服很難。他們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也正在做。

這事最後大概會有幾種結果:

前幾天《環球時報》報道稱,中方有幾項反制方案,包括將美有關企業納入中方「不可靠實體清單」,對高通、思科、蘋果等美企進行限制或調查,暫停采購波音公司飛機等,這都可以理解為博弈的砝碼。

當然,還有一個終極解決方案, 命門 能自己控制才最安心 ,如果我們什麼晶元都能幹出來,也就不用看別人臉色,自然不必為此操心,但這真的需要 科技 領域下大力氣了。

這絕對不是華為一家公司面臨的難題。

㈢ 上市公司業績大增,市盈率下降,對股票價格會有什麼影響嗎

上市公司業績大增,會導致市盈率下降,也就是估值下降了,意味著按照當前的盈利水平,投資回收期就縮短了,所以上市公司業績大增一般對公司是利好,但是這個只是一個大致的方向,業績大增往往是需要超出市場預期的,因為股票的價格基本是反應了公司當前和過去的所有信息,比如一家公司的運營普遍比較穩定,業績每年增長20%,這個業績水平是符合市場預期的,但是這個季度公司的業績達到了30%甚至是40%,這個就是超過市場預期了,那麼這個就往往意味著是股票要上漲了。

今年三季度小米手機同比負增長33%,市場份額從去年三季度的13.1%下降至9%,是四大品牌中萎縮最厲害的;而華為增長66%,市場份額由去年的24.9%增長至42.5%。股票市場其實是一個預期市場,超過預期,哪怕是虧損,你比預期的少虧損,那麼市場也會解讀成利好,因為以前的價格已經反映了你虧損的信息,但是你虧損的比市場預期少,就說明市場當時反映過度了,那麼價格可能會上揚。

㈣ 任正非說美國不向華為出售晶元也沒問題,到底是怎麼回事

近期,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以「科技網路安全」為由,要求美國進入緊急狀態,並向美國商務部賦權,宣布正式將華為及其70個分支機構列入「實體清單」。美國此舉讓人聯想到2016年3月,美國以違反伊朗制裁禁令為由將中興通訊列入「實體清單」,試圖切斷中興通訊部分供應鏈,中興通訊最終被迫和美方達成和解。


況且,目前華為宣布將在美國的57家工廠全部撤離,在華為做出這個決定後,美國百萬民眾爆發遊行發泄不滿,他們中有很多人不滿美國5G建設比較滯後,希望華為能夠幫助美國建設5G網路,也有部分人因為華為撤廠失去了工作。

㈤ 2021年華為全年營收6368億元,同比下滑28%,哪些原因導致下滑

華為在去年的全年營收額達到了6368億元,雖然已經是一個非常高的收入了,但是相比之前還是下滑了28%,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的華為的營收入下滑的呢?

1、美國的制裁

華為營業額的下滑,跟美國政府對華為公司的制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美國公司終止了晶元技術對華肢臘為公司的提供,讓華為手機的晶元供應出運空現了斷貨的情況,這是導致華為公司營業額下滑的重要原因。

4、美國對華為手機的禁用

華為手機在北美的銷量一直都很不錯,但是美國政府在對華為制裁的同時,也發布了全美禁用華為手機的命令,美國的通信公司不在為華為手機用戶提供通信服務,這讓華為手機幾乎退出了北美的市場,當然經歷悄滑濟的收入也大大的縮水了。

在面對重重製裁的情況下,華為公司依然能創造出6368億元的收入,還是很厲害的,寒冬終將過去,我相信未來的華為一定能突破制裁,重新回歸到正軌。

㈥ 配合美國制裁華為偉創力年收入已不到200萬,遭母公司甩賣

配合美國制裁華為?這家在珠海的美企遭反噬了!


2019年5月15日,美國把華為納入所謂的「實體清單」之後,美國企業偉創力迅速做出反應:要求其在全球的所有工廠馬上停止與華為的一切合作,包括停止生產和拒絕發貨,且拒不歸還華為所有權的設備和物料。


經過幾輪周旋,在2019年5月20日,華為派出了150多輛大卡車,在珠海的偉創力工廠拉回了自己的物料,光是卡車排隊就排了有6公里多。並且,為了保障生產和業務持續,華為當時決定將偉創力徹底從其供應鏈體系中剔除。

剔除偉創力後,華為將訂單轉向富士康、比亞迪等國產代工廠。如今一年多過去了,華為5G全球市場依然保持第一、手機佔有率甚至在2020年前三季度銷量第一。可以說,沒了偉創力,華為依然很好。

相比之下,偉創力的日子就沒那麼好過了。據彭博社統計披露的信息,華為每年支付給偉創力的訂單高達25億美元,終止合作對偉創力的打擊是巨大的。從2019年5月下旬開始,偉創力珠海園區南廠等工廠均被曝出員工放假的消息,而這南廠此前主營的都是華為手機組裝業務。


據偉創力披露的2019財年第一季度(3月28日至6月28日)財報,該公司當季營收61.76億美元,低於2018年同期的63.99億美元;凈利潤4487.2萬美元,同比大幅下跌61.32%。


另據數據,去年偉創力實現營業收入僅285.38萬元,凈利潤為虧損3.17億元。今年1~11月,偉創力實業營收也只有156.54萬元。


在這樣的背景下,偉創力開始變賣部分資產! 據12月22日晚領益純滑智造披露,公司合計約3.85億元將收購偉創力實業100%股權。這意味著以後將不再有偉創力珠海園區南廠。可見,失去華為後,偉創力已經自食苦果。


對此,可能有人擔憂,原來在偉創力工作的人怎麼辦?這不用擔心。據悉,偉創力遣散員工的時候按照N+2賠償的,有的甚至拿到了幾十萬的賠償款。同時,一些被偉創力裁員的工人似乎也不愁飢褲蠢下家,「遣散當天有比亞迪還有其他一些公司直接在現場招人的」。


另外,偉創力珠海園區北廠表示,在南廠停工後也有部分原來南廠的員工被調往北廠。另據貼吧上流傳出一則偉創力珠海管理團隊的內部發文稱:任何現有員工都不會受到影響。


可以看出,雖說偉創力配合美國對華為做「壞事」,但安排員工方面還算人性化。


然而,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實行多邊貿易,企業與企業之間合作才可以共贏。但美國卻追求「單邊主義」,就因為華為5G通訊全球最牛,就因為華為手機市場一步步蠶食蘋果、三星等廠家的市場,美國就以安全為由不讓華為手機在美國賣,也不讓華為的通信設備在美國賣,甚至還要求美國民眾拆掉正在使用的華為通信設備。更可怕的是還要求其盟國加入對華為的圍剿。


盡管諸如澳大利亞等美國盟友加入對華為的「圍剿」。盡管諸如偉創力等美企也加入對華為的「打壓」。然而,這華為都撐住了!當美國不允許華為買美國的晶元,華為有自己設計研發的晶元!當美國叫囂著叫停華為對安卓系統的爛陪使用許可權!華為毫不示弱,立即表示,有自研的鴻蒙系統!


沒了美國市場,華為卻憑借技術優勢在美國以外國家風生水起,並且通信市場依舊保持第一、手機市場維系在前兩名甚至在在2020年1、2、3季度華為手機銷量全球第一。而那些跟隨美國政府的國家和企業也自討苦吃了。


可以說,華為一步步走來不易,是值得國人驕傲自豪的存在!雖然,華為在美國的「封鎖」下依然有很多困難,但我相信,如果華為繼續努力,如果國人更加團結,華為終將「浴火重生」!!!我期待著

㈦ 華為 2021 年營收較上年下降 28.9%,可能的原因是什麼

3月28日,華為在深圳舉行了2021年年度報告發布會,發布了2021年的業績數據。其中非常引人關注是的2021年,華為實現收入6368億元,同比下降28.6%。接近30%的跌幅可以說是前所未見的現象。

二、加大研發投入,在任何時候都不忘吸引優秀的人才加入企業

從2012年到2021年近十年的研發投入的數據可以看到,在2013年,華為研發投入占整個收入規模的佔比是13.2%,到2021年,研發投入占整個收入規模的佔比已經達到了22.4%。華為的研陪緩發投入的排名已經排在全球第二位。正是這樣的研發能力才保證了華為在被四處阻擊時仍然有像樣的產品可以拿出來繼續佔領市場。同時華為人均70萬的年薪還是優秀學子心嚮往之的地方,華為成立的天才少年班為了其企業不斷的發展提供了後勁。另外我們也看來華為2021年減少銷售費用的支出1億,而把這些省下的錢都投入研發之中,就是要把好鋼都用在刀刃上。

㈧ 假如美國終極制裁華為,對華為的影響是什麼對美企又有什麼影響


然而,這一次,美國這一次無底線的終極制裁,確實是打壓到了華為的軟肋,因為,華為最致命的是無法生產自己在手機及5G產品上所需的晶元,華為可以自己設計先進的晶元,但無法自己把它製造出來,製造晶元需要台積電和中芯國際等專業的晶元製造商,其中,高端的需要台積電代為加工,美國這一次修改規則,就是要限制台積電為華為加工高端的7納米或更高級的5納米等晶元。因此,這件事確實對華為使用7納米或更高級的晶元有比較大的影響,那麼,具體到底有多大的影響呢?會不會真把華為打趴下了呢?


華為的晶元應用主要在兩個業務板塊一個是5G,一個是手機。5G業務板塊,現在剛開始興起,目前基站建設也剛開始,2020年的規劃也只建設50萬個基站,需要的晶元數量有限,現在離終極制裁還有幾個月的時間,華為可以提前訂貨,備足未來2到3年的需求,例如訂購2000萬片,基本就會足夠滿足未來幾年需求。華為這2天也確實已經向台積電下了7億美元的訂單了。所以,這次打壓對5G的晶元需求沒有太大的影響,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先生在2019年接受采訪時就自信的表示,華為在高端產品,特別是5G領域,絕對不會受美國制裁的影響,而且別人在兩三年肯定追不上華為。


華為的手機每年生產幾億部,這個量很大,大到台積電都沒有能力在短時間內幫華為去生產足夠多的庫存儲備,所以,華為在手機板塊難以大量囤貨,而且,手機的晶元換代比較快,如果超過3年,現在最先進的晶元可能都會比較落後了,因此,這是個問題。但是,其實我們沒有必要一定要去追求最先進的晶元,就是說如果暫時沒有7納米或更先進的晶元,對於大多數人是沒有什麼影響的,特別是對於我這種不打 游戲 的人,我一直都很久才去更新一部手機,或者說這對於很多青少年少玩 游戲 也可能是一個好事。


我國的中芯國際從2020年1月開始就能量產14納米的手機晶元,並且已經在代工華為的麒麟710A晶元,良品率可以達到95%以上。現在的中芯國際也在努力的沖刺7納米晶元,有消息說今年年底或許就能加工出7納米的晶元,如果真這么順利的話,那這次美國的打壓對華為就幾乎沒有影響,只要中芯國際能在3年內攻克這個難關,對華為的影響都很小。中芯國際在5月份的公告披露中稱,中國國家大基金二期與上海集成電路基金二期合計已經注資160億人民幣給中芯公司,所以,中芯國際有國家雄厚資本的支持,一定可以在數年內突破7納米晶元,並在今後再突破5納米等等,我相信中芯國際今後會超越台積電,成為晶元加工的世界級企業。


所以, 如果美國對華為終極制裁,對華為的最大影響就是短時間內可能高端產品生產和銷售有一點影響,如果中芯國際生產的7納米晶元能夠在2年內跟上的話,甚至都可能沒有影響。 那麼,如果我們也對美國的企業實現對等的制裁,對他們又有什麼影響呢?


如果中國也禁止高通晶元和蘋果手機在國內銷售,那麼,國內手機OPPO、VIVO及小米等手機生產商就只能也用中芯國際生產的晶元,這就更有利於中芯國際有能力加大研發投入,被迫更快更好的生產出高端晶元;蘋果手機不能在國內銷售了,那麼,國產的華為、OPPO、VIVO、小米等自然市場份額都會增大了,對企業也是一種利好。


如果我們不買波音飛機了,歐洲的空中客車就會增加銷量,我們自己的大飛機產業也會發展得更快些。如果我們把美國的通用 汽車 、福特 汽車 也趕出中國市場,那麼歐洲 汽車 、韓國 汽車 、日本 汽車 以及國產 汽車 都會得利。離開中國這個大客戶,對高通、蘋果、通用、波音等銷售額是致命的打擊,而且,這些企業都需要中國提供大量的零部件,如果中國不提供了,他們甚至根本找不到替代的,即使找到,價格也會很高,市場競爭力將大大降低,利潤也會斷崖式下降,能否生存都是問題。


所以,如果雙方互相傷害,那麼,美國企業將會受到更加嚴厲的打擊,而一直在苦難中成長的華為一類的中國企業,一定會在經歷風雨後引來美麗的彩虹。


㈨ 華為受美國禁令影響嚴重,會轉戰其他領域嗎

華為在周日的新聞稿中表示,對雲計算的關注最終會提高軟體和服務項目在總收入組合中的比例。美國對華為的制裁後,華為智能手機銷量暴跌,該公司開始轉向軟體領域。該中國巨頭被列入名為「實體名單」的黑名單,限制了美國技術的獲得。去年,華盛頓採取措施切斷華為的主要半導體供應。研究機構CounterpointResearch的研究董事Neil Shah表示:「由於華盛頓的制裁,華為無法從美國購買主要半導體零部件及相關技術。」目前,華為正在加倍努力轉向軟體、雲和服務公司。這種努力使它像谷歌一樣。」谷歌製造的Android移動操作系統被世界上大部分智能手機使用,谷歌正在開發汽車軟體,運營著快速增長的雲計算業務。

盡管華為拒絕提供具體數字,但新措施可以多少抵消今年手機業務的下滑。消費者部門的收入為人民幣2560億韓元(合390億美元),占公司總收入的一半以上。創紀錄的5G基站訂單和上半年智能手機的強勁橘源銷售使該公司去年的銷售和利潤實現了「邊際增長」。華為多年來一直在尋求通信設備和智能手機以外的機會,但最後3個月手機出貨量暴跌42%以來,這種努力變得更加緊迫。因為特朗普切斷了獲得最尖端半導體的能力。據相關人士透露,拜登政府通知部分供應商,對之前批準的出口許可證適用更嚴格的條件,禁止與5G設備一起使用或使用的項目。

㈩ 美國對華為的制裁

2019年5月16日凌晨,(當地時間2019年5月15日),美國開始向華為下手。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

以「科技網路安全」為由,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公司及其70家附屬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實體名單」。

2020年受到美國第二輪制裁的影響,華為的晶元沒辦法生產了,最近都在缺貨階段,華為的手機沒有晶元了,沒有了供應,造成今年發貨量可能低於去年。

IT之家獲悉,今年上半年華為消費者業務上半年銷售收入2558億元,手機全球發貨量1.05億台。余承東預計華為手機全年的發貨量可能會少於2019年的2.4億台。

(10)15號美國制裁華為股票會跌嗎擴展閱讀

美國的制裁,讓華為瞬間進入戰時狀態,逼著19萬人心驚膽戰的努力前進,不敢睡懶覺。

翻看華為2019年財報,雖然受到了極為嚴苛的外部挑戰,但華為營收仍然實現了雙位數的增長,營收8588億元,同比增長了19.1%。

任正非將「首功」歸給了特朗普。他解釋稱因為特朗普在全世界有很高的威望,一棒子下去,讓很多不知道華為,對華為持懷疑態度的人知道了華為,原來如此厲害,還讓華為設備銷路打開。

任正非不止一次的在公開場合感謝特朗普的「免費宣傳」,讓華為成為全世界熱門話題,更是成為了中國人民眼中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