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信條》是什麼樣的電影
看的《信條》凌晨場,再次感慨諾蘭導演的腦洞之大。本文將用圖解的形式來解析《信條》中的四個問題:
①歌劇院混戰一共有幾組勢力參與?
②高速飆車奪取鈈241的時間線是怎麼樣的?
③反派安德烈如何利用時間鉗形戰略奪取鈈241?
④加州鷹山之戰的時間線是怎麼樣的?
先簡單科普電影里的幾個設定:
1. 本片依舊稿沒姿是諾蘭導演最為擅長的操控時空的戲碼,從《盜夢空間》的嵌套,到《星際穿越》的穿梭,再到《信條》的逆轉,時空的玩法,斧鑿的花樣越來越新奇,設定也愈發的具有深度。尤其是這次的正向時間線和逆向時間線兩者重疊,多線結合在一條線中敘事,真的可以說讓觀眾大開眼界。
2. 本片的逆轉時間,是來自於熵增熵減的設定,可以理解為熵減的(逆向)物體它的時間線是和我們正常正向世界的時間線相反的,熵減的子彈是從牆壁上往槍里射回,爆炸是從爆炸後的廢墟走向爆鍵絕炸前的建築,人身處在正向的世界看逆向的物體,車是逆行,語言是倒過來發出的。
3. 除了逆轉時間,這部電影還涉及到了因果定律,逆轉時間的同時必然涉及到由果推因,這里影片也引出了一個經典的祖父悖論:你回到過去殺死自己的祖父,祖父死了就沒有父親,父親沒有了也就沒有自己,那自己又如何能夠去殺死祖父呢。
這一個悖論其實也預示著反派安德烈對於人類存亡的看法其實是有偏執的,導演還是寄希望於另一個看法:一代人自然有一代人求生存發展的宿命,不可強求。
4. 因為逆轉時空的存在,那麼戰爭除了在場面讓奇幻得讓人震撼和驚艷,另一方面,在戰略上也有了新的策略,即是時間鉗形戰略,普通的鉗形戰略是兵分兩路擊敗敵方,而在本片中,則是分為正向逆向兩個部隊,利用時間差來進行情報共享和戰略打擊,也就是一個正向的隊伍從白天走向黑夜,另一個逆向的隊伍從黑夜走向白天,逆向的隊伍將黑夜的結果不斷告訴正向的部隊,正向部隊則將白天正發生的事情告訴逆向,從而達到情報共享和一定的預知未來的上帝視角。
再來和大家解析一下四個我覺得挺有意思的地方。
1.烏克蘭歌劇院混戰的勢力劃分
在歌劇院混戰中,一共有三股勢力。
第一股勢力是中情局特工,麵包車里的烏克蘭人司機和包括男主角在內的四位假特警,以及身處歌劇院包廂中的美國外交官,他們之間是用暗號交頭的,這股勢力參與混戰的目的:營救已經被烏克蘭軍方發現身份的外交官同夥,以及拿回神秘金屬盒子鈈241。
第二股勢力是恐怖分子,他們一開始出現在歌劇院製造出極大的混亂,他們的背後應該就是俄羅斯寡頭安德烈,因為之後男主角在餐桌上僅僅提到歌劇兩個字,就讓安德烈回心轉意,說明安德烈參與其中,這股勢力的目的也很簡單:搶奪神秘金屬盒子鈈241。
第三股勢力是烏克蘭官方勢力,包括軍方和特警,烏克蘭軍方實際上已經在包廂里控制中情局特工外交官,而烏克蘭特警前往歌劇院的目的:一個是對抗恐怖分子,另一個則是趁機除掉外交官,在消息有可能泄露的情況下,設置炸葯炸毀烏克蘭歌劇院毀滅現場。
理清楚這三股勢力劃分,即可知道歌劇院混戰的整個過程:
恐怖分子控制歌劇院,烏克蘭軍方前往對抗,並要趁亂除掉外交官,男主的中情局特工小隊偽裝特警進入包廂,除掉了烏克蘭軍人,營救出外交官並取得金屬盒子鈈241。
在撤退過程中,男主和另一位特工決定回去取走炸葯拯救歌劇院無辜性命,另一波特工帶著金屬盒子離開察兄歌劇院。
帶著金屬盒子的特工最後肯定是被烏克蘭官方給攔住了,金屬盒子在混戰中被烏克蘭官方所獲得。
男主和另一位特工也被烏克蘭軍方特警發現了偽裝,所幸有人用逆向子彈救了他。他和特工逃出歌劇院,回到車里卻發現司機烏克蘭人反水,將他們帶到偏僻地方進行拷問,最後男主角服葯自盡,後被中情局救回,表示其通過考驗,正式邀請他加入組織「信條」。
最後提一句,通過發射逆向子彈的特警隊友背包的掛飾可以推測,這個時候救走男主角的應該是逆向的尼爾。
最後,還是准備二刷《信條》的,這部電影的信息量和細節太豐富了,不光是主創斧鑿得好,也值得影迷朋友們多去挖掘。
⑵ 上杉鷹山的介紹
上杉鷹山(うえすぎ ようざん、1751年9月9日-1822年4月22日、寶歷元年7月20日 - 文政5年3月11日)是日本江戶時代第九代米澤藩藩主。最廣為人知的事情是對米澤藩成功改革。被美國前總統約翰·肯尼迪 譽為「最為值得尊敬的日清亮本人」,被明喊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尊為「水壩式經營哲學」激正野的奠基者。
⑶ 動漫《魔女之刃》人物介紹
LS說的是美國版的,不是日本版的吧
奈月大廈
天羽雅音(聲:能登麻美子)
為了與女兒的梨穗子一起生活,來到東京。樂觀天真爛漫的性格。被WITCH BLADE選中成為「裝備者」,其實只是梨穗子的代替品,負責在梨李清源穗子長大前保護她。故事中後期為了對抗導示所制的BLADE,進行二度變化,轉成雙手武裝型,力量大幅上升,實力變成與新型CLONE BLADE相約,但結晶化速度也同時上升。6年前發生的大震災以前的記憶全部失去,只有母子證明書證明梨穗子與其關系及性名。故事中期去到過去的家園也沒有感覺。居住在奈月大樓。最後似乎死亡
。
天羽梨穗子(聲:神田朱未)
雅音的女兒。聰明的女孩子。年紀小小就能處理家務及照顧媽媽。某程度上,她的角色好比雅音的媽媽。擅長料理。真正身份是蘇峰玲奈與鷹山冷士的女兒。為WITCH BLADE的最適合者。
奈月真理子(聲哪態:伊藤舞子)
奈月大樓及相屬酒館(Marry's Gallery)的房東。口壞但很和善。
張(聲:樫井笙人)
奈月大樓租客。是好色老頭子,常以好色的眼光看著身材豐滿的雅音。十分照顧梨穗子,可說是梨穗子的好朋友。在網路上十分有名,能要求御宅朋友收集情報。
斗澤佑介(聲:松風雅也)
奈月大樓租客。自由的攝影記者。不喜歡使用數碼相機,生活十分潦倒,終日以攝影X-con的殺人事件作新聞。知道雅音是WITCH BLADE後,以雅音的獨家記者跟隨攝影。雖然與警長中田哲好像有過節,但他們交情不錯。常以「雅胸」為雅音的昵稱,亦是雅音和梨穗子的好朋友。
娜梅(聲:伊藤実華)
奈月大樓租客。使用筮簽作算命。因為生性怕人,沒有做過任何占卜的生意,只為租客們占卜。但出鏡率比同為住客的麥克還要高。
麥克(聲:桐井大介)
奈月大樓租客。似乎是藝人,但因為沉默寡言,給人神秘的感覺。
導示重工
鷹山澪士(聲:小山力也)
WITCH BLADE的有關當局導示重工特殊機局的局長,武器I-Weapon的負責人。為WITCH BLADE裝備者雅音的「僱主」。外表冷酷,但卻有溫柔的一面。常被雅音取笑會變成禿子。
瀬川弘樹(聲:鈴村健一)
鷹山的秘書,雅音的幫助員。愛干凈及規規矩矩的性格。與簡慢的鷹山有強烈對比,乍看之下待人接物的態度很好。但卻是個牆頭草,善於跳槽的人。
和銅將也(聲:中多和宏)
導示重工生物局的局長。鷹山的大學時代的前輩。對評價很高的鷹山,產生了敵意。決意出售男性也能使用的BLADE,實力較舊型WITCH BLADE高,但因裝備者不能負擔而被鷹山反對生產,令自己的男秘書裝上BLADE追殺鷹山。先後利用x-con資料流失及導示的BLADE以刪除鷹山。
NSWF
古水達興(教父)(聲:小川真司)
NSWF的理事長,亦是兒童福利廳的創辦者。據說興辦兒童福利廳的目的是從兒童中選取適合裝置WITCH BLADE的人。從對慈善事業,被人們尊稱為「教父」。表面上是善長,但其實是個戀母情結的人。由於自己的不育,將責任歸於母親。在NSWF中,以自己的精子與「新人類」的卵子結合,作近親繁殖,以生下完美的「新人類」,其實只想生下完美的母親。曾在晚上進入瑪莉亞的房間把睡著了的瑪莉亞視作母親,瑪莉亞察覺後感到不滿,並動了殺機。被知道他製造新人類的目的的瑪莉亞殺掉。
蘇峰玲奈(聲:園崎未惠)
法醫。從屬NSWF。教父創造出來的「新人類」,被稱為「LADY」。因適合裝置WITCH BLADE而被教父重視,亦是CLONE BLADE的裝備者,在CLONE BLADE中是最強的一人。肉體與頭腦並重的女性。是梨穗子的生母,在生下梨穗子後WITCH BLADE適合下降,令澪士發現適合裝置WITCH BLADE的其實是梨穗子。因沒有人類的感情,對瑪莉亞漠不關心,令瑪莉亞情緒不穩定,知道自身開始結晶化後,為保護梨穗子而把瑪莉亞引開,被瑪莉亞所殺。最後因保護了女兒而感到滿足。
都築刊(聲:伊藤靜)
玲奈的秘書。對玲奈抱尊敬和愛慕之心。稱呼玲奈為「老師」。擁有豐滿的身材,開始結晶代後極為瘋狂。CLONE BLADE的裝備者,是唯正燃一一個CLONE BLADE裝備者能二度變化(由單手武裝變化成雙手武裝,外觀上也有大大的轉變,)。早期與WITCH BLADE戰斗,打倒WITCH BLADE後更想擁有鷹山,與被按在地上的鷹山接吻後,想進一步行動時,結晶化死亡。
諾拉(聲:弓場沙織)
教父的秘書。沒有表情,但智慧很高。對教父有絕對的忠誠心。CLONE BLADE的裝備者。中期被蘇峰玲奈所殺。
瑪莉亞(聲:水樹奈奈)
第二代的新人類中最優秀的少女。受到教父的寵愛。情緒不穩定,殘暴。第一個新型CLONE BLADE(雙手武裝型的CLONE BLADE,較過去的CLONE BLADE強數倍,並預測力量較舊型WITCH BLADE高)的裝備者。母親為蘇峰玲奈,把玲奈殺死後情緒大大轉變,為追求力量把教父殺害。但被淺水指出只是樣子裝成大人,最終戰斗時,被淺水觸怒,偷襲淺水。最終與WITCH BLADE戰斗時把雅音看作蘇峰玲奈後被雅音所殺,最後發現自己只是在追求母親。實力在進化後的WITCH BLADE之上。
葵(聲:小野涼子)
第二代的新人類,瑪莉亞的親信。稱年紀相若的瑪莉亞為「瑪莉亞大人」。精神穩定,但會為瑪莉亞而失去自我。第二個新型CLONE BLADE的裝備者。最終與WITCH BLADE戰斗時因失去自我被雅音所殺。
淺水(聲:渡邊明乃)
為捕獲Witch Blade而選出的第二代新人類,對周圍事物漠不關心。第三個新型CLONE BLADE的裝備者。最終與WITCH BLADE戰斗時,言語上令瑪莉亞憤怒,之後被秒殺。實力不明,只知在第二代新人類的高位,在實力並未展示時被偷襲死亡。
西田りえ(聲:玉川紗己子)
CLONE BLADE的主任研究員。瑪莉亞的「養母」。教父對她的信心很高。研發新型CLONE BLADE的人。故事中期把新型CLONE BLADE資料送給和銅將也,令導示也有BLADE,不過受導示反對,所以並沒有量產,只有一台,但使和銅在中後期研發了IU-Weapon,不過也只是少量。對WITCH BLADE異常感興趣。最後被暴走的I-Weapon輾斃。
警視廳
中田哲(聲:三宅健太)
警視廳特搜5主管人員的刑警,可以因為特殊事件而超越管轄范圍查案。討厭因為攝影素材而隨意潛入現場的斗澤。
⑷ 道保灣期(鷹山組下段沉積期)岩相古地理
(一)露頭剖面沉積特徵分析
1. 達坂塔格剖面
巴楚達坂塔格剖面鷹山組下段厚201.58m, 與下伏蓬萊壩組整合接觸。岩性為淺灰—灰色泥粉晶白雲岩、粉屑灰岩、亮晶砂屑灰岩、泥晶灰岩互層。該組下部含深色硅質條帶, 中部見腹足類化石, 夾薄層黃灰色粉晶白雲岩, 中上部發育藻紋層灰岩及灰色礫屑灰岩。鷹山組下段總體上表現為潮間帶向潮下帶或開闊台地過渡的海侵沉積旋迴。
2. 柯坪縣水泥廠剖面
柯坪縣水泥廠剖面鷹山組下段厚72.79m, 與蓬萊壩組近假整合接觸 (圖版1, 圖8),界面之上為 「填平補齊」 沉積特徵。鷹山組下段為灰色—淺灰色泥粉晶灰岩、藻粘結灰岩、藻紋層灰岩與泥亮晶砂屑粉屑灰岩, 屬開闊台地沉積。
3. 雅科瑞克剖面
雅科瑞克剖面鷹山組下段 (0層)為深灰—灰黑色薄層瘤狀泥質灰岩或灰質泥岩(圖版2, 圖1)。 0層向上, 泥質含量逐漸加重, 單層厚度變薄, 表現為向上水體加深的外緩坡至淺海盆地相海侵沉積旋迴; 0層以下可能為蓬萊壩組, 見多層白雲化的顆粒灰岩(圖版, 圖2)。
4. 塔東地區剖面
塔東雅爾當山剖面與鷹山組下段時代相當的黑土凹組下部為黑色泥岩、凝灰質泥岩;卻爾卻克山剖面黑土凹組下部為深灰—灰黑色鈣質泥岩夾灰色薄層泥晶灰岩, 總體上為水深較大的欠補償盆地環境的反映。
塔里木盆地西北緣露頭區表現為碳酸鹽緩坡的海侵沉積特徵 (圖3-3-3)。 根據鷹山組下段地層厚度及岩性特徵, 可以判斷海侵方向由北向南,地層厚度和沉積特徵與經典的碳酸鹽岩層序地層模式類似(圖3-3-4)。在清水碳酸鹽岩沉積環境中, 經過快速初始海泛後,海侵體系域碳酸鹽工廠主要分布在台地內側或古地貌高部位, 形成巴楚—柯坪—烏什一線鷹山組下段地層厚度逐漸減小的特徵。這一沉積及層序地層模式為覆蓋區地層等厚圖的地層及沉積相解釋奠定了基礎。
圖3-3-3 塔里木盆地露頭區下奧陶統鷹山組沉積模式圖
圖3-3-4 碳酸鹽岩層序地層模式圖(據《碳酸鹽岩層序地層學:近期進展及應用》,2003)
(二)鑽井剖面沉積特徵分析
盆地內鑽遇鷹山組下段的鑽井相對較多, 主要分布在塔北和塔中-巴楚隆起,此外塔東地區也有分布。較多鑽井資料的應用,大大提高了地震資料沉積地質解釋的可靠性,特別是台地內部的解釋。表3-3-2列出了主要鑽井的岩性及沉積相特徵。
表3-3-2 塔里木盆地下奧陶統鷹山組下段綜合沉積相分析
續表
▽: 完鑽。
1. 塔北地區
塔北地區主要沉積環境包括開闊台地、局限—半局限台地和台緣斜坡, 目前尚沒有鑽井鑽遇鷹山組下段台地邊緣相帶。
塔北輪南地區鷹山組下段岩性主要為亮晶砂屑灰岩、泥晶灰岩、顆粒泥晶灰岩, 含燧石團塊, 多含雲質, 生物以藍綠藻和介形類為主, 見藻紋層, 潛穴較為發育, 屬開闊台地—半局限台地相。例如輪南1井鷹山組下段厚398m, 以褐灰色泥晶灰岩、白雲質泥粉晶灰岩與白雲岩互層為主, 夾薄層泥灰岩、砂屑灰岩和泥質條帶, 是水體循環不暢, 能量較低的半局限台地環境的產物。
塔河地區鷹山組下段以藻紋層泥晶灰岩、藻鮞灰岩、藻粘結灰岩、砂屑灰梁遲滲岩為主,發育潮汐層理、鳥眼構造和窗格孔構造, 沉積環境與輪南地區類似。英買力地區鷹山組下段則以褐灰色紋層狀砂屑灰岩與泥晶灰岩互層為主, 生屑含量少, 反映了開闊台地的沉積特點。
塔北東側的庫南1井與鷹山組下段同時代的黑土凹組下部厚218m, 岩性主要為綠灰色厚層含泥質泥晶灰岩、灰綠色或黑色薄層泥晶灰岩、瘤狀灰岩、粉晶灰岩不等厚互層,夾砂屑灰岩和薄層灰黑色條帶狀鈣質泥岩。岩性特徵表明該時期庫南1井位於靠近下斜坡的環境。
2.塔中-巴楚地區
總體來說,巴楚-塔中隆起和古城地區沉積環境為半局限台地、開闊台地(可以分為較淺水開闊台地和較深水開闊台地)向台緣斜坡過渡。
半局限台地相主要分布在和4井—和3井—方1井—塔參2井之間, 以灰色泥晶灰岩等反應較靜水環境的產物為主。例如和4井鷹山組下段厚365m, 底部為砂屑灰岩, 其上為中厚層泥晶灰岩夾白雲岩; 中上部主體為粉—細晶白雲岩夾亮晶砂屑旦好灰岩及硅質岩,總體上為半局限台地環境。
相對於巴楚地區,塔中地區多橡脊見顆粒灰岩。塔參1井鷹山組下段上部被剝蝕,殘余厚度208m,其中上部取心岩性為淺灰色含礫屑亮晶砂 (生)屑灰岩夾薄層泥晶灰岩或者淺灰色顆粒灰岩, 屬於典型的開闊台地內高能顆粒灘環境。
塔中162井鷹山組下段殘余厚度700m,在該段獲取的岩心為淺灰色藻粘結灰岩、藻凝塊灰岩、泥晶灰岩,夾生物擾動粉晶白雲岩、砂礫屑灰岩和柱狀疊層石。可見該地區鷹山組下段表現為灰泥丘沉積向較強水體能量環境的顆粒灰岩的過渡。這一地區發育灰泥丘,是因為其宏觀背景處於較淺水開闊台地與較深水開闊台地過渡的台內緩坡的部位。這種相帶變化是由於古地形變化所引起的。
塔中5井鷹山組下段鑽遇灰色白雲質崩塌角礫岩, 角礫成分主要是淺灰色藻疊層泥晶白雲岩、亮晶砂屑白雲岩, 少量為深灰色—黑灰色泥晶白雲岩, 角礫呈稜角狀, 大小混雜。結合區域地質背景及地震等厚圖資料, 可以判斷這套角礫岩屬於台緣斜坡的礁前塌積物。
3.塔東地區
塔東地區岩相特徵變化不大, 主體為一套反映較深水環境的泥岩、薄層泥晶灰岩沉積。羅西1井鑽遇大套質純灰岩, 顆粒發育, 反映了東部台地邊緣相帶特徵。
(三)地震資料沉積地質特徵分析
1.地震相分析
鑒於鑽遇鷹山組下段的鑽井較多, 而且Tg53—Tg54地震層序品質較好, 因此鷹山組只做了粗略的地震相分析, 而將研究重點放在了地震資料的沉積地質特徵分析上。核心部分是碳酸鹽岩台地台內窪地和台內灘的解譯。
2.地震資料的沉積地質特徵分析
(1)台地邊緣
台地邊緣相帶的反射特徵如第一節所述, 位於阿瓦提和滿加爾坳陷過渡帶的地震剖面(圖3-3-5)清晰地揭示了這些特徵。從圖上可以看出, 蓬萊壩組台地邊緣相帶的特徵更加明顯, 具有典型的地層增厚和進積現象。雖然鷹山組內這種特點相對不明顯, 但仍可見到雜亂反射和向台地內部方向的進積, 這些現象應該是台地邊緣顆粒灘的響應。利用地震資料可以精確地刻畫鷹山組台地邊緣相帶, 與蓬萊壩組沉積期相比, 沒有明顯的變化。
圖3-3-5 阿滿過渡帶奧陶系碳酸鹽岩台地邊緣地震反射特徵
(2)顆粒灘
顆粒灘是在波浪、潮汐流和沿岸流作用下由各種碳酸鹽顆粒形成的一些大型的底形,一般具有低緩的 (相對於礁而言)正地形, 但不形成堅固的抗浪構造, 主要由鬆散的碳酸鹽砂組成。底質活動性大, 沒有任何原地生長的造礁生物, 沒有骨架、粘結和障積結構。形態上無一定限制, 或是長形, 或是其他形狀。 主要發育在碳酸鹽岩台地邊緣 (緩坡型台地中緩坡地帶), 水深大部分處於波浪帶的深度范圍內, 從5~10m到高出水面。灘相發育區海水循環良好, 氧氣充足, 鹽度正常, 但由於底質處於移動狀態, 不適於海洋生物棲息繁殖, 故少有原地生物。
地震剖面上, 灘體通常表現為雜亂反射, 可以見到灘體遷移產生的進積特徵, 而且灘體的厚度通常較其鄰近的灘間海沉積厚度大 (圖3-3-6), 因此弱振幅、低頻、連續且厚度較周圍略大的雜亂反射可以作為解釋灘體的依據。此外台地邊緣灘還常與礁體的丘狀反射特徵組合出現。 即便如此, 還是很難單純從地震剖面上對灘體的位置和輪廓做出准確的解釋, 需要結合地層等厚圖以及鑽井、測井信息來綜合判斷。
圖3-3-6 美國堪薩斯州西部Damme油田Genevieve灰岩顆粒灘沉積模式
(3)台內窪地
台內窪地是指台地上相對低窪、水體相對較深的地區, 其底部位於晴天浪基面之下,但通常在風暴浪基面之上 (Read, 1985), 水體深度一般不會超過外陸棚的水體深度(<200m)。岩性上, 通常以泥頁岩、泥灰岩、泥質泥晶灰岩和泥質灰質粉砂岩 (遠基風暴岩)為主。
台內窪地內部通常以中—強振幅、中—好連續性為特徵, 反映了台內窪地泥質灰岩或與純灰岩穩定的互層沉積。更為重要的是, 在台內窪地周緣常有丘狀反射和雜亂反射存在, 並且在台內窪地周圍有上超和地層增厚。 丘狀反射和雜亂反射可能為台內窪地周緣緩坡位置發育的灰泥丘(圖3-3-7), 前積反射則可能是顆粒灘的地震響應 (圖3-3-8)。而台內窪地周圍有上超和地層增厚方向反映出沉積期該地區處於相對低的地形部位。
圖3-3-7 丘狀反射及中—強振幅、中—好連續性平行反射特徵
圖3-3-8 哈拉哈塘地區前積反射特徵(Tg5-4拉平)
(四)地層厚度圖分析
根據塔里木盆地奧陶系對比和解釋成果, 獲得鷹山組下段地層厚度等值線圖(圖3-3-9), 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在碳酸鹽岩台地與盆地過渡區, 地層厚度呈現明顯的兩級台階。
第一級台階沿庫南1井—滿參1井—塔中35井—古城4井—塘古1井—塔中5井—塘參1井一線, 是一個向西突出的環滿加爾凹陷的馬蹄形, 並在古城4井地區向西延伸,最終在塘參1井向南延伸。這一台階在中、下奧陶統一直存在, 可能是早、中奧陶世真正意義上的陸棚邊緣, 在此帶以內的塔里木中西部地區, 既可發育大面積分布、占據整個陸棚的碳酸鹽岩台地, 也可能發育多個碳酸鹽岩台地與台間淺海盆地 (陸棚內盆地)的組合面貌。第二級台階位於第一級台階西側, 向南延伸至塔參1井方向, 並最終與第一級台階合並。
2)在塔中—輪南—和4井之間存在一個三角形的地層厚度高值區, 輪南和塔中是厚度值最大的地方。
3)三角形高值區內地層厚度並非是一成不變的, 同樣存在小范圍的相對厚度高值區。
4)英買力—塔中45井—羊屋2井之間存在一個地層厚度的相對低值區。
碳酸鹽岩台地的沉積速率主要決定於潮下碳酸鹽工廠的產率。碳酸鹽工廠產生碳酸鹽岩沉積物的能力取決於緯度、溫度、鹽度、水深、光照強度和養料供應等因素的相互作用(Hallock和Schlager, 1986; Lees, 1975; Wilson, 1975; Lees和Buller, 1972)。 當這些因素都有利於有機和無機碳酸鹽岩沉積物的生產並且相互作用恰當時即可產生強勁的碳酸鹽工廠。呈層狀的碳酸鹽工廠包括熱帶水面到清澈海水之下100m之間的范圍, 但主要產率在頂部的10m范圍 (Wilson, 1975)。
根據以上分析,可以判斷三角形地層厚度高值區在鷹山組下段沉積時期處於古地貌相對高部位,是一個相對淺水區, 循環通暢, 光照充分, 生物豐富, 是碳酸鹽產率最大的地區, 因而形成較其他地區更厚的碳酸鹽岩沉積。而根據地層厚度分台階的特點, 可將其分為較淺水開闊台地和較深水開闊台地。他們之間存在台內地形差異,形成台內緩坡,緩坡內側發育如塔中162井的灰泥丘與灘相的組合,形成厚度異常高值區。
灘 (丘)體的刻畫是本次研究的一個關鍵環節,也是最困難的部分。通過地層等厚圖結合地震反射特徵,並用鑽井信息標定的方法來確定灘 (丘)體的展布。在刻畫灘體時,並沒有採用一個絕對的一成不變的厚度值作為灘體與灘間海沉積的界線,這主要是因為在不同地區,甚至同一地區不同沉積時期, 由於台地類型、沉積環境、灘的類型等因素的影響, 造成灘體刻畫的復雜性。 區域厚度高值區及低值區可以反映相對水體的深淺,但並不一定反映水體能量的高低,但是在區域高值區或低值區內的相對高值區往往反映了較強水體能量下產生的灘相沉積。 因此, 可以通過在地層厚度等值線圖上標注出地層厚度的高值區來確定灘體的分布 (圖3-3-10),灘體的邊界則可以用鑽井來確定和修正。
例如在較淺水開闊台地內灘體所在位置的地層厚度均在500m以上, 如果將500m作為台內灘亞相與灘間海亞相的界線, 按照這一標准, 古隆1井所處的位置 (位於較深水開闊台地內)地層厚度在200~300m,應解釋為灘間海。事實上, 古隆1井鷹山組下段為顆粒泥晶灰岩、亮晶顆粒灰岩、泥晶灰岩不等厚互層, 其優勢相為台內灘亞相。 所以說,如果採取一個絕對值作為灘與灘間海沉積的界線, 就會產生地層厚度等值線分析結果與實際鑽井資料不符的結果。
圖3-3-9 塔里木盆地下奧陶統鷹山組下段地層厚度圖
圖3-3-10 塔里木盆地下奧陶統鷹山組下段碳酸鹽顆粒灘分布預測圖
目前相對厚度高值區內鑽遇鷹山組下段的探井, 除塔中162井灰泥丘和灘同時發育外, 其他井的優勢岩相均為顆粒灰岩, 如塔中43井、古隆1井、塔參1井等。根據以上原則在Tg5-3—Tg5-4刻畫出15個灘體, 灘體形狀為近圓形、近橢圓形和長條狀, 其中以長條形居多, 而且走向多沿北北東方向。灘體大小不一, 主要分布在較淺水開闊台地 (12個), 灘體類型包括台緣灘和台內灘, 其中又以台內灘為多 (13個)。
(五)岩相古地理特徵
塔里木盆地早奧陶世道保灣期古地理格局 (圖3-3-11)體現了以下幾個特徵:
1)藉助地震資料揭示了台地邊緣的位置和走向, 特別是台地邊緣相帶在經過古城4井後開始向西延伸, 塔中5井—塔中3井一線為台緣斜坡發育的部位, 台緣帶經塘參1井後向南延伸。
2)開闊台地可劃分為較深水開闊台地和較淺水開闊台地, 其邊界以及較淺水開闊台地內顆粒灘發育。
3)台地內部有台內窪地存在, 台內窪地周圍有顆粒灘和生物丘分布, 通常在迎風面為灘體, 在背風面為生物丘。
4)台地邊緣相帶並非處處都發育高能礁灘體, 海侵背景下較深水開闊台地邊緣高能灘可能只局部發育。
5)海侵背景下的局限台地相對不發育。
該時期由於構造活動的影響, 兩大隆起——塔中隆起和塔北隆起已經具有雛形, 產生了地形上的分異, 而這種分異直接控制了碳酸鹽岩沉積的分布。在清水碳酸鹽岩沉積環境海侵背景下, 地貌高部位水體開闊, 有機質和日照等條件適合生物生存, 具有更高的碳酸鹽產率。在其內部一些地區, 水深過淺, 水體和海底的摩擦造成水體能量小, 循環不暢,形成半局限環境。 台地東側和南側主要為鑲邊型台地邊緣或遠端變陡型台地邊緣, 輪南東部則表現為緩坡型碳酸鹽岩台地, 露頭特徵揭示盆地西北緣為緩坡型台地, 北側地層被剝蝕, 推測應為鑲邊型碳酸鹽岩台地。 台地內部則有台內窪地和台內灘的分布。 台內窪地內的靜水沉積可能是一套較好的烴源岩, 而大范圍分布的台內灘則可能發育有效儲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