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行業 » 美國強生公司在中國股票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美國強生公司在中國股票

發布時間: 2023-05-25 17:19:24

A. 上海強生制葯有限公司股有上市嗎

有上市。強生控股在1993年6月14日在上昌岩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上海強生制葯有限公司秉承強生慎迅早信條價值,恪守公司的使命;以信條為指寬雀導,致力於改善中國消費者和家庭的健康生活。

B. 強生控股股票歷史最高價

強生控股的歷史最高價是23.90元。
600662強生控股,歷史最高價出現在2015年6月12日,開盤4分鍾時,上摸23.90元。這是除權價;如果前復權,這個最高價將變成23.60元;後復權,將變為81.01元。

C. 上海強生制葯上市了嗎

1.「借殼上市」的基本情況

形成思路。強生集團與大多數國有企業一樣,在謀求自身發展、拓展經營規模時,遇到的最大困難是缺少經營啟動資金。強生集團有許多具有投資價值的項目,尤其是形成支柱的國際貿易和房地產開發經營項目,需要大量的發展資金。另外,浦東強生經過批准每年有一次配股的機會,為了保持和擴大強生集團在浦東強生的份額,以真正成為浦東強生的最大控股股東,就不能放棄每一次的配股權,這也需要大量的貨幣資金。資金的主要來源一是向銀行貸款,但是貸款不僅會造成資產負債率上升,經營成本加大,舉債經營風險較大,而且還受到國家計劃盤子的控制,爭取到的貸款也難以滿足項目投資的需要。二是向社會集資,但是申請股份制改制或發行企業債券不僅受到國家計劃盤子的控制,難以爭取到額度,而且申請審批的手續繁瑣,時間較長。資金短缺成為強生集團發展的障礙。

浦東強生在謀求自身發展、拓展經營規模時,遇到的最大困難是缺少優質資產--出租汽車額度。作為一個經營業績較好的上市公司,它有一條籌資渠道--配股。為了贏得這些寶貴的社會資金,就必須向股東承諾將配股資金投資到見效快、效益好的出租汽車行業,亦即增加出租汽車擁有量,擴大出租汽車經營規模。但是在出租汽車的發展受市政建設規劃制約的情況下,想要通過新增出租汽車的額度來達到擴大悶世經營規模,從而吸引社會資金,顯然是不可能的。

強生集團的領導層經過分析認為:強生集團的優勢在於有極具投資價值的項目,有較大的優質資產,而劣勢則是缺少資金;浦東強生的優勢在於出租汽車經營項目好且經營業績佳,有籌資的渠道和投資的吸引力,而劣勢則是缺少擴大經營規模所需要的資產。這是兩個優勢互補的企業,如果強生集團能夠借浦東強生的籌資渠道,置換部分優質資產,就能獲得投資新項目所需要的資金;如果浦東強生能夠利用配股所得的社會資金,購買強生集團的部分優質資產,就能迅速地擴大經營規模。這樣就形成了強生集團「借殼上市」新思路。

基本做法。在市國資辦、市證大仔管辦、市建委和公用局等領導部門的具體指導幫助下,強生集團和浦東強生進行了「借殼上市」的探索和運作。其基本程序是:浦東強生董事會根據經過批準的配股方案和所能募集到的配股資金量,慎重地選擇欲購買的優質資產;強生集團根據國有資產的管理規定,向上級主管部門提出有償轉讓部分國有資產的申請;申請獲准後,請具有資質的評估機構對欲出售的國有資產進行評估;買賣雙方就被置換資產的價格協商一致,並確定資產交接的時間。為了保持雙方的經營秩序正常、人員思想穩定,則採用被置換的資產成建制有償轉讓的方式。

1993年8月,浦東強生第一次實施每10股配9股、每股股價5元的配股方案,獲得配股資金8000餘萬元。浦東強生用5000萬元,成建制購買強生集團第五營運分公司;強生集團以優質資產置換社會資金5000萬元,支付配股所需的2880萬元,獲得發展資金2120萬元。

1994年10月,浦東強生第二次實施每10股配3股、每股股價4.90元的配股方案,共獲得配股資金7900餘萬元。浦東強生用配股資金和部分自有資金共8600萬元,成建制購買強生集團第二營運分公司;強生集團以優質資產置換社會資金8600萬元,支付配股所需的970萬元,獲得發展資金7630萬元。

1996年10月,浦東強生第三次實施每10股配2.6股、每股股價4.5元的配股方案,共獲得配股資金1.1億元。浦東強生用配股資金1億元,成建制購買強生集團第三營運分公司、強生汽車修理公司和「62580000」調度中心;強生集團以優質資產置換社會資金1億元,支付配股所需的5773萬元,獲得發展資金4227萬元。

2.「借殼上市」的成效

從強生集團國有企業這一角度來看:

強生集團借浦東強生之「殼」,以優質資產置換發展資金1.4億元,在國家投資未追加、企業貸款未增加的情況下,實現資產規模迅速膨脹、經濟效益持續增長的良性發展。

主業經營不斷發展。強生集團以優質資產置換的資金,投資6000餘萬元,組建控股的上海強生汽車租賃有限公司和上滾罩汪海強生公共汽車有限公司;受讓上海長海出租汽車有限公司原農方所有的股權;增加經營主業所需的車輛、通訊設備、維修設備和場站設施等。至1996年底,強生集團擁有4500餘輛大、中、小營運車輛,客運年收入已經超過5億元,客運市場佔有率達到18%以上,是客運行業中的一支主力軍,在平衡客運市場供需、貫徹政府產業政策、改善上海投資環境中發揮了國有企業舉足輕重的主導作用。

國有資產不斷增值。強生集團陸續投入到浦東強生的資金為1.02億元,而擁有的帳面權益已為1.29億元,這部分國有資產的增值率達到26.46%;強生集團的凈資產由1992年底的2.68億元增至1996年4.46億元,國有資產的增值率達到66.42%。

經濟效益不斷提高。強生集團的年銷售收入由1992年底的2.74億元增至1996年底的8.17億元,增長了2倍;強生集團的稅後利潤由1992年底的418萬元(其中89%為出租汽車營運利潤)增至1996年底的1.27億元(其中50%為出租汽車營運利潤),增長了29.5倍。

經營規模不斷擴大。強生集團的經營范圍由原來的近10個行業擴大到20餘個行業。投資1000餘萬元增加上海強生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經營資金,出資購買上海飛雲電器廠並將其改造為上海強生電光源有限公司,與美國洛克斯公司合資組建上海強生制衣有限公司,現在,這兩個企業已經成為強生集團出口產品的生產加工基地,每年單單電光源產品的出口就達到1000萬美元。投資2000餘萬元,盤活了延安東路外灘、石門二路北京西路、淮海中路寶慶路和浦東浦建路等地塊的存量資產,利用土地級差興建商辦大樓;開發建設梅隴羅陽小區20萬平方米多層住宅,作為市政重點工程動遷用房和員工解困用房的房源。

從浦東強生上市公司這一角度來看:

浦東強生用配股資金購買強生集團的優質資產,也實現了超常規、跳躍式的發展。營運車輛由1992年底的100輛增至I996年底的1637輛,增長了15.37倍;年銷售收入由1992年底的1036萬元增至1996年底的1.62億元,增長了14.64倍;年稅後利潤由1992年底的428萬元增至1996年底的4146萬元,增長了8.69倍;凈資產由1992年底的3181萬元增至1996年底的3.95億元,增長了11.42倍,成為浦東新區最大的出租汽車公司。

3.「借殼上市」的體會

優質資產的注入,是國有企業「借殼」籌資的有效手段。上市公司是憑借其優質資產和優良業績取得配股資格並吸引社會投資的。國有企業要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殼」的資源,只有將優質資產注入到上市公司中去,通過上市公司的經營取得上佳的經濟效益,以上市公司的優良業績爭取股東的信賴和證管部門的批准,才能獲得每年一次可貴的配股權;國有企業要捨得將經過培育的優質資產有償轉讓給上市公司,要有放長線、釣大魚的眼光,這樣才能獲得寶貴的低成本的發展資金,有了資金才能盤活存量資產,拓展新的經營領域,繼續培育優質資產。如此循環反復、不斷上升,達到降低融資成本、做大資產規模、壯大經濟實力的目的。強生集團向浦東強生注入出租汽車等優質資產,使浦東強生三次實現配股,而且每次都是100%全額配足,先後籌集到2.7億元社會資金。強生集團通過置換優質資產,先後贏得1.4億元發展資金,陸續投入到新的經營項目中去,緊緊地抓住了發展機遇,拓展了經營規模。

用好「借殼」籌集的資金,是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關鍵。國有企業通過「借殼」籌集資金是手段,用好資金發展國有企業才是目的。如果不能用好資金,不但會喪失優質資產,而且會使國有資產流失,還會使「借殼上市」失去其特有的意義。強生集團在「借殼上市」過程中,投資方向明確,項目選擇得當,效益論證周密,經營管理較好,因此,在優質資產置換後,不但盤活了存量資產,凈資產增長了66.42%,而且不斷地培育出新的優質資產,形成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從而實現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借殼上市」是提高國有資產運行效益的捷徑。通過「借殼上市」,強生集團的出租汽車經營逐步股份化,達到以較小量的國有資產指揮較大量的社會資金來發展出租汽車主業的目的。強生集團陸續投入浦東強生的資金為1.02億元,而浦東強生的總資產為4.46億元,以22.78%的國有資金指揮100%的社會資金,大大增強了強生集團在客運市場的主力軍地位和競爭能力。由於能以優質資產置換社會資金,強生集團不但從未放棄每一次配股機會,而且還三次受讓其他發起人法人股東的配股權,強生集團對浦東強生的持股比例由30%上升至32.59%,提高了對浦東強生的控股力度,發揮了國有資產以小控大的作用。

通過「借殼上市」,強生集團贏得了極其可貴的發展資金,土地等存量資產得以盤活並增值,資源得以優化配置,產業結構得以調整,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拓展新的經營領域有了資金保證,提高了抵禦市場經營風險的能力,達到了吸引社會資金拓展國有企業經營規模、做大國有資產「蛋糕」的目的。

三次「借殼上市」的實踐,使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強生集團的領導層正站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新的高度上,進一步完善「借殼上市」的做法,進一步抓好資產經營,努力探索並走出一條國有企業規模發展、持續發展、穩定發展的路子來。

D. 600662強生控股,目前如何操作

是太平洋證券推薦的股票

強生控股 (600662)公司下屬的計程車汽車公司,是上海第二大計程車企業,擁有大量計程車牌照,而上海已經停發計程車牌照,因此牌照成為當前特殊的稀缺資源。

有人統計,美國紐約計程車牌照價格就這幾年翻了4倍,而日本東京的價格比紐約還要高。而與香港人口密度同樣的上海卻只有區區幾十萬,未來升值潛力極其巨大。公司作為一家以計程車為主營業務的上海本地公用事業龍頭企業,其下屬強生出租公司是上海市第二大計程車營運企業,擁有5000多輛計程車牌照,與上海大眾兩強已經形成寡頭壟斷經營的局面。而隨著2000年開始上海開始停發計程車牌照,計程車牌照逐漸成為當前的稀缺資源,而這種政策性壟斷使得也上海市計程車行業的利潤成為全國最高,公司在憑借其獨特的壟斷優勢穩定經營,多年來業績始終保持相對穩定。與此同時,公司繼續通過兼並收購擴大其出租汽車規模,收購了中國青旅上海汽車服務公司,保持了公司在該行業的規模優勢。

更引人注意的是,隨著上海市政府常務會議通過了出租汽車運價油價聯動機制,根據該機制,一旦燃油價格上漲,不同乘距乘客都將承擔相對應的油價上漲費用,公司因此每年可減少數千萬元的燃油支出,其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E. 中國國內企業有哪些企業被外資控股外資為第一股東

你好,這個問題實在太難的了,官方的文獻也很難找~~畢竟我們中國的產品被外國控制本來就是讓國人不爽的一件事~~但是我現在能給你招出十個從朋友哪裡知道的,原來是我們中國的,但是現在已經是外國品牌的東東~~~都是真實的,我都有點不相信~~希望多你有所幫助~~第一名:中華牙膏

怎麼排這個第一,我倒著實為難了一把,排在第一位的這個企業一定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算去算來,也只能在快速消費品行業了。畢竟你可以不上網、不買車,但你不能不吃飯、不喝水、不刷牙。

我至少核實了5家網站,才敢肯定,中華牙膏早就已經是荷蘭聯合利華的了。我想,大多數老百姓打死也不會相信中華牙膏居然是荷蘭的——它上面不是有中華兩個字么?

1994 年初,聯合利華取得上海牙膏廠的控股權,並採用品牌租賃的方式經營上海牙膏廠「中華」牙膏,外方口頭承諾自己的「潔諾」牌和「中華」牌的投入比是4:6,但並未兌現。與此類似的是中國著名商標美加凈:該品牌曾經佔有國內市場近20%,1990年,上海家化與庄臣合資,「美加凈」商標被擱置。跨國公司向上海家化投入巨資,實際上是將「美加凈」逐出市場,為自己的品牌開路——中華牙膏的命運正是如此。

從整個洗化行業上來說,美國寶潔利用其品牌優勢和稅收優惠,基本上擠垮了國內洗滌品企業,國內十大民用洗滌劑品牌幾乎全軍覆沒。僅飄柔、海飛絲、潘婷、沙宣四個品牌,就佔有60%以上的國內市場,超過了國際公認的壟斷線。寶潔每招收一名員工,就意味著中國原洗滌劑企業有2~3名員工下崗。

我想支持國貨,但我在洗化行業連支持國貨的機會都沒有!如果中國的每個行業都像洗化行業一樣,那麼中國的企業也就完了。

第二名:雙匯

我承認,直到現在還時不時的吃點雙匯火腿腸(習慣了),雖然它早在2006年就賣給美國高盛集團。08年,高盛又投資2—3億美元在湖南、福建收購了10多家養殖廠。

「在中國最有投資價值的就是農產品。」羅傑斯如是說。

在多哈小型部長會議再次破裂、各國死保農業底線的今天,高盛以及其他國際投行在中國農業相關產業鏈領域不斷追加投資的行為值得關注。我不是民族主義者,但看著逐漸發展起來的雙匯放心肉專賣店,看著雙匯不斷攀高的市場佔有率,我有理由表示我的擔心。壟斷不可怕,可怕的是外資打著中國企業的名號,不斷著蠶食著市場。

我只想陳述一個事實,雙匯是美國的,就這么簡單

第三名:娃哈哈

本來想提名健力寶的,當年的東方魔水,在中國的罐裝飲料市場上是威風八面,一統江山,但自從李經緯離開後,健力寶是一瀉千里,現在只能給當年的小弟提鞋了。正YY間,腦袋突然開竅,健力寶鼎盛時期還是屬於咱中國的,現在雖然屬於統一了,但台資企業還算不得外資,那是咱人民內部矛盾。

那就娃哈哈了,當年法國達能收購娃哈哈時,宗慶後還一度扛著民族主義的大旗勾起了廣大國民的無限愛國情懷,結果呢,宗慶後在收購爭論的數年前早就拿到美國綠卡了,一個美國居民跟咱談中國的民族情懷,真**扯淡。

怎麼說呢,我挺喜歡娃哈哈的,但法國達能已經控股51%以上了,咱就別自欺欺人了

第四名:金龍魚

如今咱自己吃的食用油居然也是外國的了。典型就是金龍魚,這個牌子幾乎出現在每個中國家庭的廚房裡,市場佔有率在50%以上,品牌的市場競爭力是第2名福臨門的8倍,但它徹頭徹尾是一家外資企業,屬於新加坡郭兄弟糧油私人有限公司所擁有的,跟中國毛關系都沒有。

目前,中國油脂市場原料與加工及其食用油供應的75%以上已被擁有百年歷史的四大跨國糧商ADM、邦吉、和路易·達孚所控制。跨國糧商在中國97家大型油脂企業中的64家企業參股控股,占總股本的66%。國際巨頭憑借資本和歷史與經驗的優勢,已完成對上游原料、期貨,中游生產加工、品牌和下游市場渠道與供應的絕對控制權,即中國食用油戰略安全的「安全門」已不在國人手中,已現實弱化了我們的市場調控能力,這不僅對食用油乃至對國家安全也是一個非常現實的直接威脅

第五名:大寶

「大寶明天見,大寶天天見。」多麼熟悉的廣告語啊,大寶幾乎是大多數工薪階級男性的必用品牌,咱中國老百姓又怎麼可能把它和美國聯想起來呢?可惜事實是,早在2007年4月美國強生就已經收購了大寶。別以為中低端這塊市場老美不要,對於外來資本來說,蝦米也是肉。何況中低端市場真的是蝦米嗎?中國13億人,有多少有錢人

第六名:蘇泊爾

2006 年8月法國著名小家電企業SEB收購國內烹飪炊具第一品牌蘇泊爾,當然新聞有播,但又有多少老百姓知道這則新聞呢?起碼我是事後多時才知道的——還是因為我在家和朋友聚會時吹牛說自己多麼支持國貨,買東西首先國貨時,被朋友揭露的。如果不是這個插曲,也許我一輩子都不知道,這個當年起身浙江的中國名牌,已經成了法國貨。

又一個行業第一被納入了國外資本的懷抱,而我們(我相信絕不止我一個人)依然滿懷愛國情懷的支持著已經變為洋貨的曾經的民族品牌

第七名:匯源

可口可樂179億元收購匯源,一場轟轟烈烈的收購案,那麼多保衛民族企業的呼聲,換來的卻是狗血的不能再狗血的一個事實。

在和匯源聯合發表收購要約後不久,可口可樂中國區副總裁李小筠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公開表示,匯源品牌由匯源香港上市公司擁有,而匯源香港上市公司近60%股份由達能、境外公眾股東和一家美國的私人投資基金擁有,因此這次交易前和交易後品牌的持有是從一家外國公司轉到另一家外國公司,沒有民族品牌流失。當時有媒體查出,匯源果汁的詳細注冊地址為:Scotia Centre,4th Floor,P.O.Box2804,George Town,Grand Cayman,Cayman Islands, 是一家離岸公司。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3月22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以商務部否決可口可樂對匯源的兼並案,說明中國不歡迎外資到中國投資,是一個非常大的誤會。

陳德銘說道:「可口可樂兼並匯源發生在兩個外資企業之間,可口可樂是總部設在美國的公司,匯源果汁是注冊在開曼群島的一個外國公司,這兩個外國公司之間的企業兼並不涉及中國的投資政策,只涉及中國對這兩個企業在中國銷售產品的經營集中度的審核問題。

第八名:南孚

南孚是電池的第一品牌,相信一直到今天,很多家庭還是首選南孚電池。吉列的金霸王電池進入中國市場十年,卻始終無法打開局面,市場份額不到南孚的1/10。

但是貪婪是魔鬼,只要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2003年8月,南孚電池被其競爭對手美國吉列集團收購。當年的手下敗將,現在成了老闆。

曾經,孫雯那句鏗鏘有利的「民族力量!」,曾讓南孚這個響亮的品牌傳遍中國的大江南北。可是現在呢?多少人知道南孚已經不是中國的企業了?所謂的民族力量又到底忽悠了誰?

第九名:白加黑

在中國,誰不知道白加黑啊?多少人感冒都會首選白加黑,可又有多少人知道,白加黑這玩意現在壓根就不是咱中國的東西。

2006年10月,德國拜耳醫葯與我國東盛科技之啟東蓋天力制葯公司簽署協議,以10.72億元收購後者的「白加黑」感冒片、「小白」糖漿、「信力」止咳糖漿等業務和相關資產,收購金額 10.72億元(1.08億歐元),東盛科技仍保留部分西葯OTC業務。

這其實只是醫葯行業的冰山一角,國內最大抗生素生產基地中國的華葯集團,早在 2004年已經賣給了荷蘭的DSM(歐洲最大的原料葯生產企業);

西安楊森雖然名字里有個西安,其實早就百分之百屬於比利時了,中國最常用的緊急避孕葯毓婷原本是北京紫竹的,但現在是瑞士諾華100%控股。

先說這么多吧,再說下去,別說你,我擔心我自己都被嚇到。這些葯,咱老百姓肯定百分之百認為是中國的,結果呢,卻都是外國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咱中國人感個冒,避個孕現在都掌握在別人外國人手裡了.

F. 中國股市總市值多少 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的總市值能占

截至2017年11月17日收盤,美國上市公司共有4900多家,總市值約42萬億美元。市值排名前十的公司分別是蘋果公司、谷歌、亞馬遜、FACEBOOK、殼牌石油、阿里巴巴、比克希爾哈撒韋、強生公司、摩根大通,10家公司總市值5.43萬億美元,佔到美股總市值的12.9%。美股市值排名在前三十的公司,總市值接近10萬億美元,約是美股總市值的23.8%。

在排名前三十位的公司中,有三家中概股:阿里巴巴(4682.61億美元)、中石油(2124.3億美元)和中國移動(2049.02億美元),分別排在第7位、第20位和第25位。

美股上市的中概股一共有176家,總市值約17983.87億美元,佔到美股總市值的4.27%。

G. 上海強生制葯上市了嗎

上海強生制葯並沒有上市。

強生的泰諾林為對乙醯氨基酚緩釋制劑,在試驗中使用的速效釋放制劑在中國並沒有上市,上海強生制葯有限公司政府事務與傳播經理呂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她強調此次試驗是在長期、最大劑量的情況下進行的,因此,不能等同於葯品常規服用的效果。

據了解,該項試驗涉及測試者147人,其中41人服用了安慰劑,其他106名測試者分別服用了對乙醯氨基酚與3種不同的阿片類鎮痛葯。而此次試驗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研究對乙醯氨基酚是否會造成用葯者出現肝損傷。根據試驗結果,連續兩周時間,每日服用4克對乙醯氨基酚,有10名受試者出現轉氨酶增高的現象。

上海強生制葯的發展路程:

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芹綜合性的醫葯保健公司,也是世界上產品最多元化的公司之一。公司成立於1886年,迄今為止已在世界54個國家設有200家子公司,全球共有員工112000多名,產品暢銷全球175個國家。強生公司為世界500強肆臘畢企業,長期以來,強生公司在各個領域獲得一系列殊榮,自1986年起,強生公司被雜志連年評為職業母親的最佳公司。

上海強生制葯有限公司是美國強生公司與上海第一生化葯業公司在上海閔行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局慧共同創辦的合資企業,成立於1995年年底。作為全球最大的非處方葯生產銷售公司,這是強生在中國設立的第一家專業生產非處方葯品的制葯公司,首期投資額為4000多萬美元,專業生產、銷售非處方葯品。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上海強生制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