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通和華為和解哪些股票會受益
高通和華為和解沒什麼太大作用,因為高通基本不會給華為提供多大的幫助,華為完全可以不採購高通的晶元。如果美國政府和華為和解,並取消對華為的制裁那樣的話安卓產業鏈的效果公司都會受益,包括立訊精密、歐菲光、信維通信、匯頂科技等科技類股票。
⑵ 你覺得華為5G訴訟會贏得最終的勝利嗎
華為肯定會訴訟成功贏得勝利!華為的一波聲明讓我們炸了鍋,表示永遠支持華為!
這一場訴訟表現出來華為怎麼樣的態度?
一、證明了華為的底氣
華為現在正面臨美國政府的壓力。美國不僅不允許華為進入自己的市場,同時還不讓華為參與其他國家的5G建設,阻礙華為發展。華為狀告美國政府,證明了華為的底氣:華為的設備絕不會出現安全問題。在這一點,美國政府拿不出任何證據。這場官司向全世界昭示了華為的清白,以及強大的技術能力。
二、給華為做了一個大廣告
以往在媒體上宣傳華為頂級的技術能力,需要大價錢。而現在,各家媒體競相刊登華為狀告美國政府的消息,極大地提升了華為的形象。這一次,美國政府也是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華為成為了世界最頂級的企業,讓全世界都知道了華為。
三、無論輸贏,華為都不會有影響
美國法院很難會判決華為勝訴,如果判華為贏,美國政府下不了台。如果判華為輸也沒有關系。全世界很少會有人相信,華為真的有問題。這對華為的聲譽並不會造成多大損害。我想通過這樣一場官司,讓華為重返美國市場也不太可能。華為大概率還是會放棄美國市場。
⑶ 如何看待華為起訴美國政府
華為的這個起訴,恐怕成效不大。因為對方必竟是一國之政府。
所以個人認為,華為主要是發聲證明錯誤的一方是美國。而不是華為。假如華為不起訴美國政府。那麼那些美國政府的政客們,一定會變本加利地肆意污衊華為。而且還會讓許多不明真相的人,相信美國政府的謊言。
⑷ 如何評價華為決定起訴美國政府,具有什麼樣的意義
無論輸贏,華為在國內都是不敗之地。贏了自不必說,輸了也會給華為在國內加同情分。在國內廠商還在為了現貨不現貨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華為的反擊是一件看起來頗有「保家衛國」氣質的事情,其在國內引起的輿論優勢可想而知。態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所以,華為這步棋很妙,處理好了會成為一個買都買不到的全球大廣告,會讓華為更上一層樓。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以斗爭求和平則和平存。
⑸ 華為去年營收6368億,凈利潤1137億,美國多輪制裁對華為有何影響
近日華為發布了公司年度報告,報告中顯示華為營收6,368億元,凈利潤高達1,137億元,從數據上來看如今華為的狀況似乎很好,美國的制裁並未對華為公司造成多大的影響,但事實上這只是數據帶給人們的欺騙,美國的多輪制裁對華為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影響。
很多事情必須要深入研究才能夠發現問題,毫無疑問美國的多輪制裁對華為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如果沒有這三方兩次的制裁,如今的華為在手機業務以及5G行業方面無疑會處於更有利的局面,不管怎麼說還是希望這件事情能夠得到和平解決,讓所有的企業都能夠處於公平競爭的局面。
⑹ 美國推遲對華為的許可發放,造成美股下跌,兩敗俱傷有什麼意義
這條禁令的起源還是追溯到去年三月,中興通訊承認違法向伊朗出口美國商品和技術,並與美國商務部達成和解同意繳納共計11.9億美元的罰款,以及開除、處分部分相關人員。這一長達5年的調查,在2016年3月首次披露。但美國商務部稱,中興在處分相關工作人員這件事上撒了謊。「這種過分的行徑不能被忽視。」商務部部長羅斯在聲明中稱。這或許也是此次再度頒發更加嚴厲禁令的主要「借口」。
在看推測之前,我們可以先根據2017年中興通訊的財報內容大致了解下中興通訊的業務構成。根據中興通訊2017年全年業績報告,2017年中興通訊實現營收1088.2億元,同比增長7.5%;凈利潤45.7億元,同比增長293.8%。財報中詳細指出,2017年度,中興通訊運營商網路、消費者業務以及政企業務營業收入均實現同比的增長。其中,運營商網路實現營收637.8億元;消費者業務實現營收352.1億元;政企業務實現營收98.3億元。而分區域來看,國內與國際的營收分別為619.6億元與468.6億元。
⑺ 華為起訴聯邦通信什麼
據報道,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於11月22日一致決定,將華為和中興公司列為構成國鍵磨家安全威脅的企業,禁止美國電信運營商使用通用服務基金購買華為和中興的服務和設備.下面金投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華為起訴美聯儲是什麼?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於11月2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我們注意到相關報道,也注意到中國公司做出了反應.美枯亮皮方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濫用國家力量,壓迫特定國家和特定企業,以前破壞過阿爾斯通公司,今天想壓迫中國企業.美國這種經濟欺凌行為公然否定了沒差美國自身一貫標榜的市場經濟原則.如果這個原則不需要遵守的話,其他國家也可以按照法律炮製美國企業.
禁止美國運營商購買華為和中興的設備,不能真正改善美國的網路安全狀況,反而對美國農村和不發達地區的網路服務產生嚴重影響,美國有關機構非常清楚.大家想問的是,那些所謂的保護美國利益的政策,到底是為了誰的利益而存在的呢?制定這些政策的美國官員,多次以不必要的罪名壓迫外國企業,犧牲美國企業和人民的利益,他們到底在意什麼?在這里,我們再次敦促美國停止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停止對中國的故意抹黑和壓迫,停止對中國特定企業的不合理壓迫,為中國企業在美國的正常經營活動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環境.我勸美方幾個人,以安全為名,鎖住所有的門,監禁的只有自己.
⑻ 美國的禁令對華為究竟有什麼影響
華為在近些年來不斷提升自己的品牌優勢之時,也有很多人對華為虎視眈眈,報道稱,美國以威脅安全保障為由,對華為進行制裁。
除了通過禁運措施禁止華為與美國企業交易外,還開始禁止美國政府機構采購華為的產品。並在5G領域將華為從本國市場排除。另外還呼籲世界各國不要采購華為的產品。
有消息稱,現在美國政府正准備擴大禁令覆蓋范圍,要求台積電這樣使用美國晶元製造設備的非美國企業,也必須首先獲得美國許可,才能向客戶供應晶元!這等於是行切斷台積電對華為的晶元供應!
企圖阻礙華為進軍美國市場以沖擊國內手機行業,不過這反倒沒有影響華為,而是讓華為收獲了不少好處。雖然表面上看起來華為似乎失去了大批的客戶,但是實際上美國的這次舉動卻是在為華為造勢,相當於幫助華為進一步加強品牌宣傳力度,讓更多國家知道華為,了解華為,使用華為產品,而且連世界第一大國都開始忌憚華為,由此可見華為的影響力有多麼強大。
針對華為近幾年來的輿論,不管是質疑華為只會炒作自己的愛國情懷的言論,又或者質疑華為配件屬於某種程度抄襲的言論,這一次看到美國不遺餘力的造勢,也都會讓大眾看清整個局勢。華為在最近正在針對美國的禁令改變著自己的營銷策略,不論是晶元還是操作系統,已經著手開始採用國產的配備了,而華為推出的「鴻蒙系統」也將登場亮相,那些流言蜚語自然也會不攻自破。
有句話說得好,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一次雖然在外界看起來華為在遇到美國的禁令時,自身的銷售可能會造成不小的負面影響,但是從長遠利益來看,華為這一次可以說是擴大知名度的非常好的機會,也可以再次刷新人們對華為品牌的認知程度。
⑼ 華為晶元禁令對股票是好還是壞
你好樓主,華為晶元的見面對股票肯定來說是不太好的,因為這種經可能會讓華為舉步維艱。
⑽ 華為禁令將生效對基金有影響嗎
分析機構Strategy Analytics表示,美國針對華為發布的最新貿易限制把全球電子產業和全球貿易僅僅綁到一起。作為特朗普的支持者,內布拉斯加州的參議員本·薩斯(Ben Sasse)甚至表示:「美國需要勒死華為。」
美國為什麼如此強烈地反對華為?
Strategy Analytics指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國家進行了重建和現代化,世界從不斷擴大的全球市場中受益貿易。相對而言,這降低了美國工人的重要性。美國不得不調整以適應海外生產的需要,美國一些公民將罪魁禍首歸咎於中國。一些在美國的中國鷹派甚至會因為一些與中國無關的問題而怪罪中國。
而在特朗普上台之初,他們似乎在利用對華為的威脅作為貿易談判的杠桿,但是新政策對華為的限制遠遠超出了此范圍。在我們看來,代表著中國現代化和技術進步,尤其是中國5G實力的華為受到了特別攻擊。
Strategy Analytics表示,攻擊中國和華為,對特朗普的選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對特朗普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因為這轉移了大家對他在Covid-19事件中反應混亂的注意力。
在Strategy Analytics看來,特朗普政府針對華為的指控,有很多都是沒有證據的,或者很少證據。但他們也強調,同時也沒有證據說明特朗普政府的指控是錯的。但Strategy Analytics表示,這無疑將影響全球半導體和美國的經濟。
「在他們看來,這將威脅到美國在半導體領域的領先地位。他們指出,這個錯失將會直接影響到美國半導體公司5%到15%的銷售,甚至到40%或者更多。這同時還會影響美國半導體產業的研發投入,進而削弱其競爭力。」Strategy Analytics表示。
首先,他們談到新措施的短期影響:
台積電和其他使用美國半導體設備製造晶元的代工廠在120天期限內增加了產量。對於以7納米CMOS工藝生產的手機晶元來說尤其如此。這里主要指的是華為和高通。這些晶元包括Hisilicon的Kirin 810,Kirin 980和高通公司的Snapdragon 855處理器用於高級4G和5G智能手機。甚至在美國新政策出台之前,台積電的7nm晶元產能都非常緊張。
Strategy Analytics指出,全球超過60%的半導體是由類似高通這樣的Fabless設計,然後交付給台積電、格芯、聯電、中芯國際和三星這樣的代工廠代工。而在手機晶元方面,尤其是手機處理器,全部都是由無晶圓廠企業設計的,但他們合作的代工廠全部都使用了美國的設備。因此華為不能簡單地從華為和高通轉向聯發科和紫光展銳而不侵犯美國的新政策。因為這些公司同樣是Fabless,使用的代工廠都避不開美國設備。
從他們介紹我們得知,美國的設備製造商包括應用材料,KLA,Teradyne,Lam Research和Cohu等企業,他們佔有了全球超過50%的半導體設備份額。美國製造的設備同時被用於封裝設備和測試設備的供應商。
Strategy Analytics指出,雖然他們沒有準確的數據,但他們預估,全球有超過90%的半導體生產用到美國的設備。
他們也表示,雖然許多半導體設備公司在美國成立,但仍在美國設有總部,他們都是在全球設有辦事處和製造基地的跨國公司,所有半導體設備使用來自世界各地的零件來源。美國的新政策要求半導體企業高管重新審查他們的產品線,生產合作夥伴關系,客戶和分銷商,這使許多律師開始審查對政策的不同反應的後果。該政策造成的混亂對整個電子行業產生了令人窒息的影響。我們甚至懷疑美國能否對使用美國製造的在美國境外製造的半導體實施禁令。
而多家半導體公司告訴Strategy Analytics,他們正在尋找漏洞和解決方法,以便他們能夠以某種方式繼續向華為供貨。
來到中國,因為新的限制華為措施的頒布,中國半導體的股價屢創新高。在Strategy Analytics看來,在美國新政策的逼迫下,中國唯有繼續推進本土半導體的發展。
其次,Strategy Analytics談到了這個政策的長期影響:
他們表示,如果新的美國政策得到充分實施,執行和遵守,它將幾乎停止向華為出貨,這就使得華為很難生產手機,蜂窩網路設備或其他電子產品。對於在全球擁有194,000多名員工的華為來說,這似乎意味著非常艱難的時刻。
但Strategy Analytics強調,華為將找到其他供應來源,該政策將非常可能讓美國適得其反:
1、華為每年購買約200億美元的半導體,約佔4000億美元半導體市場的5%。
2、為采購了電信領域中使用的所有半導體的12%至15%我們估計。華為在2019年出貨的所有智能手機中約佔17%的份額,僅次於三星,領先於蘋果。在無線網路設備中,華為2019年的市佔約有50%。
根據這些估算值和公共財務報告,美國半導體公司損失(與華為合作的)約70億美元的生意。大多數美國半導體公司都不願確切地談到他們與華為做不了多少生意,以下是我們的一些估算:
1、Broadcom表示,華為約佔20億美元,約占年銷售額的8.7%。
2、Strategy Analytics估計,英特爾每年向華為出售至少15億美元的數據中心晶元。
3、美光為華為手機提供快閃記憶體。2019年上半年,華為貢獻了該公司13%的營收,這里約11億美元。這項業務可以交給競爭對手三星和海力士。
4、Skyworks每年向華為出售多達4.5億美元的半導體,華為貢獻了該公司約12%的營收。
5、在Qorvo,2019年第一季度,華為貢獻了該公司銷售額的22%,即1.70億美元。
6、對華為的制裁還包括軟體。Google已停止提供Android OS給。但在被制裁之前,華為華為智能手機約佔Google Android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總量的20%。
7、來到台積電(TSMC)方面,他們為高通,聯發科技、博通和華為等廠商生產晶元,其中華為可能占該公司營收的10%。這里需要說一下,台積電使用了美國製造半導體設備,他們也表示將遵守美國的新政策。
Strategy Analytics表示,在美國於2019年對華為發動第一輪制裁之後,多數美國半導體公司在首次獲得了美國政府頒發的臨時出口許可證,特別是在針對手機中使用的晶元。但根據新的政策規定,所有許可證將在2020年8月到期,屆時美國半導體公司對華為的出口必須停止。
盡管全球半導體銷售額下降5%似乎並不十分明顯,但新政策將對美國公司的打擊尤其嚴重,並將對全球產生影響。
1、來自中國的不確定因素。請記住,中國不僅購買美國半導體,而且中國是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從美國出口到中國商品超過1200億美元,當中包括電子產品、農產品和原材料等商品。
2、華為將找到半導體的替代來源,但蘋果將如何生產在沒有中國使用零件和設施的前提下生產智能手機?
3、華為已經開始增加其海思子公司的訂單,並表示將為其無線基礎設施開發伺服器晶元,FPGA和其他晶元。在過去,這些晶元都是從美國公司采購。
4、新政策還對其他中國公司產生了寒蟬效應,例如據報道,小米已經增加了晶元訂單以應對不確定的未來。
5、終止美國半導體領導地位。
根據波士頓咨詢集團(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一份報告,與中國的貿易摩擦和對華為的新政策可能會終止美國在半導體領域的領導地位。
他們表示,美國半導體公司較低的銷售額意味著較低的研發支出,這是競爭激烈的半導體市場的死亡之吻。與中國的貿易戰進一步升級將會帶來持續的連鎖反應,根據BCG報告,這可能將導致全球半導體需求減少近40%。
6、中國半導體行業的巨大收獲。
中國表示將注入超過一萬億美元推動中國經濟的發展,包括推動如5G和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發展。
7、5G的延遲。
如果華為無法提供無線網路設備,則5G的推出將延後。華為是幫助定義5G標準的3GPP組織的關鍵成員,華為同時還是領先的5G開發商和5G專利持有人。對於華為和5G來說幸運的是,許多無線運營商世界各地已經承諾將華為設備用於5G。但是,華為需要半導體晶元來繼續建造5G設備。
除了擊敗華為,美國還可以做什麼?
針對華為的新政策揭開了電子行業和全球貿易的聯合。電子行業設計好晶元,生產,封裝和測試,並將其焊接到印刷電路板,並在世界各地不同國家的工廠中組裝成最終產品。在這個環節中,不通過的國家專門研究生產的不同方面,這符合比較優勢的經濟規律。也是在這個合作網路的推動下,已經製造出能讓消費者負擔得起的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視,智能手機和許多其他電子產品,這在任何地方也都有助於創造和增強消費者的財富。
在這個過程中,美國半導體產業受益匪淺,但如果繼續在全球對華為和中國的貿易升級,這將帶來毀滅性後果,尤其是在目前COVID-19引致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前提下。美國不應該妖魔中國,華為和其他中國公司,而應該發展全面貿易,承認並考慮中國自身利益的政策,並制定長期戰略以促進並保持美國的創新實力。
半導體和無線行業真正是全球性的,創新使世界各地所有國家和人民受益。任何使這些行業崩潰的嘗試都是瘋狂的。我們真正需要做的是面對國際合作無界的挑戰,例如科學進步,經濟發展,流行病和全球變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