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華工科技怎麼樣
華工科技(10.38,-0.32,-2.99%)近期消息不斷。繼定向增發止步、重組楚天激光失敗之後,公司再曝變賣旗下同濟現代醫葯公司控股權。該公司的一系列舉動引起市場人士對其經營理念和發展模式的反思。
研究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華工科技近年來的發展路徑其實是一種類似於創投的模式,這種發展思路導致公司主業不明晰,企業始終無法沉下心去發展核心產業。這也是該公司一直「長不大」、甚至徘徊不前的重要原因。
多產業迷局
在由眾多子公司和合營公司形成的產業架構背後,華工科技的核心業務在哪裡?
驅車沿華中科技大學正門前行約5公里,即進入武漢東湖開發區大學科技園區。園區偏東角的華工科技園內,聚集了華工科技旗下的正源光子、華工激光、高理電子、華工圖像、海恆存儲等公司,華工科技主營的激光加工、光通信、激光防偽、信息安全與存儲等各類產品均產自這里。
不過,這並不是華工科技的全部。公司最新財務報告顯示,華工科技控股子公司及合營企業一共17家。在這些公司中,規模最大的是正源光子,注冊資本為2.1億元,最小的是南京開目軟體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100萬元,注冊資本低於1000萬元的有6家。這些公司主要分布在武漢、深圳等地。
另外,其他未納入合並會計報表范圍的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公司一共12家,包括長江證券、武漢華工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以及明確定位為高科技企業孵化器的武漢華工大學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等。
記者隨後了解到,2000年,華工科技以每股13.98元的價格發行3000萬股募資約4億元後,隨即進行了一系列投資,其中既有激光系列產品開發、計算機信息集成系統以及敏感元器件等計劃內募資項目,也包括部分變更募資項目和自有資金投資項目。其間最主要的一次變資項目是將擬投資控股武漢華中數控系統有限公司的資金,變更為投資生物醫葯項目,包含投資3337萬元改制設立同濟現代醫葯公司,投入500萬元收購湖北華工生化公司50%的股權,投資200萬元設立武漢華中科大納米葯業有限公司等。
同時,在流動資金充裕的情況下,公司還加大了對IT產業的投入:出資900萬元控股深圳賽百電腦工程公司,涉足金融證券企業系統集成和軟體服務;投資2000萬元收購武漢漢網高技術公司,開發高速無線互聯網業務等。另外,公司還控股了一些孵化型企業,也參股了一部分類似華中科大精細華工公司這樣規模不大的科技類公司。不過在這些投資中,單項投資額度均不大,去年6月設立的武漢開目佰鈞成軟體公司,公司僅出資區區25萬元。
令人眼花繚亂的投資形成了公司今天龐雜的產業網路。主業在哪裡?投資者無法釐清公司的核心業務和盈利點。
事實上,據了解公司財務內情的華中科技大產業集團人士透露,華工科技17家子公司和12家參股公司中真正給企業帶來實質利潤的並不多。公司2006年年報揭示了全年排名前三的幾家子公司盈利情況,分別是華工激光920萬元、正源光子578.6萬元、同濟現代364.4萬元,華工科技公司全年凈利潤僅3536.6萬元。
在今年初召開的年度股東大會上,公司董事長馬新強曾告訴與會股東,2007年利潤指標定為4500萬元。但最新的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僅實現2676萬凈利潤,這似乎預告了公司管理層諾言將很難實現,今年又將是一個「清貧」的年份。
類創投模式
如此龐雜又不能產生多少效益的產業布局,究竟反映了公司怎樣的經營思路?
據一位長期跟蹤公司的券商人士分析,作為一家由幾個校辦企業改制組合而成的上市公司,華工科技自身並無直接經營實體,總部做的事情其實就是定戰略、投項目,然後再伺機轉讓,變現之後再孵化新的項目;「這有點類似於創業投資公司的運作模式」。
事實上,馬新強此前也告訴記者,在新項目的選擇上,華工科技早期傾向於「孵化」,「你(子公司)有個想法,我們就讓你去做,研發出來了,再把它產業化」。這種做法不僅回收周期較長,耗費經營資源,而且盈利不穩定甚至無法預測,蘊含著很大的投資風險。
華工科技也曾一度對投資控股的孵化型企業進行了剝離,將其權益增資到武漢華工大學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不過,這樣的調整並未從根本上轉變公司的戰略思路,正源光子和同濟現代的股權轉讓就是例證。
作為國內最大的光通信器件製造商之一,正源光子是華工科技上市以來孵化的最為成功的一個盈利點。但在2006年5月,公司卻突然與外資簽訂協議,擬轉讓其全部控股權;後因外資在盡職調查中對正源光子的某些現狀不予認同而導致該項交易失敗。
出售公司多年培育的核心資產,這項不合常理交易也引起業內嘩然。馬新強在記者采訪時曾解釋說,轉讓成熟的項目是為了公司能繼續孵化另一些儲備項目,為優化公司業務結構創造條件。據公司透露是打算用該項交易的收益投資新的項目即信息存儲系統。
券商人士指出,正源光子事件其實就是典型的創投思維。同樣,在近期的同濟現代股權轉讓中也是如此。與正源光子作為成熟項目轉讓不同的是,同濟現代作為上市當初更改的投資項目,其發展一直不盡如人意,或者說孵化並不成功。雖然公司在今年初仍強調生物醫葯行業是「永續增長的朝陽產業」,「2007年同濟現代面臨戰略機遇期」,但在前三季度虧損400多萬元的事實面前,公司最終還是決定將其凈價轉讓,接盤的是位個人投資者。公司表示,轉讓的理由是盡快收回資金投向其他項目。
不管是成功的項目,還是失敗的項目,公司最終都欲脫手。券商人士給出了這樣的診斷:沒有從根本上摒棄「類創投模式」的經營理念,長期陷入「孵化——轉讓」的怪圈,無法沉下心去做大產業,這是公司一直「長不大」、甚至徘徊不前的重要原因。
學院派思維
為何始終無法確立「做大產業」的思維?
一位已離職的某旗下公司高層告訴記者,華工科技存在很濃厚的「學院派」思維,這樣會產生很多問題,諸如技術至上、缺乏實業思維、戰略上的隨意性等等。
資料顯示,作為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華工科技擁有激光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激光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防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教育部敏感陶瓷工程研究中心等國家級科研機構,公司產品和技術創新也屢有收獲。但如此完善的技術創新體系,卻始終未給公司的產業規模和盈利狀況帶來多大突破。
最典型的就是激光產品。在武漢,目前有大大小小50餘家激光企業與華工激光「爭食」,但擁有上市公司融資平台的華工激光一直沒有能取得領先地位,不僅如此,公司與本地其他幾家規模較大的民營激光企業相比也並不佔絕對優勢,以至於在此次激光產業重組中,無法主導同城各路「激光諸侯」而導致定向增發流產。投行人士指出,醞釀達三年之久的武漢激光產業重組以如此局面收場,反映的其實是華工科技產業發展和經營模式的尷尬。
尷尬的境地並不僅僅在武漢。作為曾經的激光擂主,華工激光原本擁有國內最強大的技術資源,但近年來卻未把握好發展良機,被後來者、民營背景的深圳大族激光(26.20,0.88,3.48%)反超。數據顯示,大族激光上市以來獲得快速發展,已迅速取代華工激光成為新的激光霸主。今年前三季度,大族激光因產品銷售收入不斷增長,實現營業總收入10.8億元,凈利潤1.3億元。
此外,「學院派」思維的隨意性在公司經營管理中也不乏案例。去年以來,華工科技有好幾件事情都「黃了」:變賣正源光子、轉讓長江證券股權、定向增發、重組楚天激光等等。一位多次與公司打交道的投行人士告訴記者,感覺公司不少決策都是在沒有經過周密部署的情況下即匆忙動手,結果導致「虎頭蛇尾」。
-記者隨筆
上市公司不是創投公司
⊙本報記者 王宏斌
華工科技這一案例反映的其實是上市公司該不該做創投?事實上,市場的態度很明確。
從監管部門的角度來說,並不支持上市公司直接投身創投,因為這很容易導致企業主業不明晰,無法造就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利於上市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和做強做大。監管層的意圖貫穿在再融資項目審核等環節和過程中。
從投資者的角度來說,也不希望上市公司走這一經營模式,因為這種做法回收周期長,盈利不穩定甚至無法預測,同時也會因為不諳創投規律而蘊含很大的投資風險。投資者希望看到的是公司一門心思扎在明確的主業里,想法設法擴大產業規模,提高盈利能力,從而讓其盡快享受到公司不斷成長所帶來的收益和快樂。相信沒有哪個投資者願意看到自己所投資的上市公司永遠折騰在創投領域,「一眼看不到頭」。
按照華工科技自己的宣傳口徑,公司的主營業務可以理解為激光加工、光通信、激光防偽、信息安全與存儲、生物醫葯等。不過從公司的發展狀況來看,投資者很難建立這種認識,在激光領域,公司上市以來由於沒有加大投入,其「江山」正逐漸被對手吞噬,早已失去原來的「霸主」地位;在光通信領域,公司「見好就收」,一度要賣掉正源光子;而在生物醫葯領域,公司已決定轉賣同濟現代。公司報告顯示,17家子公司真正成氣候的並不多。
正如有網友在該公司重組楚天激光失敗後所談到的那樣,如果公司上市後哪怕只集中精力重點發展一個產業,也不至於落入今天這般被動境地。
其實,不僅僅華工科技,其他不少有高校背景的上市公司也或多或少存在這一問題。這似乎很容易理解,就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了學院派思維的影響。高等院校一般都有很多研究課題,校辦企業上市後一下子「闊」了起來,常常就會對這些研究項目實施「產業化」,孵化成熟後再轉讓,缺乏一種做大產業和追求可持續發展的思維。這可能是問題的症結。
B. 000988華工科技在這一周之內走勢會如何,,,,,
個人觀點:
華工科技(000988)經歷了7月初至8月的一波連續反彈後進入了長達兩個月的盤整期,昨日長陽一舉突破盤整區間,今日震盪收高。從形態上來看,該股已經突破,應該進入上升通道。
分析前兩個月的走勢我們可以看到,該股契合經典的量價配合形態,在上漲的過程中成交量也增加,下跌回調時成交量萎縮,這正是主力建倉的跡象,說明有人在吸收籌碼,昨天的上漲正是證明了吸籌結束,該股將要上漲。
現在的問題是,大盤進入3000點震盪區,可能對000988產生不利影響,不過個人認為影響應該不大。
操作上,個人建議可以關注兩個價位,一個就是前期21.09的高點,如果順利沖破這個高點,該股上方基本沒有什麼阻力位,前景就會比較好。
另一個就是昨天的開盤價17.69,如果跌破這個價位,該股形態上就不是很好了。
C. 華工科技股票又跌停了,內部又搞鬼了,連續十幾天跌停了。
跟內部搞鬼沒關系,也是受大盤影響,現在很多股都是這樣的走勢。
華工科技今天底部放量,可以適當關注。
D. 華工科技這支股票我該不該持有
該股處於高位振盪,如果後市破位10日線,建議出局,否則繼續持有
E. 華工科技股票估值是高還是低
華工科技000988,每股收益0.032,股價18.22,動態市盈率140.2倍,估值偏高。。。
F. 量子通信三大龍頭股
很多人都在關注量子通信相關股票的漲跌,尤其是量子通信的龍頭股。股市中量子通信的三大龍頭股有哪些?根據同花順軟體,截至2021年6月22日,量子通頌雹信行業的三大龍頭股及代碼如下:
1.中國長城(00006);
二、四創電子(60090);
三、華工科技(000988)。
量子通信的投資前景
量子通信的發展非常創新和科技,量子慧並計算能力也非常強,量子通信三大領先股票的表現也非常強勁,從這個角度來看,投資量子通信的前景非常廣闊。同時,由於量子通信行業的產出幾乎用於衛星、航天計劃等高科技,政府將引導通信行業的進步,給予適當的補貼和政策福利,因此,為了突破量子計算機等高科技,量子通信行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投資量子通信是一個很好的前櫻跡措施。
G. 華工科技這只股票走勢如何
1、華工科技 這個股前期已經基本走完一個拉升派發的過程,現在進入階段性調整的階段,從量價關系來看,主力並沒有足夠的空間完全出貨;
2、如果現在是持股的話,可以暫時持有,但是要注意60日均線的支撐,也就是8.5附近,如果空倉的話,上漲趨勢已經確定,近期年報利好,前期有缺口短期會補缺口,目標價格是14元,最新漲停板戰法和中長線100%獲利方法出爐。
H. 新材料行業的股票有哪些
代碼 名稱
SZ000795 太原剛玉
SH600111 包鋼稀土
SH600366 寧波韻升
SH600255 鑫科材料
SZ000920 南方匯通
SZ000519 銀河動力
SZ000925 眾合機電
SH600318 巢東股份
SH600589 廣東榕泰
SH600390 金瑞科技
SH600110 XD中科英
SH600558 大西洋
SZ000897 津濱發展
SH600330 天通股份
SH600206 有研硅股
SH600061 中紡投資
SZ000988 華工科技
SZ000962 東方鉭業
SZ000911 南寧糖業
SH600388 龍凈環保
SH600299 *ST新材
SZ002130 沃爾核材
SH600636 三愛富
SH600237 銅峰電子
SZ000970 中科三環
SH600148 長春一東
SZ000880 濰柴重機
SH600156 華升股份
SZ000727 華東科技
SZ000751 *ST鋅業
SZ002297 博雲新材
SZ002129 中環股份
SH600165 寧夏恆力
SZ000737 南風化工
SH600155 *ST寶碩
SH600872 中炬高新
SH600123 蘭花科創
SZ000786 北新建材
SH600884 杉杉股份
SZ002372 偉星新材
SH600223 魯商置業
SZ002080 中材科技
SH600096 雲天化
SH600260 凱樂科技
SH600074 中達股份
SH600885 *ST力陽
SH600596 新安股份
SH600176 中國玻纖
SH600063 皖維高新
SH600309 煙台萬華
SZ002254 煙台氨綸
SH600319 亞星化學
SZ000665 武漢塑料
SH600281 太化股份
I. 002073是工業4.0概念股嗎_002059股票行情
軟控股份(002073)是工業4.0概念股。
德國為了振興其製造業,在美國互聯網和製造業巨頭聯合重新定義製造業的背景下,利用自身在工業軟體、工業電子和製造技術方面的優勢,推出了工業4.0計劃。有券商分析得出工業4.0涉及五個核心環節:①互聯,即CPS智能網路;②集成控制;③智能生產;④數據處理;⑤產品創新。針對這五個核心環節,受益的行業依次包括射頻識別、物聯網、感測器、機器視覺、智能機床、雲計算、3d列印、可穿戴設備、汽車電子等。目前市場還聚焦在智能製造領域,未來工業4.0將遍地開花。
1、工業自動化系統集成商上市公司:
東土科技(300353)
2009年開始布局工業互聯網,作為工業互聯網第一股,未來將通過持續的並購整合完善工業互聯網的布局,掌控工業4.0最核心的環節;通過收購拓明科技,公司可以利用其大數據技術完善其工業控制網路數據解決方案能力,有利於公司切入工業控制網路大數據行業應用領域,拓展產業鏈;通過將工業控制網路軟硬體產品及技術與拓明科技領先的移動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相結合,可進一步豐富上市公司產品線,利於雙方在工業控制網路大數據挖掘、分析及應用領域共同創新,充分挖掘存量客戶需求,開拓新業務及新市場。
法因數控(002270)
公司能設計製造機械繫統、液壓系統、氣動系統、控制系統,更能針對設備所需控制系統,開發相關嵌入式工控軟體,主導產品已實現成套化、復合化、柔性化、智能化,製造技術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機器人(300024)
公司工業機器人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機器人單元產品已進入汽車整車、零部件等工業機器人的主要應用行業。2013年上半年公司自動化凱歷基成套裝備成功應用在汽車整車測試生產線,標志著公司汽車自動化成套裝備打破國外技術與市場壟斷,進入與外資全面抗衡的階段。
智雲股份(300097)
是國內領先的成盯謹套自動化裝備方案解決商;
巨輪股份(002031)
公司通過並購德國歐吉索機床,學習德國工業4.0經驗,將德國技術進一步融匯進中國製造,著眼大型高效智能裝備成套技術,開展以工業機器人、RV減速器、單元控制系統、柔性生產線和智能車間生產調度系統等核心關鍵技術的研究開發和產業化,面向輪胎和機械加工的生產需求,提供包括多種設備的標准化和非標准化集成組線的解決方案。
華昌達(300278)
公司主營業務是智能型自動化裝備系統,包括總裝自動化生產線、焊裝自動化生產線、塗裝自動化生產線等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
海得控制(002184)
主要從事工業自動化領域的系統集成業務、產品分銷業務和大功率電力電子產爛燃品業務(包括風電變流器,大功率電源,整流回饋裝置)
京山輕機(000821)
主營業務包括自動化業務精密業務。自動化業務主要為工業程序自動化提供定製解決方案,包括設計及開發自動化系統、為客戶提供生產線所需自動化設備或自動化生產線等。
南京熊貓(600775)
自動化裝備產業化項目總投資6.16億元,建設期24個月,主要投向工業機器人、自動傳輸裝備、自動灌裝裝備。
軟控股份(002073)
公司主營業務為面向輪胎橡膠行業應用軟體及系統集成開發和數字化裝備製造,為輪胎橡膠製品生產企業提供全面的機電一體化、自動化、信息化解決方案。
新時達(002527)
曉奧享榮主營汽車智能化柔性焊接生產線,多功能機器人滾邊系統,機器人柔性工作單元,機器人及其周邊標准系統設備,專用成套設備,柔性傳輸裝置等成套系統等設計、研發、生產及銷售。轉讓方承諾曉奧享榮2015年凈利潤不低於1700萬元。曉奧享榮已形成完整的技術和質量保證體系,在機器人應用技術、系統設計技術、離線模擬技術、整線模擬技術、遠程調試和診斷技術等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上述技術能力也是未來公司在智能製造以及工業4.0業務領域拓展的關鍵所需。
藍英裝備(300293)
公司主要從事自動控制技術的開發與應用。依靠在自動控制基礎技術、自動控制應用技術、產品設計能力等方面的深厚基礎,公司在輪胎、冶金、節能等自動控制應用領域取得了顯著成績,成為國內上述自動控制領域內的知名企業。其中在輪胎自動控制領域,憑借強大的產品設計能力,公司業務已由自動控制解決方案延伸至自動化設備,是我國子午線輪胎成型機主要供應商之一。2014年12月,公司於互動平台披露,工業4.0的核心是智能製造,即工業的自動化及智能化,公司主營業務及核心技術、產品符合工業4.0概念。
2、工業自動化設備零部件相關上市公司:
匯川技術(300124)
公司是專門從事工業自動化控制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為中高端設備製造商提供控制系統解決方案,主要產品有變頻器、伺服、PLC、稀土永磁同步電機、電動汽車電機控制器、光伏逆變器等。
英威騰(002334)
公司在工業控制領域的主要產品包括PLC、伺服驅動系統、伺服電機、主軸電機、電主軸、HMI等。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屬於控制層面的產品,相當於設備的大腦,對設備的運行起控製作用,伺服驅動和伺服電機分別屬於驅動層面和執行層面的產品,伺服驅動接受控制層下達的指令通過伺服電機精確執行。
合康變頻(300048)
公司已逐漸形成了包括高、中低壓及防爆變頻器在內的全系列變頻器產品,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變頻器產品線。
銳奇股份(300126)
在上海投資成立全資子公司"上海銳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自營或對外投資參股、控股、參與新設等方式,開展包括智能工業機器人、感測應用等為代表的,以信息化、網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為技術方向的智能製造裝備的研發和運營業務,投資經營包括智能機器人及其核心部件、智能感測器與儀器儀表、嵌入式工業控制晶元、高速/高精製造工藝與技術、製造化信息化技術、製造過程安全與安防技術等在內的智能製造裝備產業。
上海機電(600835)
上海納博特斯克完成相關工商注冊,佔51%股權。此舉意味著公司開始攜手工業機器人核心部件-精密減速機的全球領先者日本納博,發展精密減速機在中國業務並探索和開拓具有中國特色的工業機器人市場,為精密減速機及相關產品在中國研發、組裝生產、製造及服務打下基礎。
東方精工(002611)
公司以自有資金投資4912萬元收購嘉騰機器人20%股權事項完成工商登記。嘉騰機器人主營范圍為工業智能機器人及配件製造、恆溫恆濕機、電腦測試治具、工裝夾具、電子儀器儀表;銷售:電子元件、電子器件、工業軟體、合成石材料及機電設備零配件等。本次收購有助於公司自動化智能物流系統的建設,為客戶提供「包裝-智能物流」一體化的整體解決方案。
3、輸送倉儲自動化:
天奇股份(002009)
公司主要為規模化生產的汽車、家電等行業提供自動化輸送及倉儲系統。是國內工業智能自動化系統整體解決方案的最大供應商。
三豐智能(300276)
公司主要從事智能輸送成套設備的研發設計、製造、安裝調試與技術服務,以技術為依託為客戶提供智能輸送整體解決方案。
科大智能(300222)
配電自動化系統和用電自動化系統。乾機電是一家專業從事工業生產智能化綜合解決方案的設計、產品研製、系統實施與技術服務的企業,產品包括智能移載系統、智能輸送系統、智能裝配系統與智能倉儲系統等,是國內為數不多的能夠提供定製化工業生產智能化綜合解決方案的企業之一,是我國浮動移載機械手領域的領軍企業。
4、激光裝備類上市公司:
大族激光(002008)
國內激光行業龍頭,具備年產3000台激光加工設備的生產能力,是國內最大的激光信息標記設備製造企業。
華工科技(000988)
公司主業分為激光裝備製造產業板塊、光通信及無源器件產業板塊、激光全息防偽產品和包裝印刷產業板塊、敏感電子元器件和感測器技術產業板塊以及物聯網產業。
亞威股份(002559)
公司是國內中高端金屬板材成形機床行業的領先企業激光裝備
智能機床類上市公司:
華中數控(300161)
公司從事數控系統及其裝備的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內少數擁有成套核心技術自主知識產權和具有自主配套能力的企業之一。公司主營業務包括中、高檔數控裝置、伺服驅動裝置、數控機床及紅外熱像儀。
沈陽機床(000410)
公司是國內機床行業的龍頭企業,產品種類齊全,具備為國家重點項目提供成套裝備的能力,其數控機床技術處國內領先地位,已成為世界數控金切機床生產量最大的企業.
秦川機床(000837)
公司主營精密數控機床、塑料機械、精密齒輪件、液壓件、液壓系統、電梯曳引機及特種齒輪箱;
昆明機床(600806)
公司機床業務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其主導產品鏜床(包括卧式鏜床、落地鏜床、卧式加工中心、坐標鏜床)國內規模居第二位,技術水平居第一位,鏜床產品大型數控化比率達到50%以上,居國內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