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行業 » 美國股票有沒有印花稅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美國股票有沒有印花稅

發布時間: 2023-05-19 06:20:46

『壹』 美國的股票印花稅是多少 納斯達克的主板股票

1.道瓊斯指數
是一種算術平均股價指數。
道瓊斯指數是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股票指數,它的全稱為股票價格平均指數。通常人們所說的道瓊斯指數有可能是指道瓊斯指數四組中的第一組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Dow Jones Instrial Average)。
道瓊斯指數最早是在1884年由道瓊斯公司的創始人查理斯·道開始編制的。
它是世界上最有影響、使用最廣的股價指數。它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作為編制對象,由四種股價平均指數構成,分別是:
① 以30家著名的工業公司股票為編制對象的道瓊斯工業股價平均指數;
② 以20家著名的交通運輸業公司股票為編制對象的道瓊斯運輸業股價平均指數;
③ 以6家著名的公用事業公司股票為編制對象的道瓊斯公用事業股價平均指數;
④ 以上述三種股價平均指數所涉及的56家公司股票為編制對象的道瓊斯股價綜合平均指數。
2.標准普爾500指數
英文簡寫為S&P 500 Index,是記錄美國500家上市公司的一個股票指數。這個股票指數由標准普爾公司創建並維護。
標准普爾500指數覆蓋的所有公司,都是在美國主要交易所,如紐約證券交易所、Nasdaq交易的上市公司。與道瓊斯指數相比,標准普爾500指數包含的公司更多,因此風險更為分散,能夠反映更廣泛的市場變化。
標准·普爾500指數是由標准·普爾公司1957年開始編制的。最初的成份股由425種工業股票、15種鐵路股票和60種公用事業股票組成。從1976年7月1日開始,其成份股改由400種工業股票、20種運輸業股票、40種公用事業股票和40種金融業股票組成。它以1941年至1942年為基期,基期指數定為10,採用加權平均法進行計算,以股票上市量為權數,按基期進行加權計算。與道·瓊斯工業平均股票指數相比,標准·普爾500指數具有采樣面廣、代表性強、精確度高、連續性好等特點,被普遍認為是一種理想的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的標的。
3. 納斯達克指數
納斯達克(NASDAQ,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s)是美國全國證券交易商協會於1968年著手創建的自動報價系統名稱的英文簡稱。納斯達克的特點是收集和發布場外交易非上市股票的證券商報價。它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證券交易市場。目前的上市公司有3300多家。納斯達克又是全世界第一個採用電子交易的股市,它在55個國家和地區設有26萬多個計算機銷售終端。
納斯達克指數是反映納斯達克證券市場行情變化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基本指數為100。納斯達克的上市公司涵蓋所有新技術行業,包括軟體和計算機、電信、生物技術、零售和批發貿易等。
1971年2月8日,股票交易發生了革命性的創新。那一天一個稱之為納斯達克(Nasdaq全美債券交易商自動報價)的系統為2,400隻優質的場外交易(OTC)股票提供實時的買賣報價。在以前,這些不在主板上市的股票報價是由主要交易商和持有詳細名單的經紀人公司提供的。現在,納斯達克鏈接著全國500多家造市商的終端,形成了計算機系統的中心。

『貳』 美國股市盈利後需要交多少稅

在美國個人和企業都要為資本利得繳稅,現在稅率為20%。

美國國稅局允許個人利用有關稅收規劃策略來研製繳納資本利得稅。

為了避免徵稅對投資產生的抑製作用,資本利得稅一般採用較低的比例稅率。有些國家則把對已實現的資本利得課稅並入個人所得和公司所得中一起計稅,而沒有另立資本利得稅。

與很多其它國家不同,美國公民無論居住在哪個國家,都要向美國國稅局繳納所得稅。因此對美國公民來說,很難利用世界上的個人稅收天堂來避稅。雖然某些離岸銀行帳戶宣稱可以被用作稅收天堂,但是事實上美國法律要求美國公民申報離岸銀行帳戶的收入,否則將構成「漏稅」。

(2)美國股票有沒有印花稅擴展閱讀:

被豁免資本利得稅的情況包括:

當出售一份房產時,如果該房產是出售者在出售前5年中的2年的主要居所,出售者可獲得250,000美元(對單身)或500,000美元(對夫婦)的資本利得稅豁免份額。

稅前,美國會出現這樣一個趨勢,很多投資者會將他們正處於虧損狀態的資產出售。對於個人來說,如果投資損失超過了投資收益,凈損失可以被利用在一般所得稅的減免中。

每年每個個人可以申報3,000美元的凈投資損失,用來減免一般所得稅。剩餘的投資損失還可以歸入下一年繼續用來計算下一年的資本利得凈值。

對於這種批評意見的解釋是,資本利得稅並不在資產擁有者未發生變更的時候徵收,也就是說資產還未出售的時候,不徵收資本利得稅。

當一個人出售了資產後,他自然無需為該資產未來的收入增長繳納所得稅。

雙重征稅論點的其它缺陷還在於,某些資產不出售是不會產生任何未來收入的,比如藝術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資本利得稅

『叄』 各國股票印花稅按照盈虧嗎

各國股票印花稅不是按照盈虧。根據查詢相迅鏈關公開信息顯示:印花稅是賣出股票的時候收取的,賣出股票前的參考盈虧一般是不包含印花稅的,有部分券商是包含的。印花稅: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僅賣出畝斗孫銷中收取,買入沒有印花稅。

『肆』 在美國納斯達克賣出股票要交稅嗎,稅率多少

要的。美國證券稅收的稅種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流轉稅,包括印花稅、證券交易稅。近年來,美國政府因為證券稅收中的印花稅、證券交易稅其收入佔全部稅收的比重小,同時注重資本的流動性,所以現已取消此稅。
二、收益稅,對個人證券投資所得的征稅,將其所得並入普通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對公司證券投資所得的征稅,將其並入公司所得,徵收公司所得稅。對個人投資所得和公司投資所得分開征稅,則存在重復征稅的現象。
三、資本利得稅。資本利得並入普通利得征稅。對長期資本利得和短期資本利得,採取差別稅率,最高達28%。資本損失區分個人和公司,採取兩種辦法。對個人資本損失可允許扣除,並規定短期資本損失先扣除,長期資本損失後扣除,但每年的扣除額不得超過3000美元,當年沒有扣完的,可結轉以後年度繼續扣除。
四、遺產和贈與稅。

『伍』 股市中,美國的「資本利得稅」跟我國的「印花稅」在徵收上有什麼區別

資本利得指的是買賣證券的差價獲利,因此,資本利得稅就是指政府對你賣價比買價高所獲得的利潤所徵收的稅。
而印花稅從本質上說,就是你發行票證需要向政府交納的稅種。印花稅不止在股票買賣時徵收,即使你對外營業開具的發票也是要交納印花稅的。
資本利得稅和印花稅的區別:前者只有在你兩次買賣操作有盈利時徵收,而後者是只有發生買賣操作,都要徵收,不管你是否盈利!
現在,世界上大多數成熟發達的證券市場都已經不再徵收印花稅了!

『陸』 請問那個國家的股市不收印花稅

美國、德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的股市不收印花稅,有些國家單向收。中國是唯一雙向收取高額印花稅的國家。
印花稅是對經濟活動和經濟交往中書立、領受具有法律哪嫌效力山拆的憑證的行為所徵收的一種稅。因採用在應稅憑證上粘貼印花稅票作為完稅的標志而得名。印花稅的納稅人包括在中國境內書立、領受規定的經濟憑證的企業、行政單位、事業單逗緩棗位、軍事單位、社會團體、其他單位、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

『柒』 各國股票印花稅稅率

一、正面回答
美國是1.25到5美分。英國由買方繳納0.5%。新加坡買方繳納0.2%。而A股市賣方繳納0.1%,港股買賣雙方各繳納0.1%。韓國只對證券交易的賣方徵收0.3%的證券交易稅。
二、詳細分析
印花稅是對經濟活動和經濟交往中訂立、領受具有法律效力的憑證的行為所徵收的一種稅。因採用在應稅憑證上粘貼印花稅票作為完稅的標志而得名。印花稅的納稅人包括在中國境內設立、領受規定的經濟憑證的企業、行政單位、事業單位、軍事單位、社會團體、其他單位、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
三、印花稅怎樣申報?
1、自行申報,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按照規定的期限自行到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手續,是一種傳統的申報方式;
2、郵寄申報,經稅務機關批准,納稅人、扣繳義務人使用統一規定的納稅申報特快專遞信封,通過郵政部門辦理交寄手續,並向郵政部門索取收據作為申報憑證;
3、電文申報,數據電文,是指稅務機關批準的納稅人經由電子手段、光學手段或類似手段生成、儲存或傳遞信息的電子方式。這些手段包括電話語音、電子數據交換和網路傳輸等。

『捌』 證券交易印花稅歸屬問題是怎麼進行規定的

我國的法律規定,證券交易印花稅全部調整為中央收入。另外,在進行調整證券交易印花稅的時候,我們主要是為了推動印花稅與國際市場或慣例法規銜接,來促進經濟貿易的全球化的發展,國務院決定,從2016年1月1日起,將證券交易印花稅由現行按中央97%、地方3%比例分享全部調整為中央收入。
一、證券交易印花稅歸屬
國務院下發通知稱,為妥善處理中央與地方的財政分配關系,國務院決定,從2016年1月1日起,將證券交易印花稅由現行按中央97%、地方3%比例分享全部調整為中央收入。
埋首此次調整僅是對稅收體系中一個非常小的分類——印花稅的調整,而調整又僅僅是針對其中的證券交易印花稅進行。而且,證券交易印花稅並非全國性稅種,歸屬權調整,影響的地域主要限於上海和深圳。
2016年第一個交易日,上證指數開盤後震盪走低,跌幅逾1% ,深圳成指跌幅在1.75%附近。
二、為何要調整印花稅?
此次調增中央和地方印花稅比例,把地方中央的印花稅統一至中央,有助於推動印花稅與國際市場或慣例法規銜接。
從世界股票市場分析,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不徵收印花稅,巴西、阿根廷等發展中國家也不徵收印花稅。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取消了股票印花稅。而我國資本市場雖然誕生時間不長,卻在短時間內完成了發達國家上百年才能實現的規模,隨著我國證券市場逐漸與國際市場銜接,推行與國際市場接軌的印花稅率也是一種趨勢。
三、印花稅發展歷程:
2007年5月,財政部下發《關於調整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的通知》,要求由雙方當事人分別按3‰的稅率繳納證券交易印花稅,當時震驚市場的「5.30」暴跌事件讓人記憶猶新。不過,這也說明印花稅率調整對市場有明顯的冷卻作用。
2008年4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下發《關於調整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的通知》,規定立據雙方當事人分別按1‰的稅率繳納證券交易印花稅。也就是說,印花稅率從3‰降至1‰。印花稅下調對市場產生了刺激作用,投資熱情回暖。不過,受海內外經濟下行環境影響,股市經歷短暫反彈後繼續下跌。
在此背景下,2008年9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再次下發通知,宣布從2008年9月19日起,調整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徵收方式,將現行的對交易雙方按千分之一的稅率對雙方當事人徵收證券交易印花稅,調整為單邊征稅。即對出讓方徵收,對受讓方不再征稅。
單邊徵收1‰的政策沿用至今。根據中央97%、地方3%的分稅比例,上海和深圳將總計分得75億元。不過,根據最新的政策要求,自2016年1月1日起滬深兩市將不再分拿證券交易印花稅,全部收歸中央。
關於證券交易印花稅歸屬的問題,我國的法律規定,證券交易印花稅全部調整為中央收入。另外,在進行調整證券交易印花稅的時候,我們主要是為了推動印花稅與國際市場或慣例法規銜接,來促進彎友數經濟貿易的全球化的發展,更好的與國際銜接。告腔

『玖』 美國股票手續費怎麼算

美國股票手續費規定買和賣合起來算一次,不管你投資幾萬,還是幾千,也或是幾十萬或更多,買賣一次只交納10美元。
其次只有賺錢的人才繳納稅,不是把你投資的本錢算在裡面,而是只算你賺的那部份錢。比如說你投資一萬美元購買了一個股票,賣掉後本和利共得到一萬零二百美元,扣除你買賣股票的手續費用10美元,最後只上190美元的收入稅,大約是按照25%左右來計算。

那麼美國是怎麼規定費用的呢?他們規定買和賣合起來算一次,不管你投資幾萬,還是幾千,也或是幾十萬或更多,買賣一次只交納10美元。其次只有賺錢的人才繳納稅,不是把你投資的本錢算在裡面,而是只算你賺的那部份錢。比如說你投資一萬美元購買了一個股票,賣掉後本和利共得到一萬零二百美元,扣除你買賣股票的手續費用10美元,最後只上190美元的收入稅,大約是按照25%左右來計算。
如果股票虧掉了,就不存在上稅的說法。一分錢的收入稅都不繳納。同時如果你購買幾種股票,其中一些賺錢了,其中一些虧本了,就按你所有投資的總數來計算,那些你賺錢的股票可以補給你虧錢的股票,不如說你購買三個股票,其中一個股賺了500美元,而另外兩個虧掉了400美元,那麼在賺取的500美元中扣除虧掉的400美元,再扣除三個股票買賣費用30美元,最後只按照70美元收入的25%來計算你要上的稅。我這里用小數字來作為例子,是為了讓大家一眼就明白。
還有你投資的股票可能幾年都在買賣,那麼幾年一起來計算,把你最後賣掉股票的總收入扣除出你的本金,及你在幾年中買賣的手續費,最後算出來的數量沒有餘額,甚至是負數,那麼也不用交稅。如果幾年後你退出股票市場,最後總的交易數額除去你當時投資的本金後,以及幾年交易買賣中的手續費後還有餘額,那麼你就要繳納多餘部分25%的收入稅。
就這樣,美國政府在股市上的稅收也不低,而中國政府不管你是虧還是賺,都要收取印花稅,不是按照你賺取的來計算,而是把本金都算在裡面,如果你虧掉很多,想把股票賣掉把錢給退出來,還要交納印花稅,這就有點太過於收刮老百姓了。同時證卷公司買和賣都要收取費用,這就是雙向收取費用了,而且不按照次數,卻是按照投資總量的多少來收取,也不利於鼓勵百姓投資。這是競爭過於稀少的緣故,美國有幾家很大的證卷交易公司,他們有競爭,所以手續費用也就無法提得那麼高。中國既然那麼多人口,為什麼證卷交易公司卻成了壟斷公司?任由他們收取費用了?
後記:看到朋友的留言,我明白了,印花稅是最後總金額的千分之一,手續費確實是總金額的0。3%。那麼我就可以計算美中股票買賣最終哪方收費最高了。下面我們以相同的資金,相同的盈利來計算,比較合理,那麼我們就用一萬美元為例:
一萬美元按照人民幣現在的兌換率6。8多一點的話,大約是68000元。如果在美國購買一個10美元(為了好計算我們用整的來做例子),可以購買1000股,同等的錢用來購買中國股票10元一股的話,那麼可以購買6800股(還是為了好計算,用整得數字來計算股票),這個價格的股票在美國和中國都有,不奇怪。
購買後如果是收益上升,假如都上升5%,(等量的才能夠比較客觀)那麼美國股票一股價格是10。50美元,1000股賣掉後得到總金額10500美元。中國股票一股價格是10。50元,賣掉所有股票後得到總金額為:71400元。
美國股票最後金額扣除交易費10美元(買賣一次10美元),剩下10490美元,扣除本金10000美元,剩下490美元,490美元上稅25%,那麼這個人上稅為121。5美元,那麼這個人手中大約可以得到了10490-122。5=10368美元。
中國股票最後金額71400。第一次買股票手續費為金額的0.3%來計算是68000 x 0.3%=204元,第二次賣掉的手續費是71400 x 0.3% = 214。2元。印花稅為金額按照千分之一來計算為71400 x 0.1% = 71.4元。那麼最後到這個人手裡的錢是:71400-204-201.2-71.4== 70910.4元。兌換成美元約為70910.4/6.8==10428美元
最後美中買賣股票賺錢的人們費用差異為:10428美元--10368美元==60美元。那麼美國股票最終多繳納60美元左右的費用。我們這一對比就明白了,美國買賣股票的手續費用低,但是稅收高。
下面我們也用同樣的金額購買美中股票,但是是虧掉來計算,股票有虧也有賺,這個很自然。
一萬美元購買10美元一股可以購得1000股,如果虧掉5%,股票為9。5美元一股,那麼最後賣掉後得到的為9500美元。這個人的錢不用繳納任何費用,除了手續費10美元外,這10美元可以在下次賺錢股票里扣除出來,那我們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68000元購買10元一股的股票,可以購得6800股,如果虧掉5%,每股價格為9。5元,那麼最後賣掉後金額為64600元。扣除第一次手續費204元,第二次手續費193.8元,印花稅64.6元,最後到手的金額為64600-362.4=64237.6元,兌換成美元大略為9447美元。
美中買賣股票虧本的人們最後費用差異為:9500美元--9447美元==53美元
總結:在中國買賣股票手續費比美國高。在中國買賣股票如果你虧掉了,你就更虧,問題就在賺錢要收稅(理所當然),虧本還是要收稅(不合理)的關鍵上。在美國購買股票,賺錢了,你要多繳納費用,問題是稅收太高,但是如果你虧本了,政府不會雪上加霜,虧本的人得到免稅的優惠。美國和中國各有利弊,中國炒股只能夠賺,否則你就更加吃虧。所以中國賺錢的人更高興,更少繳納費用,這是為賺錢人開的股市,而虧掉的人就難上加難了。美國炒股虧了,國家優惠一點,賺錢了,國家多收一點,我覺得這種方式可以讓賺錢的人多分出一點來為國家作貢獻,何樂而不為呢。賺錢了,就是讓他多繳納一點,心裡也高興。你們說是不是?更何況炒股本來就是有虧有賺,對多數人來說,是虧多賺少。最後一對比,還是覺得美國收取費用的方式比較合理一些,多賺取利潤多繳納費用,這可以均衡一下收入貧富差異。

『拾』 美國的印花稅何時開征又在什麼時候因為什麼原因取消

美國是在1671年開始徵收到1966年簡叢廢止。 美國:1966年廢止; 日本:1999年廢止; 新加坡:2001年廢止,證券交易零稅率。 歐洲: a,歐盟(其時的歐共體)1969年指令:「......各成員國徵收的證券印花稅,造成雙重征稅,引起歧視,構成對資本自由流動的不對稱干預,所以應該通過稅收協調予以廢除......」; b,德國:1991年廢止; c,瑞典和芬蘭:80年代引進金融工具交易稅遭到失敗,不但國家稅收下降,而且導致了股票交易外流,流向了歐洲其他金融中心,於是先征後廢; d,法國,比利時:徵收中,但是固定稅率之外,上有封頂; e,英國:徵收中,廢止議題熱議中; 印度:6月1日起,a,交割交易:從0.1%提高到0.125%;b,交割前交易:其稅率從0.02%提高到0.025%,由買方納稅。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聯邦政府不徵收印花稅。但澳大利亞各州對各類文書(即書面文件)和相關交易徵收印花稅。各州採用不同的印花稅率,文件和交易類型不同,稅率也會有所差別。如今,有些地區徵收不再需要實際的書面文件來徵收印花稅,現多稱為「交易稅」。 香港: 印花稅主要形式包括對土地、營業、股份和其他可征稅財產的轉讓所征的流轉稅,抵押稅,租賃稅,出租稅。初次購房者可以享受流轉稅與抵押稅的折扣或免除。 2005年4月20日,若干州或領土的財政主管宣布,他們要在近五年內逐步取消部分印花稅。但對於土地所有權轉讓所征流轉稅仍將保留。有關第1類 坐落香港的不動產(物業):(1) 香港的不動產售賣轉易契(樓契)(1A) 香港的不動產買賣協議(2) 香港的不動產租約 (租約)2類 香港股票及證券第3類 香港不記名文書證券第4類 以上文件復本及對應本。 台灣: 印花稅屬憑證稅,而憑證之種類繁多,並非各種憑證均需貼用印花稅票,故稅法采列舉式規定,僅規定應稅之憑證始應繳納印花稅。而繳納方式亦非僅貼用印花稅票一途,亦可使用繳款書逐件繳納或匯總繳納。 英國:英國歷史上的印花稅,曾被譏諷為「知識稅」(Tax onKnowledge)。由於種類繁多,對出版界帶來了巨大的負擔,另一方面,政府通過此舉,並輔之以津貼制度,一定程度上達到了控制了報業的作用。從1712年開征後到19世紀中葉逐漸廢除(1853年廣告稅廢除,1855年印花稅廢除,1861年紙張稅被廢除),歷時將近1個世紀中,英國報業一直裹足不前。 中國證券交易印花稅率變動 1990年6月28日深圳市頒布《關於對股權轉讓和個人持有股票收益征稅的暫行規定》,首先開征股票交易印花稅,由賣出股票者按成交金額的0.6%繳納。 1990年11月23日深圳市對股票的買方也開征0.6%的印花稅。1991年10月為了刺激低迷的股市,深圳茄基市將印花稅率調整到0.3%。1991年10月10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對股票買方、賣方實行雙向徵收,稅率為0.3%。 1992年6月12日國家稅務總局和國家體改委聯合下發《關於股份制試點企業有關稅收問題的暫行規定》,明確規定交易雙方分別按0.3%的稅率繳納印花稅。 1997年5月針對當時證券市場過度投機的傾向,證券交易印花稅率由0.3%提高到0.5%。 1998年6月12日為了使證券市場能持續穩定向前發展,經國務院批准,國家稅務總局又將稅率由0.5%調低至0.4%。 1999年6月1日為了活躍B股市場,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再次將顫咐謹B股交易稅率降低為0.3%。 2001年11月16日起,財政部調整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對買賣、繼承、贈予所書立的A股、B股股權轉讓書據,由立據雙方當事人分別按0.2%的稅率繳納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 2007年5月30日起,調整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由現行1‰調整為3‰。即對買賣、繼承、贈與所書立的A股、B股股權轉讓書據,由立據雙方當事人分別按3‰的稅率繳納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 2008年4月24日起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由現行的3‰調整為1‰。即對買賣、繼承、贈予所書立的A股、B股股權轉讓數據,由立據雙方當事人分別按1‰的稅率繳納證券交易印花稅。 2008年9月19日起,對證券交易印花稅政策進行調整,由現行雙邊徵收改為單邊徵收,稅率保持1‰。即對買賣、繼承、贈與所書立的A股、B股股權轉讓書據,由立據雙方當事人分別按1‰的稅率繳納股票交易印花稅,改為由出讓方按1‰的稅率繳納股票交易印花稅,授讓方不再徵收。(截止2010年6月末,該政策已持續近2年未變化) 從2008年11月1日起,對個人銷售或購買住房暫免徵收印花稅。 http://ke..com/view/259.htm 看看這上有你要用的東西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