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金公司2021年金股
CICC發布2021年a股權益分派實施公告,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人民幣3元(含稅)。基準日為2023年8月18日,除權(分紅)日為2023年8月19日,現金紅利發放日為2023年8月19日。
截至2023年8月11日收盤,CICC (601995)報收43.48元,上漲5.95%,換手率1.91%,成交17.72萬手,成交額7.56億元。資金流向數據方面,8月11日主力資金凈流入1.33億元,游資凈流出6648.53萬元,散戶資金凈流出6612.65萬元。融資融券方面,近5日融資凈流出702.96萬,融資余額減少;融券凈流入8.04萬,融券余額增加。
根據過去五年的財報數據,證券之星的估值分析工具顯示,CICC (601995)在行業內具有卓越的競爭力護城河,盈利能力良好,收入增長良好。該股好公司指數3.5星,好價格指數3星,綜合指數3星。(指標僅供參考,指標范圍:0 ~ 5星,最高5星)最近90天內,該股獲得10家機構評級,買入評級5家,增持評級3家,中性評級1家;過去90天機構平均目標價為46.0。
CICC的主營業務:投資銀行業務、股權銷售與交易、自營投資與交易、財富管理、投資管理以及中國證監會批準的其他業務活動。公司董事長是沈如軍。該公司的總經褲陪理是黃。
CICC排名前十的基金見下表:
其中,持有數量最多的基金為華商債券A,目前規模為48.49億元,最新凈值1.792(8月10日),較前一交易日上漲0.0%,近一年來下跌4.38%。這只基金的現任基金經理是張永志。
以上內容由證券之星根據公開資料整理,與本站立場無關。證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證全部或部分信息(包括但不限於文本、視頻、音頻、數據和圖表)的准確性、完整性、有效性和及時性。如果有任何問題液純數,請聯系我們。本文為數據整理,不構成對您的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請慎重決定。
相關問答:騰訊入職股票什麼時候發
年終會發。除了年終獎之外,騰訊員工還將得到每人100股騰訊股票作為「陽光普照獎」,解禁期為一年。據騰訊員工透露,入職未滿一年的員工也可拿到該股票獎勵,部分在2020年12月初入職的員工也收到了獎勵通知。截至發稿時,騰訊股價為739港元/股。按照現價計算,100股騰訊股票市值在7.4萬港元左右,摺合人民幣6.1萬元左右。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騰訊公司有77592名員工。過去一年,騰訊股價上漲幅度接近翻倍,市值也一路飆升至7萬億,目前為7.07萬億港元。2020年三季度騰訊實現營收1254.47億元,同比增長29%,凈利潤385.42億元,同比增鬧首長89%,營收及凈利潤均超出市場預期。Ⅱ 金龍魚業績快報不及預期 早盤低開13%
中華網 財經 2月23日訊 昨日晚間,金龍魚(300999.SZ)發布2020年度業績快報,報告期內,盡管受疫情影響,公司各業務板塊依然保持增長,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49.2億元,同比增長14.2%,營業利潤89.2億元同比增長26.2%,利潤總額89.5億元同比增長11.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0.01億元,同比增長11%。基本每股收益1.2元。
對於業績變動原因金龍魚在公告中表示,一方面歸功於廚房食品業務和飼料原料及油脂 科技 板塊的表現。報告期內,公司依託食用油既有的品牌運營及渠道經營優勢,持續拓展產品銷售網路,強化市場營銷工作,加大對大米、麵粉、醋、醬油等產品的推廣與銷售力度。此外,因順應消費升級的趨勢以及消費者 健康 意識的不斷提升,公司持續推廣現有的高端產品及更多優質新產品,使得公司優質且營養的產品的銷量不斷增長。公司也進一步增加工廠布局,持續進行產品結構升級,滿足市場需求。
另外,疫情期間面向家庭消費的小包裝產品和面向食品工業客戶的產品銷量提升,彌補了餐飲渠道產品銷量的下滑,總體銷量穩步增長。以上因素促使公司廚房食品的銷量、收入和利潤有所增長。
同時,報告期內,非洲豬瘟對飼料原料業務的負面影響逐漸消退,國內生豬存欄量明顯回升,飼料原料業務的銷量、收入和利潤均有所上漲。2020年第四季度相比2019年第四季度,飼料原料業務的業績有所下降,主要因為原材料價格上漲,公司基於套期保值的衍生品截至年末按市值計價的損失影響,該業務下的業績在期後隨著銷售能夠逐步轉回。
值得一提的是,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上升11.0%,低於利潤總額漲幅。對此金龍魚還解釋稱,公司2020年度實際所得稅率較高,主要由於不同子公司的稅率差異,部分高稅率公司盈利較好,部分低稅率公司虧損。
民生證券認為,公司歸母凈利潤增速低於營業利潤增速,主要原因是:(1)子公司稅率差異影響,部分高稅率公司盈利較高,低稅率公司虧損;(2)2020年10月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增加股本和資本公積導致攤薄EPS及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
據悉,金龍魚報告期末資產總額為1,791.8億元,較期初增長5.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為835.3億元,較期初增長28.9%,主要是由於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業績增長,及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增加所有者權益所致。
2020年前三季度,金龍魚實現凈利潤50.9億元,同比增長45.88%。顯然,公司全年盈利不及預期主要源自2020年第四季度出現大滑坡。估算可知,公司2020年第四季度的盈利只有9.11億元,較2019年同期的19.2億元下滑52.55%。
民生證券在研報中指出,金龍魚主業優勢穩固,原料成本上漲及套保損失影響短期利潤。預期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49/2176/2481億元,維持「推薦」評級。
中金公司則認為, 金龍魚預告去年凈利潤不及市場預期,因套保損益與銷售收入確認時間不同。考慮到疫情緩解後,公司家用消費及高毛利率小包裝業務發展的推動力減弱,下調金龍魚盈利預測,並調降目標價4.3%至110元 。
受業績刺激,金龍魚早盤低開13%,截至發稿時金龍魚跌幅9%左右,每股在百元價位波動。
Ⅲ 22家券商年報預告出爐:12家公司凈利增超70% 最高增1002%
財經 網資本市場1月29日訊 1月最後一個交易日當晚,A股上市券商共8家公司公布2020年業績預告,6家券商業績預增,頭部券商中金公司預計去年全年凈利潤為682772萬元至755240萬元,增長幅度為61.08%至78.18%;預增幅度最高的是華創陽安,公司預計去年全年凈利潤65810萬元左右,增長幅度談胡談為152.71%左右。
另有兩家券商預計首虧,太平洋預計去年全年凈利潤為-75000萬元至-65000萬元,上年同期業績凈利潤46300萬元;國盛金控做桐預計去年全年凈利潤為-45000萬元至-25000萬元,下降幅度為572.66%至362.59%。
截止目前,兩市49家券商中,共有22家券商公布了2020年業績預告,其中12家公司業績預增超70%,佔比55%。目前預增幅度最高的為華鑫股份,公司預計去年全年凈利潤為70800萬元左右,增長幅度為1002%左右。
1月21日,方正證券發布關於計提信用減值損失的公告,確認信用減值損失2.03億元,減少公司2020年度合並報表凈利潤1.71億元,其中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減值達0.54億元。
統計FIND數據顯示,目前22家已發布年報預告的券商中,其中15家公司去年三季報的買入反售金融資產同比已有含碰所下降。
Ⅳ 林園剛剛出手這7隻股!北上資金近百億爆買、10倍業績暴增股一覽
Ⅳ 中金公司買入的股票情況怎麼樣
中金公司是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的簡稱,是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投資銀行,這妥妥的是「標準的國家隊」,怪不得在龍虎榜搶眼呢!中金公司成立於1995年,是被市場稱為最具國際基因的中國投行,這也是我國第14家「A H」股上市券商。貝殼投研發現,今年來,包括11月2日上市的中金公司,A股已經先後上市了4隻券商新股,而其他三隻券商新股中銀證券、中泰證券、國聯證券均在上市後出現了連續漲停。那中金憑什麼實力吊打其他券商呢?
一、投行中的金字招牌1.多個第一,名不虛傳中金公司A股IPO保薦人承銷規模排名行業第一;港股IPO承銷規模排名行業第一;中資美股主承銷規模排名行業第二;科創板IPO保薦人承銷規模排名行業第一;境內債券承銷規模排名行業第三。值得一提的是,暫緩上市的螞蟻集團其聯席保薦機構及主承銷商就是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在記入螞蟻IPO後,中金公司今年承銷規模將超過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躋身全球第三,僅次於瑞信和花旗2.產品與客戶優勢突出作為投行中的佼佼者,靠的是產品與服務優勢突出,機構客戶與高端服務領先。與同行業十家可比公司相比較,2019年中金公司資產管理業務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合計佔中國證券行業該業務總收入的63.16%。其中,公司投資銀行業務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為42.48億元,佔比較高且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相比處於較高水平,可見中金公司在投行中的領先優勢。中金公司股票(601995)擁有廣泛且優質的財富管理客戶群。具體而言,公司作為國內體量與排名靠前,業務區域遍布全國,服務的市場投資者眾多。從2017年的29.3萬戶上漲至2020上半年的339萬戶,其中高凈值客戶(客均資產>300萬元)增幅最大。
二、用實力說話,底蘊深厚
1.業績持續高速增長2017-2019年,中金公司連續三年實現業績增長。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227.82億元,同比增長22.9%;實現凈利潤42.38億元,同比增長21.4%。此外,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68億元,同比增長50.09%,凈利潤48.9億元,同比增長55.80%。具體而言,各項業務均實現同比正增長,其中自營業務收入同比增幅最高,達89.48%,公司當期自營業務收入97.27億元,為公司第一大賺錢業務。
2.最大亮點:投行業務逐年上升作為中金公司的最大亮點,投行業務近三年來排名逐年上升。2017-2019年,公司投資銀行業務實現收入27.91億元(市場份額5.02%)、31.71億元(市場份額7.47%)、42.48億元(未公布市場份額),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為24.9%、24.56%和26.96%,行業排名分別為第五、第三和第二。
3.投資管理規模長期領先投資管理:規模化成效顯著,全產業鏈協同聯動。典型的如圍繞投資銀行為中心構建協同體系,投資管理為投行輸出優質項目資源,投行為投資管理提供退出渠道和二級市場優質資產;同時投資銀行可為財富管理輸出高凈值客戶資源,深度挖掘客戶價值。此外,財富管理可為投資管理輸出資金,機構業務如股票業務,可基於產品創設能力為財富管理提供優質的產品供給,提升客戶黏性。
Ⅵ 十大券商看後市|短線反彈進入攻堅戰,仍有最後一跌的風險
4月份,市場迎來一季報密集披露期,A股下一步行情將如何演繹呢?
澎湃新聞搜集了10家券商的觀點,大部分券商認為,目前市場將步入以震盪盤整為主的「磨底期」,4月至5月可能出現短暫的反彈。技術上,短線兩市反彈進入攻堅戰,注意30日均線的爭奪情況,5日均線不破則反彈有望延續。
「近期我們和機構溝通交流,機構對市場樂觀情緒顯著上升,不少機構認為『核心資產』依然是中期主線。」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果強調,仍應把這輪反彈看成是一季報行情,其性質依然是戰術層面的,核心資產估值需要消化,行情並不具備估值回到春節前的基礎,只不過市場短期找不到新的α主線,因此反彈行情依然由核心資產引領,而未來調整時核心資產也依然面臨估值修正的壓力。
中金公司表示,近期市場成交額持續萎縮,換手率不斷回落,為磨底期的常見特徵。雖然市場仍可能有最後族悄一跌的風險,但大方向上,估值風險已有所釋放,市場整體仍處於磨底期。
中信建投指出,A股將在4月至5月出現短暫的反彈。中國經濟維持在景氣狀態下運行,但經濟在結構調整中不可避免的呈現短期回落。在這種情況下,利率水平在波動中會緩慢下降,股票市場下行過程逐步結束,估值將在波動中逐步企穩。
配置方面,利用一季報行情帶來的反彈進一步調整持倉結構,成為券商的共識。
陳果認為,A股在完成估值修正以前,戰略上仍需以防禦為主」,可利用這輪反彈去調整倉位和結構。
方正證券表示,對於目前市場整體偏謹慎,投資者需要等待市場性價比回歸,反彈需要減倉,進行防守反擊。
中信證券:基本面蓄勢破局
具體來看,首先,國內基本面預期將逐步上修。預計即將公布的國內經濟數據整體超預期,製造業出口和服務消費有亮點;A股一季報也將迎來業績增速的高點,工業和消費板塊亮點較多。
其次,海外基本面預期將逐步下修。疫情再次反復壓制海外經濟恢復進程,而群體免疫也難一蹴而就;同時,拜登財政議案的市場反應平淡,距離最終落地仍有距離。
再次,國內宏觀流動性整體平穩,市場流動性整體均衡。渠道調研顯示,公募產品上周隨著市場修復出現了凈申購;同時,市場對外部流動性擾動反應鈍化,對國內宏觀流動性腔游的預期平穩。
配置方面,建議投資者繼續聚焦平靜期的四條新主線,重點布局一季報高彈性品種:一是本輪市場調整後性價比較高的成長板塊,如半導體設備、軍工等;二是景氣恢復明顯的疫情受損板塊,如 旅遊 、酒店、航空等;三是受益於海外需求復甦的品種,如 汽車 零部件、家電等;四是一季報的潛在高彈性品種,這條主線建議近期重點布局,其中除了上游資源品外,主要包括醫葯、 汽車 、交通運輸、電子等。
中金公司:市場步入磨底期
市場經歷前期情緒明顯降溫後開始企穩反彈。展望後市,A股「中期調整」的急跌階段可能已經結束,未來將步入以震盪盤整為主的「磨底期」,期間可能有反彈或反復。
具體來看,從近期的市場表現看,成交額仍持續萎縮,周換手率已回落至2%左右,為磨底期的常見特徵。市場經歷短期反彈後,短期再度明顯上行和下行的催化因素仍不明顯。精確地判斷市場底部在事前總是較為困難,雖然市場仍可能有最後一跌的風險,但大方向上,估值風險已有所釋放,市場整體仍處於磨底期。
市場磨底期,建議投資者選股從兩個思路出發:一是行業保持高景氣趨勢,高增長足以對抗政策轉緊對估值的兆圓渣壓制,如半導體等 科技 硬體、新能源 汽車 產業鏈中上游、新能源光伏等;二是估值相對合理,且基本面仍在復甦的行業,如泛消費行業,如輕工家居、家電、 汽車 、酒店 旅遊 ,以及部分供需結構相對好的周期行業等。
中信建投:4月至5月將短暫反彈
展望後市,中國經濟維持在景氣狀態下運行,但經濟在結構調整中不可避免的呈現短期回落。在這種情況下,利率水平在波動中會緩慢下降,股票市場下行過程逐步結束,估值將在波動中逐步企穩。因此,市場將在4月至5月出現短暫的反彈。
策略上,投資者可注意三方面:一是核心資產逐步進入估值盈利匹配區間;二是高鐵、景區等疫情恢復板塊持續占優;三是結束PPI交易。
方正證券:防守反擊
總體而言,對於目前市場整體偏謹慎,核心在於三方面:一是經濟由淡季向旺季切換的過程中,環比動能高點確認,從經濟的結構推演,基建、地產對於貨幣條件變化最為敏感,確認下行。二是流動性逐步進入緊信用的窗口期,政策重心向穩杠桿傾斜,社融增速向名義GDP增速回歸。三是風險偏好難以全面抬升,中美博弈的階段性升級以及抱團品種估值偏高是主要矛盾。
整體而言,核心資產估值仍偏高,股權風險溢價仍偏低。因此,投資者需要等待市場性價比回歸,反彈需要減倉,把握跌出來的機會,防守反擊。
安信證券:核心資產估值仍需消化
總體來看,投資者仍應把本輪反彈看成是一季報行情,其性質依然是戰術層面的。目前,核心資產估值仍需要消化,並不具備估值回到春節前的基礎,只不過市場短期找不到新的阿爾法主線,因此反彈行情依然由核心資產引領,而未來調整時核心資產也依然面臨估值修正的壓力。
策略方面,A股在完成估值修正以前,投資者戰略上仍需以防禦為主,整體配置結構要側重於估值與盈利增長速度及空間匹配度高的品種,對於股票估值的容忍度需要比去年顯著苛刻,並且選股需要向中小盤價值成長股進行延伸和下沉。
興業證券:盈利為王
一季報窗口期,建議投資者圍繞2021年投資主基調,盈利為王。市場經過一段時間調整後,諸多板塊的估值性價比在逐步凸顯。此時圍繞經濟復甦、業績景氣方向進行布局,是4月份較好的選擇,基本面改善的方向是當前投資較強的確定性。
廣發證券:超跌反彈進入下半場
在超跌反彈之後,A股微觀結構修正將進入第三階段,前期「熱門股」的超額收益會根據業績走勢分化,業績將成為決定熱門股後期相對走勢的勝負手。總體來看,A股「熱門股「的風險溢價仍處於 歷史 較低水平,在貼現率易上難下的環境中,熱門股的估值仍需繼續消化。
配置方面,超跌反彈進入下半場,建議投資者利用反彈進一步調整持倉結構。微觀結構修正帶來中期風格切換,注重估值和盈利匹配,小市值和將更為占優。
平安證券:市場仍將區間震盪
近期,市場迎來一定反彈,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盈利超預期的支撐,二是源於市場前期快速下行後的超跌反彈,三是全球疫情有所反復,全球核心資產確定性增強。
展望後市,當前市場交易情緒仍然不高,成交額和增量資金維持平穩。在疫苗接種加快的背景下,疫情反復的影響減弱,全球經濟復甦和通脹上行的預期並未改變,刺激政策逐步退出的趨勢仍在。
因此,當前市場對於中期反彈是否開啟仍然存在分歧,市場仍然處於企穩階段,風險尚未出清,短期或仍將維持區間震盪。
太平洋證券:反彈空間打開
展望後市,未來兩周市場將進入一季報業績預告的集中披露窗口,一季報業績亮眼,結合目前已披露的「績優」公司股價表現來看,市場反應積極,成為本輪反彈上行的重要動力。近期持續反彈的白馬抱團股,實則是一季報高增長的受益品種,白馬抱團股止跌反彈利於市場打開向上空間,近期市場情緒也有所改善。
新時代證券:4月積極參與反彈
目前,市場板塊之間的交易擁擠程度已經下降到了2020年3月和10月的水平,存在著技術性反彈的內在訴求。同時,4月利率的邊際變化也在往積極方向轉變,國內債券利率已經開始了下行,4月提供了一個非常有利於反彈的時間窗口。
Ⅶ 研報:行業小龍頭單季業績創歷史新高兩家頭部券商集體看到50%+
《風口研報》今日導讀
1、伊之密: ①近期多家券商看好國內注塑機龍頭伊之密,中金孔令鑫將公司目標價51.7%至14.03元,而不久做物前國信證券賀澤安將伊之密目標價上調50%至16.2元,均有50%+上行空間;②伊之密二季度營收業績均創 歷史 新高,注塑機產品上量規模效應有望逐步凸顯,訂單排產已至9月份,基本面確定性增強;③伊之密壓鑄機業務則因 汽車 行業資本開支仍未明顯改善而較為低迷,但新能源 汽車 滲透率提升和5G商用進程加快將為公司這塊業務帶來機遇;④風險提示:注塑機需求復甦不及預期。
行業小龍頭單季業績創 歷史 新高,PE不到17倍訂單已排產到9月,兩家頭部券商集體看到50%+上行空間
近期多家券商看好國內注塑機龍頭伊之密, 中金孔令鑫將公司目標價51.7%至14.03元,而不久前國信證券賀澤安將伊之密目標價上調50%至16.2元,較當前價格9.33元均有非常大的上行空間(以中金的測算50%)。
根據伊之密近期發布的中報業績預告,實現營收10.68億元,歸母凈利潤1.00-1.06億元(同比降16.84%-21.54%)。單二季度實現營收7.16億元,歸母凈利潤1.14-1.20億元, 單季度營收業績均創 歷史 新高。
中金公司孔令鑫將伊之密中報業績預告一些細節進行拆解,公司經營情況出現了許多積極樂觀的因素:
受益於小家電、3C、日用品、察首包裝、防疫相關用品等下游領域需求大增,國內注塑機需求進入復甦趨勢,目前整個行業處於供不應求階段,敗胡數 產品單價後續仍然將保持平穩。
伊之密新簽注塑機訂單同比實現高速增長, 目前在手訂單充沛排產已至9月份,充沛的在手訂單將保障公司三季度業績的增長,基本面確定性增強。
壓鑄機則因 汽車 行業資本開支仍未明顯改善而較為低迷,但隨著新能源 汽車 滲透率不斷提高,輕量化需求助力壓鑄機迎來發展機遇,而5G商用進程加快, 也為壓鑄機帶來5G通訊基站殼體等新應用場景 。公司壓鑄機性能優良,適合5G類通訊基站零件的壓鑄成型,有望充分受益5G商用進程。
孔令鑫上調伊之密2020/21E盈利預測11%/13.9%至2.47億元/3.03億元。當前股價對應2020/21E的16.8倍/13.7倍P/E,考慮市場估值中樞上行,上調目標價51.7%至14.03元,對應2021E20倍目標P/E。
風險提示:注塑機需求復甦不及預期。
消費品最性感賽道中的一匹小黑馬,三季度迎來電商品類放量強催化
上半年化妝品板塊是最火熱的賽道,相關公司如珀萊雅、華熙生物、御家匯等漲幅巨大。
行業背景:17年美妝開始爆發
美妝品類從17年開始持續領跑各細分消費品類,資本市場給予能夠抓緊新興流量機會的美妝品牌運營企業極高估值,壹網壹創/珀萊雅/丸美股份2020年市盈率達86X/72X/62X。
御家匯半年3倍的漲幅,變革開始!
財務報表上顯示,御家匯從2019年Q4收入端開始加速增長,代理品牌庫存復合增長+149.55%,正是這一數據趨勢顯現之後,資本市場開始了公司的價值挖掘。
拉芳家化成為下一個御駕匯概率有多大?
作為國內的元老級洗護集團,拉芳日化收入佔比9成以上,2019年業務構成:
日化 :拉芳、美多絲合計收入7.4億/雨潔、聖峰、繽紛等品牌合計收入2.0億;
美妝 :黛爾珀、瑞鉑希收入2,502/1,822萬元。
渠道方面公司電商渠道目前佔比非常小 ,可謂是目前痛點。
浙商證券結合調研情況羅列一下公司近期的邊際改善:
① 品牌覺醒 ;
自有品牌 :2020年重要任務是要喚醒拉芳品牌,產品和宣傳上的升級接下來會看到,新開發的個護品牌T8已經是蒸汽發膜領域第一;
代運營品牌 :黛爾珀、瑞鉑希持續快速增長,還有一些投資入股化妝品品牌。
新媒體資源 :公司通過投資對一些垂直流量進行把控,可以幫助新品牌快速完成從0-1的過程。
② 事件催化 ;
股權激勵已經出台,數據催化包括:從公司戰略角度而言,業務布局已由過去的全面嘗試階段轉向了聚焦突破階段, Q3有望在財報上看到公司在電商上的成績 。
③ 估值對標。
公司正常年份的收入在10億左右,利潤約1億上下。
按照公司當前的目標, 單純電商的增量就有望讓公司兩年內達到約15億的收入體量 ,公司有希望成為一個主品牌煥發生機,同時多品牌、多品類代運營也小有斬獲的日化美妝企業。
對標同業, 靜態達到1/3~1/4珀萊雅&丸美(350億)的市值是值得期待的結果 ,公司極有可能隨著Q3電商業績的 顯現而形成股價上的強催化 。
以上內容是對內線最新獲取信息的整理研判,並無動態交易指導,僅供參考交流!
再好的邏輯,也得結合市場漲跌趨勢來擇介入跟退出時機。具體的動態交易信息,點擊查看【交易軍師操盤交流】
Ⅷ 2021年最新msci成分股名單
1、MSCI中國A股指數如下:
(1)中航高科:截至2021年2月10日午盤,中航高科收盤價30.78元/股,總市值428.78億元,本年度股價已上漲2.26%。 2020年三季報顯示公司營業總收入23.37億元,同比上升9.18%,凈利潤4.01億元,同比上升18.46%。
(2)中金公司:截至2021年2月10日午盤,中金公司收盤價62.47元/股,總市值3005.45億元,本年度股價已下跌17.01%。 2020年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0年凈利潤68.28至75.52億元之間,同比增長61.08%至78.18%。
(3)金龍魚:截至2021年2月10日午盤,金龍魚收盤價123.10元/股,總市值6653.38億元,本年度股價已上漲13.64%。 2020年三季報顯示公司營業總收入1399.93億元,同比上升11.71%,凈利潤50.90億元,同比上升45.88%%。
(4)美的集團:截至2021年2月10日午盤,美的集團收盤價105.92元/股,總市值7453.37億元,本年度股價已上漲7.60%。 2020年三季報顯示公司營業總收入2177.53億元,同比下降1.81%,凈利潤220.2億元,同比上升2.29%。
此前,美的集團曾因外資持股比例達到上限,違反了可投資性原則,被剔除MSCI全球標准指數系列。經歷了一年觀察期後,美的集團本次被MSCI重新納入。
(5)長電科技:截至2021年2月10日午盤,長電科技收盤價41.94元/股,總市值671.44億元,本年度股價已下跌1.48%。 2020年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0年凈利潤12.3左右,增長幅度為12.87倍左右。 科沃斯: 截至2021年2月10日午盤,科沃斯收盤價122.78元/股,總市值686.72億元,本年度股價已上漲38.75%。 2020年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0年凈利潤5.90至6.30億元之間,增長幅度為3.89倍至4.22倍。
2、MSCI中國指數(MSCI China Index)是由摩根斯坦利國際資本公司(MSCI)編制的跟蹤中國概念股票表現的指數。MSCI中國指數系列由一系列國家指數、綜合指數、境內以及非境內指數組成,主要針對中國市場上的國際和境內投資者,包括QDII和QFII牌照持有人。
MSCI中國指數覆蓋大盤股、中盤股和小盤股規模各區段。MSCI中國指數系列中包括:旗艦MSCI中國A股指數MSCI大中華指數,提供堪稱整個中國投資空間的具有代表性的樣本,涵蓋了A股、H股、B股、紅籌股和私企股類型,以及在香港上市的本地股; MSCI金龍A指數,包括所有中國股票類型、香港股票和台灣股票MSCI中國A股IMI指數
Ⅸ 為什麼中金證券給過推薦的股票都大跌
新浪財經
253.5萬粉絲
關注
14萬股民人均虧16.7萬!券商巨頭中金公司跌停,原因是它?
新浪財經
2021-05-06 12:49新浪財經官方賬號
關注
來源:德林社
文 | 楊萬里
五一節後的第一個交易日,中金公司讓股東吃了一碗「冷麵」。
5月6日開盤,中金公司低開低走,於上午10點10分左右觸及跌停板。相比上一個交易日,中金公司總市值蒸發約241億元。粗略計算,中金公司14.36萬股東人均虧損約16.7萬元。
截至午間收盤,中金公司股價為44.94元,總市值為2169億元。
在尺度股東群,有投資者分析稱,中金公司股價跌停可能與2個原因有關。
第一個原因是解禁。公開數據顯示,在5月6日(今日),中金公司有6073.37萬股解禁,解禁股占流通股本比例為18.92%。若以4月30日收盤股價計算,今日解禁市值約為30.32億元。
第二個原因是業績增速環比下降。4月30日晚,中金公司披露了今年一季度業績數據,營收為59.33億,單季度環比下降13.49%;歸屬凈利潤為18.76億元,單季度環比下降19.01%。
在弱市環境中,如果上市公司出現解禁或者業績增速下滑跡象,這將壓制投資者做多情緒。此外,由於今日大盤跳水,白酒、醫葯等機構抱團股紛紛下跌,也進一步打擊了市場信心,從而影響了中金公司投資者投資決策。
值得關注的是,中金公司股價已經創下年內新低,特別是今日一字跌停,股價更是創下自去年11月份以來股價新低。
中金公司K線走勢顯示,該公司自去年11月份上市後,股價一度漲至77.69元高點,總市值突破3千億關口。之後,中金公司股價震盪下跌,目前股價相比77.69元高點跌幅超40%,總市值蒸發超1千億元。
中金公司股價低迷的原因可能與4點有關。
第一個原因是市場流動性收緊,增量資金不足以支撐券商股走出一波大行情。券商股對市場流動性比較敏感。當股市中的錢比較多時,券商股容易上漲,而當股市中的錢減少時,券商股整體表現也會一般。
第二個原因是市場成交量下滑,對券商股經紀業務有一定影響。值得關注的是,券商的主要收入包括交易傭金(包括兩融利息)、自營盤投資收益等,這些業務都跟宏觀信用環境以及市場交易環境有關。而在春節後,A股已經連續多日成交金額未突破萬億,成交低迷難免會影響中金公司的收入。
第三個原因是機構參與券商板塊的力度相比銀行板塊偏弱。例如,一批公募基金經理大幅加倉銀行股,卻冷落了券商股。
第四個原因是,全面放開注冊制的推行進度可能不及預期。有財經媒體認為,當前出現了擬上市企業良莠不齊以及存在信息披露問題,可能使得注冊制全面放開的進度放緩,進而影響券商經紀、投行、直投等業務。
事實上,中金公司股價低迷並非個例,因為券商板塊今年以來表現一般。例如,中信證券在4月20日至27日期間走出了6連陰行情。而據不完全數據統計,從2021年年初至今,有超20隻券商股跌幅超過了20%。
隨著券商股大幅回調,你認為投資價值出現了嗎?歡迎在下方留言!
41
23個金幣已到賬
金幣可兌換現金
立即提現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一般簡稱中金公司,成立於1995年6月25日,是中國內地第一家中外合資的投資銀行,於2015年11月9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成立後,該公司股權經歷了一系列的變化,最初的兩大股東中國建設銀行...
中國股市:如何判斷低吸高拋的信號?務必收藏,輕松擺脫被套命運
財方圓
A股:無論你信不信,這就是中國股市,獻給1.8億還在迷茫的股民!
財方圓
「00後」已入市!A股投資者賬戶數超2.1億戶,近四成投資者縱身股海超10年
券商中國
看更多熱點資訊
Ⅹ 中金傳合基金業績怎麼樣
其中,A股頭部券商中金公司(601995)的2021年業績表現尤為突出。年報數據顯示,公司主營收入301.31億元,同比上升27.35%;歸母凈利潤107.78億元,同比上升49.54%;扣非凈利潤106.53億元,同比上升54.06%;其中2021年第四季度,公司單季度主營收入84.45億元,同比上升23.13%;單季度歸母凈利潤33.24億元,同嫌滲比上升43.51%。
規模體量再上新台階
伴隨著交投的活躍,近兩年來,作為「牛市旗手薯租」的券商業績取得了明顯增長。中證協發布的全證券行業公司2021年度經營數芹手脊據顯示,全行業140家證券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024.10億元,實現凈利潤1911.1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2.03%和21.32%,這也是證券行業連續三年營收、凈利雙雙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