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行業 » 聞泰科技股票2019三季度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聞泰科技股票2019三季度

發布時間: 2023-05-18 12:38:11

⑴ 聞泰科技股票代碼

600745。
【拓展資料】
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1993年01月11日成立。法定代表人張學政,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電子軟體產品的開發;房地產開發經營;物業管理;酒店投資及酒店管理;對房地產、紡織、化工、電子及通信設備行業進行投資;銷售紡織原料(不含棉花、蠶繭)、服裝、金屬材料、化工原料(不含危化品)、建築材料;生產銷售行動電話及其配件、移動通信交換設備、數字集群系統設備、半導體、電子元器件及材料等。公司的主要產品是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伺服器、汽車電子等智能終端;半導體、新型電子元器件;光學模組。公司地址: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亞中路777號;公司電話:86-573-82582899。業務有移動通信、半導體、電子元器件和材料等產品相關的技術研發。
聞泰科技是中國移動終端和智能硬體產業生態平台,業務領域涵蓋移動終端、智能硬體、筆記本電腦、虛擬現實、車聯網、汽車電子等物聯網領域的研發設計和智能製造。聞泰科技研發人員數量近2000人,建有研發實驗室和測試實驗室,具備軟體開發、硬體開發、專業測試等研發實力,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游戲盒子等智能硬體、VR一體式頭顯等虛擬現實產品、車聯網和汽車電子軟硬體產品的研發設計和智能製造。企業設有上海研發中心,深圳研發和運營中心,嘉興工業設計和智能製造中心,西安研發中心。2019年,獲評艾媒金榜(iiMediaRanking)發布的《2019中國養老概念股網路口碑排行榜》TOP15。
企業榮譽:
2016年02月,聞泰榮獲浙江省百強民營企業。
2018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單中位列第425位。
2020年5月10日,"2020中國品牌500強"排行榜發布,聞泰科技排名第330位。
2020年5月13日,聞泰科技名列2020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第1639位。
2020年7月27日,聞泰科技位列2020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第239位。
2020年8月4日,聞泰科技名列2020賽迪數字經濟領域最具價值企業榜單第48位。
2020年8月8日,聞泰科技以63.64億元品牌價值名列2020中國品牌節年會500強榜單第235位。

⑵ 聞泰科技為何跌跌不休


減持!減持!


5月10日,湖北上市公司聞泰 科技 (600745)的一則公告,讓眾多投資者傻了眼:2020年7月21日至2021年5月6日,三家大股東累計減持股份已接近公司總股本的5%。


當日,聞泰 科技 股價創下77.87元的新低,收盤價相比去年7月高點跌幅已超50%,市值蒸發1000多億元。而2019年,聞泰 科技 曾以337.8%的漲幅成為當年湖北股王。


年報顯示,聞泰 科技 2020年實現營收517.07億元,同比增長24.36%;歸母凈利潤24.15億元,同比增長92.68%;扣非後歸母凈利潤21.13億元,同比增長91.13%。


高增長業績態勢下,股價卻跌跌不休,還頻頻遭大股東減持。聞泰 科技 究竟怎麼了?


搶占智能手機先機


要弄清楚聞泰 科技 股價漲跌的原因,就得回顧下聞泰 科技 的前世今生。


聞泰 科技 成立於2006年12月,最初的主營業務為無品牌手機開發。彼時,山寨手機仍有較大市場,聞泰 科技 順勢成長為一家大型IDH公司(手機主板設計商)。


2007年,蘋果iPhone問世,手機開始向智能化轉型。此次轉型,不僅對傳統手機製造商是巨大沖擊,對包括聞泰 科技 在內的手機主板設計商也是致命打擊。


聞泰 科技 創始人張學政決定轉型。2008年,聞泰 科技 投資8000萬美元在浙江嘉興建設手機製造廠,由IDH變身為ODM(原始設計製造商,即為品牌客戶提供產品設計製造的企業)。相比IDH業務,ODM除了主板設計外,還參與手機生產,由產業鏈上游延伸到下游。


在業內,這被認為是聞泰 科技 的第一次「豪賭」,因為主板設計與手機製造,雖說相互關聯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行業。


這一次,聞泰 科技 「賭」對了。隨著2010年iPhone4的橫空出世,全球很快迎來了智能手機熱潮,聞泰 科技 因為提前布局而接到大量訂單,在智能手機ODM領域嶄露頭角。


但真正奠定聞泰 科技 市場地位的,則是與小米的合作。


2013年,剛站穩腳跟的小米希望推出紅米品牌搶占低價手機市場。小米走的是輕資產路線,沒有自己的工廠,與聞泰 科技 專注於ODM業務恰好優勢互補,雙方一拍即合。


與小米合作後,聞泰 科技 走上了快車道。2015年,聞泰 科技 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手機ODM企業。當年,聞泰通過借殼中茵股份,成功登陸上交所,奠定了國內ODM第一股的地位。(相關閱讀:幫小米造手機的湖北企業,今年股價漲了三倍)


不過,即使坐上ODM頭把交椅,聞泰 科技 也並非沒有隱憂。


經過10餘年的發展,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逐漸飽和,ODM行業逐漸到達天花板。一方面,手機ODM市場蛋糕變小了,手機出貨量已經從2017年的4.91億台跌到了2020年的3.08億台,累計下降20.8%;另一方面,聞泰 科技 在2019年獲得三家新客戶後產能呈現集中釋放,後續產能很難獲得持續增長。



這種擔憂體現在財報上,則是業績下滑。2018年,聞泰 科技 凈利潤猛降81%,形勢危急。


ODM之後,聞泰 科技 的未來靠什麼?此時,張學政正在醞釀第二次「豪賭」。


「蛇吞象」收購一戰成名


2019年,聞泰 科技 以268.54億元交易對價收購了安世半導體79.98%的股權,正式進軍半導體行業。(相關閱讀:湖北上市公司「芯」路歷程)


安世半導體的前身是恩智浦的標准產品事業部,總部位於荷蘭奈梅亨。2017年開始單獨運營,專注於分立器件,邏輯器件及MOSFET器件的生產設計銷售,是全球功率半導體龍頭。


完成此次收購後,聞泰 科技 成為中國最大的半導體上市公司,填補了我國在高端晶元及器件的技術空白,這是中國資本第一次買到國際一流公司的核心技術及優質資產,對整個中國半導體行業具有非凡意義。


成功收購安世半導體,除了直接推動聞泰 科技 營收和利潤增長外,還有望為其打開歐美日韓渠道。在 汽車 電子、筆記本電腦、通信模塊等領域,聞泰 科技 已經積累了一批國內客戶,而拿下安世以後,聞泰 科技 有可能通過安世獲得歐美日韓客戶,從而打開廣闊的全球 汽車 電子、筆記本電腦和通信市場。


張學政曾在公開采訪中表示,「新一代信息浪潮的代表性技術是5G、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等,這一切實現的基礎和核心是晶元、半導體技術。而在主要的半導體終端應用中, 汽車 電子的增速最快,也是聞泰 科技 押注的重點」。


聞泰 科技 一戰成名。只用了3年時間,聞泰 科技 就完成從低毛利率的手機代工廠到A股高 科技 半導體廠商的華麗轉身,市值從借殼上市的35.8億元暴漲至最高1800億元,漲幅接近50倍。



巨額商譽風險隱憂


作為「ODM+半導體」雙龍頭企業的聞泰 科技 ,並未止步於收購國際一流半導體大廠安世,又將目光鎖定到蘋果產業鏈。


3月29日,聞泰 科技 發布公告稱,已與歐菲光就收購境外特定客戶攝像頭模組業務達成一致,聞泰 科技 將以24.2億元完成對該業務的收購交易。而歐菲光的境外特定客戶,主要指蘋果。


Wit Display首席分析師林芝認為,聞泰 科技 收購攝像頭模組業務,可以彌補聞泰 科技 供應鏈的不足,降低代工成本,獲取更大利潤。當前智能手機核心賣點是照相功能,即攝像頭模組、圖像感測器等,收購相關業務就等於抓住了手機產業的核心之一。


有觀點進一步指出,完成歐菲光相關業務資產收購後,聞泰有望以此為跳板,進一步切入蘋果相關產品的代工市場,甚至成為蘋果主力供應商之一。


與歐菲光一樣,聞泰 科技 同屬「果鏈」公司上的一環,主要為蘋果提供移動及可穿戴設備領域產品。攝像頭模組處於產業鏈中游,能夠與聞泰原有的ODM業務進行配合,也可以與產業鏈上游安世半導體元器件形成局部閉環。


這一次,被認為是聞泰 科技 的第三次「豪賭」。然而,市場擔憂,在蘋果龐大的供應鏈體系中,聞泰 科技 、歐菲光的存在感並不是很強。而在蘋果不斷的創新和升級中,隨時有被踢出蘋果供應鏈的風險。此前,市場上就一度有歐菲光被踢出蘋果供應鏈的傳聞。


此外,頻頻收購帶來的償債風險和巨額商譽風險,如夢魘般纏繞著聞泰 科技 。 從幾次收購結果來看,聞泰 科技 以借款方式收購安世前後共花了331.24億元,商譽占凈資產的比重約為80%,如此巨額商譽始終是懸在聞泰 科技 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末,聞泰 科技 商譽為226.97億元,與凈資產的佔比高達78.3%。其中,約213.97億元為收購安世控股交易所形成。按現行會計准則,商譽要進行減值測試,一旦確認需要減值,將會對公司業績造成較大沖擊。



而且,公司亮麗業績並未帶動二級市場股價暴漲。2020年,聞泰 科技 股價僅上漲7.1%,落後於大盤13.87%的漲幅。進入2021年,聞泰 科技 股價持續下跌。截至5月11日收盤,今年該公司股價累計下跌17.97%。5月10日,該公司股價最低觸及77.87元,創10個月以來新低。


股價低迷,聞泰 科技 大股東也不斷減持股份。5月10日,聞泰 科技 公告稱,公司大股東康旅集團、雲南融智及雲南工投於2020年7月21日至2021年5月6日,減持公司股份合計6073.5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88%。


分析人士認為,懸在空中的巨額商譽以及未來發展存在的較大不確定性,或許是該公司股價持續低迷的重要原因。


撰稿丨黎知停

編輯丨劉定文 胡馨月

⑶ ODM與半導體業務雙翼齊飛,聞泰科技2019年凈利暴增2358%

1月17日晚間,聞泰 科技 (600745)披露了2019年年度業績預增預告。根據公告顯示,聞泰 科技 2019年度預計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5億元至1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暴增1949%到2358%;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10億元至12億元,同比暴增2315%到2798%。

對於業績預增的主要原因,聞泰 科技 表示,受益於公司通訊業務在2018年優化了客戶結構,報告期內公司對國內國際一線品牌客戶的出貨量實現了強勁增長。同時,公司進行國際化布局,新增了印度、印尼工廠產能,實現了本地化交付。此外,2019年11月公司已實現對安世集團的控股權,安世集團納入公司合並報表范圍。

5G規模商用,推動ODM業務持續增長

從各家研究機構的數據來看,目前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已經趨於飽和,手機出貨正進一步向頭部的少數品牌廠商聚攏,與此同時,手機ODM市場也呈現出持續向頭部廠商聚攏的局面。

2019年,三星、LG、OPPO、vivo等頭部品牌廠商委外ODM訂單的增長,作為手機ODM龍頭聞泰 科技 也直接受益。

隨著去年6月國內四大運營商5G牌照的發放,國內5G商用正式啟動,智能手機也成為5G終端規模發展的先發產品,2019年四季度5G手機市場開始起量。作為最高與高通合作開發5G手機的ODM廠商,聞泰 科技 自然也從中受益。並且5G手機的價值量更高,也有利於聞泰 科技 的利潤率的提升。

由於5G手機增加了很多的器件、復雜度更高、成本也更高,因此,對於品控和成本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戰,這也迫使了一些頭部的品牌廠商可能會在5G時代釋放出更多的委外ODM訂單。

據產業鏈傳出的消息稱,2020年LG將繼續下單給中國內地的ODM廠商,訂單數量仍在4000萬部規模;而2020年三星則將拋出其有史以來最大的手機ODM訂單,約6000萬部規模給中國內地的ODM廠商。作為ODM龍頭的聞泰 科技 有望成為最大受益者。

為了滿足業務持續增長的需求,根據此前網上的資料顯示,2019年,聞泰 科技 新增了印度和印尼工廠。數據顯示,聞泰 科技 去年底已經連續兩個月單月ODM訂單出貨量超過1300萬。

根據預計,聞泰2019年的自有產能將達6000萬台,外包的給富士康、比亞迪等代工廠生產的產能約5000萬台,2019年全年的ODM業務出貨量或將達到1.1億台。若提升自有產能,則意味著外部加工可減少,可進一步提升利潤率。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新增的印度和印尼工廠還是處於一期階段,後續擴建可進一步提升自有產能。

車用半導體市場爆發,推動安世加速成長

另外,對於安世半導體(Nexperia)的成功收購和業績的並表,也直接推動了聞泰 科技 營收和利潤的增長。

安世半導體是全球半導體行業分立器件龍頭之一,在二極體和晶體管排名世界第一,邏輯器件排名世界第二,在產產品有1.5萬多種,下游合作夥伴覆蓋 汽車 、通信、消費電子等領域的全球頂尖製造商與服務商。

除了能夠在通信和消費電子領域與聞泰 科技 現有ODM業務產生協同效應之外,得益於近年來電動 汽車 的市場的發展,安世半導體在 汽車 半導體市場也是增長迅猛。

特別是隨著國產特斯拉的量產,國內車用半導體市場的發展加速,安世半導體在國內業務將迎來快速增長,同時也將受益國內新客戶開拓及大客戶轉單帶來的國產替代需求。

為了應對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目前安世半導體也在全面擴產,產能由700億顆擴充至1000億顆以上。2020年產能有望再擴大50%。

總結來說,受益於5G通信、 汽車 電子等市場的持續景氣,聞泰 科技 的ODM業務和半導體業務也將迎來持續的增長。

⑷ 半導體之王聞泰科技市值慘遭腰斬背後,是被市場低估還是徒有虛名

聞泰 科技 成立於2006年12月,最初的主營業務為無品牌手機開發IDH。2008年,聞泰 科技 投資8000萬美元在浙江嘉興建設手機製造廠,由IDH變身為ODM(原始設計製造商,即為品牌客戶提供產品設計製造的企業)。

由於聞泰 科技 和蘋果還有小米合作,聞泰 科技 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手機ODM企業。但隨著手機出貨量自2017年達到頂峰後,手機連續幾年下降,由此造成聞泰 科技 業績止步不前為了扭轉局面,2019年,聞泰 科技 以268.54億元交易對價收購了安世半導體79.98%的股權,正式進軍半導體行業。

這次收購,可謂震撼了中國半導體行業和整個資本市場。讓聞泰 科技 從手機代工工廠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半導體上市公司,填補了我國在高端晶元及器件的技術空白,這是中國資本第一次買到國際一流公司的核心技術及優質資產。收購安世半導體,不僅推動了聞泰 科技 營收和利潤增長外,還有望為其打開歐美日韓渠道。

而且通過這次收購,聞泰 科技 的主營業務形成了通信和半導體兩大業務板塊,目前已經形成從晶元設計、晶圓製造、半導體封裝測試到物聯網、通訊終端、筆記本電腦、IoT、 汽車 電子產品研發製造於一體的龐大產業布局。

受此影響,聞泰 科技 在股票市場上,可味一路高歌,從2019年8月股價從38元啟動,到2020年2月,短短半年時間漲到171元,漲幅高達450%,市值高達兩千多億,成為A股市場半導體市值最高的企業,成為A股市場最矚目的明星之一。此後聞泰 科技 雖然開始回調,但很快又重新開始了上漲到167元高位,市值重回兩千億高位。正當市場對聞泰 科技 給予厚望,期待聞泰 科技 能給投資者帶來更多驚喜時,然而這次上漲並沒有持續,很快又迎來了下跌,讓人意外的是,這次下跌不是簡單的回調,而是一路暴跌,即使期間聞泰 科技 發布多次利好消息,但股價每次反彈之後,迎來卻是加速下跌,如今距離高點,市值慘遭腰斬,導致無數抄底的投資者深套其中。

為何半導體之王聞泰 科技 去年7月份後,股價一路下挫,市值蒸發超千億。是市場錯殺還是半導體之王名不副實,投資者到底在擔心什麼?

一、聞泰 科技 收購歐菲光果鏈業務,不被市場看好。2020年3月29日,聞泰 科技 發布公告稱,已與歐菲光就收購境外特定客戶(蘋果)攝像頭模組業務達成一致,聞泰 科技 將以24.2億元完成對該業務的收購。聞泰 科技 收購攝像頭模組業務,可以彌補聞泰 科技 供應鏈的不足,降低代工成本,獲取更大利潤。但隨著中美貿易戰的持續和聞泰 科技 、歐菲光的果鏈業務並不是很突出,隨時有被踢出果鏈業務的危險。而且投資果鏈業務投入巨大,獲得的利潤並不高,一旦失去蘋果業務,將會帶來巨額損失。如今年歐菲光計提因失去蘋果業務造成的損失高達二十多億,一次計提損失比之前在蘋果獲得業務賺取的利潤還多。

二、頻繁收購帶來的償債風險和巨額商譽風險,無疑為聞泰 科技 帶來一顆定時炸彈,隨時有引爆的危險。聞泰 科技 以借款方式收購安世前後共花了331.24億元,商譽占凈資產的比重約為80%,如此巨額商譽始終是懸在聞泰 科技 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特別是近幾年A股市場的巨額商譽減值,給投資者帶來無數次巨額損失,面對聞泰 科技 的巨額商譽,投資者心有餘悸。

三、業績放緩,引發投資者對聞泰 科技 盈利能力的擔憂。2021年4月30日聞泰 科技 發布業績報告,2020年實現歸母凈利潤24.2億元,同比增長92%。初一看,這業績還是不錯的,但是聞泰 科技 去年前三季度就已經盈利22.6億元。也就是說,四季度該公司只盈利了1.6億元,說明聞泰 科技 業績明顯的放緩。而今年一季度報告顯示,聞泰 科技 一季度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119.9億和6.5億,同比分別增長8.3%和6.5,這無疑進一步證實了聞泰 科技 業績已經出現放緩,而之前聞泰 科技 上漲註定難以持續,引發市場對聞泰 科技 估計進行調整。由此帶來的便是聞泰 科技 遭遇業績和估值的戴維斯雙殺。

綜合以上來看,聞泰 科技 的股價是明顯高估的,而且聞泰 科技 的半導體業務競爭力也不屬於頂尖水平,聞泰 科技 半導體之王名不副實,徒有虛名,股價下跌,只是價值的正常回歸而已。

⑸ 最狠9個跌停:私募慘遭「殺豬盤」,你還知道哪些殺豬盤呢

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深圳前海正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正帆敏行4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為濟民制葯的第七大流通股股東,其持股數量為347.79萬股,占流通股比例為1.087%。

該產品2019年三季度新進348.79萬股,隨後在2019年四季度減持1萬股至347.79萬股至今。

而就在12月前,朗博科技股價剛創出68元的歷史新高。12月無故暴跌,市場認為這是一起「殺豬」盤。慘遭「殺豬」的還有私募機構。


⑹ 聞泰股價2020年能到多少

預測股價?現在沒有多少機構做這種事了,因為實力再強的機構,也根本無法預測准確。

預測業績倒是有的。據華泰證券的公開資料,截至2019-12-26,6個月以內共有20家機構對聞泰科技的2019年度業績作出預測;預測2019年每股收益1.06元,較去年同比增長961.53%,預測2019年凈利潤8.86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1352.71% 。6個月內有36家機構對聞泰科技進行評級,「買入」29家,增持7家,中性、減持、賣出均為0。(下圖為月線)

⑺ 聞泰科技股票適合長期持有嗎

聞泰科技股票適合長期持有嗎?
適合
它半導體之王,是高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