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行業 » 聖邦微電子股票公告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聖邦微電子股票公告

發布時間: 2023-05-17 05:05:26

A. 半導體突然閃崩!主力拋售逾86億元,發生了什麼

8月2日,A股迎來了探底回升大漲走勢。截至收盤,滬指漲1.97%報3464點,深成指漲2.2%報14798點,創業板指漲1.5%報3493點。

盤面上,行業板塊普遍上漲,鹽湖提鋰、飲料製造、航空發動機、白酒概念、國防軍工、 汽車 整車、動物疫苗、水泥、豬肉等板塊漲幅居前;鋼鐵、煤炭開采加工、MCU晶元、鴻蒙概念、有色、半導體、MINILED、中芯國際概念等板塊跌幅居前。

個股方面全面普漲,上漲個股高達3507家,下跌個股只有824家,漲停個股高達122家,市場賺錢效應較強。成交方面,滬深兩市合計成交額1.5萬億,為連續第九個交易日在萬億上方,北向資金凈流入51.84億元,連續4日凈流入。

535億主力資金撤離A股 119股遭拋售超億元

越聲攻略梳理數據發現,截止收盤,今日共有2482隻個股大單資金凈流出,合計凈流出額535億元,其中有712隻個股的大單凈流出超千萬元,119隻個股遭拋售超億元。

具體來看,北方稀土凈流出資金規模高居首位,今日大單凈流出高達16.99億元,排在第二位的是天齊鋰業,凈流出額為11.18億,第三位是陽光電源,凈流出額為10.69億。

另有潤和軟體、贛鋒鋰業、三安光電、包鋼股份、北方華創、士蘭微、南大光電、盛新鋰能、五礦稀土等9隻股票的大單凈額流出均在5億以上。

8月2日大單凈流出超億元的個股:

半導體突然閃崩!主力拋售逾86億元,發生了什麼?

值得注意的是,盤初還一度強勢的半導體突然閃崩,主力資金全天大幅流出該板塊86億元,再次成為了虧錢效應最明顯的板塊。

截至今日收盤,半導體概念股樂鑫 科技 、全志 科技 跌逾14%,思瑞浦、斯達半導、北京君正跌幅超9%,富瀚微、晶豐明源、芯海 科技 、聖邦股份、北方華創、兆易創新、明微電子等均大幅下挫。

資金流方面,半導體板塊內共有28隻個股凈流出額過億。其中北方華創遭主力凈流出最多,金額達6.65億元,緊隨其後的是士蘭微和南大光電,凈流出分別為6.31億元、6.02億元。此外,全志 科技 、北京君正、長電 科技 、韋爾股份、上海貝嶺、國民技術均遭主力凈流出逾3億元。

今日半導體板塊突然遭到重挫,主要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獲利資金短期有了結意願外,另外一方面或與周末半導體行業分析師「怒懟」中芯國際光刻膠技術負責人有關。

8月2日大單凈流出超億元的半導體概念股:

逾509億資金抄底 105股獲億元低吸單

主力資金大規模離場的同時,也有不少資金趁機低吸,今日滬深兩市共計509億元主力資金入場抄底,其中有605隻個股凈流入超千萬,有105隻個股更是獲得超億元資金追捧。

具體來看,最受主力資金追捧的是比亞迪、三一重工、東方財富、五糧液、貴州茅台,分別獲得31.27億、19.79億、12.13億、10.90億、10.27億的大單凈流入。

另外,濰柴動力、通威股份、中航西飛、天賜材料、江淮 汽車 、廣發證券、匯川技術、美的集團、京東方A、用友網路、中遠海控、TCL 科技 、航發動力等13隻個股的大單凈額流入資金均超4億元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證券板塊集體異動拉升,主力資金大幅流入。其中東方證券直線拉升封板,主力凈流入額3.79億元;廣發證券、興業證券、中金公司等漲超6%,主力凈流入額分別為5.13億元、3.49億元、12.13億元。對於今日券商股的集體上漲,或許與市場開始高低切換有關,屬於超跌品種的補漲。

8月2日大單凈流入超億元的個股:

對於後市投資方向,機構紛紛發表看法。

浙商證券:A股開啟慢牛時代,波動較大但調整時間縮短,指數慢牛但分部牛市常態化,因此我們認為:短期來看,周一至周三市場集中消化熱門賽道的壓力後,將重新回歸穩態,開啟結構牛市;進一步展望下半年,隨著半導體和券商發力,上證有望更上層樓。

中信證券:配置上,建議在成長製造和價值消費間保持均衡。一方面,建議在成長板塊里從高位的賽道轉向相對低位的賽道,包括軍工、5G、通信設備龍頭。另一方面,可以逐步提前左側布局當下估值調整非常充分的部分消費和醫葯板塊,包括 汽車 、服務機器人、服裝、珠寶飾品、啤酒、次高端白酒、醫美等。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皆為客觀資料,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負!

B. 證監會公布IPO首發通過名單,聖邦微電子是什麼來頭

公司前身為聖邦有限,聖邦有限於 2007 年 1 月 26 日成立,於 2012 年 5 月 24 日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 4,500 萬元。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 之日,公司注冊資本為 4,500 萬元。

C. 納芯微遭棄購7.8億元刷新A股紀錄

納芯微遭棄購7.8億元刷新A股紀錄

納芯微遭棄購7.8億元刷新A股紀錄,4月17日傍晚,發行價高達230元的科創板新股納芯微,曝出驚人的近7.8億大棄購,A股30年歷史罕見的一幕上演。納芯微遭棄購7.8億元刷新A股紀錄。

納芯微遭棄購7.8億元刷新A股紀錄1

4月17日傍晚,頂著「年內最貴新股」及「年內超募王」光環的科創板的晶元股納芯微曝出A股30年歷史罕見一幕:遭遇驚人的7.8億大棄購!

納芯微(688052)發行價高達230元,為今年以來最高價新股。該股最終募資58億元,被稱為年內的「超募王」。公告顯示,公司本次發行股數2526.6萬股,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數量338.15萬股,棄購股數占本次發行總量比例13.38%,棄購金額7.78億元。網下投資者未出現棄購。

無獨有偶!中一科技同日公布的公告顯示,該股遭棄購200萬股,占網上發行數量的28%,棄購金額3.25億。

「破發」頻現,

新股遭棄購愈演愈烈

由於破發頻頻,新股賺錢效應劇減甚至虧損,今年以來,A股新股棄購逾演逾烈。

棄購增多的更深一面,是A股注冊制改革帶來的新股發行機制變化。長期以來,A股市場有「打新」「炒新」慣性,「新股不敗」現象明顯,有效的市場約束機制難以形成。

今年以來,上證指數下跌11.77%,創業板指數下跌25.95%,個股表現普遍不佳,導致新股上市後收益預期降低和「破發」出現,部分散戶投資者出於避險情緒選擇棄購。進入4月份後,新股破發比例更是快速攀升,目前已有超過半數新股上市首日破發,科創板、創業板成為新股破發的「重災區」。

據顯示,網上投資者有效申購戶數只有320萬戶,創近年來新低,較最高時期減少了300萬。創業板新股中一科技公布的數據顯示,網上投資者有效申購戶數為1011萬戶,也創下近年來新低,較最高時期1500萬余戶減少了500萬。

不僅申購新股的投資者數量大幅減少外,中簽投資者的棄購比例也不斷上升。對於納芯微棄購比例上升,市場人士分析,二級市場持續下跌是其中主因。此外,也與部分投資者「絕對價格高」等同「發行定價估值高」的思維有關。

分析人士指出,近期新股市場表現較差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1、市場接連下跌影響市場情緒,創業板指和科創50指數跌幅較大;2、部分新股業績一般且發行市盈率偏高;3、新股上市後賺錢效應減弱,參與新股炒作的資金趨謹慎。近期部分新股棄購比例上升,還體現出市場化約束機制正不斷發揮作用。

公開資料顯示,納芯微本次發行定價230元/股,對應2021年預計市盈率107.48倍,實際上低於可比公司思瑞浦(116倍)、聖邦股份(113倍)。納芯微近幾年發展迅速,網下機構投資者總體看好公司估值,因而並未出現棄購行為。

有棄購股民感嘆,「以後不要隨便打新了,虧錢的概率大於賺錢。」一天發行六隻新股。中一科技,發行價163.56元,納芯微發行價230元一股。「若這兩只股全中的話,到哪兒去湊這近20萬元!」

自去年9月詢價定價新規實施以來,買賣雙方深化博弈,部分新股開始出現「破發」,網上投資者的棄購股數、金額也有所增加。這同時表明「打新穩賺」「新股不敗」等現象被逐步打破。

棄購股由承銷商包銷,

光大或成大股東?

根據公告,此次納芯微棄購股數338.15萬股、棄購金額7.78億元將由主承銷商全額包銷。

按照證券法規,持股5%以上的股東減持股份需要提前15日發公告,而且每3個月內二級市場減持數量不得超過1%。此次棄購比例超13%,引發不少股民對於承銷商光大證券持股比例的討論。

正面、反面意見眾說紛紜,高棄購率無疑把承銷商也推上了風口浪尖。在「打新」不再穩賺不賠,申購戶數創新低與棄購率走高的不利情況下,包銷風險增大也會促使後續發行人和主承銷商定價更加審慎。

「新股不敗」神話不再,

建議投資者理性打新

過去,券商依靠牌照吃飯,有客戶交易就有傭金,不論客戶是否盈利或虧損。與此同時,券商與上市公司也有著諸多業務合作機會。因此,券商很少會做出讓投資者放棄申購新股這樣的醒目提示。

在「打新穩賺」的現象瓦解的情況下,這需要投資者有價值投資的思維,做到有的放矢;同時也給財富管理時代的機構提供了服務客戶的市場機會。對於不看好的新股,可以選擇不參與,不能先「閉眼打新」而後「違規棄購」,這樣既影響自身打新資格,也對新股發行秩序造成不當影響。

為何近期「高棄購」只發生在網上,而網下投資者多數卻全額申購?這是因為網下投資者如果棄購一次,就將被視為違規。但實際上,棄購屬於違約行為,網上棄購也不例外,投資者應警惕相關後果。根據相關規定,網上投資者12個月內累計出現3次中簽但未足額繳款的,6個月內將無法再參與新股申購。

納芯微遭棄購7.8億元刷新A股紀錄2

一邊是數倍的超募,一邊是創紀錄的網上棄購比例,A股歷史罕見的場面正在上演。

4月17日傍晚,發行價高達230元的科創板新股納芯微,曝出驚人的近7.8億大棄購,A股30年歷史罕見的一幕上演。作為今年以來最高價新股,該股一開始擬募資7.5億元,最終募資58億元,被稱為年內的「超募王」。

圖片來源:攝圖網-500850476

而近7.8億的包銷,還有約1億元的戰略投資,對於主承銷商光大證券來說,也不是個小數字。

創造新歷史:納芯微新股遭近7.8億大棄購

4月17日晚間,新股納芯微的發行結果公告顯示,本次A股IPO網上發行,投資者棄購338.15萬股,棄購金額高達近7.8億元,占本次網上發行總數872.35萬股的38.76%,即將近4成的網上中簽散戶選擇了棄購。不過網下投資者棄購股份和金額為0。

納芯微本次IPO,發行價格為230.00元/股,發行日期為4月12日,發行數量為2526.60萬,最終戰略配售數量為246.0889萬股,占本次發行總數量的9.74%;網下最終發行數量為1408.1611萬股,占扣除最終戰略配售數量後發行數量的61.75%;網上最終發行數量為872.3500萬股,占扣除最終戰略配售數量後發行數量的38.25%。

近7.8億元的棄購金額,刷新了此前中國移動7.56億元的棄購紀錄。從棄購比例來看,不論是網上將近40%的棄購,還是13.38%的包銷總比例,也都是歷史紀錄。

今年上市新股六成破發,兩股中一簽要虧1萬多元

新股不斷遭棄購的背後,是今年以來新股破發常態化,今年上市的新股已有6成破發,最慘的翱捷科技最新收盤價比發行價已經跌去58%。

並且首日大破發態勢不斷延續,動輒一簽虧上萬。最新4月15日上市的安達智能(N安達),大跌23%,一股虧14.08元,該股為科創板新股,中一簽500股要虧7000元。

4月以來上市的13隻新股(含北交所),有7隻首日破發,佔比過半。其中唯捷創芯、普源精電,首日收盤一簽都要虧超1萬元。

光大證券一把包銷佔一年凈利潤的20%多

納芯微本次IPO的保薦機構和主承銷商是光大證券,這次的棄購由主承銷商進行包銷。

近7.78億的包銷,以及還有子公司光大富尊1.16億元的戰略配售,光大證券及子公司這一單得出資將近9億元。

光大證券最新總市值590億元,2021年營業收入167億元,凈利潤34.8億元。包銷金額佔比就超去年凈利潤的20%。

不過這次保薦費和承銷費沒少賺,高達2.03億元。其中保薦費只要300萬元,而承銷費用高達2億元,看來這次的承銷壓力不小。這筆保薦承銷費,可以減緩光大的風險。

發行估值偏高,原本擬募資8億最後募了58億

本次納芯微的發行價230元,為今年以來最高發行價的新股,對應的估值並不低,市值估值為232億元。

此外,230元的發行價,對應2020年的`扣非凈利潤攤薄後的市盈率高達574倍,對應2021年的扣非凈利潤攤薄後的市盈率為107倍。與同行業公司估值相比,明顯偏高了,發行公告中也提示了風險。

招股材料顯示,納芯微最近幾年的業績狂飆突進,2020年凈利潤為5052萬元,2018、2019年凈利潤不到1000萬元甚至虧損,不過增速很快,2021年就達到2.21億元,2022年一季度又是翻倍式增長,凈利潤預計7000萬-1億元,營業收入2.5億-3.5億元。

公司官網介紹,納芯微電子是國內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擬及混合信號晶元設計公司。

公司自2013年成立以來,專注於圍繞各個應用場景進行產品開發,由感測器信號調理ASIC晶元出發,向前後端拓展了集成式感測器晶元、隔離與介面晶元、驅動與采樣晶元,形成了信號感知、系統互聯與功率驅動的產品布局。

根據納芯微擬募投項目來看,募投金額為7.5億元。然後在230元的高價助力之下,一口氣募資達到58億元,超募了50億元。

納芯微遭棄購7.8億元刷新A股紀錄3

原本中簽如中獎的新股,如今遭到越發劇烈的棄購。

4月17日晚間,科創板新股納芯微(688052)發布發行結果公告:本次發行股數2526.6萬股,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數量338.15萬股,棄購股數占本次發行總量比例13.38%,棄購金額7.78億元。

此前上市發行公告顯示,納芯微本次發行價格230元/股,該價格對應的融資規模58.11億元。

年內最貴新股遭7.78億棄購

據公司官網介紹,納芯微電子是國內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擬及混合信號晶元設計公司。自2013年成立以來,專注於圍繞各個應用場景進行產品開發,由感測器信號調理ASIC晶元出發,向前後端拓展了集成式感測器晶元、隔離與介面晶元、驅動與采樣晶元,形成了信號感知、系統互聯與功率驅動的產品布局。

招股材料顯示,2018-2021年,納芯微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為4022.33萬元、9210.32萬元、2.42億元、8.62億元;對應實現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230.85萬元、-910.85萬元、5081.6萬元、2.21億元;對應實現扣非後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201.84萬元、670.81萬元、4049.28萬元、2.16億元。

另外,納芯微預計公司今年一季度業績情況表現也良好,預計實現營業收入為2.5億-3.5億元,同比增長84.23%-157.92%;預計實現歸屬凈利潤7000萬-1億元,同比增長116.29%-208.98%;預計實現扣非後歸屬凈利潤7000萬-1億元,同比增長119.23%-213.18%。

納芯微表示,業績上漲主要系受益於晶元國產化的發展趨勢以及國內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公司產品出貨量在各下游領域均呈現較大幅度增長。

公告顯示, 納芯微 本次發行最終戰略配售數量為246.0889萬股,占本次發行總數量的9.74%。回撥機制啟動後,網下最終發行數量為1408.1611萬股,占扣除最終戰略配售數量後發行數量的61.75%;網上最終發行數量為872.35萬股,占扣除最終戰略配售數量後發行數量的38.25%。回撥機制啟動後,網上發行最終中簽率為0.04218750%。

截圖來源: 納芯微 公告

認購情況顯示,網下投資者全額認購,而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數量338.1527萬股,棄購金額約7.78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比例計算,網上投資者棄購比例近四成。據悉,網下和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的股份全部由保薦機構(主承銷商)也就是 光大證券 包銷。

而7.78億元的包銷,對於光大證券來說,也不是個小數字。公開資料顯示,光大證券2021年的凈利潤為34.8億元。

據北京商報統計統計,在納芯微之前,A股棄購金額最高的是中國移動,遭投資者棄購金額約為7.56億元;棄購比例最高的則是中國交建,為11.05%。不難看出,無論是棄購金額還是棄購比例,納芯微均刷新A股紀錄。

在納芯微發行之前,年內發行價最高新股是華秦科技,該公司首發價格為189.5元/股,年內發行價格在百元以上的還有騰遠鈷業、翱捷科技、東微半導、三元生物4股。

放在整個A股市場來看,納芯微的發行價格也處在前列,位居第五位,僅次於禾邁股份、義翹神州、石頭科技、福昕軟體,上述4股發行價分別為557.8元/股、292.92元/股、271.12元/股、238.53元/股。

除了發行價格高之外,納芯微發行市盈率為107.48倍,也高於行業平均市盈率。據納芯微介紹,按照證監會《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2012年修訂),公司所屬行業為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I65),截至2022年4月7日,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布的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I65)最近一個月平均靜態市盈率為50.67倍。

今年以來上市的99家公司中

有90家公司遭到棄購

據第一財經,其餘待上市的公司中, 峰岹科技 和 拓荊科技 的網上投資者棄購比例較高,分別為7.91%、4.86%。 傑創智能 、 英集芯 、 歐聖電氣 的棄購比例則均在1%以上,分別為1.5%、1.09%、1%。已有發行結果的其他公司棄購比例則在1%以下。

在今年以來上市的99家公司中,有90家公司遭到網上投資者棄購,其中20家棄購比例在1%以上,佔比為22%。

分別於4月12日和4月8日上市的 海創葯業 、 普源精電 網上投資者棄購比例較高,分別為3.24%、3.15%; 唯捷創芯 (4月12日上市)、 翱捷科技 (1月14日上市)、 首葯控股 (3月23日上市)、 東微半導 (2月10日上市)、 安達智能 (4月15日上市)5家公司的網上投資者棄購比例超過2%。另有13家公司網上投資者棄購比例超過1%。

值得注意的是,不光新股棄購規模上升,新股申購投資者數量也出現了下降。

據證券時報,從2021年科創板新股申購戶數趨勢來看,去年下半年新股出現一波「破發潮」後,科創板打新人數由600萬戶左右減少至500萬戶左右,近期隨著新股「破發潮」再現,科創板打新熱情驟然降溫,打新人數由年初的500萬戶左右減少至目前320萬戶,近200萬科創板投資者放棄打新。

縱觀創業板新股申購人數也可以看出,投資者申購創業板新股的熱情也在下降。去年下半年新股「破發潮」背景下,創業板新股申購戶數由1500萬余戶直接減少至1400萬戶左右,到今年年初減少至1300萬戶左右,而近期新股「破發潮」再現,創業板新股申購的投資者也驟然下降,最低逼近1000萬關口。

而這可能都與近期注冊制新股的破發有關。

4月12日,科創板新股唯捷創芯-U上市,開盤下跌30.93%,收盤跌幅36.04%,刷新今年上市首日破發紀錄。

4月15日,科創板安達智能上市,開盤股價競價低開14.12%,截至收盤跌23.25%,跌幅較大。

此外,軍信股份、海創葯業-U、冠龍節能、普源精電-U等多隻近期上市的新股也出現破發現象。

D. 聖邦微電子(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聖邦微電子(北京)股份有限公司(SG Micro Corp,以下簡稱聖邦微)是一家專注於高性能、高品質模擬集成電路研發和銷售的半導體公司。聖邦微的通用模擬IC產品性能優良、品質卓越,可廣泛應用於智能手機、PAD、數字電視、DVD、數碼相機、筆記本電腦、可穿戴式設備、各種消費類電子產品以及車載電子、工業控制、醫療設備、測試儀表等眾多領域。
法定代表人:張世龍
成立時間:2007-01-26
注冊資本:6088.38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000410307053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中外合資、上市)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三環北路87號13層3-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