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行業 » 美國股票泡沫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美國股票泡沫

發布時間: 2022-02-28 05:01:40

A. 美國的納斯達克股市泡沫是怎麼回事

是指九十年代末投資人對科技股的過度狂熱,認為科技能創造財富神話。在2000年時泡沫破滅,科技股板塊納斯達克指標從3000點跌到1000點,投資者蒙受巨大的損失.對實體經濟也造成一定的打擊。

B. 美國股市泡沫的特徵

通貨膨脹!就象現在啦

C. 美國股市真的有泡沫了嗎

當然有,沒有泡沫的證券市場才是不正常的,泡沫是風險,但高成長的上市公司可以把泡沫用業績來化解,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阿里、谷歌、亞馬遜、蘋果這類的科技股,雖然高泡沫,但業績增長迅速而且穩定,特別是阿里,去年中報每股收益6美元,今年12美元,所以支撐股價從八九十漲到一百六七十。

D. 美國科技類股票有泡沫嗎

前美國市值最大的十家公司中,有6家都是科技公司,前五名全部都是科技股票。蘋果公司的市值(8000多億美元)早已超過微軟在2000年科技泡沫破裂前的市值巔峰。如果我們算上在香港上市的騰訊(2017.5.31市值為3250億美元左右),那麼全世界市值規模最大的十家公司中有7家都為科技企業。
如果我們對比今天和17年前的科技公司分紅總額,就會發現目前的公司分紅要比那時候高得多。以2016年為例,納斯達克指數的分紅率大約為1.37%,雖然算不上很高,但和1999/2000年相比時則要健康的多。
綜合來看,目前的納斯達克科技股票,從估值(PE),分紅等方面來看,還沒有到達1999/2000泡沫頂峰時的「瘋狂」狀態。當然,這並不代表股市不會下跌。一個更好的投資策略,是多元分散,控製成本,長期堅持。這樣的投資哲學可以更好的幫助投資者避免由於類似2000年的股災而遭受投資上的滅頂之災。

E. 上世紀末美國股市網路泡沫怎麼回事啊

美國的確發生了網路泡沫;沒錯,泡沫導致了投資的浪費和扭曲。但泡沫規模沒有通常想像的那麼大,持續時間也沒那麼久——事實上,泡沫從1998年末開始,只持續了一年半時間。 按照「故事」的通常講法,20世紀90年代的後半段,美國股市陷入了瘋狂之中。在「非理性繁榮」之下,投資者將大量財富投入到價值被高估的高科技公司中,但這些投機性企業卻賺不到一點利潤,白白浪費了大量投資。因此,政府對泡沫的強硬管制是必要的。 故事的確是這么個說法,但現實卻有所不同。沒錯,美國的確發生了網路泡沫;沒錯,泡沫導致了投資的浪費和扭曲。但泡沫規模沒有通常想像的那麼大,持續時間也沒那麼久——事實上,泡沫從1998年末開始,只持續了一年半時間。 那些贊同政府採取措施降低資產價格的人們相信,泡沫開始於1996年——這比實際時間早了三年。如果下這樣的診斷,「治療」將會比「疾病」本身的禍害更大。事實上,當經濟前景看好時,政府和觀察家們是難以區分非理性繁榮和理性樂觀的,因此,不該讓政府承擔擠破泡沫、打壓投資的任務。 當然,美國股市最終出現了顯著而嚴重的泡沫,這一點毫無爭議。但是,泡沫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規模到底有多大? 有一種觀點認為,美國股市的網路泡沫應該從1995年3月網景公司開始IPO算起。但從1995年8月網景IPO結束到現在,始終投資於納斯達克指數的年均真實收益率為9.3%;而按上市當日收盤價持有網景股票直至其被美國在線收購之日的投資者,年均真實收益率則為35%。這像是泡沫嗎?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網路泡沫應從1996年12月5日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發表著名的「非理性繁榮」演講前算起。當時,格林斯潘在華盛頓的一次宴會後的演講中反問道:「我們怎麼知道,非理性繁榮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不當地抬高資產價格呢?」這番話令全世界的股票市場應聲而跌。但當時的納斯達克指數只相當於現在的42%,如果自格林斯潘講話後,投資者一直投資於納斯達克指數基金至今,則他每年會有8.2%的真實收益率。這像是非理性繁榮嗎? 即便將1998年1月作為網路泡沫的起點,也嫌太早。微軟、IBM等十大高科技公司照理說其股市價值是最可能被「非理性繁榮」推高的。但這十個公司中,有一半以上從1998年1月至今的年均真實收益率超過了10%。從現在的角度看,1998年1月美國高科技公司的股價不是太高,而是太低。 關於對泡沫的判斷,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博士後康斯坦丁馬金和我提出了三條衡量標准。 我們的第一條標準是:當納斯達克股票的真實收益率在6.5%的水平時,不算價值高估;第二條標準是,若股票的收益率低於債券的3%的真實收益率,則將購買股票的時期定義為「泡沫」;第三條標準是,如果後續的真實收益率為負,則購買股票的當時可定義為「泡沫」。 如果按第二條和第三條標准,網路泡沫的持續時間極其短暫。從1998年10月到現在,納斯達克年均真實回報率跌到了3%以下;在1998年11月之時則為負。據此,納斯達克指數在2000年3月達到峰值之前,在不到一年半時間里處於高估狀態。 如果按第一條標准算,則泡沫持續時間就要更長。自1997年4月以後,納斯達克累積的平均真實收益率低於6.5%。不過即便如此,泡沫也只持續了不到三年時間。 網路泡沫持續時間竟如此之短,這是否令人驚訝呢?馬金認為不是。在宏觀經濟意義上,顯著的泡沫是少見的,也不能持久。即便是加爾布雷斯這個最不相信金融市場效率的經濟學家,也在其對1929年股市大崩盤的研究中表示,估值過高和過度投機的階段是短暫的。他指出,直到1928年下半年,美國股市的狀況仍然是相當合理的。 事實上,美國股票市場在宏觀意義上最為顯著的困惑,並非市場因非理性繁榮而產生泡沫,而是股價為何總是如此之低,導致股票的真實回報如此慷慨——這即是著名的「股權溢價之謎」。看起來,美國股市更可能為過度謹慎而非「非理性繁榮」所苦。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我相信,當格林斯潘說管制潛在的資產價值高估並非政府職責所在時,他是正確的。當然,如果潛在的泡沫導致金融危機風險上升,的確需要對之加以監控。但只要金融風險還足夠低,政府一旦出於對非理性繁榮的恐懼而試圖校正市場,就很可能好心辦壞事。 這些問題與中國的關系何在呢?我不能確定。但歷史,尤其是其他國家的歷史,雖然不能照搬照抄,卻無疑可以成為一個國家思考問題的指南和汲取教訓的源泉。

F. 2000年的美國互聯網泡沫具體是怎麼回事

2000年3月10日,美國納斯達克指數達到了當時的歷史新高5,048點。整個世界為互聯網帶來的科技革命感到瘋狂。

以1999年年底的數據為例。當時美國市值規模最大的10家公司中,有6家屬於科技類公司。成立於1975年的微軟(MSFT),在1999年的市值超過了6,000億美元。

相比之下,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百年石油企業艾克森美孚(其前身為成立於1870年的標准石油公司)的市值還不到微軟的一半,藍色巨人IBM和當時全世界最大的銀行花旗銀行的市值,還不到微軟的1/3。

但是好景不長。納斯達克指數在5,000點之上只是稍微停留了一小段時間,科技泡沫就發生破裂。在接下來的一年中,納斯達克指數狂瀉66%,下跌到2,000點以下。有不少名頭很大的科技企業,其公司股票幾乎在一夜之間變成廢紙。

比如美國最大的網上書店亞馬遜(Amazon,上圖藍線),其股價從100多美元下跌到個位數,在短短一年內其股價下跌超過了九成。全球最大的網路設備公司之一思科(Cisco,上圖紅線),其股價從80美元下跌到13美元左右,下跌幅度達到84%。

在這些「跌落到凡間的天使」中,有一家公司特別值得一提。這家公司的名字叫做Excite,是一家搜索引擎公司。

該公司由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幾位大學生在1994年創辦。一開始公司名叫Architext,後來改名Excite。在經歷了幾輪風險投資後,該公司的規模日漸擴大。在1990年代,Excite被評為互聯網上最有價值的品牌之一。

G. 美國股市沒泡沫嗎

現階段沒有。
美國可以用美元輸出通脹,在全世界收鑄幣稅。
即便出現泡沫經濟這種情況,它也能找到轉嫁危機的地方。
也就是說泡沫破了,它也不用自己承擔後果。

H. 美國刺破中國房產泡沫,為什麼中國不刺破美國股市泡沫

美國經濟危機後順應市場自然就降了,所以大量資金進入科研創新和實體經濟,這樣就造就了很多偉大的公司。中國人口眾多,第一,如果刺破地產泡沫,很多銀行會破產,為什麼08年所有銀行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並允許破產?第二,05-15年很多准一線和二線城市地鐵高架機場項目大規模的建,地產泡沫破了政府賣地收入銳減甚至賣不出地,那麼全國幾十萬億的地方政府貸款怎麼還?銀行不要破產?第三,大部分老百姓兩代六個口袋湊夠首付,每個月一家人省吃儉用還貸,刺破泡沫多少人家破人亡?第四,多少關系戶、央企、上市公司都在屯房,缺資金了就賣幾套,他們的房子沒處理完降價了就是國有資產流失和股市暴跌。總而言之,08年是最好的時機,12和14年也有機會。現在,泡沫大到不能刺破的地步了,一破經濟倒退20年,無數人破產失業。尤其今年疫情全球經濟危機,只能逐漸從房地產盡量抽出資金,為實體經濟和科研助力,扶持中小企業保就業,保民生。在未來5年沒穩中緩降,逐漸到12-14年的價格水平。最後不得不說,李嘉誠的眼光和經驗真實獨到,他撤退的時機是那麼的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