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看魯信創投股票前景魯信創投為啥股價那麼低魯信創投最近消息是利空還是利好
對錢感興趣的人都喜歡金融,許多分支組成了金融這一個大行業,門檻最高的非投資型企業莫屬。魯信創投是金融行業中的一個優秀的創投企業,也是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對象。
在開始分析魯信創投前,給大家分享一份我整理好的金融行業龍頭股名單,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金融行業龍頭股名單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除創業投資外,魯信創投還有其他的投資業務,但是創業投資是主要的,投資范圍包括先進製造、現代農業、海洋經濟等山東省優勢產業;信息技術、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等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國內最早開展創投的機構大軍中有魯信創投的身影,體系完整的投資管理和風控體系。
簡單將魯信創投的公司情況和各位朋友分享了之後,再來看一下公司有些什麼優秀之處?
優勢一、公司是 A 股市場稀缺、純正的創投股
該公司躋身A 股市場,也是A 股市場中的第一家創投公司。因為具有時代特徵,在短期到中期,公司的上市國有創投公司的身份具有稀缺性,
優勢二、創投業務基金化轉型,投資管理有體系,有資源
公司業績主要來自於創投業務投資收益。創投業務基金化轉型,投資管理有體系,有資源創投業務方面,公司努力推進基金化轉型,以求緩解制度限制、控制項目風險、擴大資金規模。公司的投資管理在投資領域、團隊配置、投資流程和風險控制上有完整的業務體系,風格穩健。同時,可以和公司大股東在業務資源上充分協同。
優勢三、公司國際化戰略布局
公司與美國中經合集團以及山東領銳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聯合其他投資人募集設立中經合魯信創投基金合夥企業,首期規模暫定為7億元。基金在美國與中國的投資金額原則上按50%:50%進行配臵,投資范圍將圍繞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創新前沿科技項目,重點領域包括不限於機器人、人工智慧、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智能汽車、物聯網、大數據與雲計算、數字醫療、生物醫葯、醫療器械與服務等。此次合作有助於提高公司的國際投資實力,強化了公司國際化的布局能力。
由於篇幅受限,對於還沒講完的魯信創投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把相關的內容都歸納到這份報告中了,感興趣的小夥伴就趕快點擊下方鏈接吧:【深度研報】魯信創投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雙創戰略在政策方面明確扶持戰略新興產業,公司實際上主要專注於那種戰略新興企業的投資方向也存在了享受政策紅利的可能性;市場方面,資本市場多元化建設不斷推進,轉板制度預期和私募做市商制度將分別提升新三板協議轉讓和做市轉讓的交投活躍度,進而提升三板項目的整體價值。而IPO 持續、高速的過審節奏將縮短創投項目的退出周期,提升公司的退出儲備;在創投行業裡面,募資、投資規模在不斷地擴張,行業中樞恰逢退出和業績兌現期。
總結可得出,我發現魯信創投公司是金融行業的龍頭老大,靠著行業紅利,有很大幾率迎來高速發展。但是文章時效性不好,假如需要了解魯信創投更准確的未來行情,通過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教你選股,看下魯信創投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魯信創投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11-0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B. 新銳科技怎麼樣預計能有幾個漲停板
300745欣銳科技,已於2018年5月23日上市交易,然後出現了14個漲停板,在第14個漲停板打開,經過調整,又出現了幾個漲停板,不過那也是幾年前的事情了,現在這支股票走勢疲軟,很難出現連續漲停板的走勢
C. 寒銳鈷業股票未來走勢寒銳鈷業同花順個股行情分析寒銳鈷業最新回購消息
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以及科技進步的大環境下,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等智能終端的需求日益增長,以及新能源車的發展在全球都得到了響應,將會持續增強對鋰電池的需求,而鈷作為電池領域的重要材料,其需求也將大幅增長。給與鈷行業有關的企業帶來了很不錯的機會,下面就重點分析鈷行業龍頭——寒銳鈷業的投資價值。
在開始分析寒銳鈷業前,我整理好的鈷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鈷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紹:寒銳鈷業核心業務內容是金屬鈷粉與其他鈷產品、銅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並形成了從原材料鈷礦石的開發、收購,到鈷礦石的加工、冶煉,直至鈷中間產品和鈷粉的完整產業流程,在國內鈷行業占據主導地位,同樣也是中國屈指可數掌握著有色金屬鈷完整產業鏈的公司。
簡單了解公司基礎概況後,接下來會對公司所蘊含的獨特投資價值做具體地分析。
亮點一:全球鈷粉龍頭
寒銳鈷粉從一而終都在專注於鈷粉技術的研發和生產,是世界知名的專業鈷粉製造商之一,不僅能夠通過自主研發技術和設備,還可以直接利用研發的技術和設備改進鈷粉的粘合度、純度、含氧量等核心指標,讓不同客戶的定製需求獲得滿足,在全球鈷粉市場競爭力不容小覷;而且還將只粗加工產品不論品質的傳統思維模式給打破了,在提升鈷含量跟減少低雜質含量上很明顯有了改變,從而的確立了自己的地位。
亮點二:國內外一流企業客戶群
寒銳鈷業不只是在國內建立了營銷網路,在國外(比如韓國、日本、德國、瑞士、美國等國家以及地區)也建立了營銷網路,擁有包括韓國TaeguTec、德國Betek–Simon、日本東芝、德國E6、IMC國際金屬(大連)、廈門鎢業等中外一流企業在內的下遊客戶群。
亮點三:打造全產業鏈龍頭
寒銳鈷業有著比較強的自主研發以及創新能力,且擁有自主國際品牌,是市場上認準的鈷粉龍頭,但寒銳鈷業不想只有這點成就,而是不斷在廢舊電池回收和三元前驅體領域擴展,通過募投建設成10000噸金屬新材料產能和26000噸三元前驅體產能,繼續開發產業鏈的下游端,慢慢完成了從鈷粉的龍頭到鈷產業鏈龍頭企業的轉型。
由於篇幅受限,更多關於寒銳鈷業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寒銳鈷業點評,建議收藏!
二、行業角度
鈷的下游需求主要囊括了鋰電池、高溫合金、磁性材料等這三方面,2019年全球鋰電池對鈷的需求佔比已經不小於60%,鈷的第一大需求商是3C消費電子,動力鋰電池為第二大鈷的需求。伴隨著未來5G、物聯網被廣泛的推廣將會推動消費電子對於鋰電池的需求大增,且在全球碳中和推動下的新能源汽車及儲能領域對於鋰電池需求是特別大的,而鈷作為鋰電池的上遊行業,對其需求也在不斷提升。
概而論之,寒銳鈷業作為鈷領域領頭羊企業,未來還存在巨大的上升空間,寒銳鈷業未來有望得到進一步發展。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寒銳鈷業未來行情,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寒銳鈷業估值是高估還是低估:【免費】測一測寒銳鈷業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2-02,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D. 十元多點的電子類股票有哪些
1.民族文化數字經濟(600640) 簡介及理由:電信統一的互聯網娛樂業務平台,主營業務為2C2H終端數字娛樂生活業務。 現價:10.60元總市值:84.34億 技術分析:技術上看多,有加速上漲趨勢。 數字經濟很可能是春節過後慣常的熱門話題。 2.新川263(002467) 簡介及邏輯:主營業務是為用戶提供雲視頻、電話會議、企業郵箱三大綜合雲服務。 現價:6.13元總市值:84.93億 技術分析:新川概念相關政策的密集實施,帶動了市場熱情,短期或將出現震盪。 3、儲能英威騰(002334) 簡介及邏輯:專注於工業自動化和能源電力兩大領域,為用戶提供最具價值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現價:10.80元總市值:84.49億 技術分析:短線壓力位在上限之上,短線走勢偏強,上行即將開啟。 4.軍工中航工業與金融(600705) 簡介及理由:行業領先的產業資本控股公司,擁有全牌照的金融業務平台。 現價:4.94元總市值:436.2億 技術分析:軍工資產收益證券化看好工業投資大前景。 5、新能源汽車科魯電子(002121) 簡介及理由:主要從事智能電網、新能源和綜合能源服務,是國內領先的綜合能源服務商。 現價:11.14元總市值:156.9億 技術分析:價漲量漲,SKDJ呈現金叉。
E. 為什麼好多人買股票不喜歡買行業龍頭股
因為龍頭股漲完了才叫龍頭股
這主要是和市場的風格有關。
A股投資者向來有炒小炒新炒概念的習慣。而你說的行業龍頭股大多是不符合這些特徵的。
首先,行業龍頭股的規模普遍較大,幾百上千億的規模和市值,游資的資金量,很難拉升漲停或者連續漲停。因此市場資金的跟風效應也就不明顯。如果賺錢效應不出現的話,自然不會被投資者所喜愛。
其次,行業龍頭股大多已經進入成熟期。市場佔有率大,但這也意味著未來的成長空間相對有限。對於股票投資來說,成長型的個股顯然能獲得更高的收益,而這種已經進入成熟期的個股,想像空間是比較有限的。
但是,在某些時候,龍頭股也可能受到市場資金的喜愛。
比如市場的風格,從中小創轉向大市值的白馬藍籌股,在這個時點,行業龍頭會受到資金的追捧。
最近的例子發生在2017年,大家可以看一看相應股票的市場走勢。2020年的4月以來,市場中的風格也有向著績優股和行業龍頭股轉變的跡象。
未來隨著A股市場去散戶化以及機構投資者力量的日漸龐大,對行業龍頭股的偏好會有所提升。這一點從歐美發達市場的 歷史 經驗中可以得知。
這些行業龍頭股大多現金流不錯,盈利能力也不錯,有著較強的跨越牛熊周期的特點,而且還有著高現金分紅比例等諸多優點,適合長線投資,所以更受到機構投資者的青睞。
貝佐斯曾問過巴菲特:「你的投資體系這么簡單,為什麼別人不做和你一樣事情?」
巴菲特回答:「 因為沒有人願意慢慢變富 。」
巴菲特很喜歡龍頭,可口可樂、美國銀行、蘋果...基本都是各個行業里的龍頭,也因此創造了財富神話,他的邏輯很簡單,找看得懂的公司在合理的價格買入,並長期持有。
可口可樂大家耳熟能詳,走到哪都有賣的,蘋果手機很多人用,基本是個股民都知道這是好公司,巴菲特的持倉也告訴大家他買了什麼,為什麼仍然只有一個巴菲特呢?應該說巴菲特說的那句話狠狠揭露了現實:沒有人願意慢慢變富。
他的成功是靠70多年的復利慢慢變富的,過程持久又漫長,我們絕大多數沒有這個耐心,迫於生活和內心慾望,我們當然希望越快暴富越好,什麼來錢快什麼越好,行業龍頭雖然不錯,但太慢了,一年20%,抓兩個板就回來了,幹嘛非得等一年呢?這是很多人不喜歡行業龍頭的真正原因,而不是因為找龍頭太難。
比如白酒中的茅台,家電中的格力,食品中的榨菜,工程機械中的三一...一說股民都知道,也都漲得不錯,持有三到五年,算上分紅,年化20%的收益不難。但是,相比行業龍頭的慢慢變富,市場龍頭的快速暴富吸引力更大。
比如前段時間的金健、以嶺,一周多股價就翻倍了,一周就抵持有行業龍頭五年的利潤,誘惑力實在太大,很多人看中了其中利潤,但也有一點被忽略掉了,那就是背後的風險,利潤與風險永遠是對等的,可能賺取100%的收益也可能虧損50%的本金,而要再回到原有水平,也需要翻倍才行,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可能很多次成功的戰果很可能在某一次的失敗中就化為泡影。
這是非常現實的,除了市場的一些游資外,絕大部分參與市場龍頭的人最終都以遺憾收場,習慣了快速上漲和短線刺激,再回頭看時,仍然看不上那些慢悠悠上漲的行業龍頭。
什麼是龍頭股?如何選擇龍頭股?捕捉龍頭股的操作技巧?有些投資者在追龍頭股上屢屢失手,原因在於追買龍頭股,雖然是一種短線快速獲利的好方法,但是,它對操作者的心態、操盤技巧、看盤基本功和應變能力等有非常高的要求。
什麼是龍頭股?
龍頭股指的是某一時期在股票市場的炒作中對同行業板塊的其他股票具有影響和號召力的股票,它的漲跌往往對其他同行業板塊股票的漲跌起引導和示範作用。龍頭股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的地位往往只能維持一段時間。成為龍頭股的依據是,任何與某隻股票有關的信息都會立即反映在股價上。
如何判斷板塊的龍頭呢?對於散戶來說很難判斷,由於散戶對公司基本面了解很缺乏,所以散戶很難從基本面角度了解板塊的龍頭。那有什麼好方法呢?很簡單,當一個板塊啟動時,最快漲停的就是這個板塊的龍頭。
總體來說,並不是散戶不喜歡龍頭,而是龍頭並不是那麼好選。
行業龍頭,顧名思義,既然龍頭,肯定有過高光時刻,有過大漲,或者維持在高位,相對而言,龍頭股比較成熟,價值基本體現過,或者說,漲幅相對不會特別大(相對而言),比較穩定一些,起伏沒有那麼大。
而行業其他股票,名聲沒有那麼大,或者還處在發展階段,有部分公司潛力無限,但卻沒有被普羅大眾太多了解,可能是看好,比如2010年的騰訊和阿里巴巴,那個時候,大家都在關注新浪搜狐得時候,能知道發展到現在的巨無霸呢,所以炒股需要超前的眼光,需要銳利的視野,當然這需要專業的團隊去調查去專研。
所以,相對龍頭而言,有潛力的非龍頭企業等待我們去發掘,享受巨大成長的紅利。
股票市場 有做長線的 也有做短線的。
做長線的人 喜歡買 行業龍頭,例如 貴州茅台等,一直都是某些價值投資者的最愛。
以貴州茅台為例,季線,2010-6-30 向前復權後股價開盤價61.98元,目前最新價格1265.70元,10年成長約20倍,比大多數股民的業績都要好。
做長線的代表人物應該是巴菲特 吧。
做短線的喜歡快進快出,行業龍頭一般市值較大,價值已經被大家所熟知,不容易炒作。所以短線炒家一般喜歡自己創造出 短期股票炒作「龍頭」。龍頭戰法。
做短線的人也有很多,很多游資都在做短線,例如
總舵主徐翔,超級牛散章建平,炒股養家等等
網路 徐翔
徐翔,1978年生,人稱「寧波漲停板敢死隊」總舵主,「私募一哥」。從營業部成名,到公開發行陽光私募產品,徐翔在創造一個又一個資本市場奇跡的同時始終保持神秘。曾任上海澤熙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總經理。
徐翔 1993年帶著家裡給的幾萬元入市。18歲放棄高考,專心投資股市。20世紀90年代後期,徐翔和幾個以短線擅長的朋友被市場冠名「寧波漲停板敢死隊」,投資風格彪悍,被「敢死隊」選中的股票,大進大出,大起大落。
16年股票投資經歷,在證券市場多輪的牛熊市考驗中穩定獲利,實現個人資產數萬倍增長,同時在成長中不斷轉變和完善自我投資策略。以其「兇悍的業績,難以超越」被認為股市神一樣的存在。
以上僅供參考,股票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因為發現是龍頭的股票已經漲了很高了!
因為所謂行業龍頭,被大家認可為龍頭時,往往價值已被高估甚至嚴重高價了。有的所謂龍頭,是被人為炒作成龍頭的,並不一定是真正有價值並高成長的龍頭。再者在當今A股虛假信息成風的環境中,人們的質疑、防範意識也使「龍頭」光環大打扣。
其實我是比較喜歡龍頭股的,但是得看什麼階段!
1. 如果是熊市末期,龍頭股是必須要買的,因為龍頭股代表整個市場的人氣,龍頭股沒有起來的話,其他個股也不會起飛,因為資金大部分都會去做,比如 2019年春季行情,非常多的龍頭股都翻了三倍以上,計算機的同花順和大智慧,半導體的聞泰 科技 ,北京君正,深 科技 等非常多的個股都是直接三倍,五倍的,不做龍頭太虧!
2. 如果是牛市來了,龍頭由於股價已經非常高了,那麼一定要選擇次龍頭,這些才是我們應該去布局的,不要一直把心思放在底部股上,因為太低的股反倒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啟動!
3. 在龍頭股的任何一次大的回調後,買入都會有不錯的收益,所以一定要注意,這種收益務必要抓住,龍頭還是會比其他股表現好!
不過我們說的龍頭非那些業績差的,因為折騰不了幾天自然就會下跌,而那些業績好的股,永遠是應該優先考慮的!
[來看我][來看我][來看我][來看我][來看我]
我是剛入的小散,本金很少。。比如我原來也很看好中興,,但是我發現這個盤子太大了,未來股價肯定會漲,對於我們這種小散就算翻一番其實也盈利不大。。所以喜歡買那種小點的企業,漲跌快,風險也大。。。。這是我新韭菜個人的想法
F. 寒銳鈷業300618歷史股價寒銳鈷業 新浪股票行情寒銳鈷業還會跌下去嗎
在我國人民生活水平越來越好,及科技進步的背景中,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等智能終端的需求連連攀升,以及全球大力推動新能源車的發展,都將持續帶動鋰電池需求的巨大增長,而鈷作為電池領域的重要材料,也逐漸增加了其他的需求。針對於和鈷行業有關的企業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機遇,接下來著重分析鈷行業的龍頭--寒銳鈷業的投資價值。
在開始分析寒銳鈷業前,我整理好的鈷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鈷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紹:寒銳鈷業的經營項目主要是金屬鈷粉與其他鈷產品、銅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並形成了從原材料鈷礦石的開發、收購,到鈷礦石的加工、冶煉,直至鈷中間產品和鈷粉的完整產業流程,在國內鈷行業是佼佼者的存在,同樣也是內陸企業中少有的擁有有色金屬鈷完整產業鏈的公司。
簡單介紹了公司基礎概況後,下面是對公司獨特投資價值的具體分析。
亮點一:全球鈷粉龍頭
寒銳鈷業一直以來專注於鈷粉技術的研發和生產,在整個世界上都是非常知名的專業鈷粉製造商之一,優秀程度到可直接通過自主研究發明的技術和設備去改進鈷粉的粘合度、純度、含氧量等核心指標,以滿足不同客戶的定製需求,在全球鈷粉市場中競爭優勢明顯;而且還打破了只管加工而不論產品質量的傳統思維模式,使得在提高鈷含量以及降低雜質含量上有了很明顯的改進,從而以進一步的確定了自己的龍頭地位。
亮點二:國內外一流企業客戶群
寒銳鈷業在很多國家以及地區都創建了營銷網路(比如:韓國、日本、德國、瑞士、美國等國家)擁有包括韓國TaeguTec、德國Betek–Simon、日本東芝、德國E6、IMC國際金屬(大連)、廈門鎢業等中外一流企業在內的下遊客戶群。
亮點三:打造全產業鏈龍頭
寒銳鈷業具有強大的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並且還具有自主國際品牌,是市場上出名的鈷粉龍頭,但寒銳鈷業不願止於此,而是積極布局三元前驅體領域和廢舊電池回收領域,爭取建設10000噸金屬新材料產能和26000噸三元前驅體產能,將產業鏈向下游延伸,從鈷粉龍頭逐漸朝著鈷產業鏈龍頭產業轉變。
由於篇幅受限,更多關於寒銳鈷業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寒銳鈷業點評,建議收藏!
二、行業角度
鈷的下游需求主要可以歸於鋰電池、高溫合金、磁性材料等這幾個方面,2019年全球鋰電池對鈷的需求佔比已經不止60%,第1大鈷的需求是3C消費電子,動力鋰電池為第二大鈷的需求。隨著未來5G、物聯網大范圍的推廣將推動消費電子對鋰電池需求的增長,且在全球碳中和推動下的新能源汽車及儲能領域有著強大的鋰電池需求,而鈷是生產鋰電池時所需的必不可少的原材料,需求量將也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總的來說,寒銳鈷業作為鈷領域領先企業,未來依然存在較大提升空間,寒銳鈷業未來發展空間較大。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寒銳鈷業未來行情,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寒銳鈷業估值是高估還是低估:【免費】測一測寒銳鈷業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1-11,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G. 長城汽車股票能漲到100元嗎
您好,長城汽車,去年已經大漲了一年,今年不同,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有高估的泡沫,現在證處於陰跌放量狀態,想漲到100元至少短期是不現實,目前它唯一的亮點就是新能源汽車這個概念比較吃香,其他的放在傳統汽車領域沒有太大的競爭力,銷量有效,也就是基本面非常一般,前幾年都是虧損的狀態。如果後期開發不出一款像樣的新能源汽車,就會面臨擠泡沫的壓力。目前基本面尚可,但是也很難支撐其目前的股價水平;技術結構上,頭部結構比較明顯,一路陰跌不斷,不斷尋求支撐,觀察強支持40,如果殺破,面臨深度下殺的風險,持有個股周期太長風險會非常大,特別是高位購買的,要注意風險。如果還有問題,歡迎再次咨詢我。【摘要】
長城汽車股票能漲到100元嗎長城汽車這只股怎麼樣【提問】
您好,根據您描述的情況是關於汽車股票的問題。長城汽車,屬於新能源汽車的股票,您說要漲到100難度系數比較大,目前股價水平有點高,希望我的解答能幫助到您。【回答】
您好,長城汽車,去年已經大漲了一年,今年不同,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有高估的泡沫,現在證處於陰跌放量狀態,想漲到100元至少短期是不現實,目前它唯一的亮點就是新能源汽車這個概念比較吃香,其他的放在傳統汽車領域沒有太大的競爭力,銷量有效,也就是基本面非常一般,前幾年都是虧損的狀態。如果後期開發不出一款像樣的新能源汽車,就會面臨擠泡沫的壓力。目前基本面尚可,但是也很難支撐其目前的股價水平;技術結構上,頭部結構比較明顯,一路陰跌不斷,不斷尋求支撐,觀察強支持40,如果殺破,面臨深度下殺的風險,持有個股周期太長風險會非常大,特別是高位購買的,要注意風險。如果還有問題,歡迎再次咨詢我。【回答】
53的成本是不是高了【提問】
您好,您還持有了,一直等著漲到100,屬於高位了,,現在股價是44.5,要漲20%才能到,要注意控制風險哦。【回答】
我買進去,他就一直跌,我在想還能回本嗎【提問】
您好,去年新能源汽車,能源和科技板塊很牛,今年換了,他們泡沫太大了,要擠掉泡沫,之後看看主力資金會不會再進場。【回答】
為什麼問的,回答的都不一樣,有的說沒事,有的說危險呢【提問】
您好,對個股的看法存在分歧屬於正常的狀態,您覺得它會漲到100,您買的價格53覺得沒事,總有一天會漲回去;有的人覺得沒事,是一種心理角度,跌一段時間總會漲回去。但是從風險的角度和專業角度出發,當然是有風險的,您都被套了快20%,再下跌,又是再度下跌,虧的就越多,風險是非常明顯的。【回答】
你覺得他會跌破40嗎【提問】
新銳科技也去汽車股,為什麼一直漲呢【提問】
您好,只能說是有可能,畢竟個股的走勢,從不同的周期來看,如果時間軸越長,今年行情發生恨大的變化,跌破30也不見怪。40是近期一段時間的關鍵性支撐位,後期要看大趨勢如何,按照現在股市的情況來看不是特別好。【回答】
如果跌不破四十呢【提問】
您好,您說的是欣銳科技吧,不是新銳科技,您打錯字了。它沒有漲了,它現在處於高位震盪陰跌走勢,只是比長城汽車跌的滿一些,另外它有燃料電池概念,這個概念比新能源汽車概念要強一點。【回答】
您好,不跌破40會有一個小反彈,沒有持續放量的話,反彈空間會非常有限,技術結構上壓力比較大。如果還有其他的問題,歡迎再次咨詢我。【回答】
H. AMD股價一年上漲158%,英特爾卻從「牙膏廠」變成了「拉鏈廠」
「AMD這是踩爆牙膏管了嗎?AMD yes!!!」
昨天AMD在拉斯維加斯的CES上發布7nm銳龍移動處理器R7 4800U之後,一位數碼博主在朋友圈激動地留下了這一句話。
在CES大展第一天,AMD與英特爾的龍虎鬥就吸引了全行業的關注。根據AMD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R7 4800U在Cinebench R20上的成績,超越競爭對手英特爾的10nm酷睿 i7約90%。可以說,盡管沒能真正上機實測,但這組官方數據已經足夠讓「農企」的粉絲興奮了。
從CES現場的硝煙味,可以看到兩大巨頭的碰撞。英特爾希望通過推出首款獨立顯卡拉開與AMD的距離,而AMD則通過多款7nm晶元進軍PC市場,謀求突襲英特爾的大本營。
直到今天,外界對跳票N年多的英特爾10nm工藝依舊詬病不斷。此次CES上英特爾公布了採用10nm+製程工藝的Tiger Lake處理器,但真正出貨據傳仍要等到今年晚些時候。
至於更受普通消費者期待的第十代移動標壓版酷睿處理器Comet Lake-H,尤其是那幾款突破5GHz頻率的型號,恐怕真的要在今年一季度結束時才能出貨了。
回顧AMD和英特爾這對歡喜冤家的發展 歷史 ,我們不難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雖然英特爾在相對長時間內一直領先於AMD,但後者的崛起似乎總是周期性的,每隔一段時間它就會讓外界感到一次驚喜。
過去幾年,由於產品力的孱弱,AMD在晶元領域幾乎成為高功耗、低性能的代表。所謂性能靠不住,全靠頻率往上湊,所以我們看到了飽受詬病的推土機系列,乏力的表現也給AMD帶來了「農企」的外號。
但 歷史 總是驚人的相似,在Ryzen系列以及最新7nm工藝的加持下,此前幾乎成為「原罪」的AMD又一次獲得了市場的認可。而相比之下,不斷打磨14nm的英特爾則成為了新時代用戶調侃的對象。當14nm後面的加號越來越多,英特爾從「牙膏廠」變成了「拉鏈廠」。
本次CES上,當發布會結束後,AMD掌門人蘇姿豐亮出手持8核APU與64核線程撕裂者的照片時,她臉上的自信笑容似乎也證明,2020年這個開門紅,「農企」又領先了對手一步。
過去一年,AMD似乎一直順風順水。當全球 科技 股普遍表現不佳的同時,AMD股價卻上漲了158.4%,超過59.7%的行業平均漲幅。而就在三年前,AMD還因為推土機系列的失敗一度徘徊在破產邊緣。
這次驚人轉變的原因,主要是得益於市場對AMD顯卡的強勁需求,以及新一代處理器Ryzen「系列」的成功。如今AMD積極向7nm製程轉變,並在設計效率方面迅速提升,這些舉措都令英特爾倍感壓力。
AMD的崛起,最直接承受壓力的就是英特爾,無論是在市場份額還是在輿論方面。從2019年AMD推出第二代銳龍APU處理器,到7nm工藝的桌面版銳龍3000、伺服器版EPYC 7002系列的陸續亮相,輿論先後多次傳出看衰英特爾的聲音。
那麼,英特爾真的有那麼慘嗎?我們不妨仔細解讀一下。
首先我們要提出一個問題,過去這兩年英特爾難不難?如果相比較前幾年把AMD按在地上摩擦時的酸爽,近兩年英特爾確實有點兒難。
2019年,隨著蘋果和高通之間握手言和,英特爾也被迫放棄了自己堅持多年的5G基帶業務。另外, 面對AMD 7nm工藝的新產品,英特爾這邊還在繼續打磨14nm晶元,總有些趕不上趟的磨蹭勁兒。記得早在2013年,英特爾就曾宣布會在2016年推出10nm,2018年推出7nm。但如今7年時間過去了,10nm工藝的晶元依舊難產,這也是外界不斷看衰它的主要原因。
反觀AMD,據悉下一代處理器架構Zen3將會採用台積電的第二代7nm工藝(即7nm+EUV),而英特爾的10nm工藝似乎還在繼續醞釀和打磨。這種反差,可以看出源自於兩家企業研發理念的不同,也來自於商業模式上的巨大差異。
早年間因為減負需求,AMD剝離了自己的晶元製造廠Global Foundries,至此AMD成為了一家僅參與設計但不參與生產的晶元企業(類似於華為海思)。而英特爾那邊,自始至終都是堅持自己設計、自己生產的理念。
目前AMD的7nm工藝是由台積電負責代工,同樣使用台積電7nm工藝的還有華為的麒麟晶元。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看AMD也是獲得了來自移動領域的製程紅利。
而英特爾方面則不同,英特爾擁有自己的晶元生產工廠,不可能尋求台積電的代工。另外,自建產線的產能也有限,因此過去我們經常會看到英特爾遭遇晶元缺貨的難題。
但是,拋開這些差異,我們在分析晶元製程方面不能單純以數字論英雄。可以說,英特爾的10nm相較於AMD的7nm並不弱,如果以每平方毫米的晶體管數目作為標准,AMD(也就是台積電10nm工藝)每平方毫米的晶體管數量不到5000萬,而英特爾(10nm工藝)每平方毫米的晶體管數量卻超過 1 億。目前,AMD的7nm+工藝的單位晶體管數目也超過了1億。所以從這個層面來看,英特爾的10nm與AMD的7nm工藝是持平的。
要說唯一的劣勢,就是英特爾10nm至今仍未大規模量產,而AMD已經已經開始力推7nm銳龍APU了,尤其是這個系列的APU將包含15W超低功耗、45W筆記本、65W桌面和35W桌面節能版等四大類別,SKU更是多達28款。
一旦AMD的晶元在性能追趕上來,而價格方面相較於英特爾的產品又有明顯優勢,市場份額自然會大幅提高。但是,英特爾的蓄勢和磨蹭其實有著更大的圖謀。
雖然過去兩年AMD迎來了高光時刻,不過誰也不能否認,從企業整體實力上來看其與英特爾還是存在著很大的差距。至於英特爾的10nm工藝為什麼難產,以及其這兩年相對較慢的產品迭代問題,或許除了技術層面的限制還有商業層面的考量。
對於英特爾而言,AMD是誰?是一個緊隨自己多年的競爭對手。
從正常的商業邏輯上來考慮,每一家企業都會盡可能的去擠壓競爭對手的生存空間,最好是完全碾壓它。所以,從正常邏輯來看,如果AMD倒閉破產,對於英特爾來說應該是最好的結果。
但是,真的出現這樣的局面,英特爾絕對會「苦不堪言」。
AMD對於英特爾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存在。因為一旦沒有了AMD的競爭,很多國家和地區的反壟斷機構立刻就會找上英特爾,看到谷歌在歐洲被罰的幾十億歐元巨款了嗎,英特爾可不希望交這份冤枉錢。
所以對於英特爾而言,一個永遠活著但威脅不到它的AMD,是最理想的市場競合狀態。尤其是AMD發展 歷史 中幾乎周期性的崛起脈絡,也導致外界一直有傳言稱,這是英特爾在「有預謀」地故意放水。
當然,放水一說只是外界猜測。不過從公司經營決策上來看,相較於市場份額,如今英特爾要更看重的是經營利潤。
數據顯示,雖然英特爾2018年的市場份額有所下滑,但其通過推高CPU價格得以維持了營收增長。以台式電腦處理器的銷量來看,雖然銷量同比下滑了6%,但英特爾卻通過11%的價格漲幅緩解了這一難題。
而從市場的需求來看,14nm晶元依然是市場的主流。根據此前外媒的調研報告顯示,即便英特爾不遺餘力地提高14nm的產能,卻依然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
要知道在此之前,根據英特爾官方的說法,其在14nm晶元的產能投入上可是增加了很多的。據悉相比2018年,英特爾在2019年對14nm晶圓每月啟動量(WSPM)提高了25%。2019年前三季度,英特爾共花費了115億美元支出來購買新的生產設備,預計全年相關資本支出將達到160億美元,比預期高出了5億美元。
即便如此,英特爾依然無法滿足市場的強大需求。換位思考一下,這樣的情況下英特爾自然要優先滿足14nm晶元的市場。這也是股東利益最大化的最優解。
根據英特爾此前公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當季整體營收為191.9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180.45億美元;凈利潤為60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52.82億美元。
對此,互聯網行業分析師孫永傑對懂懂筆記表示:「每一家企業都會考慮投入產出比的問題,改造或者新建一條晶元的生產線,往往是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美元的投入。另外,現在14nm的市場需要旺盛,生產線就這么多,英特爾自然會把主要精力放在這上面,這樣才能夠保證其當下利潤最大化以及股價的提升。」
凡事有利必有弊。
這種舉措也會帶來負面影響。因為維持股價和投資回報率,會導致企業缺乏對創新項目的孵化沖動與耐心,這種因沖動和願景帶來的內生性增長,才是每家追求基業長青的企業必須去做的事。即便英特爾的5G基帶業務就是源自這種 探索 導致的挫折,但是其不會、也不應該放棄對創新的不斷嘗試。
10nm晶元的不斷跳票的背後,或許還有其他的原因。只不過,獲取高利潤的同時,英特爾顯然也要承受市場份額的下滑和以及輿論的壓力。作為一家晶元行業的巨頭,我們可以看到此次CES上英特爾也拿出了很多面向未來的產品,甚至描繪了PC市場的未來,但這些產品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似乎有些過於遙遠,尚不能輕易觸及。
隨著AMD yes!!!的聲音越來越多,英特爾到了真正拿出一些讓市場和用戶真正為之興奮產品的時候了。否則,大意失荊州的故事不是只在小說中才會出現!
——————————————————————————————————
微信關注公眾號「懂懂筆記」每天第一時間為您奉上最新最熱的 科技 圈資訊~
多年 財經 媒體經歷,業內資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眾多,信息豐富,觀點獨到。
發布各大自媒體平台,覆蓋百萬讀者。
《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微信思維》、《微信力量》三本暢銷書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