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行業 » 民國震中實業公司股票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民國震中實業公司股票

發布時間: 2023-05-10 05:53:24

㈠ 誰給我說下民國股票歷史

在已經挖掘出的清朝、民國時期的老股票中,銀行類(錢庄除外)股票有40餘種,除幾種價格在千元以下外,其餘的價格都在數千元至數萬元。銀行類股票的價格遠遠高於其它股票。在股票收藏中,銀行類股票自成系列。上海的股票收藏家趙善榮先生,自1998年初開始進行銀行股票專題收藏,至今已收藏銀行股票30餘種,在股票收藏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2000年3月,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分行,為建立中國第一家銀行博物館,有意整體購買趙先生的銀行股票,趙先生開價80萬元,由於博物館的經費並不是很充足,而只好作罷。2000年4月9日,在上海浦東世紀金融大廈內,銀行博物館正式開幕,參觀者們對館內收藏的兩千多件銀行(包括錢庄),不同時期的印章、存摺、徽章、賬冊、支票、錢幣以及各類業務器具等展品充滿

了濃厚的興趣,但在這些參觀者中,卻很少有人知道:股份制對銀行的產生所起到的決定性作用。

清朝、民國時期全國共有銀行數百家,當我們翻開這數百家的銀行史時,我們驚奇地發現:這數百家銀行竟然全是股份制,這種特殊的現象,在其它各行各業都是絕無僅有的。所以可以說:是股份制培育了銀行,如果沒有股份制,就沒有銀行。而股份制的唯一標志就是股票。

經常有人問我:老股票中的銀行類股票為什麼這么貴?我和一些股票收藏朋友也常常探討這個問題,大家都認為:由於銀行業與其它行業的不可比性,也就決定了銀行業的重要地位。任何一家銀行的成立,都是必須經中央政府批准才行的。再有就是銀行史。由於是股份制創造了銀行,講銀行史就要講股票,股票是銀行的根,沒有股票又哪有銀行呢?

當一些錢幣收藏家看到了銀行股票時,他們感到很驚奇,對於股票大方得體的票幅,設計精美的印刷,多項內容

的填寫、簽署及印章,多年付息分紅等記載,自嘆他們手中的紙幣而不如,尤其是銀行發行的紙幣,經過印刷即為成品,如今有些存量較少的紙幣,價格已相當昂貴。但所謂的存量少也比銀行類股票存量大很多,因為至目前為止,還

未發現哪種銀行股票的存量超過30枚。在已挖掘出來的40餘種銀行股票中,有些還是孤品,而這些股票的價格相對於紙幣珍貴品種的價格卻低得可憐,這是很不應該的。

解放後的幾十年裡,股票作為資本主義的象徵,已被批判得體無完膚,不勞而獲的臭名,使人們對它深惡痛絕。所以在改革開放初期,因為搞股份制,就有了姓資姓社的大討論。這種極不正常的現象,最終還是被扭轉了。今天的股份制已遍及各行各業。事實證明,它深得人心。而記載著股份制歷史的老股票,卻已被摧殘得所剩無幾,難怪老股票的收藏這么難。

有聰明的錢幣收藏家,設想在以後的錢幣展出中,以某家銀行的股票與錢幣相配套,以期達到滿意的效果。但銀行類股票的難以尋覓,就又使他們望而卻步。銀行股票的發行量與銀行發行的紙幣是不能相比的,紙幣的發行量至少幾百萬元,而銀行的股本一般只有幾千股至10萬股之間,股票也是分為多種面值的,比如中國實業銀行,民國八年發行第一期股票時,總股本定為20萬股,股票分為壹股、伍股、拾股、伍拾股、壹佰股5種面值。民國二十二年換發新股票時,新股票上這樣記載著:本銀行資本暫以所收之3507400元為額,共計35074股。本銀行股票分為壹股、伍股、拾股、伍拾股、壹佰股五種。由此看來中國實業銀行的股票發行很艱難。14年中卻未招足額定股本的18%,可銀行發行貨幣時卻都是足額甚至是超額發行的。

如果我們認真分析銀行股票的價值,就會發現股票的價格並不是高了,而完全相反是太低了。銀行發行的紙幣,從輩分上講,是銀行的晚輩,更是銀行股票的晚輩。從數量上講,銀行紙幣的存量遠大於股票,僅此兩點,就說明銀行股票與紙幣間的價格倒掛是不正常的,股票這一新興藏品,由於只有5年歷史,參與的人還極少,正因為這樣,股票巨大的價值潛力,才會等待人們去挖掘。
大概就是這么多了,對於詳細的有幾只股票那是看國家會不會讓我們了解民國時期各方面的事情了。你也知道現在屁大一點事有可能和國家機密,或是國家形象扯上。

㈡ 1984年十一月上海什麼公司公開發行股票

1984年11月,上海飛樂音響向社會公眾發行的股票是1萬股,面值共50萬元,關鍵是無收回期限。雖然發行數量不算多,但是飛樂音響股票公開發行的社會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公開排隊、認購踴躍。盡管在它之前,還有1984年9月經人民銀行上海分行批准發行的上海華寧實業公司股票,但那隻股票並不是公開發行,所以就確定了飛樂音響這張股票。
當年為了防止股票被仿造篡改,人民銀行上海分行金管處(金融行政管理處簡稱)對股票印製審核要求非常嚴格,飛樂音響的股票是上海印鈔廠(代號542廠)設計印製的,從當時的角度看,飛樂音響的股票製作非常規范,票面上含有各種各樣的防偽標記,印製非常精美,紙張質地也很好。
拓展資料:
隨著上海飛樂音響公司股票的發行,股票的轉讓交易需求也逐漸顯現,股票購買者有資金需求時就需要將股票變現,但卻找不到地方買賣交易,許多股票持有者紛紛到經手代理發行飛樂音響的已更名的工行上海市信託投資公司靜安分部打聽股票能否轉讓、如何轉讓。為滿足投資者需求,1986年9月26日,上海第一家證券交易櫃台——工商銀行上海市信託投資公司靜安證券業務部正式開業了,業務部位於南京西路1806號。
這個證券交易櫃台最早交易的僅有經人民銀行上海分行批准公開發行的飛樂音響和延中實業兩只股票,交易方式最開始只有委託代理買賣,沒有電腦,沒有行情顯示屏,價格按固定的紅利率折成所持時間計算得出,並將價格牌插在設計好的價格牆板上,定時更換。股票交割、登記卡號、蓋章、過戶等手續都是手工完成。當時擔任工商銀行信託投資公司靜安證券業務部正、副經理的是黃貴顯和胡瑞荃兩位老先生。
正是這個小小的證券業務部,開始了我國改革開放後最早的股票交易,開創了新中國股票交易市場的萌芽。它的誕生成為1986年全國十大經濟新聞之一,所以說,它在上海的證券發展史上佔有特殊地位。
一級市場,也稱發行市場或初級市場,是資本需求者將股票等有價證券首次出售給公眾時形成的市場。這個市場發行是一次性行為。二級市場是有價證券的流通市場,是發行後的有價證券進行買賣交易的場所。二級市場與一級市場關系密切,既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1986年9月上海首家證券交易櫃台的設立,標志著上海證券二級市場的萌芽和誕生。

㈢ 民國股票最貴的是哪一種

民國股票最貴的是中國實業銀行股票。根李搜據查詢金融之家網信羨擾仔息顯示,民國時期的股票中,最貴的是「中國實業銀行」股票。該股票是由中國實業銀行於民國十六年(1927年)發行的,面值為100元,發行量僅有1000張。該股票的設計精美,印刷精良,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據報道,目前該股票的市場價值已經超過了兄汪100萬元人民幣。

㈣ 請問中國解放後的股票發展歷史慨況

中國股票發行經歷了清政府、北洋政府、國民政府(中間還隔有汪偽政府),新中國人民政府。使用購買股票的幣種有銀兩、銀元、法幣、中儲券、關金券、金元券、人民幣。如今,收藏界把這百餘年發行的股票進行分組:分為清代、民國、解放區、新中國、新時期、上市公司股票再加股票認購證。 1984年- 提出建立資本市場構想 1984年11月-中國第一股發行1萬股 1986年-中國第一個證券交易櫃台誕生 1990年12月-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 1991年7月-深圳證券交易所試開業 1991年8月28日- 中國證券業協會在北京成立 1992年5月21日-上交所取消股票交易價格限制 1992年8月10日-「810」事件 1992年10月12日-證監會正式成立 1992年8月-1994年8月-股市變冷 1994年7月30日-三大利好救市政策引發大漲 1996年12月-政策扼住股市漲勢 1999年5月19日-5.19行情爆發 1999年6月-多重利好促股市大漲 1999年7月1日-《證券法》實施打開潘多拉魔盒:從國有股減持到股權分置改革 2001年6月-國有股減持拉開序幕 2001年7月-國有股減持在新股發行中正式開始 2001年10月23日-證監會宣布暫停首次發行和增發股票時出售國有股 2001年6月-社保基金正式入市 2002年6月-國務院決定停止減持國有股 2002年12月-QFII制度正式實施 2005年4月30日-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正式啟動 2005年6月-利好齊發,股改行情啟動 2006年9月-股權分置改革已近收官 2006年下半年到07年10月16日-上證指數高達6124.04點,隨後隨著國際金融局勢急轉直下,美國次貸危機 ,世界第三大投行雷曼兄弟倒閉,中國股市特有的大小非現象使得上證指數一路下滑,至2008年10月28日上證指數跌至1664.93點,跌幅超70%。 2009年上證綜指年內上漲62.19%,個股漲幅甚至接近2007年的水平,股價創新高的A股有330多隻(不包括新股),占總數的20%,而股價回升到6000點水平的股票,占總數的50%。 2010年年初開盤指數既告不利,上證指數在最初上漲了一段之後,又於1月27日跌破3000點。現在仍舊在3000點徘徊

㈤ 1992年中國股市有幾只上市公司

1992年中國股市有延中實業、真空電子、飛樂音響、愛使股份、申華實業、飛樂股份、豫園商場、浙江鳳凰這八家企業:

1、延中實業(股票代碼:600601)

延中實業是滬市最早上市的公司之一,屬於「三無」概念股,且盤子小,爭奪其控股權的斗爭在中國股票市場中多次掀起波瀾。上市日期為1990年12月19日。

2、真空電子(股票代碼:600602)

1987年1月12日發行普通股14.5萬股。1988年4月26日發行12.5萬股,1989年2月28日發行22.1萬股,每股面值100元。1991年11月29日又溢價發行了B種股票,成為中國第一張專供海外投資者認購的人民幣特種股票。發行量100萬股,每股100元,發行價420元/每股。

3、飛樂音響(股票代碼:600651)

上海飛樂音響股份有限公司(FEILOACOUSTICSCO.,LTD.SHANGHAISH:600651)創立於1984年11月18日,是新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上市公司

4、愛使股份(股票代碼:600652)

上海愛使股份有限公司於1985年1月經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批准,向社會公眾發行人民幣普通股股票30萬元,是採用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也是上海市首批股份制試點企業和股票上市公司之一。

5、申華實業(股票代碼:600653)

申華控股,即上海申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6年7月1日,是一家綜合類的上市公司,其前身是上海申華電工聯合公司。1990年12月18日公司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6、飛樂股份(股票代碼:600654)

飛樂股份於1987年6月23日經滬體改(87)第4號文批准,採用社會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股票於1990年12月19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7、豫園商場(股票代碼:600655)

1992年5月豫園商場股票市價突破萬元,創下中國證券交易史上的天價,被譽為「中華第一股」,為同年5月成立的上海豫園旅遊商城股份有限公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8、浙江鳳凰(股票代碼:600656)

1990年12月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浙江鳳凰作為首家異地上市公司掛牌上市。

㈥ 中國第一支股票是什麼名字和什麼時候發行的

1984年發行中國第一支股票飛樂音響
「老八股」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直接產物。1984年11月「飛樂音響」公開發行股票50萬元,成為新中國成立後發行的第一隻股票,猶如建立新中國證券市場的一支嚆矢。次年,「延中實業」和「愛使電子」分別發行股票500萬元和40萬元; 1987 年,「真空電子」和「飛樂股份」分別發行1000萬元和210萬元; 「豫園商場」於 1988年發行129.1萬元,「申華實業」(當時名申華電工聯合公司)發行46 萬元。 1992年2月,「真空電子」又發行首隻B股。

1990年12月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時,上述八家公司成為上交所首批掛牌交易的上市公司,因而獲得了「老八股」的雅號。面對投資者旺盛的投資熱情,有限的幾只股票供不應求,「老八股」著實熱鬧了一番,成為第一批老股中的寵兒。

㈦ 軍芯股票有哪些

軍工晶元
1、西儀股份(股票代碼:002265)
西儀股份始建於1939年4月,前身為雲南西南儀器廠,中國兵裝集團旗下,國內發動機連桿專業化龍頭,混改預期強烈;目前沒有軍品。
2、風范股份(股票代碼: 601700)
風范股份(股票代碼: 601700)始建於一九九三年,是專業生產1000kv及以下各類超高壓輸電線路角鋼塔、鋼管組合塔、各類管道、變電站構支架、220kv及以下鋼管桿及各類鋼結構件等產品的專業公司。公司坐落於中國核心經濟區長三角經濟圈的中心位置一江蘇省常熟市,總佔地面積約45.8萬平方米,擁有先進的數控型鋼聯合生產線、數控角鋼鑽孔生產線、數控角鋼高速鑽孔生產線、JCOE直縫焊管生產線、熱鍍鋅生產線在內的各類生產設備1000餘套,年產量可達40萬噸。公司於2011年在上海主板上市股票代碼( 601700)。
3、寶塔實業(股票代碼:000595)
寶塔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西北軸承廠,是一家三線企業。1965年建廠,1996年改制上市,我國軸承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中國機械工業企業500強,我國西部最大的軸承生產企業、軸承行業知名骨幹企業之一,NXZ品牌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獲得了國家出口免驗資格,產品暢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擁有軍工軸承保密資格、科研生產許可證。
4、亞星錨鏈(股票代碼: 601890)
亞星錨鏈(股票代碼:601890)是專業化從事船用錨鏈和海洋系泊鏈及附件的生產企業。除總部在江蘇靖江外,另在鎮江、馬鞍山等地設有亞星(鎮江)系泊鏈有限公司,亞星(馬鞍山)高強度鏈業有限公司等子公司,現有員工近2000人。公司現有長江邊重件碼頭,碼頭裝卸能力:5000噸泊位一個,2000噸泊位兩個,45噸吊機三台。
5、中鋼天源(股票代碼:002057)
中鋼天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鋼天源」)成立於2002年3月,是中國中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鋼集團」)科技新材料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2006年8月在深交所掛牌上市。中鋼天源以金屬材料及檢驗檢測業務、磁性材料為主業,已成為我國權威的金屬製品檢驗檢測機構、國防軍工領域重要的金屬製品研發製造企業、重要的芴酮產品出口商。
6、英洛華(股票代碼: 000795)
英洛華(股票代碼:000795)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專業生產高性能燒結釹鐵硼、粘結釹鐵硼等稀土永磁產品。企業佔地面積140000平方米,擁有三個生產基地,年生產燒結、粘結釹鐵硼能力達6500噸。目前,公司已經能批量生產N52、N48H、N42SH、N40UH、N38EH等牌號,處國內領先地位。
7、億利達(股票代碼:002686)
浙江億利達風機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 002686)創建於1994年,是浙江省國資委下屬浙商資產控股企業;知名中央空調風機生產企業和建築通風機(工程風機)製造商。
8、藍盾股份 (股票代碼:300297)
藍盾股份是中國信息安全行業的領軍企業,公司成立於1999年,並於2012年3月15日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股票代碼:300297。公司構建了以安全產品為基礎,覆蓋安全方案、安全服務、安全運營的完整業務生態,為各大行業客戶提供一站式的信息安全整體解決方案。
9、賽微電子(股票代碼:300456)
賽微電子(股票代碼:300456)成立於2008年5月15日,於2015年5月14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掛牌上市,股票簡稱為「賽微電子」,股票代碼為「300456」。公司總部位於北京,分支機構及業務范圍遍及全球。
10、海蘭信 (股票代碼:300065)
海蘭信 (股票代碼:300065)海蘭信成立於2001年,2010年3月26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總部位於北京環保科技園,在海南三沙、廣東、上海等地設有分支機構,在德國、新加坡、俄羅斯、加拿大等地設有分公司及研發中心。海蘭信遵循「自主研發為基礎、國際合作創一流」的研發理念,匯集了200餘人的國際化研發團隊,擁有近百項專利和軟體著作權。2020年集團總人數超過600人,產值10億元。

㈧ 股票代碼600910是什麼股


股票代碼600910是民享礦業集團份有限公司,但是這家公司沒有出現在新股申購發行隊列里,表示這個代碼還沒被使用,所以並不是所謂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中的一個特定組成部分,它公開發行股票,達到相當規模,經依法核准其股票進入證券集中交易市場進行攔隱首交易。而這家公司並非上市公司,且股票代碼也是不存在的。
基本信息
股票代碼用數字表示股票的不同含義。股票代碼除了區分各種股票,也有其潛在的意義,比如600***是上交所上市的股票代碼,6006**是最早上市的股票,一個公司的股票代碼跟車牌號差不多,能夠顯示出這個公司的實力以及知名度,比如000088鹽田港,000888峨眉山。
相關內容
滬市股票買賣的代碼是以600或601打頭,如:運盛實業:股票代碼是600767。中國國航:股票代碼是601111。B股買賣的代碼是以900打頭,如:上電B股:代碼是900901。
深市A股票買賣的代碼是以000打頭,如:順鑫農業:股票代碼是000860。B股買簡數賣的代碼是以200打頭,如:深中冠B股,代碼是攜豎200018。




㈨ 晚清民國三次股市崩潰:買橡膠股不知橡膠為何物

過去一周,我國哪裡最「瘋狂」?答案是股市!感覺沒去炒股都不好意思跟人聊天。但股市有漲就有跌,有大泡泡就有崩盤之時,大起大落才是股市的常態。這種「大起大落」在新中國成立前的近百年中屢見不鮮。讓我們回顧一下晚清民國的三次股市大崩潰,以為鏡鑒。

炒股者從不問公司業績好壞

早在1860年代,洋行股票就開始在上海問世。之後,在洋務運動的驅動下,第一隻華商股票―輪船招商局於1872年底開始交易。接下來,江南製造局、開平煤礦等現代工業企業、礦業企業相繼發行股票。

正如1882年9月2日的《申報》所評論的:「今華人之購股票者,則不問該公司之美惡,及可以獲利與否,但有一公司新創、糾集股份,則無論如何,競往附股。」就是說根本也不管你公司是干什麼的,是蒸蒸日上還是面臨倒閉,總之你敢發我就敢買。

於是大起大落的 *** 來了。1883年10月,對礦業股票的過分投機導致中亮隱國迎來了歷史上第一次現代意義上的金融危機。當時礦業股票暴跌,形同廢紙。於是股市崩盤,股民血本無歸,紛紛上天台思考人生。

買橡膠股不知橡膠為何物

1910年爆發的橡皮股票風潮,讓早期的中國股民再次體驗到股票不可愛的一面。

所謂橡皮,是當時上海人對橡膠的稱呼。1903年,英國人麥邊在上海組織了一家藍格志(橡膠產地名)拓殖公司,吹噓其經營范圍包括開辟橡膠園、挖石油、採伐木材等,然後開始招股,但虛假宣傳了五六年卻沒什麼業務。到1909年,因為世界性的橡膠漲價,外國開發成功的橡膠園企業主和投資人大獲其利,於是購買橡皮禪鍵渣股票的中國人逐漸增加。就像商場大減價一樣,甭管賣什麼,總會有人一窩蜂圍上去,於是人人爭先,個個奮勇,不甘落後。麥邊和其他橡膠公司就利用這一時機瘋狂抬價,由原本約60兩的股面值抬升到1450餘兩。然後一眾冒險家佯言回國,一去不回,股票價值遂一落千丈。

當時媒體是這樣批評此事的,說「可異者市中尚有不知橡皮為何物者」,就是說很多炒股的人根本連什麼是橡膠都不知道,照樣炒賀悄。

實業都不做,錢都拿去炒股

第三次是在1921年,當時在北平和上海都成立了股票交易所。尤其是1920年7月的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成立僅半年間,就盈利20萬元,讓人以為開交易所賺錢容易,是發家致富奔小康的捷徑。到1921年9月,上海有交易所70家,其後開交易所更是像如今開淘寶店一樣容易,11月份上海就新增38家。當時人描述說,「報紙廣告欄中,幾日間有一交易所出現,十日間必有一信託公司發生。」其他國內各大商埠,如北平、天津、漢口,也紛紛步上海之後塵。

當時在交易所,布、麻、火柴、麻袋、煙、酒、沙土、水泥,什麼都可以交易,市場一片興旺。交易所、信託公司相互利用,哄抬股價。加上一戰結束,外資再次湧入,和國內游資一道,不問緣由,盲目跟風,一起進入股票交易市場,沒人去做實業。1921年9月,銀錢業從資金安全考慮,開始緊縮銀根,收回貸款,投機者措手不及,破產者十之八九。然後,連鎖反應開始,和前兩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