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股票股利對公司的資本結構和股東權益不會產生任何影響
股票股利對公司的資本結構和股東權益不會產生任何影響。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股票股利對公司的資本結構和股東權益不會產生任何影響,會引起股數增加,每股面值降低,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並由此引起每股收益和每股市價下跌。
『貳』 為什麼分配現金股利會改變資本結構
現金股利支付,會改變企業現有資本結構,企業各種資本的價值構成及其比例關系,是企業一定時期籌資組合的結果。廣義的資本結構是企業全部資本的構成及其比例關系。企業一定時期的資本可分為債務資本和股權資本,也可分為短期資本和長期資本。
狹義的資本結構是企業各種長期資本的構成及其比例關系,尤其是長期債務資本與(長期)股權資本之間的構成及其比例關系。最佳資本結構便是使股東財富最大或股價最大的資本結構,亦乎掘滲即使公司資金成本最小的資本結構。
(2)股票股利可以改變公司資本結構擴展閱讀
資本結構影響
一是保持合理的資本結構有利於提高企業價值。債務融資能夠給企業帶來財務杠桿收益和節稅收益,當總資產息稅前利潤率大於債務成本率時,企業進行債務融資,可以獲得財務杠桿收益,提高企業價值;企業進行債務融資可以帶來節稅收益,提高企業散世價值。但隨著債務融資的增長,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就會增大,進而使企業陷入財務危機及破產。
二是通過影響投資者對企業經營狀況的判斷以及投資決策來影響企業價值,資本結構向外部投資者傳遞了有關企業價值的信息,影響外部投資決策,從而影響企業價值,管理者持股和主動歲脊回購股權被投資者看做是企業前景良好的一個信號,這是因為管理者承擔了風險。
三是通過影響企業治理結構來影響企業價值;債務融資能夠促使企業經營者努力工作,選擇正確的行為,向市場傳遞企業經營業績信號,有助於外部投資者對企業未來經營狀態做出正確判斷。
『叄』 宣告發放股票股利,不會引起所有者權益發生變化嗎
股票發放的過程是先宣告在發放,從宣告到實際發放是有時間差的,財務上也是分兩步來處理。股本權益是一增一減,所以總額不變。
分派股票股利,不會使所有者權益總額發生變化,僅僅是所有者權益各項目結構發生內部調整,送股也不需要企業拿出現金,《企業會計准則——投資》規定,被投資單位分派股票股利,投資企業不作賬務處理,但應於除權日註明所增加的股數,以反映股份的變化情況。
股利意義
股票股利對公司來說,並沒有現金流出,也不會導致公司的財產減少,而只是將公司的留存收益轉化為股本。但股票股利會增加流通在外的股票數量(股數),同時降低股票的每股價值。它不會改變公司股東權益總額,但會改變股東權益的構成結構。從表面上看,分配股票股利除了增加所持股數外好像並沒有給股東帶來直接收益,事實上並非如此。
『肆』 上市公司發放股利的利與弊 請詳細些 非常感謝
發放股票股利的利弊:
一,股東角度:
(1) 有時股價並不成比例下降,可使股票價值相對上升;若盈利總額和市盈率不變,股票股利發放不會改變股東持股的市場價值總額。有時股價並不成比例下降,反而可使股票價值相對上升。
(2) 由於股利收入和資本利得稅率的差異,如果股東把股票股利出售,還會給他帶來資本利得納稅上的好處。
二,公司角度:
(1)不需要向股東支付現金,在再投資機會較多的情況下,公司就可以為再投資提供成本較低的資金,從而有利於公司的發展;
(2)可以降低公司股票的市場價格,既有利於促進股票的交易和流通,又有利於吸引更多的投資者成為公司股東,進而使股權更為分散,有效地防止公司被惡意控制;
(3)可以傳遞公司未來發展良好的信息,從而增強投資者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穩定股票價格。
缺點:
由於發放股票股利增加了企業的股本規模,因此股票股利的發放將為企業後續現金股利的發放帶來較大的財務負擔。正因為如此,國外企業—般很少發放股票股利。
拓展資料:
(1)剩餘股利政策
優點:有利於公司保持理想的資本結構,充分利用籌資成本最低的資金來源,使加權資本成本降至最低。
缺點:股利發放不穩定,會造成股票價格波動。
(2)固定股利政策
優點:
①有利於樹立公司良好的形象;
②有利於投資者安排股利收入和支出;
③有利於向市場傳遞企業正常發展的信息,穩定股票價格。
缺點:會造成股利的支付與盈餘脫節,當企業盈餘較低時,仍然要支付固定的股利,這可能導致資金短缺,出現財務狀況惡化。
(3)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優點:發放的股利隨著企業經營業績的好壞而上下波動,體現了「多盈多分,少盈少分,不盈不分」的原則。
缺點:導致各年股利不穩定,波動較大,不利於穩定股價,容易使股東產生企業發展不穩定的感覺。
(4)低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特點:
①有利於公司靈活掌握資金的調配;
②有利於維持股價的穩定,從而增強股東對公司的信心;
③有利於吸引那些依靠股利度日的股東,使之每年可以得到比較穩定的股利收入。
『伍』 股票股利到底如何改變了股東權益之間的比例結構的
股東權益(即所有者權益)=實收股本+股本公積+留存收益
發放股票股利時,將部分留存收益轉入實收股本
股東權益總額沒變,但是股東權益的構成比例變了。
(5)股票股利可以改變公司資本結構擴展閱讀:
股票股利亦稱「股份股利」。股份公司以股份方式向股東支付的股利。採取股票股利時,通常由公司將股東應得的股利金額轉入資本金,發行與此相等金額的新股票,按股東的持股比例進行分派。一般來說,普通股股東分派給普通股票,優先股股東分派給優先股票。
這樣,可以不改變股東在公司中所佔股份的結構和比例,只是增加了股票數量。分派股票股利的計算,通常用百分數表示,如10%、20%等,表示每一股份可分到的新股比率。若計算結果有不滿一股的,可將零股折成現金分派給股東,或將零股集中起來出售,所得金額在各零股股東間進行分配。
採用股票股利發放形式應具備的條件: 公司必須有待分配的盈利,必須經股東大會作出決定,必須符合新股發行的有關規定。由於股票交易價格通常在面值以上,所以,對於股東來說,派發股票股利,可能得到比現金股利更多的投資收益; 但股票股利派發過多,將增大股份總額,影響公司日後的每股股利水平和股票市價,不利於公司的市場形象提高和增加營運資金。
股東權益和股東收益的區別:
股東權益(equity)是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里的項目,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個所有者權益就是股東權益,又叫企業的凈資產。這部分是真正歸屬於企業股東的部分,由股本(也就是股東投進去的本),還有資本公積,留存收益(包括未分配利潤和盈餘公積)等構成。
股東收益是由利潤表(income statement)體現的。企業最終賺的凈利潤(稅後的哦),這部分就是股東收益。再扣除紅利以後,最終會計入到留存收益。至於多少給未分配利潤多少給盈餘公積就看法律和企業自己的要求了。
『陸』 發放股票股利會改變資本公積嗎
您好!在我國,是不影響的。但在西方國家是影響的。
一、對於不同股票股利類型,資本公積改變規律:
1、 股票股利分類:按照羅斯《公司理財》描述,將股票股利分為了大額股票股利(高於20—25%)與小額股票股利(低於20—25%)。
2、 當大額股票股利時,我們不考慮資本公積變化,股本增加(變化額度就是股票數量乘以面值,因為面值通常是1,所以變化量就是股票數量),留存收益彌補股本的增加。這里的處理是用股票面值對權益項進行調整。
3、 在小額股票股利的處理是,考慮股票價格對權益項進行調整,股本增加即股票數量(通常考慮面值為1),而資本公積會發生(股票價格-面值)×股票數量的增加,股本和資本公積的增加從留存收益出扣除。
二、國內股票股利不會改變資本公積。
按照國內的標准,通常只考慮股票股利從股票面值對權益項的調整,意味著資本公積項是不發生變動的。
三、例子:
1、 情景設定:
某公司年終利潤分配前的股東權益項目資料如下:
股本一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200萬股)200萬元
資本公積 160萬元
未分配利潤 840萬元
所有者權益合計 1200萬元
公司股票的每股現行市價為35元。
2、問題:計劃按每10股送1股的方案發放股票股利,計算完成這一方案後的股東權益各項目的數額;
3、計算:
按照國內的通常的做法:發放股票股利後的普通股數=200×(1+10%)=220(萬股)
發放股票股利後的普通股本=1×220=220(萬元)
發放股票股利後的資本公積=160(萬元)
未分配利潤840-20=820(萬元)
所有者權益合計 1200萬元。
4、結論:所以資本公積項是不發生變動的。
『柒』 發放股票股利會不會改變企業的資本結構
股利是所有者權益,一般是按照出資比例發放,所以不影響資本結構.發放股利後企業可分配利潤減少了,實際是轉移到股東手中了,所以對股東財富沒有影響.至於企業價值另當別論,積累大量利潤不分配是不合理的,將全部利潤都分配可能影響企業發展,.一般企業決定分配利潤都是提取發展基金後,所以應當不影響企業價值.
『捌』 股利政策對公司的影響
股利分配政策是上市公司對盈利進行分配或留存用於再投資的決策問題,在公司經營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關繫到公司未來的長遠發展、股東對投資回報的要求和資本結構的合理性。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股利政策對公司的影響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股利政策對公司的影響
股利分配政策是上市公司對盈利進行分配或留存用於再投資的決策問題,在公司經營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關繫到公司未來的長遠發展、股東對投資回報的要求和資本結構的合理性。合理的股利分配政策一方面可以為公司規模擴張提供資金來源,另一方面可以為公司樹立良好形象,吸引潛在的投資者和債權人,實現公司價值即股東財富最大化。
股利分配政策與運用現狀:我國的證券市場是一個新興的資本市場,10多年來得到了快速發展。按照中國證監會的統計,截至2006年底,中國境內上市公司總數達1254家。對於快速成長的市場和有幸獲得上市的公司來說,究竟選擇怎麼樣的股利政策更有利於公司的長遠發展,有利於提高公司的股票市價,從而實現公司價值的最大化?這是一個需要探索和規范的問題。
股利支付形式呈現多樣化特點。近年來,我國上市公司的現金股利的分配具有明顯的期間性特徵。2006年上市公司分紅比例和派現金額顯著高於以往,已披露2006年年報的上市公司中,推出分紅預案的公司佔比57.5%,比例比上年同期的50.14%高出7個百分點,其中意欲用現金回饋股東的公司佔到絕大多數。2006年報顯示,派現比例不高的公司往往多以送股或轉增來 “彌補”股東。
股利政策與公司價值關系。股份公司分紅是向股東按其所持有的股份發放公司的盈餘,可以採用派現(現金股利)、送股(股票股利)、送實物等多種形式,也可以通過在二級市場上回購本公司的股票達到同樣的目的。
股利分配政策實質上是一個向股東返還現金的方法選擇問題。一般處於發展階段,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的公司傾向於採用送股的方式,而當公司及其所在行業進入成熟期,投資機會減少,增長速度放慢,現金充裕時則傾向於採取派現的方式。
現金股利對公司價值的影響:MM理論認為在理想市場的條件下,公司的股利政策與企業市場價值無關,也就是說企業的股利政策無關緊要。但理想市場在現實中並不存在,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股利政策有信號揭示的作用。企業可以通過公告向投資者傳遞公司的信息,而現金紅利比語言更有說服力,可以傳遞公告所未能提供的信息。所以,現金紅利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企業未來經營狀況的指示器。
股票股利對公司價值的影響:信號傳遞理論對股票股利的解釋是,股票股利的宣布可以向投資者傳遞信息。在信息不對稱的狀態下,管理當局比投資者知道更多關於公司的有利信息。
股票股利不直接增加股東的財富,不導致公司財產的流出或負債的增加,但會影響所有者權益各項目的結構發生變化。股票股利對公司的影響:可使公司保留大量的現金,便於進行再投資,有利於公司的長期發展;發放股票股利可以降低股票價格,從而吸引更多的投資者。
規范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建議:盡管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不斷成熟,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也正在日趨理性化,但同時我們還應該注意到,我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中仍存在著一些諸如超能力派現之類的問題。為了使我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更趨合理及證券市場更加健康的發展,應當對當前的市場規則進行補充。
加強證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加強信息披露透明度是減少內部交易的有力手段,也是避免市場操縱的有力措施,有利於盡快建立一個健全的市場,對規范上市公司的行為有很大的作用。
制定明晰最低現金分紅率。2004年12月,中國證監會在發布的 《關於加強社會公眾股股東權益保護的若干規定》中,明確將再融資資格與分紅直接掛鉤。這種鼓勵性分紅政策會促使某些上市公司推出“毛毛雨”式分紅,作為再融資的鋪墊。
為了避免派現不足或超能力派現,我國上市公司應將股利分配額與每股收益和每股凈現金流量等財務指標聯系起來,同時考慮各自所處的生命周期、投資機會等。如此分配便能夠產生股利政策的顧客效應和阻止過度的財富轉移效應的發生,且能起到降低代理成本的作用。這種股利政策還能向市場傳遞信號,使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與上市公司業績掛鉤。
加強對低派現或不派現公司的信息披露約束。股利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投資機會所左右。如果公司有較多的有利可圖的投資機會,往往採用低股利、高留存利潤的政策;反之,如果投資機會較少,就可能採用高股利政策。而對那些盈利能力很強卻採用低股利政策時,公司管理層必須向股東充分披露以留存利潤投資於盈利高的項目,以取得股東的信任和支持。
提高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的穩定性和持續性。我國上市公司派現缺乏穩定性和持續性是與國外成熟資本市場的最大差別之一。真正的藍籌公司應該既是具有穩定的盈利能力和成長性,同時也應該是治理結構規范、高度重視廣大投資者利益的上市公司。
監管部門可以通過一些非行政性的安排,引導或鼓勵機構投資者對持續、穩定派現的優質上市公司進行投資的重視度。
國有股減持勢在必行。在我國,股份公司大多建立在國有企業基礎之上,國有股佔主導地位的股權結構,使上市公司並不擔心企業控制權問題,這是上市公司非理性股利政策形成的制度基礎。體制問題是中國證券市場改革的難點,也是我們必須逾越的一個關口。
加強證券方面的立法工作。我國在證券方面的立法已逐步開展並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而不斷深入。中國證監會法律部副主任馮鶴年建議採取一系列對策來進一步完善對投資者的保護。
我國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對企業價值的影響
股利政策與投資決策、融資決策並稱為上市公司財務管理的三大主要內容,股利政策在上市公司財務管理中佔有重要地位,對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有重要影響。上市公司如何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股利政策,以實現公司價值最大化的財務目標.是很值得研究的財務問題。
一、股利政策的基本理論
(一)早期的股利理論
1.股利無關論
米勒和莫迪格利安尼於1961年發表了文章,全面地闡述了股利無關理論。MM股利無關論的結論是:股利政策不影響股價;企業的權益資本成本與股利政策無關。因此,單就股利政策而言,既無所謂的最棒,也無所謂最次,它與企業價值不相關。
2.稅差理論
1967年法阿爾對存在稅收條件下股利支付政策是否影響公司價值進行了研究,提出了“稅差理論”。該理論的結論主要有兩點:股票價格與股利支付率成反比;權益資本與股利支付率成正比。因此,企業在制定股利政策時必須採取低股利支付率政策,才能使企業價值最大化。
(二)現代股利理論
1.信號理論
該理論從放鬆MM股利無關論的投資者與管理當局擁有相同信息假定出發,認為他們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對稱。巴恰塔亞借鑒斯彭斯的信號模型思想,創建了第一個信號模型,這標志著從信號角度研究股利政策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2.代理成本理論
代理成本理論認為,股利政策實際上體現的是公司內部人與外部股東之間的代理問題。在存在代理問題的前提下,適當的股利政策有助於保證經理們按照股東的利益行事。代理成本理論大體上是沿著財務契約學派和公司治理結構學派兩個分支發展下去。
二、股利政策的類型
(一) 固定增長股利政策
固定股利額政策:亦稱穩定的股利政策,即對企業的投資者採用固定的每股股利額的股利政策。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避免由於經營不善而出現削減股利發放額的可能。如果企業的收益下降,而股利並未減少,投資者則會認為公司未來的經營狀況會好轉。因而這一政策被廣泛採用。
(二)剩餘股利政策
剩餘政策:投資機會和資本成本是影響股利政策兩個重要因素。企業有良好的投資機會時,採取較多的留用利潤可以提高企業的股票價格,帶給投資者較多的資本利益,節約資本成本。剩餘政策實際上是將股利分配作為投資機會的因變數,目的是降低籌資成本,優化資本結構。
(三)固定股利支付比率政策
固定股利支付比率政策即企業每年按固定的比例從稅後凈利中支付股利,採用固定股利支付比率的股利政策。但由於每年股利隨盈利頻繁變動,傳遞給市場一個企業經營不穩定的信息。因此,很少有企業採用這種股利政策。
三、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響因素
(一)股權結構不合理
目前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尚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分,股票流通權的人為割裂使非流通股東與流通股東缺乏共同利益基礎,不同股東利益關注點的不統一,往往導致股利分配政策制定缺乏共同利益的指導。而上市公司國有股,國有法人股“一股獨大”的股權結構嚴重阻礙了資金的流動和資源的優化配置,是導致上市公司非理性股利政策形成的制度誘因。
(二)政策影響因素下的企業融資需求
縱觀我國上市公司歷年來股利政策的變化情況,無可否認,政策向導性因素對其具有重大影響。2004年12月,中國證監會明確將再融資資格與現金分紅直接掛鉤,於是2004年上市公司掀起了新一輪的派現熱潮,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開始注重對投資者的回報。但由於融資的需要,超能力派現的公司數量也創了新高。
(三)公司治理結構不合理
國有股股東的虛設、缺位,使得國有股股份的實際控制權掌握在上市公司管理層手中,即“內部人”控制。管理層為佔有盡可能多的公司可控制資源,也會不惜侵佔股東的權益,在沒有很好的投資機會的時候將利潤留存而不願分配股利。
四、完善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建議
(一)加快股權分置改革,加快國有控股股權流通
合理解決股權分置問題有利於上市公司平等分配現金股利,保護廣大流通股股東的權益。自2005年4月25日中國證監會宣布啟動股權分置改革,股改工作開展以來,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有了明顯改善,已經實施股改的公司帶頭給了投資者以豐厚的回報。現階段我們應該加快股改的步伐,使國有股,國有法人股等非流通股盡快完全流通起來,真正做到同股同權,同股同利。
(二)加強證券市場的法律環境建設,規范股利政策制度
應借鑒其他一些回家同股立法形式強制要求上市公司派現的做法,消除留存盈利過多的現象,並加強對低派現或不派現公司的信息披露約束,引導公司逐步實現股利政策的理性化。在重大派現事宜上,應明確引入流通股股東類別表決機制,使中小流通股股東擁有更多的話語權。此外,紅利稅的存在使得新近分紅越多,投資者的隱形虧損越大,取消紅利稅也將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
(三)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應該按公司制企業的要求,規定清楚公司的各個參與者的責任和權利分布,並且明確決策公司事務時所應遵循的規則和程序,既使所有者不幹預公司的日常經營,又保證經理層能以股東的利益和公司的利潤最大化為目標。而獨立董事制度作為完善公司治理的外部手段也應該真正對公司起到監督作用,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改善公司治理。
『玖』 以下哪些措施將會改變資本結構支付給股東
股票回購。股票回購會使資產減少,股東權益減少,負債不變,所以會改變公司資此迅本結構。股票股利會使未分配利潤減少,股本(或股本和資本公積)增加,是股東權益內部的此增彼減,不會改變公司資本結構森銀此。股票分割和股票合並均不會引起資產、股東權益和負債的搏侍變化,即均不會改變企業的資本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