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行業 » 聯華電子相關股票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聯華電子相關股票

發布時間: 2023-04-09 23:01:01

㈠ 指紋支付概念股有哪些指紋支付概念股票名單

摘要:指紋支付概念股 國農科技000004 公司擁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北大指紋自動識別系統 恆生電子600570 公司參股浙江維爾生物識別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兩家 新開普300248 公司主營身份識別 易聯眾300096 公司產品有E版指紋身份認證系統 pos機企業 深桑達000032 公司控... 指紋支付概念股 國農科技000004 公司擁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北大指紋自動識別系統 恆生電子600570 公司參股浙江維爾生物識別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兩家 新開普300248 公司主營身份識別 易聯眾300096 公司產品有「E」版指紋身份認證系統 pos機企業 深桑達000032 公司控股100%子公司深圳桑達商用機器有限公司是承擔『深桑達』的商業POS收款機和稅控裝置開發、生產、銷售及服務業務的公司,目前,所生產的POS收款機在全國已擁有3000多家(35000多台) 商業用戶;POS收款機在國內品牌市場佔有率達40%以上,國內主要商業零售連鎖企業如華潤萬家、上海聯華、新一佳、步步高等百強企業均在使用桑達系列POS收款機。 新大陸000997 公司擁有基於RFID技術的RFID POSE機全套產品體系 證通電子002197 公司主要致力於安全支付行業、自助服務行業的產品,傳統金融支付產品年生產能力100萬台;目前公司在電話EPOS機市場佔有率超過50%。 新國都300130 公司是POS終端市場的後來者,憑借扎實的技術積累和成本優勢,已迅速發展成為國內市場份額第三的POS機提供商,僅次於深圳百富和福建聯迪。讓更多人知道事件的真相,把本文分享給好友:更多

㈡ B股是什麼

B股是指以人民幣為股票面值缺消,以外幣為認購和交易幣種的股票,它是境外投資者和國內投數扮腔資者向我國的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而形成的股份,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或深圳交易所上市流通.(以前只對國外投資者開放,現國內投資者只要有美元就可以開戶投資)

B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特種股票,它是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以外幣認購和買賣,在境內(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它的投資人限於:外國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投資人。現階段B股的投資人,主要是上述幾類中的機構投資者。B股公司的注冊地和上市地都在境內。只不過投資者在境外或在中國香港,澳門及台灣。

目前,B股與A股交易均實行T+1制度,非T+0回轉交易,即投資者當日買入的證券,在當日不能賣出,須第二天才能賣出。具體費用,請查看「上證所網站-市場指南-交易費用」。

B股有多少只?

目前滬深兩市共有B股114隻,其中滬市55隻,深市59隻。

B股市場產生於何時?

1992年2月21日,真空B股在滬上市(招股時間為1992年1月12 日 ) ; 1992年2月28日,深南玻B(2012)在深上市(招股時間為1991年11月1日),宣告我國B 股市場誕生。

B股最高點、最低點分別為多少?出現在什麼時候?

從上證B股自1992年2月21日的129.86點開盤至今歷時9個年度的K線走勢可以看出,最高為1992年5月26日的140.85點,最低為1999年3月10日的21.25點, 其上下薯衫振幅為119.60點,而其開盤至今的市場價值中樞在80.13點附近。

B股市場由地方性市場向全國性市場發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1993年6月閩燦坤成為深圳第一家異地B股上市公司;1994年12月華新B 股成為上海第一家異地B股上市公司,由此B股市場開始由地方性市場向全國性市場發展。

在B股股票中,流通B股股數最大的是哪只、最小的是哪只?

東電B股 (900949 行情,資料,咨詢,更多)流通B股69000萬股,是兩市最大的B股股票;深本實B( 2041) 流通B股1573萬股,是兩市最小的B股股票。

粵電力B(2539)流通B股66534萬股,是深市最大的B股股票;聯華B股 (900913 行情,資料,咨詢,更多) 流通B股3600萬股,是滬市最小的B股股票。

我國B股市場的平均市盈率是多少?市盈率最低的是哪只股票?

2001年2月19日收盤時,我國B股市場的平均市盈率約15倍。ST中華B 當日收盤價為1.21元,市盈率為3.09,為兩市市盈率之最低。

B股上市公司業績如何?

2000年中報顯示,B股公司平均每股收益0.082元,而滬深上市公司的平均收益為每股0.1037元,B股上市公司的業績水平比兩地市場整體差26%,同時, 目前大量業績虧損的股票出自含B股的公司。B股上市公司質地良莠不齊,ST、PT公司超過 1/10,有些已滑到破產和退市的邊緣。2000年中期每股收益最高的是中集B(2039),每股收益0.606元;最低的是PT中浩B(2015),每股收益-0.38元。

㈢ 求滬深兩市價格為25元以下,總股本2億以內,流通股本5000萬以內的所有股票

這個應該是全的了(價格為8-14收盤價):
不知滿意否?如果你要Excel表格可以把你的email發給我

【上證A股】
名稱 代碼 成交 總股本(萬股) 流通股本(萬股) 流通A股(萬股) 流通B股(萬股)
*ST湖科 600892 11.63 6312.5 2420.300049 2420.300049 0
交大博通 600455 11.91 6245.799805 4519.529785 4519.529785 0
ST雄震 600711 10.93 7946.640137 4765.180176 4765.180176 0
ST寶龍 600988 8.04 9963.780273 3405.800049 3405.800049 0
浪莎股份 600137 17.11 9721.759766 2952.219971 2952.219971 0

【深證A股】
名稱 代碼 成交 總股本(萬股) 流通股本(萬股) 流通A股 流通B股
路翔股份 002192 20.3 12140 4930.700195 4930.700195 0
安 納 達 002136 9.96 7892 4699.359863 4699.359863 0
江山化工 002061 11.79 13998 4696 4696 0
湘潭電化 002125 11.65 7540 3142.959961 3142.959961 0
國統股份 002205 14.51 10000 3928.26001 3928.26001 0
蓉勝超微 002141 8.82 11368 4679.5 4679.5 0
准油股份 002207 20.43 9945.870117 2500 2500 0
伊 立 浦 002260 9.19 15600 3900 3900 0
衛 士 通 002268 20.4 8051.839844 4704.140137 4704.140137 0
利歐股份 002131 15.8 15056 4587.919922 4587.919922 0
聯化科技 002250 22.79 12914 4349.040039 4349.040039 0
新民科技 002127 8.34 18276.2207 4704 4704 0
南嶺民爆 002096 18.19 13220.00977 3708 3708 0
銀輪股份 002126 13.06 10000 3785.98999 3785.98999 0
華東數控 002248 22.11 12000 3000 3000 0
三全食品 002216 17.41 18700 4786 4786 0
證通電子 002197 18.3 13114.5 4479.419922 4479.419922 0
中國海誠 002116 17.82 11400 4833.75 4833.75 0
金智科技 002090 16.7 10200 2549.850098 2549.850098 0
達 意 隆 002209 12.25 11400 4705.189941 4705.189941 0
法因數控 002270 14.55 14550 3650 3650 0
安妮股份 002235 11.57 15000 4048.550049 4048.550049 0
魚躍醫療 002223 23.55 15450 3900 3900 0
天寶股份 002220 17.73 9800 3425.129883 3425.129883 0
川潤股份 002272 17.33 10120 2530 2530 0
成飛集成 002190 13.22 12889.2002 4065.600098 4065.600098 0
威海廣泰 002111 15.85 14399 4622.879883 4622.879883 0
滄州明珠 002108 20.5 9858 3882.25 3882.25 0
廣東鴻圖 002101 15.49 6700 4317.02002 4317.02002 0
三 力 士 002224 14.86 8880 2280 2280 0
江蘇通潤 002150 13.48 10425 3327 3327 0
沃爾核材 002130 14.32 16305 4200 4200 0
瑞泰科技 002066 12.83 11550 3567.25 3567.25 0
北緯通信 002148 24.75 7560 4498.200195 4498.200195 0
東晶電子 002199 14.12 8060 2080 2080 0
合興包裝 002228 12.8 19000 4750 4750 0
海隆軟體 002195 18 7462 3223.47998 3223.47998 0
水晶光電 002273 21.76 8671 2171 2171 0
帝龍新材 002247 21.79 6680 2430 2430 0
紫鑫葯業 002118 15.89 12154.13965 3846.600098 3846.600098 0
方正電機 002196 19.68 7715 2000 2000 0
萬 力 達 002180 14.41 8332.200195 2100 2100 0
山 下 湖 002173 14.69 10050 2550 2550 0
高金食品 002143 12.77 16050 4132.799805 4132.799805 0
奧維通信 002231 12.15 10700 2700 2700 0
嘉應制葯 002198 16.71 8200 2050 2050 0
奧 特 迅 002227 18.63 10857.7002 2750 2750 0
延華智能 002178 12.1 8000 3789.199951 3789.199951 0
九鼎新材 002201 13.84 10400 4430.47998 4430.47998 0
漢鍾精機 002158 12 15802.5 4116 4116 0
特 爾 佳 002213 10.51 10300 4247.620117 4247.620117 0
東方雨虹 002271 22.8 7914 1980 1980 0
澳洋順昌 002245 11 12160 3812.399902 3812.399902 0
廣陸數測 002175 11.59 8539.830078 4519.959961 4519.959961 0
ST 四 環 000605 11.62 9322.5 4125 4125 0

㈣ 集成電路相關的股票有哪些

工大首創、成飛集成、上海貝嶺等,很多,找找it板塊。在看好這一中盤電力熱力生產業類電力煤氣股票的投資人,就要在股票的交市場上對這一股票的交易價格的運行指標的走勢來了解後方可決定是否投資。然後看日線的走勢,看周線的走勢,看月線的走勢,看周線成交量的走勢,看月線成交量的走勢,看周線指標的走勢,看月線指標的走勢。

在對上述中盤電力熱力生產業類電力煤氣股票在股票的交易市場上的交易價格的即時走勢及日周月線指標走勢的了解看,中盤電力熱力生產業類電力煤氣股票在股票的交易市場上的交易價格的走勢是尋求底部的走勢,看好這股票的投資人就要在底部價位買入長線持有。

㈤ 上海本地的龍頭股票有那些

㈥ 福建晉華股票代碼

福建省晉華目前還沒有上市的,所以沒有股票代碼!
福建省晉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簡稱晉華集成電路,JHICC)是由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晉江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資設立的先進集成電路生產企業。公司與台灣聯華電子開展技術合作,投資56.5億美元,在福建省晉江市建設12_內存晶圓廠生產線,開發先進存儲器技術和製程工藝,並開展相關產品的製造和銷售。晉華集成電路已納入中國「十三五」集成電路重大生產力布局規劃,公司將以實現集成電路晶元國產化為己任,旨在成為具有先進工藝與自主知識產權體系的集成電路內存(DRAM)製造企業。
拓展資料
為了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切實防止廠內各類事故發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福建省安全生產條例》,《消防法》等法律法規,制定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內容如下:
一、認真貫徹《安全生產法》,《消防法》,《環境保護法》等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政策。健全公司安全生產、消防與環境責仟制,組織制定本企業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監督並強化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管理,保障系統性安全。
二、組織建立健全並落實本單位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安全生產標准化、信息化建設。
三、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規定,保障企業安全資金投入,並有效監督安全資金投入使用情況,落實各項安全措施。
四、依法建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按規定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協助企業主要負責人推動落實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保證安全生產管理機構發揮職能作用。
五、組織制定並實施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並監督落實、檢查考核,確保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執行到位。
六、組織制定並實施本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按規定建立應急管理隊伍,儲備必要應急物資,每年至少組織一次事故應急救援演練,落實各項應急措施,提升防範和應對突發事件能力。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
七、組織制定並實施本單位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計劃。依法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知識教育和技能培訓,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合格的從業人員或未按規定取得相應資格的人員,不得上崗作業。未持證者不得從事特種作業。
八、組織建立並落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香治理雙重預防工作機制,把安全生產工作與生產經營工作同計劃、同部署、同檢查,同落實,定期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乃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有效落實整改措施,確保隱患整改到位,按規定向當地安全監管部門報告重大事故隱患排香治理情況。
九、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履行消防安全職責,組織防火巡查,及時消除火災隱患。
十、落實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制度。
十一、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准或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並監督教育從業人員按照規范要求正確佩戴、使用。

㈦ 科創板虧損第一股年虧26億 核心技術依賴母公司

(原標題:科創板虧損第一股年虧26億背後:核心技術依賴母公司 與台積電相差3代)

晶元產業國產化迫在眉睫!

2018年,我國集成電路行業實現銷售收入2519.3億,但其中自給率僅為15.35%。也就是說,85%——超過2000億元的晶元要依賴於進口。

事實上,我國在核心領域的晶元自給率更低。比如計算機系統、通用電子系統、通信裝備、存儲等設備中使用的晶元,國產晶元佔有率都幾乎為零。

但集成電路製造是砸錢的產業,要大力發展,除了國家的支持,更少不了資本市場的幫助。科創板的誕生的初衷,正是支持這些產業發展。

在昨天公布的首批9家企業中,就出現了集成電路製造領域的和艦晶元。招股書顯示,其最先進的產品是28nm的晶圓。

這也是9家企業中唯一一家虧損的企業。2018年和艦晶元虧損26億,大幅虧損的主要原因是資產折舊。沒辦法,生產線投入大,但晶元更新迭代快,導致生產線折舊率高,這是行業屬性決定。一旦資產折舊完成,實現盈利並非難題。

和艦晶元大幅虧損的另一個原因是無形資產攤銷。招股書顯示,公司的核心技術全部需要取得控股股東聯華電子授權。賬面原值高達23.87億元無形資產,主要是技術授權費。技術授權費的攤銷,加大了和艦晶元的虧損金額。

與資產折舊不同,巨額無形資產反映出和艦晶元的核心技術能否進步只能取決於母公司聯電。目前來看,聯電已經放棄7nm晶圓的研發,加上台灣經濟部規定在大陸地區投資建廠的晶圓製程工藝需落後公司在台灣製程工藝的一代以上。和艦晶元很長一段時間里,只能在28nm晶圓的市場中爭奪。

一方面,這個市場競爭激烈,另一方面隨著三星、台積電10nm晶圓已經進入量產階段,中芯國際的14nm晶圓也已進入了客戶驗證階段。28nm市場的熱度還能持續多久是個大問題。

對於即將登陸科創板的和艦晶元來說,前途依然充滿挑戰。

和艦晶元虧損26億真相:生產線折舊和無形資產攤銷

集成電路製造有垂直整合製造(IDM )和晶圓代工(Foundry)兩種模式。

IDM指企業業務范圍涵蓋集成電路設計、晶圓製造、封裝及測試等環節的全產業鏈模式,代表企業有英特爾、三星等;晶圓代工則只是承接其中一個製造環節,代表企業有中芯國際、台積電、聯華電子等。

登陸科創板的和艦晶元是聯華電子的子公司,同樣是一家晶圓代工廠

聯電成立於1980年,是台灣第一家半導體公司。集團旗下有5家晶圓代工廠,包括聯電、聯誠、聯瑞、聯嘉以及合泰半導體,是全球第三大晶元代工廠商,市場佔有率在9%。

晶圓指的是矽片,可以理解為製造晶元的「地基」。「英寸」代表硅晶圓的直徑。晶圓尺寸半徑越大,每片晶圓上可製造的晶元數量就越多,意味著大批量生產成本的降低。目前,主流晶圓代工廠都在從8英寸向12英寸轉型。

晶圓的生產中,良品率很重要。當下12寸晶圓生產還在進行良品率的技術爬坡,成本居高不下,而8英寸晶圓已具備了成熟的特種工藝。

和艦晶元原本主要從事8英寸晶圓研發製造,良品率基本上能達到99%;2016年,和艦晶元設立公司子公司廈門聯芯,開始從事12 英寸晶圓研發製造業務。

2018年,和艦晶元實現36.94億元收入,虧損26億元。實際上,2016年、2017年,和艦晶元虧損額分別為11.49億元、12.66億元。

和艦晶元巨額虧損的原因之一,就是轉型造成的巨額固定資產折舊

對各晶圓代工廠商來說,競爭力由其製程工藝的水平決定。截至2018 年,具備28nm及以下先進製程技術的純晶圓代工廠僅剩台積電、格芯、和艦晶元母公司聯華電子、中芯國際、發行人、華力微六家,14/16nm以下廠商剩台積電、格芯、 聯華電子3家;目前能提供7nm製造服務的純晶圓代工廠商僅剩台積電。

掌握最先進的製程工藝,除了技術要過關,更要有大規模的資金投入。正常情況,一條28nm工藝集成電路生產線的投資額約50億美元,20nm工藝生產線高達100億美元。

去年,聯華電子、格芯宣布停止10nm以下技術投資。 這背後,跟需要巨額資金投入以及能否產生的性價比

2016年,和艦晶元選擇在廈門設立子公司廈門聯芯用於生產28nm、40nm、90nm等製程的12英寸晶圓,總投資額高達到62億美元。但晶元又是一個更迭迅速的產品。

英特爾創始人摩爾在1965年提出,至多在10年內集成電路的集成度會每兩年翻一番。後來,大家把這個周期縮短到18個月,即每18個月,集成電路的性能會翻一番,指每代製程工藝都要讓晶元上的晶體管數量翻一番。

你也可以理解為,性能不變的晶元,每18個月價錢會降一半。這也意味著到第5年的時候,晶元的價格只有5年前的十分之一,基本上不值錢了,需要換代。

對於晶圓製造廠來說,每次換代都需要購置新的製造設備。 理論上,生產線迭代很快,在會計處理上,需要折舊

巨額的生產線資產加上大比例的折舊,這就產生了巨大的折舊金額。和艦晶元的會計政策是6年折舊,也就是每年折舊16.67%。

2018年,和艦晶元折舊金額28億。截至2018年年底,和艦晶元生產設備凈值為126億元。

不過生產線使用期限在5年,只是存在於理論上。雖然晶元迭代很快,但實際應用場景中晶元更新速度並不會這么快,一條生產線的壽命也不只5年。

在折舊期限後,一般這些企業馬上會實現盈利。所以生產線折舊造成的虧損,只是會計上的虧損。 據說沒有一家晶圓廠能夠在頭5年在報表上實現盈利,台積電為此花了6年,和艦晶元母公司聯電花了9年

如果從現金流來看的話,實際上和艦晶元表現非常好。2016年—2018年,和艦晶元經營性現金凈流入分別為12.67億元、29.13億元以及32.06億元。

除了巨額資產折舊,和艦晶元虧損的原因還有無形資產攤銷,去年無形資產攤銷金額大約為4.77億元。

巨額無形資產攤銷背後:

核心技術依賴母公司,與台積電相差3代

和艦晶元巨額無形資產攤銷, 主要是給母公司付的「稅」費

根據招股書顯示,生產晶圓的核心技術全部需要取得控股股東聯華電子的技術授權。賬面原值高達23.87億元無形資產,主要是技術授權費。這部分費用分為5年均攤,正因如此,每年大概需要攤銷4.77億元。

雖然和艦晶元每年數億的研發投入, 和艦晶元的研發投入更多應用於具體行業產品的研發和本身製造工藝改良,而非實質性的技術突破

實際上,和艦晶元每年數億的研發投入也只夠用於技術改良。過去三年,公司的研發投入分別為1.88億、2.91億和3.86億。反觀中芯國際,2016年、2017年其研發投入高達3.18億美元和4.27億美元,摺合人民幣21.3億和28億。

如此來看,和艦晶元的核心技術能否進步,只能取決於母公司聯電。但從目前來看, 和艦晶元的核心技術已經很難再進一步

根據聯電所述,公司未來還會投資研發14nm晶圓及改良版的12nm晶圓工藝。不過在更先進的7nm晶圓及未來的5nm晶圓等工藝上,聯電已經基本放棄。原因很簡單,聯電無法像台積電那樣持續大規模的投入研發。

再加上台灣經濟部的規定,在大陸地區投資建廠的晶圓製程工藝需落後公司在台灣製程工藝的一代以上。

這意味著, 如果聯電放棄對高端製程的沖擊,單憑和艦晶元很難取得更大突破,其製造工藝將在相當長時間內停留在28nm

對和艦晶元來說,只能競爭28nm的市場。

現階段28nm晶圓市場看上去前景依然不錯。隨著研發難度和生產工序的增加,IC製程演進的性價比提升趨於停滯,20nm和16/14nm製程的成本一度高於28nm。

這是摩爾定律運行60多年來首次遇到製程縮小但成本不降反升的問題。也正是因為如此,28nm作為最具性價比的製程工藝也擁有較長生命周期。

在28nm製程,和艦晶元主要的競爭者有台積電、格芯、聯電、三星和中芯國際,以及剛剛宣布量產聯發科28nm晶元的華虹旗下的華力微電子。

雖然競爭對手不多,但28nm的競爭卻異常激烈。由於台積電技術突破最早,目前憑借較小的折舊壓力打低價戰來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加上整個製程擴產相對激進,供大於求,給其它幾家廠商帶來很大的壓力。

價格競爭的背後是技術實力的沉澱問題 。要知道,能做先進製程了不代表技術實力就過關,其中還涉及到工藝成本、良品率等諸多問題。

以中芯國際為例,其製程工藝技術早早突破28nm,但始終沒有產生理想的收益。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28nm收入仍然只佔在中芯國際總收入中的8.6%。

從毛利率情況看,不想辦法突破更高的製程工藝,很難獲得超出同行業的利潤水平。

但如果一直停留28nm,對和艦晶元來說,這個市場的熱度還能持續多久是個大問題。目前三星、台積電10nm晶圓已經進入量產階段,中芯國際的14nm晶圓也已進入了客戶驗證階段。換句話說,和艦與台積電的差距至少在表面上是28nm對10nm,差距為三代。時代總是會進步的。

據IBS估算,2014年全球28nm晶圓需求量為291萬片,2018年將增至430萬片,預計2024年將緩減至351萬片。

即使和艦晶元成功上市,也掩飾不了聯電發展緩慢,日益沒落的大趨勢。相比於三星、英特爾、台積電、格芯, 聯電不僅營收規模小,增幅緩慢, 而且先進製程已經遠遠落後,短期內都沒有追趕的打算

而和中芯國際相比, 背後沒有海量資本作為靠山,在集成電路這個要依靠大量研發支出和資本支出的行業裡面,聯電處於不利的地位 。2017年年初,聯電傳出28nm技術團隊被上海華力微電子挖角的消息就是個例證。

早年間,和艦晶元還能依靠國產化率的紅利獲得可觀增長。但隨著國內越來越多的晶圓廠落地,行業整體產能釋放速度將遠遠超過下游產業鏈需求增加速度,產能過剩將不可避免。

根據SEMI的數據統計,預估在2017年至2020年間,全球將有62座新的晶圓廠投入營運,其中中國大陸將有26座新的晶圓廠投入營運,佔新增晶圓廠的比重高達42%。

更要命的是,半導體行業景氣度可能也將面臨拐點。

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宣布,2019年1月的全球半導體市場銷售額比2017年1月減少5.7%,減少至355億美元,創下了自2016年7月以後30個月的首次負增長。 核心原因是,儲存晶元價格的回歸,AI等增量市場又尚未形成真實的需求

核心技術停滯不前,市場競爭加劇,行業又面臨產能過剩。不說和艦晶元的處境危機四伏,至少往後的日子也不會太好過。

最高270億估值!

發行後市值或逼近中芯國際,值不值?

招股說明書顯示,本次發行不超過4億股,預計募集資金近30億。預計發行後,4億股佔比在11.1%。

這意味著,和艦晶元的估值最高能到270億。從目前科創板的熱度來看,270億並非沒有可能。

大家可能並不理解270億意味著什麼。這么說吧,截至本周五,中芯國際的市值在394.72億港幣,換算成人民幣337.88億。2017年中芯國際收入31.01億美元,換算成人民幣207.77億。而2018年和艦晶元的營業收入也僅有36.94億

不出意外, 和艦晶元的收入應該是中芯國際的六分之一,而市值卻到了80% 。這還不算上市後,股價上漲所帶來的市值增加。

更重要的是,即使在美股,和艦晶元母公司聯電的市值也僅有308億。從2000年在紐交所上市,初期股價最高達11.73美元,到如今股價僅1.88美元。毫不誇張的說, 在相當長時間,聯電都是一家沒有給投資人帶來回報的公司

2017年,聯電營業收入1492.85億台幣,凈利潤卻只有66.79億台幣,凈利率僅4.5%,表現也完全不像一家高 科技 公司。

核心技術嚴重依賴的和艦晶元又將表現如何?

近幾年,隨著摩爾定律的極限在逐漸逼近,先進製程的發展速度在減慢,加上中國本土晶元設計產業蓬勃發展,帶來了物聯網等巨大的內需市場。中國的晶元產業迎來 歷史 機遇。

隨著科創板的推出,國家舉全國之力支持集成電路、生物醫療、人工智慧等重點行業,資金也不用發愁。

所以,讀懂君衷心希望,在這個過程中,絕大部分的資源可以用到真正有核心技術的公司上。

當然,考慮到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相對國外發達國家仍有相當差距,和艦晶元在國內仍然是比較優質的集成電路公司,和艦晶元的28nm晶圓甚至好於中芯國際的同類產品。

期待登陸科創板後的和艦晶元,獲得更好發展。將來有一天,期待公司不僅僅局限於28nm晶圓產品,不斷沖擊更高等級的晶圓,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作出貢獻。

只要咬著牙,把技術做出來,不愁沒有客戶和市場,中國集成電路製造產業也會迎來光明的前途。

本文源自讀懂新三板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㈧ 有沒有A股B股同上時市的股票,股價是否一樣

非常多,如萬科之類。
股價不一樣。
會互影響,但不是決定性的,由該股的趨勢決定,當然人們的想像力聯動起一定作用。
AB股加起來是該公司的總資產。
是的。
舉個代表性的列子:000002萬科A和200002萬科B/601398工商銀行和HK1398工商銀行/三種都發行的,沒有見過。

㈨ 求一篇股票分析的論文..任何一支股票都成..2500字!~謝啦啊```

等我回晚上回家後給你,家裡有很多.如果好請加點分
在發展潛力無窮的快速消費品行業,友誼股份相對控股(34.03%)的聯華超市(0980.H)是當之無愧的龍頭,這個龍頭還由於期望中的收購同屬百聯旗下的著名連鎖超市華聯超市而得到進一步的加強。在國民經濟高速成長,宏觀經濟政策轉向鼓勵消費,逐步使內需成為拉動經濟增長主要驅動力的背景下,在食品價格不斷上漲的氛圍中,聯華超市散發出迷人的魅力。而從股本和市值來看。友誼股份和聯華超市都還很小,有希望演繹萬科、蘇寧電器4年增長20倍的故事,當然,前提是聯華超市正確地做事,做正確的事。 關於聯華,它的行業地位非常突出。在品牌、規模、電子商務和供應鏈管理系統四個方面都有很強的競爭優勢。品牌方面,聯華超市在2007年7月出籠的,由全球著名品牌價值評估機構之一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第四屆《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上,聯華超市品牌價值77.63億元,排名75位,在排行榜上商業連鎖板塊中繼續排名第一;規模方面,聯華超市現有自營和加盟門店總數超過3600家,2006年銷售額達到164.47億元,在全國快速消費品連鎖企業百強排行榜上,聯華的銷售規模連續十年名列第一,在所有國內商業企業中僅低於國美和蘇寧,凈利潤2.42億元,目前市值只有67億,與蘇寧相比,蘇寧2006年銷售額249.27億,凈利潤是7.2億,而總市值是1000億,利潤是聯華的3倍,市值是聯華的15倍;電子商務方面,聯合超市持股57.27%,友誼股份持股10%的聯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預付費卡領域國內領先,藉助聯華超市龐大實體網路的支持,公司發行的聯華0K卡除用在百聯旗下公司的折扣銷售外,還吸引了銀行、電信、網游、餐飲 乃至美容等廣泛領域,上海地區發卡量超過800萬,並向周邊地區滲透,聯華OK卡已經成為企事業單位節日獎金發放用卡(電商開具發票,減少稅務開支),朋友送禮用卡(避嫌之用),保姆購物用卡(限制用途),發展潛力巨大,聯華電商除了獲得銷售返佣外,積累了大量的預收現金,具體金額還沒有準確數字,但是我們從友誼股份的財報上看到,預收帳款高達33.26億元,而今年合並聯華電子商務報表後,友誼股份現金由去年底的27.66億增加到48.51億,由此可見,預付卡積累的零成本資金當在20億元以上,今年聯華電商用該部分資金進行新股申購,雖然我們沒有準確數字,但是按10億資金,20%的年化收益率來保守計算,一年的投資收益也有2億元,非常驚人。試想聯華OK卡發卡量近一步擴大,積累100億、200億的零成本資金,按照5%的債券收益率計算,收益能夠有多少?5億、10億,這是很穩定的收益,是不比超市經營收益少的收益,非常驚人,非常可愛,所以我說,我們目前的研究報告對聯華電子商務公司的價值認識不足,估計不夠,在互聯網日益深刻改變我們的生存方式的今天,聯華超市的創始人以其遠見和創新,為聯華的發展奠定了網路優勢,這個優勢在今後將會進一步強烈顯現,讓後來關心聯華的人對此充滿感謝,所以我們也建議聯華的管理者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聯華電子商務公司的發展上,放在聯華OK卡的跨地域銷售上;最後,聯華眼光超前地投入1.2億資金,在IBM的幫助下建立了信息化供應鏈管理系統,該供應鏈管理系統獲得國家三項大獎,國內領先。我們從聯華超市的年報上看到,新的系統給聯華帶來很大的改變,門店訂單滿足率提升了10個百分點,而重點供應商之一聯合麗華服務(合肥)有限公司使用該平台,銷售同比增長了24.96%。 聯華的問題出在管理上和前期企業發展戰略上。管理方面,正當有效的股權激勵機制在國資背景下並未實施,我們懷疑僅靠自覺和奉獻,是不是能夠發揮十二分的努力;在店面贏利能力方面,我們看到3600家網點創造的凈利潤竟然低於聯華與家樂福在上海的合資公司聯家超市11家門店的凈利潤,令人感嘆,特別是佔主營收入一半以上的世紀聯華在上半年由於關閉了廣州的3家店而首次虧損。贏利能力差除了單店經營水平外,更多來自於前幾年激進的跨地域擴張,這種擴張自早年河南亞細亞的仟村百貨、華聯超市北京分公司、到近來的大商股份在鄭州以及香港百佳在深圳都沒有取得成功,深層次的原因在哪裡,我不是商業零售業的專家,給不出准確的回答。跨地域拓展成功的是蘇寧和國美,家用電器行業品種少,行業集中度高,規模優勢更突出,於百貨、連鎖超市還是有很大區別,並不能由此說明蘇寧國美有如何了得的經營天才。我們看到聯華超市的發展戰略已經轉變為聚焦華東,逐漸向長三角二三級城市滲透,我覺得這是務實和有效的,也相信聯華的贏利能力有望在重新布局後穩步增長,今年聯華關店200多家,新開店亦有200多家,總店鋪數並未減少,說明聯華超市積極進取的銳氣並未被一時的挫敗所打消。股權激勵的問題在上海還沒有一家實施,這是上海這樣國際性大都會,中國改革的前沿城市讓人感覺遺憾的地方,但是在整個大環境,堅冰已經消融,國家對央企股權激勵政策已經出台:12月6日,國資委正式下發了醞釀多時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內)實施股權激勵試行辦法》,該辦法由國資委和財政部共同制定並於今年10月開始執行。試行辦法規定,上市公司最多可拿出公司股本總額的10%用於股權激勵;除股東大會特別決議批准外,一名激勵對象最多可擁有公司股本總額1%的股權;鑒於目前正處於試點起步階段,激勵對象長期激勵預期價值或收益占薪酬總體水平的比重原則上控制在30%以內,而不是國際普遍的40%左右。央企之後,地方也將參照執行,股權激勵機制的實施是我們期待中的利好之一。再論友誼,我覺得是一間非常好,經營非常穩健,也非常進取的上市公司。從最初的友誼商店發展到現在擁有全國最大的連鎖超市,規模領先的連鎖建材專賣店、穩健經營的連鎖精品百貨商店和價值日益提升的兩家購物中心,升值巨大的股權投資,友誼進入收獲的季節。按照友誼自身的邏輯,友誼下一步應該是釋放好美家的股權,引進強勢戰略合作夥伴,把好美家打造成更加強大的建材專賣連鎖超市,並分拆上市,對友誼百貨也可照此辦理。賣掉幾十倍收益的股權,建設更多的購物中心,為公司貢獻更多更穩定的租金收入。但是這個邏輯被上海國資委強力整合國有商業企業的舉措打斷了,變成了百聯集團下屬企業,職能與百聯集團重疊,發展方向不明。我們從最新的《二十一世紀經濟報道》中,清楚地看到友誼四項業務被託管,友誼本身已經喪失了經營管理權,成了一個純資本平台,友誼股份很多可能的發展路徑被堵死,大機構投資者對它的熱情僅限於被肢解後,能賣多少肉錢,而作為鮮活的經營主體的價值完全喪失,所以總市值只有贏利能力相當的百聯股份的40%,甚少大機構重點推薦友誼,我們說這對中小投資者是不公平的,畢竟直接歸屬百聯集團名下的友誼股權不過只佔總股本的17%而已,百聯集團有責任把友誼整合好,而不是想壓低股價,最後私有化友誼股份。我們並不反對友誼股份走專業化的道路,最終成為百聯股份的超商事業部,問題是友誼持有的聯華超市股權太少,從規避同業競爭的要求看,華聯超市只能被聯華超市收購而不能直接裝入友誼股份。我個人認為解決的辦法有兩個:一個是收購聯華超市第二大股東上實聯合持有的21.17%的股權,使友誼持有聯華超市的股權上升到55.2%。上實聯合早已有意退出聯華,專心醫葯,這從去年該公司以極低的價格把聯華電子商務公司18.18%、世紀聯華22.21%股權賣給聯華超市就可看出(合計4480萬元),按市值計算,21.17%的股權市值不到15億,友誼股份可賣出浦發銀行股權償付,也可將好美家賣給百聯集團,解決交叉管理的問題,然後,聯華超市購入華聯超市,最終友誼股份擁有整合後的大聯華55.2%股權,成為類似於A股聯通與H股聯通的關系(友誼股份甚至可直接改名為聯華超市),同時保留贏利穩定的購物中心和賴以成名的友誼百貨,等待以後聯華大發展需要資金的時候再賣給百聯集團;另一種辦法是聯華超市向友誼股份定向增發,用於收購華聯超市,而友誼將好美家賣給百聯集團支付增發所需資金,實際上仍然是好美家與華聯超市的轉換。這樣的轉化是友誼股份現有資產向連鎖超市集中,更清晰地定位為中國最大連鎖超市,中國的沃爾瑪。

㈩ 上海股票有哪些

中國聯通 寶鋼股份 上海汽車 S上石化 浦發銀行 大眾公用 振華港機 中化國際
龍頭股份 中船股份 ST滬科 愛建股份 海鳥發展 海欣股份 招商輪船 上港集團
中海發展 東方航空 中視傳媒 上海電力 交通銀行 S華源發 上海機場 方正科技
上海梅林 原水股份 新黃浦 廣電電子 上海貝嶺 上海建工 巴士股份 航天機電
東方明珠 復星醫葯 申能股份 張江高科 申華控股 中華企業 隧道股份 錦江股份
大眾交通 紫江企業 嘉寶集團 愛使股份 耀皮玻璃 新華傳媒 上海能源 上海航空
萬業企業 上海金陵 上實發展 廣電信息 光明乳業 ST春花 中國高科 強生控股
漢鍾精機 浦東金橋 飛樂股份 陸家嘴 中國船舶 豫園商城 第一食品 申通地鐵
海通證券 外高橋 上海醫葯 百聯股份 思源電氣 上海九百 新世界 上海機電
ST華源 海得控制 宏盛科技 斯 米 克 浦東建設 ST鼎立 SST大盈 三愛富
中紡投資 天宸股份 中國海誠 科華生物 豐華股份 匯通能源 雙錢股份 延華智能
S中紡機 九龍山 中科合臣 ST大江 上海普天 世茂股份 華東電腦 聯華合纖
界龍實業 金豐投資 置信電氣 海立股份 中西葯業 交大南洋 上柴股份 上海三毛
ST興業 中衛國脈 氯鹼化工 現代制葯 ST棱光 天地源 上海輔仁 上電股份
亞通股份 運盛實業 上海物貿 飛樂音響 上海新梅 多倫股份 申達股份 復旦復華
上實醫葯 長江投資 開開實業 威爾泰 寶信軟體 交運股份 同濟科技 海博股份
第一醫葯 錦江投資 自儀股份 上海家化 東方創業 蘭生股份 白貓股份 上工申貝
二紡機 友誼股份 東風科技 金山開發 交大昂立 益民商業 永生數據 上海永久
同達創業 中國鉛筆 凌雲B股 凱馬B股 匯麗B股 錦旅B股 陽晨B股 中紡B股
耀皮B股 上柴B股 三毛B股 機電B股 陸家B股 開開B股 二紡B股 中鉛B股
ST鼎立B 金橋B股 聯華B股 金山B股 ST大江B ST大盈B 上工B股 ST自儀B
滬普天B 華源B股 振華B股 上電B股 大眾B股 海立B股 外高B股 永久B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