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行業 » 美國燃料電池股票漲幅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美國燃料電池股票漲幅

發布時間: 2023-04-08 06:38:56

⑴ 2021十大牛股出爐:漲幅350%只能排第十

來到2021年最後一天,慣例又是盤點年內大牛股的日子。

回顧2021年的A股市場,關鍵詞有包括賽道上的鋰電、光伏、儲能、氫能源;也有題材上的碳中和、新冠病毒防治、ST、元宇宙等。

那麼,現在就來梳理一下年內的十大牛股。

01

湖北宜化

年度漲幅:565.94%

上漲催化:鋰電池+磷化工

2021是新能源全面狂飆的一年,其中尤以鋰電池中的磷酸鐵鋰表現最為突出。隨著比亞迪、特阿斯拉等龍頭廠商的加碼,磷酸鐵鋰滲透率快速提升,市場份額連續數月超過三元。

而有著天然礦產優勢的磷化工企業也開始紛紛外延布局磷酸鐵鋰。湖北宜化在湖北宜昌、四川兩地擁有年產130萬噸磷礦的采礦權。公司目前與寧德時代子公司簽署了材料供給協議。

另外,自2020年二季度開始,大宗商品市場開啟一輪全面大牛市。以化工品、黑色系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價格不斷創 歷史 新高,讓沉寂多年的化工行業翻身。

業績上看,截止三季度,湖北宜化凈利潤達到14億,而去年凈利僅突破1億。在業績驅使下,湖北宜化年內累計漲幅高達578%,最大漲幅更是超過12倍。

02

聯創股份

年度漲幅:488.93%

上漲催化:鋰電池+氟化工+PVDF

聚偏氟乙烯(PVDF)具有好的機械強度、化學穩定性、電化學穩定性、熱穩定性和對電解液良好的親和性,主要作為粘結劑、隔膜和隔膜塗層應用於鋰離子電池行業。且由於被嚴格限產,PVDF上游供給極為稀缺。

據方正證券研報顯示,鋰電用PVDF此前用量僅數千噸級,隨著新能源車快速放量,預計鋰電用PVDF年復合增速超50%。

產能上看,聯創股份PVDF今年規劃產能為1.1萬噸/年,其中3000噸產能於21年8月進入試生產運營階段;另外聯創表示,PVDF的再後期的6000/年PVDF及配套11000噸/年R142b計劃明年年底或者後年年初投產。

03

森特股份

年度漲幅:477.03%

上漲催化:BIPV(光伏建築一體化)

作為光伏分支,BIPV可以說是今年最強的分支之一,而其先驅正是森特股份。

今年3月4日,隆基股份披露協議,受讓森特股份合計27.25%股份,成為森特股份第二大股東,以進一步整合產業鏈資源,提前布局BIPV市場;6月25日,隆基股份與森特股份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攜手進軍建築光伏一體化市場。

據隆基高管此前預測,今年隆基股份目標實現BIPV的出貨量400MW左右的目標,希望在2024年BIPV業務實現100億元營收目標。

04

江特電機

年度漲幅:456.57%

上漲催化:鋰電池+ST摘帽

作為全年主流題材,碳酸鋰價格年內一直都在漲價的路上,目前電池級碳酸鋰每噸已經突破24萬元。

江特電機擁有兩條鋰雲母制備碳酸鋰產線共計年產能1.5萬噸、一條利用鋰輝石制備碳酸鋰年產能1.5萬噸的產線、一條利用鋰輝石年產能1萬噸氫氧化鋰產線及0.5萬噸碳酸鋰產線(建設中)。

碳酸鋰價格走強為公司業績帶來了正面提振,公司前三季度營收20.3億元,同比增長44.66%;凈利潤2.49億元,同比增長1066.33%。

05

九安醫療

年度漲幅:440.35%

上漲催化:新冠檢測

年末終極妖股。

進入四季度,新冠變異病毒Omicron再度席捲全球。公司在互動平台上不斷「吹風」:所產iHealth試劑盒,在Amazon美國銷量排名前兩位。且預計明年年初月產能可以達到2億人份。

雖然被交易所多次問詢,但在年末小盤股炒作背景下,公司上演三波漲停浪潮,最大漲幅超7倍。

06

*ST德新

年度漲幅:439.45%

上漲催化:ST+重組

今年也是ST股大年,在重組預期之下,不少ST板塊出現大量牛股,*ST德新更是其中佼佼者。

2020年,*ST德新披露收購方案,擬以現金近7億元收購東莞致宏精密100%股權;今年3月底,標的資產過戶完成。

公告顯示,致宏精密主營自動化精密零部件生產,為下游鋰電池生產企業、新能源設備製造企業提供自動裁切高密模具、高精密模切刀等產品及解決方案。

據悉,致宏精密模具業務是優質鋰電池電芯成型必備的工序,處於鋰電池裁切精密模具領域的領先行列,成功開發了比亞迪刀片電池切刀,成為比亞迪該類設備的獨家供應商。同時,公司還拓展了拓展的寧德新能源作為其新客戶。

07

藏格礦業

年度漲幅:411.86%

上漲催化:鋰電池

依然屬於鋰電池板塊。公司主營氯化鉀和碳酸鋰的生產和銷售。目前,藏格礦業擁有察爾汗鹽湖開采面積724.3493平方公里,年生產能力達200萬噸,系國內氯化鉀行業第二大生產企業,青海省30家重點企業之一。

業績上,藏格礦業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0.99億元,同比增長76.90%。其中第三季度單季,藏格礦業營業收入和歸母扣非凈利潤分別為9.97億元和3.79億元,同比增幅為235.18%和303.16%。

08

*ST赫美

年度漲幅:387.74%

上漲催化:ST+重組

今年2月1日,*ST赫美預重整程序啟動。12月1日,*ST赫美發布公告,稱與重整投資人簽署重整投資協議。根據公告信息,榕光實業、自然人王雨霏、富源金來被確定為重整投資人,出資受讓*ST赫美資本公積轉增股本的股票。

同時,*ST赫美的數家子公司也進行了重整。4月28日,公司披露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決定對*ST赫美子公司惠州浩寧達 科技 、深圳赫美商業啟動預重整程序。

09

鳳凰光學

年度漲幅:351.01%

上漲催化:軍工+重組

10月,鳳凰光學發布重大資產出售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預案。

鳳凰光學擬置出光學器材資產,同時購入半導體外延材料等資產。

資料顯示,國盛電子及普興電子目前已形成了系列化大批量的生產能力,是國內最大的半導體外延材料供應商之一。客戶資源,包括台積電、中芯國際、世界先進、士蘭微、華微電子、燕東微電子、華潤微、揚傑 科技 、美國恩智浦、韓國MagnaChip、日本東芝等國內外主要廠商。

10

京城股份

漲幅:349.77%

上漲催化:氫燃料電池

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疊加冬奧會力推,年末走勢愈發強勁。

公司在互動平台上表示,公司旗下天海工業儲氫瓶有裝車應用於北京冬奧會,目前已陸續開始交貨;同時,35MPa、70MPa氫氣瓶氫系統均已量產。另外,京城股份還表示,此次冬奧會上的140輛氫燃料大巴車所配八氫組氫系統正是由其提供。

星標華爾街見聞,好內容不錯過

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

⑵ 氫能源2.0版炒作浪潮開啟!八家氫能源概念股誰與爭鋒是龍頭

氫燃料電池正迎來了一波投資機會。相信剛剛一周的的表現讓很多人感受到了氫能源的炒作熱情和浪潮!甚至很多朋友感覺似曾相似,2019年A股燃料電池有過一波行情,領漲龍頭美錦能源漲幅高達7倍有餘;這一波行情,領漲龍頭厚普股份漲幅已經翻倍。

如果說我們將2019年行情稱之為氫燃料電池行情1.0版,這波稱為2.0版。這次又會有多少氫能源翻倍牛股出現呢?而現在的炒作就好比6月份 科技 股6月上旬第一波浪潮,最初1.0版,大多還是概念,恐怕沒太多人反對——彼時市場對氫燃料電池還不甚了了,一級市場氫燃料電池很多優質項目融資融不出去,跟二級市場的熱情形成「冰火兩重天」的局面。現在局面大為改觀:一級市場股權融資迎來了一波高潮,一些明星項目一股難求。當年愛理不理的投資人,現在真的是高攀不起。

最最重要的是據報道,目前有三分之一的央企參與氫能源項目開發之中,其中不乏還有中國石油,近期高層對於氫能源發展的戰略性定位和發展方向非常明確,而且經過兩年的成長,A股市場不少相關核心氫能源概念股開始浮出水面了,今天就和大家說說真正參與氫能源發展的A股八家氫能源電池公司,擦亮你的眼睛,認真的看完「

一、美錦能源



① 焦化產品及附產品


② 新能源 汽車 及加氫站


③ 超級電容項目及電容炭產品


④ 高 科技 新設備項目及采礦機器人產品



二、濰柴動力 【氫能業務】:


1、2016年戰略投資弗爾賽,已成為其第二大股東,弗爾賽掌握氫能燃料電池核心技術並具備綜合能源氣體解決方案提供能力。


2、2019年率先在濰坊等地批量投放氫燃料電池公交車,與國能集團合作開發的200噸級氫能礦卡項目有序推進。牽頭承擔國家燃料電池產業化重大專項。


3、濰柴動力2021年5月27日公告,公司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預計不超過130億元,其中用於燃料電池項目的總投資金額約為37億元,包括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及關鍵零部件產業化項目(總投資15億)、燃料電池動力總成核心零部件研發及製造能力建設項目(總投資14億)以及氫燃料電池及關鍵零部件產業化項目(總投資7億)。


4、濰柴動力2021年4月17日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公司在新能源動力總成領域已全面完成氫燃料電池和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的核心技術布局,關鍵技術指標處於領先地位,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壽命可達25000小時,最大續航里程600公里。

5、濰柴動力2021年4月20日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公司2萬台產能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工廠已經投產。公司已累計配套300餘輛氫燃料電池車輛,累計運營超過600萬公里。


三、雪人股份 :公司主營業務主要包括製冰設備、壓縮機產品及系統應用、油氣服務、氫能源領域。


1、2021年2月,公司在互動易上表示目前公司在福州市長樂區共投放2輛氫能源公交車,運營里程數已超過70000公里,運行良好。


2、2021年4月11日雪人股份公告,目前公司氫能領域相關收入佔比微小,不足收入的1%,不對公司當期業績產生影響。


3、2021年4月23日,雪人股份公告稱,公司擬非公開發行股份,募資不超過6.7億元用於氫燃料電池系統生產基地建設項目、氫能技術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實控人林汝捷將以6000萬元認購本次發行的股票。


4、雪人股份7月22日在深交所互動易平台回答表示:2019年公司與廈門金龍 汽車 合作開發的氫燃料電池大巴,已在福州市長樂區616路公交線路正式示範運行

四、雄韜股份: 公司主要從事化學電源、新能源儲能、動力電池、燃料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主要產品涵蓋閥控式密封鉛酸蓄 電池、鋰離子電池、燃料電池三大品類。


1、雄韜股份2021年4月30日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目前公司部分燃料電池系統有使用武漢理工氫電 科技 有限公司生產的膜電極。


2、雄韜股份2021年度網上業績說明會5月19日在全景投資者關系互動平台舉辦,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張華農在本次活動上表示,氫燃料電池是公司最核心的發展戰略,將堅定的持續投入研發。公司重點研發的氫燃料電池項目,取得多項的研發成果和重大進展,自主研發的電堆已經順利投產。公司於2020年12月發布了氫燃料電池的新產品研發成果和具體的指標。


3、雄韜股份7月19日在深交所互動易平台回答表示:公司下屬子公司上海氫雄信息 科技 有限公司持有青島國際院士港氫雄燃料電池有限公司45%股權。



五、大洋電機: 公司致力於成為全球電機及驅動控制系統綠色環保解決方案領域的卓越供應商。


1、2021年5月13日,大洋電機與成都市新津區人民政府正式達成合作,大洋電機氫能全產業鏈示範基地項目正式落戶成都天府智能製造產業園。大洋電機氫能全產業鏈示範基地項目總投資約5億元,建設集燃料電池中央研究院、燃料電池系統及核心裝備、制氫加氫裝備研發製造、燃料電池UPS裝備等於一體的氫能全產業鏈示範基地。


2、大洋電機2020年度業績網上說明會5月13日在全景投資者關系互動平台舉辦。董事長魯楚平表示,大洋電機產業布局基於時間分為三個階段「今天的事業、明天的事業、未來的事業」;今天的事業是「建築及家居電器電機」、明天的事業是「新能源 汽車 電驅動動力總成系統」;未來的事業是「氫燃料電池及動力總成系統、氫能源在車輛及相關應用行業的解決方案」 。大洋電機既然定位「氫燃料電池技術為未來事業」,短期之內對業績的提升應該沒有幫助,但可以相信,氫燃料電池事業一定是大洋電機未來業績的中堅。


3、2021年7月,2輛氫能公交車交付浙江舟山市普陀區六橫公交公司並投入使用,由大洋電機舟山公司與東莞中汽宏遠 汽車 有限公司聯合打造,搭載中山大洋電機研發的51kW氫燃料電池發動機。



六、厚普股份: 公司業務涵蓋裝備製造、工程設計、 燃氣運營、物聯網、技術服務等五大領域,公司產品主要應用於天然氣和氫能 源加註領域。


1、厚普股份自主研發的「加氫站設備監管系統V1.0」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鯤鵬雲完成兼容性測試,獲得HUAWEI COMPATIBLE證書及相關認證徽標的使用權,為公司在加氫站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軟體技術支撐。


2、2021年3月25日,厚普股份發布公告,公司持有北京厚普氫能 科技 有限公100%的股權,現北京厚普氫能擬出資4億元(占出資比例80%)與燕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合資成立成都厚普氫能 科技 有限公司,燕新集團出資1億元(占出資比例20%)。新成立的合資公司將有助於促進氫能裝備製造項目及氫能應用示範項目的建設,共同推動氫能產業快速發展,實現優勢共享,合作共贏。

3、2021年6月15日,厚普股份(300471)在最新發布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透露,目前公司建設一座加氫站,最大承擔的自研自製的產品約佔30%-35%。隨著公司自行研發的活塞式氫氣壓縮機已經通過了1000小時的連續運行測試,若未來實現銷售,預計最大承擔的自研自製產品項目佔比將達60%-70%。


4、2021年6月18日,厚普股份召開年度 科技 大會,發布了70MPa加氫機、第VI代LNG泵橇加註裝置、第Ⅱ代內河船用供氣系統等新產品,公司多項氫能加註設備關鍵部件已打破國際壟斷。


5、2021年8月11日,厚普股份在互動易上表示,公司與廣西中船北部灣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有限公司攜手贏得了海外客戶1500立方和3000立方LNG運輸船的方案設計合同。該兩型船設計合同的簽訂,標志著公司LNG海洋運輸船的液貨系統和供氣系統設計首次走向國際化,為公司拓展海船市場邁出重要一步。



七、億華通: 公司是一家專注於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研發及產業化的高新技術企業


1、2021年6月,5輛18噸天路通BTL5182TXSEQFCEV燃料電池洗掃車中標大興區氫能源環衛車輛購置項目。由成都億華通動力 科技 有限公司配套,系統額定功率為80kW。


2、2021年6月,億華通與豐田的合資公司--華豐燃料電池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新公司注冊資本45億日元,經營范圍包含:製造燃料電池及零配件,委託加工燃料電池及零配件,銷售燃料電池及零配件、 汽車 零配件等。


3、2021年8月5日,北京億華通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和水木明拓氫能源 科技 有限公司,就開展氫能產業長期合作簽訂戰略協議,協議強調雙方將秉承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宗旨,在構建氫能產業鏈、培育氫能創新企業、推動氫能示範應用等方面達成合作。


八、科威爾: 一家專注於測試電源行業的綜合測試設備供應商,為客戶提供測試電源和基於測試 電源的測試系統解決方案。


1、科威爾於2016年底開始布局燃料電池測試領域,2017年陸續推出燃料電池專用負載、燃料電池發動機測試系統、燃料電池電堆測試系統及燃料電池DC/DC測試系統。憑借產品的可靠性和高性價比,科威爾迅速獲得了中國 汽車 技術研究中心、億華通、捷氫 科技 、重塑集團、國鴻氫能、濰柴動力、宇通客車等科研院所和知名企業的認可。


2、在150KW大功率燃料電池電堆測試系統產品訂單上,2021年上半年科威爾已陸續完成國鴻氫能、浙江鋒源、宇通客車、中汽中心、大興氫能實驗室等客戶的交付。第三季度也將陸續完成來自未勢能源、中通客車、山東美燃、青島格爾信德等多家企業訂單的交付。


3、2021年5月28日,合肥科威爾電源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對外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的公告。依據公告內容,科威爾此次投資2000萬元,在北京大興國際氫能示範區設立全資子公司--科威爾(北京)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主要經營范圍包括氫能及燃料電池測試裝置開發和銷售等。


4、公開資料顯示,7月23日科威爾自主研發生產的150kW燃料電池電堆測試系統(FCTS-S-150)為中汽創智的這台120kW級金屬電堆提供了一個穩定、安全的測試平台。


綜述:以上八家就是目前實實在在在進行氫能源項目開發布局之中的A股上市公司,大家可以認真的進一步分析,同時可以回頭去總結2019年那一輪行情,鋰電池之後新的一個炒作風口:氫能源燃料電池的炒作正處於政策發酵之中,你值得重點跟蹤!


以上內容來源香橙研究院!僅供參考!不作為操作憑證和依據!據此操作,風險自擔!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⑶ 萬億級產業拉開序幕 燃料電池概念多股漲停丨牛熊眼

周二早盤,燃料電池板塊拉升。截至發稿,騰龍股份、全柴動力、厚普股份、紅陽能源等多股漲停,美錦能源、雪人股份、東方電氣、雄韜股正並份等漲幅不俗。

天風證券認為,中國燃料電池產業目前與2012年鋰電池極為相似,政策自上而下支持,技術達到產業化條件,企業加快布局速度,產業鏈國產化進程開啟,資本市場投融資熱度持續上升。中國燃料電池產業處於上行通道起點,燃料電池萬億級產業拉開序幕。

第一創業證券認為,從鋰離子電動 汽車 產業的發展經驗來看,燃料電池 汽車 起量在即。隨著動力電池技術的進步和環保意識的增強,近些年全球新能源 汽車 市場出現了爆發式增長,預計到2025年全球銷量將達到691萬輛。目前中國已經成為新能源 汽車 最大的消費市場,同時歐洲環保浪潮愈拿李演愈烈再疊加限排法案的出台,有望大幅度刺激歐洲新能源 汽車 市場。目前深耕燃料電池企業的車企眾多,其中以上汽、宇通和濰柴動力最為激進,不僅出貨量位居國內前列,而且均與地方政府共同布局氫能源產業。

國金證券認為,燃料電池產業還處於導入期,距離產業走向成熟期是一個漫長的階段,前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加入行業。站在當前階段,建議從兩方面思路遴選標的:產業鏈布局完善標的,建議關注舉敏跡美錦能源(參股膜電極明星公司廣州鴻基、投資電堆龍頭國鴻氫能、控股燃料電池車製造企業佛山飛馳、副產氫和加氫站建設運營)、雪人股份(空壓機主要供應商、系統技術成熟)、大洋電機(布局燃料電池系統、運營,參股BLDP)、雄韜股份(布局膜電極、電堆、系統企業);估值處於合理區間+氫能持續布局公司,建議關注嘉化能源(副產氫、加氫站、液氫、國投聚力合作)。

⑷ 卡車界「特斯拉」Nikola股價暴漲,美國又出一個馬斯克

尼古拉·特斯拉的名字分別成為兩家美國電動汽車公司的名稱,而且都在生產電動卡車
撰文?/?秦德興
編輯?/?黃大路
設計?/ 杜??凱
來源?/?bloomberg,?forbes??作者?Edward Ludlow
6月8日,一家在納斯達克上市僅數天的電動卡車公司股價大漲,引起人們的注意,這家公司就是Nikola Corporation,號稱卡車行業的特斯拉。
Nikola是一家美國卡車設計公司,總部位於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由特雷弗·米爾頓(Trevor Milton)在2014年創立。該公司的名稱來源於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的名字,他是美國一位塞爾維亞裔發明家、工程師,特斯拉在2003年創立時就使用了他的名字中的特斯拉,而Nikola公司的名稱來自其名字中的Nikola。
已虧1.8億美元,今年收入為零
長期以來,對特斯拉公司持懷疑態度的人一直質疑特斯拉的估值。隨著特斯拉在中國的工廠開始交付車輛,其股價自今年3月份以來一直穩步上漲,每股股票價格接近1000美元,市值超過1700億美元。
Nikola這家電池動力和氫燃料電池卡車製造商6月4日才在納斯達克上市,該公司預計,今年的收入為零,實現10億美元的收入至少要等到2023年。
相比之下,創立117年的福特汽車公司預計今年的收入約為1150億美元。然而,Nikola的股價在6月8日收盤時上漲了一倍以上,在盤後交易中又上漲30%,至每股95美元。
Nikola的執行董事長米爾頓在一封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公司的首要目標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保持穩定的增長。他說,股價上漲背後可能有幾個因素並列舉了一些例子,包括他在推特上宣布,該公司將開始接受旗下Badger皮卡的預訂。該消息可能是推動公司股價在6月8日大漲的主要原因。
從米爾頓創立Nikola到去年年底,這家公司已經虧損了約1.885億美元。該公司計劃從明年開始交付Nikola Tre電池動力Semi Truck,然後在2023年推出兩款燃料電池動力車型。
米爾頓提到的Badger車型的確讓市場感到興奮,但實際上可能不會投入生產。之前該公司在募股文件中表示,將專注於製造Class 8重型卡車,除非找到一家能與之合作的成熟汽車製造商,否則不會生產Badger車型。該公司的一名發言人表示,Nikola不久將宣布一個合作夥伴,但沒有提供更多細節。
Nikola在2020年2月推出了Badger電動卡車,希望與特斯拉備受關注的Cybertruck競爭。根據該公司透露的細節,Badger電動卡車將有兩種動力配置:燃料電池動力車型或電池動力車型。與Cybertruck的稜角分明和未來主義風格不同,Badger電動卡車採用了更為傳統的設計,不過細節也讓人印象深刻。
Badger電動卡車每種配置都提供600英里的續航里程,從零加速到60英里/小時需要2.9秒,最大功率為906馬力。
緊貼馬斯克,聲稱獲1.4萬輛氫卡訂單
截至去年年底,Nikola擁有大約8600萬美元現金。在股票上市之前,該公司已經籌集了超過5億美元的私募資本,其中包括與義大利富豪Agnelli家族有聯系的卡車製造商CNH Instrial NV的1.5億美元資金。去年,CNH還向Nikola投資了1億美元現金。
Nikola計劃在鳳凰城以南建立佔地一個100萬平方英尺的工廠,並從2021年開始生產卡車。該公司預計2027年燃料電池動力卡車的產量達到三萬輛,2028年電池動力卡車的產量達到1.5萬輛。
該公司的Class 8電動卡車引起了卡車行業的極大興趣。盡管該公司鼓吹獲得了1.4萬輛燃料電池動力卡車的訂單,摺合成銷售額約為100億美元,但這些交易遠未完成。該公司在4月份告訴潛在的投資者,正在與車隊等戰略合作夥伴進行談判,希望將預購訂單轉換為有約束力的合同並支付定金。
那麼,為什麼這家公司的車型引發了卡車行業如此強烈的興趣呢?答案在於這些卡車提供動力的方式:氫燃料電池或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電池。根據該公司的說法,其電池的能量密度約為傳統鋰離子電池的四倍。從理論上講,與由鋰離子電池驅動的同類汽車相比,該公司的電池將讓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增加一倍。該公司目前正在開發一個加氫站網路,可以在短時間內為卡車補充燃料,從而節省大量時間。理論上而言,沒有全尺寸電池那麼大的重量,燃料電池動力卡車可以運輸更多的貨物。
現年38歲的米爾頓最近表示,這個世界上很少有人能夠超過特斯拉的馬斯克,而他是其中之一,該言論引發了媒體的關注。米爾頓在接受一些媒體采訪時也表示,他認為特斯拉是Nikola的競爭對手。
特斯拉和Nikola都提供電動卡車,但後者認為能源網路比卡車更重要。米爾頓說,氫的生產效率一直在穩步提高,成本不斷下降,這將讓氫燃料卡車比在城市充電的電池動力卡車具有優勢。
米爾頓表示,Nikola的另一個優勢是,該公司的卡車比特斯拉的卡車更輕,運行成本更低,盡管Nikola具有這些優勢,但並非沒有遇到挑戰,以多快的速度鋪開氫能源網路將決定公司的成敗。
隨著Nikola股價大漲,公司市值急劇上升,米爾頓也像馬斯克一樣,個人財富大幅增加。不過在創立Nikola之前,米爾頓已經經歷過兩次創業的失敗。
在亞馬遜成為知名公司之前很長時間,米爾頓就創立過一家名為Upillar的電子商務公司,訪問量很快就達到每個月8000萬,不過公司耗盡了現金,只能關門,米爾頓也變得一無所有。
後來米爾頓又創立了一家名為dHybrid的公司,對柴油發動機進行改造,以降低燃料成本並減少尾氣排放,該公司還與一些卡車公司簽訂了超過1億美元的合同,但在公司引入一家投資者後,該投資者搶走了公司的知識產權,目前雙方仍在訴訟之中。
現在,尼古拉·特斯拉的名字分別成為兩家美國電動汽車公司的名稱,而且都在生產電動卡車,作為特斯拉和Nikola的負責人,馬斯克和米爾頓將不斷地被人們拿來比較。像馬斯克一樣,米爾頓的推文也引發了公司股價的波動。
?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⑸ 氫燃料電池車龍頭股票是那一個

A股中:

雪人股份:燃料電池空氣供應系統受到業內廣泛關注。

德威新材:控股美國燃料電池公司。

華昌化工產品硼氫化鈉是氫燃料電池的主要原料。

富瑞特裝:與江蘇省張家港保稅區管委會攜手打造氫能源中試及產業化基地。

同濟科技:與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上海神力科技公司組建中科同力化工材料公司,佔36.23%股權,主要致力於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關鍵材料與部件的研發。

⑹ 燃料電池概念股紛紛漲停,燃料電池產業化時代已開啟

近日,燃料電池概念再度爆發,多支相關股票紛紛漲停。全柴動力、大洋電機、康盛股份等漲停,雄韜股份、德威新材漲幅超8%,濰柴動力、美錦能源、五礦資本等漲幅超7%。不難看出,燃料電池時代已經開啟。

燃料電池 汽車 因其具有動力性能高、加氫快、充電快、續航里程長、接近零排放等優點,成為新能源 汽車 的有力競爭者,也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2018年被稱為氫燃料電池 汽車 產業化快速發展年,展望2019年,中國的車用燃料電池技術要在國際上具有競爭力,重要的是要降低成本、提升電堆的工作電流密度和比功率、電池系統的可靠性和耐久性,需要科研院所與企業界聯合攻關,大力完善發展燃料電池產業鏈,加快促進我國燃料電池 汽車 商業化。

過去十多年間,我國游昌雀開展了氫能燃料電池 汽車 的研究、開神早發、示範、運營工作,初步形成了從燃料電池電堆、電池系統,到整車研發體系和製造的能力,開展了系統的示範運行。

在技術層面,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功率得到大幅度提升,用70兆帕氣瓶已經可以跑500千米以上,基本上滿迅毀足零下30攝氏度啟停工況要求。在電堆方面,國際上燃料電池發動機已經達到了四缸內燃機的體積水平,去年本田宣布已經達到了六缸內燃機的水平,功率密度達到每立升3千瓦以上。目前,國內裝車的電堆僅達到每立升2.0千瓦左右,比國外低了1/3左右。

在安全層面,燃料電池安全性比較高,但系統比鋰電池復雜,同時燃料電池的動態響應比較慢。應對這一問題,最有效的解決辦法就是採用電電混合動力——燃料電池+二次電池(超級電容器)的方案。二次電池具有削峰填谷的作用,這樣就減少了燃料電池功率的變化速度和變化的幅度,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燃料電池響應較慢的缺點,同時提高了燃料電池的壽命。因此,我國最先研發的氫燃料電池技術路線——電電混合技術,也成為目前世界上的主流。

在具體應用方面,由於燃料電池發電原理是電化學,車用效率比較高,可以達到60%左右,因此與純電動 汽車 和插電式混合動力 汽車 相比,更適合於大功率、長程的運輸,應用在公交車和重載車方面有明顯的優勢。目前,上海方面表示,准備投入400~500輛商用車示範運行,還要建立動力系統及零部件研發平台、氫能產業公共服務平台、燃料電池車運營保養中心三個平台。

截至2018年底,我國共有2400多輛燃料電池車在運行,但運營加氫設施等配套設施還有待完善,目前我國共建成加氫站12座並投入運營,在建的加氫站有33座,計劃到2020年建成100座加氫站。

未來,我國將大力推進燃料電池在特殊領域以及民用領域的應用,將從材料、部件、系統等三個層次進行技術改進與創新,為建立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做出貢獻。

⑺ 新能源汽車規劃點燃新能源汽車市場,產業鏈公司股價已起飛

1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友運喚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指出了路徑。由於此前有消息稱,《規劃》將在11月2日發布,新能源概念股11月2日已經掀起一輪上漲潮;3日,概念股繼續上漲。

多板塊齊飄紅,多隻概念股漲幅走勢強

受《規劃》帶來的利好消息影響,汽車股大面積飄紅。截至11月3日收盤,汽車整車板塊漲幅為0.42%,新能源板塊漲幅為1.52%,充電樁板塊漲1.5%,燃料電池板塊漲1.65%,氫能源板塊漲2.04%,鋰電池板塊漲幅為1.52%,智能電網板塊漲幅為1.92%。

整車板塊中,港股汽車股走強明顯,長城汽車漲7.11%,吉利汽車漲悄雹5.53%,華晨中國漲2.23%。美股新能源汽車股盤前繼續集體上漲,其中小鵬汽車盤前漲4.58%,理想汽車漲3.58%,蔚來汽車漲3.38%,特斯拉漲0.93%。

《規劃》提到鼓勵充換電發展以及動力電池原材料競爭力提升、回收等。受此利好影響,充電樁個股漲幅明顯,截至3日收盤,漢宇集團漲幅最高,達到20%,友迅達漲幅19.98%,立昂微漲10%。換電板塊中,截至收盤動力源漲0.36%,中恆電氣漲1.49%。

《規劃》也將氫燃料電池汽車列為重要發展方向,要求推進加氫基礎設施建設,引導企業根據氫燃料供給、消費需求等合理布局加氫基礎設施,提升安全運行水平。11月3日氫能源板塊、燃料電池板塊應聲大漲,從個股表現來看,深冷股份漲13.4%,與豐田達成合作的雪人股份漲1.13%,此外,金固股份、創元科技均以漲停報收;宗申動力、德威新材、中泰股份等漲幅也超過7%。

鋰電池相關個股中最高漲幅超10%。動力電池領域中,備受關注的寧德時代11月3日並未保持上漲,截至收盤,下跌1.58%;此外孚能科技和國軒高科也皆以下跌報於收盤,分別跌0.48%和0.3%。

獲重磅政策支撐,新能源汽車未來五年或迎爆發期

《規劃》對未來十五年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做了定調並指明方向。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無論是技術路線、產品形態,還是商業模式,此次《規劃》的措辭、細則調整,均體現出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

實際上,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利好政策頻出,從國家層面來看,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以及推出新能源汽車下鄉政策,再到地方政府相繼出台對新能源汽車的扶持政策,通過給予購置補貼、充電補貼等來刺激新能源汽車的消費。

汽車行業分析師張翔認為,「目前新能源汽車銷售佔比不足5%,《規劃》指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售佔比達到20%,由此推算來看,未來五年新能源汽車或迎來爆發式增長。」

山西證券分析稱,政策有望引導新能源汽車規模高增速、質量進一步提升;長期來看,新能源汽車競爭關鍵在於質和價。當前政策端有望持續助力行業提質降本,疊加眾多車企加碼新能源汽車布局,利好效應下,有望加速電動車普及、動力電池為核心的新能源汽車成本下降、相關零部件國產化進程,進而帶動產業鏈受益。

基於《規劃》,國信證券指出,目前行業有兩個相對明確的投資主線,一是伴隨著熱銷車型放量以及支持政策預期加強,產銷呈現兩旺趨勢,產業鏈增長明顯,行業龍頭受益於集中度提升;二是產品價格有望持續上行的六氟磷酸鋰/溶劑/電解液產業鏈,原材料鈷環節將存在較大的價格彈性。

此外,國信證券認為從產業鏈維度來看,電池上游、電池中游、新能源整車下游、傳統與新能源差異化零部件環節市場空間明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好凱場。

⑻ 通用汽車離場,尼古拉跌下神壇!中國氫能市場行情「風」從哪來

文丨氫雲鏈分析師

2020年11月30日,尼古拉公司宣布與通用汽車簽署一份不具有約束力的諒解備忘錄,以取代並取代2020年9月8日宣布的協議。根據諒解備忘錄的條款,尼古拉和通用汽車將共同努力,將通用汽車的Hydrotec燃料電池技術整合到尼古拉的7級和8級零排放重卡中。此外,尼古拉和通用汽車還將討論了在尼古拉的7級和8級車輛中使用通用汽車Ultium電池系統的潛力。

圖4國內燃料電池板塊詳情來源:東方財富網

在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申報結束後,部分機構和媒體已經開始看多2021年氫燃料電池汽車爆發行情,核心邏輯是政策預期確立和國產電堆價格迅速下降引發的燃料電池汽車的新一波放量。

2019年A股市場的燃料電池行情是炒概念,只要與「氫」和「燃料電池」沾邊,都能「魚躍龍門」,翻倍增長。但在潮水褪去之後,終究還是回歸基本面,回歸企業的真實價值。目前A股市場以氫能和燃料電池為主營業務的企業數量稀少,上市公司更多處於布局和投入階段。

2021年A股市場新一波氫燃料電池的A股市場行情應該是「炒業績」。考慮到多數涉氫概念的A股上市公司投入回報還沒那麼快,現金流回報最快的是零部件企業,也要等上一兩年時間。氫雲鏈判斷,財務回報少,戰略回報多。

目前上市公司最快的回報是一批產業早期戰略布局者,投資收益不是股息,而是資本利得產生的回報,如巴拉德股價大幅上揚,大洋電機、濰柴動力在巴拉德公司股權投資上獲利十倍;宇通在億華通上市中獲利幾十倍;雄韜股份和美錦能源投資的一級市場公司也有望快速上市。

氫風起航,頭部企業盈利和估值同步增長,早期戰略投資者將獲得「戴維斯雙擊」產生的雙重收益。

End

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出品|氫雲鏈

責編|校對:平步氫雲審核:氫氫我心

來源:股價走勢圖來源東方財富網,本文氫雲鏈團隊原創整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⑼ 北京「兩步走」推進燃料電池發展 將這樣影響行業 個股聞風大漲

9月8日,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北京市氫能產業政策和項目發布會活動專場上,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發布了《北京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根據《規劃》,北京到2025年將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1萬輛,建成加氫站74座,實現全產業鏈產值240億元。

同濟大學燃料電池汽車技術研究所所長章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北京政策發布以後對於整個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利於氫燃料電池產業的正向發展。天風證券分析稱,目前我國燃料電池行業有較大的增量,處在行業上升階段,中國燃料電池產業處於上行通道起點,燃料電池萬億級產業拉開序幕。

三年3000輛,五年1萬輛,資本市場聞風動

《規劃》分兩個階段提出了發展目標。第一階段,2023年前培育3-5傢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龍頭企業,力爭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3000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85億元。第二階段,到2025年前,培育5-10傢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龍頭企業,力爭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1萬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240億元。

此外,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將藉助冬奧會舉辦的有利時機,構建京津冀地區氫能產業協同發展開放平台,深化科技研發和項目合作國際化交流,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關鍵技術在自由貿易試驗區實現產業化落地,通過在貨運物流、公共交通等領域的示範應用,引領北京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快速發展。

在章桐看來,「北京發布的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規劃是目前地方政府發布發展規劃中體系最大的一個,北京發布的燃料電池發展規劃非常明確的提出了氫燃料電池的發展方向,包括基於冬奧會推進燃料電池汽車的商業化和規模化發展。」

川財證券認為未來隨著各地相關文件的出台和落地,國內氫能產業與園區管理會進一步規范化、系統化,產業鏈上下游的配合度有望提升。天風證券在分析中表示,中國燃料電池產業目前與2012年鋰電池極為相似,政策自上而下支持,技術達到產業化條件,企業加快布局速度,產業鏈國產化進程開啟,資本市場投融資熱度持續上升。

受北京發布氫燃料電池發展規劃的影響,9月8日收盤時氫燃料電池概念股收盤時漲幅為1.7%,其中堅瑞沃能收盤時漲幅達到20%,德威新材收盤時漲幅為14.94%,美錦能源收盤時漲幅為3.01%,雄韜股份收盤時漲幅為1.61%。海外市場,通用汽車持股11%的氫燃料卡車整車初創公司Nikola美股盤前漲幅悔腔超46%。

政策利好,燃料電池站上風口

公開數據顯示,從國內汽車市場氫燃料電池的銷量來看,在2015年-2019年的時間里,燃料電池汽車的銷量分別為10輛、629輛、1275輛、1527輛、2737輛,其中2019年同比增長79.2%,2019年的銷量是2015年銷量的272.7倍;截至2019年底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數量為6000輛。今年前7個月國內氫能產業名義總投資金額超過1300億元,同比增長30%,而2018年全年為850億元。業內人士認為,我國燃料電池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基於產業的良好發展預期下,國內車企紛紛開始布局氫燃料電池汽車,呈現出氫燃料電池發展熱,最為明顯的是業內外在兩會上的集中聚焦。例如上汽集團目前已有上汽大眾FCV80燃料電池寬體輕客、榮威950燃料電池轎車、申沃燃料電池客車等多款量產車;長城2019年出資成立專注於氫能燃料電池技術和產品研發的未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款氫燃料整車平台將在今年年內推出;廣汽集團已推出首款氫燃料電池乘用車AionLXFuelCell,將於年內開始示範運行;北汽福田發布氫燃料電池商用車戰略規劃,擬到2030年推廣20萬輛。

2019年和2020年的兩會期間多位汽車行業全國兩會代表紛紛提出跟氫沒啟燃料電池汽車相關的提議。今年兩會上長城汽車總裁提出關於大力推動氫能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促進能源和動力轉型升級的建議;華菱星馬董事長劉漢如提出擴大氫能示範區域及鼓勵氫能重卡跨區域運行的建議。在去年的兩會上,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建議加大燃料電池產業鏈的研發支持力度,設立專項支持資金或制定財稅優惠政策,對加氫站建設和加氫費用予以補貼支持;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建議應把氫能從國家發展重點方向升級為國家戰略發展的層面。

可以發現關於氫燃料電池的相關碧察衫提議涉及行業發展的多個層面,宏觀上有代表提出將氫能納入國家發展戰略層面,並明確氫能產業的主管部門,制定產業標准,政府引導加大氫燃料電池基礎科研投入等;微觀上完成氫燃料電池全產業鏈的建設,鼓勵市場化運行,因地制宜開展氫能示範應用。

各地紛紛行動,加速氫燃料電池汽車布局

國家層面發布的《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等文件中,明確提及要大力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地方政府方面,重慶市發布《重慶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指導意見》,其中表示2022年氫燃料電池汽車達800輛,建成加氫站10座;到2025年建成加氫站15座,運營規模力爭達到1500輛;山東省發布《氫能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20年-2030年)》,將建立氫能與燃料電池示範區,加速在商用車領域率先示範推廣;江蘇省發布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規劃》表示到2021年江蘇省氫燃料電池車整車產能超過2000輛,電堆產能達50萬千瓦以上,建設加氫站20座以上,到2025年力爭全省整車產量突破1萬輛,加氫站達到50座以上;河北張家口應建立了氫能產業生態鏈,已投放超200輛公交車進行運行。

此外,上海、廣東、河北、山西、湖北等多地也發布了氫燃料電池的相關政策和規劃,全國多地加速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布局。從各規劃來看擬到2025年推廣燃料電池汽車累計超過12萬輛,加氫站超過600座。

在利好情況下,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預測,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2020年將達到1萬輛,並表示目前氫燃料電池汽車加快進入示範導入期,相關技術快速進步,在商用車領域率先規模化應用。

章桐稱,「北京發布的規劃戰略方向非常明確,但行動計劃有待於與中央政策相結合,做出實際行動,實際上各個地方都是如此。」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