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冠疫情十軍工有哪些白酒板塊的股票
見習記者 文景
6月23日,全球首個新冠滅活疫苗國際臨床試驗Ⅲ期正式啟動。國葯集團董事長劉敬楨表示,相信三期臨床試驗半年左右會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在利好消息的推動下,今日早盤國葯股份延續上一交易日走勢,持續走強,午盤開盤沒多久就封漲停,報收49.52元,成交額超34億元。自6月17日以來,國葯股份(43.69,-1.84%)6天內曾收獲3個漲停板,累計上漲48%。
首次展開跨國試驗
旗下疫苗進入臨床三期
6月23日晚間,國葯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國際臨床(Ⅲ期)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啟動儀式在中國北京、武漢、阿聯酋阿布扎比三地,以視頻會議方式同步舉行,阿聯酋衛生部長向國葯集團中國生物頒發了臨床試驗批准文件。
據悉,中阿雙方已經簽署了相關臨床合作協議,標志著全球首個新冠滅活疫苗國際臨床試驗(Ⅲ期)正式啟動。這是中國原創的疫苗首次在國際上開展Ⅲ期臨床研究,是中國新冠疫苗在海外開展的第一個臨床試驗,開啟了新冠疫苗國際合作新篇章。
受此利好消息影響,今天早盤國葯股份延續前一交易日的走勢,午盤以漲停報收。6月17日以來,國葯股份曾收獲3個漲停板,期間累計上漲48%。值得注意的是,該股自底部啟動以來,已收出80%漲幅。
疫苗股迎來布局良機?
除了國葯股份,A股市場做疫苗的研製和生產公司並不多,2020年參與新冠疫苗研究的相關上市公司分別有:華蘭生物、康泰生物、復星醫葯、智飛生物(143.70,-6.08%)、萬泰生物、沃森生物、西藏葯業、華北制葯、達安基因等等,這些生物疫苗股都是近期發展較好的疫苗概念股。
分析人士認為,疫苗企業迎來技術升級良機。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疫苗研發備受市場關注,挑戰與機遇並存。針對新冠肺炎的疫苗研發,傳統路徑和新疫苗路徑均在同步展開,企業迎來了良好的新技術布局時點。
天風證券研報表示,在新冠疫情下,疫苗研發備受市場關注,挑戰與機遇並存,針對新冠肺炎的疫苗研發,傳統路徑和新疫苗路徑均在同步展開,企業迎來了良好的新技術布局時點,當前時點是行業新技術儲備的機會,有利於奠定長期發展。此次疫情對於居民的健康意識的提升,對疫苗的認知度有望大幅提升,從中長期看有利於非規劃疫苗接種率的持續提升;此外,新冠肺炎疫苗開發受到重視,研發如火如荼,相關公司加大研發力度和技術引進,有利於推動行業技術平台建設,推動行業創新發展。
三期臨床或半年左右出結果
國葯集團董事長劉敬楨在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表示,相信三期臨床試驗半年左右會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
臨床研究通常分為三期。Ⅰ期臨床試驗由於是首次在人體進行葯物實驗,因此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對葯物的安全性和及在人體的耐受性進行研究二期臨床試驗重點在於葯物的安全性和療效,並進行一些對照性試驗,以確定Ⅲ期臨床試驗的給葯劑量和方案,相對的試驗人數規模較小。Ⅲ期臨床則是大規模的試驗,一般需要幾百上千人,最低的病例數(試驗組)也需要300例以上。Ⅲ期臨床重點在檢測疫苗是否能在大規模人群中有效,是疫苗研發的決定性步驟。鑒於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不具備Ⅲ期臨床試驗條件,國葯集團中國生物在扎實做好國內Ⅰ/Ⅱ期臨床試驗的同時,積極推進Ⅲ期臨床的海外合作,與多個國家的有關機構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
根據中國生物官微6月23日消息顯示,4月12日,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研發的新冠滅活疫苗全球首家進入Ⅰ/Ⅱ期臨床試驗。4月27日,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研發的新冠滅活疫苗也進入Ⅰ/Ⅱ期臨床試驗。兩個疫苗的Ⅰ/Ⅱ期臨床研究共入組2240人。6月16日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Ⅰ/Ⅱ期臨床試驗階段性揭盲結果顯示:疫苗接種後安全性好,無一例嚴重不良反應。不同程序、不同劑量接種後,疫苗組接種者均產生高滴度抗體。0,28天程序接種兩劑後,中和抗體陽轉率達100%。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的Ⅰ/Ⅱ期臨床試驗結果將於6月28日揭盲。
此前,國葯集團所屬四級企業黨政主要負責人在內的180名志願者帶頭接種了新冠滅活疫苗。志願者人體預測試表明,受試者抗體已完全達到抵抗新冠病毒水平,保護率100%;近期又有1000餘名國葯集團幹部員工自願接種,也都顯示疫苗安全有效,不良反應發生率及程度遠低於已上市的各類疫苗。
在推進疫苗研發的同時,國葯集團中國生物以戰時速度推進高等級生物安全生產設施建設。4月15日,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建成了全國首個也是唯一的高等級生物安全生產設施,投入使用後新冠疫苗產能將達到年產1.2億劑。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的高等級生物安全生產設施建成後年產能可達1億劑。
兩款新冠疫苗同時發布新進展
除了中國生物新冠疫苗研發有新進展之外,23日午間,智飛生物公告,公司近日收到全資子公司智飛龍科馬報告,由智飛龍科馬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研發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CHO細胞)(簡稱「新冠疫苗」)獲得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臨床試驗申請受理通知書及臨床試驗批件,同意本品進行臨床試驗,該批件有效期為12個月。公司將根據臨床試驗批件的要求,盡快開展相關臨床試驗工作。
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是智飛龍科馬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聯合研發的,為國家應急專項-重點研發計劃「公共安全風險防控與應急技術裝備」重點專項項目(項目編號:2020YFC0842300),技術路線為科技部部署的新冠疫苗「5條路線」中的「重組亞單位疫苗」。
近日,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科興)旗下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科興中維)研製的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克爾來福?(新冠疫苗)Ⅰ/Ⅱ期臨床研究(0,14程序)盲態審核暨揭盲會在京舉行。初步結果顯示該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公司計劃於近日向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提交Ⅱ期臨床研究報告和Ⅲ期臨床研究方案,爭取盡快啟動Ⅲ期臨床研究和疫苗應用。
全球加快疫苗研發
我國明顯領先
據WHO的統計數據,截至6月18日,全球有13個疫苗在臨床階段,128個疫苗在臨床前研究階段,路徑包括滅活疫苗、病毒載體疫苗、蛋白重組亞單位疫苗、核酸疫苗、減毒活疫苗等多條路徑。其中,我國多條路徑同時展開研發,進度最快的達到Ⅱ期揭盲階段,從進入臨床數量來講,我國明顯領先。綜合來看,在未進行到3期臨床前,沒有十足的把握判斷哪一種疫苗,哪一路徑的疫苗會研製成功,從目前已有的數據看,滅活疫苗在I/II顯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滅活疫苗是成熟的技術路徑,後續推進到III期,到最後獲批的前景良好,成功概率大;康希諾生物(170.500,-6.83%)表示其Ad5載體COVID-19疫苗值得進一步研究,也存在研發成功的一定幾率;核酸疫苗以Moderna為代表,其mRNA-1273疫苗的部分受試者顯示出產生中和抗體滴度方面優異的表現,潛力亦值得期待。
科技部、衛健委19日通報,我國有5個新冠疫苗獲批開展臨床試驗,佔全世界開展臨床試驗疫苗總數的四成,預計近期其他技術路線疫苗也有望相繼獲批開展臨床試驗。目前,其中3家的疫苗已經完成了二期臨床。
㈡ 北京科興生物股票會不會騙人
科興中維是科興(香港)控股的全資子公司,和未名醫葯沒有關系,未名醫葯和科興(香港)控股都是科興生物的股東,就這樣,但是科興中維只有疫苗研究和開發許可,科興生物是生產和銷售許可,科興中維疫苗研究出來了,要交給科興生物生產和銷售,因為科興中維的老闆伊衛東把疫苗研究出來了,不可能交給別的公司或者自己沒有股份的公司去生產銷售 ,只能給自己有股份的科興生物去生產和銷售,avator
金大公子
2018-07-19 08:00:10 股吧網頁版
關注
根據未名醫葯2017年半年報顯示,北京科興營收4.7億,利潤2.4億。但未名醫葯2017年年報顯示,北京科興營收達到11億,利潤只有2.7億,也就是營收增長了一倍多,利潤只有原來的十分之一,6.3億的營收,利潤只有3000萬?根據生物疫苗平均利潤率25%左右來看,6.3億的營收利潤應該在1.6億左右。而如果根據上半年的利潤率來看,全年北京科興利潤應該在6億左右。所以,北京科興尹衛東財務造假基本定性。
㈢ 北京科興中維和北京生物是一家嗎
科興疫苗和北京生物並不是一家。
科興疫苗是由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的,北京生物新冠疫苗是北京生物製品高銷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研發的,所以這兩款疫苗是由不同公司研發的。
國家衛健委發布的首版新冠疫苗接種技術指南明確表示,現階段建議用同一個疫苗產品完成接種,遇到特殊情況,可以採用相同種類的其他生產企業的疫苗完成接種。由此可見,科興疫苗和北京生物都是滅活疫苗,所以是可以混打的。
北京科興中維和北京生物哪個好:
北京生物新冠疫苗是我國首家獲批的國產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凱念祥,該疫苗接種後安全性良好,疫苗針對由新冠病毒感盯搏染引起的疾病(COVID-19)的保護效力為79.34%。這款疫苗也同樣受到外國追捧,至少有34個國家緊急使用。
北京科興中維公布第三階段新冠疫苗的試驗結果顯示,疫苗預防新冠病毒的保護效力為91.25%。北京科興中維受到多個國家的歡迎,其中包括印度尼西亞、土耳其、巴西、智利、哥倫比亞、烏拉圭、寮國、墨西哥、泰國、馬來西亞。
綜上所述,北京科興中維新冠疫苗和北京生物都屬於安全性、有效性極高的新冠疫苗,接種者無需過多擔心。事實上,目前獲批附條件上市的國產新冠疫苗公布的保護效力數據結果,均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相關技術標准及有關國家技術標准。
㈣ 002581股票行情東方財富網
未名醫葯(002581)修正後的一季報凈利潤由虧損轉為盈利,因公司獲得了參股公司北京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科興」)2021年3月財務報表,因此預計業績產生變動。公告次日,該股一字漲停,並持續到目前。
1. 未名醫葯目前持有北京科興26.91%的股權,並且公司在2017年就將北京科興的法人變更為未名醫葯董事長潘愛華,但實際上實際掌控著北京科興日常經營管理的仍然是尹衛東。 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官方網站上看到,新冠疫苗Ⅰ/Ⅱ期臨床試驗項目申辦方為科興中維,共同研究組織為北京科興,由此可見,由尹衛東控制的兩家「科興」目前依然處於合作關系。值得注意的是,未名醫葯參股的北京科興,已經連續兩年拒絕向公司提供充分的財務數據及資料,導致未名醫葯2017年、2018年的年報卡殼,並被審計機構出具了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2. 未名醫葯每年的大筆投資收益幾乎全部都是由參股公司—北京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所貢獻,公司對北京科興持股比例26.91%,北京科興是一家疫苗生產企業,是未名醫葯最主要的利潤來源。
3.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北京科興作為「合同研究組織」之一,組織研發攻關,參與研製的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克爾來福已於2021年2月5日在中國獲批附條件上市。自2020年12月以來,克爾來福已先後在巴西、印度尼西亞、土耳其、智利、墨西哥、菲律賓、哥倫比亞、泰國、中國香港特區等近40個國家和地區獲批緊急使用。截至4月26日,克爾來福已經向全球30多個國家累計供應超過2.9億劑,實際接種量超1.8億劑
如果科興控股早年回A上市了,那麼科興就是第二個英科醫療,疫苗比一次性手套必須高級多了,炒到兩三千億市值那是不費吹灰之力。科興在短短五個月內產能爆發,一二三期疫苗車間連續封頂,產能從一年3億爆炸式增長到一年20億支。
㈤ 科興中維去年靠疫苗盈利或超800億,全民免費的新冠疫苗是如何賺錢的
新冠疫苗對於中國民眾是免費發放,那麼它是怎麼賺500億?是依靠出口,還是來自於補助?
㈥ 哪只股票是科興疫苗
科興疫苗屬於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有限公司。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物高新技術公司,屬於北京科興控股公司,成立於2009年,主要研究人類疫苗及其相關產品的開發、生產和技術支持,為嚴重傳染病提供技術支持。
北京科興股票代碼
北京科芹悔兆興股票代碼是SVA。北京科興在納斯達克市場上市,擁有北京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科興(大連)疫苗技術有限公司、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北京科興中益生物醫學有限公司四家全資子公司嫌租。公司主要為人體疫苗研究提供技術支持,開發相關疫苗產品,包括疫苗開發、銷售和生產。該公司開發了多種疫苗產品前襪,品種齊全,如預防生物產品1種新葯-腸道病毒71型滅活疫苗。
㈦ 東富龍32億元定增「大興土木」
東富龍賬面現金極度充裕,主業創造現金流能力強勁,沒有定增的必要性。
本刊記者 杜鵬/文
東富龍(300171.SZ)是一家制葯設備上市公司,主要產品包括注射劑單機及系統、醫療裝備及耗材、凈化設備與工程,2020年貢獻收入額分別為12.22億元、2.44億元、2.89億元。目前,公司總市值在260億元左右。
近日,東富龍宣布定增32億元,將對現有股本造成較大比例攤薄。目前公司賬面上資金極度充裕,沒有任何有息負債,並沒有融資滿足資本支出的必要性。 歷史 上,東富龍一直是輕資產運營模式,而本次定增將使其固定資產爆增接近9倍,其將直接淪為一家重資產上市公司,進一步拉低上市公司本就不高的盈利能力。
賬面不缺錢
3月1日,東富龍發布非公開發行預案,擬募集資金不超過32億元,其中5.3億元用於生物制葯裝備產業試制中心項目,9.9億元用於江蘇生物醫葯裝備產業化基地項目,12.5億元用於杭州生命科學產業化基地項目,4.3億元用於補充營運資金。
本次定增定價基準日為發行期首日,發行價格不低於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80%。如果按照3月8日收盤價42.36元/股的八折發行,本次定增需要新發行股份9443萬股,對目前6.28億總股本的攤薄比例達到15%。而且,2022年以來市場行情不好,東富龍已經下跌17%,不能排除未來繼續下跌的可能性,定增對老股東權益攤薄的比例可能更大。
但是,東富龍根本就不缺錢。2021年9月30日,公司貨幣資金19.37億元,交易性金融資產17.13億元,合計36.5億元,沒有任何有息負債。
除了極其厚實的現金家底以外,東富龍主業每年還持續創造巨額現金流。從 歷史 數據來看,公司多年以來的經營現金流凈額均為正數,2019-2020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經營現金流凈額分別為4.46億元、11.16億元、9.62億元,未來繼續創造現金流的趨勢有望持續。
可以看出,東富龍完全可以使用自有資金滿足資本支出需求,根本就沒有定增募資的需要。
從過往經營來看,東富龍屬於輕資產生產模式,資本開支並不多,其自2011年IPO以來至2020年期間,每年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都沒有超過1億元,2018-2020年分別只有3201萬元、1403萬元、2672萬元。2021年9月30日,公司固定資產只有3.25億元,占總資產的比例僅為3.62%。
如果本次定增成行,按照預案計劃,32億元定增資金大部分均將轉為固定資產。屆時,東富龍固定資產總額將直接逼近40億元,達到目前的10倍左右,徹底成為一家重資產上市公司。可以說,本次定增宣稱的投資計劃與其輕資產生產模式完全相背離。
具體來看,本次定增募投項目支出主要包括三部分,即建安工程、設備購置及安裝、研發費用,全部募投項目這三部分的投資金額合計分別為20.19億元、7.69億元、2.16億元。
可以看出,真正用於主業的設備購置及安裝和研發費用僅有9.85億元,不及定增募資總額的三分之一。其餘大部分資金均是用於建安工程,本質也就是蓋樓。按照5000元/米的建安成本計算,20.19億元可以建設40.38萬平方米的建築物,對於一家員工總數只有2661人的上市公司真的有必要嗎?
從 歷史 經營來看,東富龍本身就是一家盈利能力並不算強的上市公司。Wind資訊顯示,其扣非加權ROE自2010年以來從未超過14%,2017-2019年更是連續三年低於3%。在上述募投項目建成後,投入金額最多的建安工程根本就無法直接產生效益,將進一步拉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高增長難持續
2018年以來,東富龍業績高速增長。財報顯示,2019-2020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18.11%、19.6%、54.61%,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106.95%、217.86%、93.69%。
伴隨著業績高增長,東富龍股價也是一路大漲,從2018年的5元左右最高漲至2021年8月創下的 歷史 新高68元/股,期間最大漲幅超過12倍。東富龍總市值最高達到427億元,目前仍有260億元。
從2019年算起,東富龍業績高增長時間已經接近三年,這種高增長趨勢還能延續下去嗎?
從 歷史 上來看,東富龍是一傢具有典型周期性的上市公司,業績高增長往往難有持續性。
2010年開始,受益於新版GMP認證,下游制葯企業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帶動上游的制葯設備行業迎來快速發展,行業增速超過30%。東富龍營業收入快速增長,從2011年的6.49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15.56億元,凈利潤也從2.17億元增長到3.87億元。
之後,隨著新版GMP認證帶動的葯企固定資產投資接近尾聲,2016年東富龍收入負增長,利潤端也快速下滑,盈利能力持續下降,2018年收入為19.17億元,凈利潤僅為7046萬元。
進入2019年,整個制葯設備行業銷售額見底回升,東富龍業績迎來反轉,2020年實現收入27.08億元,凈利潤4.63億元;2021前三季度實現收入28.82億元,凈利潤5.58億元。
本輪制葯設備行業見底回升主要受兩個因素驅動,即生物葯爆發和新冠疫情催化。
過去幾年,國內生物葯迎來黃金發展期,生物葯企業數量快速增加,生物葯持續加速上市,信達生物、君實生物等大量創新葯企紛紛登陸資本市場。相比傳統化葯,生物葯生產難度相對較高,生物葯企業普遍偏向自建生產產能,固定資產投入大,從而帶動制葯設備行業發展。
但是,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生物葯的黃金發展期開始終止並快速進入行業寒冬。
從政策上來看,2021年7月2日,國家葯監局葯審中心(CDE)發布《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抗腫瘤葯物臨床研發指導原則》徵求意見稿,要求在葯物進行臨床對照試驗時,應盡量為受試者提供臨床實踐中最佳治療方式/葯物。意見稿直戳行業低水平、重復研發的痛處,直接將不少在研葯品拒之門外,大量偽創新生物葯企面臨大洗牌。
從資本市場上來看,創新葯企如今已經成為棄兒,股價腰斬的上市公司比比皆是。比如,2021年以來,國內規模最大的恆瑞醫葯股價已經從97元跌到36元,信達生物從107港元左右跌至僅有27港元,貝達葯業從143元跌至50元左右。
目前,國內創新葯在政策和資本市場雙重夾擊之下已經進入 歷史 上的至暗時刻。股價暴跌之後,創新葯企已經基本喪失融資功能,大量沒有盈利的葯企可能由此徹底倒閉退出。創新葯面臨的巨大壓力,自然將傳導至上游的制葯設備,東富龍恐難獨善其身。
新冠疫情催化是本輪制葯設備行業見底回升的另外一個因素。
以往疫苗製品的制葯裝備訂單一直被國外企業壟斷。疫情下,國外廠商產能受阻,且需要優先滿足本國需求,造成國內葯機供應緊缺,國內制葯裝備疫苗生產訂單量大幅增加。
西南證券研究報告稱,新冠疫情發生後,假設每條產線年產能在5000萬劑量,考慮到部分將用到老產能,則預計新冠疫苗新增產線將達到150條,一條產線對應設備價值在8000萬元-1億元,則預計制葯設備市場增量將達到120億-150億元。在疫情期間,東富龍為疫苗企業生產提供了大量的生物反應器、過濾分離設備、西林瓶罐裝和預灌封灌裝等。
新冠疫苗產能情況顯示,國葯集團中國生物年產能達到30億劑,北京科興中維公司披露新冠疫苗年產能超20億劑,中國新冠疫苗在2021年的總計產能超70億劑,已經基本可以滿足疫情需要。這也就意味著,新冠疫情催化的制葯設備行情將面臨尾聲。
綜合來看,推動制葯設備行業見底回升的主要因素均已發生重大不利變化,東富龍高增長將難再延續。
從行業格局來看,目前中國制葯專用設備製造行業競爭格局較為分散。券商統計的2019年數據顯示,東富龍市佔率為13.7%,其次楚天 科技 10.2%,新華醫療為5.4%,迦南 科技 為5%,剩餘市場份額被其餘企業占據。
然而,在進入2020年之後,東富龍多年的龍頭地位被楚天 科技 反超,淪為行業老二。財報顯示,2020年,楚天 科技 營業收入35.76億元,而東富龍只有27.08億元。
在研發投入上,東富龍和楚天 科技 2020年分別為1.56億元、2.88億元。東富龍研發投入顯著少於後者,競爭優勢可能會持續被楚天 科技 削弱。
《證券市場周刊》記者給東富龍證券部發去了采訪函,截至發稿未收到上市公司回復。
㈧ 北京科興中維生素技術有限公司股票代碼
北京 - 納斯達克股票代碼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SVA。2009年5月7日,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在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登記業務及檔案查詢在當地工商行政管理局辦理)。法定代表人尹衛東的業務范圍包括生塵盯物疫苗技術的研發、試劑盒技術的診斷、技術服務的提供等。
北京科興股票代碼為SVA。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總部位於北京的生物高科技企業,目前在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上市。公司擁有北京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科興(大連)疫苗技術有限公司、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北京科興中益生物醫學有限公司,致力於人類疫苗及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疾病派遲和預防和控制提供服務。目前公司上市的產品主要包括:預防生物製品1類新葯-腸道旦局病毒71型滅活疫苗,中國首批通過WHO甲型肝炎滅活疫苗、三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水痘減毒活疫苗、甲型乙型肝炎聯合疫苗、腮腺炎減毒活疫苗等。
此外,該公司還開發了世界上第一個SARS冠狀病毒滅活疫苗(完成I期臨床研究)是中國第一個流行流感(H5N1)疫苗和世界上第一個甲型疫苗H1N流感疫苗為中國乃至全球疾病的預防和控製做出了貢獻。
公司自成立以來,獨立開發了7種中國和世界第一種疫苗產品,5種國家新葯證書,其中2種新葯證書;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北京科技進步獎;47個國家和省級科技項目;近60項國家發明專利,發表研究成果SCI論文120餘篇,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柳葉刀》、《科學》、《自然》等國際頂等國際頂尖學術期刊上。
㈨ 科興控股十大股東分別是哪些
1、深圳科益醫葯控股有限公司
持股量:13,177.83萬股
持股比例:66.32%
2、深圳市恆健企業管理合夥罩裂企業(有限合夥)
持股量:923.08萬股
持股比例:4.65%
3、深圳市裕早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持股量:801.62萬股
持股比例:4.03%
4、長江財富-科興制葯員工戰略配售集合資產管理計劃
持股量:496.75萬股
持股比例:2.50%
5、中信建投投資有限公司
持股量:82.24萬股
持股比例:0.41%
6、李勇剛
持股量:80.00萬股
持股比例:0.40%
7、天算量化(北京)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天算專享12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
持股量:47.87萬股
持股比例:0.24%
8、王建余
持股量:33.69萬股
持股比例:0.17%
9、深圳市潤澤利投資有限公司
持股量:30.86萬股
持股比例:0.16%
10、舒傑
持股量:29.17萬股
持股比例:0.15%
(9)北京科興中維公司股票擴展閱讀:
一、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Sinovac Biotech Ltd.)是一家總部位於北京的生物制葯企業,目前在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Nasdaq GS:SVA)上市,是第一家在北美上市的中國疫苗企業。公司通過全資子公司科興控股(香港)有限公司(Sinovac Biotech (HongKong) Ltd.)擁有北京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SinovacBiotechCo.,Ltd.,簡稱「北京科興」)、科興(大連)疫苗技術有限公司(Sinovac(Dalian)Vaccine Technology Co.,Ltd.,簡稱「大連科興」)和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Sinovac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Ltd.,簡稱「科興中維」)三家企業,致力森慧於人用疫苗及其相關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為疾病預防控制提供服務。另外科興控股在河北唐山還有一家全資子公此悶答司——唐山怡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Tangshan Yian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Ltd.,簡稱「怡安生物」),致力於動物疫苗的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
二、科興控股目前已上市產品包括針對甲型肝炎,流感,禽流感(H5N1)和H1N1流感等傳染病的人用疫苗以及獸用狂犬病滅活疫苗,在研項目包括腸道病毒71型(EV71)疫苗,肺炎球菌結合疫苗,Hib疫苗和腦膜炎疫苗等。
三、據媒體12月15日14:52報道,科興發布最新研究結果:疫苗加強針中和奧密克戎的陽性率達到94%。這說明接種第三針疫苗,可以有效提高血清對奧密克戎毒株的中和能力。該消息直接引爆市場,未名醫葯直接封板漲停。
11月24日,南非向世界組織報告了新變異毒株奧密克戎,其傳播速度遠高於已發現的變異品種。隨即,以未名醫葯為代表的生物疫苗相關個股紛紛強勢上漲。
本輪未名醫葯的上漲,離不開與科興之間千絲萬縷的關系。公司持有北京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26.91%的股份,隨著科興疫苗的研發進度,未名醫葯的股價也隨之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