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行業 » 非上市公司職工內部股票監督管理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非上市公司職工內部股票監督管理

發布時間: 2023-03-21 17:59:51

❶ 誰能告訴我,我96年買的天津內部股票現在怎麼查,還可以交易嗎知道清回答,謝謝!

回復單位:市國資委 2013-1-8 17:27對網友反映的問題,我委立即責成勸華集團調查處理。經查,中原百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華聯商廈)於1992年經市體改委、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市分行批准,以定向募集方式成立了股份有限公司,屬天津市首批22家股份制試點企業之一。1994年1月,公司內部股在天津市證券交易中心開始櫃台交易。1998年12月7日,根據國務院1998年(10)號文件精神,櫃台交易停止。
關於股票上市工作基本情況。公司董事會始終對企業上市工作高度重視,不斷調整企業管理機制,加快企業發展。在提升企業經營創效能力的同時,通過天津金融辦、證監會天津監管局、天津股交所、未上市公司管理辦公室等多家政府金融證券管理機構以及與寶萊證券(香港)有限公司、新加坡證券交易所、華歐國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香港世邦魏理士、天津股權託管交易市場、中國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等多家投資機構,咨詢股票融資及流通渠道,共同探索在新的形勢下,尋找渠道推動華聯股票上市。從目前看,上市工作仍有很大難度,我們將繼續保持與金融管理機構的溝通,及時跟蹤國家最新金融證券政策,爭取早日多渠道、多方案解決股票遺留問題,最大限度地維護好股東利益。
關於股票紅利發放情況。公司股份制改革以來,企業經營情況基本穩定,資產負債率較低,資產結構優良,在保證企業正常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給予股東應有的回報。公司按照《公司法》、《證券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召開董事會和股東大會,並將開會通告和分紅情況通過媒體公布。同時委託天津證券登記公司負責該公司股票的紅利發放工作(股東可攜帶身份證、股權證到和平區解放北路29號——天津證券登記公司領取紅利)。從1993 年至今,總計分紅1.99億元。
最近,中國證監會發布《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該《辦法》於201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辦法》中規定,2013年1月1日前股東人數超過200人的股份有限公司,依照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規范,並經中國證監會確認後,可納入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管范圍。中原公司屬於這個范疇,我們將積極配合政府清理規范工作的有關安排,爭取實現股票流通。

❷ 企業被收購後,內部職工股有何處理規定.

你持有的是運早上市公司子公司的股票,不是上市公司的股票,虧旦是不可以上市流通的。除非是換股那樣旁空雀的合並,要不你還是原來公司的股東(即子公司股東),不能上市流通

❸ 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的股權激勵法

五步連貫股權激勵法
天有五行,地有五嶽,人有五官,音有五聲,股權激勵有五步!
《五步連貫股權激勵法》為薛中行博士首創、獨創的股權設計理念與方法,是最具實戰意義、操卜羨作性和實用性的品牌課程。「五步連貫股權激勵法」,將股權激勵的實施分解為「定股」、「定人」、「定價」、「定量」及「定時」五大困拍步驟,環環相連,步步緊扣。能夠有效幫助企業增強內部凝聚力、向心力和戰鬥力!該課程設計亦非常系統地針對國內佔主導地位的中小企業的共性及特點,「量體裁衣」地為這些企業解決崗位定位,收益分配,資金有效利用等實際問題。不僅適用於上市企業,對於未上市或准備上市的成長型中小企業來說,將起到更大的激勵效果。
(一)定股
1、期權模式
股票期權模式是國際上一種最為經典、使用最為廣泛的股權激勵模式。其內容要點是:公司經股東大會同意,將預留的已發行未公開上市的普通股股票認股權作為「一攬子」報酬中的一部分,以事先確定的某一期權價格有條件地無償授予或獎勵給公司高層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幹,股票期權的享有者可在規定的時期內做出行權、兌現等選擇。
設計和實施股票期權模式,要求公司必須是公眾上市公司,有合理合法的、可資實施股票期權的股票來源,並要求具有一個股價能基本反映股票內在價值、運作比較規范、秩序良好的資本市場載體。
已成功在香港上市的聯想集團和方正科技等,實行的就是股票期權激勵模式。
2、限制性股票模式
限制性股票指上市公司按照預先確定的條件授予激勵對象一定數量的本公司股票,激勵對象只有在工作年限或業績目標符合股權激勵計劃規定條件的,才可出售限制性股票並從中獲益。
3、股票增值權模式
4、虛擬股票模式
(二)定人
定人的三原則:
1、具有潛在的人力資源尚未開發
2、工作過程的隱藏信息程度
3、有無專用性的人力資本積累
高級管理人員,是指對公司決策、經營、負有領導職責的人員,包括經理、副經理、財務負責人(或其他履行上述職責的人員)、董事會秘書和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人員。
經邦三層面理論:
1、核心層:中流砥柱(與企業共命運、同發展,具備犧牲精神)
2、骨幹層:紅花(機會主義者,他們是股權激勵的重點)
3、操作層:綠葉(工作只是一份工作而已)
對不同層面的人應該不同的對待,往往很多時候骨幹層是我們股權激勵計劃實施的重點對象
(三)定時
股權激勵計劃的有效期自股東大會通過之日起計算,一般不超過10年。股權激勵計劃有效期滿,上市公司不得依據此計劃再授予任何股權。
1. 在股權激勵計劃有效期內,每期授予的股票期權,均應設置行許可權制期和行權有效期,並按設定的時間表分批行權。
2. 在股權激勵計劃有效期內,每期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其禁售期不得低於2年。禁售期滿,根據股權激勵計劃和業績目標完成情況確定激勵對象可解鎖(轉讓、出售)的股票數量。解鎖期不得低於3年,在解鎖期內原則上採取勻速解鎖辦法。
(四)定價
根據公平市場價原則,確定股權的授予價型尺拍格(行權價格)
上市公司股權的授予價格應不低於下列價格較高者:
1.股權激勵計劃草案摘要公布前一個交易日的公司標的股票收盤價;
2.股權激勵計劃草案摘要公布前30個交易日內的公司標的股票平均收盤價。
(五)定量
定總量和定個量
定個量:
1、《試行辦法》第十五條:上市公司任何一名激勵對象通過全部有效的股權激勵計劃獲授的本公司股權,累計不得超過公司股本總額的1%,經股東大會特別決議批準的除外。
2、《試行辦法》在股權激勵計劃有效期內,高級管理人員個人股權激勵預期收益水平,應控制在其薪酬總水平(含預期的期權或股權收益)的30%以內。高級管理人員薪酬總水平應參照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或部門的原則規定,依據上市公司績效考核與薪酬管理辦法確定。
定總量
1、參照國際通行的期權定價模型或股票公平市場價,科學合理測算股票期權的預期價值或限制性股票的預期收益。
2、按照上述辦法預測的股權激勵收益和股權授予價格(行權價格),確定高級管理人員股權授予數量。
3、各激勵對象薪酬總水平和預期股權激勵收益占薪酬總水平的比例應根據上市公司崗位分析、崗位測評和崗位職責按崗位序列確定。

❹ 股轉公司新規出台,新三板掛牌企業的持股平台不讓定增了,怎麼辦

羅俊榮律師,專注於企業新三板掛牌輔導,企業資本法律顧問,企業並購重組,股權激勵領域。總結分析相關法律法規,結合多年以來的案例經驗,為您提供答案如下:

您所說的股轉公司新法規,是指:11月24日,股轉公司公司業務部發布的《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管問答——定向發行(二)》。其主要內容為:
1、「單純以認購股份為目的而設立的公司法人、合夥企業等持股平台,不具有實際經營業務的,不符合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要求,不得參與非上市公眾公司的股份發行」。
2、「接受證監會監管的金融產品,已經完成核准、備案程序並充分披露信息的,可以參與非上市公眾公司定向發行」。

從內容上面看,新規並未將普通外部投資人組成的投資性質持股平台與由公司內部員工組成的激勵性質持股平台做區分,新規針對的是所有類型的持股平台。因此,新規對於准備實施股權激勵的(擬)掛牌企業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於已掛牌公司,新設立的有限公司或合夥企業員工持股平台不能通過認購定向增發的新股獲取用於員工激勵的掛牌公司股份。
2、新規只適用於掛牌公司定向發行的認購行為(該認購行為需要新三板監管部門審批),合夥企業/有限公司員工持股平台參與老股的轉讓暫時不受影響。只要新設員工持股平台在券商處完成投資者賬戶合規性審查並成功開戶,就可以參與到掛牌企業的二級市場交易中來。
3、對於在企業掛牌之前就已經成立並持股的有限公司/合夥企業員工持股平台,新規同樣並不適用。根據《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第五章第三十九條的規定,掛牌前成立並持股的員工持股平台作為公司老股東可以認購新股。

對於擬掛牌新三板或者是已掛牌新三板的公司來說,具體可以這樣做:
1、掛牌之前是搭建員工持股平台的最好時點。掛牌之前的股權激勵計劃可以使員工充分享受公司登陸資本市場帶來的股票增值收益,實現激勵最大化。
2、鑒於本次新規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其他限制性政策,掛牌前搭建員工持股平台需要考慮未來的多期股權激勵計劃,建議將預留部分的股份在持股平台中提前落實。
3、已完成新三板掛牌的企業新設員工持股平台,在完成開立交易賬戶的前提下,參與新三板二級市場的交易尚無明確政策限制。所以在目前時點,還可以通過新設員工持股平台受讓老股的方式實施激勵。雖然此持股平台不同於由一般外部投資者組成的持股平台,但嚴格意義上來講仍有規避投資者適當性的嫌疑,不排除未來股轉公司出台新的政策對此種方式加以限制。
4、本次新規已明確規定:已掛牌公司仍可考慮使用證券公司資產管理計劃、集合信託計劃等接受證監會監管的金融產品,作為員工持股平台認購掛牌公司定向發行的新股。
5、最後需要提醒廣大(擬)掛牌企業的是:無論什麼階段採取何種激勵股份獲取方式,在使用未接受證監會監管的持股平台(合夥企業/有限公司)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時,需要注意股東超200人的問題,因為該類持股平台需要穿透計算股東人數,(擬)掛牌企業直接、間接股東合計超過200人後,需要履行相應的證監會備案程序。

❺ 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

一、正面回答
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可以分總則、公司治理、信息披露、股票轉讓、定向發行、監督管理、法律責任、附則8章67條,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二、分析
非上市公眾公司的監管一直都處於模糊地帶。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各地非法發行和非法證券經營案件不斷出現,加強對非上市公眾公司的監管已經是迫在眉睫。為此,監管部門在2006年就積極籌備成立相關部門,以對公開發行股票但不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實施監管。業界也有人將其通俗地稱為發行二部。而非上市公司監管辦公室的成立則意味著,對非上市公眾公司的監管已正式納入法制軌道。
三、非上市公眾公司是什麼意思
上市公司的本質是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具有股份有限公司的一般特點,如股東承擔有限責任、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股東通過選舉董事會和投票參與公司決策等。但上市公司區別於一般公司的最大的特點在於可以利用證券市場進行籌資,廣泛吸收社會上的閑散資金,從而迅速擴大企業的規模,增強產品的競爭力和市場佔有率。因此,上市公司的股本擴張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要比一般公司強。

❻ 只有上市公司才有股票嗎

法律分析:通常情況下,只有上市公司才有股票。股票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一百二十六條 股份的發行,實行公平、公正的原則,同種類的每一股份應當具有同等權利。同次發行的同種類股票,每股的發行條件和價格應當相同;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所認購的股份,每股應當支付相同價額。

第一百二十七條 股票發行價格可以按票面金額,也可以超過票面金額,但不得低於票面金額。

第一百二十八條 股票採用紙面形式或者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形式。

❼ 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的修改決定

關於修改《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的決定
一、第二條修改為:「本辦法所稱非上市公眾公司(以下簡稱公眾公司)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且其股票未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一)股票向特定對象發行或者轉讓導致股東累計超過200人;
「(二)股票公開轉讓。」
二、第四條修改為:「公眾公司公開轉讓股票應當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進行,公開轉讓的公眾公司股票應當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集中登記存管。」
三、增加一條,作為第五條:「公眾公司可以依法進行股權融資、債權融資、資產重組等。
「公眾公司發行優先股等證券品種,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的相關規定。」
四、第二十一條改為第二十二條,修改為:「股票公開轉讓與定向發行的公眾公司應當披露半年度報告、年老鋒度報告。年度報告中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經具有證券期貨相關業務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股票向特定對象轉讓導致股東累計超過200人的公眾公司,應當披露年度報告。年度報告中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五、第三十三條改為第三十四條,修改為:「股東人數超過200人的公司申請其股票公開轉讓,應當按照中國證監會有關規定製作公開轉讓雀行的申請文件,申請文件應當包括但不限於:公開轉讓說明書、律師事務所出具的法律意見書、具有證券期貨相關業務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證券公司出具的推薦文件。公司持申請文件向中國證監會申請核准。
「公開轉讓說明書應當在公開轉讓前披露。」
六、第三十四條改為第三十五條,修改為:「中國證監會受理申請文件後,依法對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進行審核,在20個工作日內作出核准、中止審核、終止審核、不予核準的決定。」
七、增加一條,作為第三十六條:「股東人數未超過200人的公司申請其股票公開轉讓,中國證監會豁免核准,由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進行審查。」
八、增加一條,作為第三十八條:「本辦法施行前股東人數超過200人的股份有限公司,符合條件的,可以申請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開轉讓股票、首次公開發行並在證券交易所上市。」
九、第四十條改為第四十三條,修改為:「中國證監會受理申請文件後,依法對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以及發行對象情況進行審核,在20個工作日內作出核准、中止審核、終止審核、不予核準的決定。」
十、第四十二條改為第四十五條,修改為:「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開轉讓股票的公眾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後股東累計不超過200人的,中國證監會豁免核准,由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自律管理,但發行對象應當符合本辦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
增加一條,作為第五十一條:「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應當發揮自律管理作用,對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公開轉讓股票的公眾公司及相關信息披露義務人披露信息進行監督,督促其依法及時、准確地披露信息。發現公開轉讓股票的公眾公司及相關信息披露義務人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和中國證監會相關規定的行為,應當向中國證監會報告,並採取自律管理措施。」
第六十一條改為第六十五條,修改為:「本辦法施行前股東人數超過200人的股份有限公司,不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開轉讓股票或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應當按相關要求規范後申請納入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管。」
將修改後的第三十二條、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四條、第三十六條中「股票向社會公眾公開轉讓」的表述修改為「股票公開轉讓」。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頃含嘩。
《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根據本決定作相應的修改並對條文順序作相應調整,重新公布。

❽ 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非上市公眾公司股票轉讓和發行行為,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共利益,根據《證券法》、《公司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非上市公眾公司(以下簡稱公眾公司)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且其股票未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一)股票向特定對象發行或者轉讓導致股東累計超過200人;
(二)股票以公開方式向社會公眾公開轉讓。第三條公眾公司應當按照法律、行政法規、本辦法和公司章程的規定,做到股權明晰,合法規范經營,公司治理機制健全,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第四條公眾公司股票應當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集中登記存管,公開轉讓應當在依法設立的證券交易場所進行。第五條為公司出具專項文件的證券公司、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及其他證券服務機構,應當勤勉盡責、誠實守信,認真履行審慎核查義務,按照依法制定的業務規則、行業執業規范和職業道德准則發表專業意見,保證所出具文件的真實性、准確性和完整性,並接受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的監管。第二章公司治理第六條公眾公司應當依法制定公司章程。
中國證監會依法對公眾公司章程必備條款作出具體規定,規范公司章程的制定和修改。第七條公眾公司應當建立兼顧公司特點和公司治理機制基本要求的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制度,明晰職責和議事規則。第八條公眾公司的治理結構應當確保所有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充分行使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規定的合法權利。
股東對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規定的公司重大事項,享有知情權和參與權。
公眾公司應當建立健全投資者關系管理,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第九條公眾公司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的召集、提案審議、通知時間、召開程序、授權委託、表決和決議等應當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會議記錄應當完整並安全保存。
股東大會的提案審議應當符合程序,保障股東的知情權、參與權、質詢權和表決權;董事會應當在職權范圍和股東大會授權范圍內對審議事項作出決議,不得代替股東大會對超出董事會職權范圍和授權范圍的事項進行決議。第十條公眾公司董事會應當對公司的治理機制是否給所有的股東提供合適的保護和平等權利等情況進行充分討論、評估。第十一條公眾公司應當強化內部管理,按照相關規定建立會計核算體系、財務管理和風險控制等制度,確保公司財務報告真實可靠及行為合法合規。第十二條公眾公司進行關聯交易應當遵循平等、自願、等價、有償的原則,保證交易公平、公允,維護公司的合法權益,根據法律、行政法規、中國證監會的規定和公司章程,履行相應的審議程序。第十三條公眾公司應當採取有效措施防止股東及其關聯方以各種形式佔用或者轉移公司的資金、資產及其他資源。第十四條公眾公司實施並購重組行為,應當按照法律、行政法規、中國證監會的規定和公司章程,履行相應的決策程序並聘請證券公司和相關證券服務機構出具專業意見。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並購重組損害公眾公司及其股東的合法權益。第十五條進行公眾帶岩虧公司收購,收購人或者其實際控制人應當具有健全的公司治理機制和良好的誠信記錄。收購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從被收購公司獲得財務資助,不得利用收購活動損害被收購公司及其股東的合法權益。
在公眾公司收購中,收購人持有的被收購公司的股份,在收購完成後12個月內不得轉讓。第十六條公眾公司實施重大資產重組,重組的相關資產應當權屬清晰、定價公允,重組後的公眾公司治理機制健全,不得損害公眾公司和股東的合法權益。第十七條公眾公司應當按照法律的規定,同時結合公司蠢神的實際情況在章程中約定建立表決權迴避制度。第十八條公眾公司應當在章程中約定糾紛解決機制。股東有權按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通過仲裁、民事訴訟或者其他法律手段保護其合法權益。第三章信息披露第十九條公司及其他信息披露義務人應當按照法律、行政法規和中國證監會的規定,真實、准確、完整、及時地披露信息,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公司及其他信息披露義務人應當向所有投資者同時公開棗悔披露信息。
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忠實、勤勉地履行職責,保證公司披露信息的真實、准確、完整、及時。

❾ 非上市公司能否實施股權激勵計劃

在現代企業,隨著資本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以及社會分工更加細致化和專業化,所有者和經營者的關系實質上成為委託人和代理人的關系。但委託人與代理人兩者的效用最大化目標往往是不一致的。產權理論認為,私有產權在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調動生產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等方面所起的激勵作用是一切傳統手段無法與之相比的。股權激勵正是為解決作為企業的所有者—股東(即委託人)與代理人(包括員工與職業經理人)效用目標最大化的激勵機制。委託人通過設計出一個代理人能夠接受的契約——即股權激勵計劃,使得代理人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時,實現委託人效用的最大化,這就形成了現代企業激勵理論中產權激勵和競爭激勵的兩條主線。換言之,這就是股權激勵的理論基礎。 因此,無論是上市公司還是非上市公司,都需要解決股東與職業經理人之間效用最大化的問題,而股權激勵機制恰恰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好機制。因此無論是上市公司還是非上市公司,都可以實施股權激勵計劃。但作為非上市公司,其股權激勵機制與上市公司相比,卻有著如下差異:一、監管法規不同 上市企業作為公眾公司,不僅其財務狀況公開化,其激勵方案受相關法規的監管也較為嚴格,有《公司法》、《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如果是國有控股公司,還受到《國有控股上市企業(境內/外)實行股權激勵試行辦法》的監督和管束,其激勵方案(計劃)較為透明。而非上市企業的股權激勵方案以《公司法》為主,其他方面法規不多。 二、激勵模式不同 上市企業受到相關法規的規定,其激勵形式以期權、限制性股票和股票增值權為主。而非上市企業的股權激勵模式,不局限於上述形式的限制,還包括分紅權、虛擬股票、賬面價值增值權、業績股票、股份期權、儲蓄參與股票等等。 三、股票定價不同 上市公司股票定價與非上市公司股票定價有著顯著不同,上市企業由於相關法規明確、市場化和透明度較高,因而操作性較強。非上市企業股權激勵中的股票定價,則往往由內部股東大會決定,透明度較低,定價操作性較弱,需要聘請專業機構協作完成,通常參照每股凈資產,進行平價、折扣或溢價出售。 四、業績目標設置不同 無論是限制性股票還是業績股票,一般都在激勵計劃的授予或者解鎖方面附帶一定的業績目標,再根據這些業績目標的達成來決定被激勵對象是否有權被授予或有權行權。在業績目標條件設置方面有著顯著的不同。上市企業一般被激勵對象的業績目標設置多以EVA(經濟增加值)、凈資產收益率、每股收益率等為主,而非上市公司一般激勵授予條件相對比較簡單直接,以營業收入和利潤率為主。 如有股權激勵方面需要,請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