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匯成股份上市前景
一、公司介紹:(總股本834,853,281 股) (一)公司是集成電路高端先進封裝測試服務商,目前聚焦於顯示驅動晶元領域,具有領先的行業地位。公司主營業務以前段金凸塊製造(Gold Bumping)為核心,並綜合晶圓測試(CP)及後段玻璃覆晶封裝(COG)和薄膜覆晶封裝(COF)環節,形成顯示驅動晶元全製程封裝測試綜合服務能力。公司的封裝測試服務主 要應用於 LCD、AMOLED 等各類主流面板的顯示驅動晶元,所封裝測試的晶元 系日常使用的智能手機、智能穿戴、高清電視、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各類終 端產品得以實現畫面顯示的核心部件。公司是中國境內最早具備金凸塊製造能力,及最早導入 12 _晶圓金凸塊產線並實尺段現量產的顯示驅動晶元先進封測企業之一,具備 8 _及 12 _晶圓全製程 封裝測試能力。2020 年度,公司顯示驅動晶元封裝出貨量在全球顯示驅動晶元 封測領域排名第三,在中國境內排名第一,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公司在顯示驅動晶元封裝測試領域深耕多年,憑借先進的封測技術、穩定的 產品良率與優質的服務能力,積累了豐富的客戶資源。公司服務的客戶包括聯詠 科技、天鈺科技、瑞鼎科技、奇景光電等全球知名顯示驅動晶元設計企業,所封 測晶元已主要應用於京東方、友達光電等知名廠商的面板。2020 年度全球排名 前五顯示驅動晶元設計公司中三家系公司主要客戶,2020 年度中國排名前十顯 示驅動晶元設計公司中九家系公司主要客戶。 (二)公司目前主要所封裝測試的產品應用於顯示驅動領域,以提供全製程封裝測 試為目標,涉及的封裝測試服務按照具體工藝製程包括金凸塊製造(Gold Bumping)、晶圓測試(CP)、玻璃覆晶封裝(COG)和薄膜覆晶封裝(COF)。 (三)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構成情況如下: 二、行業和競爭: (一)集成電路製造產業鏈主要包括晶元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三個子行業,封裝測試行業位於產業鏈的中下游,該業務實質上包括了封裝和測試兩個環節,但由於測試環節一般也主要由封裝廠商完成,因而一般統稱為封裝測試業。封裝是將晶元在基板上布局、固定及連接,並用絕緣介質封裝形成電子產品 的過程,目的是保護晶元免受損傷,保證晶元的散熱性能,以及實現電信號的傳 輸。經過封裝的晶元可以在更高的溫度環境下工作,抵禦物理損害與化學腐蝕,帶來更佳的性能表現與耐用度,同時也更便於運輸和安裝。測試則包括進入陵橋譽封裝 前的晶圓測試以及封裝完成後的成品測試,晶圓測試主要檢驗的是每個晶粒的電性,成品測試主要檢驗的是產品電性和功能,目的是在於將有結構缺陷以及功能、性能不符合要求的晶元篩選出來,是節約成本、驗證設計、監控生產、保證質量、分析失效以及指導應用的重要手段。封裝測試業是我國集成電路行業中發展最為成熟的細分行業,在世界上擁有 較強競爭力,全球的封裝測試產業正在向中國大陸轉移。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 會統計數據,消含目前國內的集成電路產業結構中晶元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的 銷售規模大約呈 4:3:3 的比例,產業結構的均衡有利於形成集成電路行業的內 循環,隨著上游晶元設計產業的加快發展,也能夠推進處於產業鏈下游的封裝測 試行業的發展。 集成電路產業早期從歐美地區發展,隨著產業的技術進步和資源要素的全球 配置,封裝測試環節的產能已逐漸由歐美地區轉至中國台灣、中國大陸、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亞洲新興市場區域,目前全球封裝測試行業已形成了中國台灣、中國 大陸、美國三足鼎立的局面。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19 年中國封裝測試 企業在全球市場中的佔有率高達 64.00%,其中中國台灣企業占 43.90%,中國大 陸企業占 20.10%,均高於美國的 14.60%。 受益於產業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下游應用領域的需求帶動,境內封裝測試市 場跟隨集成電路產業實現了高速發展。根據 Frost & Sullivan 數據,2016 年至 2020 年,中國大陸封測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 12.54%,遠高於全球封測市場 3.89% 的增長速度。從封測業務收入結構上來看,中國大陸封測市場依然主要以傳統封 裝業務為主,但隨著國內領先廠商不斷通過海內外並購及研發投入,中國大陸先 進封裝業務有望快速發展。近些年,高通、華為海思、聯發科、聯詠科技等知名晶元設計公司逐步將封 裝測試訂單轉向中國大陸企業,同時國內晶元設計企業的規模也在逐步擴大,以 及全球晶圓製造龍頭企業也陸續在大陸建廠擴產,在此背景下,國內封裝測試企 業將會步入更為快速的發展階段。同時,未來先進封裝將為集成電路產業創造更 多的價值,隨著智能汽車、5G 手機等的先進封裝需求增加,產能緊張,將會帶 動封測價格提升,國內提前布局先進封裝業務的廠商將會受益。根據 Frost & Sullivan 數據,未來五年中國大陸封測市場預計將保持 7.50%的 年均復合增長率,在 2025 年達到 3,551.90 億元的市場規模,佔全球封測市場比 重約為 75.61%,其中先進封裝將以 29.91%年復合增長率持續高速發展,在 2025 年佔中國大陸封測市場比重將達到 32.00%。 全球顯示驅動晶元的產業格局中,韓國廠商和中國台灣廠商占據主導地位,包括三星、聯詠科技、奇景光電、瑞鼎科技等。近些年,隨著中穎電子、格科微、明微電子等廠商的崛起,中國大陸的市場份額有所提升。未來隨著我國晶元設計 的人才資源逐步豐富、晶圓製造業的產能供給提升、封裝測試技術的集成度進一 步提高以及顯示面板行業的持續快速發展,中國大陸的顯示驅動晶元市場份額將持續增加。 受益於全球顯示面板出貨量的增長,顯示驅動晶元市場規模也快速增長。根 據 Frost & Sullivan 統計,全球顯示驅動晶元出貨量從 2016 年的 123.91 億顆增長 至 2020 年的 165.40 億顆,年復合增長率為 7.49%。預計未來將持續增長,到 2025 年出貨量增至 233.20 億顆。LCD 面板出貨量穩步增長,帶動 LCD 驅動晶元出貨量逐步提升。2020 年,全球 LCD 驅動晶元出貨量為 151.40 億顆,預計未來將繼續穩定在高出貨量水平,到 2025 年增至 208.70 億顆。得益於 OLED 屏幕的高速增長,OLED 驅動晶元出 貨量亦快速增長,預計到 2025 年將增至 24.50 億顆,未來五年復合增長率達 13.24%。 受下游顯示面板市場增長的驅動,疊加國家政策利好及大量資本投入,中國 大陸顯示驅動晶元以高於全球平均速度增長。據統計,2016 年中國大陸顯示驅 動晶元出貨量僅為 23.50 億顆,但 2020 年已增至 52.70 億顆,年復合增長率高達 22.37%。其中,LCD 驅動晶元出貨量從 2016 年的 22.70 億顆增長至 2020 年的 50.00 億顆,年復合增長率為 21.82%;OLED 驅動晶元從 2016 年的 0.80 億顆增 至 2020 年的 2.70 億顆,年復合增長率為 35.54%。預計 2025 年中國大陸顯示驅動晶元出貨量將達到 86.90 億顆,其中 LCD 驅 動晶元產量將增至 79.10 億顆,OLED 驅動晶元產量將增至 7.80 億顆。 全球顯示驅動晶元封測服務的產業格局中,中國台灣廠商占據主導地位,包 括頎邦科技、南茂科技等。近些年,隨著匯成股份等大陸廠商的崛起,中國大陸 的市場份額有所提升。未來隨著我國晶元設計的人才資源逐步豐富、晶圓製造業 的產能供給提升、封裝測試技術的集成度進一步提高,預計 2025 年中國大陸的顯示驅動晶元封測服務銷售份額將進一步提升。,據統計,全球顯示驅動晶元封測市場規模於 2020 年達到 36.00 億美元,較 2019 年增長 20.00%。未來從需求端來看,依然將有新增的面板產能釋放,對於顯示驅動晶元的需 求持續走高。從供應端來看,晶圓代工廠雖然一直有新建產能投產,但多數都還 未能實現量產,預計 2023 年晶圓產能才有望達到供需平衡。顯示驅動晶元的產 量不足,將持續推高銷售價格,因此顯示驅動晶元封測市場規模將也隨之上漲,預計在 2025 年達到 56.10 億美元。 未來隨著國內晶元設計廠商的發展以及晶圓產能緊缺短期內難以改變的局 面,中國顯示驅動晶元封測行業的需求將快速增長。預計中國整體顯示驅動封測 市場規模將從 2021 年的 184.30 億元增長至 2025 年的 280.80 億元,年均復合增 長率約為 11.10%,2025 年中國顯示驅動封測市場佔全球市場比重將提升至 77.01%。 (二)全球顯示驅動晶元封測行業集中度較高,頭部效應明顯,除部分專門提供對 內顯示驅動封測服務的廠商集中在韓國外,行業龍頭企業均集中在中國台灣及大陸地區。中國台灣在經過行業整合後,中小型封測廠紛紛被大廠並購,目前僅剩 頎邦科技、南茂科技兩家全球領先的顯示驅動晶元封測廠商。中國大陸起步相對 較晚,且由於缺乏成熟的晶元設計廠商,市場需求不足,因此中國大陸地區的封 測企業規模相對中國台灣地區的封測企業規模較小。隨著中國大陸近年來對晶元 設計企業的不斷扶持和企業技術的不斷成熟,急劇上升的顯示驅動晶元封測需求 將會推動現有顯示驅動晶元封測廠商的持續擴產,並吸引更多領先的封測廠商進 入行業。根據 Frost & Sullivan 數據統計,2020 年全球顯示驅動晶元封測行業中,獨 立對外提供服務且市場份額佔比較高的企業包括頎邦科技、南茂科技、匯成股份、頎中科技與通富微電。其中,頎邦科技和南茂科技均為中國台灣上市公司;頎中科技原為頎邦科技境內子公司,後被境內其他股東收購;通富微電為中國 A 股上市公司。隨著技術的創新發展,集成電路封裝測試行業日益精細化,衍生出眾多細分 領域,公司目前聚焦於顯示驅動晶元封測領域。在整個集成電路封測行業,主要 公司有日月光、Amkor、長電科技、通富微電、華天科技、晶方科技、利揚晶元 與氣派科技等,其中,長電科技、通富微電、華天科技產品線橫跨封測行業多個 細分領域,晶方科技專注於 CMOS 圖像感測器的封裝和測試,利揚晶元專注於 集成電路測試領域,氣派科技系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的內資集成電路封裝測試企業 之一。在細分行業顯示驅動晶元封測領域,主要的公司有頎邦科技、南茂科技、匯成股份及頎中科技等,其中,頎邦科技和南茂科技均為中國台灣上市公司。 三、特別風險: 1.本次公開發行前,實際控制人鄭瑞俊、楊會夫婦合計共同控制發行人 38.78% 的表決權,本次公開發行後控制比例將進一步下降。公司所處行業為資金密集型 行業,固定資產投入規模較大,公司實際控制人鄭瑞俊為支持公司發展、為員工 持股平台支付增資款以吸引優秀人才和維持團隊穩定,以及受讓股東持有的部分 股權,資金需求較大,存在以個人名義對外借款的情形。截至本招股意向書簽署 日,公司實際控制人鄭瑞俊存在多項未到期的大額負債,借款本金超過 3 億元,負債到期時間為 2025 年 1 月至 2026 年 9 月不等。自發行人完成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之日起三年後或大額負債到期後,如 實際控制人不能按期償還借款,則屆時實際控制人持有的公司股份可能被債權人 要求凍結、處置,存在對公司實際控制人穩定性造成不利影響的風險。 2.截至 2021 年末,公司經審計的累計未彌補虧損為-22,400.72 萬元,累計未彌補虧損的情形尚未消除,主要系所處集成電路封裝測試行業屬於資金密集型及技 術密集型行業,要形成規模化生產,需要進行大規模的固定資產投資及研發投入。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後,若公司短期內無法彌補累計虧損,將導 致缺乏向股東現金分紅的能力。 四、募投項目: 五、財務情況: 1.報告期內: 2.2022 年 1-6 月,公司營業收入預計為 44,935.58~48,226.58 萬元,相較 2021 年同期增長 25.25%~34.43%;凈利潤預計為 8,095.95~10,034.23 萬元,相較 2021 年同期增長37.64%~70.60%;扣非後歸母凈利潤預計為6,058.14~7,576.42萬元,相較 2021 年同期增長 95.02%~143.90%。2022 年 1-6 月,公司營業收入、凈利潤及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凈利潤較上年 同期大幅提升。一方面,合肥生產基地不斷導入優質客戶以及高端產品,營收規 模快速增長;另一方面,合肥生產基地持續擴充產能,憑借先進的封測技術、穩定的產品良率與優質的服務能力,客戶訂單保持增長使得產能充分釋放。 六、無風個人的估值和申購建議總結: 匯成股份主營業務以前段金凸塊製造(Gold Bumping)為核心,並綜合晶圓測試(CP)及後段玻璃覆晶封裝(COG)和薄膜覆晶封裝(COF)環節,形成顯示驅動晶元全製程封裝測試綜合服務能力。2020年度公司顯示驅動晶元封裝出貨量在全球顯示驅動晶元封測領域排名第三,在中國境內排名第一,細分行業巨頭冠軍,作為消費電子上游封裝企業,受益於21年疫情紅利,下游電視、PC銷量大增,同時公司成功扭虧,未來增速肯定放緩,短炒關注,長線受壓,開盤給予發行人公司140億市值,建議保持關注,建議積極申購 作者:無風說次新股 鏈接:https://xueqiu.com/1071411538/227270743 來源:雪球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Ⅱ 科技股票有哪些龍頭股
科技股主要有兩類,一種是軟科技、另外一種是硬科技。其中軟科技是指人工智慧技術、雲計算技術、大數據技術等這些領域的股票,硬科技是指集成電路、國產通信設備產業、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等領域的股票。
軟技術個股有:中國軟體、恆生電子、金山辦公、創業慧康等。
硬科技個股有:中興通訊、吳通控股、金信諾、長電科技,江豐電子等這些科技股票。
拓展資料
科技股為了確立一個能反映資訊科技發展的市場指標,恆指服務公司2000年4月25日宣布推出恆生資訊科技股指數(科技股指數)及恆生資訊科技股組合指數(組合指數)。
所謂科技股,簡單地說就是指那些產品和服務具有高技術含量,在行業領域領先的企業的股票。
比如:從事電信服務、電信設備製造、計算機軟硬體、新材料、新能源、航天航空、有線數字電視、生物醫葯製品的服務與生產等等的公司通稱為科技行業。科技股在市場上魚目混珠,良莠不齊,很難區分。
市場對科技股分類十分模糊,恆指服務公司採納FTSE全球行業分類方法,以其收入主要來源作分類。獲選進入該指數成份股的公司必須屬於以下行業:固網電訊、無線電訊、電腦硬體(不包括鍵盤及滑鼠等)、半導體、電訊產品(不包括家用電訊)、電腦支援、互聯網、軟體、電子商貿。這是根據Classification System的資訊科技及電訊行業分類。
基本面是支撐股價上漲的根本因素,展望未來,科技股具有業績高成長空間。從宏觀面來看,國際金融危機已經觸底,但全面復甦還有待時日,要完全走出困境則必須進行經濟結構調整,而科技則是實現經濟結構調整的必然手段。
股價推升空間大 與其他題材有很大不同的是,科技類股的股價具有巨大的想像空間,在股價定位上往往不受市盈率這類估值指標的限制。
如上一輪1999年科技股飆升的主流是網路股,當時市場甚至以網站的點擊率來衡量企業的未來成長,使得股價炒作起來沒有太大的限制。當前包括物聯網、低碳經濟等科技題材類個股也類似,由於屬於新興行業,未來存在著巨大的發展前景,業績存在幾何級成長的可能性,所以不能按照當前業績來限定其合理的估值價位,股價也就具有了巨大的上漲想像空間。從美國納斯達克市場的情況來看,其個股的市盈率往往明顯高於主板市場。
A股創業板和中小板中的個股市盈率水平也明顯高於主板。此外,在過去一年多的市場行情中,科技題材類個股股價表現並非是最突出的,因此只要業績出現復甦跡象,資金就可能積極參與其中,使其股價出現驚人的表現。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Ⅲ 華軟科技今日股價走勢華軟科技股票分析最新華軟科技002453股價是多少
在經濟快速增長及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下,各行各業在軟體以及軟體服務方面的支出越來越大。根據調查數據顯示,軟體服務行業的營收在2014年為0.7億元,到2019年時營收增長到了1.6萬億元,營收額提高了0.9萬億元,估計在2024年能夠達到3.5萬億元。
我們這部分投資者還有沒有機會,可以成為其中的一份子呢?接下來就跟各位朋友一起討論討論軟體服務行業的上市公司-華軟科技!
在對華軟科技進行詳細的測評前,我這里有一份軟體服務行業龍頭股名單送給大家,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寶藏資料:軟體服務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華軟科技在1999年宣布成立,然後2010年7月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公司主要經營范圍為計算機軟體的技術開發、咨詢、服務、成果轉讓和軟體信息服務、計算機系統集成、計算機硬體及外部設備的生產、銷售等。
在簡單的分析完關於華軟科技的公司情況後,我們再來看看華軟科技公司的優勢是什麼,是不是我們可以信賴的投資?
亮點一:人才優勢
華軟科技目前擁有168位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員工,其中包含了38位碩士及博士,在總員工數中佔比約為13%,這些員工主要是承擔公司的技術研究、工藝開發、技術服務和管理工作。公司的主要技術集中在產品研發上,同時在銷售人員中還有相當數量的高學歷高技術人才負責產品的售後技術服務和客戶需求信息反饋工作。
我認為,在合理的人才結構和人才分布狀況,將會有利於技術在新產品的開發上充分發揮作用。
亮點二:多渠道業務優勢
軟體服務只是一部分,華軟科技還在造紙領域同樣取得一定的成績,公司將運用系列齊全、質量可靠以及後續服務完善造紙化學品類精細化工產品,已成功被國內外各大造紙企業購置,好比說玖龍紙業、APP(亞洲漿紙)、永豐余、岳陽紙業、太陽紙業等。
在細分領域同樣取得優異的成績,該優勢有助於提高公司的營收,在這同時還大大增強了公司的風險可控性。
由於篇幅受限,其他的一些與華軟科技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有關的內容,這篇研報里有我的詳細描述,直接點擊就行了:【深度研報】華軟科技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目前,國內的軟體服務相比美國等發達國家來說,該行業的收入總額比起來有點低。代表著國內未來軟體及軟體服務市場在未來的發展很可觀,可以對未來的發展期待一下。
大體來說,在國內軟體服務行業擁有巨大潛力的情況下,華潤科技在技術和人才方面的優勢也是不少的,在該行業的龍頭之位取得一定的成績,是一家比較出色的上市公司。
文章存在的滯後性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想准確的了解華軟科技行情,歡迎點擊鏈接查看,別擔心~有專業的投資顧問為你診斷股票,看下華軟科技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華軟科技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12-07,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Ⅳ 000100科技股票
1.000100是TCL科技公司的股票,行情不錯,產業鏈完整。
2.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3.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拓展資料:
主要特點
一:不返還性,股票一旦發售,持有者不能把股票退回給公司,只能通過證券市場上出售而收回本金。股票發行公司不僅可以回購甚至全部回購已發行的股票,從股票交易所退出,而且可以重新回到非上市企業。
二:風險性,購買股票是一種風險投資。
三:流通性,股票作為一種資本證券,是一種靈活有效的集資工具和有價證券,可以在證券市場上通過自由買賣、自由轉讓進行流通。
四:收益性。
五:參與權。
一級市場(Primary Market)也稱為發行市場(Issuance Market),它是指公司直接或通過中介機構向投資者出售新發行的股票的市場。所謂新發行的股票包括初次股票發行和再發行的股票,前者是公司第一次向投資者出售的原始股,後者是在原始股的基礎上增加新的份額。
一級市場的運作過程
(一)咨詢與管理
股份有限公司採取發起設立方式設立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發起人認購的股本總額。公司全體發起人的首次出資額不得低於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二十,其餘部分由發起人自公司成立之日起兩年內繳足;其中,投資公司可以在五年內繳足。在繳足前,不得向他人募集股份。
股份有限公司採取募集方式設立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實收股本總額。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人民幣五百萬元。法律、行政法規對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有較高規定的,從其規定。
1. 募集資金的選擇:募集資金的方式一般可分成公募(Public Placement)和私募(Private Placement)兩類。公開募集需要核審,核審分為注冊制和核准制。
注冊制:發行人在發行新證券之前,首先必須按照有關法規向證券主管機關申請注冊,它要求發行人提供關於證券發行本身以及同證券發行有關的一切信息,並要求所提供的信息具有真實性、可靠性。——關鍵在於是否所有投資者在投資之前都掌握各證券發行者公布的所有信息,以及能否根據這些信息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
核准制:又稱特許制,是發行者在發行新證券之前,不僅要公開有關真實情況,而且必須合乎公司法中的若干實質條件,如發行者所經營事業的性質、管理人員的資格、資本結構是否健全、發行者是否具備償債能力等,證券主管機關有權否決不符合條件的申請。—主管機關有權直接干預發行行為。
2. 選定作為承銷商的投資銀行。
3. 准備招股說明書。
4. 發行定價。
(二)認購與銷售
具體方式通常有以下幾種:1.包銷2.代銷3.備用包銷
Ⅳ 688110股票
東芯股份(688110)
東芯股份是國內存儲晶元行業的領先企業,公司可以同時提供 NAND、NOR、DRAM 等存儲晶元完整解決方案的公司,設計研發的 24nm NAND、48nm NOR 均為我國領先的快閃記憶體晶元工藝製程,已達到可量產水平,實現了國內快閃記憶體晶元的 技術突破。
1、公司打造了以低功耗、高可靠性為特點的多品類存儲晶元 產品,憑借在工藝製程及性能等方面出色的表現,公司產品不僅在高通、博通、 聯發科、紫光展銳、中興微、瑞芯微、北京君正、恆玄科技等多家知名平台廠商 獲得認證,同時已進入三星電子、海康威視、歌爾股份、傳音控股、惠爾豐等國 內外知名客戶的供應鏈體系,被廣泛應用於通訊設備、安防監控、可穿戴設備、 移動終端等終端產品。
2、公司已經與大陸最大的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在工藝調試 設計、產品開發、晶圓測試優化等全流程各環節形成了良好的交流與合作。雙方 在高可靠性、低功耗存儲晶元的特色工藝平台上展開連續多年的深度技術合作, 研發了多種快閃記憶體晶元的標准工藝,提高了晶圓的產品良率和生產效率,繼共同開 發大陸第一條 NAND Flash 工藝產線後,目前已將 NAND Flash 工藝製程推進至 24nm。
3、公司與全球最大的存儲晶元代工廠力積電建立了多年的緊密合作,在其 多條存儲晶元先進製程的生產線上實現了產品的穩定量產,進一步擴充了產品種 類,提升了公司市場競爭力。在封裝測試方面,公司已經與紫光宏茂、華潤安盛、南茂科技、AT Semicon等境內外知名封測廠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2019 公司 NAND 系列產品全球市場佔比約為 1.26%;NOR Flash系列產品全球市場佔比約為 0.86%;DRAM 系列產品全球市場佔比約為 0.16%。
4、2021 年 1-9 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78,510.55萬元,較上年度同期增長32.75%;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16,810.12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923.5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6,199.53萬元,較上年度同期增長935.25%。
5、公司預計 2021 年度營業收入區間為 110,000.00 萬元至 115,000.00 萬元,同比增長 40.25%-46.63%;歸 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區間為 22,500.00 萬元至 24,000.00 萬元;歸屬於母公司 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區間為 21,800.00 萬元至 23,300.00 萬元。
Ⅵ 凱盛科技最新走勢分析凱盛科技股票2021年走勢分析凱盛科技股價格多少錢
新材料產業,是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中的一種,並且它已經涵蓋了其它六大新興產業的大多數內容 是新興產業發展的根基所在。現在國家對於新材料產業的發展給了極大的政策支持。那麼主營新材料業務,且其新材料業務在多個產品中有著絕對優勢的凱盛科技,有什麼是值得我們去關注的投資亮點,接著就進入分析的環節。
測評凱盛科技前,我整理好的新材料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寶藏資料!新材料行業龍頭股一欄表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紹:新型顯示和應用材料的業務是凱盛科技的主要經營活動。新型顯示中主要產品為ITO導電膜玻璃、玻璃蓋板、觸摸屏模組、顯示觸控一體化模組等;新材料主要產品為鋯系材料、球形石英粉、納米鈦酸鋇和稀土拋光粉等,在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智慧物聯,醫療儀器設備等電子產品上應用較廣泛。
簡單了解公司的基礎概況後,具體討論下公司所具有的投資價值。
亮點一:顯示觸控產業鏈一體化布局,不斷突破國內國際大客戶
凱盛科技依託集團擅長顯示和電子玻璃基板的相關業務,緻密的上下游產業鏈協同關系隨之產生了,延伸出ITO導電膜玻璃、柔性觸控、面板減薄、保護蓋板、顯示觸控一體化模組的較完整顯示產業鏈,且其ITO導電膜玻璃產品業務,已成為全球ITO導電膜玻璃的主要提供商之一。
同時,凱盛科技憑借自身優勢,深耕大客戶,也要與重要新客戶達成合作,目前為亞馬遜、谷歌、三星、宏碁、華碩、聯想、騰訊、阿里、網路、京東方等國際國內知名品牌提供直接或間接服務。

亮點二:鋯基材料行業引領者,積極拓展新產品及應用領域
在新材料的領域當中,凱盛科技的電熔氧化鋯產品已連續多年保持行業領先的地位,並與澳大利亞最大鋯英砂供應商ILUKA形成長期合作關系。
更值得關注的是,公司柔性超薄玻璃(簡稱UTG)有了極大的突破。這項技術突破了信息顯示關鍵材料瓶頸狀態,打破了國外壟斷,不僅能夠滿足顯示終端產品柔性對關鍵材料的需求,也能滿足折疊發展趨勢對關鍵材料的需求,從根源上確保了中國信息顯示產業鏈的安全,能批量提供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國產化超薄柔性玻璃產品的企業在國內只有凱盛科技。
由於篇幅受限,更多涉及凱盛科技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的內容,我收集在這篇研報里,點擊即可獲取:【深度研報】凱盛科技點評,建議收藏!
二、行業角度
新型顯示:作為數字和信息之間傳遞的紐帶,是我國加速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發展的重要依託。由於萬物互聯到萬物顯示時代的飛速發展,人工智慧、雲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技術為新型顯示技術的創新產生了更多的可能性,未來市場發展空間巨大。
新材料:隨著國家產業升級的速度加快,應用材料近年來在集成電路、高端光學、生物醫療等高端技術行業領域應用加速、迭代加速,也能夠為行業迎來嶄新的發展機遇。
總體而言,公司腳踏重要賽道,緊跟時代步伐,加強創新,未來可以享受到新型顯示和新材料產業爆發,給咱們帶來的巨大機會,相信公司未來股價會有不錯的表現。但文章消息會出現延遲,若想清晰准確的指導更多凱盛科技未來行業動態,獲取方式已放在下方,點擊鏈接既可,將會有專門的投顧為你判斷股市行情,我們有沒有高估還是低估凱盛科技:【免費】測一測凱盛科技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1-02,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Ⅶ 中國有多少企業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詳細名單
納斯達克上市中國企業名錄:
新浪、搜狐、網易、網路、第九城市、金融界、攜程網、前程無憂、UT斯達康、泰克飛石
華視傳媒、航美傳媒、瑞立集團、富基旋風、阿特斯、比克電池、中汽系統、中國天然
富維薄膜、泛華保險、奇景光電、晶澳太陽、凹凸科技、慧榮科技、矽品、和信超媒
暢游、華住酒店、聖元國際、聯游網路、藍汛、康迪車業、中網在線、ATA公司、瑞達電源
中國生物、漢廣廈房、奧瑞金種、萬得汽車、環球資源、海灣資源、雙威教育、新奧混凝
武漢通用、艾格菲國、研控科技、中強能源、和利時自、聯合信息、中國基礎、高科能源
盈豐科技、中環球船、西藍公司、中國清潔、鑫達集團、岳鵬成電、九洲大葯、奧星制葯
中國汽車、科興生物、奧盛創新、世紀互聯、中國信息、歡聚時代、德衛、亞太電線
南茂科技、豪鵬國際、旭明光電、恆異電子、上為、歐陸科儀、晶立、中國 Cab
公路控股、金凰珠寶、能發偉業、泰邦生物、科元石化、中國陶瓷、平潭海洋、鱸鄉小貸
諾華傢具、微博、達內科技、愛康國賓、京東、途牛、迅雷、天華陽光、陌陌、海亮教育
百濟神州、銀科控股、眾美聯、國雙科技、中國貸款、聖盈信、寺庫、瑞思、和信貸、樂信
企業想在納斯達克上市,需符合以下條件:
先決條件
經營生化、生技、醫葯、科技(硬體、軟體、半導體、網路及通訊設備)、加盟、製造及零售連鎖服務等公司,經濟活躍期滿一年以上,且具有高成長性、高發展潛力者。
消極條件
有形資產凈值在美金五百萬元以上,或最近一年稅前凈利在美金七十五萬元以上,或近三年其中兩年稅前收入在美金七十五萬元以上,或公司資本市值(Market Capitalization)在美金五千萬元以上。
Ⅷ 中概股什麼意思:中概股名單有哪些
中概股,全稱是中國概念股,是指外國投資者對所有海外上市的中國股票的統稱。由於同一家企業既可以在國內上市,也可以在國外上市,所以這些中國概念股中也有一些是在國內同時上市的。
中國概念股主要包括兩大類:一類是在我國大陸注冊、國外上市的企業;另一類是雖然在國外注冊,可是主體業務和關系仍然在我國大陸的企業。
美國上市中概股一覽表:
阿里巴巴、京東商城、微博、陌陌、窩窩、泰克飛石、陌陌、人人、寶尊電商、北京奧瑞金、ATA公司、晶科能源、一嗨租車、第九城市、微博、世紀互聯、飛塔、達內科技、中國金融在線、暢游、UT斯達康、搜房網、空中網、昱輝陽光、迅雷、斯凱奇、環球資源、歡聚時代、智聯招聘、阿特斯太陽能、京東、蘭亭集勢、搜狐。500彩票網、新濠博亞娛樂、好未來、獵豹移動、航美傳媒、奇景光電、百慕達南茂科技、AMC院線、易車、大全新能源、網易、攜程網、樂居控股、康迪科技、當當網、樂逗游戲、阿里巴巴、塞斯潘、天合光能、新浪、科興生物、矽品、聖元國際、前程無憂、華住酒店、網路、聚美優品、諾亞財富、58同城、泰邦生物、唯品會、新東方。
泛華保險、晶澳太陽能、和利時自動化、海灣資源、慧榮科技、汽車之家、愛康國賓、藍汛、泰和誠醫、珠海炬力、中國信息技術、冠宏電子、正興集團、凹凸科技、中國電信、網秦、上為集團、希尼亞、中冠農業、英利綠色、橡果國際、華視傳媒等。
中國概念股是相對於海外市場來說的,同一個公司可以在不同的股票市場分別上市,所以,某些中國概念股公司是可能在國內同時上市的。
Ⅸ 藍曉科技股票最低價是多少藍曉科技股市行情怎麼樣藍曉科技股票為何就不能大漲
最近新材料板塊的表現十分優秀,相關個股有著較大的漲幅,市場上的投資者也越來越重視新材料這個板塊。今天我們就旅陪一起來探究一下新材料行業的龍頭公司--藍曉科技。在還沒有正式開始分析藍曉科技之前,大家不妨看下我收集的這份新材料行業龍頭股名單,點擊即可查看:寶藏資料:新材料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藍曉科技是國內新材料行業的帶頭企業,公司主要以經營吸附分離功能材料的生產和銷售為主,還能夠提供一體化的吸附分離技術服務。大概講解了藍曉科技的公司情況後,我們來解讀下藍曉科技公司的亮點,投資的風險大不大?
亮點一:研發創新能力強
截至目前藍曉科技的核心技術均是屬於自主研發,專利上已經擁有42項國內外專利,曾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的二等獎,而且還獲得了兩次它也同時完成2項科技部創新基全,而且還獲得3 項國家重點新產品。公司生產的吸附分離材料中囊括了30多個系列100多個品種,可應用於多個行業范圍,已經囊括了中國、美洲、歐洲、東南亞等多個市場。
亮點二:具有高效的產業化能力
藍曉科技一直與下遊客戶始終保持著密切的聯系,並根據實際需求開發具有先進性、實用性的產品。在量化進程當中,通過堅持提高科研成果轉化率的商業化模式,"小式-中式-大型",將會促進降低研究損耗。通過長期不斷的鑽研,現在已經涵蓋了挺多個下游應用領域,現在已經憑借著自己優秀的技術,在鹽湖鹵水提鋰領域伏慎已經獲得了很大的市場,讓公司的競爭力得到加強。

亮點三:積極探索,布局多個新興產業
藍曉科技還緊緊抓住新能源、半導體行業、其他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對稀有金屬的旺盛需求,拓展濕法冶金的賽道,以涉鋰產業這個首要行業,做到在金屬提取行業多點開花,快速推進在金屬資源板塊多方面的工作。還需要說的是,公司均粒技術、生命科學、遠程調試等新品缺鎮敬系和新服務也在不斷展現在眾目睽睽之下,產業結構不斷進行優化。因為文章的篇幅是具有限制的,如若大家對更多關於藍曉科技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感興趣,我給大家安排在了這篇研報里,大家點擊即可瀏覽:【深度研報】藍曉科技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吸附分離技術適用於多個領域,能使多個細分領域的新需求得以滿足。在新能源汽車行業中,可用於鋰、鎳、鈷等金屬資源開發和回收;從生命科學領域來研究,能夠讓葯品、疫苗、血液製品的純度越來越高;從環保領域來分析,控制大氣和工業廢水污染使它最大的作用。可見作為行業佼佼者的藍曉科技未來可期,由於市佔率和核心競爭力的不斷提升的情況下,有機會享受到行業發展帶來的利潤。總的來說,我認為藍曉科技作為新材料行業的龍頭企業,有希望在行業變革之際,乘著時代的春風,能進一步高速發展。不過文章比較滯後,假如你們想明白藍曉科技未來行情,建議直接點擊一下鏈接,有專業的投顧會幫助大家診股,看下藍曉科技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
【免費】測一測藍曉科技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11-07,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Ⅹ 三變科技2021最終價位002112三變科技股票歷史最高價行情三變科技股具有投資價值
近些時日投資者對三變科技連續漲停的現象產生了非常多的關注,這只股票究竟值不值得投資呢?下面我來詳細分析一下。在研究三變科技之前先讓大家看一下電氣設備龍頭股名單,戳一下鏈接便能看見:寶藏資料!電氣設備行業龍頭股一欄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三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生產電力變壓器的重點企業和浙江省重點骨幹企業,該公司主要經營變壓器、電機輸變電等設備的生產、維修、保養和銷售,主要產品有油浸式電力變壓器、防腐型石化專用變壓器、環網櫃、特種變壓器等。
經過了對三變科技的簡略介紹,然後開展其亮點分析,以此判斷它究竟有沒有可以投資的地方。
亮點一:擁有大量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競爭優勢明顯
三變科技在500kV級及以下電力變壓器的研究開發能力方面可是極其強大的,還和國內眾多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產生密切的合作關系。三變科技始終在根據節能化、環保型、高性能方向這幾個方面進行項目研究,通過引進優秀技術,並從未停止過自主研發,成就了獨有的專利技術,所生產的產品質量過關,具有以下特點:"低損耗、低雜訊、低局放、高抗短路能力"。目前,公司擁有幾十項國家專利,在自主知識產權方面,也是擁有的比較多,在技術競爭上的優勢非常明顯。
亮點二:積極拓展市場,進入國內超高壓變壓器領域
三變科技建立的市場銷售網路體系已經覆蓋全國,能夠根據市場的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只要是在國內,主營產品都有銷售,在海外市場方面也是在積極探索。公司產品在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中也得到列裝,並已成為其主要供應商之一。公司為國家、行業多個標準的修訂工作出了自己的一份力,並且公司企業研究院還被規定為浙江省省級企業研究院,這也就說明公司的影響力和競爭力方面都在持續提高。公司500kV產品已經得到國家電網公司掛網批准,這標志著,從現在開始公司進入了國內超高變壓器競爭的行列。因為篇幅的限制,更多與三變科技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這兩方面相關的信息,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鏈接就能閱讀:【深度研報】三變科技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看
科技部將在"十四五"期間實施"儲能與智能電網技術"重點專項。智能電網的含義其實是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幹網架,再結合通信、信息和控制這些先進技術,打造出信息化、自動化、數字化、互動化等特徵明顯的智能化電網,它最主要的本質內容便是用電網輸配電環節的智能化建設來有效地解決能源供給側存在的相關性的問題。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董事長推測出"十四五"期間會有超過6萬億元的電網產業投資規模,現在智能電網也將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走上快速發展道路,對於相關行業的發展也會因此獲益。
總的來說,三變科技技術先進,有很大的可能在智能電網產業中得到高速發展的機會。只不過文章依舊存在落後性,假使想要能夠更精確地去得知三變科技未來行情,直接激活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協助你診股,看看三變科技估值如何:【免費】測一測三變科技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1-01,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