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再見,燒錢時代
「為沒有實現盈利的企業提供慷慨資金的日子已經結束了。」在WeWork宣布中止IPO計劃以後,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國股票策略師邁克-威爾遜(Mike Wilson)發布這一觀點,並迅速廣為傳播。
金沙江創投朱嘯虎在朋友圈截圖分享,易凱資本王冉更是在新婚之時依然發布長篇微博,稱非常同意, 「這個正在被結束的時代是一個什麼時代?簡單來說,就是一級市場胡亂估值並且可以不受懲罰的時代。」
在前兩年的移動互聯網創投大潮中,無論創業者還是投資人,成長性都被視為重中之重,許多沒有找到商業模式,持續虧損的公司,只要能對外講述一個高速增長的故事,都不難從市場上獲得資金支持。
當面對如何掙錢的疑問時,他們的回答通常模糊不清:騰訊一開始也不掙錢,但你看現在。其中深意不言而喻:騰訊初期通過QQ獲取大批用戶但沒有建立商業模式,如今卻成為互聯網巨頭,市值躋身全球前列,這確實是一個能夠說服提問者的絕佳例子——只是巨頭們在獲得大批用戶後艱難尋求盈利模式的過程,通常被大多數人忽略。
但風向顯然已經轉變,在經歷了狂歡般的移動互聯網創投熱潮後,一切正在回歸理性。 而回顧 歷史 ,相同的故事總是重復上演,只是披上了不同的外衣。
很難有人能夠忘記,五年前,在分別獲得騰訊和阿里的資本扶持後,滴滴與快的掀起的補貼大戰,這是中國互聯網史上最瘋狂的燒錢戰爭,它們甚至擁有自己的網路——打車軟體補貼戰。
雙方近身纏斗,戰況膠著,簡單回顧,一切仍顯瘋狂。
2014年1月10日,嘀嘀宣布在32個城市開通微信支付,使用微信支付,乘客車費立減10元、司機立獎10元。十天後,「快的打車」和支付寶宣布跟進。此後,補貼策略逐漸演進為限定出行單數進行補貼,到該年3月底,嘀嘀打車公布,自補貼開始,其用戶數從2200萬增至1億,日均訂單數從35萬增至521.83萬,補貼達14億元。 雖然每單補貼已從最高峰時下降了三分之二,但每個月依然得砸下數億元。
補貼大戰為雙方都帶來大量資金消耗,2015年情人節,滴滴快的宣布合並,但補貼大戰並未結束,Uber中國的大肆進攻讓戰火轉移到了本土巨頭滴滴與全球巨頭Uber之間。
燒錢大戰二度開啟,資本持續提供彈葯。
2015 年 7 月,滴滴快的宣布完成 20 億美元 F 輪融資,而這距離其 1.42 億美元 E 輪融資僅過去兩個月。9月,滴滴快的再次宣布,F 輪融資加入了新的投資者,20 億美元變成了 30 億美元,估值上升至 165 億美元。同一個月,Uber 在中國的獨立注冊公司霧博也完成了 12 億美元 A 輪融資。2016年 1 月,中國優步又完成了約 20 億美元 B 輪融資。
面對激烈的戰況,滴滴CEO程維在一封內部郵件中這樣寫道: 「Uber 是美國 歷史 上融資能力最強的公司,攜巨資進入中國,要支持多業務線打贏,融資戰役是生死時速。」
而Uber創始人Travis Kalanick則表示,「我希望這個世界不是這樣的。我更喜歡創造(Building),而不是一直拚命融資(fundraising) 。但如果我不參與到大規模融資裡面來,就會被其他花錢買份額的競爭對手擠出市場。」
就像坐上了一趟高速奔跑的過山車,盡管身為企業創始人,但無論程維還是Travis Kalanick,沒有誰能夠控制事情接下來的走向。
打車軟體補貼大戰打開了中國互聯網市場競爭的新局面,由此開始,燒錢補貼成為初創企業獲取用戶的主流方式。
2014年暑期檔《變形金剛4》拉開了線上售票平台對電影票價進行大規模補貼的序幕。《變形金剛4》內地首周末票房超過6億,其中貓眼以美團作為導流入口,出票達到450萬,貢獻30%以上的票房,燒錢模式效果顯著,補貼大戰迅速引爆,高峰時期,貓眼、淘票票、微影、網路糯米四個有巨頭扶持的玩家同時奮戰,9.9元、19.9元一張的電影票成為了市場主流。
同樣的情節在外賣、在線 旅遊 等領域不斷上演。當補貼能夠輕而易舉俘獲用戶心意的時候,心無旁騖通過改善產品、改進體驗獲取認可的老辦法就顯得不再那麼性感。
資本入場迅速催熟帶來的成果顯而易見,成立僅兩年但燒掉15億之後,滴滴的估值在2014年便被快速推高至100億美元。但吊詭的是,打車軟體補貼大戰的三位參與者,如今處境都不算好過。
Uber的估值高峰接近900億美元,而在今年5月份上市後,Uber首日破發,市值跌破700億美元,如今Uber股價在30美元上下徘徊,市值為500億美元出頭,與巔峰時期的估值相較接近腰斬。後期入場Uber資本局的玩家,顯然無法拿到可觀的回報。
而滴滴在去年遭遇樂清順風車司機殺人案後,不僅在輿論上被多方討伐,更是因此下線了其利潤最高的順風車業務線,並且重新上線遙遙無期。這一黑天鵝事件打亂了滴滴IPO計劃的同時,還加劇了滴滴盈利難的困境,而在Uber上市表現不佳的背景下,滴滴要在二級市場取得好成績可謂難上加難。
2018年4月,美團收購摩拜,為燒錢的共享單車戰事劃下句號,也為從2014年開啟的互聯網燒錢大戰劃下句號。
多重因素助推下,2018年互聯網公司上演IPO潮,一級市場的瘋狂迎來了二級市場的檢驗,從結果來看,大多數並沒有那麼如意,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掛成為常態。
寒意向許多人襲來,那輛曾經無法被控制的過山車,就這樣漸漸放慢了速度。
「 (如果股價) 好,則大家繼續做爆炸成長夢想;不好,則風險投資的一個泡沫時代結束。」 2018年,在小米、美團赴港上市前夕,著名投資人王功權在社交網路立下Flag,並不幸應驗。
2018年7月,小米終於在港交所敲鑼上市,然而開盤便跌2.53%,報價16.6港元。在今年年初發布首份年報之後,資本市場繼續釋放不看好的信號, 財報發布次日,小米收盤於11.66港元,下跌了4.43%;當天恆生指數下跌了0.38%。 近段時間以來,小米股價持續在低位徘徊,這家曾經引領風口的公司,正在承受陣痛。
朱嘯虎在年初的一次演講中用數據揭露了殘酷的真相:「去年可能是中國過去10年IPO最大的年份,但這些公司市值加在一起也差不多是 1200億美金,一級市場的私募基金投資人,80%都占不到。 上市公司一般給公開市場的投資者15%以上,創業者至少20%以上,私募資金佔比不到70%,1200億*70%,也就800億美金,全年投資1000億美金,全行業 (指風險投資) 同樣是虧損的。」
互聯網公司的最大吸引力在於高成長性, 納斯達克的成功便在於能夠吸引優秀的公司在市值很小的時候上市,此後讓投資者不斷分享其高速成長的紅利,產生財富效應。
然而,過去十年互聯網創投領域發生了大變化,朱嘯虎將此總結為: 聰明人太多了,大家都知道要賺企業價值增長的錢。而抓住企業價值,最好的是在一級市場的時候就投進去。 這是過去幾年中,資本為何扎堆為高速成長但暫未找到商業模式的企業持續輸血的重要原因。
新的創投環境中,軟銀願景基金是最具代表性的玩家。軟銀的投資策略被外界總結為: 以規模為中心,秉承贏家通吃的戰略,瞄準市場份額在50%至80%之間的公司,並通過巨額投資使這些公司新的業務能夠在全球范圍內快速增長。 願景基金投資的下限是1億美元,但大多數都在5億至幾十億美元之間,通常是公司20%至40%的股份。
孫正義壓中雅虎和阿里巴巴的故事讓其在中國創業者中具有極高的聲望,在此前的中國移動互聯網創投浪潮中,軟銀也是一位活躍的參與者,滴滴的投資者名單中便有軟銀的身影,在全球范圍內,WeWork、OYO等風口公司,都被軟銀收入囊中。
軟銀的投資策略是風險投資偏好的代表,而這些投資偏好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創投圈形成泡沫,甚至催生了TO VC模式——通過促銷帶來用戶,做大交易量,再拿著好看的數據去融資,用融來的錢繼續大促帶來用戶,循環往復,實際並未建立 健康 的商業模式,基本上需要靠VC的輸血才能活下來。以至於出現了創業團隊投廣告、軟文,是以投資人平常在朋友圈轉什麼號、看什麼號為準的現象。
在資本 游戲 能夠順利運轉的時候,孫正義及軟銀被捧上神壇,但當泡沫破裂,他們則會被人用放大鏡檢視過失。
「孫正義先生的軟銀基金,1000億美金代表了現在風險投資的頂點, 所有聰明人都希望更早期地抓住一些優秀的企業,能夠和它們成長。 1000億美金投資那些初創型企業,造成了上市時間的推遲。本來可能3、4年上市的企業,現在要5、6年才上市。」 在今年年初的一次演講中,朱嘯虎做出如上評價。
王冉則更直白的將過去幾年互聯網創投出現過熱現象的原因歸結為瘋狂的資本:只要有一個瘋子跳出來給了一個高估值(特別是如果這個瘋子還有很響亮的名字和很令人羨艷的成功案例),所有的投資人都會覺得這就是一個現實中的「可比」標桿,所有的創業者都覺得你要不給我同樣甚至更高的估值你就是占我便宜。
「沒有人去想,那個瘋子可能真的就是個瘋子。也沒有人去想,這些年整個一級市場建立在一兩家可比公司和一兩個大牌投資人基礎上的估值方法論可能真的就是錯的。」
對此,梅花創投創始合夥人吳世春對「深響」表示, 單個公司可能是由不理性的資本給高估值,但是整個市場的估值還是合理博弈的過程,不可能只是不理性的資本造成泡沫。
「繁榮的曲線沒有看到衰落的時候,大家都對未來比較樂觀,給的估值都按照繁榮能夠延續的方式去給,但一旦有各種因素造成繁榮崩塌,整個估值就會受到很大的挑戰和影響,所以泡沫就破滅了。」
多方合謀造就狂歡,但泡沫還是迎來了破滅的時刻。
無論中外,小米、Uber等明星公司上市後的表現,都引發了市場對過去互聯網創投模式的反思。
在吳世春看來,代表性的公司估值崩塌,意味著新一輪互聯網泡沫破裂,「和1995-2001的互聯網泡沫一樣。」
互聯網泡沫,又稱科網泡沫或dot-com泡沫,指自1995年至2001年間的投機泡沫。在歐美及亞洲多個國家的股票市場中,與 科技 及新興的互聯網相關企業股價高速上升的事件,在2000年3月10日NASDAQ指數到達5048.62的最高點時到達頂峰。
初心資本曾以與攜程模式類似的Priceline(現已更名為Booking)為例,展示了上一輪互聯網泡沫的瘋狂。
Priceline成立於1997年,於1999年在納斯達克上市,是從互聯網泡沫中倖存的「活化石」(另一家是亞馬遜)。作為互聯網泡沫期間的明星公司之一,Priceline在發展初期通過大量補貼來留住與獲取用戶:當時Priceline平均每賣出一張機票,就要虧損30美元——就如同當下瑞幸的補貼模式一樣。
1999年,Priceline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發行價為每股16美元,當天最高一度漲到了每股88美元,最後的收盤價為69美元。這讓Priceline的市值達到了98億美元,創造了當時IPO首日市值記錄。
但彼時,Priceline的虧損遠超其營收,然而無論普通投資者還是專業投資機構都並不在意虧損,因為 與虧損但快速增長相比,平穩發展看上去太沒有吸引力了。
瘋狂並沒有持續太久,泡沫隨著1999年、2000年美聯儲連續上調利率,並採取措施抑制過高的股市價格措施出現而破裂。2000年3月10日,納斯達克指數到達5048.62點的頂峰,隨後股市持續暴跌,Priceline股價跌去了94%。
這輪風暴中,中概股也被波及:新浪股價從60元跌至1美元,網易股價一度跌到13美分,遭遇退市危機,成為丁磊的至暗時刻。
度過危機的方法很簡單:減少虧損,尋求盈利。
為Priceline創造了「Name your own price」的創始人Jay Walker,在互聯網泡沫破裂後被證明,相較於幫投資人創造利潤,他更善於融資。在Priceline尚未盈利之時,Jay Walker將「Name your own price」的模式擴展到了加油站服務、雜貨、保險、抵押貸款、長途電話服務以及 汽車 銷售等領域。
2001年10月,Jeffery Boyd接任CEO職位,其做了如下幾個決定:
這些動作雖然飽受爭議,卻讓Priceline在2003年首次實現盈利,在進入歐洲市場,通過收購booking.com在在線酒店預訂業務上站穩腳跟後,Priceline迎來高速發展期,如今,booking已成為了全球最大的OTA玩家,目前市值超過800億美元,一度還曾觸及1000億美元的里程碑。
同樣,網易度過危機的方法並沒有什麼不同。
2001年,網易通過無線增值業務從門戶廣告的陰影中走出,此後,丁磊大舉開拓 游戲 業務,2001年底,《大話西遊Online》問世,網易快速躋身 游戲 巨頭行列;2004年,網易推出《夢幻西遊Online》,被認為是中國民族網游標桿。
靠郵箱和無線增值業務作為基本盤,通過 游戲 ,網易從此走上快車道。2003年開始,網易股價在納斯達克節節攀升,並助推丁磊成為福布斯和胡潤兩大富豪榜的中國首富。
諸多信號已經顯示,互聯網的寒意已經襲來,而前輩們的經歷已經指示,走出低谷的方法沒有那麼復雜。正如吳世春所說,「 歷史 都是不斷重復的,只是當前的節奏是更看重造血能力和現金流。」
當絢麗的外衣褪去,曾被鄙夷的平穩發展、謀求盈利等常識就到了需要歸位的時候。
㈡ 與比爾蓋茨一起開創微軟公司的人叫什麼
微軟公司創始人——保羅·艾倫。
保羅·艾倫1953年出生於美國西雅圖,畢業於華盛頓州立大學。父親當過20多年的圖書管理員,為他從小博覽群書提供了條件。物芹1968年,他與蓋茨在湖濱中學相遇,艾倫以其豐富的知識折服了蓋茨。兩人成了好朋友,一同邁進了計算機王國,掀起一場軟體革命。1975年,他們共同創立了「微軟帝國」,艾倫擁有40%的股份。
在全世界的六十億人口中只有比爾·蓋茨比他錢多,這個人就是保羅-艾倫。他和蓋茨一起創立了微軟,然後離開了微軟,但他是帶著微軟的股票一起走的。這些年來,蓋茨努力發展了全世界市值最大的公司,使得艾倫的腰包也日漸充實,他購買了球隊、體育館、戲院。而當蓋茨 正為了微軟的反托拉斯官司傷神時,卻有人開始 說,他很可能有一天比蓋茨還要有錢,靠的就是他近十年來構架的帶寬(bandwidth)帝國。
艾倫六十年代末期和蓋茨一起在西雅圖的湖濱私立中學讀書,兩個人都不用功,但都酷愛計算機1975年,艾倫邀請蓋茨輟學創辦微軟。五年後,艾倫發現自己得了何傑金氏淋巴禪洞瘤。開始時他還努 力一邊接受化療,一邊上班。但第二年,即83年, 他正式離職,84年離開董事會(但1990年又重返董事會 )。有資料顯示,艾倫患的這種病十年存活率已增至80%。
與蓋茨狂愛工作不同,艾倫簡直就是一個花花公子。他曾經在義大利水都威尼斯舉辦化妝舞會,租用豪華郵輪駛往阿拉斯加開晚會,在法國南部還有豪華度假別墅。據說他現在正在和滾石合唱 團主唱邁克·傑格的名模前妻潔瑞.霍爾談戀愛 。他一擲千金,1998年耗資7000萬美元買入波特蘭開拓者隊(美國職業籃球隊),最近又花了2億美元買了 美式足球聯盟的西雅圖海鷹隊。每次艾倫要花錢,就要傳出他賣微軟股票的消息。
艾倫的投資似乎是抓起一把骰子,然後隨意一拋。1994年,由於企圖擴大在美國在線的股份,遭到對方以毒葯機制對付,艾倫一怒之下把在美國在線的所有股票全部賣掉,現在證明,這是歷史上數一數二的愚蠢決定。
但是罩襲畢今天情況大有不同了,他現在的身價是330億美元,已經超過他所持微軟股票的現值。艾倫的在線世界(wired world)已經構架成形,他還買進了提供帶寬的公司,讓帶寬得以暢行無阻地服務科技公司和填充在線世界的內容。不過,他的興趣不是建立CNN(新聞頻道)、ESPN(運動頻道)等,他希望有一天把頻寬世界上的收視、購買和通訊全都融於一爐 。
艾倫持有股票的公司達到125家,看似隨機的投資卻各自擁有其利基,逐漸構架成為在線世界每一樣 商業活動都有巨額投資的帝國。在線商務方面, 知名的Drugstore.com(在線出售處方葯)、Click2learn .com(在線培訓公司) 、Priceline.com(在線零售公司)只是其中幾家而已,CNet則是知 名的在線新聞媒體,Go2Net是寬頻Internet入口,High Speed Access構架鄉村地區 有線電視基礎建設等。
㈢ 屬於在線旅遊全球世界格局的我國旅遊公司是
一、Priceline:客戶反向定價,在線旅遊C2B模式開創者
Priceline由美國傳奇企業家Jay Walker創立於1998年,總部位於康涅狄格州諾沃克市,1999年在納斯達克上市,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全球員工凳塵薯9400人。Priceline旗下包括booking.com、agoda.com、priceline.com、rentalcars.com、Kayak.com四個品牌,向全球用戶提供酒店、機票、租車、旅遊打包產品等在線預訂服務。Priceline是在線旅遊C2B商業模式開創者,它為買賣雙方提供一個信息平台,以便交易,同時提取一定傭金。對希望按照某一種住宿條件或某指定品牌入住的客人,Priceline也提供傳統的酒店預訂服務,但消費者可以根據圖片、說明、地圖和客戶評論來做出選擇,並且按照公布的價格付款。但是Priceline所創立的「Name Your Own Price」模式(客戶反向定價)自創立以來一直是其競爭優勢,藝龍後來推出的「酒店殺價」模式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更結合中國實際情況。Priceline 市值676.60億美元,排名全球第一。
二、TripAdvisor:全球最受歡迎的旅遊社區和旅遊評論網站,以打造社區為中心
TripAdvisor於2000年2月由Stephen Kafuer創建,總部位於美國馬薩諸塞州牛頓市。之前屬於Expedia旗下的子公司,2011年12月20日拆分後以代碼TRIP在納斯兄瞎達克獨立上市。
TripAdvisor是全球最大最受歡迎的旅遊社區,以為旅行者提供酒店評論、酒店受歡迎程度索引、高級酒店選擇工具、酒店房價比價搜索以及社會化的旅途圖片分享和在線驢友交流等服務為核心內容。TripAdvisor免費向用戶提供大部分旅遊內容,圍繞內容、用戶建立社區,鼓勵用戶分享、創造內容,逐步形成以內容和用戶為核心的旅遊社區,主要收入靠商業廣告。TripAdvisor Media Group旗下擁有TripAdvisor, Airfarewatchdog, BookingBuddy, Cruise Critic, Family Vacation Critic, FlipKey, Holiday Lettings, Holiday Watchdog, Independent Traveler, OneTime, SeatGuru, SmarterTravel, SniqueAway, Travel Library, TravelPod, VirtualTourist 和 Kuxun.cn等19個旅遊媒體品牌。在全世界33個國家開有站點,中國網站叫到到網。市值151.00億美元,世界排名第二。
三、Expedia:代理+批發商模式為主,業務龐雜,品牌多元化
Expedia1996誕生於微軟,總部在華盛頓州貝爾維尤,由Richard Barton 和 Lloyd Frink兩位微軟前高級主管創辦(二人2005年也創辦了美國著名的房地產搜尋網站Zillow (NASDAQ:Z))。Expedia最初是一個供旅遊者在線查詢和預訂旅遊產品的網站,1999年從微軟分拆出來在納斯達克獨立上市。截至2013年12月31日棗者在全球30多個國家擁有14000多名員工。
Expedia是一家在線旅遊產品預訂服務商,它自己並不提供旅遊產品,主要靠「代理+批發商」模式來銷售旅遊產品供應商的產品並獲取傭金。傭金的獲取方式可以是 Expedia以供應商規定的價格出售產品後按一定比例收取,這就叫代理( Agency)模式;也可以是Expedia從供應商那以固定的價格獲取產品,然後賺取銷售差價,這叫 批發商(merchant)模式,所不同的是後者使Expedia擁有產品定價權。
Expedia旗下擁有Expedia.com, Hotels.com, Hotwire.com, Expedia Affiliate Network, Classic Vacations, Expedia Local Expert, Egencia, Expedia CruiseShipCenters, eLong和 Venere等品牌,而且旗下品牌多元化發展,涵蓋酒店、機票、租車、豪華游輪、活動、目的地旅遊服務、商旅服務及旅遊媒體服務,業務龐雜,Expedia市值103.70億美元,世界排名第三。
四、攜程旅行網: OTA(在線旅遊)+傳統旅遊,轉型「手指」+「水泥」
攜程旅行網由梁建章、沈南鵬、季琦和范敏創立於1999年,是中國最大的在線旅遊公司,總部在上海。攜程於2003年12月9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攜程共有四大產品線:機票、酒店、旅遊度假、商旅。但從模式上來看,攜程又分為OTA(在線旅遊)和傳統旅遊。攜程「滑鼠+水泥」模式:攜程構築了網站、會員體系以及龐大呼叫中心為基礎的運營模式。「滑鼠」是指呼叫中心員工為客人在網上實現酒店和機票的預訂;而「水泥」是指攜程負責線下銷售、商旅管理等業務的線下團隊。另外攜程地面產品也團隊游、一日游、接送機、導游服務及票券類服務。
2013年2月21日,梁建章重返攜程並提出了「拇指+水泥」的理論。攜程開始在產品移動端預訂app打造、旅遊信息移動端展示、開放平台合作等旅遊大數據應用研究方面開始全面轉型。市值63.78億美元,世界排名第四。
五、HomeAway:全球最大的假日房屋租賃在線服務提供商「民宿一哥」
HomeAway 由Sharples 和 Carl Shepherd 創立於2005年2月,總部位於美國得克薩斯州奧斯汀,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假日房屋租賃在線服務提供商,2011年6月30日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HomeAway創立後通過創始投資並購了五個世界領先的度假租賃網站,目前旗下擁有包括HomeAway.com,VRBO.com,VacationRentals.com,HomeAway.co.uk ,OwnersDirect.co.uk , HomeAway.de ,Abritel.fr,Homelidays.com,HomeAway.es,Toprural.es,AlugueTemporada.com.br,HomeAway.com.au,Stayz.com.au,Bookabach.co.nz 和 travelmob.com等十幾種語言的三十多個網站。 截至2013年底,HomeAway在全世界18個國家擁有1400多名員工,在全球190個國家擁有超過89萬個假日租賃房源,被稱為「民宿一哥」。
HomeAway的運營模式是通過在互聯網上建立平台,旅遊地業主可以通過此平台把自己的不動產發布到網上供遊客臨時租賃,這樣可以把業主的房產空閑時間價值充分發揮出來。HomeAway則通過收取房源信息發布費及相應增值服務獲得收入,根據其提交的SEC文件,HomeAway大部分營收來自房屋信息展示收費。
除此之外,HomeAway在其網站上也出售廣告,與第三方合作,採取收入分成模式來增加公司營收來源和完善用戶體驗。HomeAway也向遊客提供信用卡商業賬戶,旅遊保險,房屋損壞保護,退稅等服務。HomeAway還與諸多在線旅遊公司合作,將一些待租賃的房屋及相關信息推薦給他們,然後參與收入分成或者直接收取一定費用。截至2014年2月14日15:59分(美國東部時間),市值38.5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五位。
六、去哪兒:從旅遊垂直搜索、平台到TTS
去哪兒於2005年5月由庄辰超與戴福瑞(Fritz Demopoulos)、道格拉斯(Douglas Khoo)共同創立,總部位於北京, 2013年11月1日(美國東部時間)在納斯達克上市(交易代碼:QUNR)。作為中國第一個旅遊搜索引擎,去哪兒為旅遊者提供國內外機票、酒店、度假和簽證服務的深度搜索,幫助中國旅遊者做出更好的旅行選擇。
去哪兒網(QUNR)成立之初是一家純旅遊搜索公司,它將各大小OTA銷售的機票、酒店信息匯集到其網站上,讓用戶可以很方便的找到低價的機票、酒店產品,以及冷門產品信息,之後又引入航空公司和酒店官方網站直接在上面銷售產品。隨著接入的產品越來越多,吸引的用戶也不斷增長,去哪兒就可以向那些OTA網站收一些流量導入費用,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CPC點擊付費收入,去哪兒變成了一個旅遊產品平台。為了提升用戶體驗,截留用戶,去哪兒引入了TTS系統,讓用戶能夠在去哪兒的網站內完成下單和支付的環節,這樣一方面讓預定過程本身的流程簡化了,優化了用戶體驗,另一方面又可以在此基礎上引進擔保機制更好地防止欺騙用戶的行為發生。市值35.84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七位。
七、Kayak: 旅遊產品精專搜索技術服務商
Kayak由Expedia、Travelocity和Orbitz曾經的創始人Steve Hafner和Paul English於2004年12月聯合創辦,2012年1月在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KYAK),2012年8月被Priceline收購,但保持獨立運營。Kayak開始叫旅遊搜索公司,2004年8月被改名為Kayak軟體公司。
而Kayak是一家典型的技術驅動型公司,不僅擁有強大的在線搜索技術,而且在旅遊搜索、比價的用戶界面方面擁有著諸多的創新,Kayak所開發的多款手機和平板電腦應用也高居各大應用商店的榜首。如今Kayak已經是美國領先的旅遊搜索引擎,除了航班和酒店預訂服務以外,還提供度假和租車服務, Kayak的搜索功能非常齊全,包括跨城市搜索,靈活日期搜索,周末搜索,並提供大量過濾工具。Kayak和國內的旅遊垂直搜索網站去哪兒和酷訊相比,特點在於精專,而國內的是橫向發展。市值15.70億美元,排名世界第八位。
八、Orbitz:攜程對標,旅遊OTA大數據試水者
Orbitz Worldwide是由美國五大航空公司於2001年成立的在線預訂網站。2004年被Cendant收購後擴張成為一家全球知名的在線旅行網站,現在的經營模式類似於攜程。2007年7月Orbitz分拆獨立上市;GDS巨頭Travelport持有Orbitz 48%的股份。Orbitz總部位於伊利諾伊州芝加哥花旗集團附近的西城中心。Orbitz於2007年7月首次公開募股(IPO)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 Orbitz其他在線旅遊公司包括:CheapTickets、美國的the Away Network、歐洲的ebookers、總部位於悉尼的HotelClub和RatestoGo。
Orbitz Worldwide產品包括機票,酒店,租車,游輪,度假套餐等旅遊產品的搜索預訂、旅遊產品預訂及行程規劃等。Orbitz2014年2月在其旗下網站labs.orbitz.com發布了一系列數據可視化工具,這套工具有10個,Orbitz將它們稱為旅遊終極體驗的趨勢和利器。包括:酒店推薦工具、目的地熱點圖、遊客類型量身定製圖、機票搜索模型、酒店房價熱點地圖、酒店預訂日期價格圖、每周酒店日價圖、季節酒店價格趨勢圖、大賽酒店查找器和大賽航班查找器。目的是試水大數據,提高用戶體驗和服務只能化水平,為進一步O2O做好鋪墊。市值9.69億美元,排名世界第八位。
九、MakeMyTrip: 印度最大的在線旅遊公司,印度的攜程
MakeMyTrip由Deep Kalra創立於2000年,總部位於印度古爾岡,從中國市場的角度來看, MakeMyTrip被很多人稱作是「印度的攜程」,從美國市場的角度來看,MakeMyTrip被很多人稱作是「印度的Expedia」。發展之初MakeMyTrip定位在主要以服務海外印度僑民為主要客戶群, 於2010年8月12日登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MMYT), 由於互聯網泡沫和美國「9•11」事件,該公司業務最初進展不順,資金消耗殆盡。2004年前後,隨著本地廉價航空公司在印度首次投入運營,MakeMyTrip才在旅遊市場獲得了立足之地。MakeMyTrip提供的產品和包括機票,酒店,包裹,火車票,汽車票,汽車租賃和旅遊配套服務,如旅遊保險,簽證辦理等。旗下包括hoteltravel.com, makemytrip.ae,makemytrip.com.sg等。市值9.50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九位。
十、TravelZoo:美國在線旅遊信息服務+top20精選特惠
Travelzoo 1998年10月由做過貝塔斯曼團體的記者的Ralph Battle投資1萬美元創建,2003年12月Travelzoo在納斯達克上市(代碼:TZOO),總部在紐約。Travelzoo實際上是一家旅遊信息服務商,業務核心是每周從全球數以千計的旅行社、旅遊產品提供商、酒店及航空公司推出的最新優惠中,精心挑選最值得推薦的的旅遊產品推薦,並向訂戶發送top20精選限時旅遊情報。Travelzoo擁有一支兩百多人的專家團隊,他們稱之為「製作人」(procer)負責搜索、審核、提煉及測試以發現並確認最優惠的旅遊產品報價並通過電子郵件每周三發給自己的用戶。Travelzoo旗下fly.com的比價模式類似於去哪兒網(Qunar.com);此外還涉足了團購業務。市值3.53億美元,世界排名第十位。
㈣ 沙特王國控股公司的發展史
1988年,購買沙特聯合商業銀行的大部分股份,而當時這家銀行在沙特是困難重重的金融企業,現在成為海灣最盈利的銀行之一。股東的權益上升了800%,其股票的市場價值增長了20倍。同時親王還擁有沙特開羅銀行的股份,1997年9月14日(回歷1418年5月13日),親王將兩家銀行合並成沙特聯合商業銀行;1999年1月6日星期三,沙特聯合商業銀行和沙美銀行宣布合並計劃,成為中東地區最大的銀行,1999年7月4日完成合並。
1993年,瓦立德親王控制了當時每年虧損的班達(Panda)連鎖超市的大部分股份,將其合並到阿其茲亞公司,使班達-阿其茲亞聯合公司的資產達到10億里亞爾(3.5億美元),自合並後公司一直盈利;到1998年10月5日,班達-阿其茲亞聯合公司董事會同意與薩夫拉公司合並,以薩夫拉的名義組成大型的投資集團,包括最大的零售貿易、食品加工公司,以此來應對激烈市場競爭尤其是在國際上的競爭。
1995年,親王購買了魯塔納(Rotana)視聽公司25%的股份,該公司是沙特最大的音響設備生產商。
1995年6月,親王和一批沙特的大投資家擁有了全國加工公司的大部分股份,這是一家大型的沙特股份公司,下屬45家分公司,親王重新改組公司框架、成立新的董事會。
1995年12月,親王購買了專業從事通信聯絡的沙特有線、無線公司的50%股份;1999年6月將有線、無線公司與國家集團公司和親王在「阿爾比亞在線」的股份合並,組建全國有線、無線通信聯絡有限公司。
1996年3月,親王與沙特投資者聯合創建阿其茲亞商業投資公司,資產5億里亞爾,該公司主要致力於沙特不動產和股票市場的投資。
1995-2000年,親王批准了四個項目、總投資30億里亞爾:
(1)王國中心樓:17億里亞爾,高300米,附設豪華高檔商場及多用途廳; (2)王國醫院:4億里亞爾,120張床,先進的醫療項目; (3)王國城:4億里亞爾,333套完整的現成住宅; (4)王國學校:3.3億里亞爾,男子、女子的教育學院,容納4000學生、從幼兒園到高中各階段。 公司發展史
1991年,瓦立德親王在花旗銀行(Citibank)屬下的花旗公司(Citicorp)投資5億9千萬美元,由此使他成為美國最大銀行的最大私人股東;1998年4月,與旅行者集團(Travelers Group)合並成立花旗集團(Citi Group))-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機構。
1993年,親王以1億美元進行戰略投資、購買了紐約豪華服裝公司「SAKSFIFTHAVENUE」10%的股份;
1993年,親王以2億4千萬美元購買了阿拉伯傳播公司(擁有ART衛星電視)30%股份,購買黎巴嫩衛星電視台(LBC)50%股份;
1993年,親王殿下以4千萬美元購買了荷蘭(Ballast Nedam)公司3%的股份,這是一家專門從事水壩、橋梁、體育場等大項目的公司;
1994年7月,親王投資購買了總部位於洛衫機的Fairmont飯店系列的50%股份,並與其原始主人商定擴大方案;
1994年10月,親王以3億4千5百萬美元購得巴黎Disneyland 25%股份;
1994年,親王殿下與「四季飯店」創始人及最大股東商定,以1億2千萬美元擁有其25%股份;
1995年6月,以3億美元購買了紐約普拉扎飯店(New York Plaza Hotel)42%的股份;
1995年7月,以1億美元取得義大利Finivest集團公司下屬S.P.A .Mediaset公司3%的資本;
1995年10月,親王與國際投資家合作,取得對歐洲最大不動產項目Canary Wharf的控制權;
1996年7月,參與約旦阿拉伯投資銀行聯合項目,投資7千萬美元在安曼建立四季飯店,該飯店位於市中心高地、有175套客房及餐廳、宴會廳等服務設施;
1996年9月,購買了擁有379套客房的波士頓Copley Plaza飯店40%的股份,1999年擁有全部產權;
1996年10月,以3億多美元擁有了尼羅河普拉扎中心的50%股權,包括四季飯店、豪華公寓;同時就在沙姆?沙伊赫投資1億2千萬美元建設四季別墅及避暑地事項簽訂了合同;
1996年12月,親王以1億8千5百萬美元購買了巴黎的喬治五世 (GeorgeⅤ)飯店,該飯店被視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飯店之一,在經過全面整修恢復原來面貌後於1999年12月正式對外開放;
1997年3月,親王進入技術投資,以1億1千5百萬美元購買了蘋果電腦公司(Apple Computers)5%的股份;
1997年4月,親王與Planet Hollywood公司建立戰略同盟,對中東和歐洲地區24個國家的44家餐廳進行開發;親王擁有了該公司20%股份,至今為止已經和准備投資的資金已達5千萬美元;
1997年7月,親王以1千萬美元購買巴勒斯坦發展和投資公司(PADICO)股份,該公司負責承擔西岸和加沙地帶的建設和重建;
1997年7月,親王宣布以5百萬美元參與成立耶路撒冷建設和發展公司(JEDICO),以通過在住房和飯店領域投資來加強對巴勒斯坦存在的支持水平;
1997年10月6日,購買了瑞士連鎖飯店集團Movenpick 30%股份,一周後,親王將貝魯特的子午線更名為中東地區第一家Movenpick飯店;
1997年11月,在The News Corporation Limited投資4億美元,這是一家最大的新聞宣傳帝王公司,擁有800家宣傳、攝影、電視廣播、電影電視片生產、印刷發行等行業的公司,包括兩家報社:NYPost和The Time UK、一家電視台FoxTelevision。1999年4月親王將投資增加到6億美元;
1997年11月,親王以1億4千6百萬美元購買了Net scape 5%的股份,1998年11月美國在線(America Online)以160億里亞爾(合43億美元)購買了Net scape公司;2001年1月,該公司與Time/Warner合並成立新命名的AOLTime/Warner公司;
1997年11月,親王以3億美元購買了摩托羅拉(Motorola)1%的股份;
1998年4月,親王簽署金額為2億美元合同購買Teledesic公司的16%股份;
1998年6月,購買了EcoBank的10%股份,該銀行掌管西部非洲如貝南、布吉納法索、象牙海岸、迦納、尼爾利亞、多哥等地的許多銀行及分支機構;
1998年11月,購買尼爾利亞聯合銀行13.7%的股份,使之成為該銀行最大的投資者;
1999年3月,購買非洲迦納的Cal Merchant Bank的14%股份;
1999年3月,親王與義大利Fininvest公司簽訂協議投資購買KirchMedia廣告公司的股份,親王投資3億7千5百萬德國馬克約合8億里亞爾(合2.13億美元),購買了該公司3.2%的股權;
2000年4月6日,投資4億美元購買Compaq公司股份,該公司為世界上第二大電腦公司、第一大電腦系統公司;
2000年4月6日,投資1億美元購買Kodak公司的股份,科達公司為世界上最大的影像公司;
2000年5月16日,在eBay網上交易公司投資5千萬美元;
2000年5月16日,在Priceline公司投資5千萬美元,後來提高到1億美元;
2000年5月16日,在Amazon公司投資5千萬美元,該公司以零售為主,擁有3百萬個網址用於書籍、音樂、錄像磁帶、錄音帶及其它產品的銷售;
2000年5月16日,在Procter@Gamble公司投資5千萬美元用於製造部分消費品如清潔用品、紙張、化妝品、食品、飲料及衛生保健;
2000年5月16日,在Pepsi公司投資5千萬美元;
2000年5月16日,在Walt Disney公司投資5千萬美元,該公司經營娛樂的廣告、電影、游樂場、避暑地、出版電影、書籍、雜志,同時還掌管ABC電台、電視台等。
2011年12月向Twitter注入3億美元的戰略投資。
2013年2月,沙特億萬富翁阿爾瓦利德王子(Prince Alwaleed)控股的王國控股集團(Kingdom Holding Co.)於16日宣布,王國控股已出資15億里亞爾(約合25億元人民幣)購買中國網路零售商京東商城5%的股權。
㈤ 關於攜程網的市場分析
導語:國外媒體今天發表分析文章稱,由於攜程網的存在,那些試圖進軍中國網路旅遊服務市場的國外公司必須小心謹慎,包括美國億萬富翁巴里·迪勒(Barry Diller)旗下的Expedia。
攜程網保持高速增長
攜程網是中國最大的網路旅遊服務提供商,過去幾年一直高速增長,而且吸引了龐大的用戶群體。一些投資者擔心,隨著國外公司大舉進入中國市場,攜程網的領先優勢可能不保。但美國投資公司Piper Jaffray的分析師亞倫·凱斯勒(Aaron Kessler)表示:「現在的問題並不是攜程網能否與Expedia競爭,而是Expedia能否與攜程網競爭。」
不計入股權獎勵支出,過去11個季度,攜程網每股收益的年度增幅均達到了兩位數百分比。自2003年中期以來,攜程網銷售額的年度增幅至少也達到了46%。今年第二季度,攜程網的銷售額為3780萬美元,同比增長59%。美國《投資者商報》為攜程網美國存托憑證確定的相對實力評分為90分,過去12個月排在所有股票的前10%。攜程網每股收益排名岩帶為96位。
分析師看好中國旅遊市場
Gilford證券公司分析師阿西什·塔哈尼預計,2006年到2009年之間,攜程網營收的年均增長速度將達到43%。他表示,在關鍵業績數據方面,例如銷售的酒店客房天數和機票數量,攜程網總是能超過他的預期。攜程網的主要業務是通過網路銷售酒店預訂服務、機票預訂服務和度假旅遊服務,其客戶大多是中國新興的中產階級。
摩根大通預計,2006年中國共有1.37億名互聯網用戶,到2010年將增至1.9億人,因此中國網路旅遊服務市場還有著巨大的增長空間。此外,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臨近,中國酒店和旅館的數量將繼續高速增長,航空公司也將增加更多飛機和航線。花旗中國投資銀行部門高級顧問羅伯特·勞倫斯-庫恩(Robert Lawrence Kuhn)表示,中國政府一直在推動消費支出,而要實現這一目標,最佳途徑就是鼓勵更多人在國內旅遊。
國外競爭者虎視眈眈
由於美國旅遊市場趨於飽和,Expedia等美國旅遊服務巨頭紛紛尋求向新興市場擴張。例如,Expedia通過收購獲得了中國網路旅遊服務公司e龍的控股權;Travelocity於2006年1月收購了新加坡旅遊網站Zuji;Priceline.com與合作夥伴和黃共同運營著一個旅遊網站,主粗掘蘆要面向中國香港和新加坡旅遊者。有消息稱,Priceline.com計劃增加在中國市場的投資。
但要在中國市場有所作為,Expedia等美國公司必須面臨攜程網的激烈競爭。目前,攜程網的市值已經達到24億美元,達到主要競爭對手e龍的十倍以上。除攜程網和e龍之外,中國還有很多網路旅服務提供商,它們在本地旅遊市場展開了激烈的爭奪。由於e龍業績增長乏力,本月有消息稱,Expedia可能會將持有的e龍股份出售給攜程網。盡管成立僅9年時間,但攜程網在中國已經有了非常高的知名度,這也是其主要競爭優勢之一。
攜程網的優勢所在
攜程網創建於1999年,啟動資金只有25萬美元,創始人為梁建章和其它三名合夥人。梁建章目前在攜程網擔任董事會主席,今年37歲,畢業於喬治亞理工學院,曾經在矽谷工作多年。在其它旅遊服務公司專注於大城市的星級酒店時,攜程網則將注意力轉向了中檔酒店領域,並因此大獲成功。
分析人士表示,同國外競爭對手相比,攜程網的主要優勢在於更熟悉地區市場、法律和政策。凱斯勒表示:「攜程網比任何一家國外公司都了解中國消費者。攜程網了解中國消費者的需求,並更加關注地區散遲市場。」當然,攜程網並非忽視了大城市。今年6月,攜程網宣布將在北京開設一家線下旅遊代理機構,同傳統旅行社競爭。
凱斯勒同時表示,中國網路旅遊服務行業目前還處於初級階段,未來還有著巨大的增長空間,因此足以同時容納多家勝利者。他說:「這並不是一個勝利者拿走一切的行業。中國網路旅遊服務行業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容納多家勝利者。」
㈥ 網路營銷定價策略知多少
網路營銷定價策略
1、低價定價策略
藉助互聯網進行銷售,比傳統銷售渠道的費用低廉,因此網上銷售價格一般來說比流行的市場價格要低。由於網上的信息是公開和易於搜索比較的,因此網上的價格信息對消費者的購買起著重要作用。根據研究,消費者選擇網上購物,一方面是因為網上購物比較方便,另一方面是因為從網上可以獲取更多的產品信息,從而以最優惠的價格購買商品。
直接低價定價策略就是由於定價時大多採用成本加一定利潤,有的甚至是零利潤,因此這種定價在公開價格時就比同類產品要低。它一般是製造業企業在網上進行直銷時採用的定價方式,如Dell公司電腦定價比同性能的其他公司產品低10-15%。採用低價策略的基礎是前面分析中指出的,通過互聯網企業可以節省大量的成本費用。
另外一種低價定價策略是折扣策略,它是在原價基礎上進行折扣來定價的。這種定價方式可以讓顧客直接了解產品的降價幅度以促進顧客的購買。這類價格策略主要用在一些網上商店,它一般按照市面上的流行價格進行折扣定價。如Amazon的圖書價格老腔一般都要進行折扣,而且折扣價格達到3-5折。
如果企業是為拓展網上市場,但產品價格又不具有競爭優勢時,則可以採用網上促銷定價策略。由於網上的消費者面很廣而且具有很大的購買能力,許多企業為打開網上銷售局面和推廣新產品,採用臨時促銷定價策略。促銷定價除了前面提到的折扣策略外,比較常用的是有獎銷售和附帶贈品銷售。
在採用低價定價策略時要注意的是:首先,由於互聯網是從免費共享資源發展而來的,因此用戶一般認為網上商品比從一般渠道購買商品要便宜,在網上不宜銷售那些顧客對價格敏感而企業又難以降價的產品;其次,在網上公布價格時要注意區分消費對象,一般要區分一般消費者、零售商、批發商、合作夥伴,分別提供不同的價格信息發布渠道,否則可能因低價策略混亂導致營銷渠道混亂;第三,網上發布價告含吵格時要注意比較同類站點公布的價格,因為消費者可以通過搜索功能很容易在網上找到最便宜的商品,否則價格信息公布將起到反作用。
2、定製生產定價策略
(1)定製生產內涵
在網路營銷服務策略中分析了個性化服務的特點。作為個性化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顧客需求進行定製生產是網路時代滿足顧客個性化需求的基本形式。定製化生產根據顧客對象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面對工業組織市場的定製生產,這部分市場屬於供應商與訂貨商的協作問題,如波音公司在設計和生產新型飛機時,要求其供應商按照其飛機總體設計標准和成本要求來組織生產。這類屬於工業組織市場的定製生產主要通過產業價值鏈,從下游企業向上游企業提出需求和成本控制要求,上游企業通過與下游企業進行協作設計、開發並生產滿足下游企業需要的零配件產品。
由於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差異性大,加上消費者的需求量又少,因此企業實行定製生產必須在管理、供應、生產和配送各個環節上,都必須適應這種小批量、多式樣、多規格和多品種的生產和銷售變化。為適應這種變化,企業在管理上採用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來實現自動化、數字化管理,在生產上採用CIMS(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在供應和配送上採用SCM(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2)定製定價策略
定製定價策略是在企業能實行定製生產襪侍的基礎上,利用網路技術和輔助設計軟體,幫助消費者選擇配置或者自行設計能滿足自己需求的個性化產品,同時承擔自己願意付出的價格成本。Dell公司的用戶可以通過其網頁了解本型號產品的基本配置和基本功能,根據實際需要和在能承擔的價格內,配置出自己最滿意的產品,使消費者能夠一次性買到自己中意的產品。在上面配置電腦的同時,消費者也相應地選擇了自己認為價格合適的產品,因此對產品價格有比較透明的認識,增加企業在消費者面前的信用。這種允許消費者定製定價訂貨的嘗試還只是初步階段,消費者只能在有限的范圍內進行挑選,還不能完全要求企業滿足自己所有的個性化需求。
3、使用定價策略
傳統交易關系中,產品買賣是完全產權式的,顧客購買產品後即擁有對產品的完全產權。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多,而且產品的使用周期也越來越短,許多產品購買後使用幾次就不再使用,非常浪費,因此制約許多顧客對這些產品的需求。為改變這種情況,可以在網上採用類似租賃的按使用次數定價的方式。
所謂使用定價,就是顧客通過互聯網注冊後可以直接使用某公司的產品,顧客只需要根據使用次數進行付費,而不需要將產品完全購買。這一方面減少了企業為完全出售產品而進行的不必要的大量的生產和包裝浪費,同時還可以吸引過去那些有顧慮的顧客使用產品,擴大市場份額。顧客每次只是根據使用次數付款,節省了購買產品、安裝產品、處置產品的麻煩,還可以節省不必要的開銷。如微軟公司計劃在2000年將其產品Office2000放置到網站,用戶通過互聯網注冊使用,按使用次數付錢。
採用按使用次數定價,一般要考慮產品是否適合通過互聯網傳輸,是否可以實現遠程調用。比較適合的產品有軟體、音樂、電影等產品。對於軟體,如我國的用友軟體公司推出網路財務軟體,用戶在網上注冊後在網上直接處理帳務,而無須購買軟體和擔心軟體的升級、維護等非常麻煩的事情;對於音樂產品,也可以通過網上下載或使用專用軟體點播;對於電影產品,則可以通過視頻點播系統VOD來實現遠程點播,無須購買影帶。另外,採用按次數定價對互聯網的帶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為許多信息都要通過互聯網進行傳輸,如互聯網帶寬不夠將影響數據傳輸,勢必會影響顧客租賃使用和觀看。
4、拍賣競價策略
網上拍賣是發展比較快的領域,經濟學認為市場要想形成最合理價格,拍賣竟價是最合理的方式。網上拍賣由消費者通過互聯網輪流公開競價,在規定時間內價高者贏得。
根據供需關系,網上拍賣競價方式有下面幾種:
(1)競價拍賣:最大量的是CtoC 的交易,包括二手貨、收藏品,也可以是普通商品以拍賣方式進行出售。如,HP公司也將公司的一些庫存積壓產品放到網上拍賣。
(2)競價拍買:是競價拍賣的反向過程,消費者提出一個價格範圍,求購某一商品,由商家出價,出價可以是公開的或隱蔽的,消費者將與出價最低或最接近的商家成交。
(3)集體議價:在互聯網出現以前,這一種方式在國外主要是多個零售商結合起來,向批發商(或生產商)以數量換價格的方式。互聯網出現後,使得普通的消費者能使用這種方式購買商品。集合競價模式,是一種由消費者集體議價的交易方式。這在的國內網路競價市場中,還是一種全新的交易方式。提出這一模式的是美國著名的Priceline公司。在國內,雅寶已經率先將這一全新的模式引入了自己的網站。
就價格而言,理論上有兩種價格模式:浮動價格模式和固定價格模式。浮動價格模式包括競價拍賣、競價拍買和集體議價等競價模式;固定價格模式包括供方定價直銷、需方定價求購等定價模式。
在拍賣交易關系中,根據交易雙方的關系,可以將交易關系形式化為交易模式X:Y。在交易模式中X:Y的含義為達成交易時供需者數量的對比。根據數量對比關系,有下面四種模式:
(1)1:1(1對1)的交易模式:大部分的個人交易(C to C)、企業以拍賣方式出售商品,傳統拍賣企業進行的對單個購買者的拍賣交易,均為這一模式。
(2)1:n(1對多)的交易模式:多數企業對個人的交易(B to C)是這種模式。這一模式中價格的形成,既有供方主導的正向定價法,也有通過集體議價由需方主導的逆向定價法。
(3)m:1(多對1)的交易模式:當任何一個供應方無法滿足需求方批量要求時,將由多個商家提供商品或服務,這將導致m:1 的交易模式的使用。
(4)m : n(多對多)的交易模式:當集體議價模式盛行,同時參與集體議價的需方數量又超過了單一供應方的供給能力時,m:n交易模式將會出現。
上面一些拍賣競價方式是一種最市場化的方法,隨著互聯網市場的拓展,將有越來越多的產品通過互聯網拍賣竟價。拍賣竟價針對的購買群體主要是消費者市場,個體消費者是拍賣市場的主體。因此,採用拍賣竟價並不是企業首要選擇的定價方法,因為拍賣竟價可能會破壞企業原有的營銷渠道和價格策略。採用網上拍賣竟價的產品,比較合適的是企業的一些庫存積壓產品;也可以是企業的一些新產品,通過拍賣展示起到促銷效果,許多公司將產品以低廉價格在網上拍賣,以吸引消費者的關注。
上面幾種價格策略是企業在利用網路營銷拓展市場時可以考慮的幾種比較有效的策略,並不是所有的產品和服務都可以採用上述定價方法的,企業應根據產品的特性和網上市場發展的狀況來決定定價策略的選擇。不管採用何種策略,企業的定價策略應與其他策略配合,以保證企業總體營銷策略的實施。
㈦ 曾朝暉的品牌觀念
根據曾朝暉多篇文章來看,他的品牌觀念基本可分為兩部分:
首先,大手筆的廣告投放是建立品牌的前提。他認為,只有大量的廣告宣傳才能建立品牌的知名度,而知名度是品牌不可缺少的。
其次,要進行品牌的整合規劃。他認為,只有通過品牌的整合規劃正孫(包括廣告的整合規劃)大清橋才能使廣告對品牌資產產生累積效應。是長期保證品牌知名度,並在知名度的基礎上建滾猛立美譽度和品牌的必經過程。
㈧ 集體議價名詞解釋
又稱集合競價
提出這一模式的是美畢戚國著名的Priceline公司。這在目前的國內網上競價市場中,還是一種全新的交易方式。如在中國,雅寶已經率先將這一仔數告全新的模式引入了自己的網站。根據交易雙方的關系,拍賣交易的模式一般有四種,即"1對1"的交易模式、"1對多"的交易模式、"多對1"的交易模式、"多對多"的交易模式。
集體議價模式最大的價值在於使消費者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這種純粹的互聯網商務模式充分體現了網路時代消費念明者主權和價格革命的概念。
㈨ 美國最貴的股票有哪些
美國最貴股價最高就是伯克希爾 30萬一股
現在這個時間股價為333200美元一股 也是全球最高的